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陵-站在公共卫生的历史转折点上

合集下载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史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史

第二讲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主要包括:实践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一、粗浅的卫生防病实践阶段(远古~春秋)历史告诉我们,有了人类的出现,就必须有医药活动和卫生活动的存在。

早在远古时期,韩非子记载了人类为了免遭风雨和野兽的侵袭,每常采取“构木为巢,以避其害”,“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

大约在四五万年前,为了抗御外邪,预防疾病,人类由“古人”进化为“新人”时期,即已开始建土窖、地窖乃至土屋、木屋和石屋;从赤身露体而发展到以兽皮,树皮充当衣服。

古代卫生保健最为紧要的是人工取火的发明和对火的利用。

这不仅因为火能御寒、防兽,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有了火就可“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 (《礼记》),并大大促进了饮食的消化和吸收。

导引疗法的出现,为古人健身防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传“尧”的时代,人们就知道跳舞能够增强体质,《吕氏春秋·古乐》曾谓古人居处易感寒湿之邪者,应“作为舞以宣导之”。

夏商时代,古人已注意讲究卫生以预防疾病,如在个人卫生方面,提倡勤洗手脸、沐浴、漱口、不食腐败有毒食物等。

1935年在河南安阳发掘的殷王墓中,已出土壶、盂、勺、头梳等全套盥洗用具。

对于环境卫生,古人亦较重视。

相传黄帝时代已经有了水井,夏代更有“伯益作井”的说法,这对于搞好饮水卫生显然大有益处。

商周时期,随着人们对防病认识的提高,逐步采取了一些改善环境卫生的措施,如在殷墟遗址和在郑州附近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商代有用以排除积水的地下管道;敦煌壁画中,有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表明此间比较重视环境卫生。

又如《周礼》、《仪礼》、《诗经》、《左传》、《管子》等经典著作中还记载有许多卫生防病的方法,包括饮食卫生,除害灭病,疏通水渠,居住环境设施,乃至预防狂犬病等等。

此外在优生优育方面,古人亦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主张。

如《周礼》提倡“男三十娶,女二十嫁”、“礼不娶同姓”;《左传》亦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2008年10月份柳叶刀-中医药及其临床疗效

2008年10月份柳叶刀-中医药及其临床疗效

近年的系统综述显示,中草药能有效地治疗过敏性湿疹,针灸治疗能减缓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1, 2]。

中医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之一,其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食疗和气功(如太极拳)等。

中医药是中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西医一起被广泛应用。

据有关的统计显示,2006年中医类医疗机构的门诊患者超过2亿人次,住院患者接近700万人次,约占中国医疗卫生服务总量的10% ~ 20%[3]。

许多中医基本理论与道家、儒家等传统东方哲学思想同源[4, 5]。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所有自然现象都存在阴和阳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既相互依存又可以相互转化。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所组成,一切事物都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并在变化中获得动态的平衡和和谐。

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被用来解释疾病的机制和寻找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略,便形成了早期中医学的基本思想。

在中医学里,阴主静,用来代表机体的物质基础;阳主动,用来反映机体的运动和功能。

中医学还认为,机体内的气血津液,通过脏腑之间的协调,保持其在经脉中的正常运行。

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如情绪、生活方式、气候)的剧烈变化,可能造成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脏腑虚弱或功能失调,继而生病。

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祛除病因、恢复并维持平衡。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脉象、舌象、大小便等进行观察,由此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是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中医药及其临床疗效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唐金陵1, 刘保延2, 马堪温3基础。

再通过八纲辨证等方法,将患者的临床表现概括为阴阳、表里、虚实和寒热等证候,或通过五行理论、藏象理论等,分析这些表现与脏腑间的关系,继而对疾病的定位、病机等作出判断。

中医治疗的是证,而不是西医的病。

证候很像西医里的综合征,由特殊的症状和体征组合而成,是中医对疾病在某一时间段的状态的概括。

学习强国题库

学习强国题库

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11、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全河流经山西、内蒙古……入(渤海)。

2、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1963年)。

3、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提出来的。

4、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安全指示标志宜设置在(C、距地面1米以下墙面上)。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6、以下哪部著作中,认为数学是天地万物最根本的东西,是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

(孙子算法)7、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

8、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卫星,首次实现距离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9、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

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10、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神话、生物、水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11、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12、下列词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13、气体可压缩存储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14、领土由领陆、(领水)、领空三部分组成。

