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呼吸运动》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 肺换气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上皮基底膜
1.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 (0.2~1m)
肺泡上皮 含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的 液体分子层
2.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 (70㎡,安静时仅用40 ㎡)
肺泡 CO2
3.通气/血流比值( V•A/Q• )
间隙
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综上所述
分压差*溶解度 D∝
√分子量 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倍
当O2和 CO2分压差相同时,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1倍。在肺泡和静脉血之间, O2的分压差约 比CO2分压差大10倍。
综合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CO2的扩散速 率比O2的扩散速率大2倍。由于CO2比O2容易扩散, 故临床上缺O2比CO2潴留常见。
第五章 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O2
CO2
肺 O2 CO2
O2
血液 循环
CO2
O2 组织 细胞
CO2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示意图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 ( pulmonary ventilation ) 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肺通气的器官: 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 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膜六层结构 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
1.潮气量 (TV)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 500mL 2.补吸气量(IRV) : 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 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
3.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 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第五章呼吸ppt课件
血液中去氧Hb含量达50g/L以上,口唇、甲床呈 青紫色
常表示机体缺氧
(二)氧解离曲线
1.定义:血Po2和Hb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2.生理意义: S形曲线
Po2范围
曲线形态
意义
曲线上段 60~100mmHg
较平坦
Po2适当降低 ,不致于发生明 显的低氧血症
曲线中段 40~60mmHg
较陡
随血液Po2降低,有较多O2被释 出供组织利用
通气/血流比值 概念: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 平均值:0.84 表示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相匹配 肺换气效率最高 比值增大:相当于肺泡无效腔增大 (部分肺血管栓塞) 比值减小: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哮喘发作)
(二)组织换气 组织内Po2低于动脉血 ,O2由血液向组织细胞扩散 Pco2则高于动脉血,CO2由组织细胞向血液扩散 体循环内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反射过程
肺扩张反射:吸气→呼吸道扩张→肺牵张感受器兴 奋→迷走神经→延髓→抑制吸气神经元→使吸气转 为呼气
肺缩小反射:呼气→肺缩小→肺牵张感受器刺激减 弱→吸气抑制被解除→吸气再次发生
3.生理意义 肺扩张反射:防止吸气过深和加快呼吸节律 人对肺扩张反射敏感性很低,平静呼吸无作用 深呼吸(潮气量>0.8L)时,或病理情况下 (肺充血、肺水肿、肺炎等)才引起该反射 肺缩小反射:阻止呼气过深和肺不张 平静呼吸的调节中意义不大
生理意义 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 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大小可用顺应性来度量 顺应性: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扩张的难易程度 顺应性与弹性阻力呈反变关系
肺弹性阻力 来源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纤维的弹性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 因肺泡内液-气界面存在而形成 使肺泡趋于缩小
第五章 呼吸用(动物生理学 新版)
在组织活动加强时, PO2可降至15mmHg.在这段
PO2稍下降, HbO2就可大大下降, HbO2进一
步解离,氧含量仅为4.4ml,这样100ml能供应 组织15ml O2是安静时3 倍。
静脉
(at rest)
动脉
3> 氧离曲线的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Hb对氧的亲和力: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PO2,用
血浆溶解的CO2 扩散入红细胞中以这两种形式 存在。
1 以碳酸氢盐形式运输
(1)CO2来源:依分压差透过细胞膜及毛细血管壁进 入血液中。
在血浆中
特点:可逆、反应方向决定PCO2 ;由于碳酸酐
酶(CA)少,反应速度慢。
(2)大部分CO2在PCO2作用下进入红细胞,红细胞中
含有大量CA,使反应较血浆中快50.00 倍,H2CO3迅 速解离为H++HCO3-
五、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肺内气体 的总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 ×呼吸频率
解剖无效腔(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 生理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肺通气效率高: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回顾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含义
