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图

合集下载

郑州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总体规划

2008-2020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郑州将来怎么发展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郑州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至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人以内;至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人左右..至201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33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之内..中心城区怎么发展总规给出发展定位●金水区:综合服务商圈金水区以文化路、经三路和南阳路为轴线;重点发展商贸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教育科研业和都市型产业;在花园路--文化路--东风路附近建设片区商业服务中心;提升花园路的交通职能;疏解未来郑东新区的交通压力;沿花园路重点发展酒店宾馆等旅游服务职能;沿经三路发展餐饮、酒吧等服务产业;文化路要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完善科研教育功能;沿南阳路结合工业用地和城中村搬迁、改造;大力发展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宜于在居住区中发展的都市型工业;依托东风渠、金水河大力建设滨河绿带..●中原区:退二进三规划将强化碧沙岗商业中心为城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在航海路和大学路附近建设片区级商业服务中心;利用建设路一带工业区“退二产进三产”;建设新型居住区;老居住区和城中村应逐步实行更新改造;在郑新公路以东、京广铁路以西、环城公路以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市场聚集区;沿伏牛路地区;结合工业用地和城中村的搬迁改造;充分利用西流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以动漫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郑东新区:省级区域服务中心郑东新区将利用地形条件;形成多条水系和大型公共绿地;保证城市洪涝安全;大力发展综合服务功能;立足成为中原城市群与河南省的区域服务中心;北部地区近期建设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远期形成城市级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如意路;向北连通区域服务中心和城市旅游休闲中心;形成一条凸显郑州现代城市形象的景观大道;集约发展龙子湖大学城;依托龙子湖大学城;沿东三环路建设创新产业基地..●管城区:城市级体育文化中心管城区在南三环路以北、商岗东路以东建设片级商业服务中心;远期进一步发展体育设施;形成城市级体育文化中心;三环路以南地区;改造金岱工业园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建设高密度住宅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当提升土地经济效益;引进外资要提升地均投资强度和土地建设强度标准;保证土地使用和产出效益..●惠济区:生态居住区惠济区近期保留三全、思念等优势食品企业;远期逐步向连霍高速公路以南的工业园区集中;现有厂址将改建为生态型居住区;在中州大道以西和连霍高速公路以北建设大型现代化商贸市场..居住用地怎么分配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至2020年;郑州市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各类住房的供应比例原则上要求:商品房占60%;政策保障性住房40%..其中“两限”商品住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5%~20%;经济适用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5%~20%;廉租房和可支付租赁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2%~5%..绿地系统怎么规划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至2020年;郑州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森林覆盖率达到33.4%;绿地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4.9平方米左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中心城区生态绿化结构布局的重点是“一环、三带、四楔、六链”..一环:由黄河湿地保护区、连霍高速和贾鲁河生态防护林地;南部的水源保护地、南水北调干渠防护林带;京珠高速生态防护林带和西流湖--贾鲁河防护林带构成的环形生态隔离缓冲区..三带:规划沿京广铁路、未来大道和东四环构建三条南北向的生态绿化廊道..四楔:在城市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建设四片由外部生态绿化环带渗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绿地..六链:沿金水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须水河与邙山输水渠六条主要河渠两岸建设带状开放型绿地..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建立一大一小保护框架规划建立由郑州中心城片区和古荥镇片区组成的“一大一小”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框架..“一大片区”郑州商城历史文化片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商代遗址、二七大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清真寺、城隍庙、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商城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突出商代和“二七”文化..“一小片区”古荥汉文化历史文化片区:以古荥镇为中心;以汉霸二王城、荥阳故城、古荥冶铁遗址、大师姑遗址和纪信墓等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突出汉代文化..如何发展交通对内对外一起发展●对外交通:铁路方面:随着京广、徐兰客运专线的建设;新建新郑州高速站;通过在郑州四个方向设置与既有线的联络线;与郑州站形成两站东西并立;高速系统与普速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环形客运系统..公路方面:形成由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成的快速、便捷的对外公路网络..加强公路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的统筹发展;实现公路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新建、改建10座公路客运站;对外客运能力达到26万人/日..新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4处货运站..机场方面:积极扩建航站楼和停机坪;并在现有跑道、航站区北侧;建设第二条平行跑道和第二航站楼及相关附属设施..规划新增商丘—新郑—新密高速公路;与郑少洛高速公路相连;加强新郑国际机场的区域辐射能力..在京珠高速东侧;规划新增一条快速路;加强中心城区与航空港的交通联系..城际轨道交通方面:利用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走廊逐步建设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国际机场和许昌、郑州至洛阳、郑州至新乡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形骨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心城区规划“三横两纵一环”的地铁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全长206.56公里;共设置了22个轨道间换乘车站;线网密度为0.46公里/平方公里..由城市快速路和公交专用车道组成快速公共汽车系统走廊;中心城区规划快速公共汽车走廊长为218.0公里..公用事业怎么规划提升承载能力与运行效率至2020年;新建刘湾、龙湖、须水三座水厂;改造现有水厂;供水规模达到225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回用率40%以上..至2020年;中心城区共有发电厂5座;其中4座热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5870兆瓦..中心城区内不再规划新建高压走廊;同时积极对原有高压走廊进行入地改造..城市燃气应优先供应居民炊事生活用气;满足商业、公共设施及部分工业用户用气;适当发展燃气汽车和小型冷、热、电联产装置..条件允许时;可逐步替代工业、采暖用煤;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集中供热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热需要、保护大气环境、节约能源为指导..2020年中心城区热源项目总数达到11座;其中热电厂4座;区域热源厂7座;总供热能力约8094兆瓦;中心城区规划民用住宅平均热化率达到56%..至2020年;建立系统完善的环境卫生行业管理体系;垃圾清运率和处理率均达100%..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小型转运站130座;大型二次转运站4座;大型垃圾处理厂5座..图解一心:指郑州市域的城镇密集区..包括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和航空港组团;这是市域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区..一带:是指沿310国道、陇海铁路等交通干线上;由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巩义市及沿线城镇所构成的城镇发展带;是市域经济联系和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轴线..四城:指巩义、新郑、新密、登封四个二级中心城市..两轴:南北发展轴由沿京广铁路、107国道的城镇构成;同时与市域的东西发展带;共同构成中原城市群“十”字形空间结构的核心;市域南部的东西发展轴由登封、新密和新郑等城镇依托省级交通干线构成..。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2)第一节现实基础 (2)第二节指导思想 (2)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3)第五节空间布局 (4)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4)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4)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5)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5)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5)第一节航空物流 (6)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6)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7)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7)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8)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8)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8)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9)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9)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9)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0)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0)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0)第六章保障措施 (11)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1)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1)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目录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 ...................................... 3 二、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 3 三、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 ...................................... 4 五、中心城区绿地水系规划 ..................................................................... ...................................... 5 六、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 ...................................... 6 七、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 ...................................... 6 八、中心城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 (6)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全市城镇形成“一轴一心、多点引领、区域联通”的布局结构。