15、诗句“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春耕)图。

16、苏颂,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他领导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17、有经验的汽车师傅都会告诉徒弟,冬天洗车最好用(冷水)18、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及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

19、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和《联合国宪章》签署,第一届军运会于1995年9月4日至1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

第18章.循证医学(唐金陵)

第18章.循证医学(唐金陵)

第十八章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媒体称它为一项震荡世界的构想,一场发生在医学实践里的革命,正如抗生素的发现对医学的冲击一样,循证医学正在彻底改变着沿袭千古的医学实践模式。

20世纪中叶诞生的现代流行病学及其以后几十年的发展、成熟、应用和取得的成果,是这场变革的原始动因。

如果说DNA结构的发现揭开了生命最深的奥秘,那么流行病学给研究医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而循证医学则引发了一场医学实践模式的革命。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息息相关。

如果说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循证医学则是关于如何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医学实践与决策的学问。

本章将首先回顾从现代流行病学到循证医学的发展轨迹,然后简单介绍循证医学的概念、范畴、意义、方法,以及发展循证医学需要的文化和基础建设,并对循证医学时代流行病学在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索性的讨论。

教科书的目的是介绍一个领域的知识、原理、方法和技能。

然而,在知识飞速更新和世界互联网高速传播信息的今天,一本教科书的使用寿命也变得越来越短。

因此,本章也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为读者打开一个更宽广的视窗,使读者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体味科学变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流行病学这门科学,不断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本章还采用一种鲜明的个性化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鼓励一种敢于怀疑知识和勇于独立思考的精神。

歌德说:“怀疑随知识的增加而增加”。

任何知识都是不完善的,怀疑是一种必然,怀疑也是一种必要,怀疑是新知识产生的开端,而独立思考正是怀疑的开端。

另外,循证医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循证医学,把握甚至主动地影响它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些僵硬的概念和技能。

第一节从流行病学到循证医学一、早期的流行病学探索(一)流行病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直到20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传染性疾病,如天花,鼠疫和霍乱,它们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

挑战答题题目及答案

挑战答题题目及答案

《挑战答题》题目及答案1、“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龚自珍)的诗句。

2、“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一句是(事秋风悲画扇)。

3、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4、臭氧层能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5、同志的词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在哪一条江河(湘江)?6、如果小华在小丽北偏东40度的位置上,那么小丽在小华的(南偏西40度)的位置。

7、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兼副政委(粟裕)、政治部主任唐亮进驻,准备渡江作战事宜。

8、人类最早认识自然规律使用的研究法是(观察法)。

9、林祥谦,闽侯尚干人,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

1923年2月4日,林祥谦领导了震撼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0、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11、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

12、冰心,原名婉莹,长乐人,诗人,……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13、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4、大家知道,一纸有两个面—正面和反面。

但是,如果有人说能给你看一种只有一面的纸,你觉得这是真的吗?答(是真的)。

15、(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任湖广总督期间……宣布废止。

16、“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这是明代思想家守仁的《蔽月山房》,与此中哲理最接近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集成电路自1959年被发明以来,……如我为公司设计的手机芯片“麒麟980”就采用了(7)纳米的最新工艺。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出自哪位诗人(安)?19、离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用的主题,以下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并无离别之意。

20、长江三峡是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

21、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工作。

循证医学——精选推荐

循证医学——精选推荐
2
Harvard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教授曾对 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十年内,你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 的,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半是错的。
3
医疗防治知识中的谬误
• 放血疗法曾作为灵丹妙药用了几百年 • 乳房切除用于孕妇子痫所致的惊厥 • Beta胡萝卜素用于预防心脏病 • 维他命E用于预防肺癌
Ö评估医学干预措施的效果 Ö研究疾病病因和治疗的副作用 Ö评估诊断方法和诠释诊断结果 Ö预测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17
3
第二部分: 医学实践从艺术走向科学
18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发展和应用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 1948:
世界上第一个RCT诞生
• 1950年代: 方法学上进一步完善
33
RCT系统综述 随机对照研究 有对照的研究 无对照的研究 个人经验
最高质量 最低质量
医学干预效果证据的分级
34
研究证据:相关,明晰,准确 ,可靠,容易总结和传播
临床经验:模糊,杂乱,准 确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差,不 易总结和传播
研究证据和临床经验在决策中的互补关系
35
6
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临床 经验:用来综合分析、做出判 断和决策
20
Killen(2)
4
Malcolm
15
Ocken
5
Page
-3
Pirie
13
Russell
5
Sutton(1)
6
Sutton(2)
8
Segnan
2
Tonensen
16
48
META-分析或系统综述

