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三要素

合集下载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明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

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试卡。

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

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

作为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位置值。

彩度高的色对明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太容易辨别。

在明亮的地方鉴别色的明度比较容易模糊。

色相: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

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

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

把红、黄、绿、蓝、紫和处在它们各自之间的黄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5种中间色——共计10种色作为色相环。

在色相环上排列的色是纯度高的色,被称为纯色。

这些色在环上的位置是根据视觉和感觉的相等间隔来进行安排的。

用类似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再分出差别细微的多种色来。

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度的位置两端的色被称为互补色。

彩度(饱和度):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度。

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

彩度由于色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不同,彩度也会随之变化的。

色彩模式:RGB模式:如图<1>就是按照自然界里三种基本色混合的原理而做的一种模式。

就是red(红)、green (绿)、blue(蓝)混合,通过三种基本颜色亮度值从0~255不同产生出其他各种颜色,这种模式叫加色模式。

为什么叫加色模式呢,举个例子好了,我们通常使用的电视屏幕和电脑屏幕上的显示就是这样的模式,在没有图象时,屏幕是黑的,若R,G,B三色亮度都为255时混合叠加打在屏幕上时则显示成白色。

就是加起来是白色的意思,叫加色模式。

CMYK模式:如图<2>这是种印刷模式,是用Cyan(青色)、Megenta(品红),Yellow(黄)、Black(黑)四种颜色混合,其实就是四种颜色的油墨混合,印刷当然是使用油墨了。

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elementsofcolor)色彩可用的色调(色相)、饱和度(纯度)和明度来描述。

人眼看到的任一彩色光都是这三个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三个特性即是色彩的三要素,其中色调与光波的波长有直接关系,亮度和饱和度与光波的幅度有关。

1色彩的四要素:明度、色相、饱和度和冷暖色彩三要素的应用领域空间1色彩的四要素:明度、色相、饱和度和冷暖编辑则表示色所具备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作明度。

排序明度的基准就是灰度测试卡。

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序为9个阶段。

色彩可以分成存有彩色和并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有着明度。

做为存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位置值。

彩度高的色对明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太容易辨别。

在明亮的地方鉴别色的明度比较容易的,在暗的地方就难以鉴别。

色彩就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至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的相同就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同意的。

做为色相,所指的就是这些相同波长的色的情况。

波长最久的就是红色,最短的就是紫色。

把红、橙、徐、蓝、蓝、青色和处于它们各自之间的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6种中间色——总计12种色做为色相环路。

在色相环上排序的色是纯度低的色,被称作纯色。

这些色在环上的边线就是根据视觉和感觉的成正比间隔去展开精心安排的。

用相似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再划出差别微小的多种色去。

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度的边线两端的色被称作互补色。

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度。

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

彩度由于色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不同,彩度也会随之变化的。

色彩三要素的应用领域空间表示色彩的前后﹐通过色相﹑明度﹑纯度﹑冷暖以及形状等因素构成﹒1﹑明度低的颜色存有向前的感觉﹐明度高的颜色存有前进的感觉﹔2﹑暖色有向前的感觉﹐冷色有后退的感觉﹔3﹑高纯度色存有向前的感觉﹐高纯度色存有前进的感觉﹔4﹑色彩整有向前的感觉﹐色彩不整﹐边缘虚有后退的感觉﹔5﹑色彩面积小存有向前的感觉﹐色彩面积大存有前进的感觉﹔ 6﹑规则形有向前的感觉﹐不规则形有后退的感觉﹔。

色彩三要素——精选推荐

色彩三要素——精选推荐

色彩三要素(1)色相:色彩的相貌特征为色相。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如黄色最浅,紫色最深。

(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颜色在没有加进黑、白、灰等其他颜色时纯度最高,色彩混合种类越多,纯度就越低。

