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72467ce284ac850ac024257.png)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 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 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曹子建之于子桓, 有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 大抵如此。
(一)诗歌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第一章 建安与正始文学
一、建安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
建安文学的时间段限,上起汉献帝元年(公 元196)下到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3)指 汉末魏初的文学,共27年。 其主要作家大 都生活在汉献帝建安时期。
(一)儒学失去统治地位,思想意识的解 放。
谢灵运:“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 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明代张戎《岁寒堂诗话》“韩退之之文,曹子建 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二、创作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曹丕称帝为界,划 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抒写自己政治上的雄心 壮志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代表作他的 《白马篇》。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学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 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 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 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 辨析的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https://img.taocdn.com/s3/m/4953c2fa9e3143323968932a.png)
《诗经》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余冠英《诗经选》高亨《诗经今注》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闻一多《诗经新义》《诗经通义》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一、《诗经》的基本概况1、《诗经》的性质与名称《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成童舞象、学射御。
”《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墨子·公孟》:“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礼记·孔子闲居》:志之所至,诗亦至焉。
诗之所至,礼亦至焉。
礼之所至,乐亦至焉。
《礼记·仲尼燕居》:“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
”《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称《诗经》《诗经》的批评史与研究史2、《诗经》作品产生的时间与地域附:十五《国风》地域分布详表周南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北部(江陵)江汉之间召南同上卫风河北省磁县、东明、濮阳;河南省安阳、淇县、滑县、汲县、开封、中牟等地邶风同上鄘风同上王风河南省洛阳、孟县、沁阳、偃师、巩县、温县等地。
郑风河南省新郑(开封西南)洧水、溱水一带。
齐风山东省(北部、中部)临淄魏风山西省芮城东北唐风唐地就是晋地,山西晋水一带。
秦风陕西省甘肃东部陈风河南省淮阳安徽省亳县一带桧风河南省密县东北曹风山东省西南荷泽、定陶、曹县一带豳风陕西省彬县旬县3、《诗经》的结集与编定“采诗”说——《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汉书·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下天下。
”“献诗”说——《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3)](https://img.taocdn.com/s3/m/300d84e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5.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 (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讲1.概述先秦文学的进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进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进展的历史时期。
第二章神话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要紧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事情怎么?2.《诗经》是怎么分类与编排的?3.汉代的传《诗》的事情怎么?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讲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挑选两篇举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妨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要紧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挑选《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举行分析。
7.《国语》的要紧艺术特点有哪些?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挑选《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举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明白。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啥是“三表法”?5.《老子》散文的艺术特点要紧有哪些?6.谈谈你对老庄思想基本精神的明白。
7.以《逍遥游》为例,谈谈《庄子》散文的要紧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共103页文档共10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共103页文档共10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2e6fb1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7.png)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3)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3)魏晋南北朝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fcb0712cfad6195f312ba673.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3)魏晋南北朝文学1、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魏晋风骨”,是建安文学的总体特征。
所谓“风”是指文章的生命力;“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使文章表现有力。
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表现上的上述特征。
2、邺下文人集团:指曹氏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
3、《燕歌行》:曹丕代表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
4、“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5、《悲愤诗》:蔡琰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
真实再现了汉末动荡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具备诗史的规模和悲剧气氛,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时代色彩。
是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发展6、名教: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教即通过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7、魏晋风度:此词出自鲁迅。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风流自赏。