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吸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用力呼气时,呼气才是主动。
3 呼吸方式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
(二) 肺内压 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概念:肺或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初: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末 呼气初: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末
意义: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合;利于组 织血液中氧的释放
第五章 呼吸
小结:
肺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是实 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肌的舒缩 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是导致肺内压改变 的根本原因,因此,呼吸肌的舒缩是肺 通气的原动力。胸膜腔负压的存在,则 能保证肺处于扩张状态并随胸廓的运动 而张缩,是使原动力转化为直接动力的 关键。
(二)肺通气的阻力
呼吸运动产生的动力,在克服肺通气所遇到的阻 力后 , 方能实现肺通气。阻力增高是临床肺通气障碍 的常见原因。 弹 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臵有关 70% 性 阻 肺 力 肺弹性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2/3 通 肺弹性回缩力: 1/3 气 阻 非 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 力 弹 性 粘滞阻力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30% 阻 力 惯性阻力
4、化学因素:
◇儿茶酚胺→气道平滑肌舒张。 ◇PGF2α→气道平滑肌收缩;PGE2→气道平滑肌舒张。 ◇过敏反应时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气道平滑肌收缩。
◇吸入气CO2↑→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哮喘病人的气道上皮合成、释放肺内皮素↑→气道平滑肌收缩 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
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一)肺容积:(图)
呼
张恺芳
吸
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五章
概 第一节 第二节 肺
呼 吸
述 通 气
气 体 交 换
第三节
第四节
气 体 运 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概 述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功能: 摄取O2,排出CO2,调节酸碱平衡
呼吸全过程
第一节 肺 通 气
概念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通气的结:
血管网、粘液腺、纤 毛→加湿、加温、过滤、清洁、 防止感染、维持粘膜完整性 迷走N→ACh+M受体→收缩→气道阻力↑
生理学:第五章_呼吸
第五章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respiration)。
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①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气体运输;③内呼吸,即组织换气,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原理气体进出肺取决于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和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的相互作用,动力必须克服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1.肺通气的动力: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运动则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掌握)(1)呼吸运动: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的过程。
它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1)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过程①(平静)吸气时,膈肌、肋间外肌收缩T胸廓扩大T肺容积扩大T肺内压降低(v大气压气体进入肺T完成吸气。
②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
•呼气过程①(平静)呼气时,膈肌、肋间外肌舒张T肺弹性回缩,容积减小并牵引使胸廓缩小T肺内压增加(>大气压)T气体排出肺T完成呼气。
②用力呼气时,呼气肌也收缩T胸廓进一步缩小T肺内压进一步增加T更多气体排出肺。
2)呼吸运动的型式:①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腹腔内器官位移,造成腹部的起伏,这种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
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时主要表现为胸部的起伏,这种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运动呈胸式和腹式混合式呼吸。
②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称为平静呼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
当机体运动或吸入气中C◎含量增加而Q含量减少或肺通气阻力增大时,呼吸运动将加深加快,这种呼吸运动称为用力呼吸或深呼吸。
在缺氧、CQ增多或肺通气阻力较严重的情况下,可出现呼吸困难。
(2)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
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呈周期性波动。