色彩的冷暖暖色:倾向于火的颜色,橙色、橘黄色、红色等,给人以温暖、热烈、兴奋的感觉,称为暖色。

冷色:倾向于蓝天和森林的颜色,如深蓝、湖蓝、绿色、群青等,给人以沉静、寒冷、凉爽、遥远的感觉,称为冷色。

色彩中的冷暖关系是相对的,如淡黄与橘黄相比,淡黄偏冷;紫红与大红相比,紫红偏冷;湖蓝与群青相比,群青偏冷,湖蓝相对偏暖。

冷色与暖色在色彩表现中十分重要,如同一颜色,往往近处偏暖,远处偏冷,并且近处色彩冷暖对比强烈,而远处色彩冷暖对比相应减弱。

一般情况下,物体亮部如果倾向冷色,而暗部便倾向于暖色。

了解并掌握冷暖变化的规律,是色彩画入门的必要条件。

影响色彩关系变化的三因素(1)固有色:物体自身所具有的色彩。

(2)光源色:光源发出的光线呈现的颜色。

(3)环境色:物体受到周围环境反射的颜色影响所呈现的颜色。

色彩的对比以一组静物为例。

(1)纯度对比:主体物的纯与背景的灰的对比。

(2)明度对比:亮色与暗色的对比。

(3)同类色对比:各种不同绿色之间的对比。

(4)色相对比:找出颜色之间的倾向,偏黄还是偏蓝。

(5)冷暖对比:如背景冷与前景暖的对比。

(6)面积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

色彩的组合色彩的组合:大多数组合可以简略为两种,一是同类色组合,一是对比色组合。

仔细观察,认真体会同一组静物在不同背景下的色彩变化。

自己尝试摆一摆。

色彩基础必学知识点

色彩基础必学知识点

色彩基础必学知识点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

- 色相:指色彩的名称,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较高的颜色称为亮色,明度较低的颜色称为暗色。

-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称为鲜艳色,饱和度较低的颜色称为灰色。

2. 色彩的主要分类:- 基本色:红、蓝、黄,是色彩立体空间的三个基准点。

- 次要色:由相邻两个基本色混合而成,如橙、绿、紫。

- 范围色:介于基本色和次要色之间的色彩,例如青色、品红色。

- 冷暖色:冷色调的颜色偏向蓝色和绿色,如冷蓝、冷绿;暖色调的颜色偏向红色和黄色,如暖红、暖黄。

3. 色彩的应用原理:- 色彩搭配原理:基于色彩的互补、对比、相似、同色相邻、同色相对等原则,进行色彩的组合和搭配,以达到表达特定情感或实现特定效果的目的。

- 色彩心理学:研究色彩对人们心理和情感产生的影响,不同颜色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反应,比如红色引起激动和兴奋,蓝色引起冷静和沉稳等。

- 色彩模式和色彩空间:常用的色彩模式有RGB模式、CMYK模式、HSV模式等,色彩空间包括色彩立体空间(L*a*b*C*h*)和色彩圆形空间(RGB亮度空间、HSV圆柱空间)等。

4. 色彩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不同文化对颜色的理解和象征意义可能存在差异,如红色在中国象征喜庆和幸福,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象征危险和警告。

- 色彩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红色在标志设计中常用于表示力量和活力,蓝色常用于表示稳定和可靠性。

总之,色彩基础知识对于美术、设计、广告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尤为重要,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能够有助于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的作品。

色彩三要素的名称及其各自的含义

色彩三要素的名称及其各自的含义

色彩三要素的名称及其各自的含义色彩三要素,或者说是色彩的基本属性,包括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Lightness)或者说是其它的色彩科学术语,称为色彩的三大属性或色彩的三要素。

1.色调(Hue):色调也可称为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它代表了颜色的名称和类别,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色相是色彩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因为其它两个要素——饱和度和亮度——都是以色相为基础的。

通过改变色调,我们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色彩效果。

色调的定义和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颜色系统有所变化,但一般来说,它可以被理解为“颜色的名字”。

在颜色环中,色调被表示为一个角度,例如,红色、黄色和绿色分别表示为0度、90度和180度。

在颜色环上,从一种颜色到另一种颜色的过渡可以被视为色调的改变。

2.饱和度(Saturation):饱和度是颜色的纯度或鲜艳程度,它表示颜色是否鲜明、纯正或柔和。

饱和度可以是颜色的强度或者说是颜色的鲜明程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往往显得更为醒目和生动,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显得更为柔和和低调。

