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合集下载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新)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新)

贯通测量报告西安铁一院咨询监理公司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监理总部:我项目部承建的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童家院子车场出入线隧道工程于2010年5月20日整体贯通,贯通后项目部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了贯通测量,并报请铁一院驻地监理及测量监理组进行复测,现报告如下:一、测量依据、技术标准1、国标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2、GB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3、CJJ8-99《城市测量规范》;4、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编制的《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稿)。

二、测量用仪器设备外业观测分为一组进行,平面复核测量采用徕卡TCR402、仪器标称精度2”2+2ppm;搞成采用徕卡DNA03型电子水准仪,配条形码铟钢尺,仪器精度为0.3mm/Km.三、测量洞外控制测量采用GPS导线控制,在隧道施工前已布设,施工中洞内采用精密双导线控制施工测量。

童家院子车场出入线隧道左右线分别在YK0+358.871和ZK0+358.911处与车场出入线隧道下一标段贯通。

本次贯通测量童家院子车场隧道中线出口段采用已知控制点GC1为起始边,在贯通面设一点LD1,入口段采用已知控制点GC5为起始边测量贯通点LD1,其贯通测量线路示意图如下:贯通面已知点已知点已知点测点进口端出口端已知点贯通测量示意图测量操作过程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性标准要求。

贯通测量成果如下表所示:表1 贯通测量成果表四、结论贯通误差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的精度要求,所以隧道内的加密导线点能够满足隧道整体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中铁七局武汉分公司重庆轻轨项目部2010年5月20日。

贯通测量报告

贯通测量报告

贯通测量报告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总部:我项目部承建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第六工作段展览馆竖井隧道工程右线于2015年4月15日整体贯通,贯通后项目部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了贯通测量,并报请中铁二院驻地监理及测量监理组织进行复测,现报告如下:
一、测量依据、技术标准
1.国标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2.国标GB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3.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二、测量用仪器设备
全站仪莱卡TS09PLU1”R500 、三脚架、对中杆棱镜、仪器经鉴定精度为0.22mm/Km。

三、测量
洞外控制测量采用GPS导线测量,在隧道施工前已布设,施工洞内采用精密双导线控制施工测量。

展览馆竖井隧道右线分别在YDK25+451.456处与展览馆大里程隧道下一标段贯通。

本次贯通测量展览馆竖井隧道右线小里程采用已知控制点L1和L2为起始边,在贯通面附近设一临时桩RH1,大里程段采用已知控制点SJ1和SJ2为起始边测量贯通点RH1,其贯通测量线路示意图如下:
已知点
已知点
测点
贯通面
已知点已知点
小里程
大里程
贯通测量示意图
测量操作过程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性标准要求。

贯通测量成果如下表所示:
四、结论
贯通误差符合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CJJ8—99《城市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所以隧道内的加密导线能够满足隧道整体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中铁十九局团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第六工作段项目部
2015年4月18日。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2011 年 4 月24 日1 基本要求------------------------------------------------------------------------------------- 32 实习目的-------------------------------------------------------------------------------------3 3平面网的模拟计算与分析(COSA)---------------------------------------- 34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45 总结--------------------------------------------------------------------------------- 51实习任务分别采用COSA系列软件和自研发软件进行平面网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熟悉COSA软件的使用并与自研发软件对比。

2 实习目标1) 对比进出口点与不同定向组合的横、纵向贯通误差,分析导致贯通误差最小的组合及其意义2) 分别用两个软件进行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对比所得结果,分别分析其相对中误差,最弱点及最弱边精度,隧道贯通误差估算结果的差异。

