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全
中国陶瓷瓷砖十大品牌最新排行榜
![中国陶瓷瓷砖十大品牌最新排行榜](https://img.taocdn.com/s3/m/497ac4df26fff705cc170a63.png)
中国陶瓷瓷砖十大品牌最新排行榜裕景陶瓷(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中国陶瓷十大品牌)王者陶瓷(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陶瓷十大品牌)喜之来陶瓷(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十佳地砖品牌)圣德堡陶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轻工业陶瓷十强企业、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中国陶瓷十大品牌)马可波罗磁砖(仿古砖至尊、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建筑陶瓷知名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特地陶瓷(中国著名品牌、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中国建筑陶瓷知名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高新科技企业、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协进企业(协进陶瓷、卡诺尔瓷砖、珈纳陶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500强、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中国建筑陶瓷知名品牌、陶瓷优质产品认证、中国陶瓷十大品牌)将军企业(大将军陶瓷、神韵磁砖、长安瓷砖、绿苹果瓷砖)(中国著名品牌、国际知名品牌、全国工程建材首选品牌100家、中国建筑陶瓷十大品牌、瓷片十大品牌)东鹏陶瓷(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建材市场最具竞争力十大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新中源企业(新中源陶瓷、新南悦陶瓷、裕景陶瓷等)(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环保产品、亚洲品牌500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陶瓷十大品牌解读:裕景陶瓷裕景陶瓷成立于1999年,在行业中属于后起之秀。
公司一向注重以科技提升产品品质和产品科技含量,并不断完善开发配套设施,同时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效率的科技创新队伍。
其产品以新潮、高贵时尚享誉国内外市场。
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企业管理,公司早在2001年就已经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所有的产品均严格依照国家标准检验出厂,并由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承保产品责任,是通过“3C”认证的先行者。
2005年,推出行业领先超洁亮抛光砖技术,使抛光砖产品更加光洁、耐磨和防滑;2006年被第二届博鳌中国家居论坛评为“2006年度中国著名陶瓷品牌”,2009年上榜中央电视台广告;2009年9月荣获“中国质量放心品牌称号”;2009年7月,公司全线推出完全不透水工艺内墙砖,使产品釉面质感更好、更平滑光亮。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c87da4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e.png)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简述摘要:一、概述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二、中国陶瓷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2.商周时期陶瓷的初步发展3.汉代陶瓷的繁荣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发展1.瓷器的出现2.青瓷与白瓷的竞争四、唐代陶瓷的鼎盛1.官窑制度的建立2.五大名窑的兴起3.陶瓷艺术的繁荣五、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发展1.各大窑口的延续与创新2.陶瓷工艺的进步3.陶瓷贸易的兴盛六、现代陶瓷产业的崛起1.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2.工业陶瓷的发展3.陶瓷艺术的多元化正文: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可谓悠久,其根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早期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陶瓷艺术奠定了基础。
商周时期,陶瓷工艺逐渐成熟,出现了原始青瓷。
汉代时期,陶瓷业迎来了繁荣,河南的釉陶和四川的井盐釉陶尤为著名。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终于在我国问世。
当时,青瓷与白瓷相互竞争,形成了我国陶瓷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紧接着,唐代陶瓷迎来了鼎盛时期。
官窑制度的建立,使得陶瓷生产得到官方的支持。
同时,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纷纷兴起,推动陶瓷艺术走向繁荣。
宋元明清时期,陶瓷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
各大窑口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陶瓷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陶瓷贸易也随之兴盛。
景德镇成为了全国陶瓷产业的中心,其所产瓷器远销海内外。
近现代以来,陶瓷产业在我国继续蓬勃发展。
传统陶瓷技艺得到了传承与创新,工业陶瓷崭露头角。
此外,陶瓷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融合了绘画、雕塑等元素。
如今,中国陶瓷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载体,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魅力。
总之,中国陶瓷发展历程可谓一部丰富多彩的史册。
从原始陶器到现代陶瓷产业,历经数千年的沉淀,我国陶瓷艺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281431dd3383c4bb4cd2ef.png)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
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主要陶瓷产地