清谈、吃药喝酒。
8、正始之音:正始时期的诗歌与建安时期风貌迥异。
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再加上玄风的影响,诗歌又逐渐和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期的慷慨悲壮变为辞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这就是“正始之音”。
9、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10、二十四友:晋惠帝时,贾谧专权,当时文人多投其门下。
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等人皆在其中,有“二十四友”之称。
11、左思风力: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左思志高才雄,胸怀豪迈,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情调高亢,辞采壮丽,笔力矫健,气势昂扬,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Ⅲ》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b193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1.png)
课第 三
章
件 内 容
古代文学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繁荣
秦汉时期的文学特点与代表 作品
文学起源与早期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变革 与成就
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与诗歌
隋唐时期:唐诗与散文
秦汉时期:汉赋与乐府诗
宋元明清时期: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与骈文
重要作家作品介绍
应用范围:讨论法适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对于需要探究、实践、互动的课程 更为适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案例分析法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对所选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文学价值 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分析的成果,提炼文学作品的精髓
实践法
案例分析:通过具 体案例来分析中国 古代文学史中的重 要作品和人物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 重要主题和思想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 参观古代文学遗址和 博物馆等实地考察, 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学 史的直观感受
模拟授课:模拟古代 文学史的授课过程, 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 ,加深对古代文学史 的理解和掌握
《
PPT
Ⅲ PPT输
赅入 的你
阐的 述正 观文 点,
古
文 字 是
代
您 思
课 想 文 的
提 炼
件 学 ,
汇 报 人 :
请
史
壹 目 录 标 题
肆 课 方件 法教 学
贰 课 件 概 述
伍
与 反 馈
课 件 评 价
叁 课 件 内 容
陆 意事项建议与注课件使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作品整理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作品整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8821ed1df18583d049645927.png)
第一编隋唐五代文学作品选第一章隋代诗歌第一节隋代诗坛的总特征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处于过渡阶段。
第二节主要作家(诗人)作品隋代文学(诗歌)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另一部分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虞世基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
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卢思道卢思道(约530-582),今传辑本《卢武阳集》一卷。
主要生活在北朝。
他有一些诗如《采莲曲》偏于齐梁风格,但他的《从军行》则体现了北方文人重“气质”的特点,是他的代表作。
《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祈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前半写将士们英勇出征,杀敌报国,久戍不归,生活艰苦,思亲念家。
后半写思妇遥念亲人,情兼忧怨。
结句讽刺靠战争猎取功名的将军。
诗中不仅具有北朝诗歌刚健雄劲的风格,而且也具有南朝诗歌清丽流畅的特色。
两种风格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从形式上来看,这首诗采用的是南朝歌行体,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胡应麟《诗薮》:“音响格调,咸自停匀,体气丰神,尤为焕发。
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行》。
”杨素隋朝开国重臣,亲历征战,对军旅生活体验尤深。
《出塞》二首为代表作。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格调清远,“转似出世高人”(沈德潜)《赠薛播州诗十四章》也是佳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https://img.taocdn.com/s3/m/6a2291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9.png)
左:国子监
上:读书人
二、柳永对词的新变(“三创”)
(一)创意:柳词题 材 内容的开拓
1、描写都市繁华、市井风 情。 词集中约1/5为都市词, 描写范围涉及汴京、杭 州、苏州、扬州、益州、 会稽等都市 ,反映北宋 中期经济之繁荣。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记叙文言之有物,情感真挚,达到了思想与艺
术的完美统一。如《醉翁亭记》等。
❖ 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 (1)创造了“文赋”(部分地保留了骈赋、律赋得铺
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大量使用单笔 散体文字,文体更加活泼流动。如《秋声赋》)
三、欧阳修的散文、辞赋
欧文: 欧阳修在文章观念上吸众家之长,文道并重, 文从字顺,文体丰富。其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1、政论文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观点新奇,义正词
严,激情充沛,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如《与高司谏 书》、《朋党论》等。
❖ 2、史论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
思考,言简意深,富于哲理,如《五代 史.伶官传序》。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 “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 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 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 时。”
(宋)罗烨《醉翁谈录》: “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 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 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 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终因狂傲不羁,甚至触怒皇 帝,故久不得中举。
柳永213首词,共用了133个词调(宋人总共用调 880余调),其中大部分是首创的。有的是改自唐 宋大曲或民间歌曲,有的则是自创,在当时极为流 行。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https://img.taocdn.com/s3/m/67a9d0f24693daef5ef73d01.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隋唐文学第一章隋唐诗概貌一.隋诗概貌“清绮”是一种偏重于艺术技巧、描写手法、声律词藻,相对忽视思想内容的文风。
梁、陈宫体试的出现,把这种文风推向极端以描写女性的姿态为主要内容,形式上注重雕琢字句和堆砌典故。
“气质”是一种偏重思想内容,注重时用,相对忽略文学艺术性的文风。
隋代诗歌分为文帝、炀帝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总的倾向是走北朝刚健朴质,主要诗人卢思道、薛道衡、杨素的作品在北调的基础上融合南风。
