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方法的分类
全身麻醉科普小知识,建议收藏
![全身麻醉科普小知识,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04a896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2.png)
全身麻醉科普小知识,建议收藏全身麻醉是一种用药物使患者无知觉、无意识、无痛并阻断感觉神经传导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手术、无痛诊疗等医疗场合。
虽然全身麻醉已经成为现代麻醉学的一项基本麻醉技术,但它也会存在一些风险和副作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充满了神秘和陌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关于全身麻醉的一些小知识及相关问题。
一、全身麻醉的作用机制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通过作用于大脑的神经元,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使患者表演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的一种状态,以便于医生为患者开展无痛诊疗、手术和治疗工作。
二、全身麻醉的分类1.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将一种或多种全麻药物注入静脉实现的。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迅速传递到大脑,作用于中枢神经而达到全身麻醉的状态。
静脉麻醉可以快速安全地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剂量。
其优点为诱导快,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环境污染,但静脉麻醉最大的缺点是可控性差,麻醉效应的消除依赖于患者的肝肾功能及体内环境状态,如果药物相对或绝对过量,则术后苏醒延迟等麻醉并发症难以避免。
目前常用静脉麻醉药物包括咪达唑仑、依托咪酯、丙泊酚、芬太尼等。
2. 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通过吸入具有挥发性的麻醉气体实现的。
这些药物被吸入到肺部,然后通过肺泡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交换作用于到大脑中枢神经,使患者进入全身麻醉的状态。
吸入麻醉可以通过麻醉呼吸机实现,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剂量,精确控制麻醉的深度,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和血氧水平得到充分维护。
缺点是存在废气排放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术后可能使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加。
目前常用吸入麻醉药物包括七氟烷、笑气、地氟烷等。
3. 静吸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是对患者同时或先后实施静脉全麻技术和吸入全麻技术的麻醉方法,称之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技术,简称静吸复合麻醉。
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很多,如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或吸入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维持;或者静吸复合诱导,静吸复合维持。
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
![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c01591c905087632311212af.png)
局
二、优点:
部
麻
醉
病人神志清、对生理干扰小、并 发症少、操作简单、设备要求少、 安全有效、价格低。
缺点:
不适合于手术大、部位广、病情 重、不合作、年老体弱者及小儿。
局
部
麻
醉
三、常用的方法有: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 神经阻滞
局 部 麻醉
四、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
1、一般由术者实施,应熟悉局麻药的药理性质及不良 反应,并有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2、应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不能合作而又必须行局 麻者可在基础麻醉下施行 3、应询问病人对局麻药有无不良反应,选择适当的局 麻药及其浓度和剂量,至少两人核对 4、麻醉应完善,达到无痛,避免疼痛刺激引起的全身 反应 5、可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小
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
●基础麻醉的适应症、操作原则及常用药物 ●常用局麻药的种类、性能、浓度、用法及不良反应 ●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禁忌症、局部麻醉方法及应用
利多卡因起效快、弥散性能强
局部麻醉
理化性能和麻醉性 脂溶性
决定局麻药效能,脂溶性越高麻醉效能越强 。
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局 部 麻 醉
理化性能和麻醉性 蛋白结合率
布比卡因 95.6% 罗哌卡因 94% 丁卡因 75.6% 利多卡因 64.3% 普鲁卡因 5.8% 与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结合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
局
部
麻
醉
七、局麻药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局麻药的共同特点是由三个基本部分 组成,分别为芳香族环、胺基团和将二者 连接起来的中间链,中间链分为酯链和酰 胺链,根据中间链的不同将局麻药分为两 大类: 酯 类:普鲁卡因 、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麻醉与疼痛治疗
