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循环系统
影像诊断04-循环系统
利用特定标记物对循环系统中的 分子进行成像,有助于更早地发
现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光学原理对循环系统进行无创、 无辐射的成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 的血管结构和血流信息。
超声微泡技术
利用微泡作为造影剂,增强超声成 像的效果,有助于评估心血管功能 和血流状态。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算法
云存储与共享
利用云存储技术,实现影像数据的共享和远程访 问,方便医生随时随地获取诊断资料。
移动设备支持
开发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让医生在移动设备上随 时查看和诊断影像数据。
谢谢观看
心包疾病
总结词
心包疾病是指心包膜的炎症、粘连、增厚、缩窄等病变,影像诊断对于心包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超声心动图是心包疾病影像诊断的首选方法,可以观察心包积液量、心包增厚 和粘连情况。心脏MRI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心包结构和毗邻关系,对于手术方案 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是通过高频声波对循 环系统进行检查。
超声可以等。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功能 和心肌病变情况,对于心脏疾 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无痛、实 时等优点,但检查结果受操作 者技术水平影响较大。
03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影 像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影像数据进 行自动分析和识别,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开发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供诊 断建议和参考,帮助医生更好地
解读影像数据。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不同影像模态的数据进行融合, 提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诊
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远程医疗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4. MRI:对心脏形态、功能、心肌活性和心肌灌注评价有很 高的准确性。
第一节 心脏与心包
• 检查技术 • 正常影像表现 • 基本病变表现 • 疾病诊断
一、检查技术
• X线:心脏摄片、心脏造影检查 • CT • MR • 超声
心脏形态
垂位心:心影纵轴和水平面夹角明显大于45° 斜位心:夹角约45°左右 横位心:夹角明显小于45°
瘦高体型 适中体型 矮胖体型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心脏大小
• 心胸比率 • 正常成人 ≤0.5 • 3周以内婴儿为0.55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CT表现
1. 横轴位:常用标准体位 2. 短轴位:观察左室 3. 长轴位:瓣膜、左室流出道、心尖部 4. 三维容积再现及冠状动脉探针:立体
肺充血
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增大,但边缘清 楚,肺纹理成比例增粗,边缘清楚
肺少血:肺血流量减少 • 常见于三尖瓣狭窄、肺动脉狭窄和其他右
横轴位:共8个层面
1. 主动脉弓上层面 2. 主动脉弓层面 3. 主动脉弓下层面 4. 肺动脉层面 5. 主动脉根部层面 6. 左室流出道层面 7. 左室体部层面 8. 左室膈面
心 室 长 轴
心 室 短 轴ຫໍສະໝຸດ VR左 冠 状 动 脉 回 旋 支 支 架
(三)正常心脏MRI表现
形态:右房横轴位呈不规则四边形,右心耳呈宽基底
(一)正常影像解剖(X线)
右缘:上段-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 下段-右心房
左缘:上段-主动脉结 中段-肺动脉段 下段-左心室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教学备课第四章循环系统第一节心脏与心包一、检查技术循环系统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系统,现代影像检查对心脏与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而且能观察心脏的运动和功能,还可对血流进行测量。
目前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除传统的X线、超声、核医学、血管造影外,新近出现了多层螺旋CT技术和MRI心脏快速成像技术,拓展了心脏大血管检查的领域,已成为心脏大血管检查的重要手段。
(一)X线检查:X线检查包括胸部透视、心脏摄片、心脏血管造影检查。
胸部透视尹影像清晰度差、无客观技术已基本淘汰。
心脏血管造影仍旧是目前多种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二)超声检查参考超声章节(三)CT检查常规的CT设备由于扫描时间与成像时间长,心内结构也显示不清,难于应用CT检查心,大血管。
自从超高速CT设备和螺旋扫描技术问世以来,才使CT检查心、大血管成为可能。
CT检查包括MSCT、EBCT。
MSCT图像质量高、检查时间短、费用较低,诊断效果较好,层厚已达0.5mm,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成像。
并配合多种重建技术,使得影像具有3维效果。
EBCT主要用于观察心脏形态和瓣膜运动,计算心功能,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空间分辨力较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四)、MR检查心、大血管MRI检查的优点是:①由于血流的流空效应,心大血管内腔呈黑的无信号区,与心血管壁的灰白信号形成良好的对比,能清楚地显示心内膜、瓣膜、心肌、心包和心包外脂肪;②MRI为无损伤性检查;③可从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以及斜面来显示心、大血管的层面形态。
目前心血管MRI成像速度已达20ms/s帧图像,可用于心脏的实时动态显示。
时间分辨力的提高,改善了图像质量。
完成心脏MRI检查,需要一定的技术:包括心电门控技术、成像方位选择、脉冲序列的选择、心脏灌注成像。
二、正常影像表现(一) X线检查心分右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四个心腔。