饱和度可以用颜色的纯度或鲜艳程度来表示。

一种颜色的饱和度越高,它就越接近于纯色,例如红色;反之,如果饱和度低,颜色就会显得更为柔和,接近于灰色,例如粉红色。

在颜色环中,饱和度从一色到相邻的互补色(如红到绿)逐渐增加。

3.亮度(Lightness):亮度是颜色的明暗程度,它表示颜色是明亮还是暗淡。

亮度是色彩三要素中与人类视觉感知最为直接相关的要素。

不同亮度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高亮度的颜色看起来更为明亮、活跃和醒目;而低亮度的颜色则显得更为沉着、神秘和内敛。

亮度可以用颜色的深浅或明暗程度来表示。

例如,白色具有高亮度,因为它非常明亮;而黑色则具有低亮度,因为它非常暗。

在颜色环中,亮度从中心向边缘递增,中心是黑色或深色,边缘是白色或浅色。

色彩的三要素彼此互相影响,同时与周围的颜色也相互影响。

这些要素在色彩心理学、色彩疗法和色彩设计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色彩的三要素指的是什么

色彩的三要素指的是什么

色彩的三要素指的是什么?
作者:江门日洋装饰材料来源:日洋装饰新闻资讯浏览次数:81日期:2012-07-04
色彩的三要素指的是什么
所有色彩都具有三个要素,即明度、纯度和色相。

明度就是色彩的明与暗的程度,其实就是对光线的反射程度。

明度最亮的是白色,最暗的最黑色。

由亮到暗的排列是白、黄、绿、橙、灰、红、青、紫、黑。

纯度,也称彩度,就是颜色中标准色相的含量高低.红、黄、蓝三原色及三间色(两种原色对半配出的颜色)橙、绿、紫的纯度为最高,黑、白、灰的纯度最低,也称为无彩色。

色彩复合得越多,纯度就越低。

高纯度视觉感较强烈,低纯度则较柔和。

色相是颜色的名称,如大红、墨绿,其实是它们反射光线的波长。

应该说色相才是颜色真正的载体。

红、黄、蓝三原色互相调合成三间色橙、绿、紫,这六种颜色相邻间又调合出六种间色:红橙、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

这样十二种基本色组成一个色环图,色环上相对的两种颜色叫互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

将互补色放在一起会非常醒目耀眼。

而将互补色互相调合后,色相立即抵消,变成低纯度颜色。

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

02
明度
part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无色 彩中,最高明度的是白色,最低明 度的是黑色。有色彩中,最高明度 的颜色是黄色,最低明度的颜色是 紫色。
怎样将蓝色的明度提高或降低?
在同一种颜色中混入白色,它的明度就会提高,反之, 混入黑色明度就会降低。
思考:原色、间色、复色,哪一 个纯度最高?哪个纯度最低?
03
纯度
part
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鲜艳度、灰度。
03
纯度
part
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鲜艳度、灰度。 纯度最高的是三原色,其次是间色,再次 是复色。
色彩的纯度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同时又与该色彩的名称联系在一起.如红色是最 纯的,如混入一定的黄色,那么,对红色而言,就不纯了,但却成了橙色的纯色。
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2,明度 3,纯度
01
色相
part
即色彩的相貌,是为了分清色彩的 种类而对各色相貌规定的名称,如 红、黄、蓝等。
思考:在有色彩中,最高明
度和最低明度的颜色分别是 什么颜色?
02
明度
part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也就是色彩的黑白程度。无色 彩中,最高明度的?
降低纯度的方法

③ ②
色相变化 明度变化 纯度变化





③色相
变化
②纯度变化
作业
设计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进行色相变化、明度变化、 纯度变化的上色练习。
色相变化
明度变化
纯度变化

色彩三要素是哪三个

色彩三要素是哪三个

色彩三要素(Elements of color)分别表示:色调(色相)、饱和度(纯度)和明度。

人其中色调和光波的频率有关,明度和饱和度与光波的幅度有关。

人眼看到的任一彩色光都是这三个特性的综合效果。

色调:色调指的是不同频率的色的情况,其中频率最低的是红色,最高的是紫色。

把红、橙、黄、绿、蓝、紫和处在它们各自之间的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6种中间色——共计12种色作为色相环。

