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基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一)要求:
1、信:要使译文准确无误,忠实原文意思,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2、达:就是要通顺畅达,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三)坚持四个步骤:
1、审:看清文句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如省略、倒装、活用等。
2、切: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然后用下面介绍的六种方法逐一加以解释。
3、连:再把解释好的词义按照现代的汉语习惯连缀成一个语义通畅的句子。
4、誊:翻译完毕,带回原文,仔细检查,誊上卷子;要注意字迹工整,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
(四)熟悉六种方法:
1、对译---将已由单音节发展成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对译时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
(1)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语作为语素之一)。
例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情,不知道吃的穿的不如别人。(2)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
例如: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07江西卷)译文: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责职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
2、保留——凡是有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冠名、地名、人名、器物明、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没有必要作变动。
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例2: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3、增补——增补句子的省略成分
例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译文: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例2:《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译文: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删除——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者为语气助词,或者表示停顿,或者是凑足音节,或者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候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例1:盖忠臣执义
译文:忠臣坚持道义。
例2:《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
例3:《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5、调换:翻译时,有些句子(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例1: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麋哺饿者于其下。
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株槐树,枝叶繁茂,他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那些饥民吃。
例2: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
惠甚矣”的形式。
例3:弗之怠
译文:不懈怠这件事(指抄书)
6、拆分——文言中有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有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来翻译,而不能用白话中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
例如:荆之地方五百里
“地方”是“地方方圆”的意思
再如,如古语里面的‘是非’应该翻译成:“这不是”,“设备”应该翻译成“设置防备”,“妻子”是“妻子和儿女”。
(五)关注七个重点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以下七个关注点:
1、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
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1: 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08全国卷Ⅰ)
译文: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例2: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08山东卷)
译文: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关键点:“无论”(两个单音词)“ 樵”(名作动)“归”(使动))
例3: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05湖北卷)
译文: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例4: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06湖北卷)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粒”活用为动词,吃粮食。
2、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易造成失分。例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判断句](08浙江卷)
译文:(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