郑汴新区:绘就宏伟蓝图

郑汴新区:绘就宏伟蓝图
郑汴新 区:绘就宏伟蓝图
文/ F记者 关献伟  ̄: I J
七年 前 ,郑州 市 冲破 老 1 7国道 郑 汴两地人 以至全 省人 民 的希望。 0 供 技术 上的 支撑 。与 此相 呼应 ,中牟
的束缚 ,建 设洪流 漫过那 片原 本寂 寞
环 绕、面 貌崭新 的惊 喜 ,这个惊喜名
如今 的郑州市 日益繁华 ,楼层 愈 境 内有着 较 多非农业用 的沙荒地 ,发
大学经济 学院 院长 耿 明斋 就 曾提 出 , 开封 的发展 不应独 立于郑 州之 外 ,应 尽 量 依 托 郑 州 的优 势 来 发 展 开 封 。 2 0 年夏 ,开封市人 民防 空办 公室副 02
专 业 在 职 研 究 生 的 学 习班 上 ,首 次 提
景观 以及地 形。郑 汴新 区的规划就 很
2 0 年 《. 04 j 南经济参考》第6 - 1 - 期将此 划 !” 郑 州 新 区 管 委 会 主 任 李 柳 身 规模 的综合产 业居住 区 ,统筹 规划城
建议 刊登。 当河南 省发改 委向全省征
乡一体 的给排 水、供 热、 电力 、 电信
等市 政设施 ,统筹 配置商业金 融、 文 化 娱 乐 、体 育 、 医疗 卫 生 、教 育 科
大 学 举 行 的 一 次 共 建 座 谈 会 上 ,河 南
集 规划 方案 ,吸 引 国内外 6 家著名 规
区城 与 乡之间 的界 限也将 弱化。 郑汴
只 占其 中- / 部 分 ,大部 分地域还 是 - J \
划 设计 机构和来 自相 关领 域 的3 多位 新 区虽然面积 广 阔 ,但新增 建 设面 积 0 顶级 专家参 与编 制。经过 两 次评 审 , 英 国奥 雅 纳工程 咨询有 限公司 方案胜 要在原 来 的格 局上 因地制 宜。每个 地 出,之后 ,有关部 门又 吸纳其他 方案 的精 华 ,进 一步 完善补 充 ,形 成最佳 方案。总规 划 明确 新区发展 大致 分两 大 阶段 :近期 目标 是 ̄ 2 2 年 ,新 区 J0 0 建 设用 地规 模控 制 在4 0 方公里 , 1平 区都 有着 固有 的建 筑系统和 组织 ,一 个好 的城市规 划应 考虑到 当地历史 、

郑州郑东新区及经开区概念规划设计

郑州郑东新区及经开区概念规划设计
凤舞龙腾,引领中原
中原大地,黄河奔涌,孕育神州数千年 郑州之东,筑巢兴业,引领崛起新篇章
中部崛起,城市东进, 国家郑州经济开发区已迈入发展新纪元
目录
设计概要
第一部分:概述 ………………………20
1.区位 2.规划范围 3.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第二部分:定位与总体目标 …………28
1.区域-城市发展维度的认识与审视 2.企业-产业发展维度的认识与审视 3.定位目标与策略
2.产业前提

