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体系的研究与建设1
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1. 引言1.1 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是绿色物流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评估物流配送中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绩效,从而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物流已成为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
建立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旨在引导企业采取更加环保、高效的配送方式,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环境下,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亟需加强,以满足社会对绿色物流的需求。
本文将从绿色物流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绿色物流配送评价指标的构建、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的案例研究以及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的优势与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推动绿色物流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绿色物流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绿色物流是指在传统物流活动中,减少环境负担和资源消耗的物流模式。
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绿色物流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物流活动中常见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绿色物流的实施得到有效缓解。
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包装材料、提倡回收利用等方式可以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物流可以有效节约资源。
传统物流活动中存在大量浪费现象,如能源浪费、包装材料浪费等。
而绿色物流的实施可以通过提高物流效率、优化物流网络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
绿色物流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法规政策的制定,绿色物流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发展绿色物流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绿色物流在当今物流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用绿色物流模式,可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向着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对策研究
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对策研究随着陕南绿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成为提高绿茶供应链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帮助提高陕南绿茶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需要对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解。
目前,陕南绿茶的物流配送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运输方式,如汽车运输和人工配送。
但由于区域交通条件较差、运输设施不完善以及配送路线繁杂,导致物流配送效率较低。
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沟通不畅,使得配送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延误、货物丢失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1. 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是解决陕南绿茶物流配送问题的重要手段。
物流配送中心可以集中存储和分发货物,提高货物装卸效率,减少货运时间和成本。
在选择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时,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配送范围,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覆盖陕南绿茶的产地和销售市场。
2. 引入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可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货物追踪和监控、订单管理和调度等功能,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3. 优化配送路线:通过优化配送路线,可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可以借助现代物流规划和优化软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路线规划和运输调度,考虑交通情况、货物数量和时间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配送路线和配送计划。
4.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物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物流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物流知识和技能,熟悉绿茶配送的特点和要求,能够熟练操作物流设备和工具,严谨细致地进行货物装卸、运输和配送等工作。
构建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是提高陕南绿茶供应链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引入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配送路线和加强人员培训等对策,可以提高陕南绿茶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陕南绿茶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物流信息化、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服务等多方面内容,是保障货物顺利、高效运输的关键环节。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崛起,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各国企业和政府都在加大对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改善。
一、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物流信息化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它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传递大量信息,帮助企业实时监控货物运输状况、及时调整计划,提高物流运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物流信息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库存管理、订单处理等工作,提高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仓储管理的优化仓储管理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货物的存储、分拣、装卸等工作的顺畅进行。
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和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仓储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合理规划仓储布局、优化仓储流程、提高仓储设备的利用率也是重要的仓储管理优化策略。
通过采用自动化仓储设备和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仓储的吞吐量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仓储操作的影响,提高仓储管理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三、运输管理的改进运输管理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货物运输的时效性和成本效益。
现代化的运输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时监控货物的运输情况、准确评估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提高运输车辆的利用率也是运输管理改进的重要策略。
通过采用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和路况监控技术,可以提高运输的准时性和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实现物流运输的高效化和智能化。
四、配送服务的提升配送服务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最后一环,它是企业与最终客户之间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现代化的配送服务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时跟踪配送情况、提高配送效率、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服务的质量和体验。
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物流配送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得以较快地发展。
但由于受到体制不畅、基础设施滞后、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低、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仍未能建立起来。
本文从当前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几个方面着重说明了如何建立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
