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34743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4.png)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在2024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发起的一项重大
工程,利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公园环境资源,打造一个和谐、宜人、安全、美丽的绿色森林公园。
该公园位于北京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边,面
积12.21平方公里,属市管公园。
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以“森林鉴赏、宜人居住、社会
服务功能齐全”为设计指导原则,营造“不可复制的自然环境,别具一格
的精神气息,融入森林绿色形象的活力时尚景观”,构建“分明的主体功能,完善的建筑体系,富有情调的森林空间,现代奥林匹克景观”的精品
公园。
拥有林木覆盖率90%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拥有富有动感的设施服务
系统,它包含登山、步行、骑马、餐饮、住宿、游乐、健身等丰富的活动
项目以及子公园、科普中心、水景等多种设施配套服务。
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公园的扩建,以完善景观环
境为原则,营造具有现代特色的时尚森林公园。
公园的规划设计以自然风
景构建为核心,营造一种与当今社会精神融为一体的公园气氛。
有许多全
新的活动项目,充分满足了游客对公园参观、绿色生活的需求。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6bd6877a26925c52cc5bf08.png)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背景简介】一、南北两区打造中国最大城市园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面积680公顷,比颐和园与圆明园的面积之和还大,分为南北两区。
其中公园南区面积为380公顷,进行了挖湖堆山的大面积景观设计和改造,建有主山、主湖。
全部建造完成后的南区形成左急右缓,山环水绕的东方特色园林景观,同时,占地33公顷的奥运村北区(又称“国际区”)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三个临时比赛场馆--网球中心、射箭中心、曲棍球场也建在森林公园南区西部。
二、公园核心景区--“仰山”“仰山”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主山,海拔86.5米,相对高度48米,位于五环路南侧、北京城中轴线上,是公园的核心景区。
“仰山”的建设是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周边场馆建设以及公园挖湖产生的土方堆筑完成,填方总量约500万立方米。
“天境”位于森林公园的“仰山”峰顶,这里高48米,海拔86.5米,为森林公园的最高点。
登临“天境”向南可以看到公园主湖--“奥海”的全景,并且俯瞰鸟巢、水立方,北望北园全景,远眺燕山山脉,是全园的最佳观景地点。
三、“奥海”与“仰山”辉映“奥海”位于“仰山”南侧,与“仰山”主峰相映,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山水景观。
作为整个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奥海”也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面积达到24公顷,是森林公园中最为自然灵动之所在。
四、“朝花”“夕拾”台景色怡人“朝花台”和“夕拾台”分别位于“天境”的东西两侧,两个平台面积都有约百余平方米,站在平台上可以俯瞰主湖和奥运中心区景观。
五、“天元”:水中的观景平台“天元”景区是从“仰山”南侧余脉伸入“奥海”水面形成的一个直径20米的圆形滨水广场。
六、“林泉高致”景致迷人“林泉高致”叠瀑位于“仰山”的西南余脉,景区环境相对幽静,设有三潭两峰,景区蜿蜒曲折,全长约370米。
七、生态廊道连接南北两区外形酷似大型过街天桥,桥上种植乔木、灌木、野花等各种植被,而且还有可供电瓶车穿梭的主路和供游人漫步游览的林间栈道……这座横跨北五环路,位于中轴线上的生态廊道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和北园之间人车通行的重要联络通道。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347a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c.png)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肺,为市民提供了宝贵的绿色空间。
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以呈现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竖向规划设计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竖向规划为公园创造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
这些景观不仅使游客能够欣赏到公园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有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空间布局、建筑设计和交通组织。
在空间布局方面,公园充分利用地形,将山地、森林和水体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景观结构。
同时,通过设置生态廊道和绿化隔离带,公园实现了自然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在建筑设计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公园内的建筑物多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建筑风格也力求与周边环境相一致,以实现视觉上的和谐。
在交通组织方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模式,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同时,公园还设置了生态停车场和自行车道,鼓励游客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前期的研究和规划,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措施。
例如,在空间布局方面,公园可进一步优化景观结构,增设多功能活动区,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绿色屋顶和墙面的比例,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在交通组织上,可以进一步完善步行系统和自行车道网络,方便游客出行。
总结来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通过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实现了自然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通过不断优化景观结构、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完善交通组织等多方面的措施,公园竖向规划设计成为了创造可持续的绿色空间的典范。