经开区
价值链曲线
郑东新区
郑汴产业带 其他产业园
空港 大学城
CBD 国际物流区

核心资源支撑
空港 大学城
CBD 国际物流区
基于价值链竞争的产业发展支撑需求:
外部:担负完善区域产业价值网络核 心重任
三大自身需求:
(1)整体环境与服务品质提升 (2)引入2.5产业,引导“价值链” 延伸与互动整合 (3)建构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协作
附加价值 高
技术支持 专利保护 生活服务
中介服务 市场信息
低 要素支撑
价值链延伸
要素支撑
基于价值链竞争的产业发展支撑需求:
内部:提供企业获取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发 展平台
经开区与郑东新区:打造区域坐标 中心的双核引擎,构筑郑州发展的 新平台
概要
1.结构前提
确立工作前提
(1)结构开放,具有向东 持续生长性
确立工作前提
区域-城市分析审视
产城互动
产业发展审视
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建立秩序
•衔接与辐射区域的弹性结 构秩序; •综合功能、形象、交通等 要素系统的空间设计秩序。
提升价值
•从区域城市与产业发展高 度重新定义区位价值; •整合提升价值空间;保证 空间价值均好,保障市场开 发投资吸引力。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2)第一节现实基础 (2)第二节指导思想 (2)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3)第五节空间布局 (4)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4)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4)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5)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5)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5)第一节航空物流 (6)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6)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7)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7)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8)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8)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8)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9)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9)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9)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0)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0)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0)第六章保障措施 (11)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1)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1)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目标 (3)第三章城市规模 (5)第四章空间管制 (5)第五章空间发展与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7)第六章非建设用地总体布局 (10)第七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11)第八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7)第九章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20)第十章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29)第十二章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31)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7)第十四章分阶段发展指引 (47)第十五章近期行动计划 (47)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52)第十七章附则 (53)附表 (54)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导城乡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生态都市,郑州市政府组织进行了《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案征集。

发展战略规划对郑州都市区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发展策略、空间结构以及近远期发展指引等方面均作了详尽的研究。

为进一步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都市发展模式,优化郑州都市区空间格局,深化完善《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指导郑州都市区的规划建设,引导都市区功能分区、交通导向、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

2012年4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第二条指导思想贯彻十八大“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确定本次规划的三大指导思想:1.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探索“两不三新”协调发展之路,突出“三化”协调发展,构建郑州都市区现代城镇体系。

2.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突出全域规划理念,整合都市区内部发展要素,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都市区内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面均衡发展。

3.强化规定性和控制性内容,注重规划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5年发展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5年发展规划

附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 年)目录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1)第一节现实基础 (1)第二节指导思想 (3)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4)第五节空间布局 (5)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6)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6)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7)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8)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8)第一节航空物流 (9)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10)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11)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12)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12)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13)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13)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4)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15)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16)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6)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7)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7)第六章保障措施 (18)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8)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9)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 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 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 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最新-2020郑开大道沿线地区总体规划

最新-2020郑开大道沿线地区总体规划

规划依据——上版规划
• 《郑开大道两侧功能区规划》(河南省发改委,2006.12)
– 郑汴一体化发展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重要 突破口之一
• 省长办公会精神
– 在郑州、开封之间建设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开发区域,形成产业集聚、人 口集聚的重要产业带
– 同意以郑开大道为依托,规划白沙、官渡、汴西三个组团,将郑开大道两侧 区域发展为中原城市群的先导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和全省节约 集约用地的示范区
– 考虑到国家现行的土地紧缩等政策,郑开大道的辐射区不宜过大,可进行适 当压缩
本次规划重点
• 落实《郑开大道两侧功能区规划》及省长办公会精神
– 适当调整规划用地规模 – 用地布局调整和优化 – 交通及基础设施的细化 – 近期建设规划 – 景观规划
• 根据2007.1.31会议主要修改:
– 规模的进一步压缩 – 城市结构模式的提炼整合 – 用地布局的局部调整 – 景观动画的细化 – 其它各部门意见
– 推进郑汴联合发展。
– 加强郑汴两市在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相互 衔接,形成功能协调、产业互补、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发 展的新格局。
– 在郑州与开封之间形成以两条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开封至郑州机场高 速)、一条一级公路(国道310)、一条城市道路(新建城际快速通道) 以及陇海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和城市轻轨为基本骨架的快捷的交通通道。
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 郑汴一体化发展产业集聚区 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
区域发展模式——葡萄串理论
“交通轴+城镇组团+生态绿化”城市模式
沿交通轴,在适合的发展地带,布置“葡萄串”式的城镇走廊,在适当的地 点布置科技产业园区等新的城市功能,城镇走廊间留有充足的绿地、阳光和空 气,保证生态健全,创造有机的人居环境体系。 在区域层面:依据城镇的发展条件,确定“葡萄”的大小和内容,相互串连, 逐步形成城镇走廊;同时保持绿色空间系统,从城市美化走向区域美化,保证 生态健全,创造有机的人居环境体系。 在城市层面:根据用地条件和发展可能,形成多组团的“串珠”格局,其间 以快速干道连接各组团;同时提供足够的公园、游憩场所,保持人和自然的良 好接触,形成宜居环境。