右心偏前,左心偏后,心房位于心室的后方,X线上,都投影在一个平面上。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导语: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学科,通过使用各种影像技术来观察和分析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的情况。
循环系统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检查中的应用及一些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一、心脏影像学检查1. 超声心动图(简称超声)超声心动图是最常见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实施,可以对心脏进行实时观察。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的大小、功能和血流速度等指标,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2.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简称MRI)心脏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解剖结构图像。
通过心脏MRI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心室壁厚度、心脏瓣膜情况等,对检测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有较高的准确率。
3. 电影式冠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性心脏影像学方法,用以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堵塞或狭窄。
医生通过将導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入对比剂,然后通过X射线来观察动脉的情况。
冠脉造影术可以帮助准确定位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治疗措施。
二、血管影像学检查1. 血管超声检查血管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对血管进行实时观察。
这种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可以观察到血管的形态、血管壁的厚度、动脉硬化及栓塞等情况。
血管超声检查对于动脉硬化、深静脉血栓和血管瘤等疾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磁共振血管造影(简称MRV)MRV通过磁场和无创静脉注射的对比剂,可以对血管进行成像。
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的整体情况,对于检测静脉血栓、动脉瘤和其他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三、心肺功能检查1. 肺部CT扫描肺部CT扫描是观察肺部解剖结构和病变的重要方法。
通过肺部CT 扫描,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部的大小、密度和形态,对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通过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化系统的定义、常见技术、影像学在疾病诊断与手术中的应用, 以及医学影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循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心脏
结构: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功能: 循环输送氧合血液。
血管
结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功能:输送营养物 与废物、维持体内平衡。
医学影像学技术
X-线
循环系统疾病影像学特征
心绞痛
1. 局部心肌缺血 2. 胸痛、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
1. 大面积心肌缺血坏死 2. 剧烈疼痛、气短、恶心
动脉硬化
1. 动脉内壁增厚、变硬 2. 典型表现:斑块、钙化
医学影像学在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规划
手术支持
如心脏手术中用于评估心腔大小、 血流速度等,辅助手术规划。
如血管成形术中,可直接观察手 术情况,辅助手术进行。
术后观察
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通过 影像学观察是否搭桥成功。
未来发展趋势
1 智能化技术
如AI、机器学习、自动化 等将在影像学诊断中大量 应用。
2 多模态组合技术
3 远程会诊
将不同影像学技术相结合, 获得更全面、更高质量的 影像。
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会诊, 满足大众健康需求。
适用于诊断心血管钙化、肺部水肿。
CT
适用于诊断动脉硬化、肺血栓等。
超声
适用于观察血液流动、诊断心脏缺陷。
核医学
适用于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影像学Biblioteka 诊断中的应用1血管疾病
2
可帮助检测动脉性疾病、静脉曲张等。
3
心脏病
能够检测心脏大小、壁运动、心脏瓣膜、 室间隔缺损等。
其他疾病
辅助诊断肺栓塞、肺源性心脏病、高血 压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2、右心室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示肺动脉段突出,相反搏动点下移。 ②右前斜位 示心前缘中、下段向前膨隆,心前间隙变窄。③ 左前斜位 示心膈面延长,室间沟后上移。④左侧位 示心前缘 与前胸壁接触>1/2。
2、临床意义:肺原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Fallot四联症和心间 隔缺损等。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大血管和周围血管 特点:不停运动着的系统对影像学检查要
求很高,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影像学检查包括:
普通X线、超声、核医学 、心血管造影 多层CT、MRI逐渐成为重要检查手段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第一节:心脏和心包
一、检查技术
(一) X线检查: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心普遍增大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主 动 脉 形 状 和 密 度 的 改 变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第一节:心脏和心包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二) 超声检查 (三) CT检查 ( 四) MRI检查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正常心脏横轴位CT扫描
