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七版校对版-尿的生成和排出

合集下载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名词解释)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名词解释)

1.肾单位(nephron) 是尿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尿的生成过程。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致密斑(macula densa)是髓袢升支粗段远端部的一小块由特殊分化的高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

它可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分泌。

3.管-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 ) 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称为管-球反馈。

4.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入肾小球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称为肾小球滤过。

5.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单位时间(每分钟)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ml/min。

6.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正常约为19%。

7.肾小球有效滤过压(glomerular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肾小囊内压之和。

8.重吸收(reabsorption) 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去的过程。

9.肾小管的分泌(tubuler secretion)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

10.肾糖阈(renal glucose threshold) 将开始出现尿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一般为160~180mg/100ml)。

11.低渗尿( hypotonic urine) 终尿的渗透浓度如低于血浆渗透浓度,称为低渗尿。

表示尿被稀释。

12.高渗尿(hypertonic urine) 如果机体缺水,终尿的渗透浓度将高于血浆渗透浓度,称为高渗尿,表示尿被浓缩。

《生理学》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复习思考题
1.肾血流量的特点是什么?
2.试述肾脏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
指血液流经肾 小球毛细血管 时 , 除蛋白质分 子外血浆中其 他成分通过滤 过膜进入肾小 囊腔形成原尿 的过程
滤过三要素:屏障、动力、阻力
滤过的实验证据:
肾小囊微穿刺 抽取液体分析发现, 除蛋白质外,所含 的成分及其浓度与 血浆基本一致,而 且渗透压和pH值也 与血浆近似。
②比较原尿与终尿量: 原尿量=125ml/min×60×24=180L/d 终尿量=1-2L/d(=重吸收)
一、物质转运方式
1.方式 被动: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 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 2.途径
(泵、转运体)
跨细胞转运:小管液
中的物质→管腔膜→肾 小管上皮细胞→基侧膜 →组织间隙
细胞旁转运:小管液
复习思考题
1.尿是如何生成的? 2.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 转运功能
概述 重吸收: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 分泌:上皮细胞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 运至肾小管腔内 ●重吸收和分泌的证据:
①比较下表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 蛋白质、葡萄糖原尿中有→终尿中无(=重吸收); 肌酐、氨原尿中微量→终尿中大量(=分泌)
血浆与原尿比较
原尿 = 血浆的超滤液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度量指标
1.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
的超滤液量,体表面积为1.73m2的个体,其肾小球滤过率为 125ml/min = 180L/d/1.73m2 测定方法:用测定菊糖的血浆清除率代表GFR(见本章第六节)
2.滤过分数(glomerular filtration fraction ,GFF)

生理学课件: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课件:尿的生成和排出

2、囊內壓
● 正常時比較穩定 ● 結石、腫瘤壓迫等 囊內壓
3、血漿膠體滲透壓
●正常時變動不大; ●營養不良、實驗中快速注射NS 血漿膠 壓
3.腎血漿流量
●主要影響濾過平衡點的位置。
●腎血漿流量 血漿膠壓上升速度慢
濾過平衡靠出球端 反之,GFR
有效濾過長度 GFR
●嚴重缺氧等 交感神經(+)
腎血漿流量 GFR 尿量
3.HCO3-的重吸收
● 近 端 小 管 重 吸 收
80%-85%
4.K+的重吸收
● 小管液中65-70% K+在近端小管,25%30%在髓袢重吸收;終末尿中的K+主要是 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5.葡萄糖的重吸收
●100%葡萄糖被重吸收,部位僅限於近 端小管,尤其是其前半段; ●是一種繼發性主動轉運; ●近端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二、 排尿反射
● 排尿活動是一種反射過程; ● 感受器為膀胱內壁壓力感受器; ● 初級中樞是骶髓; ● 高位中樞包括腦幹和大腦皮層; ● 排尿反射是一種正回饋過程。 ● 尿頻(尿路刺激) 夜間遺尿(大腦皮層未完善)
➢ 腎血流量減少,GFR降低 ➢ 刺激球旁細胞釋放腎素增多 ➢ 增加腎小管重吸收NaCl和水
二、抗利尿激素
● 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中的內分泌神經元釋放 ●作用:
➢ 提高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
●作用機制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釋放的調節
1. 血漿晶體滲透壓
❖滲透壓感受器 下丘腦第三腦室前腹側部
(二) 腎血流量及其調節
1. 自身調節
在沒有外來神經支配的情況下,腎血流量 在動脈血壓一定的變動範圍內能保持恒定 的現象。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尿的生成和排出(一)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尿的生成和排出(一)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尿的生成和排出(一)我们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总结生理学重点知识,今天我们先学习生理学之尿的生成和排出问答(一),具体内容如下:1.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解答:尿生成有三个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它们的分泌三个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成为小管液。

