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原理答案剖析

合集下载

2011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参考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 B.圣西门、欧文C.黑格尔、费尔巴哈 D.斯密、李嘉图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9.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唯理论的错误D.经验论的错误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1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C.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产品的质量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A.政治立场 B.经济地位C.思想观点 D.文化水平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A.m:v B.v:mC.m:(c+V) D.(c+v):m2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市场供求关系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1.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22.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A.生产资料采购时间 B.原材料储备时间C.停工时间D.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2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25.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具有不同等级D.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26.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C.垄断的银行资本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27.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C.浮动价格 D.固定价格28.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9.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1年7月管理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1年7月管理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韦伯的理论为分析实际生活中各组织形态提供了一种规范模型,这种理论是()A。

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C。

管理科学体系D.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2。

如果一个人只在符合自己的直接利益时才能遵守规则,那么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A。

前惯例阶段B。

惯例阶段C。

原则阶段D.行为阶段3.联想集团提出:“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为股东回报长远利益。

”这体现了()A.企业的社会责任B.企业的使命C。

企业的战略D.企业的目标4。

有两个卖冰棍的个体户,平时每天每人平均能卖200支。

某日有雨,甲进货时少进了100支,一天下来,全部卖掉,甲对自己的精明能干十分高兴。

乙进货时,其父嘱:“多进100支,今天的雨不过午,10点雨停,12点阳光灿烂,13点开始闷热。

”因其父前一天已看了天气预报,其子遵嘱,进了300支,一天下来,也全卖掉了,乙高兴其父精明。

据此,你同意以下哪种看法?()A.科学预测是正确决策的依据B。

甲与乙的做法相当于两个企业的相对萎缩和绝对扩大C。

乙父比乙子精明D.人算不如天算5.宏达公司经过慎重研究、论证和专家咨询,确立了当前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案,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的发生,会影响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A。

宏达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调整B。

宏达公司地址的迁移C.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导致公司竞争战略的根本变化D。

竞争者的策略调整6。

在管理工作中,责、权、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对提高组织的效率有很好的作用,关于这三者关系的正确描述是()A。

责、权、利是完全对等的 B.责任是管理的基础,应大于权力、利益C.责任、权力是对等的,利益要小一些D.责任、利益、权力的大小要视情况而定7。

201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详解

201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详解

201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详解绝密★考试结束前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

这一论断,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答案】B【解析】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要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就必须说明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因为自人类产生之后,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意识现象。

因此,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们遇到的首要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恩格斯也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答案】D【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是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经济学原理I(11秋季期中2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I(11秋季期中2及答案)

Domestic Price
A
B World Price
E
D
C
4.
A proper corrective tax (or Pigovian tax) on a market with negative externality reduces the social welfare (or cause deadweight loss) since the reduction in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 exceeds the revenue raised by the government. (Use a graph).
3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姓名
学号
班级
(A 卷)
A. B. C. D. 7.
good for efficiency but bad for equity bad for efficiency but good for equity good for both efficiency and equity bad for both efficiency and equity Tim earns income of $60,000 per year and pays $21,000 per year in taxes. Tim paid 20 percent in taxes on the first $30,000 he earned. What was the marginal tax rate on the second $30,000 he earned? 20 percent 30 percent 50 percent 70 percent A lump-sum tax is a tax that is the same amount for every person. According to the two objectives of efficiency and equity of tax system, this tax is: very efficient but very inequitable very inefficient and inequitable very efficient and equitable very inefficient but very equitable If a poor family with an annual income of $10,000 has three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 and a rich family with an annual income of $100,000 has only one child in public school and two children in private school, the benefits principle would suggest that the family should pay more in taxes to pay for public education, and the ability-to-pay principle would suggest that the family should pay more in taxes to pay for public education. poor, rich poor, poor rich, poor rich, rich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次测试答案解析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次测试答案解析

共19页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次测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1.【答案】C【解题思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答案【A】【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发展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世界本源问题C.意识本质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3.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掌握情况。

唯物主共19页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其划分的根本标准在于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作的回答不同,即世界的本源是否是物质的。