政策类题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政策类题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政策类)一、判断题(20题)1、2009年全国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覆盖范围最大、受益人群最广的一项公共卫生干预策略。

()3、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党和政府为应对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总结建国60多年来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作出的一项制度安排。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6、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为不低于15元。

()7、《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是国家首次制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规范。

()8、2013年起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内容。

()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

()11、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经费补助标准。

()12、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经费标准5为0元。

() 13、在核定服务任务和补助标准、绩效评价补助的基础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可统筹用于经常性支出。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结果应与补助资金拨付挂钩,最好按照服务数量和质量拨付资金,也可简单按照人口数拨付。

()15、县区级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实施管理主体。

()16、县区级每年应抽取部分辖区内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机构,开展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

()17、县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覆盖面应当达到100%,并按照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考核。

唐金陵-病因及其推断

唐金陵-病因及其推断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唐金陵病因与因果推断昆明2019.7.19⚫自媒体和信息大爆炸⚫个案故事与跨时代数据比较⚫大数据和现实世界研究冲击⚫“强”病因与“弱”病因(RR 值,举例)⚫因果关系强弱与要求的研究的科学性成反比⚫因果规律,还是对具体事件起因的解释?重谈因果关系的重要性香港中文大学唐金陵2研究病因的理论、法则与方法病因推论:希尔的9条病因推论标准系统综述、GRADE 的推论原则研究病因的基础:休谟:因果关系的基本特征发现因果关系的一般法则:穆勒:因果推理的法则发现病因的研究方法:发现传染病病原体的科赫氏法则发现慢性病多重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香港中文大学唐金陵3⚫休谟对(强)因果关系观察的抽象⚫(弱)因果关系的三个基本条件(要素)⚫时间顺序(temporality )⚫关联关系(association )⚫因变性(consequential change )⚫什么是病因?⚫医学实践中其他重要的因果关系:效果、副作用因果关系的基本条件香港中文大学唐金陵4病因学说和病因模型的演变轮状模型及病因链及充分-组分生态模型病因网病因模型传染病的病因瘴气說微生物说[宏观病因论] [微观病因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传染病广泛存在“无因”发病和发病“无因”的现象现代多病因论时间:问题及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香港中文大学唐金陵5⚫瘴气说,生源说⚫三角模型、轮状模型、生态模型⚫病因链(近端、远端病因)、病因网⚫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的特征多病因学说单病因学说,外宏│微内病因模型的用途及其发展规律用途:寻找新病因,寻找病因与疾病以及病因与病因之间的关系,最终寻找新的预防策略和方法发展规律:从强病因到弱病因,从单病因到多病因,从远端到近端,从体外到体内,从直线到网络⚫一因一果,一果一因,强因果关系⚫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弱因果关系⚫有因不见果,有果不见因。

为什么?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的起因香港中文大学唐金陵7每一个关于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前瞻性研究,都是一次提供有关病因三个基本条件证据的科学尝试。

《学习强国》考试题库100题DVB【含答案】

《学习强国》考试题库100题DVB【含答案】

《学习强国》测试题库100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2.董必武同志的诗句“烟雨迷蒙访旧踪”访的是浙江嘉兴【D南湖】3.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神话.生物等内4.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兼副政委栗裕5.下列我国古代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3华佗7张衡8董仲舒6.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之一是全面共享的….全覆盖面而言7.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8.下列关于松花江表述错误的是(C)9.(煤炭.稀土和石油天然气)是内蒙古的优势矿产资源10.我国著名神话传说《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发生在(江苏镇江)11.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12.关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新成果,下列错误的是(有缆)13.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14.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东坡种花二首》:“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中的“东坡”位于今重庆(忠县)。