未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继续努力,通过竖向规划设计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游憩体验,为市民带来更多福利。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c104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e.png)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1 规划理念中华文明的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奥林匹克公园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共分为三个区域,由南至北依次是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北京的中轴线,从前门、天安门广场、紫禁城至景山,贯穿了北京城。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延续了北京中轴线,保持了北京作为历史皇城的特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设计主题,用磅礴大气的自然山水园消融北京城市的中轴线,和谐地衔接了现代都市和美丽的大自然。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公园中的一山一水增添了气势。
发达的科技以及时代感的融入更使公园熠熠生辉。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了叠山理水的设计方法,这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
在整个设计山水的过程中,胡洁带领团队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孟兆桢院士等造园专家一起研究山水的做法。
他们都是中国传统园林最权威的老专家,有了他们的参与,公园的设计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北京的“绿肺”遵循“绿色奥运”的理念,胡洁巧妙地将森林公园设计成北京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全园种植450公顷绿地,林木覆盖率达到67%,超额完成北京申奥时的承诺(40%~50%);近自然林系统成为植物种源库,全园树木53万余株,其中乔木100余种、灌木80余种、地被102种;全园林木年产氧5208吨,年吸收二氧化碳32吨,年树木滞尘4731吨,是名副其实的“北京绿肺”。
同时,在公园的细节设计上还体现了万物灵长对动物的关爱:公园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城市内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和中国第一座雨燕塔。
建成后,这座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将成为市民的森林和休憩天堂,也是奥运会为北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绿色财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是展示中国环保理念的平台。
它采用了中水净化、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建筑等多项生态技术。
仅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就有5种环保技术:中水净化、雨水收集、污水利用、智能化灌溉和生态防渗。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c55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a.png)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公园,被认为是这座城市的“绿肺”。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一宝贵资源,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整体规划方案,以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最大化利用。
首先,我们重新规划了公园的布局和设计。
我们将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艺术区和生态保护区等。
每个区域都将有特定的设施和活动,以吸引不同群体的人群,并且保持公园的多样性和活力。
其次,我们着重提升了公园的生态环境。
我们将引进更多的植物物种,建立更多的湿地和人工湖泊,以促进动植物的生态平衡和多样性。
我们还将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提倡环保意识,以保护公园的自然环境。
除此之外,在公园的运动健身区,我们将引进更多的户外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鼓励市民参与体育活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在文化艺术区,我们将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在生态保护区,我们将加强对动植物的保护和研究,促进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最后,我们还将进行公园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改造。
我们将修建更多的步道和桥梁,方便市民步行和骑行,增加可访问性。
我们还将完善公园的卫生设施和便利设施,提升公园的整体服务水平。
我们还提出了一些可持续性的发展方案,包括光伏发电和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我们的整体规划方案旨在提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整体品质和功能,促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合作,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未来的世代留下宝贵的遗产。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688c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1.png)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友好型的公园,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将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首先,公园的主轴线应贯穿整个公园,以便于游客的方向感和引导。
主轴线应以宽敞舒适的步行道路为主,两侧种植大量的树木和花卉,形成美丽的景观带,同时也提供了阴凉的氛围。
主轴线的起点和终点设立标志性建筑物或雕塑,以便于游客记忆和导航。
其次,公园的景区设置应以自然环境为主,注重保护和利用原有的植被和地貌资源。
公园内可以设置不同的景观区,如湖泊、山地、草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湖泊可以设立游船码头和观景平台,供游客休闲娱乐和观赏风景。
山地可以设置登山步道和观景台,供游客进行登山运动和欣赏美景。
草地可以设置休闲休息的场所,供游客放松身心和举办文艺活动。
同时,公园还可以设置野餐区、瑜伽区、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再次,公园应设置各种服务设施,以方便游客的使用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公园内可以设置休息点、卫生间、饮水点等,供游客休息和补充水分。
公园还可以设置自行车出租点和停车场,以方便游客的出行和停车。
此外,公园还可以设置一些商业设施,如餐饮店、纪念品店等,以增加公园的经济收入和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
最后,公园的管理应具有高效性和环境友好型。
公园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增加人员和设备投入,以确保公园的安全和秩序。