标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一、当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我国物流配送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都同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有关,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1.物流配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配送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配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物流配送市场化程度低,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配送的整体功能低。
一是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与物流配送的需要不相适应,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
三是物流系统标准化程度低。
物流业务的高效需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要用统一标准,各方面的信息系统能够对接、交换数据、共享信息。
3.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致使不正当竞争较为严重。
另一方面,物流配送市场至今仍被人为地按照部门、地区和行业的行政壁垒分割,物流配送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渠道的畅通和高效运转,使物流配送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和预期回报。
4.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
从国外物流配送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配送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
为此国外物流业的教育与培训十分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与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学生开设物流课程。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加,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的农村物流配送模式效率低下,存在着农产品滞销、发霉、损耗等问题,亟需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改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配送效率和品质,促进农产品销售,加快农村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农民收入。
三、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农产品需求量庞大。
当前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着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建设现代化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市场迫切需要的。
2.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物流配送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本项目提供重要的政策保障。
3.技术条件当前,农村物流配送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应用程度也不断提高,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4.经济效益建设现代化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将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配送效率,减少损耗和滞销。
此外,通过加强物流配送,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将得到拓宽,销售量和销售额也将大幅增加。
这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项目计划1.建设物流中心在农村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建设集货、分拣、装载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应配备先进的设备和系统,实现自动化的货物处理和信息管理。
2.配送车辆购置根据农产品的种类和需求量,购置适当数量和型号的配送车辆。
车辆应具备保鲜、储存和装卸等功能,在保证货物品质的同时提高配送效率。
3.信息化系统建设引入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货物、车辆和仓库等各项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并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预订和查询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4.人员培训加强对物流配送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案
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案1. 简介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民增收。
2. 目标建设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主要目标如下: 1. 提高乡村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 降低乡村物流成本,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3. 拓展乡村物流配送的覆盖范围,提升农村地区的物流水平。
3. 方案内容3.1 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在每个乡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乡村物流配送的枢纽。
物流配送中心应包括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等基础设施,并配备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
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旨在实现农产品的中转、仓储和装卸,提高物流效率。
3.2 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在县城或县区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乡村物流配送中心的上级枢纽,负责与外部物流网络的连接。
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应配备更完善的设施和技术支持,能够处理更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业务。
3.3 建设乡村物流配送站点在乡村地区建设物流配送站点,用于实现从物流配送中心到乡村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配送。
乡村物流配送站点可以是小型仓库、配送车辆或者直接与乡村居民的集市等。
通过建设乡村物流配送站点,可以缩短物流配送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3.4 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管理效率,应进行信息化建设。
包括建设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订单管理、运输跟踪、库存管理等功能。
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配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乡村物流配送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3.5 人才培养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还需要培养专业人才。
应开展物流配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推动乡村物流配送技术的进步。
4. 实施步骤4.1 建设规划制定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明确各项目标和任务。
4.2 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根据规划确定的乡村物流配送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大润发柳北店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毕业论文大润发柳北店物流配送模式研究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黄坚苏巧玲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日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网络零售的发展壮大,实体连锁超市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的物流配送模式提出要求。
因此,合理的物流配送运作能力成为连锁超市经营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连锁超市业竞争力的基础和连锁超市高质量运营的保障。
