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教案
电磁感应教案电磁感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的定义及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
2.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能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等。
2.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的应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和PPT课件。
2.实验器材:电磁感应实验箱、电源、线圈等。
3.教学视频: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视频。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电流产生磁场的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3.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并总结规律。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o故事导入:讲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背景和过程。
o问题导入:提出“为什么通电的线圈会有吸引力?”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讲授新课(40分钟):o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并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概念和应用。
o通过PPT展示,详细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巩固练习(15分钟):o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组织小组讨论。
4.归纳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回顾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测验、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建议和指导,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电磁感应实验教案
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电磁感应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进一步掌握电磁学与电学之间的关系,并探究电磁感应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 一根铁棒· 一卷漆包线· 一只铜管· 一只电池· 一只灯泡· 一只开关· 一只钳子三、实验步骤1.将铁棒插入铜管内部,用钳子夹住铁棒一端,不要让铁棒和铜管直接接触。
2.用漆包线固定电池和开关,将电池正负极分别与开关两端接通。
3.将一端的铁棒和开关的一个接点相连,另一个接点与灯泡相连。
4.当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灯泡不亮。
当开关关闭时,灯泡闪烁。
四、实验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当磁场线通过某些物质时,会在该物质内部产生电流,并且这种产生电流的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在电磁感应实验中,以铁棒和铜管相互摩擦形成磁场,将铁棒快速插入铜管中,实现了磁场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五、实验结果分析电磁感应是电气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中。
本实验中,通过铁棒和铜管的摩擦,产生了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当铁棒插入铜管中时,由于磁场的存在,电流不断在铜管内部产生和消失。
由此可以探究电磁感应的应用,比如将铜管中的电流用来驱动灯泡等电器工作。
六、实验注意事项1.涉及电气设备,请勿私自开启,以免发生电击等事故。
2.试验材料请严格按照实验材料清单购买,若需更换部件,请选择具有较高品质保证的材料。
3.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集中精力,保持注意力。
4.实验前需要向学生讲解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七、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铁棒与铜管之间的摩擦产生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现象,探究了电磁学与电学之间的关系,并且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电磁感应的应用。
电磁感应与电气技术的出现是紧密联系的,是电气技术发展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电气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教案课题:电磁感应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 能够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重点:1. 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定律2.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教学难点:1. 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2. 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准备:1. 教科书、课件2. 示波器、电磁感应实验装置3. 实验用的线圈、磁铁、导线等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电磁学知识,引出电磁感应的概念。
二、讲解电磁感应(15分钟)1. 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 解释感应电流的产生原理三、实验演示(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使用实验装置进行电磁感应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四、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概念和定律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电磁感应问题五、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针对电磁感应这一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通过实验演示、讨论与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要着重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注重思考和逻辑推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盼望可以启发、关心到大家。
电磁感应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道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培育同学观看试验的力量和从试验事实中归纳、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力量。
(二)教具蹄形磁铁4~6块,漆包线,演示用电流计,导线若干,开关一只。
(三)教学过程1.由试验引入新课重做奥斯特试验,请同学们观看后回答:此试验称为什么试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奥斯特试验。
说明电流四周能产生磁场)进一步启发引入新课:奥斯特试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我们可不行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考:磁能否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个猜想来设计试验,进行探究讨论。
2.进行新课(1)通过试验讨论现象板书:〈一、试验目的:探究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
〉提问:依据试验目的,本试验应选择哪些试验器材?为什么?师生争论认同:依据讨论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掌握电路必需有开关。
老师展现以上试验器材,留意让同学弄清蹄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按课本图12—1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进一步提问:如何做试验?其步骤又怎样呢?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看是否产生电流。
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磁场的强弱对试验有没有影响?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状况逐一进行试验,探究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用小黑板或幻灯出示观看演示试验的记录表格。
老师按试验步骤进行演示,同学认真观看,每完成一个试验步骤后,请同学将观看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
试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同学思索:上述试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呢?(师生争论分析:左右、斜着运动时切割磁感线。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电磁感应》。
具体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法拉第的贡献、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楞次定律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知道法拉第的贡献。