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园内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公园管理部门还应加强与周边社区和游客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断提升公园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综上所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应当注重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划分功能区域,设置各种景观和服务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公园的品质和形象。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说明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ceb03d9bb68a98271fefaee.png)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说明1 规划背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
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的长期目标的需要。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叠山理水,要求掌握山水构成的规律,把握山水的客观形貌和特点。
只有掌握了山水构成的规律、形态,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典型化的山形与水系。
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
山水结合,才能组成完整的自然景观。
真实的自然山水就是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综合体。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山水方案构建山和水的组合。
经过对颐和园、北海等传统园林山形水系的研究,森林公园的山水组合最终定为“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模式。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统设计就是结合现场的地形水系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出的“龙湖”——龙形水系。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是变幻莫测的神物,更是炎黄子孙的祖先。
没有一种图案可以如同龙纹一般代表着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司水的神明。
腾云驾雾、排云布雨,龙与水相互依存。
唐代陶渊明曾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除了龙,没有一种神物能与水如此的相容。
此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方案被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在这里,北京城的城市中轴线将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在利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构建的自然山林前,龙形的蜿蜒水系,沿着城市的轴线向北盘卧。
银色的波光如同银龙的鳞甲在绿色的山林间熠熠生辉。
2 场地现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内水面包括3部分:一是湖泊,主要分布在南区的洼里公园和碧玉公园内,水面面积约,其中主湖面积22hm2,现状洼里湖公园湖面,现状碧玉公园湖面;二是河道(渠),水面面积约36hm2,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区园内小河等;三是规划湿地,水面面积为8hm2。
规划基址北边界为清河,清河导流渠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园区,另在公园东部有近南北向伸展的仰山大沟。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案例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bc9e2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9.png)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案例咱今儿来说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这个超酷的建设案例。
一、前期规划。
1. 选址的智慧。
这选址可大有讲究。
首先得找个交通方便的地儿,这样全世界的人来参加奥运会的时候才能顺利到达。
奥林匹克公园就选在了北京的中心地带附近,周围有好多地铁线路和主干道。
就像给它安了好多条血管一样,人和车都能畅快地流动。
而且这片地儿还得够大,能容纳下那么多的体育场馆、运动员村、媒体中心啥的。
就像一个大拼盘,得有足够的空间把各种“美食”(建筑设施)都摆进去。
2. 功能布局的巧妙。
从功能布局上看,那叫一个条理清晰。
把体育场馆都集中在一起,方便运动员比赛和观众观赛。
比如说鸟巢和水立方挨得近,观众看完田径比赛,溜达几步就能去看水上项目。
这就像去逛街,一家店挨着一家店,特别方便。
运动员村的位置也很妙,离比赛场馆不远不近。
远了运动员赶场累,近了又可能太嘈杂影响休息。
这就像给运动员打造了一个舒适的“小窝”,比赛完了能迅速回去休息补充能量。
还有媒体中心,就在核心区域。
毕竟奥运会的时候,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盯着呢。
记者们能快速到达各个场馆采访报道,就像一群小蜜蜂在花丛(奥运场馆)中采蜜一样,效率超高。
二、建设过程中的亮点。
1. 建筑设计的独特性。
鸟巢那设计简直绝了。
从外面看就像一个巨大的鸟巢,用那些错综复杂的钢结构编织而成。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这种结构能承受很大的重量,确保场馆的安全。
就像给场馆穿上了一层超级坚固的铠甲。
水立方也不示弱,那蓝色的“泡泡”外墙,看着就像一个梦幻的水世界。
这些“泡泡”可不是随便弄的,它们是一种高科技的膜结构,既能让场馆里面有足够的光线,又能很好地保温隔热。
就像给场馆披上了一件既时尚又实用的外衣。
2. 环保理念的融入。
在建设过程中,环保可是重中之重。
奥林匹克公园到处都能看到绿色的元素。
比如说有大片的绿化区域,这些树啊草啊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净化空气,让整个园区的环境超级棒。
场馆的建设也采用了很多环保材料。
5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的优缺点全解
![5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的优缺点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e6b81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a.png)
5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的优缺点全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的优缺点1 建筑总体情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座以⼭⽔植被为主的公园,建筑虽然不是主⾓,但却是公园景观的组成要素之⼀,必须与公园景观融为⼀体,体现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作为公园景观,森林公园对建筑⾃⾝的造型要求较⾼,因此在外观设计、材料选择、空间布局等⽅⾯多有突破,⼒求简洁明了并富有新意。
园内的整体建筑布局因地制宜,密切与场地特征和周边环境相结合,根据建筑功能,进⾏针对性的规划。
根据建筑所处环境和场地的不同,将园内建筑分为湿地建筑、滨⽔建筑、⼭地建筑、林地建筑等不同类型。