吸气时,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至吸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反之, 呼气时,肺内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至呼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生理学 第五章呼吸
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
肺回缩 胸内负压
胸内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 =大气压 - 肺回缩力 = - 肺回缩力
呼气末:-3~ -5 mmHg 吸气末:-5~ -10 mmHg
胸内负压作用:
①维持肺泡扩张 状态,使 肺 随胸廓运动而 运动。 ② 利于静脉血 及组织液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CO2 + H2O
CA
RBC
H2CO3
HCO3- + H+
Cl(氯转移)
组织: 肺:
(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HbNH2O2+H++CO2 HbNHCOOH+O2
① 无需酶的催化, ② 反应迅速、可逆, ③ 主要调节因素是Hb氧合作用。
(三)CO2解离曲线
血液中CO2含量与PCO2的关系曲线
胸廓顺应性
胸廓的顺应性= △V(胸腔容积)
△P(跨胸壁压)
肥胖、胸廓畸形 胸膜增厚 腹内占位病变
胸廓顺应性
2.非弹性阻力
①惯性阻力 ②粘滞阻力 ③气道阻力
流速快、湍流、管径小 流速慢、层流、管径大 气道阻力大 气道阻力小
影响气道管径的主要因素
(1)跨壁压 (2)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 (3)自主神经对气道平滑肌舒缩活动的调节 (4)化学因素的影响
表面张力的作用:
使液体表面积缩小。
(肺塌陷)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
降低表面张力: ①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②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 小肺泡 DPPC密度大,T较小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概 述 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称为呼吸。 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维持体温的热量, 最终都是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在氧化 过程中,需要不断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 因此,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并将 二氧化碳排除体外。它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 和功能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 过程: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2.非弹性阻力 概念:指气流通过呼吸道时产生的气道阻力。 组成: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约占 总阻力的30%。 气道阻力:概念:指气流通过呼吸道时气 体分子之间和气流与管壁间的摩擦力。正常情 况下,气道阻力占80%-90%。
影响因素:气道阻力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 气道的口径等因素影响。 气道口径是影响气道阻力的重要因素,气 道口径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气道内外压力差, 自主神经调节平滑肌的舒缩, 体液中化学物质影响气管平滑肌的舒缩。
下
中
上
(3)下段:PO2(15~ 40mmHg) 表明:曲线坡度 更陡。 表明PO2稍有 下降, HbO2解离,血 氧饱和度就急剧下降, 放出大量的O2。 意义:维持活动 时组织的氧供。
2.影响氧离解曲线的因素 Pco2↑、pH↓、温度升 高、2,3-二磷酸甘油酸 ( 2,3-DPG )↑→氧解离 曲线右移→表明对O2的亲和 力降低。 Pco2↓、pH↑、温度降 低 、 2,3- 二 磷 酸 甘 油 酸 ( 2,3-DPG )↓→氧解离 曲线左移→表明对 O2 的亲和 力增加。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1.呼吸运动 概念:指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 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分类:吸气运动和呼气运 动。 主要的吸气肌有膈肌 和肋间外肌;辅助吸气肌 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胸肌及背肌等。 主要的呼气肌有肋间 内肌和腹肌。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2.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
形成。胸廓的弹性阻力的作用方向,则视胸 廓扩大的程度而异:
①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67%), 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
②胸廓缩小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 性回缩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③胸廓扩大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 性回缩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潮气量 肺通气量
(ml)
(ml/min)
肺泡通气量
(ml/min)
平静呼吸 12 浅快呼吸 24 深慢呼吸 6
500 250 1000
6000 6000 6000
4200 2400 5100
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更有 效
2.肺泡通气量比每分通气量更能反应肺通 气的真实效能.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 Hb与O2结合的特征
1. 反 应 快 、 可 逆 、 不 需 酶 的 催 化 , 受 PO2
的影响 (PO2高时结合, PO2低时解离)
Hb+O2
PO2低(组织)
PO2高(肺)
HbO2
2. 是氧合,而不是氧化:
Hb的Fe2+与O2结合后仍是二价铁。
3. 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 ,
