第五章 安全决策-51概述
会议议事规则规章制度内容

会议议事规则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议程序,促进会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决策,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所有组织机构的会议。
第三条会议议事规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高效、民主。
第四条会议议事规则的制定应当遵循立法程序,经过充分讨论和民主程序通过。
第五条会议议事规则的具体内容应当结合组织机构的实际情况,确保能够贯彻执行。
第六条会议议事规则的守则是准时、谦和、尊重、合作。
第二章会议的召开第七条会议的召开应当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并说明会议的时间、地点、议程和主题。
第八条会议的召开应当遵循程序,确保会议可以按照规定进行。
第九条会议的召开应当保障会议的秩序,确保会场的安全。
第十条会议的召开应当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确保会议可以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会议的召开应当确保会议的记录和纪要完整,便于后续查阅和整理。
第十二条会议的召开应当及时处理会议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会议的正常进行。
第三章会议的议事程序第十三条会议的议事程序应当遵循议程,确保会议能够按照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会议的议事程序应当保障每位与会人员的发言权,确保每位与会人员都能有机会表达意见。
第十五条会议的议事程序应当遵循辩论原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第十六条会议的议事程序应当保障会议的秩序,确保会场的安全。
第十七条会议的议事程序应当遵循程序,确保会议可以按照规定进行。
第十八条会议的议事程序应当确保会议的记录和纪要完整,便于后续查阅和整理。
第十九条会议的议事程序应当及时处理会议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会议的正常进行。
第四章会议的决策程序第二十条会议的决策程序应当遵循民主原则,确保每位与会人员都有表决权。
第二十一条会议的决策程序应当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二十二条会议的决策程序应当充分调动全体与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二十三条会议的决策程序应当保障会议的秩序,确保会场的安全。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职责范文(二篇)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职责范文第一章绪论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管理人员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安全工作的重要职责。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认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制定了本职责范文。
第二章企业总经理安全管理职责企业总经理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安全工作承担着重要职责。
企业总经理的安全管理职责包括以下方面:1.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的安全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2. 负责组织安排各项安全工作,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配备和培养安全管理人员,确保企业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队伍。
4. 负责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明确各级责任人的具体职责。
5. 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员工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6. 推动企业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章安全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安全部门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人员,负责组织和实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职责包括以下方面:1. 制定和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部门的安全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2. 负责组织企业内部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确保企业的安全工作正常开展。
3. 负责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加强员工对安全规定的遵守。
4. 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明确部门各级责任人的具体职责,确保各级责任人能够履行其安全管理职责。
5. 积极推动安全技术改进和安全设施的建设,确保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场所符合安全要求。
6. 组织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总结安全事故教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班组长安全管理职责班组长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基层管理层级,对于日常的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职责。
安全决策

28
安全决策
ABC分析方法运用在安全管理上,就是应用“许多事 故原因中的少数原因带来较大的损失”的法则,根据统计 分析资料,按照不同的指标和风险率进行分类与排列,找 出其中主要危险或管理薄弱环节,针对不同的危险特性, 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方法,以便集中力量解决主要 问题。
ABC分析法用图形表示即巴雷托图,见下图所示。该 图是一个坐标曲线图、其横坐标x为所要分析的对象,如 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故障模式、某一失效部件的各种 原因等,纵坐标即横坐标所标示的分析对象的量值,如失 效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事故相对频率、某一失效系统和部件 的各种原因的时间或财产损失等。
2013-7-9 21
安全决策
4.衡量评价对策方案
各种对策方案制定出以后,就可根据目标进行衡量。 首先根据总目标和指标将那些不能完成必须目标的方案 舍弃,对那些能够完成必须目标的方案保留下来。再用 期望目标去衡量,考虑到每个方案达到每个期望日标的 程度,可用加权法来划分,求出每个方案的期望值权重, 期望值权重大者,应为最优先的备选方案。
8
安全决策
风险型决策问题通常要具备如下五个条件:
1、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的目标;
2、存在着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
3、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