1.1 艺术性优点⼭地建筑和林地建筑的特点是周边树⽊茂盛,环境幽静,因此建筑材料的选择要与周边密林相呼应,建筑要尽量隐蔽在⼭林之中。
湿地建筑的建筑外形呈梯形,宽边朝向湿地,⼤⾯积的窗户和平台,以满⾜观景需求,同时在夏季游客量增⼤时,屋顶平台成为最佳的休息空间。
建筑内部与屋顶均采⽤本⾊⽊材,使建筑融于⾃然环境之中。
⽣态⽔处理展⽰温室紧邻的叠⽔花台平,⾯呈“S”形,建筑周边道路由流线形,故温室建筑造型呈⾼低四部分组合,与周边环境的肌理相应,并以错动的平⾯曲线与周围环境产⽣暗合,以层叠错落的建筑形体产⽣⾃⾝的韵律。
温室外墙选⽤通透的玻璃幕墙,使室内外景观形成⼀定的连续性。
滨⽔休息咖啡厅外形沿⽔岸线设计为曲⾯设置⼤⾯积观景平台和多⽅位活动空间,减少建筑体量,减轻对环境的压迫感。
材料选⽤⽑⽯、⽊塑等接近⾃然的材料,屋⾯为⽊质格栅结构,与围护结构游离开来,使建筑藏于树林之中,隐于湖泊之畔。
奥海南岸的码头管理中⼼建筑整体隐藏在场地之中,在等⾼线起伏之间获得空间。
屋⾯上是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的⾃然景观,现状保留的⼤树茂密成荫,并结合园路设置了⾃然⼭⽯,让游⼈只感⾝处密林之中,不觉⽴⾝建筑之上。
门区建筑设计结合了春、夏、初秋、深秋、冬五个季节理念,通过对建筑材料、建筑周边植物等的精⼼选择,⼒求体现相关季节的印象和氛围。
2024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2024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11f4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8.png)
2024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2024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为了举办2024年北京奥运会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该规划设计旨在营造一个符合奥林匹克主题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观环境,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规划设计囊括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的整体规划,包括景观布局、建筑设计、绿化植被、水体设计等多个方面。
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保护自然环境、融入城市环境、体现中华文化和营造良好的赛事环境。
在景观布局方面,设计师注重打造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相契合的空间。
整个公园的布局采用了"人、气、水、路"的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公园内设置了众多座椅和休闲空间,供游客休息和欣赏美景。
此外,设计还规划了独特的步道和自行车道,以方便游客的步行与骑行。
建筑设计方面,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奥运会的功能要求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规划中,建筑物的外立面采用了传统的灰色石材和现代的玻璃幕墙相结合的设计,既符合奥运会的标准,又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
绿化植被是整个景观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设计师在公园内大量种植了各种绿色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花卉等。
这不仅为公园增添了美丽的景观,还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此外,公园内还设置了多个草坪和休闲区,供游客进行体育活动和休憩。
水体设计方面,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公园内原有的水体资源,打造了多个人工湖泊和喷泉。
这些水体不仅增添了公园的美观度,还起到了调节温度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总之,2024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旨在为奥运会提供一个符合奥林匹克主题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观环境。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公园将成为集休闲、娱乐和体育为一体的场所,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分析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45fc84cc22bcd126ff0cbf.png)
细部设计.景观廊架。
下沉花园的雨水排放系统。
利 用 雨水收集设施与 雨洪利用系统相配套, 在保证雨水综合利用 效率的同时,满足各 区域地面设计标准内 径流雨水的排放。
下 渗 净 化
收 集
雨燕塔。
雨燕塔位于北园东北 部,是为北京雨燕及各种鸟 类提供栖息场所而建造。塔 高21.42米,建筑面积6.55 平方米,塔上共设有2240个 鸟巢。 然而,设计者并未充分考虑 雨燕的生活习性,这个塔最 后没有引来雨燕,却成了 “麻雀窝”!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分析
设计定位
1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 2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 3市民的健康森林和自然休憩场所。
立意构思:奥林匹克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 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 公园则代表着自然的空间格局,以自然生态系统赋予 北京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 载古老文明的轴线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 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通往自然的轴线” 的 概念。 总体布局: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 中轴线的北端,总占地面积1085公顷,是举办2008年 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区域。公园南起北土城东路,北至 清河,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和北辰西 路,跨越北四环和北五环。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 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 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 约680公顷。
景观廊架
廊架不仅有新颖的造型,搭配上太阳能光电板更是让其成为了 一个多功能的廊架。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的主题”,成为了一种富有内涵的多功能公共服务体系。
空间组织: 奥林匹克公园分为三部分:6.8平方公里的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3.15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和1.64平方 公里的已建成和预留区(奥体中心)。奥林匹克公园 围绕贯穿整个园区的中轴线设计了不同的景观,设计 了三条轴线——中轴线、西侧的树阵和东侧的龙形水 系。在龙形水系和中轴线之间设置了三段不同的空间 (庆典广场、下沉花园、休闲广场),水系两岸也分 别配套进行了景观设计。