![中国主要陶瓷产地](https://img.taocdn.com/s3/m/6bdb5d0b240c844768eaee92.png)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中国主要陶瓷产地情况简叙广东佛山:佛山陶瓷源远流长,已有5000 多年的历史。
20 世纪80 年代从意大利引进了第一条国外建筑陶瓷生产线,佛山陶瓷产业开始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的阶段,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陶瓷已发展成为佛山主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基础雄厚,辐射力广,就业者众,在佛山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品牌优势明显,具有一大批竞争力强的企业,涌现了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蒙娜丽莎、钻石、金舵、箭牌等八个中国名牌。
此外还有一大批行业知名企业。
佛山市共拥有近千条陶瓷生产线,大部分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先进设备。
由于产业的集群效应,研发人才、销售人才、策划人才、生产技术人才的市场比较发达,已形成陶瓷产业人才集散地。
山东淄博:淄博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地。
淄博陶瓷生产目前已形成了六大基地:出口陶瓷基地,高档宾馆用瓷基地,高级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基地,装饰材料基地,建筑陶瓷基地,高新技术基地。
淄博陶瓷被誉为" 第三代国瓷" ,进入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畅销国内著名宾馆、饭店及世界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三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在用淄博陶瓷。
江西景德镇:景德镇是中国首批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
现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继承了传统的技法,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的精华,使陶瓷制作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度。
福建泉州:福建泉州德化县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也是外销瓷器的重要基地。
德化瓷业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瓷器质地洁白坚硬,工艺精良、造型雅致,色泽莹润。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e5c93a2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b.png)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
中国陶瓷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在古代,中国的陶瓷工艺与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以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作品。
1.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的名瓷,产于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青瓷制作精美,采用高温烧制,色泽青翠润泽,表面光滑细腻,被誉为“瓷中之王”。
2. 官窑瓷器
官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的官方瓷器,以唐、宋时期最为盛行。
官窑瓷器制作精美,色泽瑰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有唐代的“三彩”和宋代的“官窑青瓷”。
3. 汝窑瓷器
汝窑瓷器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是中国古代制瓷技艺中的珍品。
汝窑瓷器制作工艺独特,采用独特的红褐色釉料和高温烧制技术,色泽温润深沉,极具收藏价值。
4. 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名砂土制作的茶具,产于江苏省宜兴市。
宜兴紫砂壶制作精良,造型优美,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5. 青花瓷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制作的一个经典系列,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是中国陶瓷工艺的杰作之一。
青花瓷的制作需要先将白瓷坯烧制成形,
然后在瓷器表面采用青花颜料点缀,再次烧制而成。
代表作品有明代的“万历青花罐”和清代的“康熙青花花鸟纹盘”等。
以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作品,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中国陶瓷十大品牌](https://img.taocdn.com/s3/m/48bf8f2eb4daa58da0114a9b.png)
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全国著名陶瓷之乡——佛山石湾,秉承“和衷共济,诚信立业”的核心理念,专业生产地砖、墙砖、工业用砖及卫浴产品,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信誉最好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
东鹏以品质铸就品牌、科技推动品牌、口碑传播品牌为宗旨,引进世界先进的设备及技术。
获得荣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广东省名牌、最佳创新企业................................................................................................2.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诺贝尔瓷砖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于1992年在中国杭州成立,旨在推进中国整个瓷砖装饰事业的发展,以人性化的“诺贝尔”产品不断创造完美的品质空间,引领更具品质的生活方式。
诺贝尔是中国瓷砖领域的先导之一,产品深受亚洲、西欧、北美、澳洲、非洲等国家消费者的垂爱,并成为中国高档磁砖的领导品牌。
获得荣誉:中国质量500强、浙江省著名商标牌、十大领军品牌、年度风云企业................................................................................................3.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强辉陶瓷广东强辉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30日,地处南国陶都腹地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规格建筑陶瓷的现代化陶瓷企业。