饱和度:色彩的饱和度(saturation)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作纯度。

饱和度取决于颜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

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

明度:色彩明度,又称为色彩的亮度。

不同颜色会有明暗的差异,相同颜色也有明暗深浅的变化。

在明亮的地方鉴别色的明度比较容易的,在暗的地方就难以鉴别。

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Elements of color)色彩可用色调、饱和度和亮度来描述。

人眼看到的任一彩色光都是这三个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三个特性即是色彩的三要素,其中色调与光波的波长有直接关系,亮度和饱和度与光波的幅度有关。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饱和度。

明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

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试卡。

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

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

作为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位置值。

彩度高的色对明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太容易辨别。

在明亮的地方鉴别色的明度比较容易的,在暗的地方就难以鉴别。

色相: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

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

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

把红、黄、绿、蓝、紫和处在它们各自之间的黄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5种中间色——共计10种色作为色相环。

在色相环上排列的色是纯度高的色,被称为纯色。

这些色在环上的位置是根据视觉和感觉的相等间隔来进行安排的。

用类似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再分出差别细微的多种色来。

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度的位置两端的色被称为互补色。

饱和度: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度。

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

彩度由于色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不同,彩度也会随之变化的不论任何色彩,皆具备三个基本的重要性质:色名,明度,彩度,一般称为色彩三要素或色彩三属性。

色名(Hue)色名(Hue,简称为H;或译为色相)及是区分色彩的名称,也就是色彩的名子,就如同人的姓名一般,用来辨别不同的人。

明度(Value)明度(Value,简称V)光线强时,感觉比较亮,光线若时感觉比较暗,色彩的明暗强度就是所谓的明度,明度高是指色彩较明亮,而相对的明度低,就是色彩较灰暗。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明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

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试卡。

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

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

作为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位置值。

彩度高的色对明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太容易辨别。

在明亮的地方鉴别色的明度比较容易模糊。

色相: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

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

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

把红、黄、绿、蓝、紫和处在它们各自之间的黄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5种中间色——共计10种色作为色相环。

在色相环上排列的色是纯度高的色,被称为纯色。

这些色在环上的位置是根据视觉和感觉的相等间隔来进行安排的。

用类似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再分出差别细微的多种色来。

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度的位置两端的色被称为互补色。

彩度(饱和度):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度。

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

彩度由于色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不同,彩度也会随之变化的。

色彩模式:RGB模式:如图<1>就是按照自然界里三种基本色混合的原理而做的一种模式。

就是red(红)、green (绿)、blue(蓝)混合,通过三种基本颜色亮度值从0~255不同产生出其他各种颜色,这种模式叫加色模式。

为什么叫加色模式呢,举个例子好了,我们通常使用的电视屏幕和电脑屏幕上的显示就是这样的模式,在没有图象时,屏幕是黑的,若R,G,B三色亮度都为255时混合叠加打在屏幕上时则显示成白色。

就是加起来是白色的意思,叫加色模式。

CMYK模式:如图<2>这是种印刷模式,是用Cyan(青色)、Megenta(品红),Yellow(黄)、Black(黑)四种颜色混合,其实就是四种颜色的油墨混合,印刷当然是使用油墨了。

色彩的基本三要素

色彩的基本三要素

色彩的基本三要素
色彩的基本三要素是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Brightness)。

1. 色调(Hue):色调是指颜色的基本属性,它描述了颜色所属的种类或类别。

色调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的颜色类别。

色调决定了我们所感知到的颜色的名称和归属。

2. 饱和度(Saturation):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或强度,也可以理解为颜色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显示出鲜明饱满的色彩,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显得较为灰暗或淡化。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纯净,越接近纯色;饱和度越低,颜色越接近灰色或无彩色。

3. 亮度(Brightness):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也可以理解为颜色的明亮程度。

亮度高的颜色显示出较高的明亮度,而亮度低的颜色则显得较为暗淡。

亮度决定了颜色的明暗对比,以及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可见性。

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我们感知到的各种颜色。

通过调整色调、饱和度和亮度,可以创建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效果,满足不同的设计需
求和视觉效果。