开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开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开封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六月目录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 - 2 -第一节市情概况. - 3 -第二节上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 - 4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 5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形势. - 7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 8 -第一节指导思想. - 8 -第二节规划原则. - 8 -第三节区域功能定位. - 9 -第四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10 -第五节土地利用战略. - 10 -第六节土地利用目标. - 11 -第三章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 12 -第一节土地供给形势分析. - 12 -第二节土地需求形势预测. - 13 -第三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 14 -第四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 15 -第一节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与布局. - 15 -第二节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 18 -第五章加强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 21 - 第一节加强耕地保护. - 21 -第二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 22 -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 25 -第一节确定标准. - 25 -第二节盘活存量挖掘潜力. - 25 -第三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 - 26 -第七章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 - 27 -第一节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基础建设. - 27 -第二节建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 28 -第三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29 -第八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 30 -第一节区域土地利用布局. - 30 -第二节建设用地布局与管制要求. - 32 -第三节加强县级土地利用调控. - 33 -第九章产业集聚区布局与重点工程建设安排. - 35 -第一节优化产业集聚区布局. - 35 -第二节重点工程建设安排. - 37 -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39 -第一节法律措施. - 39 -第二节行政措施. - 39 -第三节经济措施. - 40 -第四节技术措施. - 40 -第五节完善体系. - 41 -第六节公众参与. - 41 -附表:. - 43 -表一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 43 -表二农村居民点整治及用地规模. - 43 -表三 2006-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 43 -表四 2006-2020年开封市各项建设用地指标分配. - 44 -表五 2006-2020年开封市交通水利用地指标分配. - 45 -表六 2006-2020年开封市园地指标分配. - 45 -表七 2006-2020年开封市林地指标分配. - 46 -表八 2006-2020年开封市中心城区交通水利用地指标. - 46 -表九 2006-2020年开封市中心城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指标. - 47 -表十 2006-2020年开封市中心城区园地用地指标. - 47 -表十一 2006-2020年开封市中心城区林地用地指标. - 47 -前言为保证开封市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实行严格用途管制,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开封市编制了《开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分析了开封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制定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引导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土地数据主要采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人口、经济、社会等数据主要来源于《开封市统计年鉴》(2006).规划范围为开封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五区和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五县.土地总面积6260.95平方公里.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对土地需求日益强烈.人口众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承载能力较低,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这一国情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即将到来的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将导致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土地非农化趋势越来越快,土地利用及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省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城市建设规模快速膨胀,大量城郊土地非农化;另一方面,人口快速增加,而耕地后备资源却相对不足,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用地紧张的局面. 我市自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实施以来,在加强土地管理,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与产业政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促进节约集约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现行规划已执行了十几年,土地的规模、结构和布局都难以适应开封市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郑汴新区的提出与实施,郑汴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为我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处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跨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的关键时期,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对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土地利用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因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是新一轮规划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开封市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第一节市情概况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下游大冲积扇南翼,距首都北京580公里,省会郑州50多公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名城.全市土地面积6261平方公里,总人口487万,其中市区面积79.74平方公里,人口87.15万.下辖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五区.开封市气候主要受蒙古高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4.0—14.2℃,年无霜期207—220天,年均降雨量627.5—722.9毫米,年均大气蒸发量1959.1毫米.改革开放以来,开封市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是1980年的近9倍.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第一产业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9.6%;第二产业1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第三产业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2:35.5:32.5调整为2005年的29.7:40.2:30.1.开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优质棉生产基地,是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2005年粮食产量接近25亿公斤.按播种面积计算,优质农作物面积404466.67公顷,其中优质小麦209200公顷,优质玉米73866.67公顷,优质水稻8400公顷,优质大豆4800公顷,优质红薯2200公顷,优质棉花41333.33公顷,优质花生48000公顷,无公害蔬菜16666.67公顷.开封市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陇海铁路从市内穿过,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左右为邻,连霍高速、日南高速和大广高速在境内交汇,北京至广州的106国道和天水至连云港的310国道在此相遇,黄河公路大桥使得天堑变为坦途,郑徐高速铁路年内即将动工,郑民高速公路一期项目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全市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开封市是中原旅游区重点观光游览城市,境内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宋代特色为主,元、明、清、民初特色齐备,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史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截止目前,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3处,其中,国家级13处,省级38处,市级30处,县级182处.龙亭公园、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开封府、铁塔公园、翰园碑林、焦裕禄纪念园等8家景点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21处,其中新发现558处,复查263处.如今的开封市面临着郑汴新区发展的新机遇,在强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汴、开放引进、旅游带动、加快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的指引下,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呈现出稳定和谐、全面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第二节上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一)上轮规划指标执行情况按照国办发[2005]32号文件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按照“四查清、四对照”的要求对上轮规划进行对照分析,系统评价.评价结果:基本农田保护全部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实际执行比率为93.85%,耕地实际补充完成了104.73%.(二)上轮规划取得的成效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加强了土地的宏观管理和用途管制,有效遏制了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水平;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了各业用地矛盾,保证了重点工程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上轮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是规划的弹性不足;二是规划编制时技术水平不高,规划手段较为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三是规划的预期不足,建设用地布局欠合理,可操作性受到影响;四是规划实施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五是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现状根据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开封市土地面积626094.50公顷,其中,农用地498270.63公顷,占总面积的79.58%;建设用地92230.01公顷,占总面积14.73%;其他用地35593.88公顷,占总面积5.69%(专栏二).农用地布局为从北向南,从西向东耕地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五县中,杞县、尉氏县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大,通许县耕地面积比重最小;五区耕地所占比重最小.历史上黄河泛滥流经沿线,多为沙丘、沙地、古河道等,耕地质量较低,土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以市、县、乡(镇)驻地为中心,耕地面积及所占比重,随向外分布逐渐增加.建设用地布局整体上为五个卫星城镇半围绕中心城市呈扇型面状分布;绝大多数居住与公共设施新建项目分布在老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毗邻地区;产业聚集区分布着大量新增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扩展具有较强的中心邻近性;城市形态发生了变异: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原有的“一心两组团”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相对独立的城市片区已经连为一体;工矿用地、水利、军事用地呈面状分布,交通用地为线状分布.其他用地中,滩涂面积13643.25公顷,沼泽面积67.02公顷,水域面积4518.19公顷,荒草地面积723.26公顷,盐碱地面积298.87公顷,沙地面积1104.01公顷,其他未利用面积6613.68公顷.(二)土地利用特点——农用地比重较大,但总体质量不高开封市农用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9.58%,高于全省农用地比重(73.59%);耕地总体质量相对不高,高产田面积131354.07公顷,仅占到耕地总面积的30.68%,而中低产田面积占总面积的69.32%.——建设用地增长速度逐年增加,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全市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14.73%,高于全省(12.89%)平均水平.自1996年以来,建设用地年均增加624.55公顷,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近两年,随着郑汴一体化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开封市建设用地比重增长迅速.开封市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更是高达150.08平方米,是城镇人均用地水平的1.47倍,远超过人均100平方米的规划用地标准,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68.78平方米,高出国家标准最高值18.78平方米.——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后备资源相对不足2005年全市土地开发利用率为94.31%,高于全省(86.48%)平均水平.开封市未利用地总面积35593.