3 平面网平差与隧道贯通误差计算(COSA)3.1观测方案文件:人工生成简化的观测方案文件“网名.FA2”(只含一组精度),单击“生成初始观测方案文件”菜单项。

平面网观测方案文件结构:第1行(观测精度指标部分):方向中误差,边长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第2行到第K行(控制点坐标部分):点名,点类型(0-已知点,1-未知点),X坐标,Y坐标…,……,……,……第K+1行(已知方位角部分,有已知方位角值时才有此行):测站点,照准点,A,方位角值从第K+2行起(观测方案部分):测站点点号L(代表方向):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S(代表边长): 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观测值方案文件示例(网名.FA2)0.7,1,1J,0,398.9779,377.7966J1,1,410.7532,490.5660J2,1,287.2544,386.3646J3,1,343.9037,290.1835C,1,1507.0854,400.0228C1,1,1490.7444,490.5660C2,1,1559.4496,376.2656C3,1,1464.0045,296.1208J,J1,A,84.0388JL:J1,J3,C,C3S:J1,J3,C,C3J1L:J,J2,J3,C1S:J,J2,J3,C1J2L:J1,J3,C1S:J1,J3,C1J3L:J,J1,J2,C2,C3S:J,J1,J2,C2,C3CL:C1,C2,C3,JS:C1,C2,C3,JC1L:C,C2,C3,J1,J2S:C,C2,C3,J1,J2C2L:C,C1,C3,J3S:C,C1,C3,J3C3,L:C,C1,C2,J,J3S:C,C1,C2,J,J33.2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单击“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将弹出一对话框,要求您输入生成随机数的相关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控制生成不相同的随机数序列,其取值可取1-10的任意整数。

【最新文档】隧道贯通报告-精选word文档 (8页)

【最新文档】隧道贯通报告-精选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隧道贯通报告篇一:隧道贯通测量报告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中铁十四局与中铁隧道局交叉贯通测量报告编制:复核:监理工程师:中铁十四局集团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项目经理部一工区二○一四年八月十二日一、交叉贯通测量目的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保证中铁十四局树木岭隧道杨家山盾构进口段明挖段与中铁隧道局的精确贯通,我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的测量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共同完成了隧道的贯通测量工作。

二、技术依据本次贯通测量采用以下有关测量规范进行施测。

3.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1X);3.2《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1X);3.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规范》(GB50308-1999);3.4《城市测量规范》(GJJ8-99);3.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3.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7 201X年导线复测成果三、仪器设备中铁十四局:瑞士莱卡TM30(1”)全站仪,中铁隧道局:瑞士莱卡TS02全站仪,本次测量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均经过有效检定。

四、交叉贯通测量的过程与方法1.平面测量的过程与方法中铁十四局:在CPII064架设全站仪,后视GCPII063并检查CPII065,用极坐标法放出转点JM22,通过JM22放出左线DK1+440处中桩和右线YDK1+439.736处中桩,打桩固定,并记录。

中铁隧道局:在CPII065架设全站仪,后视GCPII066并检查CPII064,用极坐标法放出转点JM22,通过JM22检核中铁十四局放出的左线DK1+440处中桩和右线YDK1+439.736处中桩,并记录。

五、贯通成果精度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贯通面贯通偏差成果如下:1、贯通里程:DK1+440 YDK1+439.7362、理论坐标DK1+440:X=3118969.888; Y=500775.046YDK1+439.736: X=3118970.612; Y=500768.1343、左线DK1+440纵向贯通误差:-11mm,横向贯通误差:7.7mm,竖向贯通误差:-6.2mm3、右线DK1+439.736纵向贯通误差:-7.2mm,横向贯通误差:3.3mm,竖向贯通误差:-4.3mm六、交叉贯通误差的调整与分配方案:本次交叉贯通测量由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双方测量及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共同实测,并有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监督共同完成。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1、前言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影响不大,目前隧道贯通误差主要为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工程概况标段内隧道共1座,为隧道,该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

隧道桩号范围为左线LK79+874 LK80+515路线总长为639m 右线RK79+880- RK80+490路线总长为610m隧道洞口段围岩级别为V级,洞身段为V级、W级、皿级,设置人行横洞1处。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80km/h。

4、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1)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方案隧道采用双洞单向开挖,由隧道左右洞出口向进口开挖,根据隧道左右洞进出口导线布设情况:左洞出口于Z4设站,以Z3-1定向,测量GPS控制点GD006即点GD006 1;右洞出口于Y4设站,以Y3-1定向,测量GPS控制点GD006即点GD006 2分别将GD006 1和GD006 GD006 2和GD006勺坐标、高程投影至线路中线及其垂直方向上,所得差值即为隧道纵向和横向误差,测得两组高程之差即为竖向贯通误差。