SVC T AOA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左心室增大
后前位
左侧位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右心室增大
后前位
左侧位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3、左心房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左心缘四弓,心底双密度,
心右下缘双心房,降主动脉左移,支气管分叉角加大。 ②右前斜位及左侧位 食管左心房压迹加深、移位与 脊柱重叠,分为三度。③左前斜位 主动脉窗变小。 (2)临床意义:二尖瓣病变,左心衰竭和部分先天性 心脏病等。 4、右心房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右下心缘膨隆,最突点位置 较高,右心房高>心高1/2。②左前斜位 右房段膨隆, 成角,长度大于心前缘1/2。 (2)临床意义:右心衰,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病变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在临床医学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学科,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
其中,循环系统是医学影像学中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学中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循环流动。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返回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它们承担着物质交换的作用。
二、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成像技术包括超声波、X射线、核磁共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这些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关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和相应的医学影像学应用案例。
1. 心脏病:心脏病是循环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如心腔大小、心肌运动、心脏瓣膜功能等。
通过分析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缺陷或病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动脉疾病:动脉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等。
CT血管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的病变情况。
通过对血管造影图像的观察,医生可以判断动脉内是否存在狭窄、堵塞或扩张等异常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循环系统中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于静脉深部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检测和诊断血栓。
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医生可以确定血栓形成的位置、程度和相关组织器官的供血情况,以指导治疗策略。
4.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畸形。
X射线透视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检测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学
– 心后缘:上下部无清晰界限
• 上部:左心房 • 下部:右心房
• 右前斜特点:
– 升主动脉前缘平直,肺动脉段稍 隆起;心尖以上大部为右心室, 主动脉弓重叠
– 心影
• 梨形,心轴从右后左前倾斜
– 心前间隙
• 心前缘和胸壁之间三角形透 亮区,尖向下。
•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3:06:1313:06:1313:06Monday, August 08, 2022
•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2.8.822.8.813:06:1313:06:13August 8, 2022
•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2年8月8日星期一下午1时6分13秒13:06:1322.8.8
•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2.8.822.8.8Monday, August 08, 2022
•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3:06:1313:06:1313:068/8/2022 1:06:13 PM
•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2.8.813:06:1313:06Aug-228-Aug-22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2年8月下午1时6分2f2ri.n8g.i8lla1p3u:0ru6sA. Nuuglulasitac8u,li2s0te2m2por felis ut cursus.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年8月8日星期一1时6分13秒13:06:138 August 2022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冠状动脉瘘
管壁钙化
管腔狭窄和闭塞
管腔瘤样扩张
双主动脉弓
上腔静脉癌栓
肺血改变
间质性肺水肿
Kerley B线
间质性肺水肿:在肺淤血基础上,出现各种间隔线。
1)Kerley B 线:长23 cm、宽13 mm水平线影。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循环系统正常解剖结构及影像表现。 (2)循环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循环系统正常解剖结构影像表现。 (2)掌握: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3)掌握:风心病、房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
小测验:准备好了吗?