健1康gH成b人可H结b浓合度O约2为. 150g/L血液,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分子不停的进行着无定向的
运动,其结果是气体分子从分压高 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这一过 程称为气体扩散。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就是物理性的 扩散过程。
(一)气体的分压差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各组成气体的分压力的
总和。
各组成气的分压=混合气总压力×该气体的
容积百分比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笔记教案
第五章呼吸第一节肺通气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三个环节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概念: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肺通气的动力直接动力:肺泡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原动力:呼吸运动。
1.呼吸运动定义: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1)呼吸的过程①平静呼吸②用力呼吸(2)呼吸的型式①按呼吸肌的主次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②按呼吸的用力程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3)特点: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②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③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
2.肺内压(1)定义:指肺泡内的压力。
(2)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人工呼吸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3.胸膜腔内压(15min)(1)概念: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简称胸内压。
压力: 平静吸气时:胸内压< 大气压呼气时:胸内压< 大气压特点:①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②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③有时可为正压(如紧闭声门用力呼气)。
(2)胸内负压的形成①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②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③胸廓自然容积>肺容积;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0-肺回缩力(3)浆液的作用①润滑作用②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维持肺泡扩张状态,使肺能随胸廓运动而运动;②促进胸腔内大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5)气胸肺通气的动力概括如下:(5min)呼吸肌的舒缩是肺通气的原动力,它引起胸廓的张缩,由于胸膜腔和肺的结构功能特征,肺随胸廓的张缩而张缩,肺容积的这种变化又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此压力差直接推动气体进出肺。
(二)肺通气的阻力(20min)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15min)(1)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顺应性(CL)=肺容积变化(△V)/ 跨肺压的变化(△P)①肺静态顺应性曲线②比顺应性③肺弹性阻力的来源a.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1/3)b.肺泡表面张力产生的回缩力(2/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的脂蛋白混合物。
生理学笔记——第五章呼吸
⼀、呼吸过程 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外呼吸,包括肺通⽓和肺换⽓;(2)⽓体在⾎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
掌握要点:(1)外呼吸是⼤⽓与肺进⾏⽓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肺⽑细⾎管⾎液进⾏⽓体交换的全过程。
呼吸性细⽀⽓管以上的管腔不进⾏⽓体交换,仅是⽓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传送带。
对肺泡的⽓体交换来说,传送带构成解剖⽆效腔。
⽽呼吸性细⽀⽓管及以下结构则可进⾏⽓体交换,称为呼吸带,是⽓体交换的结构。
呼吸带内不能进⾏⽓体交换的部分则成为肺泡⽆效腔。
正常肺组织内肺泡⽆效腔为零,在病理情况下,可出现较⼤的肺泡⽆效腔,它和解剖⽆效腔⼀起构成⽣理⽆效腔,所以,⽣理⽆效腔随肺泡⽆效腔增⼤⽽增⼤。
(2)内呼吸指的是⾎液与组织细胞间的⽓体交换,⽽细胞内的物质氧化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内呼吸的⼀部分。
⼆、肺通⽓:⽓体经呼吸道出⼊肺的过程 1.肺通⽓的直接动⼒——肺泡⽓与⼤⽓之间的压⼒差(指混合⽓体压⼒差,⽽不是某种⽓体的分压差)。
肺通⽓的原始动⼒——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时吸⽓是主动的,呼⽓是被动的,即吸⽓动作是由吸⽓肌收缩引起,⽽呼⽓动作则主要是吸⽓肌舒张引起,⽽不是呼⽓肌收缩。
⽤⼒呼吸时,吸⽓和呼⽓都是主动的。
吸⽓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呼⽓肌主要是肋间内肌。
吸⽓肌收缩可使胸廓容积增⼤,肺内⽓压降低,引起吸⽓过程。
主要由膈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腹式呼吸,主要由肋间外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正常⽣理状况下,呼吸运动是胸式和腹式的混合型式。
2.肺通⽓阻⼒:包括弹性阻⼒和⾮弹性阻⼒,平静呼吸时弹性阻⼒是主要因素。
(1)弹性阻⼒指胸郭和肺的弹性回缩⼒(主要来⾃肺),其⼤⼩常⽤顺应性表⽰,顺应性=1/弹性阻⼒。
肺的顺应性可⽤单位压⼒的变化引起多少容积的改变来表⽰,它与弹性阻⼒、表⾯张⼒成反变关系,顺应性越⼩表⽰肺越不易扩张。
在肺充⾎、肺纤维化时顺应性降低。
肺泡的回缩⼒来⾃肺组织的弹⼒纤维和肺泡的液⼀⽓界⾯形成的表⾯张⼒。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五章-呼吸..
