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三课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19c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a.png)
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理念当前,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浓,常常应付了事。
因此,我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理论,我把《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课时设计成“穿越”形式的阅读体会课,让学生在上课前就有所期待。
本课时以阅读分享法、情境教学法的模式,让学生围绕“林黛玉进贾府后的见闻”的论题展开,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犹如全书的“序幕”或“缩影”,小说从第六回才开始展开故事情节。
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作品的主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归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详或略的提示,使读者一开始就能大致了解全书,不致读来漫无头绪。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三回,通过荣国府的女主人对来自苏州的第一次见面的十三岁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极其自然地介绍了荣国府的环境、人物。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序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经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所以细读文本、仔细体味应该成为教学的首选方法。
同时,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尽管有几个主要人物登台亮相,主要故事情节初见端倪,但从整个小说来说,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还是为以后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典型环境。
因此,我们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为重点进行教学,并以此带动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鉴赏人物形象。
二、教材分析:《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第一课。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训练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的重点篇目。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课属于中国古典小说,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兴趣,谈谈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多来自电视剧,对于文字读本的《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不甚了解,加上快餐文化的影响和学习任务重等原因,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文本,由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而生发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困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1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1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3cff22e6edb6f1afe001f3c.png)
承
接
环 节
鉴赏环境描写象
1、提问:文中黛玉眼中的贾府是一个怎样的大家庭?
2、点拨:文中描写了怎样的环境?结合手法分析
学生展示
学生补充、纠正
完善答案,记录
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5分钟
3
练评结合环节
分析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1、提问:文中有几处环境描写?
2、公布答案。
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小组讨论并写出答案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作答、补充记录。
情况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练习册剩余习题做完
3分钟
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7板书
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8课后反思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记住小说三要素。
2、能够找出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
3、能够分析概括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品读,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2、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理由:大纲要求阅读鉴赏文本中的形象,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课前
三分钟
小说三要素——环境描写
监督
检查
记忆
运用
纠正
记录
环境描写属于考高考点。
3分钟
1
承接导入环节
小说三要素
1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林黛玉进贾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林黛玉进贾府》](https://img.taocdn.com/s3/m/a28b55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林黛玉进贾府》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生僻字词、文言文语法知识点等,能够流利朗读并理解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技巧,并通过分析和鉴赏小说情节,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小说创作风格,培养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林黛玉形象的刻画、小说情节的分析等,特别是林黛玉进贾府的流程、人物关系以及各种细节描写。
2.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技巧、小说叙事技巧等,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阅读,深入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手段,全面展现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例如,利用PPT课件,逐一呈现林黛玉进贾府的流程和人物关系图谱,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脉络。
3.归纳:对小说情节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记忆。
例如,归纳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文言文语法知识点等。
4.讨论与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性。
5.拓展与提升:引入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赏析文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评价《林黛玉进贾府》,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采用互动式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小组合作等,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2.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如PPT演示文稿、视频、图片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练习题目,例如生僻字词的默写、文言文语法知识点的应用等,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教案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21c54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4.png)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关系。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
二、讲授新课
(一)、基础梳理
阜(fù)盛小厮(sī)雕梁画栋(dòng)台矶(jī)怯弱(qiè)敛(liǎn)声屏气轩(xuān)昂懵(měng)懂孽(niè)根祸胎纨绔(wán kù)宫绦(tāo)眉尖若蹙(cù )