公司资金雄厚,设备先进,全套引进十条意大利陶瓷自动化生产线,确保生产出一流的产品。
公司人才配置合理,从而使企业从产品创意设计、系列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到营销能力等方面均在同行业中居于前列地位。
获得荣誉: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4.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马可波罗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创始于1988年,总部位于东莞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产品涵盖室内地砖、室内墙砖、室外地砖、室外墙砖、产品配件五大系列,上千个花色品种。
中国陶瓷十大品牌排名
![中国陶瓷十大品牌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1a81d310fad6195f312ba681.png)
中国陶瓷十大品牌排名中国陶瓷行业最具权威性排名,据业内人士实地考究,中国陶瓷十大品牌排名如下:1、东鹏陶瓷 ——(创建于2001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裕景陶瓷——(创建于1999年)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十佳地砖品牌、广东著名商标3、冠珠陶瓷——(创建于1993年)中国驰名商标、广东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4、蒙娜丽莎陶瓷——(创建于1998年)中国驰名商标、广东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5、欧神诺陶瓷——(创建于1998年)中国知名品牌、中国名优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6、萨米特陶瓷 ——(创建于2000年)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7、博德陶瓷——(创建于2002年)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8、宏宇陶瓷——(创建于2002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陶瓷优质产品认证9、恒福陶瓷——(创建于2001年)中国陶瓷行业十大品牌、广东著名商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十运会专用产品10、新中源陶瓷 ——(创建于1995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环保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根据协会和媒体对瓷砖市场的观察,以及消费者对陶瓷品牌的满意程度,将市场上各种陶瓷品牌进行上、中、下流严格筛选,以便让消费者选择瓷砖时有专业权威的参考。
一流品牌:裕景陶瓷、诺贝尔、东鹏、冠珠、新中源、蒙娜丽莎、马可波罗、金意陶、斯米克、冠军、博德、中上品牌:欧神诺、嘉俊、亚细亚、金舵、恒福、鹰牌、奥米茄、金牌亚洲、宏宇、汇亚、骏仕、简一、罗马利奥、欧美、特地、维罗、樵东、宏陶、金陶名家、蒙地卡罗、兴辉、顺辉、王者、威尔斯、萨米特、大将军、格莱斯、美陶。
中下品牌:银鲸、意利宝、嘉达、博华、贝嘉利、标牌、冠星、爱和陶、长谷、凡第诺、皇冠、华鹏、皇冠新世纪、辉瑞、海棠、华莎驰、惠万家、红协、金贝、金龙、九凌、金西洲、建球、金兴、中盛、钻石、金朝阳、卡迪雅、鲁班、朗高、利华、露华浓、利家居、龙驹、乐可、路易摩登、马可贝里、皮尔卡丹、梦特娇、诺克威尔、欧罗兰、涪陵、圣保路、喜利得、圣陶坊、石湾、双喜、上元、陶城、特高特、威廉顿、现代、喜来登、新里万、新中瓷、优璐莱、远方、雅士、欧文莱、荣高、圣德保、双菱、卡诺尔、罗马、雅士高夫。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https://img.taocdn.com/s3/m/5dbf7833b90d6c85ec3ac6b4.png)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
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
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
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
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
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
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1定窑名瓷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古属定州,故名。
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
中国的古代陶瓷
![中国的古代陶瓷](https://img.taocdn.com/s3/m/c78d4e0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3.png)
中国的古代陶瓷中国的古代陶瓷是世界上最早且最具影响力的陶瓷之一,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技术。
自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晚期开始,中国陶瓷的发展就逐渐成为一项独特的工艺和艺术形式。
从那时起,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陶瓷工艺从未停止发展,我们今天还能欣赏到许多美丽的古代陶瓷作品。
古代中国的陶瓷制作起源于原始社会。
最早的陶瓷器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之间。
最早的陶器主要是用手工制作,以简单的辅助工具进行修整和装饰。
这些早期的作品通常以基本的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深筒或锥形容器,另一种是灰盖器,如罐、坛等。
这些器物通常以红陶制成,然后用地漆或水粘土进行装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
在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陶瓷饰面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商代的陶瓷通常以施釉的灰陶制成,施釉可增加陶器的光泽和强度。
这些器物上通常会有刻花、雕刻或烧画装饰,其中大多数表现出明确的图案和纹饰。
这些施釉陶器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高温烧制产品之一。
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的陶瓷制作进一步发展。