北 京 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生 态 种 植 规 划 设 计
![北 京 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生 态 种 植 规 划 设 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f7dd03763231126edb1141.png)
三、植物种植设计分匙
湿地景匙不单是一个植物景匙, 同时它还具有净化园内水体的重要 作用。故整个湿地景匙的植物种植 不但要考虑景观效果,还要考虑到 选用的湿地植物与水生植物对水体 的影响。
四、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重要性
植物是景观构成元素中对生态环境贡献最大的元素。森林公 园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认识到这块绿地在改善匙域环境生态质量 方面的重要意义,将植物景观设计放在首要位置,希望通过丰富 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多样性,尽快把园匙建成一个植物 种源库,迚而为其他生物如哺乳动物、鸟类、土壤微生物等提供 良好的栖息环境,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
初春,桃李吐红,百花齐放;盛夏,乔灌葱郁,清爽宜人;仲秋,元宝 枫、火炬树、黄栌绯红点点,五彩缤纷;隆冬,遍野松柏,苍翠凝重。
三、植物种植设计分匙
为了建立稳 定的生态系统, 在公园南匙植物 景观设计时根据 不同的植物群落 分为:密林匙、 疏林草地匙、湿 地植物匙3类不同
的植物景观匙域。
三、植物种植设计分匙
密林匙主要功能是体验野外生存感受,植物配置选用北京乡土 树种中抗性强、耐瘠薄的品种,设计时尽力模仿山野氛围,突出山 林色彩,充满野趣。
三、植物种植设计分匙
疏林草地是提供人们迚行森林浴、日光浴的场所,同时可迚行 招鸟工程。植物可侧重选用能产生特有的芬多精的品种,以利于人 们祛病强身,同时对美容也大有裨益,并可为鸟类提供食物。
北京奥林匘克森林公园
生态种植规划设计
Contents
• • • • 一、公园概述 二、种植设计理念 三、种植设计分匙 四、植物群落的重要性
一、公园概述
北京奥林匘克森林 公园位于北京市匙北部, 城市中轴线的北端,规 市最大的 公共公园。
一、公园概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38a4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b.png)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Olympic Forest Park)是一个面积约为1.5万
公顷的全国性森林公园,它位于北京市市辖区汤河社区西郊,俗称“烈士
公园”。
它是以运动会主题为基础的森林公园,一方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又是展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所之一
首先,建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结合了生态系统保护、景观
设计、旅游及体育会的功能,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景观设计技术和理念,满
足游客的多重需求。
其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通过建立,森林
保护、水质治理、植物景观等绿化技术,以及建立森林管理体系及森林病
虫害治理,加强环境的长期保护。
此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还力求将景观空间文化、体育文化
等多种文化元素融入公园的构筑之中,以及增加健身、休闲、教育等设施,营造出和谐美丽、自然宜人的空间景观。
此外,绿色建筑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非常重要,奥林匹克森
林公园建设采用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引入自然景观,减少能源消耗,改善
环境质量。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37d5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3.png)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域,总面积约为680公顷,是2024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部分场馆和相关设施的重新规划与再利用项目。
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公园,增强市民和游客对于体育文化的参与感和居住体验。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起点是对现有场地的分析与调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水系分布、植被覆盖等自然基础条件,以及现有建筑设施的位置与状况。
同时,需要考虑公园所处的城市环境以及周边的交通网络,以便为公园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以上的基础数据,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交通布局与连接性:公园需要通过合理的交通布局与连接性,便利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在设计上可以考虑地铁、公交、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接入,并在公园内部设置便捷的交通环路和步行系统,方便游客在公园内的游览。
2.绿化景观的布局与配置:公园应该注重绿化景观的布局与配置,增加植被的密度和品种,以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生态环境。
可以根据场地的特点和形态设计大面积的草坪、花坛和水景,增加绿蔽效果,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
同时,可以合理设置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植物品种,以增强公园的观赏性和教育性。
3.水系景观的规划与营造:公园可以利用现有的水系资源,进行水系景观的规划与营造。
可以设置人工湖泊、水上运动设施等,提供水上娱乐和休闲的场所,并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同时,在水系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质和水环境保护的问题,确保水系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建筑设施与功能空间的布置:公园的建筑设施和功能空间是提供活动和服务的场所,需要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合理布置。
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公园特色和需求的建筑,如咖啡馆、休息亭、观景台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同时,可以考虑设置一些运动设施,如篮球场、健身区等,增强公园的运动氛围。
5.公共艺术品与文化活动的融入:公园可以通过设置公共艺术品和开展文化活动等形式,加强艺术与文化的融入。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68e3a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5.png)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1.生态保护: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和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