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9%,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形势(一)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与生态用地问题的严峻作为平原地区的开封市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土地供需矛盾一直突出,随着人口高峰、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峰的相继逼近,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后备资源相对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二) 中原城市群建设和郑汴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中原城市群建设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施中原崛起战略的重大举动.开封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构建“一极两圈三层”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强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全力打造“郑汴新区”、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的重大机遇,奋力推进汴西新区的开发与建设.开封市未来面临大发展的好形势,建设用地的需求将会激增,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土地利用规划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三)国家实施粮食战略工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开封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优质棉生产基地,是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要抓住国家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促进开封市传统农业产区尽快向现代农业基地转变,应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好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更好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第二章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两保一高”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控制与市场调节、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用地观念,创新用地模式,注重开源节流,落实共同责任,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严格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全国、全省与中原城市群等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研究开封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及目标,结合开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对开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开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节规划原则(一) 严格保护耕地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数量的稳定与质量的提高,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出贡献.(二)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非农建设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重点保障汴西新区用地;保障民生工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发展用地,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严控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奖惩机制,走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引导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四)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优化各类用地布局从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出发,调整优化城乡、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尤其注重对基本农田与建设用地的调整优化,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五) 大力保护生态环境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切实加强对水源保护区、黄河湿地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和重要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加大对土地沙化、土地污染的防治力度,提高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第三节区域功能定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对开封市和“汴西新区”定位:重新确立开封在全省的战略核心地位;中原城市群将构建“一极两圈三层”的总体框架,郑汴新区将成为全省的核心层,“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将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开封市农业定位:黄淮海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区.——开封市工业及产业定位为:郑汴洛工业走廊东支点;郑汴产业带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中陇海产业带的重要功能区.——郑开大道两侧功能区发展及土地利用定位: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郑汴新区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全省城乡协调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根据开封市在全国、全省的战略地位,结合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开封市功能定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汴西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全省城乡协调、科学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城市功能突出的复合型新城区.第四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 经济目标2010年全市GDP达到75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15000元,三产比重调整为:17:48:35;2020年全市GDP达到195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34800元,三产比重调整为:10:45:45.(二) 农业目标规划期末实现优质农产品率达到70%,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0万公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三) 工业目标规划期末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四) 服务业目标规划期末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6%,占全市GDP比重35%.(五) 城镇化建设目标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8%,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第五节土地利用战略根据开封市的区域功能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出开封市土地利用战略.——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逐步提高耕地质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展开,积极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达到耕地占补平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工业和城市用地的综合效益.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城镇向中心城区集中,集约发展;工业集中布局,规模发展;农村居民点积聚发展;商贸向物流中心集中,多元发展”的土地利用新格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民生工程、交通、水利、能源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通过内涵挖掘、外延扩大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取得较大成效,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用地条件.——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对黄河脆弱生态区、水源保护地、水源涵养地等生态用地保护,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优先布设生态屏障网络用地,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发挥农用地生态功能,逐步实现耕地与建设用地穿插布局,积极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构建城乡良好宜居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复合型城市,初步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第六节土地利用目标——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受到严格保护.耕地保护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规划期间,建设占用耕地3703公顷,补充耕地3703公顷;耕地保有量428199.46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365700公顷,保护率85.40%.——建设用地得到节约集约利用.闲置土地和低效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率达到96%以上;至规划期末,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114平方米以内.——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其他用地得到合理开发.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至规划期末,新增城乡用地规模控制在94平方公里以内,城镇工矿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从2005年的26.22%提高到2020年的43.22%.——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开封市森林覆盖率:2010年达到26%,2020年达到28%;城市绿化覆盖率:2010年达到35%,2020年达到45%;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原始面貌得到较大恢复,建立“尉氏贾鲁河滩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继续加大生态农业发展力度,力争再建成并命名一批生态示范区和示范县.第三章土地供需形势分析第一节土地供给形势分析(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根据《开封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开封市“三项整治”规划》及2005年开封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分析,开封市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潜力34301.73公顷,其中耕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18884.46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潜力3685.37公顷;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潜力786.05公顷;土地开发新增耕地潜为18846.43公顷(专栏三).开封市黄河滩区新增耕地潜力总量7720.58公顷.其中:开封县黄河滩区开发潜力3845.00公顷;兰考县黄河滩区开发潜力2278.50公顷;开封市城区潜力1597.08公顷.(二)建设用地利用潜力近期独立工矿集约用地潜力主要集中在砖瓦窑场的整治和部分低效使用工矿用地的整理.考虑到独立工矿用地挖掘潜力难度的不断加大,开封市远期独立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潜力为847.39公顷,合计规划期内总潜力为3858.68公顷(专栏四).(三) 供给量分析根据极限原则要求,规划期间的供给量应为省厅所下达的各项指标(附表一至七).第二节土地需求形势预测(一)农用地预测经预测,2010年农用地面积达到498321.35公顷,2020年达到498433.34公顷;比2005年净增50.73公顷、111.99公顷.1、耕地面积预测经预测:2010年耕地面积418529.65公顷,2020年耕地面积423397.09公顷.2、林地面积预测2005年开封市林地总面积26249.83公顷,根据河南省及开封林地规划需求预测,规划至2010、2020年林地面积分别达到27552.24公顷、29850.68公顷,比2005年净增1302.41公顷、3600.85公顷.3、园地面积预测2005年开封市园地总面积10250.35公顷,根据河南省以及开封市园地规划需求预测,规划至2010年、2020年园地面积分别达到10564.28公顷、10960.84公顷,比2005年净增313.93公顷、710.49公顷.4、其他农用地预测2005年开封市其他农用地总面积33570.99公顷,预测至2010年、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32720.72公顷、31133.71公顷,比2005年减少850.27公顷、2437.28公顷.(二)建设用地预测经预测,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02806.22公顷,2020年达到105768.12公顷,比2005年净增10567.49公顷、13538.39公顷.1、城市建设用地预测预测2010年达到11443.39公顷,2020年达到16080.13公顷.。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2)第一节现实基础 (2)第二节指导思想 (2)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3)第五节空间布局 (4)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4)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4)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5)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5)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5)第一节航空物流 (6)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6)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7)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7)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8)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8)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8)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9)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9)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9)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0)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0)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0)第六章保障措施 (11)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1)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1)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郑汴一体化