4、不同的决策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利益或损失值可以 计算出来; 5、未来将出现那种自然状态不能确定,但其出现的概率可 以估算出了。
三角——表示结果节点(也称“末梢”),它旁边
的数值是每一方案在相应状态下的收益值。
2013-7-9 35
安全决策
五、安全决策分析的基本程序
决策本身是一个过程。要做出科学的、正确的决 策,应遵循必要的程序和步骤。
安全系统工程第五章安全决策

风险评估
化工企业需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 物质、工艺流程等进行全面评估,识 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
预防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预防措施,如定期维护设备、检 查安全设施、培训员工等。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应 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流程、 救援措施和人员疏散方案等。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安全决策的流程与步骤
确定问题
明确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 定决策的目标和范围。
收集信息
收集相关的安全生产数据、资料和信息,为决 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风险评估
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性质 、程度和影响范围。
制定方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决策方案,包 括策略、措施和实施计划。
安全系统工程第五章安全 决策
• 安全决策概述 • 安全决策分析方法 • 安全决策支持系统 • 安全决策案例分析 • 安全决策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安全决策概述
安全决策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安全决策是指针对安全生产过程 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 的策略和措施的过程。
重要性
安全决策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 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 全生产效果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加强安全决策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 素养和决策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为 安全决策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强化监督与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安全决策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及时 发现和纠正不当决策行为。
THANKS
感谢观看
决策树法首先将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种可能的决策方案或结果。 然后根据历史数据或专家意见,估计每个分支的概率和预期收益,从而计算出每个分支 的期望值。最后选择期望值最大的分支作为最优决策方案。通过构建决策树,可以全面
安全系统工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徐志胜 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为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6/1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二)重大灾害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深部突出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 ,深部矿井隐蔽灾害探测与治理技术,煤矿安全感知关键 技术与装备,非煤矿山重大动力灾害风险辨识与防治关键 技术与装备,化学品储运安全保障及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 控一体化技术与装备,重大工业事故防控和救援技术与装 备,多功能低功耗无线探测传感技术等一批提升我国重点 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 英国)
ohs.ca 加拿大
6/1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门课考核成绩 期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70%) 平时成绩考核:上课点名到课率情况 3次被点名未到课堂听课,取消考试资格 期末考试:试题(闭卷)
6/1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1、安全生产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作为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 质内涵。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提 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因此,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国家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总局提出了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包括:7大重点任务
6/1
安全系统工程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参考文献: 1、专著 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肖爱民。安全系统工程学。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2。 沈斐敏。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社,2001。 冯肇瑞,邱少贤,崔国璋。安全系统工程。北京:冶金工 业出版社,1993。 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
安全系统工程第五章安全决策

安全系统工程
5.3 定性属性的量化(续3)
(2)规范化处理算法 常用的规范化处理算法较多,在选用时需注意量化标 度(序、区间和饿比列标度),允许进行变换的形式, 以免规范化后影响决策的质量。
安全系统工程
5.3 定性属性的量化(续4)
4.权重及其量化方法 权重是表征子准则或因素对总准则或总目标影响或作 用大小的量化值。 (1)重要性权 对于子准则(因素) 的相对地位、作用, 以及政策 导向, 激励等决策者的期望性因素,常用定性定量相结合 的方法,根据专家或决策者的相对重要性信息进行量化。
5.2 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续12)
(2)确定决策方案 在目标确定之后,决定人员应依据科学的决策理论,对 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调查研究 ,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 预测分析,拟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安全系统工程
5.2 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续13)