在色彩的应用中,对这三个要素的合理运用和搭配可以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从而影响人们的情绪、视觉感受和信息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色彩构成遵美的规律和法则,是色彩及其关系的组合。

它和绘画一样是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可视的艺术语言。

学习色彩是从印象(视觉),表现(情感),结构(象征)三方面去学习和认识色彩。

什么是色彩色彩是客观存的物质现象,是光刺激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感。

它是由光线,物体和眼睛三个感知色彩的条件构成的。

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人们都无法准确的感受知色彩。

自然界的各种受光物体,在接受光源照射时,由于物体性能不同,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力也不同。

看到的物体色就是受光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刺激视神经而引起的感觉。

例如物体的红色,其色彩是吸收了光源中的一些单色光,反射出红色光而形成的。

1。

色彩的三要素任何一个色彩,都居有一定的明度,色彩和纯度关系。

这是色彩的基本要素。

1。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光的明暗度称亮度。

明度由光的振幅决定。

振幅宽亮度高,振幅窄亮度低。

物体受光量越大,反光越多。

而且又有规律,则物体色越浅;反之,则越深。

黑色反光率最低,白色是反光率最高的色。

将黑色和白色列办色彩明度的两极,黑色作办零度色标,白色作办10度色标,它们之间的色分办9个明度色标,形成了一个明度色阶序列。

2。

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是一种色彩区别另一种色彩的表面特征。

它是由光的波长引起一种视觉感。

光和物体的色相千差万别,色相之多是惊人的。

办了便于归纳组织色彩,将具有共性因素的色彩归类,并形成一定秩序,如:大红,深红,玫瑰红,朱红,西洋红及不同明度,纯度的红色,都归入红色系中。

色相秩序的确定是跟据太阳光谱的波长顺序排列的,即红,橙,黄,绿,蓝,紫等。

它们是所有色彩中最突出的,纯度最高的典型色相。

色相划分的数目不等,甚至多达一百位色相。

但都是按光谱顺序排列的,构成色相带或色相怀。

3。

纯度。

纯度即色彩所含的单色相饱的程度,也称为彩度。

决定色纯度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

从光的角度讲,光波波长越单一,色彩越纯;光波波长越混杂,比例均衡,使各单色光的色性消失,纯度为零。

任何一个标准的纯色,一旦混入黑,白,灰色,色性纯度都降低,混入越多色彩越灰。

同一高纯度色彩在强光或弱光的照射下,色彩的纯度也相应降低。

从生理角度看,由于眼睛对不同波长的色光敏感度有差异,因此也影响色彩纯度的视觉差异。

例如红色光波对眼睛刺激强烈,敏锐,红色的鲜艳即高;绿色光波对眼睛刺激较柔和,鲜艳度即低。

所以太阳光谱中的各色相的纯度亦不完成相同。

色彩的三属性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很难截然分开。

其中任何一个属性的改变,都将引起色彩个性的变化。

但它们之间又互相区别,具有独立意义,因此必须从概念上严格分开。

2.错视人的眼睛虽然灵敏度极高,但看错现象却经常发生。

由于错视使色彩实体和色彩感觉出现不一致。

色彩感觉虽然不是的真实色彩实体,却是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真实。

只要色彩对比因素存在,错视现象也就必然存在,因此无须加以纠正。

由于长期的错视经验使人们认办错视获得的色彩感觉才是客观真实的,如果纠正了,反而不习惯了。

正如人们视觉中远处的人像蚂蚁大的黑点,但谁也认为人和蚂蚁一样大,也不会把远山上偏蓝紫的树看成不是绿树。

视觉艺术就常常借助错视现象,在平面图像中建立空间感,立体感,以及真实表现自然色彩。

色彩的错视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 1。

由于生理构造引起错视。

由于眼睛和晶状体对于不同色波微小差异不能有完整精密的调节作用,因此长波的红色,橘色,在视网膜内成倒像;短波的蓝色,紫色在视网膜前侧成像,于是就产生了错视,看红色,橘色比实际位置离眼近些,而觉得蓝色,紫色就比较远一些。