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理:
• 管壁脂质沉积 • 纤维组织增生 • 粥样斑块形成
管腔狭窄或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包括急性或亚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及慢性风 湿性瓣膜病。后者以二尖瓣损害最常见,其次 为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1、病理
二尖瓣狭窄
分为第一孔型(原发孔型)和第二孔型(继发孔 型),后者多见
房 间 隔 缺 损 示 意 图
病理生理
房间隔缺损
二尖瓣型心,右室、右 房增大,以右房增大为 主,肺动脉段高度膨隆 ,肺充血
房间隔缺损 CT显示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增大
法洛四联征(tetralogy of Fallot)
为常见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见于:MS、慢性左心衰竭。
2)Kerley A 线:长56 cm、宽0.51 mm,自肺
外围斜向肺门。 见于:急性左心衰竭。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大小:心胸比 率:0.5
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大小 三种形态:横位、斜位、垂位心
大 小 : 心 胸 比 率 :
0.5
二、正常影像表现:CT
一.横轴位是常用的标准体位,能清楚显示心内结构、 各房室的关系及心脏房室的大小;
二.长轴位、短轴位、四腔位
Normal CT manifestation
三.病因:深静脉血栓为首位病因。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并发症:并发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治疗:及时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可使死亡率下降至8%。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诊断:关键问题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诊断
•CTPA(CT pulmonary angiography)和DSA:CTPA是目前世界上肺栓塞的首要 的诊断方法;
主动脉夹层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临床:突发的剧烈胸、背痛,如撕裂、刀割样,可向颈、腹部放射。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MSCT和MR等影像技术显著提高了主动脉夹层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主动脉夹层 的CTA表现
CT平扫:钙化内膜内移、假腔内血栓、血液 外渗、纵隔血肿、心包、胸腔积液;
增强:
○ 可见双腔和内膜片,通常真腔较窄、对比剂充盈快,假腔较大、对比 剂充盈慢,
三、正常影像表现:MRI
心包
LEFT VENTRICLE
Base Mid Apex
DSA图像(腹 主动脉)
(二)各心室增大X线表现
左心室增大 a 心尖向下向左延伸:b相反博动点上移c左心室段延长、 圆隆并向左扩展;d左前斜60’时,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 前下移位;e左侧位,心后下缘隔上食管前间隙消失.心后膈上脊柱 前间隙变窄甚至消失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变
X线平片可见心脏增大和肺淤血等间 接征象,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瓣膜病变 的敏感方法。
心包炎
X线平片和CT可发现心包增厚和钙化 ,MRI可显示心包积液。
先天性心脏病
01
02
03
房间隔缺损
X线平片可见右心房、右 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可 确诊并评估缺损大小。
室间隔缺损
X线平片可见左右心室增 大,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并 评估缺损大小和分流情况。
二维超声心动图
实时显示心脏结构和运动 情况,评估心脏功能。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检测心脏内血流速度和方 向,评估心脏瓣膜功能和 血管狭窄程度。
心脏声学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心 脏内血流信号的显示,提 高诊断准确性。
CT和MRI检查
CT检查
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重建心脏和血管的三维图像,显示 心脏结构、血管狭窄和斑块等病变。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过程包括麻醉、切口选 择、病变处理、缝合等步骤,需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介绍
预后评估指标包括生存率、复发率、生活质量等,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情况。
预后评估方法包括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或转移等病变。
•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是将不同影像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 诊断信息。未来,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将在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精准医疗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精准医疗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未来,医学影像学 将与精准医疗相结合,通过影像技术对患者的循环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