2. 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能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能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楞次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奥斯特实验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以及磁场对电流是否有影响。
2. 知识讲解:(1)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强调法拉第的贡献。
(3)讲解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引导学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问题。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上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楞次定律讲解:讲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的贡献、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楞次定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分析实验现象。
(3)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答实际问题。
(4)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2)实验现象分析:(3)实际问题解答:(4)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探索更多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电磁感应教案
电磁感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3. 理解电磁感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3.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中的应用。
4. 电磁感应在电磁炉、感应加热器等家电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 前置知识导入,回顾与电磁感应相关的知识点。
3. 讲解教学法,通过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应用案例,深入理解概念和原理。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或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对电磁感应的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介绍:详细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应用案例:列举电磁感应在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中的应用,并解释其原理。
6. 实际应用:介绍电磁感应在电磁炉、感应加热器等家电中的应用,并与学生讨论其优点和局限性。
7. 深化拓展:鼓励学生探索电磁感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8. 总结回顾: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2. 课堂参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研究总结: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总结。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磁铁、线圈、电磁感应装置等。
2. 课件:包含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应用案例等内容。
3. 参考书籍:《物理教学参考书》等教材和参考书。
>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教案: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运用。
【教学难点】1.理解电磁感应的物理原理。
2.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学生举例说明电磁感应的现象。
例如,当手机靠近扬声器时会发出噪音;当车速超过电子眼的设定速度时,电子眼会发出警报。
2.老师再举一些例如电动车充电、发电机发电的实例,引出电磁感应的概念。
二、学习与讲解(20分钟)1.讲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变化磁通量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引导学生理解磁感线、磁通量和磁通量变化的概念。
2.示意图法引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ε=-ΔΦ/Δt。
3.通过示例演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例如,当磁场中的电导线快速移动时,通过该电导线所围成的面积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感应电动势。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小组实验:选取两个小组进行实验操作,以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实验材料包括一个线圈、一个永磁铁和一个挤压发电机。
2.实验步骤:a.小组A通过在挤压发电机中运动永磁铁的方式改变磁场强度。
b.小组B通过改变线圈的面积来改变磁通量。
3.实验记录:记录两个小组实验的结果,并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学生交流实验结果,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何种因素有关。
2.引导学生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3.提问:电磁感应的应用有哪些?4.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报告,并得出实验结论。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提醒学生注意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变压器、感应电炉等。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实验主要教学目标是: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磁感应的规律和特点;3.可以使用恒定磁场下的电磁感应公式计算电动势和电流大小;4.使用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和电动势的方法,并了解电磁感应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运用到电磁感应的原理,即通过改变磁场的大小和方向或改变线圈的位置和形状,使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感应电动势和电流的产生。
2.实验器材和材料(1)磁铁:用于产生稳定的磁场;(2)导线:通电后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3)电源:提供导线所需的电能;(4)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流强度。
3.实验步骤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磁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将一根导线弯成一个“U”形,两端分别通电后,悬挂在磁铁的北极和南极上;(2)通过改变导线的位置和形状,观察并测量感应电动势和电流的大小;(3)计算电动势和电流强度,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4.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实验时应严格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切勿随意操作;(3)应注意实验环境的卫生和整洁,防止出现意外;(4)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清理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下次使用时能继续使用。
三、实验评价和改进电磁感应实验教案的评价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实验的开展,学生是否能够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规律,是否能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2.实验效果的评估:评估实验的实际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和成果、实验环节的顺利进行等方面。
3.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案中是否包含必要的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如果需要改进电磁感应实验教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增加实验内容,使实验更加完整和完善;2.修改实验步骤,使实验更加简单易懂;3.增加实验器材和材料,提高实验效果和体验;4.加强学生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的制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器材材料、实验步骤等。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8篇)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8篇)电磁感应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磁通量的定义,公式的适用条件,会用这一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