卢思道:《卢武阳集》,代表作《从军行》,这诗直接影响到盛唐边塞诗的创作。
薛道衡:有《薛司隶集》,代表作《昔昔盐》、《人日思归》。
薛道衡的边塞诗境界开阔,气氛悲壮,更能体现北朝诗歌雄浑刚健的本色。
杨素《出赛》后期倾向南朝清绮。
隋炀帝《宴东堂》、《嘲司花女》。
表怀才不遇,如孔德绍《夜宿荒村》明余庆《从军行》、虞世南《蝉》纵观隋代,统治阶级的文艺政策和对文学品味的好恶为当时诗歌风格取向的决定因素,总的来说,隋诗为唐代七言歌行和五七言律诗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是从南北朝诗向唐诗过渡的阶段。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唐诗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分期起源于南宋宋严羽《沧浪诗话》,奠定于元杨士弘《唐音》,完成于明高棅的《唐诗品汇》。
初唐诗歌侧重于风雅兴寄,仍然带着齐梁余韵,风骨与声律相对分离:盛唐诗歌侧重于情韵兴象,风骨声律兼备;中唐诗歌感事写意,又分成侧重于拯物济世的元、白一派和侧重于抒写个人不平之鸣的韩、孟一派,分别形成清俗和奇险的诗风;晚唐诗歌侧重于内心体验的感性显现,意旨朦胧而意象华美。
三.唐诗繁荣及其原因(一)唐诗本身不断发展变革,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1.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变革 2.诗歌形式技巧方面的发展变革(二)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时唐诗兴盛的基本原因(三)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促进唐诗繁荣的一个间接原因(四)与宋、明以后的文字狱或者特务政治相比,唐代的政治较为民主,文禁松弛,社会思想文化也较为开放活跃(五)唐代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昌盛,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接的影响(六)唐代诗人的审美意识对唐诗的繁荣起着主导的催化作用唐代文人的思想精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乘运而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自觉地继承儒家诗学的“风雅”传统,拯物济世3.敢怒敢言,敢于批判黑暗丑恶的现象,敢于抒发理想受阻、个性被压抑的不平之鸣一唐初的的宫廷诗人(一)唐太宗时期的宫廷诗人魏征以《述怀》最有名王珪《咏汉高祖》《咏淮阴侯》虞世南《蝉》(二)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人“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f941ab0433d4b14e8424689a.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一节欧阳修的古文、辞赋和四六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新风的文坛领袖。
二、欧阳修诗文革新主张: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
体现在:1.反对西昆体和“太学体”。
2.对文与道的关系的全新认识:(1)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2)文道并重;(3)文具有独立的性质。
3.文道并重的思想的两重意义:(1)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
(2)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三、欧阳修的散文1.古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1)他的有些议论文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这一类文章具有积极的实质性内容,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的有机结合的典范。
(2)另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2.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
3.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文体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
二、欧诗内容题材: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但欧诗更重要的内容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慨。
如《戏答元珍》。
三、欧诗特点:1.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
欧诗中的议论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所以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躁艰涩之失。
欧诗的散文手法主要是体现在借鉴散文的叙事手段。
2.欧诗也学李白,主要得益于语言清新流畅,这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便形成了流丽宛转的风格。
3.欧诗的成就不如欧文,但两者的风格倾向是一致的,这种诗风是对西昆体诗风的矫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265c4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f.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考核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曹雪芹2. 唐代诗人李白的字是______。
答案:太白3.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______。
答案:诸葛亮4.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______。
答案:及时雨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诗歌总集。
答案:现实主义6. 韩愈是______代的文学家。
答案:唐代7.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代的______。
答案:笔记小说8.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答案:孔尚任9.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由一块______化成。
答案:仙石10.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______的作品。
答案:屈原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A. 《琵琶行》B. 《长恨歌》C. 《夜泊牛渚怀古》D. 《乌衣巷》答案:B2. 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3.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哪个时期的逸事?()A. 魏晋南北朝B. 唐代C. 宋代D. 明代答案:A4. 以下哪部作品是元曲?()A. 《西厢记》B. 《桃花扇》C. 《长生殿》D. 《牡丹亭》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唐代李贺创作的?()A. 《马诗二十三首》B. 《长恨歌》C. 《夜泊牛渚怀古》D. 《乌衣巷》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
答案:《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性格多情而叛逆,对封建礼教持批判态度;林黛玉是贾宝玉的知己,才情出众,性格敏感而善良;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端庄稳重,善于处理家庭事务;王熙凤则是贾府中的女管家,聪明能干,手腕强硬。
2. 简述唐代诗歌的发展特点。
答案:唐代诗歌的发展特点有:一是诗歌创作的繁荣,诗人众多,作品丰富;二是诗歌形式多样,如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三是诗歌内容广泛,既有咏史抒情的,也有山水田园的;四是诗歌风格各异,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资料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7b53f64bf78a6529647d53ed.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戏剧: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舞台艺术。
元杂剧:即元曲。
元代的元杂剧和元散曲的总称。
是在蒙古灭金(元代)前后,以北曲为声腔的戏曲形式,也称北曲或北杂剧。
科介:科泛简称科,南戏、传奇称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指示。
《四声猿》:是明代徐渭创作的杂剧。
《四声猿》是《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四部杂剧的合称。
南戏:是北宋末叶到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流行,以南曲为声腔的戏曲形式,亦称戏文、南曲、南曲戏文、南戏文。