(1)这篇小说是批判城管暴力执法这一“城市之痛”。小说中杨一民是一位靠卖菜维持生计的下层劳动者,他不懂城市管理的大道理,只清楚卖出菜可以让自己填饱肚子。但这样的却被城市管理者任意驱赶、殴打乃至践踏,毫无人格尊严与生存权利可言。小说正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不和谐的一幕来批判所谓执法者的简单粗暴,引人深思。 (2)这篇小说是揭示进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活艰难。小说以进城农民杨一民的遭遇揭示了这一群体在城市中难以真正立足的不幸现实。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没有更多奢求,但在城市中却没有足以维持生计的手段,无法寻到更好的生存方式。小说结尾也暗示了这一主题。
难
点
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分析王熙凤、贾宝玉的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新
课
导
语
(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与课文相关部分片断,然后教师解说。)以上大家看到的电视剧《红楼梦》片断,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林黛玉进贾府”描写的内容,画面上展示的人物,课文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和描写。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塑造这许多栩栩如生人物的文学大师。
(3)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提供一个活动的环境,也间接地暗示了宝黛爱情故事悲剧性结局的社会必然性。
探究二、人物形象
2、请结合文章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5640cfa417866fb94a8e30.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宁府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四表妹贾惜春荣府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二姐贾迎春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表嫂李纨大表姐贾元春表兄贾宝玉三表妹贾探春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
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a7efcaa5acfa1c7ab00cc03.png)
《林黛玉进贾府》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小说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1.重点:典型的环境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体现性格特点。
2.难点: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1、教法: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还原法等综合运用2、教学对象分析及策略:现在高一文科班学生课外阅读量小面窄,本着巩固基础、迁移知识、加强能力的原则,强调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补充延伸教材内容,采用设疑激趣、启发调动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用具媒体组合运用:多媒体平台、学生搜集的资料等。
4、资源开发利用:语文教材、《红楼梦》以及学生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料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预习提示】现存的《红楼梦》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舒序本,这四个版本。
而评定《红楼梦》的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脂砚斋之外,还有一个名叫畸芴叟。
现在,在“红学”这一学问当中,成就颇高的,除了“红学”创始人胡适之外,还有周汝昌、周思源、胡文彬、刘心武等人。
希望大家下去可以找些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看一下,对《红楼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而且,大家也可以上网去看《百家讲坛》的相关视频。
【预习作业】1、阅读课文,查找曹雪芹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
2、《红楼梦》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如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的普及,梳理并熟悉故事情节【教学重点】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为依据,对课文进行梳理【教学难点】理清人物关系【教学过程】:导语:在昨天预习课文的过程中,相信大家遇到了不少不理解的字词,下面为了给大家扫清阅读障碍,我们先学习基础知识。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3)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3)](https://img.taocdn.com/s3/m/1034d2ea700abb68a982fb48.png)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一篇重要讲读课。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的训练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重点篇目。
本课属于中国古典小说,计划重点说明两点:①通过探究合作式学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赏析;②《林黛玉进贾府》重在研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方面的表现艺术。
③、体会《红楼梦》“看似平淡而内涵深厚,仿佛无心却有意为之”的艺术特点,培养细读深究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全班52位同学,基本未通读过《红楼梦》,只是通过初中推荐的简本、电视剧、连环画了解。
本班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尚未养成小组研究讨论的习惯,课堂发言不够积极,且发言声音普遍较小。
三.教学设想(一)教法:1、采取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做到三分课上七分课下,提高课堂实效。
2. 批注式阅读法。
重点把握课文中的细节、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和心理活动。
3. 讨论分析法。
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4、教师引导点评法。
(二)学法:“授之以渔”,力求自主探究,自主思维。
(三)重点突破,难点攻关,摒弃大而全的讲法。
背景介绍,作者生平,《红楼梦》文本编排特点,人物关系等尽量让学生在课下探究中完成,节约课上时间,做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人物方法及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重点分析。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林黛玉进贾府》的影视视频资料。
五.课时安排4课时六.教学步骤第3课时教学目标 1. 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2.在熟悉课文情节、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王熙凤这一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1.能初步运用评点法分析本篇课文中对王熙凤这一人物描写的艺术。
2.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文学是人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1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1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1d230250508763230121255.png)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课设计主备人:使用人:时间:课题林黛玉进贾府课时第三课时课型新授教课1、小说三因素。
依照:1、2018年高考纲领剖析:挑选并整重点2、环境描绘的作用。
合文中的信息教课指引学生对重点段落和环境的描绘进依照:剖析归纳文章构造和归纳内容重点,难点行细读。
应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知识目标:原因:大1、可以记着小说三因素。
纲领求阅学习2、可以找出环境描绘的有关语句。
读鉴赏文目标3、可以剖析归纳光景描绘的作用。
本中的形二、能力目标:象,感觉1、思想能力:此中包含经过学生品读,培育学生阅读的能力。
的文化内2、运用能力:涵。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教课教课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企图时间环节课前小说三因素——环监察记忆环境描绘3分钟三分钟境描绘检查运用属于考高纠正考点。
记录1小说三因素1巡视检查学生完1、各组登台展现,查收学生4分钟承接导成状况,进行实时课代表辅助老自主学习入环节评论。