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源是精神的是唯心主义。

ACD三项虽然都是哲学的重要问题,但不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应予以排除。

4.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A.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与超越关系B.手段与目的的关系C.物质与精神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4.答案【A】【解题思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全国2011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评分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正确答案:A(1分)注解: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1分)注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正确答案:D(1分)注解: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那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片精神(“理念气“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邻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1分)注解: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史的观点看问题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确答案:C(1分)注解:粮食同稻谷、小炭、大豆、高粱之间的关系如同水果和苹果、梨、桃等的关系,是一种普遍与特殊性的关系。

2011级《化工原理》试题答案

2011级《化工原理》试题答案

2011级《化工原理》试题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化工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单元操作。

它们都是____物理___操作。

2.水深10m处的表压为__98.07__kPa。

(ρ水=1000 kg/m3)。

3.流体1、2为质量流量相同的两流体,分别流经相同长度相同内径的水平直管。

已知两流体的密度ρ1=2ρ2,粘度μ1=2μ2,则Re1= 1/2 Re2;若两流体的流动状态皆为层流,则压力降ΔP f1= 1 ΔP f2。

4.离心泵启动前灌泵是为了防止__气缚___现象发生,而限制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是为了防止_气蚀___现象的发生。

5.某板框过滤机进行恒压过滤,已知过滤常数K=4.42×10-3m2/s,介质阻力忽略不计,过滤面积为10m2,则每平方米过滤面积上得到1.5 m3滤液需时间__509___s,过滤完以3 m3水进行置换洗涤,洗涤时间为___203.6___s。

6.某降尘室高和宽均为2m,含尘气体气流速度为2m/s,某一粒径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8m/s,为保证该种颗粒完全沉降下来,则降尘室的长至少应为__5__m,该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__8_m3/s。

7.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则传热管的壁温接近__饱和蒸气的温度,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接近___空气___的对流传热系数。

8.对流传热阻力主要集中在冷热流体两侧的__滞流层__中,所以__增大流速__可加强传热。

9.在单效蒸发中,每小时将2000kg的某种水溶液从10%连续浓缩到30%,水分的蒸发量为___1333.3___kg/h。

10.单向扩散和双向扩散分别是针对___吸收___模型和___精馏_____模型的。

11.吸收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___溶解度__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离的,而蒸馏是利用各组分___挥发度___的不同来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

12.在吸收操作中,若c G*–c L≈c i–c L,则该过程为___液膜控制___过程,被吸收气体为__难溶气体____。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及参考答案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4. 中国古代的“元气说”和古希腊的“原子说”是属于(D)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9.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的总和。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来源:考试大-自考站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 意识的本质是(A)(C)A.人脑的机能B.事物自身C.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D.人脑的条件反射4. 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5.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6.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7.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货币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8.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货币资本B.流通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9.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C.生产方式D.地理环境来源:考试大-自考站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管理学原理及答案2011

管理学原理及答案2011

广东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考试年度:2011年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8-管理学原理适用专业:120201-会计学、120202-企业管理、120203-旅游管理[友情提醒:请在考点提供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本卷或草稿纸上无效!]一、概念解释(6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管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要点:①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活动,这些职能一般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②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③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组织的工作活动。

2. 组织文化它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

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对文化的定义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首先,文化是一种感知。

其次,尽管个人具有不同的背景或处于不同的等级,他们仍往往采用相似的术语来描述组织的文化。

这就是文化的共有方面。

最后,组织文化是一个描述性术语,它与成员如何看待组织有关,是描述而不是评价。

(补充)组织文化可以用七个维度准确地表述组织文化的精髓。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关注细节、成果导向、员工导向、团队导向、进取性、稳定性。

每一个特征都是由低到高连续变动的。

在许多组织中,尤其是强文化的组织,其中的一个文化维度通常会高于其他维度,并从本质上塑造该组织的个性以及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3、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从广义角度理解,是研究企业权力安排的一门科学。

从狭义角度上理解,是居于企业所有权层次,研究如何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并针对职业经理人履行职务行为行使监管职能的科学。

4、平衡计分卡平衡记分卡是一种绩效衡量工具,它关注以下四个领域:财务、顾客、外在过程和人力/改革/资产增长,而这些对组织绩效作出了贡献。

根据这种方法,管理者应该在这四个领域的每一个中制定目标,并通过衡量来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