第五章呼吸参考答案在后面!一、名词解释1、呼吸2、肺通气3、呼吸运动4、肺内压5、胸内压6、弹性阻力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8、潮气量9、肺活量10、肺通气量11、生理无效腔12、肺泡通气量13、通气/血流14、血氧饱和度15、氧解离曲线二、填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和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又包括和。
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3、肺通气的阻力有和两种。
弹性阻力用来度量,它与弹性阻力成关系。
4、肺的弹性阻力来自和,尤以为主。
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它以单分子层覆盖在肺泡液体分子层上,具有作用。
6、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它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气道口径的影响,其中是影响其阻力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7、肺总量等于四种基本肺容积:、、与之和。
8、功能残气量等于与之和。
9、生理无效腔等于和之和,其中正常人接近于零,因此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后者正常成人约为 mL。
10、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和。
11、正常成人的通气/血流比值为。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增大,相当于;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减小,则相当于产生。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缺氧。
12、O2和CO2都以和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运输,以为主。
13、O2主要以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形式主要是形成和。
14、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和血红蛋白自身性质。
15、氧合血红蛋白呈色,去氧血红蛋白呈色。
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黏膜、甲床或皮肤将呈紫色,称为。
16、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和,可感受动脉血中的变化。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可感受的变化。
17、当动脉血中CO2浓度,H+浓度升高或O2分压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三、选择题第五章呼吸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1、推进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是:A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B、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间的压力差C、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D、肺内压与跨壁压之间的压力差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2、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D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B、肺的扩大和缩小C、胸廓的扩大和缩小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3、以下过程属于被动过程的是( C )。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3、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
(1)胸膜腔的特点
a b
c
(2)胸膜腔内压及其测定
①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压)。
②测定方法:
③直压接力法:: 间平接静法吸:气气囊时测: –定10食~管– 内5m压m以Hg间接反映胸内压
平静呼气时: – 5 ~ – 3mmHg 2 ④特点:
8000 8000 80005600 6800 3200
结论:在一定的呼吸频率范围内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为有效。
(四)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
受试者尽力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至余气量, 并同时记录呼出的气量和流速,即可绘制出最大呼 气流速-容积曲线。
可用于诊断气道阻塞的情况。
呼 气 流 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吸气
肺泡表面积↑ ↓
DPPC密度↓ 降低表面↓张力作用↓
↓
肺泡回缩力↑
↓ 结果 避免肺泡胀破
呼气
肺泡表面积↓ ↓
DPPC密度↑
↓
降低表面张力作用↑
↓ 肺泡回缩力↓
↓ 避免肺泡塌陷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胸腔容量变化(△V)
胸廓顺应性(Cchw)
影响气道管径(阻力)的因素:
①跨壁压:跨壁压大→管径被动扩大→阻力↓。 ②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 ③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迷走N→Ach + M 受体→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 交感N→NE +β2受体→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 ④化学因素: 儿茶酚胺、 PGE2 →气道平滑肌舒张。 组胺、PGF2α、吸入气CO2↑、内皮素↑→气道平 滑肌收缩。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ppt课件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氧气的运输方式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物理溶解,即氧 气以分子形式溶解在血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氧气与红细 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也有两种形式,一是物理溶解,即 二氧化碳以分子形式溶解在血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二氧 化碳进入红细胞内,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与水结合形成碳酸 ,碳酸再解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呼吸中枢的调节方式
通过神经元网络对呼吸肌的放电频率 和强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呼吸深度 和频率。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CO2对呼吸的调节