师检查达成情的结果2增补相应知识。
况。
2、整理完美3、小组或同桌间检查。
承鉴赏环境描绘象1、发问:文中黛学生展现培育学生5分钟接玉眼中的贾府是学生增补、纠正鉴赏小说环节一个如何的大家完美答案,记录环境描绘庭?作用的能2、点拨:文中描力写了如何的环境?联合手法分析3剖析归纳环境描绘1、发问:文中有1、小组议论并写出训练学生6分钟练评结的作用几处环境描答案怀疑、概合环节写?2、小组展现。
括、剖析,2、宣布答案。
3.其余小组增补领悟作者评论学生作答结4、书上记录有关答企图的能果。
案。
力。
4总结本课知识。
1、指引学生总结1、回想、总结稳固本课讲堂本课重点。
背诵、所学,达成4分钟总结提2、点拨文中字词学习目标升环节读音。
5《优化教案》有关习1、巡视学生。
作答、增补记检查学生5分钟检测反题宣布答案。
录。
对本课所馈环节2、展现优等生练课代表辅助检学的掌握习册。
查状况3、评论学生作答结果。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f05efd25ba0d4a7303763a86.png)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教案课题:林黛玉进贾府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阅读古代小说的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过程方法1.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及特点。
2.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入手,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西江月》词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出场方式知识结构与教学设计开门见山先声夺人陈述铺垫小说人物出场方式悬念设计金钩倒挂娓娓道来教学主案(教学内容)教学辅案(教学方法、手段、活动)一、导语设计文学大师历来都非常讲究作品中人物出场的描写,曹雪芹的《红楼梦》,有名有姓者不下四百人,较为活跃者不下百人,但各自出场决不相同,今天我们来欣赏贾宝玉和王熙凤这二人精彩而又经典的出场。
二、精读课文,西两首词的作用。
1.指导阅读《西江月》第一首词刻画了贾宝玉的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功名利禄的漠视以及追求个性的自我解放。
词中的“愁”和“恨”是宝玉欲求摆脱封建束缚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傻”和“狂”是宝玉在痛苦中寻求新生活新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迷惘的种种情态的表现。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写出了宝玉因不愿读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笨顽劣,说明他具有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厌恶功名利禄的思想。
第二首也斥责了当时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世俗观念。
2.这两首词有什么作用?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三、赏析人物出场描写1,小说人物出场方式⑴开门见山。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1c0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b.png)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诵读教学法。
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3.讨论分析法。
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教学重点:1.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2.通过体会王熙凤出场的特点,赏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教学过程:上课!同学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主要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曹雪芹及《红楼梦》的有关知识。
然后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了解了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贾府的环境。
透过院落建筑的“硬件”和服饰礼节的“软件”,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贾府的特点——像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一样,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
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
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那么在这里,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是如何介绍人物的?(有哪位同学知道?)答:作者安排人物出场与环境描写交错进行,详略得体,虚实兼用。
详写的人物有王熙凤、贾宝玉(当然也包括林黛玉),略写的人物有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赦、贾政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虚写;对王熙凤、贾宝玉的出场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的出场只作集体介绍。
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富于变化,同时也突出重点。
其实,如果我们留心的话,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介绍人物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实人物的出场也是大有讲究。
有的是单独出场,有的是集体出场;有的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有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的预作介绍,充分铺垫,引起悬念,出场后再作正面直接的描写,以一连串的语言,动作描写让其充分亮相,方法不一而足,但都应由人物的地位、身份、性格特点所决定。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1 林黛玉进贾府》7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1 林黛玉进贾府》7](https://img.taocdn.com/s3/m/e932713e84254b35effd342e.png)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熟悉课文情节、环境基础上分析王熙凤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了解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全面把握王熙凤的复杂性格。
教学难点:体悟王熙凤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作为众多重要人物的初次亮相,本人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主要归功于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
摹声如在耳边,摹形栩栩如生,摹神入木三分。
所体现的写人技巧历来为人称道。
单以衣饰描写而言,亦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时而工笔浓墨重彩,时而淡笔写意取神。
确实,全篇中唯独对一个人的衣饰始终未提及一字,此人便是林黛玉。
作者不只在这一回里未着一子,甚至整部红楼梦,中,也少有她的衣饰描写。
写衣最终是为了写人。
无论使用简笔还是繁笔,其目的都是为了写出人的精魂。
可见作者对林黛玉最为怜惜与钟爱,唯恐衣饰污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黛玉,作者更注重的是写意,用“虚化”的艺术手法,用“空际传神”之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在黛玉的身上多了一层飘渺灵动的美感。
PPT2这样兰心蕙质的女子,只有用虚笔写来才能有诗意般的灵动,梦一般的悠远。
PPT3相反,在本文中曹雪芹对另外一个人物的衣饰描写却用了繁笔,不只写了容貌、体态的细节,还详尽地写了她的服饰装束。
从头饰、项饰到裙饰,从上穿、外罩到下着,从衣饰质地、款式到色彩。
可谓是精雕细刻,不肯放过一个细节。
这个人便是王熙凤。
今天我们就通过删繁就简,忽略复杂表象,回归文本,学习如何更好地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内涵。
二、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一)出场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出场,是塑造人物的最初起点,是在读者“空白”的脑海中打的第一个烙印。
常见方式。
PPT4引导: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都十分重视人物第一次登场亮相。
“出场”作为人物与读者见面的最初一笔,好似舞台上的“定音鼓”,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高中语文 1.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1.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b6aaa6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7a.png)