3、理解“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于。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学生认识“从个性中发现共性,再从共性中理解个性,从现象认识本质以及事物有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关于的教学分析1.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②当磁体相对静止的闭合电路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③当磁体和闭合电路都保持静止,而使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其实上述①、②两种情况均可归结为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所以,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3.中的能量守恒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教法建议1、课本中得出结论后的思考与讨论,是一个进一步启发学生手脑并用、独立思考,全面认识的题目,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本节课文的最后分析了两种情况下中的能量转化,这不但能从能量的观点让学生对电磁感应有明确的认识,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有条件的,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而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相关的,因此在讲解电流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现象的认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实验的进行,例如:对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明白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电磁感应的应用教案
电磁感应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1.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实际应用及相关现象。
2.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2.电磁感应的实际应用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的理解。
2.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的实际应用及相关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2.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的兴趣。
第二步:概念讲解1.讲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2.讲解电磁感应的三个基本规律。
3.讲解电磁感应的磁通量概念及单位。
第三步:实验环节1.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的原理。
2.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解释原理。
第四步:应用举例1.讲解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2.讲解电磁感应在变压器中的应用。
3.讲解电磁感应在电动机中的应用。
第五步:实践操作1.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实践。
2.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制作电动机。
3.学生独立制作电动机,并验收。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对实验及实践操作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电磁感应实验器材。
2.图书及多媒体资料。
3.电动机制作材料。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目的在于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实际应用,通过讲解、实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实验的能力。
希望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对电磁感应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中,能够更加灵活应用相关知识。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篇一:电磁感应教学设计片段(一)引入新课:我们的物理“很美”,它具有“和谐的美”、“规律的美”――如浩瀚的宇宙及我们的太阳系在各就各位的运行着;它还具有“对称美”――如有“正电”就有“负电”、磁体有“南极”就有“北极”、平面镜中的像与物完全对称、还听说有“物质”就有“反物质”??当然物理也具有“奇异的美”,如听说有“磁单极子”,还有什么“宇称不守恒”……随着以后年级的递增,你会逐渐发现物理的各种美。
通过奥斯特实验,我们知道:“电”能产生出“磁”,(老师不妨在30秒内重现这个实验),那么同学猜想,反过来,“磁”能否生产出“电”来呢?(顺便板书逆向箭头并带问号)几乎所有学生猜:“磁”也能生“电”。
(那只是乱猜,无正当理由,只是思维定势喊的)(二)引导学生确定需要哪些器材(这里,老师起很大主导作用):当然要有磁体,还得有导线(否则,电流在哪流?),我给准备的是2m长的。
还得有检验是否生出电流来的电流表(否则,你生出电来了都还不知道呢)。
(三)这时,老师宣布:“开始试验,我看咱班那位同学把法拉第憋了10年才发现的电流找出来”:同学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都想第一个发现,情绪激动,但无从下手,不知怎么摆弄好,憋得难受,我则煞有介事的巡视着??我知道他们几乎发现不了。
但我就想让他们憋很长一段时间并且还没书看,急的难受。
巡视时,我发现各种各样的做法:1、导线敞开着,放在蹄型磁体上不动(很多学生);2、导线敞开着,在蹄型磁体上随便乱动(很多学生);3、导线敞开着,放在蹄型磁体中间不动(很多学生);4、导线敞开着,放在蹄型磁体中间晃动(部分学生);??这时候,我只问学生一句话:“开着的导线里会有电流吗?”只见大部分学生开始把导线闭合。
但还是没有同学生产出电流来,我再说:“不急,人家法拉第用了好几年,我们才一节课,不过二班有个同学发现了”(其实没有)。
就这样,学生们在好胜心的驱动下,积极的想着办法??我巡视着,开始发现有些学生把导线缠绕到蹄型磁体上。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利用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发电机、磁铁、导线、开关、灯泡等。
2.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教案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它有哪些应用?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学生互相讨论,回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
三、实验演示1.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案例分析1. 出示案例,让学生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
2. 学生互相讨论,分析案例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能力的强弱。
2. 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的强弱。
3. 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高二物理教案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9篇
高二物理教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9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2、知道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示磁通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并能对“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进行区别;3、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4、会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答有关问题;5、会计算导线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注意世界观,尤其在分析问题时,注意把握主要矛盾.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理解和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要严格区分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磁通量的变化率这三个概念.⑵求磁通量的变化量一般有三种情况:当回路面积不变的时候,;当磁感应强度不变的时候,;当回路面积和磁感应强度都不变,而他们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如转动)的时候,(是回路面积在与垂直方向上的投影).⑶ E是时间内的平均电动势,一般不等于初态和末态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平均值,即:⑷注意课本中给出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中的磁通量变化率取绝对值,感应电动势也取绝对值,它表示的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不涉及方向.⑸公式表示导体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公式.要使学生知道它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一个特殊形式,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使用比较方便.使用它计算时要注意B、L、v这三个量的方向必须是互相垂直的,遇到不垂直的情况,应取垂直分量.建议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以便加深对已经学过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新学的概念和原理.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联系,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注意:⑴由“恒定电流”知识知道,闭合电路中要维持持续电流,其中必有电动势的存在;在电磁感应现象中,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也必然要存在对应的感应电动势,由此引出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问题.