怎么样提高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运作能力,是目前国内连锁企业思考的问题,而物流配送作为连锁经营最重要的一环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本文以大润发柳北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连锁超市的物流运作现状,特别是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了大润发在物流配送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运用矩阵图决策法和层次分析法来探讨大润发目前的物流配送模式是否符合大润发更进一步的发展,以及针对在实习期间发现的问题尝试着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对大润发的物流配送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期望能为大润发柳北店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配送模式,为提高现有配送水平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连锁经营,配送模式,矩阵图决策法,层次分析法AbstractIn chain retail industry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the 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of goods put forward many varieties, small batch, batches, timely new requirements on time, therefore,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operation ability become the supermarket chain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success, it is also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foundation and supermarket chains operating with high quality guarantee. How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of supermarket chains operation ability, thinking about the present domestic chain enterprises, and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s part of a chain oper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ppeared in the line of sight of people.Based on RT Liubei sto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o the 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especially i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has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seriously, found that RT-mart 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roblems,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explore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of RT-mart is conformed to the RT-mart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discovered during my internship in trying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to RT-mart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for RT Liubei store to find the right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its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levels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Keywords: Chain operation, Distribution mode, Matrix decision method, AHP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二、连锁超市典型配送模式概述 (3)(一)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 (3)(二)自营配送模式 (3)(三)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4)(四)共同配送模式 (4)三、大润发柳北店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6)(一)大润发柳北店超市概况 (6)(二)大润发柳北店的物流配送现状 (6)(三)大润发柳北店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7)四、大润发柳北店配送模式的分析和优化 (9)(一)运用矩阵图决策法分析大润发柳北店的现有配送模式 (9)(二)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润发柳北店的配送模式进行分析 (10)(三)对大润发柳北店的配送模式的改进和优化 (18)五、结论 (19)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2013年4月17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最新“2012中国连锁百强”榜单,苏宁以124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榜首,百联集团以1220亿元屈居第二,国美则跌至第三,去年销售1175亿元,华润万家、大润发母公司康成投资分别以941亿元、725亿元分列四、五位。
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研究
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连锁经营企业作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形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连锁经营企业运营中的关键环节,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对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也能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包括其特点、挑战、优化策略等方面。
我们将对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其运作机制和主要问题。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当前连锁经营企业在物流配送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成本控制、时间效率、服务质量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优化物流配送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帮助企业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效果,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文还将关注物流配送技术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应用,包括先进的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等,分析这些技术如何影响物流配送的效果,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运营中。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揭示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连锁经营企业已逐渐成为我国零售业的主导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物流配送作为连锁经营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连锁经营企业在物流配送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物流配送体系方面,虽然大多数连锁经营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但整体上仍存在着配送网络布局不合理、配送效率低下等问题。
部分企业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缺乏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导致物流配送成本较高,且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快速、准确送达的需求。
在物流配送信息化方面,尽管一些连锁经营企业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整体上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与优化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与优化一、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模式在电商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与优化成为了电商企业提高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课题。
二、传统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1. 大规模配送成本高:传统物流配送通常采用单一配送中心模式,而电商经营往往面临着覆盖范围广、小订单多的特点,导致物流配送成本高企。
2. 配送速度慢:传统物流配送模式由于配送中心与用户之间距离遥远,仓储分散,导致配送速度慢、时间周期长,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的即时性需求。
3. 物流信息不透明:在传统物流配送模式下,物流信息跟踪不及时、信息透明度低,给用户带来了困扰和不满。
4. 满足个性化需求困难:由于传统物流配送量大、覆盖广,往往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无法提供个性化配送服务。
三、优化方案1. 多仓库分布模式:将仓库分布在各大区域,通过布局合理的物流配送网络,将物流配送路径缩短,从而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2. 多种配送模式:在传统的快递配送模式上,引入更多的配送模式,如自提点、社区配送等,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配送服务。
3. 路由规划算法优化:通过引入高效的路径规划算法,对配送线路进行优化,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配送速度。
同时,结合物流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配送状态,提高物流信息的透明度。
4. 数据分析与预测: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购物习惯和物流运输数据,进行需求预测,提前规划仓储和配送资源,以提高配送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四、优化方案的实施1. 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建设多个仓库,增加快递自提点数量,提高物流配送网络的覆盖率和密度。
2. 信息技术系统的升级:投入相应的资金,建设完善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和共享。
3. 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物流配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高质量的物流配送服务。