15.孟子认为人有“四端”,下列只有哪一项是正确的?(辞让之心,礼之端)。

16.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诗经》-《春秋》-《论语》)。

17.科学家要遵守科学知识和科学建制的基本规范的原因是(以上全是)。

18.面粉生产车间严禁吸烟的主要原因是(防止爆炸)。

19.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屈原)。

21.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

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22.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管窥1921-1949年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管窥1921-1949年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28 中国卫生人才 2021.07 CHINA HEALTH HUMAN RESOURCES
比,死亡人数已控制在万人以内 [3]。 1925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
授兰安生得到京师警察厅的同意,正式成立 “京师警察厅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1928 年以后,改称“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 务所”,辖区人口由最初的 5 万人增加到 10 多万人。在兰安生的眼里,这里是培训北京 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学生和护校学生的“社 会工作的实习基地”,他认为,在全社会推 广公共卫生才是解决广大人口卫生保健的有 效办法。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的 公共卫生护士会参与到公共卫生领域各个方 面的工作中,他们深入社区、工厂、学校, 使预防保健的观念深入人心,帮助居民实现 主动要求预防保健的观念转变,从根本上提 高了公众的健康水平 [4]。
艰难中前行
即使在艰难时期,虽然物资、人员有限, 但卫生防疫工作始终未停止。1931 年的长江
流域特大水灾、1932 年霍乱疫病的横行、抗 日战争时期的卫生防疫工作等都是不能磨灭 的历史证明。
1931 年夏,长江流域特大水灾牵连全 国 16 省受灾,除救灾外,防疫工作也是工 作重心。大灾之后必伴大疫,救灾委员会下 设卫生防疫组。鉴于当时糟糕的卫生状况, 防疫组特别重视环境卫生的改善,以求减少 灾民疾病的发生。湖北民政厅调派了 60 名 警员,又雇用了六七百名工人,来进行饮用 水清洁消毒、清除垃圾废物、建造厕所、掩 埋尸体等工作。此外,防疫工作的另一项重 点就是疫苗接种和交通工具的检疫。为了预 防霍乱,防疫组免费为全体难民注射霍乱伤 寒混合疫苗,为儿童接种天花疫苗 [5]。
OBSERVATION 观察 ■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编者按
卫生健康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威胁因素。在历史长河中,医学界先辈致 力于和疾病的抗争,特别是在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 医药学和疾病防控技术,为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知往鉴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本栏目将回顾我国公共卫生等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从积贫积弱的 1921 年到如今飞速发展的 2021 年,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逐渐探索出 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本期将梳理 1921—1949 年,在内外交困的 时代背景下,我国卫生防疫工作的几个历史性事件。

公共卫生:为什么?是什么?学什么?

公共卫生:为什么?是什么?学什么?

公共卫生:为什么?是什么?学什么?公共卫生:为什么?是什么?学什么?世界上本没有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因人类病苦而诞生,为所有人健康而立命,在社会危难时刻壮大,这是公共卫生最简明的历史。

公共卫生骨子里含着利他主义精神,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

——唐金陵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流行病学教授一、起源:为什么会有公共卫生?18世纪到19世纪,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行进着,英国人创造了技术和生产力进步的奇迹,却忽视了随之而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恶化。

刚从农耕社会转型的英国,城市布局混乱不堪,工厂、住宅、牲畜棚『和谐共处』;人口激增带来住房压力,工人阶级不得不在狭窄阴暗的地下室里结婚生子;工作场所设计和管理不人性化,有的长年没有光照、有的长年禁止开窗。

街道上的死水坑、成堆的垃圾、卫生厕所的缺乏、空气污染的蔓延……这让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因各种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儿童变得衰老、虚弱。

水源污染、卫生意识差,使得传染病的传播如鱼得水,霍乱和伤寒的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其所致的人口死亡几乎每天都在发生;1831年-1854年,英国发生了三次霍乱大流行,每次都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死亡。

生活质量的下降导致人们罹患各种疾病(尤其是职业病和传染病)的风险增加,进而导致了生命质量下降、人均寿命缩短。

据统计,19世纪上半叶,英国农村地区的死亡率约为18‰,城市地区高达26‰。

英国上层阶级当时的人均寿命也只有四十岁左右。

这样的现状让英国的有识之士痛定思痛,他们希望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希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希望国家立法保护国民的健康。

于是,184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公众健康法:The 1848 Public Health Act(1848年公众健康法案)。

该法案的设计者埃德温·査德威克带领法案的推动者们,通过对居民健康和生活状况的调查,第一次把疾病和恶劣的卫生条件联系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该法案对公共卫生的各个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物的光照和通风、给排水管道设计、街道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空气污染、医疗人员配置等)都做了具体而全面的规定,分门别类地制定各项标准;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强制进行管理和监督,以达到改善公共卫生条件、保障公众健康的目的。