小管液经过小管细胞选择性的重吸收:水、Na+、K+、HCO3-、Cl-等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小部分被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全部被重吸收;对机体无用的多余物质不被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由小管细胞分泌的物质有H+、K+和NH3等;排泄的物质有肌酐、对氨基马尿酸以及进入机体的物质(比如青霉素、酚红)等。

由肾小球滤过的超滤液,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使超滤液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变化,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

2.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和生理意义如何?解答:肾脏的血液循环的特点有:(1)肾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20%-25%,为各种排泄物及时经肾排出提供了重要条件;(2)肾血流的分布不均,皮质血供占94%;髓质占6%,为皮质的滤过功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3)两个串联的毛细血管网,且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有利于滤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有利于吸收;直小血管的双向流动有利于肾髓质高渗透压的维持;(4)肾血流量主要由于自身的调节作用,基本维持稳定,这对肾小球的滤过率的恒定是非常重要的。

3.肾脏的泌尿功能在维持体内环境稳定中有何生理意义?解答:肾脏泌尿功能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通过尿的生成和排出,可以:(1)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中产物,如尿酸、尿素、肌酐等含氮物质。

生理学学习指南——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学习指南——尿的生成和排出

⼀、基本要求 掌握:1.肾⼩球滤过:滤过膜及通透性;影响肾⼩球滤过的因素。

2.肾⼩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功能:重吸收⽅式(主动、被动)及Na+、Cl-、H2O、HCO-、K+、葡萄糖重吸收。

溶质浓度、肾⼩球滤过率对肾⼩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功能影响。

3.肾泌尿功能的调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理作⽤及其分泌的调节。

熟悉:1.肾⾎液供应特点、肾⾎流调节。

2.分泌与排泄机能:H+、NH3、K+的分泌。

3.髓质渗透梯度形成的机制和浓缩尿与稀释尿的形成。

了解:1.肾的功能、结构特点 2.膀胱与尿道的神经⽀配、排尿反射。

⼆、基本概念 肾单位( nephron)、肾⼩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滤过分数(fildtration fraction)、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利尿(water diuresis)、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重吸收( reabsoption)、管-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滤过平衡(filtration equilibrium)、清除率(clearance)、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肾素-⾎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三、重点与难点提⽰ 肾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的⽣成和排出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①排除⼤部分代谢终产物及异物。

每天尿量⼩于400ml,将有部分代谢终产物在体内积聚。

每天尿量在100~400ml,称少尿,少于100ml,称⽆尿。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③保留体液中的Na+、K+、HCO-3、CI- 等重要电解质,排出H+,维持酸碱平衡。

此外,肾还具有内分泌功能,产⽣肾素、促红细胞⽣成素、羟化的维⽣素D3等⽣物活性物质。

生理学考研名词解释(第七版)part2

生理学考研名词解释(第七版)part2

氨基甲酰血红蛋白CO2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用于CO2的运输何尔登效应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释放,这一效应称何尔登效应。

中枢化学感受器指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对脑组织液和脑脊液H+浓度变化敏感的化学感受器。