4. 数据分析与预测平台的建设: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数据分析与预测平台,提升物流配送的智能化水平。
农村物流配送系统优化设计与研究
农村物流配送系统优化设计与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物流配送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的有效运作对于农产品销售、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讨论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研究,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的痛点在分析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的需求和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瓶颈。
然后我们将设计系统的优化方案以应对这些问题。
1. 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农产品在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成本较高。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交通条件较差,加之物流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被进一步推高。
2. 运输效率低传统的农村物流配送系统在交通运输方面存在效率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道路条件较差,车辆无法快速、稳定地运输货物,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低下。
3.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农村物流配送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农户和批发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渠道,导致供需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进一步影响了物流配送的顺畅进行。
优化设计与研究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设计和研究改进方案,以提高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物流成本,并促进信息共享。
1. 建设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冷链物流网络对于农产品的配送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品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而减少农产品的滞销问题。
2. 运用现代化技术改进物流路线规划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如物流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改进物流路线规划和优化,可以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此外,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物流车辆的行驶路线,避免拥堵和不必要的返程,也可以有效减少运输成本。
3. 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为农户和批发商提供信息共享的渠道,促进供需双方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信息平台,农户可以及时发布农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价格等信息,批发商可以根据需求快速找到相应的农产品,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与优化研究
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与优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进行研究与优化,旨在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现有物流配送模式,提出了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优化方案,探讨了配送效率提升策略、配送成本控制策略和配送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在总结了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研究成果,评估了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京东商城提供更加高效、节约、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竞争力。
【关键词】关键词: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优化、配送效率、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研究成果、实施效果、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物流配送成为电商企业重要的一环。
京东商城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其物流配送模式一直备受瞩目。
在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中,物流配送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当前,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配送中的时间成本较高,部分地区配送服务不够及时,配送成本较高等。
深入研究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寻找优化方案和提升策略,对于提高京东商城的竞争力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应对策略,以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京东商城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京东商城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和优化对于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物流配送模式可以缩短配送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是电商平台吸引用户和保持用户的关键因素之一。
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降低配送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随着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成为电商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交通运输中的运输管理和物流体系研究
交通运输中的运输管理和物流体系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逐渐成为现代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物流体系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管理的核心,其在整个交通运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运输管理和物流体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
二、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保障运输安全。
一般而言,运输管理包括运输计划制定、运输设备、运输人员和运输过程的监管等方面。
在现代交通运输中,运输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运输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 运输计划制定运输计划制定是运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运输安排更加合理,提高运输效率。
在制定运输计划时,需要考虑运输的距离、运输的物品特性、运输路线的选择以及安全等问题。
同时,运输计划也应该为后续的运输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 运输设备运输设备通常包括运输车辆、物流设备和装卸设备等,它们在运输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选择运输设备时,需要考虑到运输物品的种类、数量和距离以及运输环境等因素。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对运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转。
3. 运输人员运输人员在运输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驾驶员、搬货工人和仓库管理人员等。
运输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运输效率和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运输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4. 运输过程的监管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运输过程进行及时监管,并对各项运输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
这包括对货物、运输设备和运输人员的检验,同时也需要对关键环节进行保障和控制,确保运输的正常进行。
三、物流体系物流体系是指一套完整的物流管理体系,包括采购、物流中心和运输等环节。
在现代交通运输中,物流体系已成为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的必要手段,对于提高城市物流配送能力和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对策研究
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对策研究引言陕南地区是中国绿茶主要产区之一,其绿茶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
由于区域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陕南绿茶的物流配送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绿茶的运输效率和品质保障。
本文将针对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陕南绿茶的物流配送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现状分析1.1 陕南绿茶产地的分布情况陕南地区地处中国西部内陆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绿茶生长。