这时期的陶瓷通常以黄陶制成,艺术家们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技法 - 断续龙纹。
这种纹饰以细线条和组合图案为特色,创造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美感。
同时,陶瓷器物的形状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更多种类的器物,如壶、斗、碗等。
到了隋唐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中国的陶瓷制作达到了一个巅峰阶段。
这时期的陶瓷以三彩陶为代表,使用了不同种类和颜色的釉料,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彩陶的特点是色彩丰富而鲜艳,形象生动而有趣。
它们通常是用来作为墓葬中的陪葬品,用来展示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富裕。
到了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中国的瓷器工艺进一步发展。
宋代的瓷器以青瓷为代表,青瓷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瓷器品种。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cb22602af90242a995e516.png)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
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69377e195f312b3069a51b.png)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 —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 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 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 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 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C 以上。
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 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 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 胎体质薄轻巧, 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 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陶瓷产区汇总一览表
![中国陶瓷产区汇总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2bda34a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d.png)
中国陶瓷产区分布中国是世界陶瓷制造中心和陶瓷生产大国,年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日用陶瓷占全球70%,陈设艺术瓷占全球65%,卫生陶瓷占全球产量的50%,建筑陶瓷占全球产量的64%;作为中国陶瓷石膏模具石膏粉提供者,荆门市金九石膏为大家整理中国陶瓷产区精简概况:1、江西景德镇: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日用陶瓷生产基地;2、广东佛山:中国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佛山市南庄镇为中国建筑陶瓷第一镇;3、广东潮州:中国著名的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潮州枫溪区为全市陶瓷产业最密集的地区,有2500多家陶瓷企业;4、福建德化: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全县有1100多家生产企业,2万多经销点,陶瓷茶具80%外销产生于此;5、福建晋江:福建陶瓷集中地之一,建筑陶瓷业为该地支柱产业,大约350家陶瓷企业;6、福建省闽清县:陶瓷企业503家,高低压电瓷408家,建筑陶瓷95家,中国重要的电瓷生产出口和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7、江苏宜兴:陶瓷之都、全市500多家企业,耐火材料企业200多家,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耐火材料、陶瓷原辅料;8、河北邯郸:中国著名的高档瓷器和民间陶瓷生产基地,20多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峰峰矿区,主要产品:象牙瓷、白瓷、青花瓷、陶瓷壁画和美术园林陶瓷等;9、河北唐山:中国第一件卫生瓷诞生地、中国第一件骨质瓷诞生地,中国第一件地砖诞生地,中国近现代陶瓷机械领航者,陶瓷企业1000多家,日用陶瓷占全省70%,全国14%;10、湖南醴陵:437家陶瓷企业,其中日用陶瓷215家、特种陶瓷215家,主要产品: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五彩瓷、红瓷;11、四川夹江:西部瓷都,陶瓷墙地砖为西部诸省之冠,建筑陶瓷企业123家;12、江西高安: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13、江西丰城:精品陶瓷生产基地;14、辽宁法库:主要产品;地砖、内墙砖、日用瓷、艺术陶瓷、包装瓷、外墙砖、卫生洁具.15、广东清远:30多家企业,主要产品:建筑、卫生陶瓷;16、广西北流:中国陶瓷之乡、日用陶瓷企业56家、北流市日用陶瓷产量占广西的26.3%,出口量占广西的86%,成为我国新兴陶瓷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是我国日用陶瓷四大产区之一;主要产品:日用细瓷、炻瓷、高档瓷三大类,包括中餐具、西餐具、茶具、咖啡具、航空瓷具、酒店瓷具、旅游礼品瓷具、艺术瓷具、微波餐具九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17、河南省陶瓷主要特点为:品种杂、数量多、质量一般、代表性产品少;河南长葛作为年产5000万件的卫浴主产区18、河北高邑:建筑陶瓷19、湖北宜昌:建筑陶瓷瓷砖20、山西平定:日用陶瓷、艺术陶瓷21、陕西怀仁:中国四大高岭岩产区之一,25家企业,占全县总产值35%,洪山村有陶村之称,主要产品:高白瓷、锂瓷、骨瓷、普通瓷、炻瓷;22、山西介休:工艺陶瓷、泡沫陶瓷;23、陕西阳城:建筑陶瓷;24、广东大埔:佛山陶瓷转移区,196家企业,全出口,主要建筑陶瓷;25、广东廉江:佛山陶瓷转移区;26、广东河源:佛山陶瓷转移区;27、江西萍乡:工业陶瓷生产基地;28、山东淄博: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生产总量占全省54%,陶瓷企业600多家,主要产品:日用陶瓷、工艺美术瓷、园林陶瓷、高技术陶瓷、高级耐火陶瓷、陶瓷机械、陶瓷装饰材料;29、山东临沂:山东省第二大陶瓷产区,主要集中在罗庄区,罗庄区企业160多家;30、山东枣庄、德州、济宁、成海都有部分陶瓷;31、浙江温州:浙江是古代青瓷的故乡80年代建筑陶瓷企业500多家,随着广东建筑陶瓷兴起和温州皮革服装兴起,温州建筑陶瓷只剩几家;32、安徽含山:日用陶瓷;33、陕西省耀州县:数量少,工艺粗燥,仅限于供给当地及周边普通居民么无论从文化价值,工艺产品角度还是现代建材要求角度,陕西陶瓷难觅出路;。