1.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
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文章环境,把握作品的主题。
4.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掌握《红楼梦》人物语言含蓄美的特点。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讨论分析法。
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曹雪芹及有关《红楼梦》的有关知识。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操作:一、作者和《红楼梦》:1.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
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
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
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模板(通用5篇)
![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模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d4291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3.png)
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模板(通用5篇)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红楼梦》教案。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1、如何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如何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看当代小说,总会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作者笔下的美女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真是千人一面。
《红楼梦》涉及人物四百有余,但曹雪芹却能做到各具情态。
今天我们就以王熙凤和林黛玉为例,来感受曹雪芹浓妆淡抹各相宜的人物描写。
二、出示学习目标1、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王熙凤:后人在提到王熙凤时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有道理?结合文中对王熙凤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首先我们找到描写王熙凤的段落(5、6段)。
描写王熙凤的段落比较集中,都在这两段。
我先找位同学读王熙凤的出场。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出场是刻画人物的起点,是在读者空白的脑海中打下的第一个烙印,所以文学大师历来都十分讲究人物的出场描写。
我们上节课所讲的贾宝玉的出场就采用了预先铺垫、设置悬念的方法。
我们刚刚所读到的王熙凤又是怎样出场的呢?设想:此时尊亲长辈在堂,远客初到,贾府上下个个循规蹈矩。
突然,屋外传来旁若无人的笑声,王熙凤如众星捧月般出场了。
这样的出场方式体现出怎样的人物性格?——张扬。
这属于人物描写中的那种描写?——细节描写。
接下来是什么描写?——外貌。
记得读王熙凤的穿戴时,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这么多,她怎么穿戴呀?作者为什么要对王熙凤施以浓妆?——突出她的贪婪与俗气。
再往后是对王熙凤肖像的刻画。
应该说,王熙凤是美丽的,因为她的眼是丹凤眼,眉是柳叶眉,可为什么曹雪芹在给她美丽的同时,又说她的眼是三角眼,眉是吊梢眉呢?结合后面那几句话分析一下。
俗话说:三角眼,吊梢眉,不是小偷就是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新](https://img.taocdn.com/s3/m/958a25fbcc22bcd126ff0cd1.png)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宁府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四表妹贾惜春荣府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二姐贾迎春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表嫂李纨大表姐贾元春表兄贾宝玉三表妹贾探春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
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高中教材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高中教材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38a3a852458fb770b56de.png)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2、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等培养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3、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教学重点: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等培养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鉴赏分析法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林黛玉的脚步一起走进了贾府,通过黛玉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贾府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和华贵的陈设,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了贾府不同寻常的社会地位,今天再让我们跟随黛玉的足迹去游览一回那富丽堂皇的贾府。
(二)研究林黛玉在贾府的行走路线1、通过多媒体给出贾府的建筑结构示意图2、黛玉在贾府的那些地方留下了她的足迹,所走的路线是什么样的?3、通过课件演示林黛玉所走过的四条路线,进一步的感受贾府环境(三)研究人物之间的关系1、通过刚才黛玉所走的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初到贾府,按照封建礼教先去拜见了自己的长辈,而通过拜见长辈才引出众多人物的出场,那么都有那些人物出场了?2、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通过课件给出贾府的众人物3、在众多得人物中作者所用的笔墨也不一样,有的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有的人物是略写,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那么详写的人物有哪些?略写得人物有哪些?实写的有哪些?略写的有哪些4、在这些人物中作者写的比较成功的、刻画的比较精彩的有哪些人物?5、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人物形象,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的(四)人物形象分析观看《红楼梦》片段王熙凤:找出文中关于王熙凤描写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这些描写体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征?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1)写出场: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20608efad6195f302ba66d.png)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三维目标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2.文中易理解的内容,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小结;文中较难理解的问题,以教师分析讲解为主,教学重点是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学习小说运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3.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这种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完成的。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及《西江月》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时数:安排3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作品、《红楼梦》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认字解词;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内容与步骤1.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在自学预习的前提下,可由学生介绍,教师再作些补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2.简介《红楼梦》开头四回的内容。