陕南绿茶主要集中分布在延安、宝鸡、汉中等地,其中以延安的横山地区享有“天然大氧吧”之美誉,是中国绿茶的主要产区之一。
1.2 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的特点由于陕南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所以陕南绿茶的物流配送体系存在一些特点:一是运输路线单一,多为公路运输,缺乏多元化的运输方式。
二是运输环节中存在一定的损耗和质量保障难题,由于运输工具和环境的影响,绿茶易受潮、霉变等问题。
三是物流信息不畅,缺乏质量追溯体系和监控手段,导致物流过程中信息不畅、无法及时监控。
1.3 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面临的问题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运输成本高,由于交通不便、油价上涨等原因,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二是物流配送效率低,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工具落后等原因,物流配送效率较低。
三是绿茶质量保障难题,由于运输环节中易受潮、霉变等因素的影响,绿茶的品质保障难以有力保障。
二、陕南绿茶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对策研究2.1 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针对陕南绿茶物流配送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一是拓宽运输路线,引入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如铁路、水运等,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提升运输效率。
二是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提升运输效率。
三是推行智能物流配送技术,引入智能物流配送技术,提升物流配送的智能化水平。
2.2 加强绿茶质量保障针对绿茶在物流配送过程中易受潮、霉变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绿茶的质量保障:一是加强包装管理,选择高品质的包装材料,提升绿茶的防潮、防霉能力。
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化设计研究
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化设计研究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线购物已成为一种趋势。
随之而来的是在线购物带来的物流配送问题,为了让快递运营效率更高,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规划建设物流配送中心。
本文将探讨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化设计研究。
一、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物流配送中心,是指为了满足企业物流配送需求而建设的集货、分拣、装载、运输等服务于物流的综合性配送设施。
它是与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相衔接,以实现物流配送的充分便利为目的的现代化物流建筑。
物流配送中心具有以下特点:1. 可搬移性:一些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销售策略等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所以它具有可搬移性的特点。
2. 功能复杂多样:物流配送中心与传统的仓库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存储货物,它还集成了货物的集货、分拣、装载、发运等一系列的功能。
3. 运营效率高:物流配送中心在流程和设备上都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运营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化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流程优化、设备优化和空间布局优化。
1. 流程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流程优化主要是减少人力操作环节、缩短流程时间,简化工作流程等。
在流程设计时,可以采用一些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如自动化分拣系统、条码识别技术、RFID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减少人力操作,提高流程效率。
2. 设备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设备优化主要是通过设备的选择、配置、设计等方面对物流流程进行优化,旨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在设备选择和配置上,应该选择一些高效的物流设备,如物料处理设备、分拣设备、输送设备、贮存及提升设备等。
在设备设计上,可以采用机械、电子等技术提高设备的效率。
3. 空间布局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空间布局优化主要是优化仓库内部的空间布局,以便更好地满足物流需求。
在空间布局设计上,应该考虑物品大小、重量、数量等因素。
应该采用合适的仓库高低分区、货架系统等,以达到最优化的仓库布局效果。
三、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模式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模式一般包括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
基于SLP的物流配送中心布局期划研究
基于SLP的物流配送中心布局期划研究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布局规划和期划研究对于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和运输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基于系统分析的思路,探讨物流配送中心布局的重要性,并结合SLP方法研究其期划模型,旨在为物流行业的管理者提供一些优化布局和期划方案。
一、物流配送中心布局的重要性物流配送中心是为满足物流配送需求而设置的集中化的库房和物流处理设施。
其布局与运作方式直接关系到货物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效率和成本,同时也影响着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性。
因此,在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过程中,布局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具体来说,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货物流向与交通情况:在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到货物的运输流向,以及周边的交通情况,保证货物的方便快捷地运输。
2、仓库、装卸设施和办公区域等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情况:物流配送中心内需要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仓库、装卸设施和办公区域等,在布局时需要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情况,以便货物能够流畅地运输。
3、盈利模式:不同的物流配送中心的盈利模式也不同,需根据盈利模式设计合理的布局方案。
SLP即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是一种流程图优化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优化物品布局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效率。
SLP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的流程优化中,包括制造业、管理业和服务业等。
在物流配送中心布局中,SLP方法也可以被应用到建设过程中。
具体来说,SLP方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数据,包括流量、容量、装卸、存放等方面的数据。
2、流程图设计: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流程图,包括货物流向、传输路径、搬运方式、仓库布局等。
3、优化布局设计:根据流程图设计结果,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进行优化,确保货物能够快捷流畅地运输,同时减少空间浪费。
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状况调查及问题解决方案研究
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状况调查及问题解决方案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农村电商迅猛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等原因,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调查和研究,探讨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的现状目前,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缺乏专业的物流体系: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物流网络,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较低。
2. 配送成本高:农村地区交通条件较差,物流运输成本高,对于农民来说增加了负担。
3. 配送服务不稳定:农村电商配送服务供给不足,致使部分农产品无法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
4. 配送时间长:由于农村地域广阔,配送时间较长,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
三、问题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 建设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投入,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能力。
2. 优化物流成本:通过引入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3. 加强物流信息共享: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4. 引入第三方物流:引入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解决配送不稳定的问题。
5.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通过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实施配送预约制度,减少等候时间,提高效率。