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概述
![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f55e3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0.png)
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概述1.历史: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7000年。
最早的陶瓷器是手工制作,艰苦而朴素。
随着国家的统一和文明的发展,陶瓷工艺逐渐成熟,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一个高峰。
宋代的青瓷、白瓷和黑瓷是中国陶瓷工艺的杰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各地纷纷兴起瓷窑,产出了众多精美的陶瓷器。
2.材料: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粘土和瓷石。
粘土是制作陶瓷器的基本原料,可以分为黏土、白土和红土等不同种类。
瓷石是一种矿石,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铝等成分,可以提高陶瓷器的质地和光泽度。
此外,还有其他辅助材料如砂、石灰等。
3.工艺: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包括挤压、轮盘、建坯、修坯、着彩、装饰、烧制等多个环节。
其中,轮盘是最重要的制作工艺之一、陶匠会用手逐渐地将黏土压均匀,然后放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烧制则是制作出陶瓷器的关键步骤。
瓷器经过精细的装饰和上釉后,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成为坚硬、通体如玉的陶瓷器。
4.特点:(1)丰富多样:中国陶瓷工艺繁多,形式多样,花纹丰富,风格各异。
分为青瓷、白瓷、黑瓷、彩瓷等多个品种。
(2)精湛细腻: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注重细节和精致,以其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
瓷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关键步骤需要经过细心和耐心的打磨,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陶瓷器。
(3)注重装饰:中国陶瓷工艺不仅注重器物的实用性,还注重器物的装饰效果。
在器物上可以见到各类山水、花卉、动物等纹饰,也有许多象征吉祥之意的图案。
(4)以色彩为主导:中国传统陶瓷工艺追求色彩的和谐与格调。
通过巧妙地配合纹饰和釉色,使得陶瓷器的色彩更加丰富多样、层次感更强。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特点,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力。
中国陶瓷在全球占据重要的地位
![中国陶瓷在全球占据重要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4c9f4e0bfc4ffe473268ab0c.png)
是 重 要 的 组 成 。 未 来 在 规 避 各 类 贸 易 壁 垒 、 追 逐 ( 李键 灵)
成 本 洼地 、开 发 新 兴 市 场 等 综 合 因素 的影 响 下 , 中 国 陶 瓷 行 业 有 实 力 的 企 业 必 将 纷 纷 走 出 国 门赴
入 过 多 的 企 业 。 那 么 在 这 种 局 面 之 下 你 挤 我 、 我
展 , 中 国 的 不 少 陶 瓷 企 业 在 开 辟 国 外 市 场 之 余 直
接 的 走 出 国 门 海 外 建 厂 , 这 无 疑 是 陶 瓷 行 业 崛 起
表 现 , 但 是 同 时还 得 做 好 技 术 的 创 新 , 有 实 力 才
品 牌 成 功 了, 站 在 行 业 前 端 ,有 的 品 牌 失 败 了 ,
被 浪 潮 淹 没 , 从 此 销 声 匿 迹 。 在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争
2 8 9亿 元 , 同 比增 长 1 6 . 3 % 。 陶 瓷 企 业 的 全 球 化 布 局 , 尤 其 是 在 发 展 中 国 家 的投 资 设 厂 可 以 获 得 多 重 收 益 : 可 以 享 受 发 展 中 国 家 与 欧 美 签 署 的 双 边 或 多边 优 惠 贸 易 协 定 ,在 享 受 关 税 减 免 的 同 时 , 能有 效规 避 各 类 贸 易壁 垒: 有 助 于 开 发 驻 在 国 的 陶
瓷 砖 品牌 , 又 是 卫 浴 品 牌 , 甚 至 还 是 橱 柜 、 地 板
品牌 。
程 度 上获 得 我 国政 府 或 相 关 机 构 的扶 持 与鼓 励 ,
享 受 相 应 的 补 贴 或 融 资 支 持。 可 以 说 , 陶 瓷 行 业 有 望 成 为 海 外 投 资 的 生 力 军 之 一 , 其 中 综 合 实 力
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https://img.taocdn.com/s3/m/b4725ac14028915f804dc249.png)
随即使用专门配制的玲珑釉填满孔内, 经干燥修坯后再施釉烧成的。 由于镂空处透光度高,有玲珑剔透之 感,故称为玲珑。 • 当玲珑器物配以釉下青花时,称为青 花玲珑; • 当玲珑器物配以釉上彩施时,又称为 玲珑加彩。
• 玲珑器物一般较薄,厚度为1~1。 5mm,似蛋壳一样。 • 青花玲珑瓷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
镇陶瓷艺术成为中国和世界艺术宝 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 景德镇在宋代以前叫做新平,又
叫昌南镇,到北宋真宗时,此地 生产的瓷器,博得了真宗皇帝的 赏识,于是所烧的御用瓷器底部 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 真宗的年号,从此此镇改名为景 德镇。
景德镇瓷的特点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
镜”是景德镇瓷享有的美誉。
是新型高档细瓷。
1、滑石瓷的特点
• 瓷质洁白细腻、半透明度高、釉面光
润柔和、高贵雅致、吸水率低,机械 强度高;烧成范围窄 (1280~1290℃)、工艺控制难度大, 适合于制造高档餐具、高档工艺美术 品。
滑 石 质 瓷
• 中
餐 具
滑 石 瓷
粉 彩 瓶
(四)骨质瓷
• 是以磷酸盐为熔剂的“磷酸盐-高龄 土-长石-石英”系统瓷。二次烧成 温度在1220~1230℃。 • 在1978年河北唐山首次研制。是新
郎窑红扁肚瓶
清康熙年 间 (1822~ 1722) 底径
12.7cm
美人醉太白尊
窑 变 花 釉
-1
窑 变 花 釉
-2
窑 变 花 釉 -3
(二)汝 窑
• 汝窑在中国是名气最大,而且传
世稀少,弥足珍贵的皇家锻造的 窑。 • 窑址在今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宋 时在汝洲,故得名“汝窑”。
汝窑器产品特征
中国古代陶瓷瓶罐器型大全,长知识!
![中国古代陶瓷瓶罐器型大全,长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90544e915f804d2b16c1bd.png)