泸州公需科目答案_

泸州公需科目答案_

2021年泸州的公需科目答案1、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以奉一身,不取也〞是〔〕观点:C、杨朱2、本讲提到,2021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以建设智能工厂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正确答案:D3、本讲提到,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并实施〔〕,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开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正确答案:C4、本讲中,不属于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原那么的是〔〕正确答案:B5、根据本讲,〔〕是在网络搜索、网络识别、网址识别当中用到的一种特殊的标志和符号。

正确答案:C6、根据本讲,GUI的专利类型是〔〕正确答案:B7、根据本讲,获取信息技术中属于点对点的是〔〕正确答案:C8、根据本讲,欧盟成员国中有〔〕个未批准新闻出版物保护的邻接权。

正确答案:B9、以下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B<10、专利质量主要是指专利的法律质量、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其中〔〕是决定性质量。

>正确答案:C11、日常生活接触中,只有病毒含量很高的〔〕才能引发艾滋病感染。

正确答案:B12、为了降低在日常生活中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该防止和别人共用〔〕。

正确答案:B<13、在日常生活中,如有多性伴侣等高危行为,应〔〕。

<正确答案:A14、本讲强调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影像识别分类、分析诊断,结合电子病历及临床诊断数据,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决策,降低了主观误诊率,提高了〔〕。

正确答案:C15、根据本讲,互联网医院是我们国家的〔〕。

正确答案:A16、根据本讲,总的质量本钱包含了〔〕。

正确答案:C17、根据本讲,通过市场调查去了解到〔〕。

正确答案:A<18、本课程指出慢病的影响因素,包括〔〕等。

正确答案:D19、根据本讲,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在2021年到达〔〕。

正确答案:D20、本讲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大数据的理解以及大数据带来的价值,包括〔〕。

正确答案:D21、根据本讲,人工智能聚焦在〔〕三个层次。

唐金陵:流行病学在医学研究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唐金陵:流行病学在医学研究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唐金陵:流行病学在医学研究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提要1)现代流行病学究竟是什么?2)流行病学在弥合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裂痕中的作用3)重新审视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无症状病人)的医学价值4)流行病学与医学其他新兴领域的关系一、现代流行病学究竟是什么?20世纪中叶以来,真正让流行病学在整个医学领域发扬光大、扬眉吐气、名声大噪的是临床流行病学,尤其是随机对照试验。

现代流行病学已成为产生医学实践决策证据的方法论,20世纪末催生了循证医学,改变了整个医学实践的景观。

眼耳鼻舌身是人类进行医学观察的原始方法,直到19世纪才有了可窥探微观世界和活体内部的工具,它们分别进而发展成为探索医学实践规律的黑箱式的人群流行病学应用型研究,以及揭示生命本质和微观原理的实验室基础研究,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两大支柱。

然而,医学始终是一个很“势利眼”的学科,物质本质和作用机理不是医学探索的最终目的,医学最后要看到的是防治的效果和效率。

换言之,医学研究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永远需要回到人体可以感知的层面,而不能只停留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动物的层面。

就此意义上讲,人群流行病学应用型研究与实验室基础研究分庭抗礼,各自擎起医学研究的半壁江山。

而且,流行病学研究是贴近医学最终目的的研究,是前期基础研究发现的机制和原理最终医学实践价值的判官。

举例说明。

1984年发现β-淀粉样蛋白,1985年发现该蛋白质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之后《自然》和《科学》杂志以β-淀粉样蛋白为主题共发表了逾百篇文章,全世界各种杂志发表的有关文章近两万篇。

2002年研发出茄尼醇单克隆抗体,可以清除β-淀粉样蛋白,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茄尼醇通过了小鼠实验以及人群中的I期和II期临床试验。

2014年,一项纳入2000多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茄尼醇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30年研发功亏一篑!这个漫长的药物研发失败的实例说明,流行病学人群研究才是最后的判官:如果最终的疗效不存在,一切前期理论都是浮云。

公共卫生百年回望与未来之思考____

公共卫生百年回望与未来之思考____

公共卫生的百年之思 编者按 从2020年初开始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疫情的发生凸显出公共卫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足见我国政府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及对完善公共卫生的迫切需求。

一百年前的1920年1月9日,当时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巨匠温斯洛,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尚待开拓的公共卫生领域》的标志性文献。