(3)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 对安全问题,考虑其决策方案后果,应特别注意如下 一些潜在问题: ① 人身安全方面: 应特别注意有无生命危险,有元造 成工伤的危险,有无职业病和后遗症的危险。 ② 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 是否会造成人的道德、思 想 观念的变化,是否会造成人的兴趣爱好和娱乐方式的变化 ,是否会造成人的情绪和感情方面的变化,是否会加重人 的疲劳,带来精神紧张,影响个人导致不安全感或束缚感 的产生等。 ③ 人的行为方面 : 能否造成人的生活规律、生活方 式变化 , 以及生活时间的划分等。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5.3 定性属性的量化(续7)
(4)组合 ( 综合 ) 权重ω 根据MADMP 的实际需要和可能, 可以从上述3 个方 面的权重中选用, 当用两种以上的权重时, 就存在一个 如何组合的问题, 常用的有两种算法求取组合(综合)权 重ω。
第5章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 4.减少人为失误 ▪ 主要方法有:
➢ ⑴ 对人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等 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 5.保留危险 ➢ 6.转移危险
第四节 安全措施
根据系统安全评价的结果,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应采取 的基本安全措施有: ▪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 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 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⑴ 提高元件的可靠性。
选用可靠性高的元件代替可靠性低的元件 合理规定元件的使用周期,严格检查维修,定期更换或重新生产
▪ 2. 灾难性事故的分类
➢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灾难性事故最常见的是火灾、爆 炸、中毒和窒息。
➢ 按照灾难性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把灾难性事故划分为 较大伤亡事故(死亡3~9人)、重大伤亡事故(死亡 10~29人)和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死亡30人以上)。
➢ 按照经济损失可将灾难性事故划分为:重大损失事故 (1000万~1亿以下)和特大损失事故(1亿元以上)。
二、 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
• 为了减少事故损失,必须对危险因素的能量进行限制。 例如:对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的储 存量的限制;限压、限流、限速等。
• 分散风险:把大的事故损失化为小的事故损失。 例如:矿井中独立通风
➢ 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 防止能量逸散:设法把有毒、有害、有危险的能量源储存在有限 允许范围内,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安全。 如:放射性物质的密封装置。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标准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保证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提高行政决策质量,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行政机关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规则。
第四条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一)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政府规章和重要的标准性文件;(二)制定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三)制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防灾减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教育卫生、住房建设、交通管理、国有企业改制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四)制定或者调整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五)编制财政预决算草案、大额资金使用安排;(六)研究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重大事项;(七)制定或者调整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八)制定或者调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九)行政区划变更方案;(十)为民办实事的重大事项;(十一)其他需由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政府部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由部门根据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结合本部门职能确定,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第六条政府部门重大行政决策涉及公众权益、社会关注程度高或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应当事先请示本级人民政府。
第七条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应当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媒体等方式依法公开。
第八条重大行政决策一般应当经过以下程序:(一)决策调研;(二)咨询论证;(三)公众参与;(四)风险评估;(五)合法性审查;(六)集体讨论决定;(七)公布结果。
法律、法规、规章对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应当向本级人大报告。
《卓越安全管理工具--BBS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

1、世界上有哪些控制人行为的工具
讨论:面对员工不安全行为时我们采取的措施
视频:
2、为什么只是纠正员工不安全行为还不能做好安全
二、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与传统的安全管理区别
三、如何利用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来实现对安全绩效的测评
三、BBS实现需要高级管理层支持---形成领导安全文化转变组织
讨论:编制企业5年安全发展规划
第二章各级管理层需要关注安全文化搭建的系统性(全面提升中上层领导和业务骨干的安全管理技能)
一、认识跨国公司五层次安全管理体系(各级主动管理规划)
讨论:理解其真实含义
二、跨国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承诺、理念、要素、程序、标准解读(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做)安全管理理念及方法等
如何实现目标管理向过程控制转变
如何进行安全绩效测评---BBS安全表现率
培训对象:制造业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总监、安全/生产经理
课程计划:2天
课程大纲:
第一章“零”事故实现基础-----BBS需要全员参与
一、BBS在卓越安全管理体系位置(BBS目标达成)
二、认识杜邦安全文化四阶段(BBS如何实现员工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
讨论:高级管理人员如何推进BBS?
讨论:中层、基层及员工如何推进BBS?