(2)误差规定隧道贯通误差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乩6. 2隧道工程的硼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画吴差’不应大于表8. 6. 2 W.«8.az |g道工程贯通限差注;作业时,可櫃18隧勇期工方法和随道用輦的不站肖贾通请菱的调整不会显著馬响Bi诡中线几何形狀和工程性獻1,躺向駅限差可适胡宽IF•曲.8,6, 3检宜控制测量隧道控量对贯诵中的影响值,不应大于表8. 6. 3的规定.* 8^3制测量对贯通申误羞辦ffl的限值5、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数据左洞进口导线实测数据右洞进口导线实测数据详细数据见附表1、26、贯通测量实测数据分析根据实测数据及:左洞:横向贯通误差为:8.0mm < 45mm高程贯通误差为:5.2mm < 25mm右洞:横向贯通误差为:0.0mm < 45mm高程贯通误差为:4.8mm < 25mm以上实测数据计算值与限差值对比得知,隧道左右洞横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通误差没有超过限差。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2011 年 4 月24 日1 基本要求------------------------------------------------------------------------------------- 32 实习目的-------------------------------------------------------------------------------------3 3平面网的模拟计算与分析(COSA)---------------------------------------- 34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45 总结--------------------------------------------------------------------------------- 51实习任务分别采用COSA系列软件和自研发软件进行平面网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熟悉COSA软件的使用并与自研发软件对比。

2 实习目标1) 对比进出口点与不同定向组合的横、纵向贯通误差,分析导致贯通误差最小的组合及其意义2) 分别用两个软件进行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对比所得结果,分别分析其相对中误差,最弱点及最弱边精度,隧道贯通误差估算结果的差异。

3 平面网平差与隧道贯通误差计算(COSA)3.1观测方案文件:人工生成简化的观测方案文件“网名.FA2”(只含一组精度),单击“生成初始观测方案文件”菜单项。

平面网观测方案文件结构:第1行(观测精度指标部分):方向中误差,边长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第2行到第K行(控制点坐标部分):点名,点类型(0-已知点,1-未知点),X坐标,Y坐标…,……,……,……第K+1行(已知方位角部分,有已知方位角值时才有此行):测站点,照准点,A,方位角值从第K+2行起(观测方案部分):测站点点号L(代表方向):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S(代表边长): 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观测值方案文件示例(网名.FA2)0.7,1,1J,0,398.9779,377.7966J1,1,410.7532,490.5660J2,1,287.2544,386.3646J3,1,343.9037,290.1835C,1,1507.0854,400.0228C1,1,1490.7444,490.5660C2,1,1559.4496,376.2656C3,1,1464.0045,296.1208J,J1,A,84.0388JL:J1,J3,C,C3S:J1,J3,C,C3J1L:J,J2,J3,C1S:J,J2,J3,C1J2L:J1,J3,C1S:J1,J3,C1J3L:J,J1,J2,C2,C3S:J,J1,J2,C2,C3CL:C1,C2,C3,JS:C1,C2,C3,JC1L:C,C2,C3,J1,J2S:C,C2,C3,J1,J2C2L:C,C1,C3,J3S:C,C1,C3,J3C3,L:C,C1,C2,J,J3S:C,C1,C2,J,J33.2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单击“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将弹出一对话框,要求您输入生成随机数的相关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控制生成不相同的随机数序列,其取值可取1-10的任意整数。

隧道贯通测量实习报告

隧道贯通测量实习报告

隧道贯通测量实习报告隧道贯通测量实习报告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四标闻家山隧道贯通测量报告1、前言隧道贯通面接合处的偏差可以分解为空间的三个方向,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还有高程贯通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2、工程概述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四标的闻家山隧道,位于安徽省铜陵县境内,隧道洞身穿越区为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进、出口山坡较陡峭。