郑汴一体化

一极两圈三层架构
一极
郑汴新区是核心。郑汴一体化 区域即郑州、开封两市区域将 成为全省的核心层,“大郑东 新区”和“汴西新区”将成为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 。
三层
“三层”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 密层、辐射层。 核心层指郑汴一体化区域,包括郑 州、开封两市区域;
紧密层包括洛阳、新乡、焦作、许
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 市区域; 辐射层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
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
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 密集
2)中圈层 即城市边缘区,既有城市的某些特
征,又还保留着乡村的某些景观,
呈半城市、半农村状态。
3)外圈层
即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 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 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 小。 总之,圈层结构理论主张以城市为中 心,逐步向外发展,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 高的 地区。
【两圈】
“两圈”是指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建 设,在全省形成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
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
【半小时交通圈】
“半小时交通圈”就是以城际快速轨道交
通和高速铁路为纽带,实现以郑州为中心、半 小时可以通达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 作、许昌、漯河、济源8个省辖市;
【一小时交通圈】
信阳、周口、驻马店9个省辖市市区
规划方案
■郑汴新区“吞并”郑东新区和开封新区
“五大区”完全覆盖郑汴之间的广阔地带。
■复合城区 到2020年,郑汴新区将被建成五大复合城 区,新区面积41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 ■新区大交通 高铁、航空、城铁等全面支撑新区大交通, 郑汴新区将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郑汴新区总体规划

郑汴新区总体规划

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一、规划范围郑汴新区位于河南省中北部,规划范围西起郑州市中州大道、机场高速路,东至开封市金明大道,北起黄河南岸,南至中牟县南县界及开封市区南区界。

郑汴新区包括“郑州新区”和“开封新区”,总面积2127平方公里。

其中,郑州新区面积1840平方公里,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航空港区、中牟产业园区以及整个中牟县域范围;开封新区面积287平方公里,为开封市区金明大道以西的区域,包含汴西城市组团及周边区域。

二、功能定位中原城市群“三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调科学发展先导示范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复合城市”为理念,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为动力,探索功能复合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探索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新机制,探索集约节约发展的新途径,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构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