6. 推动农村电商示范点建设:在乡镇村级设立农村电商示范点,提供集中配送服务,提升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效率。
四、问题解决方案实施难点要解决农村电商物流配送问题,还需要克服以下几个难点:1. 资金投入问题:建设农村物流配送网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政府和企业合作,加大资金支持。
2. 人才培养问题: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提供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并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3. 制度建设问题: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权益,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五、解决方案的推广和教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推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解决方案,需要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浅析物流配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物流配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浅析物流企业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物流配送问题对策一、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1992年以后,我国的物流配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行政体制方面的原因,被人为的分割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配送两部分。
其中,生产资料配送受政府部门重视和推动,发展迅速,而另者则由于重视不够,加上连锁企业自身忽视物流价值,对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认识不足,发展滞后。
与国外相比,我国连锁企业的商品周转率约为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仅为25%,配送差错率则为其3倍。
从总体上说,国内物流配送业还处于“仓储运输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1.配送中心规模太小。
连锁经营的优势就是规模效益,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和配送是发展连锁经营的龙头,配送中心规模的经济性对连锁企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起关键作用。
观察世界各大连锁公司和配送企业,其配送中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营规模化。
我国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与其相比,规模普遍过小。
据调查,除上海的华联和联华、北京的希福、深圳的华润、东莞的美佳外,其他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均未达到一定规模,平均每个中心配送20个连锁店铺,每辆汽车承担2-3个店铺送货,而日本平均每个中心配送70个店铺、每辆汽车承担10-15个店铺送货。
配送中心规模太小,难以从供应商手中接受多种大量商品,不便于转送、分类、保管、流通加工、情报处理和按照顾客的订货整理商品,无法做到迅速、准确、便宜地配送货物,适应不了“批次多、批量小、时间性强”的零售采购的需要,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配送技术太落后。
配送或物流是商品零售环节中最复杂的业务环节,也是最具技术开发性的领域。
国外的物流配送已形成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运行系统。
其根本特征就是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现代物流配送,就是指商品从配送中心到客户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流动。
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本 (一)
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本 (一)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本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背景在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节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分析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该项目的实施方案及经济效益。
二、市场分析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物流行业的核心,其市场需求极为重要。
据调查,目前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各地相继推行的产业,尤其是在物流配送发达省市,其建设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而在另一方面,物流配送中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该项目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以上市场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该项目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三、实施方案1.场地选择及规划物流配送中心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建设,优先选择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容易扩容的区域。
其建筑物设计需满足物流功能的需要,包括货物存储、搬运、分拣、装配及运输等。
2.设备配置物流配送中心的设备配置需考虑到物流需求的多样性,除基本的通讯、电脑管理设备外,还应配置叉车、吊车、高位平台等物流设备。
此外,还应配备货车、货柜车等运输工具。
3.人员配置物流配送中心需要配置运营人员、管理人员、保安人员等,运营人员主要负责物流配送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中心的组织管理,保安人员主要负责物流配送中心的安全保卫。
四、经济效益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的,除了可产生物流业务收入外,还能为全局的物流生态环境提供更完善的物流体系,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同时,这也可为周边地区的企业提供配送、加工、仓储等“一条龙”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助力。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是符合市场需求且具备可行性的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市场前景的发展,场地选择和规划的合理性,设备及人员的配置等问题,做好预算和融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项目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生鲜物流配送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生鲜物流配送的发展与对策研究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生鲜食品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生鲜物流配送在这一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研究生鲜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解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生鲜物流配送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生鲜食品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对优质新鲜、安全卫生的生鲜食品的需求日益旺盛。
2.冷链物流网络不完善:生鲜食品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持新鲜,冷链物流系统是其配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然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网络还不够完善,容易导致食品的降质和腐败。
3.时效性要求高:生鲜食品具有时效性要求高的特点,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配送,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然而,受限于交通、人力资源等因素,时效性仍然是一个难题。
二、生鲜物流配送面临的问题1.运输成本高:由于生鲜食品对运输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配备专业的保鲜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与普通物流相比,生鲜物流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导致成本较高。
2.储存设备不足:生鲜食品储存设备需要特殊的环境要求,包括恒温恒湿、防霉防菌等。
但目前,我国生鲜食品储存设备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3.运输时间不稳定:由于运输过程中的交通拥堵等突发状况,生鲜食品的运输时间往往无法保证稳定,容易导致商品延误和腐败。
三、生鲜物流配送的对策1.建设冷链物流网络:加强冷链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提升配送效率和配送范围。
完善冷藏设备和冷藏车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生鲜食品在配送过程中的保鲜效果。
2.强化信息技术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减少运输时间和安全隐患。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配送路线和调度计划,提高配送效率。
3.合作共享资源:生鲜物流配送往往需要大量的储存和运输设备。
为降低成本,物流供应商可以采取合作共享模式,与相关企业进行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和技术工人,提高冷链物流管理和操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客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码、整理、配货等理货工作,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确定数量和规格要求的商品传递到用户的活动及过程。