隧道里程为DK154+980~DK155+280,全长300m,为双线隧道。

隧道位于R=8000m的左偏曲线上,为大断面单洞室双线结构。

开挖施工采用新澳法,从隧道进口向出口单向开挖,其中进出口洞门DK154+980~DK155+035与DK155+247~DK155+280段为明挖段。

3、贯通误差测量3.1贯通测量方案(1)隧道开挖控制测量说明闻家山隧道施工采用从进口单向掘进的方法。

隧道DK154+980~DK155+247开挖的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从进口GPS控制测量主网边测量洞内导线点,利用电子水准仪从进口洞门水准点对洞内做二等水准控制,对隧道开挖和二次衬砌进行施工测量控制。

(2)贯通测量具体实施方案隧道贯通前,由于DK155+247~DK155+280段为明挖段,是使用出口导线点和水准点测量控制的,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实际贯通面里程为DK155+247。

平面贯通测量,用原隧道进口洞内的导线点放样出DK155+247的对应隧道中线桩,再使用隧道出口洞外的导线点,对该中线桩进行测量,分别测取桩点的平面坐标,将两组坐标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和隧道中线上,则贯通面上的投影差值即为横向贯通误差,在中线上的投影差值即为纵向贯通误差。

高程贯通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从隧道洞内联测进口和出口附近的水准点,得到高程不符值即为实际的竖向贯通误差。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大广南高速公路湖北黄石至通山某标段东方山隧道贝通测量误差分析某集团有限公司大广南高速公路某合同段某年某月某日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1、说明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工程概述大广南高速公路东方山隧道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

隧道进口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上张村东方朔纪念馆北西侧山坡;隧道出口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陆柏林村,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大致由北东往南西向展布。

起终点对应里程桩号ZK165+303 〜ZK168+202 (YK165+308 〜YK168+239 )全长2899m(右幅2931m),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整个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电光照明。

3、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我们决定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它的贯通测量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都是必要的。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一方面要看它们在实地施测时是否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看贯通测量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隧道贯通的设计容许偏差要求。

进行误差预计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做到隧道贯通心中有数,既不应由于精度不够而造成工程损失,也不盲目追求高的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尤其对长大隧道的贯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1选择贯通测量方案:3. 1. 1工地调查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

工作报告-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工作报告-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工作报告-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测量目的本次测量的目的是对隧道贯通进行精确测量,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度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二、测量范围本次测量范围涵盖了隧道贯通的全程,包括隧道起点和终点的固定点、隧道断面的水平和垂直尺寸等。

三、测量仪器和方法1. 仪器本次测量使用了全站仪、水平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

全站仪提供了高精度的角度和距离测量,水平仪用于水平标定,测距仪用于测量隧道断面的水平尺寸。

2. 方法a. 建立基准点:在隧道起点和终点分别选择了稳定的地面点作为基准点,并进行了仪器校准。

b. 测量水平距离:沿隧道全程设置了一系列的测量控制点,使用测距仪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测量,计算得到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c. 测量垂直距离:使用全站仪对隧道断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进行了高差测量,得到了隧道断面的垂直尺寸。

d. 计算和分析:将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了隧道贯通的水平和垂直尺寸,进行质量分析和数据校核。

四、测量结果1. 隧道贯通的水平尺寸为XXXX米,垂直尺寸为XXXX米。

2. 隧道贯通前后的差值分析表明,隧道的贯通准确度良好,质量合格。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1. 部分测量控制点的地面稳定性不好,建议在后续工作中加强地面处理,确保测量点的稳固性。

2. 测量过程中,由于隧道内部状况限制,部分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建议在后续工作中优化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确度。

3. 建议在隧道贯通之后进行隧道的形变测量,了解隧道贯通后的变形情况,提供参考数据。

六、总结本次隧道贯通测量的目的达到了预期结果,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对于今后隧道贯通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测量方法和加强地面处理的建议,为隧道工程的后续工作提供了参考。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贾湾隧道贯通测量1、前言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和上下的偏差,为高程贯通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2、工程概述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LXS-3合同段的贾湾隧道,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境内,隧道洞身穿越低山及河流高阶地,地势上隧道进出口两端低而洞身部位高,地势起伏,地面高程为1993~2087m,相对高差达约90m。