可接受H+浓度增高的刺激而反射地使呼吸增强。

陈施呼吸此乃病理性呼吸节律的典型代表,其特征为患病动物呼吸由浅逐渐加深,加快,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变弱,变浅,变慢,而后呼吸中断。

约数秒乃至15-30秒的短暂间隙之后,又重复出现如上变化的的周期性呼吸。

这种波浪式的呼吸方式,又名潮式呼吸。

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反射。

分两部成分:肺扩张反射(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肺缩小反射(肺缩小时引起吸气的反射)。

第六章消化系统消化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方式基本电节律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故称为慢波电位又称基本电节律APUD细胞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都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蠕动消化道平滑肌顺序收缩而完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餐后碱潮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颈细胞组成泌酸腺,分泌HCl和HCO3,出现餐后碱潮紧张性收缩这种收缩使胃腔内有一定的压力,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的内部,促进化学性消化,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不致出现胃下垂。

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

胃壁肌肉这种活动称为胃容受性舒张。

移行性复合运动(MMC)非消化期的胃运动呈现以间歇性的强力收缩,伴有较长的静息期为周期性运动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分节运动小肠的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张和收缩运动,它的反复运动能把食糜有效地推送到小肠的远端。

肝肠循环胆盐发挥作用后,绝大部分在回肠末端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再回到肝脏,再组成胆汁。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问答题)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问答题)

202.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1)肾小球的滤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

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某些成分又通过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小管上皮细胞可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小管液经过上述过程后形成的尿液称为终尿。

203.简述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

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可因部位不同而不同:(1)近端小管前半段Na+的重吸收是①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相耦联;②与H+的分泌相耦联。

由Na+主动吸收建立起电化学梯度,小管液中Na+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经同向转运体耦联转运进入上皮细胞而被重吸收,或由管腔膜上的Na+-H+交换体进行逆向转运。

(2)近端小管后半段Na+的重吸收通过①跨上皮细胞途径:过程同前半段,经Na+-H+交换转运入细胞;②细胞旁路:由于近端小管HCO3﹣和水的重吸收多于Cl﹣的重吸收,使后半段小管液中Cl﹣高于管周组织间液,Cl﹣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通过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被重吸收回血。

由此造成电位梯度,Na+便顺电位差而被动重吸收。

204.试述肾小管泌H +的意义肾小管分泌H +的意义:(1)促进NaHCO3的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1个H+,就可使1个HCO3-和1个Na+重吸收回血,Na+和HCO3-再组成的NaHCO3是体内重要的碱储。

(2)促进NH3的分泌分泌的H+可降低小管液的pH值,使NH3容易向小管液中扩散。

分泌的NH3与H+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结合为铵盐随尿排出。

强酸盐的正离子(如Na+)则与H+交换后和细胞内的HCO3-一起被转运回血。

因此,H+的分泌具有排酸保碱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生理学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生理学

● 速尿、利尿酸等可抑制Na+:2Cl:K+同向转运体得功能,管腔正电位消 失,NaCl得重吸收受抑制从而干扰尿 得浓缩机制,导致利尿。
● 髓袢升支粗段对水得通透性很低, 水重吸收量很少,造成小管液低渗, 组织间液高渗,有利于尿液得浓缩和 稀释(后述)。
三、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得物 质转运
● 可根据机体需要重吸收约12%得NaCl、 不同量得水;分泌不同量得K+ 、H+。
● 正常人尿液得渗透压可变动在501200mOsm之间,椐此可了解肾得浓缩和稀释 能力,这对维持体液平衡和渗透压恒定有重 要得生理意义。
一、尿液得稀释
●原因:小管液中得溶质被重吸收而水不易 被重吸收
●部位:主要在髓袢升支粗段,此外,远曲小管 和集合管由于ADH 而对水通透性得下降 也有助于稀释。
二、尿液得浓缩
肾小管和球旁细胞 调节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得重吸收和肾素释放。
肾得各种感受器 肾神经 脊