由于色彩的冷暖,纯度,明暗,对眼睛的刺激会引出不同程度神经兴奋,因此刺激性强的暖色,鲜色,亮色,给人感觉强烈,似乎就近一些,大一些。

刺激性弱的冷色,灰色,暗色,看起来就觉得远一些,小一些。

一个4。

5毫米的圆形色块,离眼睛5米远,投影到眼睛的视网膜上的图形,正好与一个感色体的大小吻合,因此能准确的感知色块的色彩。

超过这个限度,眼睛灵敏度降低,出现色彩空间透视,就不能看准色彩而产生错视,这与物体素描时透视变形是同样道理。

一般规律是近鲜远灰,近暖远冷,近深远浅,并将两个以上色彩看成一个色彩,形成空间混合。

2。

由于色彩对比引起错视。

当两个以上色彩并置时,由于色彩之间差异比较,使对比双方的色彩个性更加鲜明突出,看起来明者更亮,暗者更深,灰者更灰,鲜者更艳。

同时色彩倾向也会发生变化,色彩对比越强效果越显着。

3。

由于色彩的形态关系引起的错视。

因为色彩面积,形态,位置的变化而导致的色彩错视。

面积大的色彩个性强,感觉稳定;面积小的色彩个性弱,感觉不稳定,易发生色彩变化,在和其它色彩并置时容易产生错视。

实面,定形面的色彩稳定;虚面,不定形的面,点,线的色彩不稳定,容易产生错视。

两色位置越近越容易产生错视,位置距离越远错视越小,两色相邻时其交界处会形成边缘错视。

错视现象表明色彩实体和色彩感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因此观察分析与选择组合色彩时,必须考虑到因色彩错视而引起的色彩变化,通过恰当地调节色彩来获得较好的效果。

在靴鞋色彩造型设计中,应充分利用错视所引起的色彩变化。

利用色革形体,面积,位置的变化,增强主题的渲染。

通过明暗色块的镶,嵌,压接或衬托,增强层次感,立体感。

利用擦色革或喷饰工艺所造成的色彩错视现象,产生新的视觉悟效应。

也可以利用同一色革形体和面积的变化及工艺的处理,使视觉产生两种以上色彩感。

当然这需要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逐步积累经验。

它是难于绘色彩画的。

二,色彩对比与调和 (1)色彩对比对比是质或量相互间极不相同的两个要素配置时,令人感到相互间的性质被突出出来的一种现象。

通过对比使相互对比的色彩个性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才更加突出。

色彩对比并不是势均力敌,一般都有是一方起主导作用,一方起映衬作用。

色彩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边续对比。

同时对比是在同一视域和同一瞬间内发生的对比,如异色镶嵌,异色口条与帮面等。

但当鞋采用里外怀异色结构,只有在行走时,左右脚前后交替才出现连续对比。

色彩对比有明暗,色相,纯度对比,有形状,面积,位置,方向对比,也有视觉产生的冷暖,进退,胀缩,轻重,软硬的对比等等。

1。

明度对比由色彩的明暗差异而形成的对比,称明度对比。

色彩最深的黑色到最亮的白色,分为11个等明度色阶,白为10度,黑为0度。

最暗的色阶为0至3度为低调色。

灰色阶段4至6度为中调色。

最亮的色阶7至10度为高调色。

在低,中或高调色内明度色的对比为弱对比,称为短调。

在低和中调色或中和高调色之间的对比是比较强的对比,称为中调。

在高和低调色之间的对比是强对比,称为长调。

不同明度基调形成不同视觉效果和情感受力量。

一般规律是:高调:活泼,柔软,明亮,高贵,辉煌,轻飘。

中调:柔和,含蓄,质朴,稳重,明确。

低调:朴素,丰富,沉重,迟钝,寂寞,压抑,阴暗。

强对比:光感强,形象清晰,易见度高,空间层次明确丰富,锐利刺目。

较强对比:光感适中,视觉舒适,形象明确略显含蓄,动中有静,既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弱对比:光感弱,形象模糊不清晰,易见度低,含蓄隐晦。