5、如何建立反馈程序
6、如何界定观察区域
7、如何建立里程碑目标
讨论:奖励和表彰的使用和滥用
8、如何训练成为一名优秀的观察者
9、财务人员参与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可能吗
10、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五个方面:表扬—讨论—沟通—启发—感谢(案例:违章带电作业)
19、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管理应用
第五章 安全决策-55模糊决策(评价)

5.5模糊决策(评价)利用模糊数学的办法将模糊的安全信息定量化,从而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与决策,就是模糊决策(评价)。
这里所说的模糊的安全信息,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描述与安全有关的定性术语,如预测事故发生,常用可能性很大,可能性不大或很小;预测事故后果时,常用灾难性的、非常严重的、严重的、一般的等术语进行区别。
如何用这些在安全领域中常用的定性术语进行评价和决策,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例如,传统的安全管理,基本上是凭经验和感性认识去分析和处理生产中各类安全问题,对系统的评价只有“安全”或“不安全”的定性估计。
这样的分析,忽略了问题性质的程度上的差异,而这样差异有时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分析和识别高处作业的危险性时,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安全”、“不安全”,而必须考虑“危险性”这个模糊概念的程度怎样。
模糊概念不是只用“1”(安全),“0”(不安全)两个数值去度量,而是用0~1之间一个实数去度量,这个数就叫“隶属度”。
例如某方案对“操作性”的概念有八成符合,即称它对“操作性”的隶属度是0.8。
用函数表示不同条件下隶属度的变化规律称为“隶属函数”。
隶属度可通过已知的隶属函数或统计法求得。
模糊决策主要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按每个因素单独评判,然后再按所有因素综合评判。
5.5.1建立因素集因素集是指以所决策(评价)系统中影响评判的各种因素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通常用U表示,即:U={u,u,…,u}各元素ui(i=1,2,…,m)即代表各影响因素。
这些因素通常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
例如,评判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时,为了通过综合评判得出合理的值,可列出影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取值的因素,一般包括:u1—安全责任心;u2—所受安全教育程度;u3—文化程度;u4—作业纠错技能;u5—监测故障技能;u6—一般故障排除技能;u7—事故临界状态的辨识及应急操作技能。
上述因素u1~u7都是模糊的,由它们组成的集合,便是评判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的因素集。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法律法规-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第三章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第四章国家安全制度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情报信息第三节风险预防、评估和预警第四节审查监管第五节危机管控第五章国家安全保障第六章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第三条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四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第五条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第六条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全面评估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明确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第七条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八条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第九条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充分发挥专门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作用,广泛动员公民和组织,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与安全管理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与安全管理方案第一章智能化生产概述 (2)1.1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的发展背景 (2)1.2 智能化生产的关键技术 (3)第二章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 (3)2.1 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监控 (3)2.2 生产过程智能优化策略 (4)2.3 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 (4)第三章智能工厂建设 (4)3.1 智能工厂的架构设计 (4)3.2 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 (5)3.3 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 (5)第四章安全管理概述 (6)4.1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6)4.2 智能化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6)第五章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7)5.1 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7)5.2 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7)5.3 安全风险监控与预警 (8)第六章智能化安全监测技术 (8)6.1 安全监测设备的智能化升级 (8)6.2 安全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应用 (9)6.3 智能预警与应急处理 (9)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 (9)7.1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9)7.1.1 系统架构设计 (9)7.1.2 功能模块划分 (9)7.1.3 技术选型与实现 (10)7.2 安全生产数据的集成与应用 (10)7.2.1 数据采集与整合 (10)7.2.2 数据分析与挖掘 (10)7.2.3 数据可视化展示 (10)7.3 安全生产管理决策支持 (10)7.3.1 风险评估与预警 (10)7.3.2 应急预案制定与优化 (10)7.3.3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 (10)7.3.4 智能辅助决策 (11)第八章智能化安全培训与教育 (11)8.1 安全培训内容的智能化升级 (11)8.2 安全培训模式的创新 (11)8.3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 (11)第九章智能化安全监管与执法 (12)9.1 安全监管信息的智能化采集 (12)9.1.1 传感器采集 (12)9.1.2 视频监控采集 (12)9.1.3 数据传输与存储 (12)9.2 安全监管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应用 (12)9.2.1 数据挖掘与分析 (12)9.2.2 安全预警与预测 (12)9.2.3 安全评价与改进 (13)9.3 智能化安全执法与违规行为处理 (13)9.3.1 违规行为自动识别 (13)9.3.2 违规行为处理 (13)9.3.3 执法过程监督与考核 (13)第十章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与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13)10.1 实施策略与步骤 (13)10.1.1 明确实施目标 (13)10.1.2 制定实施计划 (13)10.1.3 组织实施 (13)10.1.4 风险评估与控制 (13)10.1.5 质量监督与验收 (13)10.2 技术路线与关键节点 (14)10.2.1 技术路线 (14)10.2.2 关键节点 (14)10.3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4)10.3.1 效果评估 (14)10.3.2 持续改进 (15)第一章智能化生产概述1.1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的发展背景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实施细则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6.03•【字号】晋政办发〔2016〕79号•【施行日期】2016.06.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实施细则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7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人民政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实施细则》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6月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5〕4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的意见》(晋政发〔2015〕29号),结合政府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重大行政决策是指省人民政府依照法定职权,对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的决定。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动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执行与后评估,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四条下列事项应当列入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范围:(一)编制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草案,审查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区域规划以及重大专项规划;(二)编制财政预算草案,安排重大财政资金;(三)确定一定规模以上的公共投资项目,配置重要公共资源;(四)制定政府职能转变、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社会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创新政策和措施;(五)制定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荒地、湿地等重要自然资源的重大措施;(六)制定或者调整涉及全省的行政收费标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价格;(七)制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物价、住房、旧城区改造等涉及全省社会分配调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八)制定或调整涉及全省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九)其他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影响,或者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国家安全法》-详解

《国家安全法》-详解《国家安全法》-详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国家发展,根据宪法法律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整体性和重要性的基础。
第三条国家安全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本,统筹推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安全,全民共建共享,积极应对安全挑战,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建立健全国家安全管理体制,依法坚持国家安全工作底线思维和底线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条国家安全工作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广泛动员各个资源,依托全国人民,发挥各方作用,形成全民创新、共建共享、有力有序、全方位的国家安全工作格局。
第五条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法治原则,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国家安全工作依法实施,依法维权,依法保密,依法监督。
国家保守国家秘密和涉及国家安全的商业秘密。
第二章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第六条国家安全工作涉及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和外部安全等领域。
第七条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国家政治安全,指国家制度、政权、国家安全决策和安全机制的安全。
(二)军事安全,指维护国家军队、军事设施、防卫能力和军事战略的安全。
(三)经济安全,指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资源安全、金融安全、战略产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安全。
(四)文化安全,指维护国家文化传承、多元文化共存、文化安全和文化软实力的安全。
(五)社会安全,指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和民生安全。
(六)信息安全,指保护国家信息化系统、网络空间和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
(七)生态安全,指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安全。
(八)外部安全,指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外交安全和安全合作的安全。
第三章国家安全工作体系第八条国家安全工作采取综合施策、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综合施策、层层落实,建立切实可行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
安全员岗位安全管理制度(4篇)