CO2是主要的化学刺激物,通过刺激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 器来调节呼吸。当CO2浓度升高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使 呼吸加深加快。
O2对呼吸的调节
低氧血症时,O2浓度的降低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 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同时,O2也能直接作用于呼 吸中枢,但其作用较弱。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呼 吸道疾病的发生。
深呼吸练习
通过深呼吸练习,可以增 加肺活量,提高呼吸道的 通畅度。
咳嗽与排痰
掌握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方 法,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增强肺部功能的方法与技巧
体育锻炼
支气管树
分级分支,形成复杂的管道系统 ,保证气体均匀分布到各个肺泡
肺部的组成
肺泡、肺泡管、支气管树等
肺部的血管与淋巴系统
丰富的血管网为肺部提供营养和 氧气,淋巴系统参与免疫防御
02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
生理学_第五章_呼吸
Hb结合O2量变化不大; ②轻度呼衰病人肺泡气
下段
上段
PO2↓ 明 显 而 Hb 结 合 O2 量 变化不大。
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 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
(3) (2)
⑵中段: PO2 40~60mmHg HbO2释放O2 的部分
特征:曲线较陡 意义:维持正常时组织 氧供
⑶下段: PO215~40 mmHg HbO2与O2解离的部分
第五章 呼 吸
制作人:张秀娟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21 学号:12772005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肺通气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总论
人体的呼吸过程是由三个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 的环节来完成:
(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 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 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 交换过程)。
Hb与O2亲和力↓ P50↑,氧离曲线右移
1)机理-波尔效应
H+↑→
R型
→Hb与O2亲和力↓
T型
2)波尔效应的意义
➢ 肺Cap: 血PCO2↓,[H+] ↓,氧离曲线左移,利于 Hb与O2的结合。
➢组织Cap:血PCO2↑,氧离曲线右移,促使Hb结合O2释 放。
2.温度
温度↑→H+活度↑→ Hb与O2亲和力↓→
≈2500ml
3.肺活量(VC):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 大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FVC):尽力 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呼 出的最大气体量。
单位时间内呼出的气体量占用力 肺活量的百分数 如FEV1/ FVC ☛时间肺活量FEV1
第5章《呼吸运动》
宝应县中港职业高级中学2010级护理专业学习资料第五章《呼吸运动》一、名词解释1. 呼吸2. 胸内负压3. 肺泡通气血流比值4. 肺活量5. 时间肺活量6. 胸式呼吸7. 生理无效腔8. 肺牵张反射9. 血氧饱和度10. 中枢化学感受器二、填空题1.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_______ 。
2. 内呼吸指的是_______ 与_______ 之间的气体交换或称组织换气。
3. 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的神经是_______ ,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 ,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
4. 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减小的神经是_______ ,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 ,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
5. 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 分泌的。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 ,作用是_______ 。
6.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 。
肺通气的阻力有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
7. 迷走神经通过M 型胆碱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_______ ,使气流阻力_______ 。
8. 正常成人腹式与胸式呼吸同时存在,但以为主______ ;小儿主要是_______ 呼吸;妊娠后期的妇女则以______ 为主。
9. 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 ,另外还有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形式。
10. 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_______ 。
11. 氧解离曲线为_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Hb 中O 2 的饱和度与_______ 的关系。
12. 低O 2 对呼吸中枢神经元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 ,而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是_______ 。
13. 肺牵张反射包括_______ 和_______ 两个反射。
14. 机体对呼吸运动调节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 。
15. 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_______ 和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应县中港职业高级中学2010级护理专业学习资料第五章《呼吸运动》一、名词解释1. 呼吸2. 胸内负压3. 肺泡通气血流比值4. 肺活量5. 时间肺活量6. 胸式呼吸7. 生理无效腔8. 肺牵张反射9. 血氧饱和度10. 中枢化学感受器二、填空题1.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_______ 。
2. 内呼吸指的是_______ 与_______ 之间的气体交换或称组织换气。
3. 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的神经是_______ ,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 ,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