中枢 调节血压和水盐平衡。
●肾至今未发现副交感神经支配。
(五)肾得血液供应
腹主动脉 肾动脉 叶间动脉 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 入球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出球小动脉 肾周毛细血管网 小叶间静 脉 弓形静脉 叶间静脉 肾静脉
● 严重缺氧等 交感神经 肾血浆流量
GFR
尿量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
得转运功能
● 肾小球滤过生成得滤过液进入肾小 管后称为小管液
● 小管液中99%得水、100%得G及不同 量得钠、尿素等被重吸收;肌酐、尿酸、 钾等被分泌入小管腔。
● 重吸收: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 血液中。
● 分泌: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得物质 或血液中得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1. 尿的重要性和功能尿是人体新陈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的主要排泄物,对维持体内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尿的主要功能包括:•排除代谢废物: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产物,排泄这些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平衡。

•清除过剩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调节体内离子平衡:尿液中含有各种离子,如钠、钾、氯等,通过调节尿液中离子的浓度,帮助维持体内离子平衡。

2. 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主要发生在肾脏中,经过以下几个步骤:2.1. 滤过在肾小球中,由于毛细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使得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多种溶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内形成初尿。

2.2. 重吸收初尿通过肾小管系统,经过肾小管壁的重吸收作用,使得一部分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以保证体内重要物质的保留。

2.3. 分泌同时,肾小管壁也对一些废物和过剩物质进行分泌作用,将它们排泄到尿液中。

例如,肾小管能分泌尿酸、某些药物等。

2.4. 浓缩和稀释通过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将初尿进行浓缩和稀释,以调节尿液的浓度和体液的稳定。

3. 尿的排出过程在尿形成完成后,尿液通过以下路径排出体外:1.肾盂:尿液从肾小管汇聚到肾盂,形成肾盂尿。

2.尿输送管:肾盂尿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

3.膀胱:膀胱是容纳尿液的器官,尿液在膀胱中暂时储存。

4.尿道: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的调节尿的排出需要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作用:•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主要有抗利尿素葡萄糖素(ADH)和醛固酮,它们能够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血液渗透压和容量感受器:当血液渗透压过高或血容量不足时,感受器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促使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尿液的排出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刺激膀胱收缩排尿。

5. 相关疾病与健康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中,如果出现功能异常或疾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生理学》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输尿管
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膀胱 的管道。
膀胱
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其 平滑肌具有伸缩性。
尿道
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管道 。
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01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蛋白质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
小囊腔,形成超滤液。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02
超滤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大部分水和溶质被重吸收回血
02
肾小球滤过作用及影响因素
肾小球滤过膜结构与功能
滤过膜组成
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 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及其裂孔 膜构成。
滤过膜功能
具有分子大小和电荷选择性,可 阻止血浆蛋白滤出,仅允许小分 子物质如水和部分溶质通过。
肾小球滤过率及其影响因素
01
02
03
肾小球滤过率定义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 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组 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 静水压和肾小囊内压之间 的差值。
滤过系数
取决于滤过膜的面积和滤 过膜的通透性,与肾脏血 液灌流量密切相关。
肾小球滤过作用在尿生成中的意义
维持水平衡
通过调节肾小球滤过率 ,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 和毒物随尿排出体外。
《生理学》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目 录
• 尿的生成与排出概述 • 肾小球滤过作用及影响因素 •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及影响因素 • 尿液浓缩与稀释机制及影响因素 • 排尿反射及影响因素 • 尿的生成和排出异常与疾病关系
01
尿的生成与排出概述
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04