总结词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使用超声波技术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诊断方法。
详细描述
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脏的结构和运动,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心肌的厚度和强度,以及检测心脏内是否存在异 常物质。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评估心脏的射血能力和效率,为医生提供有关患者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循环系统的病理表现
心血管疾病
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 、心瓣膜病等,可能导致心肌
缺血、心力衰竭等。
血栓形成
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等原 因,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如脑血栓 、肺栓塞等。
免疫异常
循环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抗体等成 分异常,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
0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抑制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05
循环系统的预防保健
合理饮食与运动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控制饮食中盐、糖、脂肪的摄入量,以降低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多吃蔬菜和水果
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有 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
适量蛋白质摄入
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 等,以维持血管健康。
CT血管造影的应用
总结词
CT血管造影是一种使用CT扫描和特殊造影剂来评估血管系统的诊断方法。
详细描述
CT血管造影可以检测血管狭窄、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循环系统疾病。它可以通过CT扫描来显示血 管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同时使用造影剂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此外,CT血管造影还可以评估心脏和血 管的功能和状态,为医生提供全面的循环系统评估。
医学影像诊断学:循环系统
右心室增大
左心房增大
1 左心房可向左、右、上、后四个方向增大 2 向左增大:左心耳凸出,形成左心缘第三弓 3 向右增大:右心缘双弓影或心底部双房影 4 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 5 向后增大:食管中段受压后移
◆二尖瓣型(梨形):右心增大、肺动脉段凸 出、心尖圆钝上翘 常见病变:二尖瓣狭窄、肺心病、房缺
◆主动脉型(靴形):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 凹陷、主动脉增宽 常见病变:主动脉瓣病变、高血压心脏病
普大型
二尖瓣型(梨形)
主动脉型(靴形)
(三)大小异常
1 心影增大包括心壁肥厚和心腔扩大,X线摄 片对二者不能区别
血及冠状动脉 缺点:创伤性、有一定的痛苦和危险、检查方
法较复杂,费用高
右心室造影
肺动脉造影
左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二 、CT检查
(一)常规CT扫描 主要用于了解心包病变、心脏肿瘤、血栓、
主动脉病变等的形态学变化 (二)超速CT扫描 优于常规CT扫描,并可了解心内结构及功能 (三)CTA
心 脏 CT 扫 描 及 重 建
心 脏 及 冠 状 动 脉 整 体 效 果 图
容 积 再 现 ( )
VR
最 大 密 度 投 影 ( )
MPI
曲面重建(CPR)
三、MRI检查
1 流空效应 2 多成像方位 3 MRA能显示心脏大血管的三维结构,即可
转动的内腔投影像 价值:显示心脏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二、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 X线表现
位置异常 形态异常 大小异常 主动脉异常 肺血管异常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透视:介入治疗的主要监视手段。
摄影:常用。
一般常用四个位置:后前位(正位),左前斜(向右转60°)右前斜(向左转45-60),左侧位(服钡剂)多层螺旋CT:64排以上心电门控技术:将MRI扫描固定在每个心动周期的某一时相,获取心脏该时相的信息一般以心电图R波作为MRI测量的触发点X线左: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室右: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右房心右缘的搏动代表右心房的搏动心脏形态:横位心-矮胖体格斜位心-适中体型,占多垂位心-瘦长体型儿幼心呈球形,心胸比》=0.5老年趋向于横位心或斜位心心脏大小心胸比例: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
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之间的距离。
正常:≤0.5正常时右心缘是膈肌至主动脉弓顶的1/2二尖瓣型-梨形主动脉球较小肺动脉段突出左右心缘不同程度向外膨心尖上翘(左房大、右室大)主动脉型心-靴型左室大(心后三角变小或消失)主动脉球增大肺动脉段内凹左心室段延长心尖下移升主动脉右突普大型心脏-烧杯样心影向两侧对称性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球大致正常肺门动脉扩张:右下肺动脉主干成人大于1.5cm,儿童大于胸锁关节水平的气管横径肺充血:原因:肺动脉血量增多,可引起肺动脉高压X线:肺野透明度正常;后前位-肺动脉段膨胀;双肺门增大、边缘清楚,“肺门舞蹈”;肺动脉分支呈比例增粗,向外周分布,边缘锐利。