⑵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人们研制新的电源提供了可能,当它作为电源向外供电的时候,我们应当把它与外电路做为一个闭合回路来研究,这和直流电路没有分别;⑶用能量守恒和转化来研究问题是中学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化学电源中的电动势表征的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感应电动势表征的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教法建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重点是研究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是什么,这一知识点无法从前面的知识得出,因此做好实验,从实验中分析归纳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由于上一节学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就使学生明确了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与否,决定了感应电流的有无,因此,本节实验的重点是使学生观察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校,建议将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完成,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教师加以引导分析.关于感应电动势的几点教学建议本节教材讲述了感应电动势的概念,通过对实验的定性分析,得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最后给出了计算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公式:,但没有讲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讲授这节教材时,要注意概念、定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防止学生死记几条干巴巴的结论.(1)感应电动势概念的建立:如何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各人虽有不同主张,但都很注意在抓好概念的引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环节上下功夫.在感应电动势概念的教学中,也应注意这几个环节.①引入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时,教材利用前面几章学过的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知识来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电路,得出既然闭合电路里有感应电流,那么这个电路中必然有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教学实践表明,这样引入学生较易接受.②比较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本质的好方法.由感应电流过渡到感应电动势,对学生来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为了让学生认识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可以用大型电流表和电压表演示电路在接通与断开条件下的回路电流与路端电压,让学生看到回路断开时,没有感应电流,但路端电压(即感应电动势)仍存在.而电路中出现感应电流,是要以电路闭合与电动势的同时存在为前提条件.从而说明感应电动势的有无,完全决定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与回路的通断,回路的组成情况等无关.而电路中的感应电流存在,只是在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动势存在的必然结果.对纯电阻电路,感应电流强度与感应电动势的数量关系满足 .教师通过上述演示和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到,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比感应电流更能反映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③让学生把初学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对巩固和深化概念很有效.教师可以教材中产生感应电流的二个实验,即图1、图2为例,让学生找一找,电路中哪部分导体产生了感应电动势,起到了电源的作用(在图1中是AB导体、图2中是线圈B).(3)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利用课本图4-1和图4-2的实验装置,演示在闭合电路内磁通量变化快慢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同,从而分析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改变快慢有关.然后直接指出:理论和实践证明,导体在匀强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B、l、v互相垂直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用公式来计算,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磁感应强度、导体长度、导体运动速度成正比.在演示中要注意说明:①磁铁相对线圈运动的快慢不同时或导体切割磁感线的快慢不同时,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不同.②由于产生感应电流的闭合回路情况没有变化,所以感应电流大小的变化反映了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变化.由于必修课中不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不能从理论推导出来,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与B、l、v的正比关系,可以采用下述教法.利用图2来分析与B、l、v的关系.图中abcd为放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框,线框平面跟磁感线垂直,让线框中长为l的可滑动导体ab,以速度v向右运动,单位时间内运动到 .由图可以看出,lv是导体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大小,Blv是单位时间内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条数,即单位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由此可见,当B、l、v 各量越大时,单位时间内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大,或者说磁通量变化得越快,这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就越大.公式反映了感应电动势跟B、l、v成正比.讲完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规律之后,可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规律.除了做节后的例题之外,还可把课本中练习二(1)题和习题(5)题在课堂上讨论,必要时可再适当补充一些基础练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设计方案引入部分示例:复习提问:1:要使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回答:这个电路中必须有电源,因为电流是由电源的电动势引起的)2:如果电路不是闭合的,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源的电动势是否还存在呢?(引导学生回答: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提供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电路不闭合电源电动势依然存在)引入新课:在电磁感应现象里,既然闭合电路里有感应电流,那么这个电路中也必定有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产生的电动势叫做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就相当于电源.1:引导学生找出下图中相当于电源的那部分导体?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2、知道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示磁通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并能对“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进行区别;3、理解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4、会用解答有关问题;5、会计算导线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电磁感应教案
高中数学电磁感应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3. 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关电磁感应问题;
4.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思维探索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电磁感应的应用;
4. 电磁感应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可通过展示一个电磁感应现象的视频或图片来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电磁感应的定义和原理;
2. 解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举例说明电磁感应的应用。
三、实验(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纵实验仪器,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从而加深对电磁感应的理解。
四、练习(10分钟)
教师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探讨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讨论(10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电磁感应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六、总结(5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要点,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七、作业(5分钟)