中国古代陶瓷瓶罐器型大全,长知识!古代盛饭喝水的器皿多是陶瓷制品,并且品种繁多,即便是装酒的壶都有很多种。
这些陶瓷的瓶瓶罐罐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的漂亮,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很可惜这些如今罕见的陶瓷瓶罐今天大多已经损坏或遗失,随着时间的流逝存留下来的将越来越少。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赏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典型器物。
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
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
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
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
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
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之一。
蒜头瓶: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
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
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
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
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柳叶瓶: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中国陶瓷史笔记
![中国陶瓷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3289b1c4a7302768e9939f5.png)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1、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发现而得名。
多数手制。
慢轮修整。
彩陶艺术史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
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上去的。
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的表面不易脱落。
烧成温度900-1000.彩绘以黑色为主。
有少量红色。
亦有陶衣出现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
主要有花卉图案、几何图案、少量动物图案。
分为北首岭类型和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西王村类型。
2、龙山文化:因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
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制陶业以灰陶为主。
都属于竖窑烧制。
家族氏烧制。
手制。
口沿慢轮修整。
接底法。
灰陶烧成温度850左右。
晚期1000°C龙山文化新器型:鬲、鬶、甗和盉等新器。
3、马家窑文化:1924年首次在甘肃临tiao马家窑而得名。
约为钱3190年-1715年。
马家窑的陶器以彩陶为主。
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四个类型。
以泥质红陶为主。
彩陶相当发达。
有陶刀和纺轮等生产工具。
4、齐家文化:1924年在公诉和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
甘肃、青海。
宁夏。
前1890-1620年。
以红陶为主。
彩绘以黑色为主。
图案很规整。
而且将就对称排列,这是齐家文化最显著特点。
纺轮和陶垫仍有发现。
陶刀已经被淘汰。
5、大汶口文化。
1959首次发现。
山东江苏北部。
公元前4040年-2240年。
早期以手制为主。
晚期在慢轮修整的基础上开始出现轮制。
选用陶土方面,开始用高岭土或瓷土制作白陶。
有大量镂孔出现,是大汶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镂孔主要出现在豆和高柄杯上。
彩绘有红白黑三种。
有的施与同一器上。
最早出现白陶。
900.背水壶是大汶口文化所特有的器型。
晚期淘汰。
高柄杯最能代表大汶口文化当时的制陶水平。
陶色比较多样。
6、山东龙山文化:是继大汶口文化的因素发展前来的。
前2010年-1530年。
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
轮制普遍应用。
以黑陶为主。
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
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
中国陶瓷釉色分类大全二
![中国陶瓷釉色分类大全二](https://img.taocdn.com/s3/m/0c11159af5335a8103d2203f.png)
中国陶瓷釉色分类大全(二)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修手法之一,创烧于元朝。
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而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复原焰氛围中一次烧成。
主要使用釉里红装修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
白釉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
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氧化铁,器物烧出后必定体现出深浅不一样的青色来。
假如釉猜中的铁元素含量小于0.75% ,烧出来的就会是白釉。
古代白瓷的制作,其实不是在釉猜中加进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制,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
这样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白度很高的白瓷。
白釉出现于北朝。
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国到现在所见的最早的白瓷。
黒釉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
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许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
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猜中氧化铁比率为 8% 左右,如将釉层加厚到 1.5 毫米时,烧成的釉色即呈纯黑。
以铁为呈色剂,涂层厚约 1.5 毫米,经氧化焰焙烧,呈纯黑色。