“公共卫生”最经典的定义就是出自于此。

该文在对1920年之前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之后的发展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甚至是对于如何建立一支专业的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如何设置大学课程等都给出了具体建议。

虽时隔百年,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为了更加全面地讨论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问题,本刊特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的刘民权教授对温斯洛之后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与All Rights Reserved.挑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分析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后我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更好地构筑全球疫情防控体系,特别是对我国如何发挥制度优势以在应对今后发生重大疫情时能够做到最优的管控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温斯洛的《尚待开拓的公共卫生领域》与刘民权教授的《公共卫生百年回望与未来之思考》,一个多世纪的思考,贯通了现代公共卫生领域发展的历史与未来,本期特别推出,以飨读者!公共卫生百年回望与未来之思考◎刘民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于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病毒感染全球疫情,其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足以与恰在一个多世纪前发生的全球流感大流行相比拟。

本文以这两次全球重大疫情为时间节点,追溯公共卫生领域过去的发展,分析今后的挑战。

公共卫生的宗旨是在人口层面开展干预以拯救生命、减少疾病、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对公共卫生的经典定义是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后者强调即使在科学知识不完美时,仍需依靠现有知识及时采取行动,以应对挑战。

高考作文最新医学时评素材:让老旧小区居民打上“暖心”疫苗

高考作文最新医学时评素材:让老旧小区居民打上“暖心”疫苗

2022年高考作文最新医学时评素材---让老旧小区居民打上“暖心”疫苗目录:01中国通过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02最好的“陪诊”是优化就医流程03让老旧小区居民打上“暖心”疫苗04量子化妆品来袭美丽需求下现“科技陷阱”正文:01中国通过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作者:本报记者金振娅《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01日06版)本报北京6月30日电记者金振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世卫组织30日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这是我国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之后消除的又一个重大传染病。

消除疟疾是中国按照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行动,结束了疟疾在中国肆虐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卫生史和全球消除疟疾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疟疾曾经是我国流行历史最久远、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每年约有3000万人患疟疾,其中30万人死亡,病死率高达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了重点调查和防治(1949—1959年)、控制严重流行(1960—1979年)、降低发病率(1980—1999年)、巩固防治成果(2000—2009年)、消除疟疾(2010—2020年)等五个阶段。

2010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全球根除疟疾倡议,确定了2020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将疟疾本地原发病例从每年3000万降低至零,维护了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了科学精准的疟疾防控策略和灵敏高效的报告、检测、治疗、监测和应急处置系统,具备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的能力;研制了青蒿素等抗疟特效药和治疗方案,创新了1天内完成疟疾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调查、7天内完成疫点调查处置的消除疟疾“1—3—7”工作规范,积累了多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边境地区防控合作等中国经验,为全球疟疾控制和消除贡献了中国智慧。

2016年4月,中国报告了最后一例本地原发疟疾病例;2017年后连续4年未发现本地原发病例;2020年11月,向世卫组织提交了消除疟疾认证申请。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职业能力测试高频考点试题汇编【2021年完美word版】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职业能力测试高频考点试题汇编【2021年完美word版】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职业能力测试高频考点试题汇编【2021年完美word版】1、单选题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病毒以人体内的_____作为攻击目标。

A: 红细胞B: 血红蛋白C: 淋巴细胞D: 神经系统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以后,首先侵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_____。

A: 实施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政策B: 大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措施C: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估体系D: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故本题答案选C。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单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经济形式是_____。

A: 私有经济B: 公有制经济C: 外资经济D: 国有经济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国有经济,居于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

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单选题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决定事项的文种是_____。

A: 报告B: 简报C: 纪要D: 会议记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故本题答案选C。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填空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____奖章。

参考答案: 农民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单选题毛泽东同志在其诗词中描写过许多历史事件:_____①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①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①雾满龙冈千嶂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交通食品安全
劳动保障部
检验检疫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
规划疫苗接种系统