进、出口段地面高程多在1980~2000m之间,隧道进口自然坡度10°~25°,中线右侧10m-50m 范围内有村民沿卵石土中挖淘砂洞,隧道出口自然坡度为30°~40°,陡坡下分布有农宅。

隧道迄里程为DK129+093~130+610,全长1517m,为双线隧道。

隧道位于R=8000m的左偏曲线上,洞内纵坡为11.22‰单面上坡。

为大断面单洞室双线结构。

3、贯通误差测量3.1贯通测量方案西岗隧道施工采用出口单向掘进。

隧道贯通后,在隧道贯通面上钉一临时桩,用隧道进口的控制点,和隧道出洞洞外的控制点,各自向临时桩进行测量,分别测取临时桩点的平面坐标,将两组坐标的差值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和隧道中线上,则贯通面上的投影即为横向贯通误差,在中线上的投影即为纵向贯通误差。

高程贯通测量是测定实际的竖向贯通误差,通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从隧道进口和出口附近的水准点开始,各自向洞内进行,分别测出贯通面上同一点的高程,即获此点的两个高程之差。

依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表6.1.4关于隧道贯通误差规定:注:1 本表不适用于利用竖井贯通的隧道2 相向开挖长度大于20km的隧道应作特殊设计贾湾隧道全长1517m,故横向贯通误差限差为100mm,高程贯通误差限差为50mm。

隧道贯通测量中的误差预计

隧道贯通测量中的误差预计

隧道贯通测量中的误差预计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路的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长大隧道作为道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其贯通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隧道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贯通测量是测量学科内一项最综合性的测量工作,非常值得探讨、研究,也是对测量理论和知识方面的一次全面性的训练和培养。

关键词:隧道贯通; 测量; 误差预计导言误差在任何工程建筑项目测量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隧道误差也不例外。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因为加快项目进度,缩短工程施工期限和改善隧道工作的环境,以隧道两端的开切口为施工起点,从隧道两端同时进行施工。

为了确保隧道在贯通方向与贯通点的误差符合规定要求,在实际施工中,隧道贯通测量的误差预计十分重要。

1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技术简要概述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指的是以早期明确的测量方案为基准,同时结合具体的测量技术,借助最小二乘准则及误差传播定量,进一步将贯通精度估算出来。

本文论述主要预计的是贯通实际偏差的最大误差,而非具体偏差值。

误差预计拥有概率方面的价值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使既定的测量方案更加完善,从而进一步选择更加合理、科学的策略,以此为全面掌握贯通过程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由于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具备多方面的特点及优势,因此其可在隧道测量中推广及应用。

2误差预计的重要性施工中,隧道工程贯通相遇点(K点)在水平面内的左右偏差和竖直面内的上下的偏差是影响贯通质量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因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加强贯通测量误差控制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误差预计工作是通过对贯通精度进行估算,达到优化测量方案,验证测量方法是否可靠,最终确定贯通测量组织设计书的目的。

3误差预计方法根据最终确定的测量方案及方法,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和误差传播定律,对贯通误差进行预计。

贯通测量的最大误差应在允许的范围内,过大的测量误差则会使测量严重失准,造成贯通效果差,严重的可以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造成一系列经济损失;而测量精度过高则会使投资过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对贯通测量误差进行预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模板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模板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模板一、概述本文档主要为隧道贯通测量报告的模板,主要内容包括对测量方法和过程的介绍,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结果的呈现。

二、测量方法和过程介绍1.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激光仪、全站仪、测距仪等。

2. 测量步骤1.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并设置水平控制点和垂直控制点。

2.检查和校正测量设备,确保精度和稳定性。

3.进行隧道截面和纵断面等重点参数的测量,并记录数据。

4.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和处理1. 误差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误差。

因此,在数据处理前需要先进行误差分析,确定误差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隧道的截面面积、纵向和横向坐标等参数。

2.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3.利用分析结果,对隧道进行评价和预测,比如计算断面积、安全状况评估、排水能力等。

四、结果呈现1. 数据表格通过数据表格的形式,将测量数据呈现出来,以便使用者查看和分析。

表格包括采样点的坐标、隧道的断面面积、长度等信息。

2. 图表展示为了更直观地呈现数据,可以采用图表的形式,比如用直方图展示隧道断面面积的分布情况,用线性图展示隧道纵向坐标的变化趋势等。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结果的呈现,可以得出隧道贯通的相关结论和建议,比如隧道的稳定状况、是否需要进行补强、排水能力等。