安全员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条安全员必须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忠实执行安全工作任务。
第四条安全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取得相关安全管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二)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安全管理工作;(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采取有效措施;(四)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各级领导、员工和外界联系合作。
第五条安全员的权利和义务(一)享有按章办事的权力,对有关工作单位和员工提出安全管理方案和要求;(二)承担安全检查、事故调查和危险预报等工作任务,对工作单位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三)参与安全评价和安全改进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四)依法从事安全科技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五)不得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六)必须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六条安全员的选拔和培训(一)安全员的选拔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面试、考试等方式进行选拔;(二)企业应当为安全员提供必要的岗位培训,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三)安全员在任职期间,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参加相关培训和进修。
第二章安全责任制度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安全员的安全责任。
第八条企业的领导干部对所负责的职能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应当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监督和检查工作进行。
第九条安全员对所负责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组织和协调责任,负责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和制度,并监督执行。
第十条安全员应当对工作单位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公司安全保卫管理制度(5篇)

公司安全保卫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公司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防盗窃、防抢劫、防诈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指导检查安全生产情况,防范安全事故,保障国有资产和员工人身安全。
第四条公司安全保卫机构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工作,接受公司保卫部门及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指导,对公司总经理负责。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第二章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第六条公司应当逐级建立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保卫工作责任书”,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第七条公司总经理为公司安全保卫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公司安全保卫工作负全面责任。
具体职责是:(一)组织制定安全保卫工作目标,对完成本目标负责;(二)定期听取本系统安全保卫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保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三)督促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四)组织对员工进行安全防范、职业道德和法制纪律教育,对要害岗位工作人员加强管理;(五)抓好保卫队伍建设,按规定建立保卫机构,配备保卫人员,为保卫工作开展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八条公司分管保卫工作的行领导是公司安全保卫工作的直接领导者,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制定、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督促检查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二)领导保卫部门贯彻、落实公司和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对安全保卫了作的要求和部署;(三)领导保卫部门建立健全金融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安全生产事故防范体系,确保公司安全运营;(四)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性的安全检查,推动保卫工作的开展;(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保卫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六)随时掌握保卫人员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5章 领导心理和安全

领导行为的功效与效率 1、领导功效
成功:领导者的工作目标得到完成。 有效:被领导者心悦诚服完成任务。 达到成功目标的途径 ——强制:阶级斗争上纲。 引导:心悦诚服去做。
2、领导效率:
参照力场原理(克特.勒温)和牛顿定律提出领 导效率的力学定律。 牛顿定律: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与和外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a =F/M 效率定律:工作效率与驱动力和遏制力的差值成 正比;与员工的期望值成反比。 E =F/W. F=P—R E=(P—R)/W
Force——力量 Power——驱动力 Resistance——遏制力(包括内阻力与外阻力) Want——期望值,需要量Efficiency——效率。
E
E
W
P-W
驱动力:推动的力量。工作任务的压力,领导设置的物质 和精神的诱因,员工之间的竞争等。 遏制力:阻止的力量。内阻力:对待工作的冷漠情绪,对 领导和管理者的敌意,员工之间的摩擦;外阻力:外部环境 变化的影响,竞争对手的掣肘,社会需求的压力。 常用做法: 加强驱动力。提高奖金,强化制度。不重视减弱遏制力难 以持久。
第五章 领导心理和安全
四、领导行为与安全 1、现代企业中的安全领导
在现代企业中偶,随着其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的 许多变化,与此相对应的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结构 、生产运行方式等也都发生了变化,使企业所要求 的领导比传统企业组织的领导具有弹性和分散性。 当企业的运行过程和组织过程发生改变以后,企业 的安全生产工作也要适应新的要求,安全领导的地 位和作用都将与传统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五章 领导心理和安全
