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音乐巴洛克时期两位音乐家部分音乐的比较
《D大调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创作的卡农和吉格》与
《g弦上的咏叹调》之对比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并无特殊的意义。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意谓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
关节词:巴洛克卡农帕赫贝尔巴赫咏叹调
先介绍一下第一位作者。1653 年9 月,在德国东南部的美丽小城——纽伦堡,诞生了一个名叫约翰•帕赫贝尔的可爱小男孩。尽管这个小男孩天资聪明,对音乐极富灵性,但谁也没想到他会对德国音乐乃至西方音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小帕赫贝尔先后师从于海因里希•施威默和克尔学习管风琴与作曲。23 岁时出任埃森纳赫宫廷乐师,显示了非凡的才华。在埃森纳赫,他结识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父亲,并很快成为巴赫家族的亲密朋友。1695 年,再次回到故乡纽伦堡,直至1706 年逝世。帕赫贝尔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管风琴教学和创作上。他是西方管风琴中德学派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其众赞歌自成一体,对巴赫以及以后的音乐家影响深远;然而历史却和大家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这位多产作曲家可能也没有想到,在众多的作品中,流传至今并为世人奉为经典的却是他的悠然之笔——《D大调卡农》。这首卡农曲的全称是《D大调卡农与吉格》,作曲家还在乐谱的扉页注明“为三把小提琴与通奏低音或弦乐队而作”。事实上,这部作品是由卡农和吉格两支曲子而组成,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还是卡农部分。即虽然该作曲家可能曾写过不少音乐,但是只有这首《D大调卡农》流传下来,所以我这里也只介绍《D大调卡农》以代表他。
这首音乐目前通称为《卡农》。如果你到互联网上搜索,打上“卡农”这个关键词,就能搜到这首歌。
实际上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
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做“卡农曲”。卡农Ca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有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
我这里介绍的“卡农”是约翰·帕赫贝尔的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D大调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创作的卡农和吉格)卡农。提起“帕赫贝尔”,对于许多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对于熟悉西方古典音乐的朋友们来说,这又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不仅仅因为这位巴洛克时期的著名德国作曲家曾是“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了一首不朽经典的旋律,这便是著名的《D 大调卡农》。这首乐曲,穿越了三百多年的时空,至今仍然回荡在人们心中,不管是在音乐厅,还是在光影之间,甚至在人们的手机铃声里,都能听到至纯至美的《卡农》旋律。《卡农》真可谓是流传最广、传世最长的西方经典名曲之一了。
帕赫贝尔的这首约创作于1680 年的卡农曲是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它都是典范之作。作曲家通过数学公式般的严谨对位,把各个声部的旋律编织得浑然一体,让人们在音响的世界中找到平和、宁静的支点,鼓舞人们继续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所以《卡农》也常被称作是“人类理性在艺术上的音乐名作”。它的自然、纯净、至美、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都足以让任何一位对音乐没有过多亲密接触的人爱上它。乐曲开始是两小节的低音主题,这个经典的主题不断地反复,自始至终,经过28 次的呈示,才圆满结束,仿佛以西方的理性角度透视出这样一种自然的宇宙法则,那就是“轮回”。在这样一个深沉而内敛的主题背景的上方,却是三把小提琴悠然的歌唱,你一问,我一答,仿佛将听者带进了美轮美奂的画廊,卡农就是这样,它能给予我们太多的联想以及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卡农》的经典品性,才给了艺术家不断演绎它的理由。似乎越是经典的作品,越会以各种形式被改编,被演绎,以此更证明自己的经典性。1966 年,在维也纳音乐节上演了指挥家卡拉扬改编的《卡农》。1968年,《卡农》第一次被西班牙的一个声乐组合改编为流行歌曲。真正让帕赫贝尔的《卡农》深入人心,当要归功于电影艺术和音乐的独特传播魅力。作为奥斯卡影片《凡夫俗子》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的主题配乐,《卡农》让更多人忘却了影片的故事情节,而却记住了它的旋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我的野蛮女友》选用了两个不同风格版本的《卡农》作为配乐。当男主角牵牛手拿玫瑰出现在女大阶梯教室的时候,女主角在台上演奏的那一段感人的钢琴曲,就是著名的钢琴版《卡农》,是由美国钢琴家乔治·温斯顿所改编的;当两个人暂时分手而又互相牵挂想念,但此时总是阴差阳错时,影片中大段响起的则是传统弦乐版《卡农》,干净至纯的音色,和谐至美的和声,将幸福感增厚,让人们越来越看到希望,音乐也随着男女主人公最后一个意外相遇而最终牵手的镜头定格而结束,可谓曲终人圆。所以,《卡农》一度被称之为“爱的主打歌”。
“标准版”的卡农是首先由一把大提琴启奏,奏八个音,奏起那浓重的低音部分。之后引入第一把小提琴,与大提琴一起演奏同样的八个音。之后引入第二把小提琴,又重复一次。再引入第三把小提琴,还是奏同样的八个音。在第五次
重复这八个音的时候,其中一把小提琴变为另外的音符,在第六遍时变为两把。也就是说,曲子开头的前八个音重复六次,但是每一次听上去都有点不一样。此时已经完全进入,转而变为另外的音乐,此时,三把小提琴重复三次,引出高潮。在高潮部分与开头相反,小提琴的数目逐次减少。重复三次之后曲子进入后半段。在后半段,启奏音乐重复四次进入作品的尾声部分。在尾声部分重复七次结束全曲。在曲子适当的位置还插入有几段过度用的曲调。但是开头的大提琴,只是演奏同样的八个音符,重复二十八次结束全曲。整首曲子,虽然重复多次,但是听上去每次都不一样。这段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总的来讲乐曲编制由三把小提琴以及数字低音,一开始低音乐器奏出两小节顽固八个低音,接下来三部的小提琴依次出现,低音乐器从头到尾重覆了二十八次同样八个音。这个曲子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1678至1690年之间,三百年后魅力依旧,到目前为止,这首《D大调卡农》已经被改编超过两千个版本。常能听见的有弦乐演奏的,铜管乐演奏的。然后一些特殊的版本,钢琴版,竖琴合奏,小提琴与竖琴,吉他,木管乐,还有流行乐版的,合唱版的等等。
巴赫家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这个家族从十六世纪中叶就开始出现音乐家,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中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乐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音乐家,他自幼生活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他的哥哥(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也是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他师从当时德国的音乐大师帕赫贝尔,并教巴赫(J.S.巴赫)学习音乐(算起来,帕赫贝尔是巴赫的师祖)。巴赫二十二岁时与其表妹玛利亚·芭芭拉结婚,共生下了七个孩子;玛利亚去世后,巴赫同女歌唱家安娜·玛格达蕾娜结婚,又生下十三个孩子。巴赫的子女共有十人长大成人,其中有不少继承父业,成为很有影响的音乐家。他的次子卡尔·菲力普·巴赫(C. P. E. Bach)长期居住于汉堡,被称为“汉堡巴赫”或“柏林巴赫”;第十一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 C. Bach)长期居住于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们在音乐史上都很有地位,对海顿、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虽然其作曲众多,但受篇幅限制,再此仅介绍《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Orchestral Suites No's 1 and 3 #09] Overture No. 3 BWV 1068 in D major - Air)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因方便与前曲对比,故选此曲。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 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片段1)。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