对于隧道贯通后的使用和维护,也可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六、总结本文档介绍了隧道贯通测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依次包括测量方法和过程介绍、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的呈现、结论与建议以及总结。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改进。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GGTJ-2标八项目部同开坡隧道贯通误差报告编制:计算:复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第八项目部2011年8月目录1、前言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影响不大,目前研究隧道贯通误差主要为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TB106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4)《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3、工程概况同开坡隧道位于三都县来术村与打鱼乡河坝村之间,隧道全长4757m,单洞双线隧道,围岩以Ⅲ、Ⅲ级为主,本隧道除出口端DK163+~DK163+842在曲线段外,其余均在直线段。

整体以15‰隧道呈单向上坡,属构造剥蚀形式的中低山地貌,沟壑纵横、山峦重叠。

4、贯通误差测量贯通测量实际观测值的确立根据影响隧道贯通测量误差的因素分析,同开坡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估分别从洞内、外横向、纵向及竖向因素考虑,预估其相应误差值,作为实际贯通误差的参考值。

其中纵向贯通误差主要影响隧道线路坡度,线路坡度i=h/S*1000‰,(h为两点间高差,S为水平距离)对上式进行微分后得:di=dh/S*1000‰-hdS/S2*1000‰,当只考虑纵向贯通误差dS时,假设可以忽略的坡度影响为‰,即100m的水平距离允许的高差为±,可认为:‰=h*dS/S2*1000‰,dS=S2/1000000h,同开坡隧道单向纵坡为15‰,即h/S=15/1000,代入上式可得:dS=4757/1000000*1000/15=,表明同开坡隧道允许纵向贯通误差为。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X 高速XX隧道贯通误差报告编制:复核: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中铁X局XX高速X标项目部2013年11 月5日目录2、编制依据 -------------------------------3、工程概况 -------------------------------4、贯通误差测量 ----------------------------4.1贯通测量实际观测值的确立-------------------4.2贯通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4.3贯通测量实测--------------------------4.3.1贯通测量实测数据-------------------4.3.2贯通测量实测数据分析-----------------1、前言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由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由进出口端导线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坐标为横向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工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一般影响不大。

目前隧道贯通误差主要分析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3、工程概况XX隧道为双洞四车道,左、右线隧道分离式布设,左线隧道全长759m,右线隧道全长882m围岩以皿、W、V级为主,本隧道左线LK6+211~LK6+97位于半径4200m的圆曲线上,右线RK6+306~RK7+18位于半径4550m的圆曲线上。

4、贯通误差测量4.1 贯通测量实际观测值的确立根据影响隧道贯通测量误差的因素分析,XX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估分别从洞内、外横向、纵向及竖向因素考虑,预估其相应误差值,作为实际贯通误差的参考值。

隧洞贯通测量报告

隧洞贯通测量报告

*****引水工程C1标项目经理部3#下游—出水口隧道贯通测量误差报告编制:复核:监理:****公司*****引水工程C1标项目经理部2015年11月1、前言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影响不大,目前研究隧道贯通误差主要为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93);(2)《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3)*****引水工程-引水隧洞《施工图设计图册》(水工);(4)隧道洞口地形及洞外已知控制点点位实际情况。

本工程属跨地域引水工程,供水对象为厦门市,引水流量10.0m3/s,枢纽建筑物由拦河闸坝及引水系统组成。

拦河闸坝由闸室段和左右岸重力段组成,引水系统进水口位于坝左岸上游约50m处,为塔式进水口,底板高程61.0m,引水隧洞总长13.842km,隧洞出口高程55.0m,设一工作闸门,流入石兜水库上游河道内。

开挖洞径为底宽3.0m、直径3.9m的扩底圆形断面,地质较差段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和喷锚支护,钢筋混凝土衬砌后洞径为3.2m圆形。