左向右分流先心: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循环血量增多:甲亢心、贫血心肺少血:原因:右心排血受阻,肺血流量减少X线: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细小肺门变小、血管变细;严重出现侧枝循环:细小、紊乱网状血管影。
常见病变:肺动脉狭窄、三尖瓣狭窄、右心排血受阻的先心病。
肺淤血原因:肺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高压、肺水肿X线:肺野透明度明显减低;后前位-肺门增大、模糊、无舞蹈,可呈残根状;双上肺纹理增粗,呈倒八字形(放射性);肺静脉普遍扩张,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明显;严重可出现克氏B线(厚1mm,长2-3cm)常见病:二尖瓣狭窄、左心衰血管:超声首选CT横轴位:标准体位心脏和大血管短轴位:左室壁心肌长轴位:瓣膜、左室流出道及心尖部胸痛三联症: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脏病变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血流动力学改变:左 → 右分流 右 → 左分流 无分流
临床:无紫绀 左向左分流类 有紫绀 Fallot四联症等
X线诊断:肺血管纹增多 ASD、VSD、PDA 肺血管纹减少:肺动脉狭窄 肺血管纹无改变:左 → 右分流<2:1
房间隔缺损(ASD )
类型:原发孔型(少见) 继发孔型
病理: 左房 → 右房,右室,肺动脉
显示其内部结构的解剖、运动以及血流情况。有右心造 影、左心室造影、主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摄片: 后前位(吞钡、加深、远距) 左侧位(吞钡、加深) 右前斜位(45°) 左前斜位(60°)
后前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侧位
后 前 位 片
左 侧 位
右 前 斜 位
左 前 斜 位
右心造影
左心造影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消失 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CT:左心室增大
LV
LA
LV
MRI:左心室增大
LA
LV
右心室增大
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
后前位:心尖钝圆或上翘,心横径增大,心腰平直或 隆起,肺动脉段延长,相反搏动点下移
右前斜位: 心前缘膨隆,心前间隙变窄
左前斜位:心室膈段增长,室间沟向后上移位
X线表现
右房,右室增大 肺动脉段:突出,扩张,搏动增强 肺充血,晚期肺动脉高压 左房不增大,左室及主动脉变小
ASD
ASD
手术前
手术后
室间隔缺损(VSD)
类型:膜部(多见) 肌部
病理: 左室 → 右室 →右室,肺血管,左 房左室血流量增加
X线表现
左右心室均增大,但以右室为主 肺动脉扩张,肺充血,搏动增强 左房轻度增大 晚期肺动脉高压 → Essenmenger
循环系统01医学影像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循环系统的概述 • 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 • 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 • 循环系统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目录
•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循环系统疾病的案例分析
01 循环系统的概述
循环系统的定义
01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运输氧气、 营养物质和荷尔蒙等物质的生物 体液或血液的管道系统。
详细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脑梗 死等多种类型,其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高
血脂、糖尿病等。在医学影像学检查中, CT、MRI、超声等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关于 心脑血管疾病的详细信息,如血管狭窄、血 栓形成、心脏功能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 析,医生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挽救患
者的生命。
血液系统疾病的案例分析
运输营养物质
循环系统能够将营养物 质从消化系统输送到身 体各个组织和器官,满 足能量需求。
运输荷尔蒙
循环系统能够将荷尔蒙 从内分泌腺输送到身体 各个组织和器官,调节 生理功能。
维持血液压力
循环系统能够维持血液 压力,确保血液在全身 流动顺畅。
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
02
心脏的解剖结构
01
心脏的组成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包括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 右心室。
1.谢谢聆 听
总结词
血液系统疾病是一类涉及血液成分异常 的疾病,其症状包括贫血、出血、感染 等。
VS
详细描述
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小板 减少症等多种类型。医学影像学检查能够 提供关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详细信息,如骨 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MRI检查中表现 出骨髓信号异常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 析,医生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血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供血情况。