![麻醉与疼痛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24d10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4.png)
麻醉与疼痛治疗麻醉与疼痛治疗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用于手术和其他介入性医疗程序中,旨在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感。
本文将探讨麻醉和疼痛治疗的定义、类型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麻醉的定义与分类麻醉是指通过给予药物或使用其他技术手段,使患者暂时失去疼痛感和意识的一种方法。
根据麻醉的目的和应用范围,可以将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以及腰麻等不同类型。
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通常用于大型手术或需要全身检修的情况下。
它通过调节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感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主要通过在手术部位注射麻药,将其局部麻痹,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此类麻醉主要适用于小型手术或创伤修复等情况。
3. 腰麻:腰麻是通过将麻醉剂注射到硬脊膜周围,以产生下半身麻痹的一种方法。
腰麻主要应用于下肢手术或产科手术等领域。
二、疼痛治疗的定义与方法疼痛治疗是指通过应用药物、手术或其他干预手段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感。
根据疼痛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将疼痛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
1.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和康复治疗等。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通过改变疼痛部位的温度、压力和血液循环来缓解疼痛。
心理疗法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情绪来减轻疼痛感。
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等可以通过增强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肌肉力量来改善疼痛情况。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疼痛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应用镇痛药、消炎药和抗抑郁药等来缓解疼痛感。
镇痛药可以分为非处方和处方药,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三、麻醉与疼痛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 手术中的麻醉与疼痛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麻醉可以减轻或消除手术中的疼痛感,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
同时,在手术后也需要进行疼痛治疗,以确保患者术后舒适。
麻醉分类
![麻醉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e98e7c1bb4cf7ec4afed0b4.png)
麻醉分类1.局部麻醉:——作用于脊髓的某一节段或某些外周神经a)表面麻醉:将渗透能力强的局麻药作用于局部粘膜所产生的无痛状态。
(眼、口腔、鼻腔、咽喉、气管及支气管、尿道、肛管等处的浅表手术和检查)b)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入局麻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
(c)神经阻滞麻醉:围绕手术区域在其四周及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
(小囊肿、小肿块切除术及组织活检和腹股沟疝修补术等门诊手术)d)神经丛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暂时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使之支配区域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颈神经丛阻滞麻醉;(适用于颈部浅表和较深不手术,如甲状腺手术、气管切开等)✓浅丛阻滞✓深丛阻滞➢臂神经丛阻滞麻醉(根据手术所需的阻滞范围,选用不同途径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路径✓肌间沟路径✓腋窝路径➢腰神经丛阻滞麻醉(常与坐骨神经阻滞合用,用于下肢手术)➢坐骨神经丛阻滞麻醉(常与腰神经丛阻滞或股神经、闭孔神经、隐神经阻滞联合应用,适用于下肢手术)✓后路坐骨神经阻滞✓前路坐骨神经阻滞e)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阻滞)或硬膜外腔(硬膜外阻滞),脊神经跟受到阻滞使该脊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将脊麻和硬膜外两种技术同时应用以增强麻醉效果,称脊麻-硬膜外联合(CSE)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脊麻)(适用于2~3小时以内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等手术麻醉,上腹部多用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高平面阻滞(T4以上)✓中平面阻滞(T4~T10)✓低平面阻滞(T10以下)➢硬膜外腔麻醉(腹部手术、颈部、上肢及胸部手术,凡适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手术均可采用硬膜外麻醉)✓单次硬膜外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连硬)➢骶管阻滞麻醉(适用于直肠、肛门及会阴部手术,也可用于小儿腹部手术)➢蛛网膜下腔与腰段硬膜外联合阻滞,CSE——简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或CSE麻醉2.全身麻醉:——作用于中枢神经的某些部分a)吸入麻醉b)静脉麻醉3.复合麻醉4.术后镇痛a)静脉镇痛b)皮下镇痛c)硬膜外镇痛。