设计师们将保留和修复了公园原有的湿地、草原、湖泊等自然景观,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人为干扰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保护公园内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例如,通过增加湿地面积和改善湖泊水质,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2.植物适应性:为了使公园内的植物能够适应北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设计师们在植物规划设计中选择了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本地植物和生态恢复植物,如杨树、沙柳、柳树等。
这些植物能够在北方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中生长,并对大气污染、土壤盐碱等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3.生态景观营造:植物规划设计注重创造具有生态功能和美观价值的景观。
设计师们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植物组合和景观构建等手段,使公园内的植被景观能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生态体验。
例如,他们通过合理的植物组合将湖泊、湿地和草原等自然景观与园内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和谐的生态景观。
4.生态教育:植物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游客提供生态教育的机会,增强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设计师们在公园内设置了生态展示馆、生态路径、生态学习中心等设施,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和生态系统,向游客介绍了植物的生态功能和重要性,并传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总之,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对生态保护、植物适应性、生态景观营造和生态教育的重视。
通过保护和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选择适应北方气候和土壤的植物,创造具有生态功能和美观价值的景观,以及向公众传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些生态思想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打造成为一个既具有生态保护功能又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绿色生态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102a0f57c1cfad6195fa7e8.png)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07年3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第五届意大利托萨罗伦佐国际风景园林奖(TorsanlorenzuoInternationalPrize)城市绿色空间类奖项的一等奖。
该奖是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认可的国际风景园林奖,这是我国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
12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而后的2008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再次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规划类的总统奖(一等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认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21世纪世界显著成就之一,是在大都市中完全人工建造的大型城市公园,其大胆的、富有挑战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为耀眼的亮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距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80公顷,有10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被称作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
一、生态战略下的人文成果“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灵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延伸了北京古城中轴线,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着“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秉承了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重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境界;山水错落、负阴抱阳的山水空间具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文意境;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凸显“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气魄,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龙形水系”,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将中国龙图腾传向世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更具有历史人文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8957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5.png)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摘要:本文旨在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提供一个总体的规划方案。
这个
方案将考虑到森林公园的整个局面,以及保护环境和优化公共资源使用,
同时改善公园的空气质量和景观以满足公众需求的要求。
此外,本方案还
将重视景观建设,确保尊重当地文化,满足游客的需求,鼓励创新,并协
助活动组织者和公园管理者在经营及管理公园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和关键作用。
一、森林公园的功能:
1.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环境保护:为保护当地森林资源,实现社会、
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将制定相应政策,阻止森林破坏,对森林资源有
效保护,尽可能利用森林资源对环境友好,提高绿色水景和自然环境质量。
2.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教育:森林公园要不断推广和宣传森林文化,以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森林公园中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等资源,
加强公众文化素养教育,推行森林观光旅游,刺激森林公园文化的发展,