发源地是温州。
副:南戏结构上的一个特点,在正戏开场前由副末登场,介绍剧情梗概和作者创作意图。
又叫副末开场或家门大意。
传奇:明清两代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称为传奇,它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国性剧种。
代表作是《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吴江派:明代万历至明末产生的戏曲流派,代表者是江苏的沈璟,坚持以“声律第一”的理论,并跟临川派产生激烈的论争。
临江派与吴江派之争:是万历至明末中国戏曲发展史中的一场派别论争。
这场论争是江西临川派的代表者汤显祖和江苏吴江派的代表者沈璟围绕戏曲创作应以“文辞第一”还是“声律第一”的问题进行的一场论争。
论争的结果使许多传奇作者清醒认识到熔文辞与声律于一炉的重要性。
南洪北孔:是清代康熙年间南方浙江钱塘洪昇和北方山东曲阜的孔尚任的专称。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阜的《桃花扇》先后问世,轰动社会,使两位作家誉满文坛,故有此称。
明清章回体:是明清白话长篇小说的基本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
明代四大奇书:指明代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今古奇观》:该书是明末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选本。
是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两书中精选出来并刻印出版的四十篇作品的名称。
台阁体:明代永乐以后,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重臣所写的诗文,特点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
童心说:明代李贽提出的,童心即真心。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三)](https://img.taocdn.com/s3/m/1be97b5c6bd97f192379e92d.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三)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精)](https://img.taocdn.com/s3/m/a31ad99f02d276a200292e42.png)
1、杨维帧:牛鬼蛇神。
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
风格秾丽瑰奇, 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
《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 心悬日月光。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 :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 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 :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
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
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 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
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
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 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
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 ;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
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
沈璟吕天成王骥德。
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 :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
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
忠义,诸葛亮关羽。
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 民间流传与创作 (历史与传统融合; 宗教色彩淡化, 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
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 ;三教观念; 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https://img.taocdn.com/s3/m/ce31eb370b4c2e3f5727632a.png)
一、名词解释1、苏梅: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
苏舜钦,字子美。
梅尧臣,字圣俞苏梅并称,其实二人政治态度与诗风均不相同。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2、江西诗派: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因黄庭坚为江西人而得名,但诗派中的其它人均不是江西人。
北宋末吕本中列《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立为创始人,又列陈师道等24名诗人为成员。
宋末元初方回提一祖三宗之说。
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但这些诗人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不尽一致,甚至有的否认自己为江西派诗人。
但作为一个创作流派,黄庭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3、苏辛:北宋文学字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
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不同在于苏轼狂放,辛弃疾豪放。
5、窦娥冤:《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
作品的素材,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窦娥冤》的核心问题,是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作品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与官吏的贪污凶残。
热情讴歌了被压迫人民群众英勇坚强的反抗精神。
6、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
又号六一居士。
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诗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
所作多议论当世事,切中时弊。
以文章负一代盛名。
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7、四灵派:四灵又叫“永嘉四灵”。
是指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并因其四人的表字或名号中有“灵”字而得名。
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
翁卷字灵舒。
赵师秀号灵秀,。
四灵的大量诗歌清新可诵,爽朗自然。
四灵诗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他们反对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然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捐书以为诗”。
因而作品极为卑弱浅薄。
对现实漠不关心。
在诗中不能写政治感慨,不能发牢骚不平。
8、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钱塘人。
少负才名。
其文汪洋恣肆,其诗奇怪崛老苍,诗大都散佚。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共103页文档PPT文档共10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共103页文档PPT文档共10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065ef3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8.png)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共103页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期末考试以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期末考试以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645f4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2.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期末考试样题以及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这句话见于《礼记或四书》的《大学》篇。