布置电磁感应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思维探索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继续拓展和延伸电磁感应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电磁感应》教案
初中物理《电磁感应》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实验器材、教学实验设计。
2. 学生准备:教科书、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简洁明了的实例引出电磁感应的概念,并与学生交流相关经验。
2. 理论讲解:以课件为辅助,详细介绍电磁感应的原理和相关定律,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实验设计:分组进行小组实验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一项能够验证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
5. 分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并与全班讨论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6. 练巩固:进行一些例题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7. 总结: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电磁感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题目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1. 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电磁感应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实验设计的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掌握静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及磁通量的概念。
2.掌握电磁感应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3.了解电磁感应的应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教学方法
1.讲解结合实例,使学生容易理解。
2.实验结合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
1.由学生回顾并介绍电磁现象。
2.对比磁场与电场的不同点,引入电磁感应。
3.教师讲解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等概念,并进行探究活动。
4.了解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含义和是何时被发现的。
5.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理解,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电磁感应定律。
6.掌握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电磁感应的含义及其意义
2.掌握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3.实验的安全措施及实验报告的撰写。
五、教学效果检查及评估
1.通过课堂演示及探究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估
2.实验及其报告成绩占教育评估的20%。
3.分析结果和评价教学质量,以达到教学的优化。
六、教学设计思路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应用。
因此,本教学方案旨在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培养他们实验操作与报告撰写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知识的积累,以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多篇)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多篇)(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音乐:狼爱上羊图片:鱼和猫图片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
(司马光砸缸)展示图片回忆奥斯特实验,问: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请同学们利用逆向思维思考: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反过来,你有什么猜想?磁场是不是也能产生电流呢?介绍历史知识:十九世纪初,受康德等人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坚信不同自然现象之间是有着联系的。
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在科学界引起极大反响,科学家想既然“电能生磁”,反过来“磁也能生电”。
可以说,想实现“磁生电”是当时许多科学家的愿望,例如,安培、科拉顿等人都曾为之努力过,但是都失败了。
(二)新授【活动一】观察“磁生电”现象演示电风扇通电转动观察微型电风扇的结构。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偏转。
如果用手捏紧插头的两极,旋转叶片,你有什么感觉?在微型电风扇的插头处接一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风扇叶片在旋转时产生了电流。
法拉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证明了磁也能产生电。
后世的人们,选择了法拉作为电容的国际单位,以纪念这位物理学大师。
一、电磁感应: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磁怎样才会产生了电,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我们刚才是用电风扇做的实验,那么在实验室里我们怎么样来模拟是个实验?需要什么器材?【活动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讨论主要实验器材:磁铁和闭合线圈如果实验中产生了电流,我们又该如何检测呢?(先用电流表做)要有电流表。
但本实验产生的电流很小,用我们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是不容易观察的。
我们需要更灵敏的电流表,这就是灵敏电流计。
请阅读课本的“信息快递”了解灵敏电流计组装器材猜想:导体AB在磁场中要处于怎样状态,才能使回路中产生电流呢?静止?运动?如何运动?演示实验:(先用直导线做,然后再用线圈做)讨论:并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分析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事实,归纳概括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探究电磁感应教案
探究电磁感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及实验原理。
2、掌握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电磁铁的方法。
3、熟练掌握电磁感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并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4、通过电磁铁的实验学习掌握电磁感应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是电与磁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即磁场的变化能够产生感应电动势。
当磁通量Φ改变时,电流I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导线。
2、电磁感应实验的原理电磁感应实验主要是通过变化的磁场作用于导体上引起的感应电动势来实现的。
实验装置由磁感线圈、直流电源、开关和伸缩导杆等组成。
当伸缩导杆向左或右移动时,磁场也随之改变,因此产生感应电动势,随后电流通过电灯,使电灯点亮。
3、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制作电磁铁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的。
电磁铁的结构是由螺线管和铁芯组成。
螺线管内装有导线,当通电时,会形成磁场并将铁芯吸引在其中。
四、实验操作步骤1、预热磁线圈,使磁线圈温度达到标准,随后开启开关上的直流电源。
2、调整控制工具使磁感线圈中的电流达到预设的电场强度。
3、在伸缩导杆上添加测试品,并使其移动,观察电流的变化。
4、记录测得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电磁感应实验,我们能够发现变化的磁场作用于导体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电磁铁。
实验结果表明,当变化的磁场连续作用于导体上时,可以产生不断变化的电动势,因此,电磁感应实验为我们探究电磁感应的特性和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六、教学方法电磁感应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事半功倍、能力提高等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效果评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来检验教育的有效性。
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实际操作情况等内容进行评估,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检测和评价,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八、教学体会通过电磁感应实验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加深了对电磁感应实验的认识,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实验操作,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学体会。
电磁感应教案示例
电磁感应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2.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验证。