(无需细节,只讲梗概,讲清与课文有关的地方,起到帮助理解课文的作用。
)(1)第一回,是全书的楔子,写了女娲补天、顽古转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性格,又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15a80ab915f804d2a16c119.png)
《林黛玉进贾府》【导入设计】《枉凝眉》是大家熟悉的曲子。
歌中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结果呢?一个是整天为他哭泣(林),一个是整天为她牵挂(贾)。
“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对造成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进黛玉,走进宝玉,走进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教学目标】一、识记:作者、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
二、理解:1.课文节选部分在《红楼梦》全书中的地位;2.了解课文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方法及作用;3.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使用说明】1.1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导学案.2.20分钟讨论、交流、质疑,老师点拔.3.10分钟当堂训练.4.5分钟巩固、记诵、小结.【预习热身】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简介《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3.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春(绝情)王熙凤(英情)巧姐(恩情)李纨(槁情)秦可卿(情可轻)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情伤)平儿(情和)薛宝琴(情壮)尤三姐(情豪)尤二姐(情悔)尤氏(情外)邢岫烟(情妥)李纹(情美)李绮(情怡)喜鸾(情喜)四姐儿(情稚)傅秋芳(情稳)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情灵) 袭人(情切)鸳鸯(情拒)小红(情醒)金钏(情烈)紫鹃(情慧)莺儿(情络)麝月(情守)司棋(情勇)玉钏(情怨)茜雪(情谅)柳五儿(情失)4.人名隐意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三课时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高一主校(南校区)语文组王北平
教学要点:
1.评讲书后练习。
2.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3.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评讲书后练习。
(一)明确: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
对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惜等只作集体介绍。
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
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
(二)
王熙凤
1.明确:王熙凤说话张张扬扬,虚情假意,难怪林黛玉纳罕,觉得此人“放诞无理”。
然而这“放诞无理”正说明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红楼梦》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一笔。
2.明确:王熙凤逢场作戏,做表面文章,明为称赞林黛玉,暗里投合贾母的心意。
这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3.明确王熙凤接过王夫人的话,表白自己能干周到,机变欺人有术。
贾宝玉
1.明确:信口开河,痴狂之至。
2.明确:性子乖张,怪人怪语。
林黛玉:
1.明确:规规矩矩,照实回答祖母。
有教养。
2.明确:这里降调,改口回答宝玉。
可见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谨慎态度,这是她寄人篱下的心态的反映。
前边已经听贾母说众姐妹“不过是认得两个字”,她不能超越她们。
(三)态度——神态;便宜——方便;偏僻——偏激,不端正。
二、分析次要的人物形象
(一)贾母:贾母在贾府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课文表现了她对黛玉、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贾母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老祖宗,处于最高地位。
她的话在荣国府内便是“圣旨”,她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周围上上下下的人。
她见了黛玉虽是“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但所痛者主要是自己的独女贾敏过早地亡故。
刚刚“大哭”以后,就先是“笑”着戏谑地介绍王熙凤,后又“笑”着责怪、阻止王熙凤说黛玉命苦,正透露了这个老祖宗因为痛失女儿怜及外孙女。
她溺爱宝玉,当宝玉听说黛玉没玉,发作起痴狂病,摘下“通灵宝玉”狠命摔去,她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在贾母心中宝玉便是她的命根子,也是贾家的命根子,指望他能高中金榜,振兴祖业,光耀门庭。
贾母对黛玉是怜多于爱;对宝玉是爱多于恼。
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将家政交由儿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对荣国府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王夫人:王夫人在贾府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能谈谈她的思想吗?
明确:王夫人虽然不露锋芒,却是荣国府在位的当家主妇。
从她的居处,从她查问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从她交代黛玉“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都可以看出她在贾府的地位和在家务上具有决定权。
她是贾政的正室,宝玉的生母,但她对宝玉的行止很不以为然,说儿子是“孽根祸胎”,“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她选择了王熙凤这个年轻机巧泼辣的娘家侄女、婆家侄儿媳妇来帮她操持家务,以便支撑门户,维系这个潜伏着危机的封建大家族。
她在贾府的女眷中可算正统的代表人物。
三、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贾府:小说所描写的典型环境,封建社会的缩影。
1.提问: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明确:(外观)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
狮子,门上悬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
这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宠伟气派,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
2.提问: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明确:(布局)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
然而贾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
3.提问: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
明确:(陈设)往东。
“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堂屋中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屋内摆设有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字画、古玩。
“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由堂屋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夫人的住室,又别有摆设。
真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见《红楼梦》第四回)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的确与别家不同。
结语: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
从中我们不是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吗?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
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
(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
如“敕造荣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福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
)
四、课后作业
1.从下列命题中任选一个,写一段文字。
要求:写一个人;安排适当的场合让人物登场亮相,通过外貌描写初步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①我的老师;②我的同学;③我的亲属;④我的邻居。
2.完成《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