青白釉瓷器的一种,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两者之间的瓷器,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
元朝有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鸡头壶,明朝有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莲花口灯盏,清朝有名的青白釉是乾隆年间的青白釉缠枝莲大罐。
成色原理是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
白釉黑彩又称“白地黑花”、“白地黑彩”,瓷彩品种之一。
烧制过程为先在成型的瓷坯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并在化妆土上用毛笔蘸细黑料描述图案,而后上施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烧造。
此种工艺将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与制瓷工艺有机的联合起来,题材多为祥瑞图案,黑白形成鲜亮对照,拥有浓烈的笔墨情味和醇厚的民间色彩。
白釉釉下彩为宋朝磁州窑创烧特有品种之一,磁州窑系的此外一种装修方法是用针尖状工具在黑色纹饰上勾划出轮廓线和花瓣叶脉,将黑彩剔除,露出白色的化妆土,而后上施透明釉入窑烧造,其纹饰黑白分明,立体感较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 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 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 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 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 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 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 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 窑为越窑与邢窑。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 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 要制造白瓷。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 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 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 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 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 气。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珐琅彩 乾隆时期在彩绘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珐琅彩,最 早采用进口的颜料烧制,所以也称“洋彩”。
宋定窑婴儿枕
元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青花 青花是在白瓷上用钴料画成图案烧制而成,只用一种蓝色,但 颜料的浓淡、层次,都可以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青花简朴而又华美,既复杂又统一,如同蓝印花布一样,具有 质朴、淳厚、典雅的特色,成为瓷器中的主要品种。
元青花凤首壶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 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 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 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 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第四,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细密, 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4)敲击的声音不同; (5)硬度不同; (6)光泽度 不同。
制坯:将调质的瓷泥经过模具等制成所须要的瓷器的外形, 将坯胎凉至半干后至于车盘,用刀旋削表面,保证瓷器外表 的光洁。最后在依照需要使用材质不同(铁、骨、木等材料) 的雕花刀在外表刻出花纹。
上釉:依照瓷器的几何外形有不同的上釉方式。圆口瓷器
(指通过拉坯方法成型的口径较圆的器皿种类)将瓷胎浸 泡在釉浆中。大一些的瓷器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瓷器,采用 吹釉的方式上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保证釉浆的均匀分 散是重要的一点。
瓷器的鉴别有个“四字诀”,即看、听、比、试。
“看” — 就是要将瓷器上下内外细细观察一遍。一看瓷器釉 面是否光洁润滑,有无擦伤、小孔、黑点和气泡;二看形状是 否规整,有无变形;三看画面有无损缺;四看底部是否平整, 须放置平稳,无毛刺。
“听”— 就是听轻轻弹叩瓷器时发出的声音。如声音清脆、 悦耳,则说明瓷胎细致密实,无裂损,在高温烧成时,瓷化完 全。如声音喑哑,就可断定瓷胎有裂损,或者瓷化不完全,这 类瓷器经冷热变化,易开裂。
瓷器的鉴别方法
“比” — 就是比较。对配套瓷器,要比较各配件,看其造 型及画面装饰是否协调一致。尤其是成套的青花或青花玲 珑瓷,因为青花呈色随烧成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同 是青花瓷,颜色有深有浅,一套几件乃至数十件的成套冷 瓷器,如各件青花呈色有明显差异,这套瓷器就大为逊色 了。
“试” — 就是试盖、试装、试验。有的瓷器带盖子,有 的瓷器由几个元件组合而成,在挑选瓷器时,别忘了将盖 子试盖一下,将元件试组装一下,看看是否合适。另外, 有的瓷器具有特殊功能,如滴水观音,能自动滴水;九龙 公道杯,酒斟满到某一位置,会全部漏光。所以要试验一 下,看其功能是否正常。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
瓷器的发明
从仰韶文化晚期,我国已经生产出白陶,它 的制作原料与瓷土和高岭土比较接近。
到了东汉晚期,浙江地区采用瓷石为原料制 成胎,在胎坯表面施铁为着色剂的青釉,还施低 温铅和铜的化合物为着色剂的绿釉,并且提高窑 炉温度,这样我国的原始瓷器就出现了。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 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汝窑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御 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 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 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汝窑 莲花式温碗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越窑 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 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唐邢窑白执壶