《生理学》资料-尿液的生成与排出

《生理学》资料-尿液的生成与排出

(二)肾血流经过两次毛细血管网
肾脏的血液绝大部分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和肾 小管、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较高,有利于滤过。 肾小管、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则血压较低,有利于 重吸收。
三、肾血流量相对稳定 (一)自身调节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肌源学说(自身调节)
当 动 脉 血 压 变 动 在 80 ~ 180mmHg(10.6~23.9kPa)范围时,肾 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能保持相对稳 定。
(primary urine ) (ultrafiltrate)
原尿 = 血浆的超滤液
(一)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概念★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GFR是衡量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表面积 为1.73m2的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 也就是每分钟生成原尿125ml,由此推算每天生 成原尿为180L。
管-球反馈学说
血压↑→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到达远曲小管致密

↓ 斑的小管液流量↑
入球小A收缩 出球小A舒张
NaCl含量↑
肾素分泌↓
信号转导机制
球旁 致密斑
细胞
意义:可保持肾血流量、GFR与小管液流量的相对恒 定。
神经和体液调节 ①应急时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
尿生成↓
②应急时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等分
第八章 尿液的生成与排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六节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尿液生成的过程 尿液生成的调节 尿液及其排出
概述
排泄(excretion)是指机体将体内物质代

生理学第七版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生理学第七版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作用:使尿素和 NaCl能持续滞留在 小管外组织间液中 而不被血液循环带 走,从而维持肾髓 质的高渗环境 B 作用机制:直小 血管的逆流交换原 理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
降支 升支
同水平组织间液的渗透压 ∨ ∧ 直小血管 直小血管
尿素和NaCl 尿素和NaCl 尿素和NaCl 尿素和NaCl 入直小血管 出直小血管 水出直小血管 水入直小血管
肾小管各段小管液渗透压和流量的变化
尿液的稀释
发生部位: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发生原因:小管液中的溶质被重吸收而水 不易被重吸收 大量饮水后低渗尿的形成:大量饮水→血 浆晶体渗透压↓→血管升压素↓→对水的 重吸收↓→低渗尿,尿多。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由于血管升 压素完全缺乏或者肾小管和集合管缺乏血 管升压素受体的原因,导致每天可排出高 达20L的低渗尿。
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①起自骶髓2~4侧角的盆 神经,其传出纤维属副交 感神经,兴奋时使膀胱逼 尿肌收缩, 尿道内括约 肌松驰,促进排尿。 ②起自脊髓胸11~腰2侧 角的腹下神经,其传出纤 维属交感神经,兴奋时使 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内 括约肌收缩,抑制排尿。 但在排尿活动中,该神经 的作用较次要。
1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液的稀释 •尿液的浓缩 •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第六节 清除率
•清除的定义和方法 •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第七节 尿的排放
•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排尿反射 •排尿异常
问题讨论分析
2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发生尿液浓缩和稀释的部位:远端小管和 集合管 肾小管各段小管液渗透压和流量的变化 ③ 与尿量有关的一系列指标 A 正常人:1.5L/24h B 多尿(polyuria):>2.5L/24h C 少尿(oliguria):<400ml /24h D 无尿(anuria):<100ml /24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肾是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

通过尿的生成(urine formation)和排出(excretion),肾实现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机体过剩的物质和异物,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体液渗透压,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以及调节酸碱平衡等功能。

尿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①血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的滤过,形成超滤液(ultra-filtrate);②超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经过选择性重吸收(selective reabsorption);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尿液。

肾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可合成和释放肾素,参与动脉血压的调节;可合成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索等,调节骨髓红细胞的生成;肾的1α-羟化酶可使25-羟维生素D3转化为1,25-二羟胆骨化醇(1,25-dihydroxycholecalciferol),从而调节钙的吸收和血钙水平;肾脏还能生成激肽、前列腺素(PGE2,PGI2),参与局部或全身血管活动和机体多种活动的调节。

此外,在长期饥饿时肾还是糖异生的场所之一。

可见,肾具有多种功能。

本章重点讨论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肾为实质性器官,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位于髓质表层,富有血管,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髓质位于皮质深部,血管较少,由15~25个肾锥体(renal pyramid)构成。