本标段合同编号:FJFY/C1,本标段设2条施工支洞,分别为2#施工支洞、3#施工支洞。

3#施工支洞与引水隧洞交点桩号:引7+773.682,采用5.0×5.0m 城门型断面,施工支洞洞身长1343m(直线计约1300m),底高程56.07m,洞口高程180m。

引水隧洞桩号:引1+500~引10+673,隧洞全长为9173m,3#下游引水隧洞桩号:引7+773~G9+745.5总长1971.4m,原设计坡度为0.584‰,在开挖过程中,由洞内于涌水较大,为了有利于下游隧道排水,经设计院同意,对引8+300—G9+744.5段设计高程进行调整,调整为零坡度开挖,设计底板为55.832,详见报告单(浙隧[2014]C1标报告008号),开挖洞径为底宽3.0m,直径3.9m的扩底圆形断面,部份地质较差段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和喷锚支护。

浅谈隧道贯通测量中的误差预计

浅谈隧道贯通测量中的误差预计

浅谈隧道贯通测量中的误差预计发表时间:2018-08-17T10:54:04.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刘希德金静辉[导读] 摘要:在隧道贯通施工过程中,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的进行,有效地控制了隧道贯通的误差,优化了测量方案,选择了正确的测量方法,保证了必要的精度,减少不了必要的损失,又不会因“精度过高”出现浪费成本的状况。

中交隧道工程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在隧道贯通施工过程中,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的进行,有效地控制了隧道贯通的误差,优化了测量方案,选择了正确的测量方法,保证了必要的精度,减少不了必要的损失,又不会因“精度过高”出现浪费成本的状况。

本文针对贯通测量选择的方案,对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进行了如下分析——关键词: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引言:“隧道工程”的测量工作中,贯通误差预计多采用规程规定测量参数,“规程参数”多假设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下,经过某些理论推导的结果。

而在现实施工中,一些不正常因素、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测量结果,比如操作人员、环境、仪器问题等。

此篇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测量误差,并结合实际坑道、测量实践,再进行对比贯通测量预计误差和实际偏差值之间的差距,提出、在贯通测量预计中、采用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统计出的参数进行预计、可以提高预计精度,从而积累相应经验,为以后的测量误差预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贯通测量误差的概述我们说的“隧道贯通误差”分类中的“贯通误差”指的是在隧道贯通施工中,由于地面控制测量;地下控制测量;联系测量;施工放样等误差,造成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掘进的坑道的两条施工中线上,具有贯通面里程的中线点重合不了,两点连线的空间线段称为贯通误差。

因此、我们可以把横向误差的来源分为--地面控制测量误差;盾构姿态施工测量误差;地下贯通导线点的测量误差;盾构姿态定位测量误差;盾构姿态施工测量误差;盾构进洞口平面坐标测量误差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根据其在隧道内的不重合现象,可以将贯通误差分为三种:纵向贯通误差、横向贯通误差。

【优质文档】隧道贯通报告-范文模板 (8页)

【优质文档】隧道贯通报告-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隧道贯通报告篇一:隧道贯通测量报告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中铁十四局与中铁隧道局交叉贯通测量报告编制:复核:监理工程师:中铁十四局集团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项目经理部一工区二○一四年八月十二日一、交叉贯通测量目的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保证中铁十四局树木岭隧道杨家山盾构进口段明挖段与中铁隧道局的精确贯通,我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的测量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共同完成了隧道的贯通测量工作。

二、技术依据本次贯通测量采用以下有关测量规范进行施测。

3.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1X);3.2《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1X);3.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规范》(GB50308-1999);3.4《城市测量规范》(GJJ8-99);3.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3.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7 201X年导线复测成果三、仪器设备中铁十四局:瑞士莱卡TM30(1”)全站仪,中铁隧道局:瑞士莱卡TS02全站仪,本次测量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均经过有效检定。

四、交叉贯通测量的过程与方法1.平面测量的过程与方法中铁十四局:在CPII064架设全站仪,后视GCPII063并检查CPII065,用极坐标法放出转点JM22,通过JM22放出左线DK1+440处中桩和右线YDK1+439.736处中桩,打桩固定,并记录。