4. 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减小的神经是_______ ,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 ,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
5. 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 分泌的。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 ,作用是_______ 。
6.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 。
肺通气的阻力有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
7. 迷走神经通过M 型胆碱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_______ ,使气流阻力_______ 。
8. 正常成人腹式与胸式呼吸同时存在,但以为主______ ;小儿主要是_______ 呼吸;妊娠后期的妇女则以______ 为主。
9. 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 ,另外还有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形式。
10. 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_______ 。
11. 氧解离曲线为_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Hb 中O 2 的饱和度与_______ 的关系。
12. 低O 2 对呼吸中枢神经元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 ,而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是_______ 。
13. 肺牵张反射包括_______ 和_______ 两个反射。
14. 机体对呼吸运动调节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 。
15. 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_______ 和_______ 。
16. 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 ,它对细胞外液中_______ 浓度十分敏感。
17. 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 。
三、判断题1.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 )2. 功能残气量代表了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时肺容量。
( )3. 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 )4. 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小。
( )5. 人体呼吸过程中CO 2 的运输主要是由肺至组织,而O 2 的运输主要是由组织到肺。
( )6. 肺回缩力主要来源于肺内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
( )7. 一定范围内,浅而快的呼吸可明显增加通气效率。
( )8.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肺的顺应性。
( )9.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其物理溶解形式是化学性结合的必要前提或中介阶段,溶解的气体量随分压增高而增多。
( )10. 肺的顺应性越大,其弹性阻力也越大,故顺应性可作为弹性阻力的指标。
11. 通气/ 血流比值越大则肺换气越好,越小则肺换气越坏。
( )12. 温度升高可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 )13. 在缺氧时呼吸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因而使呼吸增强,以体现调节作用。
()14.CO 2 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变化,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
( )15. 由于CO 2 的分子量比O 2 大,所以临床上常见到气体扩散障碍应该是CO 2 的扩散障碍。
( )16. 血液的氧容量越大,表示其含氧量越多。
( )四、各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1. 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A. 时间肺活量B. 肺活量C. 潮气量D. 深吸气量2. 肺总容量等于A. 余气量加肺活量B. 功能余气量加肺活量C. 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D. 肺活量加潮气量3. 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B. 潮气量×呼吸频率C. 余气量×呼吸频率D. 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4. 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 吸气肌收缩B. 胸膜腔密闭C. 呼气肌收缩D.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5. 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A. 肺活量B. 肺通气量C. 时间肺活量D. 肺泡通气量6. 呼吸频率从12 次/min 增加到24 次/min ,潮气量从500 ml 减少到250 ml 则()A. 肺通气量减少B. 肺泡通气量减少C. 肺泡通气量增加D. 肺通气量增加7. 吸气末肺内压()A. 大于大气压B. 等于大气压C. 等于胸内压D. 小于大气压8. 胸膜腔内压等于()A. 大气压+肺内压B. 大气压+肺回缩力C. 大气压-非弹性阻力D. 肺内压-肺回缩力9. 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A. 桥脑B. 脊髓C. 延髓D. 中脑10. 某人肺通气量为7.5 L /min ,呼吸频率为20 次/min ,无效腔容量为125/ml ,每分心输出量为5 L ,他的通气血流比值是()A.0.8B. 0.7 C .1.0 D.0.911.CO 2 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刺激()A. 延髓化学感受器B.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D. 延髓呼气神经元12. 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 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C. 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D.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13. 切断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A. 呼吸幅度减小B. 吸气相延长C. 呼吸频率加快D. 血液CO 2 张力暂时升高14. 在血液中CO 2 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 物理溶解B.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 碳酸氢盐D. 