在旅游鞋,运动鞋,童鞋的色彩构成中,多用强对比为的是醒目,并有强烈的冲刺,飞跃的动感。

而时装鞋,凉鞋采用较强对比,只求动中有静,暖中含冷,既变化又和谐。

2。

色相对比由于色相差异引起色彩的对比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的强弱,决定于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见图4-34 色相距离在15度以内的色彩搭配属同一色系的不同倾向,称为同类色对比。

由于其色相十分近似,色调容易和谐统一,具有单纯,柔和,高雅,文静,朴实和融洽的效果。

但同类色相明度也接近,因此色相之间太具共性,缺乏个性差异,对比效果单调,注目性弱。

在色革鞋帮结构中,帮面与鞋帮口条革的色彩对比,有时采用不同色革,由于面积和形体及材质的不同产生双色效果。

而有的则采用同类色的弱对比,令人有微变又不刺目的感觉,获得既不保守又很含蓄的效果。

色相在色相环上距离超过15度~60度的色彩搭配,称为邻近对比。

两色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例如红与紫的对比,相同的是红色,不同的是红中无蓝,紫中有蓝。

邻近色对比的色感较鲜明,特征突出,既富有变化,又易和谐统一,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力,适合人们视觉和心理上对色相的需求。

如晚会上穿紫色长裙,配一双红色高跟鞋,就受人喜欢,看起来顺眼。

邻近色是最容易搭配,最易出对比效果的。

色相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超过60度~130度的色彩搭配,称为对比色对比。

其个性大于共性,相互对立冲突属于强烈的色彩对比,对比效果鲜明,丰富,刺激。

对比适度使人感到兴奋,激动。

对比不当则令人眼花缭乱,刺激神经过度会引起视感心烦意乱。

这种对比难度较大,不易和谐统一。

色相在色相环上距离180度左右的色彩搭配,处于色相环的两极,是最强烈的对比,因为两色互补,称其为补色对比。

以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橘为最典型,它比对比色更完整,更丰富,更强烈,更刺激。

它能满足视觉和心理对全色的需要,具有饱满,活跃,紧张,力量的特性,表现出幼稚,原始,粗犷的美感。

由于补色双方对立,配置难以和谐统一,往往产生不协调,不含蓄,不安定的效果。

各补色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也各有特色。

黄和紫是色彩的明暗两极,效果明快醒目。

蓝和橘是色彩冷暖的两极,效果活跃有生气。

红的绿是色彩纯度的两极,明度相度无几,刺激性最强,有眩目之感。

往往通过调整明度,纯度或面积,位置来获取统一感。

在童鞋的色彩设计中,常常使用补色对比,来满足儿童对全色的需求,借以表现童心和童趣。

3.纯度对比色彩纯,灰差异形成的色彩对比,称其为纯度对比。

色彩纯度对比可增强纯色的鲜艳度,含灰色的柔和度,使之相互映衬,各得其味。

对比越强,色感越鲜明,效果越生越生动活泼。

若对比不当会出现配色的粉,脏,灰,闷或单调,软弱,含混等弊病。

色相和明度都十分接近的纯度对比,总的效果是柔和,含蓄,但清晰度低,形象模糊,缺乏层次感。

色相和明度都都十分接近的纯度对比,总的效果是柔和,含蓄,但清晰度低,形象模糊,缺乏层次感。

色相同一,明度和纯度都有变化和对比,效果单纯,清晰,醒目,富有变化,应用范围广,但不够丰富,略显单调。

色相,明度和纯度都有变化的对比,具有各种表现力,它已越出单一对比的范畴,属于综合对比。

4。

形状对比有色就有形,形和色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形和色都具有独立的表现意义,如红色活跃,三角形锐利,而形和色相结合和红色三角形所表现的内容就超了单纯的形和色所含的内容。

红色的圆形和红色的三角形,对视觉的刺激和引起的心理反应截然不同。

红色的面和红色的点,也使人对明度,纯度及其色感都有明显的差异。

色彩的形态从结构上分,大致可分为聚集形和分散形两类。

聚集形是由面或体构成的形,其中最典型的是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几何形体。

在面积相当的情况下,正圆形的聚集程度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