平衡记分卡的意图就是强调所有这些领域对组织的成功都重要,并且强调它们之间需要保持平衡。

2011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3)及参考答案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3)及参考答案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3)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3.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形式7.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9.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的总和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2.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5.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6. 规律的特点有()A.客观性B.普遍性C.稳定性D.重复性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8.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 )。

2011年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30分)1.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即满足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是价格变化的总效应之一,还有一个是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一般在程度上比收入效应大,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

一般而言,替代效应总是负的,就是说,在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2.生产者剩余答: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按照市场价格销售一定量产品得到的收益与厂商愿意得到的最低金额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实际上就是厂商按照市场价格销售一定量产品得到的收益与厂商为生产这些产品付出的总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图1-1 生产者剩余图1-1中,厂商利润最大化产量为q*,此处P MC=。

生产者剩余可以表示为厂商水平需求曲线以下边际成本曲线以上,产量从O到q*的阴影面积。

3.帕累托最优答: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表明:在技术、消费者偏好、收入分配等既定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从而使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率;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全国2011年7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7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与时俱进B.综合创新C.理论联系实际D.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答案:C注解: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砚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注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正确答案:C注解: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容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如18 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A.持续性B.绝对性C.一维性D.伸张性正确答案:C注解: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不可逆性。

5.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A.坚持实践的观点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辩证的否定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D注解: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外部矛盾C.事物的主要矛盾D.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答案:A注解: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马克思原理全部材料分析题答案

马克思原理全部材料分析题答案

第一章(2011年4月28日修改)一、材料一:现在,随着疯牛病、禽流感、苏丹红、农药残留、三聚氰氨等问题的不断报道,人们走进市场的时候,越来越感到犹豫不决了。

以至有的媒体提出:我们究竟能吃什么?材料二: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指出,滋养着人类文明的河流在许多地方被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加上工业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未来的水资源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1)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出现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的原因。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上述材料的问题反映了人们在错误的意识指导下,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违背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了自然,受到自然的惩罚。

(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开发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

但是面对自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利用自然,更要保护自然。

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分)二、材料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后,迄今共执行了100多次发射任务,从1996年10月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更是连续60次成功发射。

材料二:人类探月分“探”、“登”、“驻(住)”三大步,中国目前的嫦娥奔月工程是人类三大步中的第一步,这步又分为“绕”、“落”、“回”三小步。

等到这“三步”走下来,我国接着将开始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载人登月计划。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60次成功发射以及我国成功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体现了哪些唯物论哲理。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2)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2)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2011年数字推理原理之数列的基础分类

2011年数字推理原理之数列的基础分类

数列的基础分类对数列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之后,为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数列的基本特征,掌握数列的基本原理,我们从不同角度对数列进行分类。

老施点睛 分类角度不同,所反映出来的思路也大不相同。

目前各版本书中数列的名称种类表述不一,五花八门,注意不要被那些复杂的名称所迷惑,简化思维,理清思路才是硬道理。

一、按数的性质特征分,可以分为:1.自然数列:1,2,3,4,5,6,7,8,9 2.奇数列:1,3,5,7,9,11,13,15 3.偶数列:2,4,6,8,10,12,14,164.质数列:2,3,5,7,11,13,17,19,23,295.合数列:4,6,8,9,10,12,14,15,16,18,20,21,22,24,25,27,28 6.分数列:(浙江2005—10)60105,5698,5291,4884,( ) 7.小数列:(广东2004下—5)1.01,1.02,2.03,3.05,5.08,( )8.根式数列:(浙江2002—5)1,2,3,2,( ),6二、根据运算层次数分,可分为原始数列、二级数列、三级数列、四级数列等(一)原始数列原始数列是相对于多级数列而言的,是指最基础的一级数列,是不可上溯的。

主要有以下两种: 自然数列:1,2,3,4,5,6,7,8质数列:2,3,5,7,9,11,13,17,19由此而演变出的一些数列,也可以视为原始数列。

如: 奇数列:1,3,5,7,9,11 偶数列:2,4,6,8,10,12平方数列:1,4,9,16,25,36,49 立方数列:1,8,27,64,125,216,343 ……老施点睛 经过大量的运算练习后,更多更复杂的数列会成为你运算时的“原始数列”,推理的速度才能得到保障。