把郑汴新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先导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区域服务中心。

三、发展规模远期至2050年,城市功能区人口规模大幅提升,城市功能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0平方公里以内,刘集组团成为区域级产业服务中心,官渡组团成为组团级服务中心,白沙等8个镇并入就近组团发展,形成现代化复合型城区。

到2020年,郑汴新区总人口500万人。

其中,城市功能区人口430万人,镇区人口40万人,农村人口30万人;规划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460平方千米以内;城市功能区建设用地控制在410平方千米以内。

近期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城市功能区居住人口规模为270万人左右,城市功能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85平方千米以内。

空间布局结构遵循“复合型城市”的规划理念,城乡总体布局确定为“北部旅游、中部城市、南部农业”,构建“8-6-12”复合网络式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框架,即形成以八个城市功能区为主体、六个重点镇为节点、十二个一般镇为基点的城乡融合、互动发展的网络化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目标 (3)第三章城市规模 (5)第四章空间管制 (5)第五章空间发展与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7)第六章非建设用地总体布局 (10)第七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11)第八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7)第九章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20)第十章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29)第十二章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31)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7)第十四章分阶段发展指引 (47)第十五章近期行动计划 (47)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52)第十七章附则 (53)附表 (54)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导城乡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生态都市,郑州市政府组织进行了《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案征集。

发展战略规划对郑州都市区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发展策略、空间结构以及近远期发展指引等方面均作了详尽的研究。

为进一步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都市发展模式,优化郑州都市区空间格局,深化完善《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指导郑州都市区的规划建设,引导都市区功能分区、交通导向、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

2012年4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第二条指导思想贯彻十八大“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确定本次规划的三大指导思想:1.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探索“两不三新”协调发展之路,突出“三化”协调发展,构建郑州都市区现代城镇体系。

2.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突出全域规划理念,整合都市区内部发展要素,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都市区内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面均衡发展。

3.强化规定性和控制性内容,注重规划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图( 2009-11-20 08:33:03)稿件来源:大河网-大河报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图城镇等级规模规划图(部分)■郑汴新区“吞并”郑东新区和开封新区,“五大区”完全覆盖郑汴之间的广阔地带■到2020年,郑汴新区将被建成五大复合城区,新区面积41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高铁、航空、城铁等全面支撑新区大交通,郑汴新区将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0日讯大河网-大河报报道:郑汴新区的每一项规划,都会牵动郑州、开封两市人民的神经!新城区到底是啥模样?这恐怕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昨日,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方案评审会在郑州召开。

按照这个规划,到2020年,郑汴新区将会成为占地4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0万、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复合型城区。

这次评审会邀请的专家阵容强大,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专业,包括:国土资源管理专家王万茂,交通工程技术专家王晓明,建筑规划专家王鲁民,社会科学专家王彦武,建筑规划专家毛其智,建筑规划专家田银生,水利工程专家李春敏,市政工程专家宋启元,建筑规划专家陈秉钊,产业咨询专家张天兵,市政工程专家费培芸,市政工程专家徐波,建筑规划专家黄向球,区域规划专家董黎明。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出席了会议。

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农业厅,省政府国资委,省环保厅,郑州铁路局,郑州新郑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省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和开封两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关领导以及相关市直部门、郑州新区管委会及汴西新区管委会领导均全体与会。

[规划揭秘]英国公司设计基础方案最终规划吸纳百家之长会议主要是对《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方案进行评审。

该方案是在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之上编制的。

据了解,今年2月份,郑汴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国内外6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共同参与编制,来自相关领域的30多位顶级专家,经过两次评审,最终确定英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方案为优胜方案。

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吸纳各家规划方案的优点和长处,编制完成了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目前,郑汴新区的综合交通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年底前郑汴新区规划体系将初步形成。

[发展目标]“五区一中心”集于一身属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郑汴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郑州新区和开封新区,东起开封市金明大道,西至郑州市中州大道,南起中牟县、尉氏县南县界,北至黄河南岸,总面积约2077平方公里。

根据总体规划,近期到2020年,新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10平方公里,郑汴新区总人口500万,城市化水平86%。

其中,城市功能区人口430万,镇区人口35万,农村人口35万;远景到2050年,总建设用地达到600平方公里,总人口规模达到700万左右。

新区的功能定位为:科学发展改革试验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国家区域性物流枢纽,区域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

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五区一中心”,即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区域服务中心,在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功能定位]“五大复合”形成复合城区城市和农村既联系又独立城市规划中,简单的功能分区,往往会造成产业孤立、城乡分割、交通拥堵等问题。

此次规划提出了“复合城区”的概念,着力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新区规划以“复合城区”为核心理念,通过区域“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提高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城际开放能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生态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全省乃至全国内陆地区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复合城区”理念具体体现为“五大复合”。

一是功能复合,即对生产功能、人居功能和服务功能进行统筹安排。

二是产业复合,即实现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扩展,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循环发展。

三是生态复合。

以生态轴线联合各功能区,使城市、近郊、农村、农田、湿地、河流、森林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既空间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复合的生态结构。

四是空间复合,打破单一土地利用模式,在城市建成区之中穿插一些生态农业示范区,实现土地混合使用;同时,以基本空间单元构成复合型社区,再由复合型社区构成功能组团,防止分区之间功能割裂,减少交通能耗。