构建环境友好的森林公园。
3.加强公园空气质量控制:防止和控制公园的空气污染,落实空气质
量管理措施,完善和维护空气污染控制网络。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https://img.taocdn.com/s3/m/3256e83358fafab069dc02a0.png)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作者: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刘辉摘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位图北京中轴线示意图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
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
2005年10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北京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作为“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其规划设计理念中必然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07年3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第五届意大利托萨罗伦佐国际风景园林奖(TorsanlorenzuoInternationalPrize)城市绿色空间类奖项的一等奖。
该奖是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认可的国际风景园林奖,这是我国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
12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而后的2008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再次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规划类的总统奖(一等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认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21世纪世界显著成就之一,是在大都市中完全人工建造的大型城市公园,其大胆的、富有挑战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为耀眼的亮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距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80公顷,有10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被称作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
一、生态战略下的人文成果“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灵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延伸了北京古城中轴线,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着“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秉承了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重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境界;山水错落、负阴抱阳的山水空间具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文意境;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凸显“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气魄,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龙形水系”,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将中国龙图腾传向世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更具有历史人文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规模最大的在建奥运工程,从规划设计伊始,就将所有的工作纳入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体系中,以绿色为基础,展开全方位、近自然的生态体系规划;以科技为依托,展开各项综合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以人文为灵魂,营造富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山水格局,架构现代公园多功能公共服务体系。
森林公园全面应用当代最先进的景观建造技术和生态环境科技,制定出一系列重要的生态战略,形成大量生态设计成果,用科技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公园,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二、完美的人工生态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规划设计如此大面积的水面,在当时遭到了很多方面的质疑。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设计师胡洁说:“为了解决景观与用水的矛盾,我们在进行了水文水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决定采用中水,也就是处理过的生活污水作为公园的补水水源。
建成后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是国内第一个全面采用中水作为水系和主要景观用水补水水源的大型城市公园。
”由于中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偏高,直接注入湖中容易引发藻化现象,于是设计师们考虑通过湿地进行中水的处理。
胡洁说:“我们在南园设计了公顷的人工湿地系统。
在地下,埋藏着一套先进的高效水处理系统,利用高效的填料及水生植物的根系达到对水净化的作用。
而在地上则形成一道独具风格的、充满野趣的湿地景观,这样达到功能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水系是流动的、循环的,流动实现了流水不腐,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每天公园内对植物的浇灌以及道路喷洒用水全部取自湖水,同时,每天有2万立方米的湖水会回抽到湿地中进行循环净化,另一方面,每天都有中水源源不断的通过湿地处理后进入湖中,进行补充,这样,水在公园中就循环流动了,而湿地正是水系净化的核心。
三、多个第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植物景观规划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植物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设计、乡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等,把园区建成一个丰富的植物种源库,进而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从而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系统。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国内大型城市公园中的第一个全面应用可再生能源;第一个对废物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并形成闭合资源循环圈;第一个综合处理、循环利用绿色废物的处理中心;第一个实现了全园污水零排放;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第一个实行雨水收集系统规划;第一个实现集智能化管理、灌溉、消防、水质监测与预警系统于一身的智能化公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第一个将生物多样性及近自然林理念应用到公园规划中;第一个针对特有乡土鸟类种群习性而设计了雨燕塔;第一个全面贯彻生态节能策略、采用绿色能源构建公园建筑体系;第一个结合太阳能光电板搭建景观廊架。