3.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的存在和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
3.讨论和交流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环节1)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内部的电子在磁场中发生移动而产生电势,从而在导体两端形成电流的现象。
电磁感应是电动势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者的关系可以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描述,即磁通量变化时,会在电路中引起感应电动势。
2)电磁感应实验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利用实验器材搭建电路,使电路中包含磁铁、导线等物体,然后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观察是否发生了感应电动势现象。
3.实验环节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的存在和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
4.总结环节通过总结和讨论,使学生对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更加清晰,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教学法和讨论和交流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方法,同时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电磁感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多方面了解电磁感应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展示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更多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展示能力。
物理电磁感应教案
物理电磁感应教案物理电磁感应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电磁感应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电磁感应教案1一、教学任务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初中学过的电磁现象和高中学过的电场、磁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与磁的关系,也为后面学习电磁波打下基础。
以实验创设情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入学习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找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用现代技术手段“DIS 实验”来测定微弱的地磁场磁通量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使学生感受现代技术的重要作用。
通过“历史回眸”,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懂得学习、继承、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使学生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时,体验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学会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电磁感应的探究实验,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在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实验,体验乐于科学探究的情感。
(2)通过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四、教学资源1、器材(1)演示实验:①电源、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②10米左右长的电线、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2)学生实验:①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线圈。
②灵敏电流计、原线圈、副线圈、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③DIS实验:微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环形实验线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从实验事实中归纳、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能力。
(二)教具
蹄形磁铁4~6块,漆包线,演示用电流计,导线若干,开关一只。
(三)教学过程
1.由实验引入新课
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
此实验称为什么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
(奥斯特实验。
说明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
进一步启发引入新课:
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个猜想来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研究。
2.进行新课
(1)通过实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板书:〈一、实验目的:探索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
〉
提问:根据实验目的,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
师生讨论认同: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教师展示以上实验器材,注意让学生弄清蹄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按课本图12—1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进一步提问: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怎样呢?
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
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磁场的强弱对实验有没有影响?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情况逐一进行实验,探索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用小黑板或幻灯出示观察演示实验的记录表格。
教师按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每完成一个实验步骤后,请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
实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上述实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
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呢?
(师生讨论分析:左右、斜着运动时切割磁感线。
上下运动或静止时不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产生感应电流。
)
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归纳、概括后,教师板书:
〈实验表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
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电磁感应现象。
板书课题:〈第一节电磁感应〉
讲述: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
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
这种热爱科学。
坚持探索
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
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
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提问:我们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它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保持上述实验装置不变,反复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电流表的偏转方向。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变化时,指针偏转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即电流的方向也随着变化)。
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学生归纳、概括后,老师板书:
〈二、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
(3)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能的转化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是什么力做了功呢?(外力)
它消耗了什么能?(机械能)
得到了什么能?(电能)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实现了什么能与什么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
板书:〈三、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探索研究了哪几个问题?
4.布置作业课本上的练习1、2题。
(四)说明
1.这节课的关键是设计并做好演示实验,实验的可见度要大。
有条件的学校可改做学生实验或用幻灯演示。
2.要在学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培养学生从实验事实中归纳、概括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