……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20世纪医学 的进步及特征
精品PPT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20世纪医学的进步及特征
20世纪是生物医学科技最高歌猛进的时代 至20世纪中叶人类基本控制了传染性疾病 人类寿命延长,疾病谱转型,慢性病流行 医学前所未有地向着生命的微观世界迈进 资本大规模介入医疗器械和药物开发领域 临床医疗服务不断地推进着她的前沿阵地 针对个体的医疗服务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盛 针对群体的公共卫生公益事业逐渐被淡化
4000
死 亡 率 3000 ( 十 万 分 2000 率 )
1000
发现结核杆菌
0
1838 1850
1900
1950 1970
Year
英国150年间结核病死亡率与医学有关重大突破的关系
T香ho港m中as文M大cK学eo唐wn金. 陵The Role of Medicine. London精: N品uPffPieTld Provincial Hospitals Trust, 1967. p 81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的基础。20世纪中叶,流行 病学方法用于研究临床实践问题,诞生了临床流 行病学,成为研究临床实践规律的基础学科。
利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催生 了循证医学,后者是现代临床医学决策的方法论。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1. 卫生 [Sanitation] 2. 抗生素 3. 麻醉术 4. 疫苗 5. DNA 结构 6. 口服避孕药 6. 病因的细菌学说 7. 循证医学 8. 医学影像 9. 计算机
医学对人类平均寿命的贡献
• 1900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为47岁
• 2000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7岁 • 30岁的增长中只有7年是医疗的功劳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1. 卫生 [Sanitation] 2. 抗生素 3. 麻醉术 4. 疫苗 5. DNA 结构 6. 口服避孕药 6. 病因的细菌学说 7. 循证医学 8. 医学影像 9. 计算机
20世纪以前是漫长的传染病主导的时代 那时,治疗更的多是安慰,不是治愈 那时,人类对微观世界和人体内部了解甚微 公共卫生把传染病的病因指向了人体外部宏观环境因素 采用了群体和社会的手段:排污、供水、检疫…… 到了20世纪中叶,人类基本控制了传染病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发明卡介苗 发现链霉素
如果把现在所有药物都沉入海底,对人类将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只是害了鱼类。
Oliver Wendell Holmes Sr., (1809-1894) Professor and Writer, Harvard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公共卫生的历史贡献
1952: 脊灰灭活疫苗 1953: DNA结构 1954: 肾移植 1957: 噻嗪类利尿药 1958: 超声诊断
1972: CT 1976: 美伐他汀 1979: 消灭天花
1980: MRI
1985: PET 1989: 螺旋CT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Formerly, when religion was strong and science weak, men mistook magic for medicine; now, when science is strong and religion weak, men mistake medicine for magic.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20世纪重要的医学发明与发现
1816: 听诊器 1846: 乙醚全麻术 1895: X射线诊断 1896: 汞柱式血压计 1903: 心电图 1906: 直接输血 1908: 磺胺 1913: 人工肾 1921: 卡介苗 1925: 血压与CVD 1943: 链霉素
站在公共卫生的历史转折点上
精品PPT
Robert Merton:科学就是有组织的怀疑。 我们总认为科学是一套理论或一种工作方法,其实 科学一个可以自由地表达各种意见的氛围。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21世纪 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
精品PPT
1. 卫生的历史贡献 2. 20世纪医学的进步及特征 3. 医学的困惑与迷失 4. 公共卫生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精品PPT
卫生的历史贡献
精品PPT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If the whole materia medica, as now used, could be sunk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 it would be so much the better for mankind – and all the worse for the fishes.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1840年以来医学最 重要的发明和发现
英国医学杂志 2007
10. 口服补液治疗 11. 免疫学 12. 吸烟的危害 13. 氯丙嗪 14. 组织培养
精品PPT
人类对卫护生命和健康的投入与组织
城市排污系统
卫生部
城市供水系统
人口计生委
垃圾处理系统
爱卫会
当现污代染一卫控件生制间与事系环情统境保太护重要时 ,红血社十站字会会就会 组现代织住专房系门统的资源和机 构环来境保应护对部 !
香港中文大学 唐金陵
1840年以来医学最 重要的发明和发现
英国医学杂志 2007
10. 口服补液治疗 11. 免疫学 12. 吸烟的危害 13. 氯丙嗪 14. 组织培养
精品PPT
谁对人类健康作出了真正的贡献?
克里斯提恩.巴纳,第一个成功进行人类心脏移植的外科巨匠 ,1996年提到三种真正对人类健康有贡献的人:
• 抽水马桶发明者 • 压力泵发明者 • 首先使用塑胶布做房屋地基防潮材料的建筑业者
他说:水管匠、铁匠和泥水匠对人类健康所做的贡献比所有 外科医生加起来还要多:消灭伤寒症的不是医生, 而是水管匠 …... 今日的医者都在科技的花招中忘失了自我,以致于医学之真 正功能完全被二十世紀大時代的科技所矇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