与水结合成碳酸15. 进行腹式呼吸的吸气时,下述哪块肌肉收缩为主()A. 肋间外肌B. 腹直肌C. 肋间内肌D. 膈肌16. 血液中H +增多时,氧解离曲线()A. 上移B. 不变C. 左移D. 右移17. 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下述哪项错误()A.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 吸气时膈肌收缩C. 呼气时呼气肌收缩D.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18. 当氧离曲线左移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A. 增多B. 减少C. 先增加后减少D. 不变19. 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液比值为A.0.84B. 0.94 C .1.0 D.2.020. 血氧饱和度是指( )A. 血氧容量占血氧含量的百分比B. 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C. 溶解氧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D. 以上全错21. 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 )A. 一定程度的缺氧B. 血〔H +〕升高C. 一定浓度的CO 2D. 以上全错22. 血液中使呼吸运动加强的主要因素是( )A.CO 2 分压升高B.O 2 分压降低C. 乳酸增多D. 非蛋白氮增多23. 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下述哪项不正确? ( )A. 能降低肺的顺应性B. 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 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D. 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酯( 二) 多项选择1. 用力呼吸时,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有( )A. 肋间外肌B. 肋间内肌C. 胸锁乳突肌D. 膈肌E. 腹壁肌2. 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A. 吞饮作用B. 物理溶解C. 化学结合D. 渗透作用E. 分泌作用3. 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吸气时肋间外肌舒张B. 呼气时呼气肌收缩C. 吸气时膈肌收缩D.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E. 呼气时胸骨和肋骨恢复原位4. 肺泡回缩力来自( )A. 胸内负压B. 肺泡内层液面的表面张力C. 肺的弹力纤维D.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E. 肺内压5. 与弹性阻力有关的因素是( )A. 肺回缩力B. 气道口径C. 气道长度D. 气体密度E. 胸廓回缩力6. 正常成年人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在前两秒末所呼出气体量分别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是()A.83 %B.96 %C.70 %D.80 %E.99 %7. 引起呼吸道平滑肌强烈收缩的体液因素是( )A.5- 羟色胺B. 肾上腺素C. 缓激肽D. 去甲肾上腺素E. 以上全错8. 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描述正确的是( )A. 安静时正常值是0.84B. 比值减小、如同发生动- 静脉短路C. 肺尖部比值可增至3.3D. 比值增大,使生理无效腔增大E. 肺底部比值降低9. 影响肺通气的因素有( )A. 胸廓弹性回缩力B. 呼吸道阻力C. 肺血液循环速度D. 肺的弹性回缩力E. 呼吸作功大小10. 与胸膜腔内负压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A. 肺的弹性回缩力B. 胸廓的弹性回缩力C. 肺泡表面张力D. 胸膜腔内少量浆液E. 胸膜腔的密闭状态11. 影响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有( )A. 通气血流比值B. 肺泡内气体分压C. 无效腔D. 呼吸频率E. 潮气量12.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有( )A. 酸碱度B.CO 2C. 温度D.2 ,3- 二磷酸甘油酸(2 ,3-DPG)E. 以上四种因素都不是13.CO 2 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 )A. 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B. 加强肺牵张反射C.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 刺激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E. 直接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14. 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包括( )A. 颈动脉窦B. 主动脉弓C. 颈动脉体D. 主动脉体E. 以上均是15. 关于肺牵张反射,下述正确的是( )A. 其感受器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B. 传入神经在迷走神经中C. 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D. 它在呼吸节律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E. 以上全对16. 与呼吸运动有关的中枢部位有( )A. 脊髓B. 延髓C. 脑桥D. 下丘脑E. 大脑皮层五、简答题1. 何谓呼吸? 呼吸全过程由哪几个环节组成?2. 简述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
3. 简述胸内负压的成因及生理意义。
4. 氧解离曲线左移,右移各说明什么问题?5. 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及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在检测肺通气功能中意义有何不同?6. 何谓有效通气量?7.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有何变化?8. 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有何变化?9. 何谓肺扩张反射? 有何生理意义?10. 简述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部位及其敏感刺激。
11.CO 2 对呼吸的作用及其生理意义如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本质是吸入O2排出CO2。
呼吸全过程由外呼吸、内呼吸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个环节组成。
2.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在平静呼吸过程,因其比大气压低,故叫胸内负压,主要由肺回缩力所形成。
3.指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正常为0.84。
4.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3500 ml,女性为2500 ml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