(二)二级、三级……n 级数列在原始数列的基础上经过一次运算,称为二级数列;二级数列再经过一次运算,称为三级数列;三级数列经过一次运算后称为四级数列……举例如下:例 1 1,2,3,4,5,6(原始数列) ①各项平方后得到:1,4,9,16,25,36(二级数列) ②各项分别加1后得到:2,5,10,17,26,37(三级数列) ③各项依次除以2、3、4、5、6、7得到:1,35,25,515,313,737(四级数列) ………… (N 级数列)例 2 2,3,5,7,11,13,17,19,23,29 ①两两求和后得到:5,8,12,18,24,30,36…②各项分别减去1,2,3,4,5……得到: 4,6,9,14,19,24,29,…… ③各项再分别乘以3,减去1后得到: 11,17,26,41,56,73,86…… 二级数列示例:例 1 1,4,9,16,25,36,( ) 【答案】49【解析】此数列第n 项为n 2,72=49。

201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真题及答案解析万学海文对于2012年的考研同学来说,回顾2011年的考研真题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万学海文的考研政治辅导老师们为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再详细的分析一下马克思主义原理部分以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

一、单选题1.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

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1.【答案】C【解析】此题的出题角度是唯物辩证法,即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本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选项C。

2.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2.【答案】D【解析】此题的出题角度是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考点,即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因素,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

3.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3.【答案】D【解析】在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过程中,商品--货币--商品,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商品生产者才能生存下去。

全国201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A注解:德国古典哲学指18 世纪下半期至19 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确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注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正确答案:A注解:承认世界的同一性,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正确答案:C注解: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晋遍联系和永.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正确答案:D注解: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是一物转化为他物,但不是转化为任何别的他物,而是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A注解: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填空题1 •给定图示六杆机构的加速度多边形,可得出_____________ 。

(A)矢量cd代表a C° ,一:;5是顺时针方向;(B)矢量c d代表a cD,一:巧是逆时针方向;(C)矢量cd代表a CD,二匚5是顺时针方向;(D)矢量cd代表a cD,用5是逆时针方向。

B2•利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来求解图示机构中滑块2上D2点的速度V D2,解题过程的恰当步骤和利用的矢量方程可选择_________ 。

(A)V B3=V B2 ■ VB3B2,速度影像::pb2d~ .':CBD(B)V C2 =V C3 ■ V C2C3 = V B2 ' V C2B2,速度影像-pb2d~ -CBD(C)V D=V B ■V D B,V DB =I BD H I(D)V C2-V C3'V C2C3=V B2 V C2B2,速度影像:-c2b2d2 ^-CBDD3•作连续往复移动的构件,在行程的两端极限位置处,其运动状态必定(A)v=O,a =0 ;(B)v=0,a = max;(C)v=0,a = 0 ;(D)v = 0,a = 0 C4•在图示连杆机构中,连杆2的运动是_______________ 。

(A)平动;(B)瞬时平动;(C)瞬时绕轴B转动;(D)—般平面复合运动C L3VA5•图示连杆机构中滑块2上E点的轨迹应是_______________(A)直线;(B)圆弧;(C)椭圆;(D)复杂平面曲线。

B6•两构件作相对运动时,其瞬心是指_____________ 。

(A)绝对速度等于零的重合点;(B)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都等于零的重合点;(C)绝对速度不一定等于零但绝对速度相等或相对速度等于零的重合点(D)绝对速度等于零且相对速度也等于零的重合点。

C7•在机械中,因构件作变速运动而产生的惯性力_____________ 。

(A)一定是驱动力;(B)一定是阻力;(C)在原动机中是驱动力,在工作机中是阻力;(D)无论在什么机器中,它都有时是驱动力,有时是阻力。

D8.风力发电机中的叶轮受到流动空气的作用力,此力在机械中属于____________ 。

A)驱动力;B)生产阻力;C)有害阻力;D)惯性力。

A9.在空气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气缸中往复运动的活塞受到压缩空气的压力,此压力属于_____________ 。