各种麻醉护理常规
![各种麻醉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652e75ae518964bcf847ccd.png)
硬脊膜外腔麻醉护理-术后
1术后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酌情取适当卧位。避 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血压下降。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作好记录。 3麻醉后出现恶心、呕吐、穿刺处疼痛及尿潴留等现 象,及时报告医师,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4术后禁食4-6小时后,下腔阻滞麻醉
定义:简称腰麻,将局麻药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 (位于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实体腔隙,充满脑脊液, 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由于此腔隙与脑室相通,麻醉 平面过度上升将会导致延髓生命中枢麻痹,造成心跳呼 吸骤停。腰麻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也常伴有血压 下降,可用麻黄碱预防。此外由于硬脊膜被穿刺,使脑 脊液渗漏,造成压力降低,易致麻醉后头痛。药液的比 重和病人体位将影响药液的水平面,如用放出的脑脊液 溶解药物,则比重高于脑脊液。用蒸馏水溶解,则比重 小于脑脊液,高比重液用于坐位病人,药液下沉至马尾 周围,将安全有效。
颈丛臂丛麻阻滞麻醉-护理
1去枕平卧6小时; 2禁食禁饮6小时; 3测一次生命体征; 4术后伤口的观察; 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头晕、胸闷、恶心 突发性紫绀和惊厥 呼吸困难。
局麻
定义:局部麻醉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 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 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运动神经传 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这种 阻滞应完全可逆,不产生任何组织损害。局部麻醉 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少 和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护理
1.术后去枕平卧或头低位6-8小时。麻醉后头痛者平卧24小时,必 要时取头高足低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术后有呼吸抑制或呼 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或使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全脊麻的观察: 低血压、面色发绀、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立即报告医生, 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加快输液、升压等抢救措施。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60分钟监测呼吸、血压、脉搏1次至血压 平稳,并作好记录。 4.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及神经系统症状,对症 处理。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血压下降。 5.评估患者下肢活动情况,注意有无局部麻木、刺痛、麻痹、瘫痪 等,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6.术后6小时遵医嘱给予饮食。
手术麻醉分级
![手术麻醉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3d08e45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1.png)
手术麻醉分级1. 引言手术麻醉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来控制病人的疼痛感觉和意识状态的技术。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患者的身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麻醉分级。
本文将介绍手术麻醉分级的概念、分类标准及其重要性,并讨论各个分级对应的具体应用场景。
2. 手术麻醉分级概述手术麻醉分级是指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患者的身体状态,将手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确定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控制疼痛感觉及意识状态。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常见的手术麻醉分级包括:I级(轻度)、II级(中度)和III级(重度)。
3. 手术麻醉分级分类标准3.1 I级(轻度)I级手术是指较为简单、风险较低的手术,通常不需要全身麻醉。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保持清醒,但会使用局部麻醉或轻度镇静剂来控制疼痛感觉。
3.2 II级(中度)II级手术是指中等难度和风险的手术,可能需要全身麻醉。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失去意识,但仍能维持正常呼吸和心跳。
这种类型的手术通常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3.3 III级(重度)III级手术是指高难度和高风险的手术,需要深度全身麻醉。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完全失去意识,并需要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和心跳功能。