2,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4,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
5,“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这是北宋词人晏几道《鹧鸪天》词的开头两句。
6,《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的作者是周邦彦。
7,南宋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8,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词源》。
9,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应该“协律”“可歌”。
10,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11,“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
”这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寄晁元忠十首》其五诗中的名句。
12,《蔡宽夫诗话》记载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关于诗歌用典的意见:“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13,北宋诗人俞紫芝《宿蒋山栖霞寺》云:“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14,《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
15,《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吕本中,宋末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
16,据《都城纪胜》等记载,宋代“说话”有“四家”分工。
其中影响最大的两家是小说和讲史。
17,杜仁杰的[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套曲描写了金元时期勾栏中上演院本和杂剧的情形。
18,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和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称为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1.概述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神话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情况如何?2.《诗经》是如何分类与编排的?3.汉代的传《诗》的情况如何?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选择两篇进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选择《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进行分析。
7.《国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选择《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进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什么是“三表法”?5.《老子》散文的艺术特点主要有哪些?6.谈谈你对老庄思想基本精神的理解。
7.以《逍遥游》为例,谈谈《庄子》散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8.以《荀子·劝学》为例,简论荀子论说散文的艺术特点。
9.简论韩非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0.名词解释:《论语》、《墨子》、《庄子》。
第六章屈原和楚辞l.掌握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2.了解和掌握屈原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状况。
3.了解其他楚辞作家和作品。
4.掌握《离骚》的思想内容。
5.论述《离骚》的主要艺术成就。
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文学概说1.简述秦汉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秦及西汉散文1.谈谈李斯《谏秦逐客书》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2.以《过秦论》为例,论述贾谊政论散文的艺术特点。
3.名词解释:《淮南子》。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1.简述《史记》的体例。
2.你是如何理解鲁迅所说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3.试论《史记》的艺术成就。
4.结合《项羽本纪》谈谈《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主要艺术手法。
5.名词解释:《史记》。
第四章东汉散文1.试比较《汉书》与《史记》的风格的异同。
2.以《苏武传》为例,分析《汉书》人物传记的主要艺术特点。
3.东汉的著名政论散文作家和著作主要有哪些?4.名词解释:《汉书》。
第五章汉代的辞赋1.概述两汉辞赋的发展历程。
2.贾谊《鵩鸟赋》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有哪些?3.《七发》在汉赋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4.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为例,谈谈汉大赋的主要艺术特点。
5.以张衡的《归田赋》为例,概述东汉抒情小赋的特点。
6.名词解释:汉赋、骚体赋、新体赋、抒情小赋。
1.举例谈谈汉代乐府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2.以《孔雀东南飞》为例,试论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民歌3.《孔雀东南飞》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4.《古诗十九首》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5.结合作品,分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6.名词解释: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1.简述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2.你是如何理解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3.掌握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品。
4.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要著作。
第二章建安文学1.试以“三曹”、“七子”为例,概括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
2.你是如何理解“建安风骨”的?3.曹操和曹丕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4.根据《燕歌行》谈谈曹丕诗歌的艺术特点。
5.曹植前后期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有何变化?6.举例论述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7.建安七子有哪些人?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哪些?8.名词解释:“三曹”、“建安七子”、建安风骨。
第三章正始文学1.试述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诗歌创作的变化。
2.简论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分析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第四章两晋文学1.简述“太康诗风”的基本特点。
2.你是如何理解“左思风力”的?3.分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
第五章陶渊明1.掌握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2.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哪些方面?3.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4.分析《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主要艺术特点。
5.《饮酒》[结庐在人境]为何历来为人称道?6.分析《归去来兮辞》的艺术特点和情感内蕴。