中铁隧道局:在CPII065架设全站仪,后视GCPII066并检查CPII064,用极坐标法放出转点JM22,通过JM22检核中铁十四局放出的左线DK1+440处中桩和右线YDK1+439.736处中桩,并记录。

五、贯通成果精度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贯通面贯通偏差成果如下:1、贯通里程:DK1+440 YDK1+439.7362、理论坐标DK1+440:X=3118969.888; Y=500775.046YDK1+439.736: X=3118970.612; Y=500768.1343、左线DK1+440纵向贯通误差:-11mm,横向贯通误差:7.7mm,竖向贯通误差:-6.2mm3、右线DK1+439.736纵向贯通误差:-7.2mm,横向贯通误差:3.3mm,竖向贯通误差:-4.3mm六、交叉贯通误差的调整与分配方案:本次交叉贯通测量由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双方测量及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共同实测,并有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监督共同完成。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三)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1)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误差来源包括:隧道洞外控制测量误差、定向测量误差和洞内平面控制测量误差。
1、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引起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
隧道洞外地面采用GPS时的误差预计
隧道洞外GPS测量误差所引起的K点在x’轴方向上的贯通误差估算:
(2)贯通测量引起的高程误差Mh外的估计公式为:
MH外=mhL√L=±5*√27.5=±0.026m
式中 mhL------地面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中误差
L-----地面水准路线的长度,单位千米。
2、隧道洞内水准测量
隧道洞内水准测量引起的高程误差MH内的估算公式为:
以上高程均独立进行两次。
(二)误差预计所需基本误差参数的确定
误差参数根据《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时速 200~250公里有砟轨道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中限差规定反算求得。
2、测线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误差M平=±1/√2=±0.71”.
则M定=±√MEC2+MET2+M平=±√12+12+0.712=±1.58”
3、洞内导线测量
进口从洞口起始边GCPI140-GCPI119边开始,沿大里程方向闭合到秀村斜井的CPI140-3~CPI140-4边。测角、测边采用日本产SOKKIA SET230R全站仪,角度测9个测回:每边往、返各测3个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误差不大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0mm,往测及返测边长化算到隧道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1/6000。所有闭(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均有不同观测者独立测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的角度及边长平均值,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高速公路XX至XX段建设项目
XX合同段
里程桩号:K78+005〜K82+632 XX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XX高速公路集安至XX段XX标
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七年七月三日
1、前言 (1)
2、编制依据 (1)
3、工程概况 (1)
4、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2)
5、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数据 (3)
6贯通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4)
1、前言
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影响不大,目前隧道贯通误差主要为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
3、工程概况
标段内隧道共1座,为XX隧道,该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

隧道桩号范围为左线LK79+874 LK80+515路线总长为639m右线RK79+880- RK80+490路线总长为610m隧道洞口段围岩级别为V 级,洞身段为V级、W级、皿级,设置人行横洞1处。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80km/h。

4、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1)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方案
XX隧道采用双洞单向开挖,由隧道左右洞出口向进口开挖,根据XX隧道左右洞进出口导线布设情况:
左洞出口于Z4设站,以Z3-1定向,测量GPS控制点GD006即
点GD0061;
右洞出口于Y4设站,以Y3-1定向,测量GPS控制点GD006即
点GD0062;
如图
X)
/
DL/
分别将GD0061和GD006 GD00@和GD006的坐标、高程投影至
线路中线及其垂直方向上,所得差值即为隧道纵向和横向误差,测得两组高程之差即为竖向贯通误差。

(2)误差规定
隧道贯通误差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
5、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数据
左洞进口导线实测数据
右洞进口导线实测数据
6、贯通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根据实测数据及:
左洞:横向贯通误差为:< 45mm
右洞:高程贯通误差为:< 25mm 横向贯通误差为:< 45mm 高程贯通误差为:< 25mm
以上实测数据计算值与限差值对比得知,xx隧道左右洞横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通误差没有超过限差。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中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要求,当隧道贯通误差大于50mm寸,应对贯通误差在未衬砌段进行误差调整(贯通误差在没用超过限差的情况下)。

本隧道根据实测数据,贯通误差未超过50mm XX隧道无需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