五是体制复合。

打破行政区划及城乡界限,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产业布局:两轴两带九组团根据新区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资源承载力、土地适应性、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采取轴线组团发展模式,形成“两轴两带九组团”的发展格局。

“两轴”是东西走向的郑汴一体化产业发展轴,南北走向的郑东--航空港经济发展轴;“两带”是沿黄旅游产业带、东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九组团”是郑东新区、经开区、航空港、白沙组团、刘集组团、官渡组团、九龙组团、中牟组团、汴西组团。

规划确定郑东新区强化商务、金融、会展、科研、教育等功能,经开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航空港重点发展临空产业,白沙、刘集、官渡组团着重发展科教、旅游休闲、食品加工、环保等产业,九龙组团(国际物流园区)发展物流与配套工业,中牟组团发展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制造业,汴西组团发展综合性新城区,以金融商贸、休闲娱乐、行政办公、商住以及现代制造业功能为主。

沿黄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新区东南部发展高效农业。

综合交通:交通运输一体化高铁、航空、城际铁路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将成为郑汴新区交通系统的支撑。

按照规划,从郑汴新区出发,到达中原城市群不超过1个小时,到达北京、武汉、西安等重要城市,不超过3个小时。

新区交通规划依托国家干线交通系统,围绕高铁客运中心、航空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与郑州火车站(市区站)共同构成的“五大枢纽”,打造以铁路(包括客运专线)、城际轨道、高速公路主干、国家干线公路、航空为支撑,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高效安全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中原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和1小时交通圈。

航空:实施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实施郑州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新建第二跑道、第二航站楼及附属设施,形成北京、广州、上海的三条“空中快线”和至昆明、杭州、成都、深圳的四条精品航线,新开通至新加坡、东京(或大阪)两条亚洲航线和一条欧洲国际航线,大力争取国际航线向郑州延伸,扩大国际客运航线网络;引进国际航空物流企业,加强与邮政航空合作,培育国际货运线路。

同时,建设航空港城际铁路枢纽站,打通机场至商丘的东出口,加快建设机场至民权的高速公路,依托国家干线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实现“零换乘”,提高航空港对中原城市群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铁路:国内首个高铁“十字”枢纽客运方面,以新郑州站(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通过建设石武(石家庄-武汉)、徐兰(徐州-兰州)客运和郑州-重庆高级客运专线,形成全国第一个高速铁路客运“十字”枢纽,打造至北京、武汉、西安的二至三小时铁路快速交通圈。

规划建设郑州-焦作、郑州-新密-洛阳、郑州-许昌、郑州-开封等城际铁路,强化中原城市群内部交通联系。

货运方面,围绕国家干线铁路“双十字”铁路枢纽,改造提升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新建国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新编组站和郑州铁路枢纽南北环线,分流铁路货运,形成新的物流集散中心。

公路:“六横六纵”快速路网在新区区域内打造“六横六纵”的快速路骨干网络,“六横”东西贯穿新区,作为连接郑州和开封的区域骨干道路,承担区域内东西串联的功能。

自北向南分别为:新龙路、金水东路-郑开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中央大道)、南三环路东延-新安路、310国道、102省道。

“六纵”南北纵贯新区,起南北联络作用,自西向东依次为:中州大道、107辅道、四港联动大道、新107国道(万三公路)、233省道、新233省道(规划中)。

公共交通:建设11条BRT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筑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

向东延伸郑州地铁1号线、4号线及6号线。

新增与机场的联络线,形成“四横一纵”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11条BRT交通走廊,将城市地铁与BRT快速公共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进行无缝衔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公交发展,力争公共交通承担居民出行比例达到25%~30%。

城乡一体:资源共享服务均等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和城市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在社会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城市人比农村人要优越得多。

而在郑汴新区,城乡差异将被抹去,城乡资源共享、社会服务均等是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要用区域快速客运交通网络将城乡紧密联系起来,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的给排水、供热、电力、电信等市政设施,统筹配置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社会服务设施。

在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上,按照交通引导,生态优先,凸显优势的原则,在整个郑汴新区范围形成“9-6-12”的复合网络式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框架。

“9”即郑东新区、经开区等九个功能组团。

“6”即六个重点镇,为雁鸣湖镇、白沙镇、黄店镇、花园口镇、柳林镇、官渡镇。

“12”即十二个一般镇,通过搬迁、合并等方式迁村并点,引导人口向中心村及小城镇集中,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性,将置换出的建设用地用于满足城镇建设的需要。

按照规划,新区将建设“三大农业圈”:城区农业圈、近郊农业圈、远郊农业圈。

城市农业圈镶嵌在城区之中,以农业体验公园、社区绿化为主,并发展高科技无土栽培产业;近郊农业圈靠近城市生活区,同时也是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集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与农业科研于一体,生产新鲜的蔬果、水果、乳制品等,进行农业科研,发展观光农业;远郊农业处于城区外围,规划建设大规模生态农业基地,包括生态循环,农业观光、农产品加工、农业物流,以及农、牧、渔等基础农业形态,构成包括沿黄生态农业区在内的两大农业区。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