1.为什么山水诗会兴起于宋初?2.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鲍照诗歌的主要思想和艺术成就有哪些?4.论述谢朓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5.比较“二谢”山水诗在艺术上的异同。
6.“阴何”诗歌的共同特点有哪些?7.论述庾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8.名词解释:新体诗(永明体)、宫体诗。
第七章南北朝的骈文、辞赋和散文1.简述骈文的产生和成熟的过程。
2.简述南北朝骈文的创作情况。
3.简述南北朝辞赋的创作情况。
4.名词解释:骈文。
第八章南北朝民歌1.简述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2.简述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3.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艺术上有何不同?4.分析《西洲曲》和《木兰诗》。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1.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积极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哪些?2.结合作品,论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结合作品,论述刘义庆《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5.名词解释:志怪小说、志人小说。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学概说1.全面掌握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2.试述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3.简述唐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4.了解唐代传奇和唐五代词的创作情况。
第二章隋及初唐的诗歌1.简述初唐宫廷诗人的创作情况及评价。
2.结合“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谈谈他们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3.分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简述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及其在创作中的运用。
5.名词解释:初唐四杰。
第三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1.简述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3.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4.简述边塞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5.高适、岑参二人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有何同异?6.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第四章李白1.结合李白的思想,谈谈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2.试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3.你是怎样理解《蜀道难》的主题思想的?试以此诗为例论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4.试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思想情感意蕴和艺术特点。
第五章杜甫1.结合作品,谈谈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2.结合作品,论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中唐诗歌1.简析刘长卿和韦应物诗歌的异同。
2.韩愈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3.苏轼以“郊寒岛瘦”评价孟郊和贾岛,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
5.结合柳宗元遭遇和思想,谈谈其诗风和艺术特点。
6.结合李贺诗歌的作品,分析其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第七章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1.简述新乐府运动。
2.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3.白居易诗歌可分为哪几类?其主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有哪些?4.分析白居易的《长恨歌》。
5.简述张籍和王建乐府诗的主要特点。
6.简述元稹诗歌的创作特点。
第八章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1.简述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2.简述韩愈散文的分类和思想内容。
3.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4.简述柳宗元散文的分类和思想内容5.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6.分析韩愈《进学解》和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7.名词解释:古文、唐代古文运动。
第九章晚唐诗文1.杜牧的诗歌主要有哪些类型?各类的主要作品有哪些?2.李商隐的诗歌主要有哪些类型?各类的主要作品有哪些?3.简析杜牧诗歌的艺术特点。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李商隐诗歌艺术的理解。
5.了解晚唐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第十章唐代传奇1.简述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主要作家作品和基本特征。
2.概述唐传奇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第十一章唐五代词1.简述词的产生与发展。
2.简述温庭筠词的艺术特点及在词史上的贡献。
3.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煜的特色。
3.名词解释:词、花间词派。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1.简述宋词的发展概况。
2.简述宋代诗歌的发展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北宋词1.简述柳永词的艺术特点及其对词体文学发展的影响。
2.简述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北宋诗1.比较梅尧臣和苏舜钦诗风的异同。
2.结合作品,论述王安石前后诗风的演变。
3.试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创作特点并说明其得失。
4.名词解释:西昆体、晚唐体、王荆公体、江西诗派。
第四章北宋散文1.简述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2.试论王安石散文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苏轼1.简述苏轼散文总的创作倾向。
2.苏轼诗大致可分几类?每类的代表作品是什么?3.苏轼词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他在词史上有什么贡献第六章南宋词1.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2.简述姜夔词的艺术成就,并分析姜夔与吴文英词风的异同。
3.名词解释:爱国词派、格律词派。
第七章南宋诗1.简述诚斋体的主要特点。
2.范成大对田园诗的发展有何贡献?他的田园诗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有何异同?3.名词解释:四灵诗派、江湖诗派。
第八章南宋散文1.简述南宋散文的发展历程和每一时期的创作概况。
2.试比较《金石录后序》和《指南录后序》两文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上有何异同。
第九章陆游1.陆游的爱国诗具体表现为哪几个方面?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2.为什么说陆游的诗歌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第十章辛弃疾1.结合作品,论述辛词的艺术成就。
2.词史上一向苏、辛并称,简述二人词风的异同。
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说1.元杂剧与南戏在结构体制上有何区别?2.简述元代散曲发展的历史阶段与创作特征。
3.名词解释:元曲、元杂剧、散曲。
第二章关汉卿1.关汉卿的剧作大致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代表作?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
3.试分析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西厢记》1.简要分析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