血压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快慢会影响到血液循环的速度和血流量,从而影响到身体的生理功能。
心率
血压与心率
血液循环
血管系统
氧气和营养物质交换
血液流动与循环的生理过程
03
循环系统的疾病
定义
MRI检查通常采用快速扫描技术,可以获得心脏和血管的动态图像,以及血流信号和定量分析数据。
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进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5
循环系统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要点三
药物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缓解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
饮食调整
维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以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
合理饮食与运动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保持血压在正常水平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检测血压等方式来控制血压。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症状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后疼痛消失。
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
病因
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
医学影像学 循环系统影像学
(二)心血管造影正常表现
正常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造影
右心造影
正位 右房(上、下腔静 脉)、房室口、右 室、漏斗、主肺动 脉干、左右肺动脉
右心造影
侧位 前部为右室和右室流 出道;后部为固有心 房和腔静脉窦,腔静 脉窦接上、下腔静脉
(二)心血管造影正常表现
2、左心造影 正位(前后位):左房呈卵圆形,位于气管分叉
熟悉和掌握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与生理及其病理状态下发 生的变化,是学习心血管影像学的关键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常需应用一种甚至几种影像学检查
第五章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循环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 1. 常规X线检查(conventional x-ray radiology):
透视(少用)、平片(常用) 2. CT(computed tomography) 3.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4. 心血管造影检查(cardio-angiography) 5. 其 他 : 心 血 管 超 声 、 血 管 内 超 声 、 核 素 成 像 ( ECT 、 PET)等 各有临床应用价值与限度,需依临床需要选用
第五章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常规X线检查 透视现已不再作为重要的常规检查方式; X线摄片可用于观察心脏大血管形态、肺血分布,判断心功能
MSCT 平扫仅能评估心脏大血管和心包的大体解剖形态和毗邻 关系;经静脉注入对比剂的CT血管造影(CTA)可评估主动 脉、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形态学和病变,联合应用心电门 控技术可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正常影像学表现-右前斜位
(三)右前斜位:左膈在前,靠近胸骨,膈顶较低,膈下可见胃泡;右膈在 后,位置较高,膈下无胃泡。心影前缘自上向下: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和漏斗 部、右室、最下端为左室心尖部;后缘:上段为主动脉弓、降部以及气管、上 腔静脉的重叠影,下段上部为左房,下部为右房,最下端有时可见下腔静脉影。 心影前缘与胸壁之间的三角形透光区称心前间隙或胸骨后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
心前间隙 心后间隙 食管压迹
45o右前斜位实例
左心房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食道压迹
主动脉弓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60o左前斜位
组成:
心前缘——
右心房 右心室
心后缘——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全貌
60o左前斜位实例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左侧位
等)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T 增强检查
RV RA
LV LA
RV
RA
LV
LA
心包积液 (上图)
心包钙化 (下图)
RV
RA
LV
A
S
LA
D
正常心脏 房间隔缺损
MSCT 冠状动脉成像
RCA
LAD
LCX
正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
正常右冠状动脉(RCA)
右冠状动脉(RCA)狭窄
右冠状动脉支架
三、CT检查:
❖ 第三、四代全身CT 平扫:8-10mm无间隔逐层扫描 显示心脏大血管断层形态、钙化 增强:含造影剂血流显示内腔
❖ 螺旋CT(SCT)和多层螺旋CT(MSCT) 一次屏气(≤20秒)完成大范围检查
❖ 螺旋CT血管造影(SCTA) 心脏、冠状动脉、主动脉成像
CT检查应用:
❖ 心包疾患(缺如、畸胎瘤、增厚、积液等 ) ❖ 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特发性心肌病等) ❖ 心脏肿瘤(粘液瘤、心肌肿瘤) ❖ 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瓣膜病变) ❖ 大血管疾患(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肺动脉栓塞