这种类型的手术对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4. 手术麻醉分级的重要性正确确定手术麻醉分级对于确保手术安全和病人舒适至关重要。
以下是手术麻醉分级的几个重要方面:4.1 麻醉药物选择根据手术麻醉分级,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轻度手术可以使用局部麻醉或轻度镇静剂,中度手术可能需要全身麻醉,而重度手术则需要深度全身麻醉。
4.2 麻醉监测和控制手术麻醉分级也指导了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
根据不同的分级,医生可以确定监测指标和设备的选择,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3 麻醉风险评估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患者的身体状态,医生可以评估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各种麻醉方法概述课件
![各种麻醉方法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0313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5.png)
1
麻醉:
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 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 的。
。
2
现代麻醉学已远超出为手术提供条件的目的:
——维护病人的生理功能平衡 ——减轻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 ——保障病人的围术期安全和术后康复
3
临床麻醉方法分类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也用于胸壁手术、上肢、颈部, 但技术要求高,应慎重。
36
硬膜外阻滞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不合作的病人、进针部 位有感染、凝血功能障碍。
相对禁忌证:神经系统疾病、外周感 觉和运动异常、呼吸功能不全及心血 管系统并发症。
37
硬膜外阻滞并发症
全脊椎麻醉:循环呼吸支持 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中毒) 导管折断 硬膜外间隙出血、血肿和截瘫
20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中枢毒性反应(舌或口唇麻木、头痛、头晕、耳鸣、视 力模糊、眼球震颤、肌肉抽搐,语无伦次重者意识不清、惊厥、 昏迷、呼吸停止),心血管毒性反应(心肌收缩力低、传导减慢 、外周血管扩张)
过敏反应:少量用药后即出现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 血压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1
14
局部麻醉的方法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15
常用局麻药的比较
药物
作用时间 一日极量 (mg)
用途
普鲁卡因
短
浸润麻醉
丁卡因
较长
150
表面麻醉
神经阻滞
利多卡因 较短
400
各种局麻
布比卡因
长
400
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长
225 神经阻滞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4c643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e.png)
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1.麻醉医师级别2.各级医师麻醉权限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3.麻醉分级标准手术(麻醉)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麻醉科手术分级准则
![麻醉科手术分级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dd2d87c4b73f242326c5f01.png)
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1.麻醉医师级别2.各级医师麻醉权限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3.麻醉分级标准手术(麻醉)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麻醉(Anesthesia)
![麻醉(Anesthesia)](https://img.taocdn.com/s3/m/6acd0d781711cc7931b716d9.png)
Anaesthesia源于希腊文 源于希腊文Anaisthesaesia 源于希腊文 感觉消失” 合成的, 没有感觉” 由an+aisthaesia合成的,“没有感觉”或“感觉消失” 合成的 最早发现麻醉的是:扁鹊。 最早发现麻醉的是 扁鹊。 扁鹊 最早将麻醉应用于手术的是:华佗 华佗(141-203年),麻 最早将麻醉应用于手术的是 华佗 年, 沸汤口服 死骨剔除术和剖腹产手术。 口服, 沸汤口服,死骨剔除术和剖腹产手术。 1840Morton首先采用了乙醚(Ether)作为全身麻醉 首先采用了乙醚 首先采用了乙醚 作为全身麻醉 剂并协助Warren用乙醚麻醉施行了很多大手术。 用乙醚麻醉施行了很多大手术。 剂并协助 用乙醚麻醉施行了很多大手术 1892年德国 年德国Schleich首先倡用可卡因作局部浸润麻 首先倡用可卡因 年德国 首先倡用可卡因作局部浸润麻 但毒性很大,不久由普鲁卡因代替。 醉,但毒性很大,不久由普鲁卡因代替。
III期:外科麻醉期(手术期 :深而规则的呼吸至呼吸停止。 期 外科麻醉期 手术期 深而规则的呼吸至呼吸停止。 手术期): 总的特点:本能反射逐渐消失,呼吸规则,肌松, 总的特点:本能反射逐渐消失,呼吸规则,肌松,呕吐 和吞咽反射消失。又分为1、 、 、 级 和吞咽反射消失。又分为 、2、3、4级。 IV期:延髓麻痹期、中毒死亡期。 期 延髓麻痹期、中毒死亡期。 用药过量,反射全部消失,整个神经中枢明显抑制, 用药过量,反射全部消失,整个神经中枢明显抑制,呼 吸停止,心博散存或停止,血压降至休克血压以下(40-吸停止,心博散存或停止,血压降至休克血压以下(40-50mmHg柱)。 柱。 麻醉分期的评价: 麻醉分期的评价
3. 舒泰 舒泰(Zoletil):2-5mg/kg,iv;7-10mg/kg, : , ; , im 缺点:头颈部震颤、僵硬; 缺点:头颈部震颤、僵硬;无特效解药 4、丙泊酚:异丙酚(propofol):非巴比妥类诱 、丙泊酚:异丙酚( ):