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带来了流通领域的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搭乘电子商务快车,采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化Abstract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is refers to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enterprise to use the network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modernized hardware equipment, the software system and the advanced management tool, in view of the customer demand, according to user's ordering request, carries on a series of classifications, the code, the reorganization, to distribute orders and so on tallying work,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time and the place will determine that quantity and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commodity transmits the user the activity and the process. This kind of new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pattern has brought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realm huge transformation,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start to travel by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express train positively, uses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pattern.Key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Network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第2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征 (4)2.1 虚拟性 (4)2.2 实时性 (4)2.3 个性化 (4)2.4 增值性 (4)第3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优势 (5)3.1 能够实现货物的高效配送 (5)3.2 能够实现配送的适时控制 (5)3.3 物流配送过程得到了简化 (5)第4章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6)4.1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因素分析 (6)4.2与电子商务相协调的物流配送基础落后 (6)4.3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6)4.4流配送的电子化、集成化管理程度不高 (6)4.5 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人才匮乏 (7)第5章构建完善现代多层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8)5.1构建完善物流配送作业系统 (8)5.1.1构建完善运输系统 (8)5.1.2构建完善仓储系统 (8)5.1.3构建完善搬运装卸系统 (8)5.1.4构建完善包装系统 (9)5.2 构建完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9)5.2.1 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和信息平台 (9)5.2.2 要拥有科学高效的物流配送管理应用软件系统 (9)5.2.3 各物流系统所涉及的物流主体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建设 (9)5.3 构建完善物流配送主体系统 (10)5.3.1 构建完善物流配送投资主体 (10)5.3.2 要构建完善物流配送的需求主体 (10)5.3.3 要加强物流配送辅助部门对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持力度 (10)5.3.4 构建完善物流配送的供给主体 (10)5.4 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 (11)5.5制定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方案 (12)5.6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12)第6章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13)6.1 全文总结 (13)6.2 研究展望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必须通过信息流、商流,货币流、物流共四个流动过程有机构成。
因此,著名物流学家王之泰教授提出: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
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完善的全球性信用卡计算机网络支付与结算系统形成为和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出台,使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网上支付、网络安全等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
但是物流配送问题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服务,配送成本过高,速度过慢。
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以及物流业在各国不同程度地繁荣,特别是物流配送体系的迅速发展,研究物流配送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物流业的大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
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
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
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
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
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
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
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受全社会、全方位和综合服务的角度。
甚至有人还对物流能产生效率、产生利润有怀疑。
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瓶颈和矛盾依然十分存在。
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
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同样阻碍了物流的发展。
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目前国家宏观上还没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作统一规划,缺乏可操作的标准,难于协调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发展。
由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价格市场秩序比较乱,国有物流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图书资料及丰富权威的期刊文献收集最新理论,将所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同学积极交流看法,提出了符合物流配送体系的研究与建设上的诸多建议。
论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第3章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征和优势,讨论了我国物流配送相对于其它行业物流企业的独特性。
第4章对当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第5章通过对现代多层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深入了解,对其构建和完善现代多层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展望。
2.1 虚拟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虚拟性来源于网络的虚拟性。
通过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配送活动已由过去的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网络空间,实体作业节点可以虚拟信息节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实体配送活动的各项职能和功能可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虚拟配送,找到实体配送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从而进行组合优化,最终实现实体配送过程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少、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的目标。
2.2 实时性虚拟性的特性不仅能够有助于辅助决策,让决策者获得高效的决策信息支持,还可以实现对配送过程实时管理。
配送要素数字化、代码化之后,突破了时空制约,配送业务运营商与客户均可通过共享信息平台获取相应配送信息,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地缩小了配送活动过程中的运作不确定性与环节间的衔接不确定性,打破以往配送途中的“失控”状态,做到全程的“监控配送”。
2.3 个性化个性化配送是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重要特性之一。
作为“末端运输”的配送服务,所面对的市场需求是“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小规模的频繁配送将导致配送企业的成本增加,这就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个性化配送正是这样一个开采不尽的“利润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