上腔静脉 升主动脉
右心房
主动脉结
肺动脉段 相反搏动点 左心耳
左心室 心尖 心包脂肪垫
二、肺血管正常影像
组成:肺动脉、毛细血管、肺静脉 ❖ 肺动脉
右下肺动脉宽度小于15mm
右下肺动脉
正常肺动脉造影
❖ 肺静脉 右室→肺动脉→毛细血管→肺静脉→左房
正常肺静脉造影
三、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
远达片后前立位
位置:
右 1/3 ;左 2/3
组成:
右心缘—— 上 升主动脉/上腔静脉 下 右心房/下腔静脉
左心缘—— 上 主动脉结 中 肺动脉段(心腰) 下 左心室
远达片后前立位实例
升主动脉 及上腔静脉
右心房 下腔静脉
主动脉结 肺动脉段
左心室
45o右前斜位
组成:
心前缘—— 升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影右 心 室 造
2、左心造影:
适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 心室间隔缺损,永存房室共道,左心室病变
影左 心 室 造
3、主动脉造影
主要适用于了解主动脉本身的病变: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主动脉与肺动脉或主动脉与右心室的异 常通道(PDA等)
影主 动 脉 造
4、 冠状动脉造影
主要用于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医学影像诊断学
循环系统
关于影像及影像医生
➢ 手-写 师傅 ➢ 手+脑=专家 ➢ 手+脑+心+现代医学影像学=艺术家 ➢ 技术成熟=最熟悉你的人请你看片 ➢ 心理成熟=你能为最熟悉的人看片
关于 心脏及大血管
关于循环系统
心脏及大血管
循环系统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
1、熟悉和掌握循环系统正常X线、CT及 MRI表现 2、熟悉和掌握循环系统异常X线、了解循 环系统异常CT、MRI表现 3、熟悉和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的影像学诊断 及鉴别诊断
左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大血管 正常影像学表现
解剖 Anatomy
正常血流动力学
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 途径: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 →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 途径:右心房(心脏)→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左心房(心脏)
组成:
心前缘——
升主动脉 右心室漏斗部和肺动脉主干 右心室
心后缘——
左心房 左心室
基本概念:
胸骨后间隙 心后食管前间隙
右心室
左侧位
左心房 左心室
搏动
规则、有节律性 心左缘的搏动主要代表左心室的
搏动,心右缘的搏动代表右心房 的搏动 左心室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 反,两者的交点称为相反搏动点, 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一个重 要标志
不同体位心、大血管结构投影示意图 (体位摆位示意图)
正位
2m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侧位
二、超声心动图检查:
(1)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与搏动,了解心脏舒 缩功能和瓣膜活动显示心血管内的血流状态。
(2)主要分为三种检查方式: ❖ M型超声: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力 ❖ 二维超声:基本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能 实时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连续关系
劣势:检查时间长;封闭环境; 磁场对心室肌兴奋性的影响;禁忌症
ASD
RA
L V
LA
MRI 白血技术
MRI 黑血技术
ASD
右心房 左心房
房间隔 左心房
心肌标记技术
脉右 冠 状 动
MRI冠脉造影
脉左 冠 状 动
五、心血管造影
1、 右心造影: 适用于:三尖瓣疾病,法洛氏四联症,
肺动脉疾病,腔静脉梗阻性疾病
➢ 检查方法 ➢ 正常影像学表现 ➢ 基本病变 ➢ 常见疾病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1、透视:多体位、动态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轮廓及搏动 情况。不作为常规应用。
2、摄片:平静呼吸时屏气 ;常规四位摄片: 正位(后前位):靶片距离—2m 右前斜位(第一斜位):向左旋转45~60 °, 食道吞钡 左前斜位(第二斜位):向右旋转60° 左侧位:食道吞钡
四、MRI检查
❖临床应用
1、主动脉疾患及畸形 2、心脏和心旁肿瘤 3、原发性心肌病,尤其是肥厚型 4、心包疾患 5、缺血性心脏病 6、先天性心脏病 7、肺血管疾患 8、心脏瓣膜病等
❖MRI检查的价值评价
优势: 1、正常和病理解剖形态 2、多方位成像技术 3、电影MRI动态观察 心室容积 心肌重量 心搏出量 射血分数等计算 4、心脏功能评价 心肌组织标识 血流标记; 心肌灌注 5、MRA(增强和非增强)
(一)体型:
心脏增大的测量——心胸比率
≤0.5(正常范围)
❖ 彩色多普勒:对心血管内血流方向、速度和状态进行显 示
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二尖瓣波群)
RV RA
LV LA
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四腔心切面)
RV
LV
LA
二维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VSD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VSD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A
LA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