四、最终的体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体现了“通往自然的轴线”的理念,使北京城古老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绿肺”;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都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体现了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体现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山水格局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奥运会期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运动员、组委会官员的一份珍贵的绿色礼物——充满中国山水特色的休闲后花园。
奥运会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宗旨是为北京市民打造休闲乐土,让北京市民在北京市内就可以享受森林氧吧,可以呼吸自然空气,而不用再远赴郊区了。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
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约680公顷,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图1)。
与历届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不同的是,北京城市的传统中轴线将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作。
天坛、天安门广场、紫禁城、景山,贯穿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而城市的园林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基础上,给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北部森林公园,将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2002年,北京市规委组织奥林匹克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美国景观设计公司所做方案被选为中标方案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
A02号方案为清华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向自然的轴线”。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图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规划图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
2005年4月14日市规发[2005]400号《关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的批复》批示原则上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2005年9月21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送达专家评审。
2005年10月27日,市委常委听取了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汇报,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方案(图2)。
图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平面图经过3年多的前期规划设计,目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已开始动工。
该项目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单位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园林设计所,扩初及施工图设计分别由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及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4家单位共同承担。
延续总体规划的理念,本设计方案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城市轴线(图3)。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
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长期目标的需要。
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山水休闲花园。
奥运会后,这片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将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和休憩大自然”。
将“绿色、科技、人文”3大理念在规划中真正贯彻落实是所有奥运项目的基本原则。
规划设计伊始,森林公园就将所有的工作纳入到3大理念的体系中来,将规划设计落实为人文规划、绿色规划、科技规划。
对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的人文意义,我们从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角度来理解。
精神层面的要求,是创造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景观格局,使该公园成为具有文化与历史代表性的人文景观、生态景观、自然景观。
秉承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山水格局为特色,根基于相地,形成开阔豁朗的宏观控制体系,兼具中国传统人文审美和现代公园活力,与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遥相呼应,臻至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清新自由的精神境界。
规划中对中轴线重要景观、山形、水系、平陆、湿地、各出入口、重要景观建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图 3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轴线示意图物质层面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并且在追求物质与精神文明进步的同时,还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森林公园不仅服务于奥运,还要服务于市民,它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市民喜爱的,集体育、文化、艺术、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活动区域,为城市居民提供内容丰富的休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