重点:领导者心理和安全。这是个重要的 研究问题。 难点:重点就是难点。 教学内容:领导概述,领导者心理和安全 ,领导行为和安全 学时安排:课堂教学4学时。 自学内容:领导类型和安全。
第五章-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

49
64
81
100
∑x2=385
30
48
54
16
60
48
154
80
117
50
∑xy=657
900
576
324
16
144
64
484
100
169
25
∑y2=2802
5.1.2 回归预测分析法
解:将表中数据代入方程组(5-2)中,便可求出a和b的值,即:
a=
∑∑−∑ 2∑ 55×657−385×146
k
j=1 j
k=1,2,…,N
dx(1)
灰色微分方程
+ax(1)=u
dt
5.1.3 灰色预测法
设参向量
=
y =( (0) , (0) ,…, (0) )T
N
B=
2
3
−(2(1) + 1(1) )/2
1
︙
︙
1)
1
−((1) + (−
1 )/2
最小二乘解 =
数函数y=aebx进行回归分析。
表5-3
某矿2014年工伤人数的统计数据
时间序号 x
工伤人数 y
x2
15
y'=lny
2.708
1
xy'
2.708
y'2
7.333
1
1
2
2
12
2.485
4
4.970
6.175
3
3
7
1.946
9
5.838
3.787
4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安全决策
5.1 概述
决策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满意)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
决策通常有广义、一般和狭义的三种解释。
广义解释包括抉择准备、方案优选和方案实施等全过程。
一般含义的解释决策是人们按照某个(些)准则在若干备选方案中的选择,它只包括准备和选择两个阶段的活动。
狭义的决策就是作决定,就指抉择。
决策是人们行动的先导。
决策学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支持和方便人们作决策的科学。
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涉及人类思维的新兴交叉学科。
一个合理的准则(标准)体系,足够可靠的信息数据,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法,落实的决策组织和实施办法,是科学决策的基本要素。
广义的决策,都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抉择和选择,它的基本准则就是效用,离开了效用准则,决策是非理性的,盲目的。
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至少应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其一是比较特性,其二是可度量性。
价值的另一种解释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某种满足。
这就是说,第一,价值源于客体,客体提供价值。
第二,价值是通过人的感觉或意识而得到的某种满足,这应该归属于主观范畴,即价值不是独立于主体的、客体的一个固有属性,而只是人的关于客体属性的一种观念形态。
效用(utility)原意是指人们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
在现代效用理论中,效用实质上就是价值的定量表述。
安全的价值或效用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说安全本身就是价值。
安全是相对的,所以安全的价值具有比较特性;安全的价值是客观的,虽然,安全的社会效用,精神效用难于量化,但是安全的经济效用是可度量的。
所以,安全决策同样是建立在安全价值判断基础上。
决策与评价即有区别,又有共同点。
评价是指评价主体估测评价对象(客体)达到既定需求的过程。
是根据既定的准则体系来测评客体的各种属性量值及其满足主体需求的效用(价值),以综合评价原定需求满足程度的活动。
评价通常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含义是作为决策过程的一个步骤。
广义的评价与一般意义的决策相类似,常称为系统评价或综合评价。
所以,决策和综合评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组成要素,其方法和步骤也大同小异。
只不过决策往往是事前进行的选择,而系统评价大多在事后进行;决策总是在多个备选方案中作抉择,而系统评价可以只对一个方案进行评判。
在决策中经常用到准则,准则与标准同义,是衡量、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是事物对主体的有效性的标度,是比较评价的基准。
能数量化的准则常称为指标。
在实际决策问题中,准则经常以属性或目标的形式出现。
属性是物质客体的规定性。
凡能表示客体性质、功能、行为等,并因而使其与其他客体相似或相异的一切均是其属性。
在决策中,属性指备选方案固有的特征、品质或性能。
由决策者选择的全部属性的值可以表征一个方案的水平。
它们可以是客体实际的特性,亦可以是主体认定的特性(但被视作客体的客观特性),虽然它们不能从决策者的价值和现实的模型中分开,但能相对独立于决策者的需求和希望进行辨识和度量。
要注意属性和属性值的区别,身高是属性,某君身高1.72m 是属性值。
决策的目标是指主体对客体的需求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决策者关于被研究问
题(客体)所希望达到的状态、所追求的方向的陈述,属于主观范畴。
决策的目标是一个无界的、规定方向的最大可能程度的需求。
目标仅有两个方向:极大或极小(尽可能多或尽可能少),凡效益型目标,则希望越大越好,反之损耗型目标,则追求极小。
目标没有明确的先验量值,只是在约束条件限制的可行域里追求极大(或极小)。
指标亦常称为目标。
常指能数量化的准则,它反映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即包括准则的名称,也包括准则的数值,前者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后者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指标值是二者的统一。
指标值是先验的渴望水平或数值,是在给定问题里暂时固定而尽可能接近的需求的明确陈述。
指标是用属性或目标预先确定的数量或水平,如最大利润是目标,希望获利100 万元是指标。
决策的分类方法很多。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即是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
确定型决策问题一般应具备四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收益大或损失小);
②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决策者可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抉择方案;
④不同的决策方案在确定的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
非确定型决策:当决策问题有两种以上自然状态,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又可分为两类:当决策问题自然状态的概率能确定,即是在概
率基础上做决策,但要冒一定的风险,这种决策称为风险型决策。
如果自然状态的概率不能确定,即没有任何有关每一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信息,在此情况下的决策就称为完全不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问题通常要具备如下五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②存在着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抉择方案;
④不同的抉择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出来;
⑤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可以估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