唐越窑青瓷莲花碗
邢窑 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 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 流畅。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唐三彩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 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 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 三彩。
通过对瓷胎上釉顺序的不同,瓷器分为“釉下彩”和“釉上 彩”两种不同的种类。
釉上彩:将未上色的瓷胎途釉后放入窑内烧结为素瓷,待 冷却后再进行上色,并放入相对低温(约700℃—900℃)的 窑炉中进行二次烧结。这样的做法能够保证釉彩的花纹和颜 色丰富多彩,但长期暴晒或使用会导致表面磨损,导致颜色 脱落。
中国明代素三彩菊花耳瓶
中国瓷器
一、陶瓷概述 二、中国陶瓷发展史 三、陶瓷鉴别与瓷器欣赏
一、陶瓷概述
• 陶瓷 • 瓷器的发明、定义 •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 瓷器的制作
陶瓷
陶瓷,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 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 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 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瓷器的定义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 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 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 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 烧结为准。
类 别
原料
温度(摄 氏度)
釉
无釉或底温釉
陶
一般采用陶 土
1000以 下
(上釉的陶称 “釉陶”,如唐
三彩)
瓷
必须是瓷土
1200以 上
1200摄氏度以上 的高温釉
瓷器的制作
制作瓷器的完整流程,一般要经过如下几道工序:
练泥:将瓷胎的原料——高岭土、瓷石经过磨洗、除杂揉匀 后调和成为用于制作瓷器的瓷泥。
釉下彩:一般家用瓷器和中国元代青花瓷器均属此类: 将 颜料直接涂在未上釉的瓷胎上,再进行上釉。由于颜料被包 裹在釉之下,使得色彩能够长期保存,并不易被磨损。但由 于施加釉下彩将使颜料经过约1天的高温灼烧,会导致部分 瓷器颜色变化,因而釉下彩的瓷器颜色变化较多。
二、中国陶瓷发展史
商代----原始瓷 东汉至三国----极为重要的时期 三国以后到南北朝----辉煌发展时期,南 方有了青釉瓷,北方有了青瓷。 隋唐时期----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 普遍 用较高的火候儿烧成,胎质较硬。 唐代----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 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 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
者为“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者为“弟窑”,又名龙
泉窑或章窑。
哥窑主要特徵是釉面裂纹开
片,这种裂痕是由於釉与胎
的收缩率大小的不同有的称
为鱼子纹蟹爪纹,也有的称
为百集碎。釉色有粉青、米
色,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瓷
胎呈黑褐色,口缘显出一道
宋哥窑 八方碗
褐色边称为“紫口铁足” 。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定窑 又称粉定,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 所以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後,生产白瓷最好的窑。 定窑釉分北定、南定,宋室南迁之後,一部份到了景德镇, 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官窑 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於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 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 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官窑,器形较多,有直径大过一尺 的大型产品。
宋官窑 青釉盏托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哥窑
哥窑创使者为浙江省处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烧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 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 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 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 “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 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珐琅彩所用的材料,色泽晶莹, 质地凝厚,用作装饰,花纹有 微凸之感。景德镇瓷胎运到宫 廷,命画院化工加以彩绘,多 属“内廷”秘玩,所以装饰画 法极为精细,追求华美艳丽, 颇具宫廷气息。
乾隆款珐琅彩 天干地支转颈瓶
三、陶瓷的鉴别与瓷器欣赏
• 瓷器的鉴别方法 • 陶瓷鉴定通用术语 • 瓷器欣赏
瓷器的鉴别方法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钧窑 在河南省禹县,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钧州,所以命名 为钧窑,传世不多,评价甚高。 钧窑创始於唐代,历经宋、金至元代,胎质细腻,釉色 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宋钧窑鸡心罐
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号数, 相传一、三、五、单数为红 色,二、四、六复数为青色, 但也有人说是数字越小器型 越大,只是窑工为方便辨认 而作的记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