麻醉分类名称
![麻醉分类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178f4e62b84ae45c3b358ca3.png)
麻醉分类
『I类麻醉』
低平面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部硬膜外阻滞,下胸部硬膜外阻滞,小儿氯胺酮肌肉或静脉麻醉,小儿局麻强化麻醉,病情较轻的四肢骨折、关节脱位手法整复病人的静脉麻醉,小儿基础麻醉,眼科手术的麻醉,常见耳鼻喉小手术的麻醉,静吸复合麻醉术。
『II类麻醉』
常用的神经阻滞术,臂丛神经阻滞术,上胸部硬膜外阻滞,神经安定镇痛术,心肺复苏术,普通颅脑外科手术病人的麻醉,胸科病人麻醉,支气管麻醉术。
小儿颌面部较大手术的麻醉,急诊病人麻醉(失血性休克、严重肠梗阻),小儿硬膜外麻醉,气管内麻醉,唇裂手术的麻醉,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麻醉。
『III类麻醉』
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心包切除术病人的麻醉,内分泌疾患病人的麻醉,病情严重病人的麻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等),控制性降压麻醉,严重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麻醉,肾脏移植术的麻醉,复杂颅脑外科手术的麻醉,湿肺病人的麻醉,口腔颌面部疾病致气管插管困难以及需行肌皮瓣移植术的麻醉,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颈部硬膜外麻醉,控制性低温麻醉。
『IV类麻醉』
复杂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严重内分泌疾患病人的麻醉,既往有心肌梗死病人的麻醉,严重休克、严重脏器功能低下病人的麻醉。
『V类麻醉』
各种复杂艰难手术的麻醉,诊断未明、病情危重病人的麻醉,特殊病情及术中可能发生意外的麻醉,新开展手术病人的麻醉。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dbc5a2700abb68a882fb3d.png)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1.2.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3.手术(麻醉)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麻醉方法枚举值分类
![麻醉方法枚举值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ebc498da6c30c2258019e2b.png)
表 A.3 阻滞平面
颈神经 胸神经 腰神经 骶神经 尾神经
C1、C2、C3、C4、C5、C6、C7、C8 T1、T2、T3、T4、T5、T6、T7、T8、T9、T10、T11、T12 L1、L2、L3、L4、L5 S1、S2、S3、S4、S5 Co1
血制品种类见表 A.4
表 A.4 血制品种类
附件 6.26 .1 血制品种类
局麻+全麻,全麻,局麻+全麻,全,
全身麻醉(喉罩) (查询麻醉记录单,喉罩置入患者列入此项)
151 / 184
全麻(左侧鼻插),全麻(鼻插),全麻(经鼻插管),全
全身麻醉(经鼻插 麻(右鼻插),全麻(左鼻插),全麻鼻插,全麻(鼻插),全麻
管)
(鼻管),全麻(右鼻插),全麻(鼻插),全麻(左鼻插),
附录 A 常见单位名称表见表 A.1。
表 A.1 常见单位名称表
编码 1 mL 2 mg 3g 4 wu 5支 6枚 7片 8粒 9丸 10 滴 11 付 12 U 13 kU 14 μg 15 kg 16 % 17 列 18 Co 19 贴 20 人份 21 亿菌 22 条 23 iu 24 mu
全麻(右鼻插管),全麻(鼻插)(, 左鼻插),全麻(左鼻插)),
全身麻醉(经气管 切开)
全麻(气管切开),
双腔管,双腔,全双腔管麻,全麻双腔,双腔,全麻单腔,, 全身麻醉(双腔管)全麻双腔管,全麻/单腔管,全麻/双腔,双腔管全麻,单
腔,双腔管,全麻/单腔,全麻/双腔管,全麻单腔管,
全身麻醉(非插管)静脉麻,静脉麻醉,静脉,
隐神经阻滞 耳大神级阻滞 枕小神经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腰方肌阻滞
153 / 1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方法
根据麻醉作用的范围与性质,目前我科室开展的麻醉方法简单分类如下。
(一)全身麻醉
1.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口鼻进入,通过呼吸道到达肺泡内,再进入血循环,最终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而产生麻醉状态。
2.非吸入性麻醉麻醉药由静脉、肌肉等方法进入体内,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二)局部麻醉
应用局部麻醉药作用于机体的某一部位使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从而达到麻醉镇痛的效果。
1.表面麻醉将渗透性能强的局麻药与局部粘膜接触所产生的无痛状态称为表面麻醉。
2.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分层注射局麻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称为局部浸润麻醉。
3.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射于支配某—区域的神经干周围,使此部位产局限性麻醉。
4.区域阻滞在手术区的周围和基底部注射麻醉药物,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末梢称为区域阻滯麻醉。
5.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物注入椎管内,使部分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躯于某些部位麻醉。
根据注射间隙不同,可分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三)复合麻醉
单一的麻醉方法各有优缺点,同时使用多种麻醉药物或多种麻醉方法使其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从而取得较单一麻醉方法更好的效果,称为复合麻醉,临床亦称平衡麻醉。
(四)术后镇痛
1、静脉镇痛;
2、皮下镇痛;
3、硬膜外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