锥体的底朝向皮质髓质交界,而顶部伸向肾窦,终止于肾乳头(renal papilla)。

在肾单位和集合管生成的尿液,经集合管在肾乳头处开口进入肾小盏(minor calyx),再进入肾大盏(minor calyx)和肾盂(pelvis),最后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肾盏、肾盂和输尿管壁含有平滑肌,其收缩运动可将尿液驱向膀胱。

在排尿时,膀胱内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一、肾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的构成人类每个肾约有100万个肾单位(nephron)。

肾单位是尿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尿的生成过程。

肾不能再生新的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renal corpuscle)及与之相连接的肾小管(renal tubule)构成。

肾小体由肾小球(glomerulus)和肾小囊(Bowman’s capsule)组成(图8-1)。

肾小球是位于入球小动脉(afferent arteriole)和出球小动脉(efferent arteriole)之间的一团彼此之间分支又再吻合的毛细血管网。

肾小囊有脏层和壁层,脏层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共同构成滤过膜,壁层则延续至肾小管。

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proximal tubule)、髓袢(loop of Henle)和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

髓袢按其行走方向又分为降支(descending limb)和升支(ascending limb)。

前者包括近端小管的直段和髓袢降支细段;后者包括髓袢升支细段和升支粗段。

远端小管经连接小管(connecting tubule)与集合管(collecting duct)相连接。

集合管不属于肾单位的组成成分,但功能上与肾小管的远端小管右许名相同之处。

集合管与远端小管在尿液浓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肾单位按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两类。

肾小体位于外皮质和中皮质层的肾单位称为皮质肾单位(cortical nephron),约占肾单位总数的80%~90%。

这类。

肾单位的特点为:①肾小体相对较小;②髓袢较短,只达外髓质层,有的甚至不到髓质;③入球小动脉口径比出球小动脉大,二者的比例约为2:1;④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肾小管的外面,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近髓肾单位(juxtamedullary nephron)的肾小体位于靠近髓质的内皮质层,其特点是:①肾小球较大;②髓袢长,可深入到内髓质层,有的可到达肾乳头部;③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口径无明显差异;④出球小动脉进一步分支形成两种小血管,一种为网状小血管,缠绕于邻近的近曲和远曲小管周围;另一种是细而长的U形直小血管(vasa recta)。

网状血管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直小血管在维持髓质高渗中起重要作用。

在人类,近髓肾单位仅占全部肾单位的10%~-15%。

(二)球旁器球旁器(juxtaglomerulal apparatus)由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球外系膜细胞(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和致密斑(macula densa)三部分组成(图8-2),主要分布于皮质肾单位。

球旁细胞又称颗粒细胞,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一些特殊分化的平滑肌细胞,细胞内含分泌颗粒,能合成、储存和释放肾素。

球旁细胞的大小与血流量及血压有关,肾内动脉血压降低或严重高血压,球旁细胞的容积增加。

致密斑是远端小管起始部的一小块高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

致密斑穿过由同一肾单位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间的夹角并与球旁细胞及球外系膜细胞相接触。

它能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某种形式的信息传递,调节球旁细胞对肾素的分泌和肾小球滤过率。

球外系膜细胞是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一群细胞,细胞聚集成一锥形体,其底面朝向致密斑。

该细胞具有吞噬和收缩等功能。

(三)滤过膜的构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其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图8-3)。

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podocyte)的足突(foot process)构成。

滤过膜的内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上有许多直径为70~90nm的小孔,称为窗孔(fenestration),小分子溶质以及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可自由通过,但血细胞不能通过;内皮细胞表面富含唾液酸蛋白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可阻碍带负电荷的蛋白质通过。

基膜层为非细胞性结构,Ⅳ型胶原是形成基膜的基本构架。

膜上有直径为2~8nm的多角形网孔,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大小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以及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和蛋白聚糖,也是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一个重要屏障。

滤过膜的外层是肾小囊上皮细胞,上皮细胞有很长突起,相互交错对插,在突起之间形成滤过裂隙膜(filtration slit membrane),膜上有直径4~11nm的小孔,是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