A)驱动力;B)生产阻力;C)有害阻力;D)惯性力。

B10.考虑摩擦的转动副,不论轴颈在加速、等速、减速不同状态下运转,其总反力的作用线____________ 切于摩擦圆。

A)都不可能;B)不全是;C)一定都;D)无法判断。

C11.图示直径为d的轴颈1与轴承2组成转动副,摩擦圆半径为「,载荷为Q,驱动力矩为M d,欲使轴颈加速转动,则应使_______________ 。

A)M d =—Q ;B)M d —Q ;C)M d = Q ;D)M d Q:2 2D12.图示轴颈1与轴承2组成转动副,细实线的圆为摩擦圆,运动着的轴颈1 受着外力(驱动力)Q的作用,贝峙由颈1应作_________ 运动。

A)等速;B)加速;C)减速;D)自锁。

A13.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及从动件运动规律v二v s不变时,若fax由40°减小到20°,则凸轮尺寸会_________________ 。

(A)不能确定;(B)减小;(C)不变。

(D)增大D14.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____________ 运动规律。

(A)等速;(B)等加速等减速;(C)正弦加速度;(D)余弦加速度。

C15.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加速度是原来的倍。

(A) 1 ;(B)2 ;(C)4 ;(D)8。

C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齿形相同;(B)模数相等,齿厚等于齿槽宽;(C)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D)压力角相等,全齿高相等。

C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齿轮齿廓上的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齿根圆;(B)基圆;(C)分度圆;(D)齿顶圆。

B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渐开线齿轮的齿廓离基圆越远,渐开线压力角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越大;(B)越小;(C)趋近于20 ;(D)趋近于90。

A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切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两分度圆;(B)两基圆;(C)两齿根圆;(D)两节圆。

B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齿轮。

(A)分度圆上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B)节圆等于分度圆;(C)分度圆上齿厚等于齿槽宽,而且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D)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

C21 •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地连续定传动比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长度____________ 基节。

(A)大于;(B)等于;(C)小于;(D)没关系。

A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增多;(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

B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A) -1 ;(B)+1 ;(C)0;(D)无法确定。

B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副低代中的虚拟构件及其运动副的自由度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1 ;(B)+1 ;(C)0;(D)6。

A25.要将一个曲柄摇杆机构转化成双摇杆机构,可以用机架转换法将____________ 。

(A)原机构的曲柄作为机架;(B)原机构的连杆作为机架;(C)原机构的摇杆作为机架;(D)不能成为双摇杆机构。

C26 .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则机构中_______________ 。

A) 一定有曲柄存在;B) 一定无曲柄存在;C)是否有曲柄存在还要看机架是哪一个构件;(D)是否有曲柄存在还要看最短杆是哪一个构件。

B27.连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是指从动杆反、正行程______________ 。

A)瞬时速度的比值;B)最大速度的比值;C)平均速度的比值;(D)最小速度的比值。

C28 .机器运转出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A)机器中存在往复运动构件,惯性力难以平衡;(B)机器中各回转构件的质量分布不均匀;(C)在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时,各瞬时驱动功率和阻抗功率不相等,但其平均值相等,且有公共周期;(D)机器中各运动副的位置布置不合理。

C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器中安装飞轮的一个原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消除速度波动;(B)达到稳定运转;(C)减小速度波动;(D)使惯性力得到平衡,减小机器振动。

C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减轻飞轮的重量,飞轮最好安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等效构件上;(B)转速较低的轴上;(C)转速较高的轴上;(D)机器的主轴上。

C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构中的局部自由度是指不影响输入与输出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自由度。

运动关系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必须给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独立运动数目3.机构中的虚约束是指在特定的几何条件下,机构中不能起作用的约束。

独立限制运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构的自由度。

等于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约束。

2个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机构的要素是构件和运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体。

运动7•在机构运动分析图解法中,影像原理只适用于已知同一构件上二点速度或加速度求_____________ 的速度和加速度。

求第三点8•当求机构的不互相直接联接各构件间的瞬心时,可应用_______________ 来求。

三心定理9•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速度瞬心在______________ 处。

转动副中心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瞬心法不能用于平面机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加速度分析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两构件组成纯滚动的咼副时,其瞬心就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