足细胞裂隙膜的主要蛋白成分是nephrin,其作用是防止蛋白质的漏出。

缺乏nephrin,尿中将出现蛋白质。

正常人两侧肾脏全部肾小球的总滤过面积达1.5m2左右,且保持相对稳定。

不同物质通过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分子的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

一般来说,分子有效半径小于2.0nm的中性物质可自由滤过(如葡萄糖);有效半径大于4.2nm的物质则不能滤过;有效半径在2.0~4.2nm之间的各种物质随有效半径的增加,其滤过量逐渐降低。

用不同有效半径的中性右旋糖酐分子进行实验,也清楚地证明滤过物质分子的大小与滤过的关系。

然而,有效半径约为3.6nm的血浆清蛋白(分子量为96 000)却很难滤过,这是因清蛋白带负电荷。

用带不同电荷的右旋糖酐进行实验可观察到,即使有效半径相同,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也较难通过,而带正电荷的右旋糖酐则较易通过(图8-4)。

以上结果表明滤过膜的通透性不仅取决于滤过膜孔的大小,还取决于滤过膜所带的电荷。

在病理情况下,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均可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肾小球的滤过。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肾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胸12至腰2节段的中间外侧柱,其纤维进入腹腔神经节和位于主动脉、肾动脉部的神经节。

节后纤维与肾动脉伴行,支配肾动脉(尤其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平滑肌)、肾小管和球旁细胞。

肾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的释放。

有资料表明,肾神经中有一些纤维释放多巴胺,引起肾血管舒张。

肾脏各种感受器的感觉信息可经肾传入神经纤维传入至中枢,从而调节肾脏的功能。

一般认为肾脏无副交感神经末梢分布。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入肾后依次分支形成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分支并相互吻合形成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然后再汇集形成出球小动脉。

离开肾小体后,出球小动脉再次分支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或直小血管,最后汇入静脉。

肾脏血管分布的特点是有两套相互串联的毛细血管网,两者之间由出球小动脉相连。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与出球小动脉连接,毛细血管血压较高,约为主动脉平均压的40%~60%,故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

由于出球小动脉口径小,阻力大,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且胶体渗透压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每分钟两肾的血流量约1200ml,相当于心输出量的1/5~1/4,而肾仅占体重的0.5%左右,因此,肾是机体供血量最丰富的器官[400ml/ (100g·min)]。

此外,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浆的滤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管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直小血管的双向流动有利于肾髓质高渗透压的维持。

肾脏在尿生成过程中需大量能量,约占机体基础氧耗量的10%,可见肾血流量(renal blood flow,RBF)远超过其代谢需要。

肾血流量的另一特点是不同部位的供血不均,约94%的血流供应肾皮质,约5%供应外髓部,剩余不到1%供应内髓。

(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肾脏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安静情况下,当肾动脉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80~180mmHg)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即使在离体实验中也如此。

当肾动脉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时,肾血管阻力将相应降低;反之,当肾动脉灌注压升高时,肾血管阻力则相应增加,因而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恒定。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一定的变动范围内能保持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的这种调节不仅使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而且使GFR保持相对恒定。

这可防止肾排泄(如水和钠等)因血压波动而出现大幅度波动。

当肾动脉灌注压超出上述范围时,肾血流量将随灌注压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肾血流量主要取决于肾血管阻力,包括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叶间小动脉的阻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入球小动脉的阻力。

关于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机制有以下两种学说。

1.肌源性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当肾血管的灌注压升高时,肾入球小动脉血管平滑肌因压力升高而受到的牵张刺激加大,使平滑肌的紧张性加强,阻力加大。

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肾入球小动脉平滑肌受到的牵张刺激降低,血管平滑肌就舒张,阻力降低。

当动脉血压低于80mint{g时,平滑肌舒张达到极限;当动脉血压高于180mmHg时,平滑肌达收缩极限,故肾血流量随血压改变而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