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翻译之探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t er , but you ca nnot make i t dr i nk. 如果按字面译 成“你可以把马牵 到河
边去 ,不能叫它饮水 。”至少是没有 充分 体现这句谚语本身所具有的强烈对比色彩。 从语 法分析的观点看 ,在这个句子里 ,情 态 动词 may 和c a n 虽 然度 表示“ 可能 ” 的,但在 含义上有所不同。这里 may表示 “事实上 的可能性”,而ca n 则表示“逻
Enough i s a s good a s a f e as t
知足常乐 有些用英 语谚语虽然在语言 习惯和文 化背景方面和其 相对的汉语谚语 之间存在 着某些差异,而 且所比喻的事物 不一样, 但他们的比喻却 相互吻合,而且 表达的方 式也很相似,汉 译这些英语谚语 时,常常 需要易其形式, 存其精神,即采 用形象近 似的汉语成语意 译。这样可使译 文即喻意 明显,有含而不 露,且可再现原 文所具有 的语言效果,容易达意。如: Two c an pl a y t he ga me 孤掌难鸣 New br oom s we eps cl ea n 新官上任三把火 Put t i ng t he ca r t be f or e t he hor se 本末倒置 The gr a s s i s gr e e ne r on t h e ot he r si de of t he hi l l 这山望见那山高 有些英语 谚语意在言外,语 言含蓄, 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 而不领会原文的 具体含义及其效 果,译文 势必平谈无味。 这样既必能表达 意思,又 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的内涵。因此, 在翻译时,应在 汉语中寻找那些 与原文喻 意相同或效果相 近的成语、谚语 、俗语来 表达,则会是译 文形象生动,准 确表达。 试比较下列各译例: Peopl e who l i ve i n gl as s house s shoul d not t hr ow s t one s. 住在玻璃 房子里的人,不应 扔石头。 / 已有过,无正人。/ 责人必先责己 I n f a i r we at he r pr epar e f or t he
辑上的可 能性。”并列连词but 使前后两 个分 句意义相反,对 比色彩强烈,在 这种 情况 下,译文也必须 力求对偶整齐, 前后 呼应,形成对照。如将此句译作“牵马河边 易, 逼它饮水难”或 “老牛不喝水, 不能 强按头”会更好些。
网络财富 2010年4月 106
文化研究 ·网络财富
Cultural Studies·Intemet fortune
而 《家》的川味, 我们可以从它的整 体语言风格,人物用语习俗(或者方言), 以及作品中描绘的文化现象(包括建筑、景 物、服饰 、饮食等)及其 特征来细致地品 尝。
英语习 语(i di oms) 从广义来讲,包 括俗语、谚 语、俚语等。习 语的翻译方法 主要有三种 :直译法、汉语 同义习语套用 法、意译法 。某些英语谚语 和汉语成语、 俗语在表现 形式和含义是一 致的或基本一 致的。汉译 这些英语时,可 借用与其寓意 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谚语及俗语直接对译。 这样不但可 以比较好地保持 原文的神韵和 形式,又使 译文易于为读者 或听着接受。 如:
br e aki ng eggs . 想吃煎蛋卷, 就得打鸡 蛋/ 有得 就有失
/ 不破不立 如果所要翻译 的谚语喻意清新, 形象
逼真 ,按其字面直译 其意,就能表达 出原 文的 喻意来,则可直 译。这样做既能 较完 整得 保存原文的表达 方式,且又可丰 富我 们自己的语言文化,一举两得。例如:
Mone y i wenku.baidu.com t he r oot of a l l e vi l . 金钱是万恶之源 An e mp t y s a c k c a nn ot s t a nd
那么,巴金是如何拿捏火候,《家》的 川味 又在那里呢?这 里,我们将做一 点浅 显的 探讨。巴金的烹 饪技艺就是他创 作的 艺术 技巧,首先从他 的才力和笔力上 看。
比起现代 文学史的许多作 家,巴金并非以 才力取胜 (此观点暂无资 料考究),他的 作品没有 郭沫若、老舍那 样精致而玲珑语 言和流光溢彩的文辞,他靠的是作家本身的 灵感和创作的原始动力,以及朴素的文风和 厚重的文学责 任感。而至于他的笔力 ,27 岁这个年 龄,我认为他足 以问鼎文坛了。 尽管较之 于鲁迅、矛盾, 他缺少更多的理 性分析, 有些情感激越而 思想厚度不够。 但如果不 站在更高的层次 或者更深刻的角 度去看,我想那些认为巴金“笔锋太浅近, 太笨拙了 ”,说“他给大 众的力量是薄弱 的”的观点是过于鄙陋了。
一个青年和他的川菜
——巴金及其《家》浅探及析
陈涛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4000)
【摘要】当我煞费苦心,思考着怎样写这篇文章时,已经22 岁多了,而巴金创作《家》时也才27 岁。仔细想来,尽管这里面有着历史环境、现实状况、时代不同等多种 制约因素,但要让我们在5年的时间内去酝酿一部这样的巨著,我想我们 谁也没有能力去获得巴金那种成就。的确,巴金创作《家》时,还很年轻,也正因为这种年轻, 使他在烹饪这道“川菜”时,掌握 和运用了与他的长辈和后辈都不 同的火候,或深或浅,或高或低 ……参差了众人对他的评说,也悬殊 了他与凡人的地位。众说纷纭之 下,难分胜负之间,唯一可以肯定 的是巴金尽到了一个文学家的历史 责任,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伟大 的文学艺术;也成就了一个能创作 出《家》的青年人的时代高度, 为后世之人指明了光辉的前程。
网络财富· 文化研究
Intemet fortune·Cultural Studies
英语习语翻译之探索
魏延丽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习语是英语里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整体性的特点,是经过长期使用,千锤百炼造就出 来的语言形式。因此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表达 力强,文化内涵丰富的 特点。习语在给语言增色的同时, 也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它的学习是英语词汇学习中最 难的一部分,因而研究英语习语的 教学很有 必要。本文拟从认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习语的翻译教学,提出习语是有根据的,并给出习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习语;翻译;文化
巴金作品中 渗透了美好的理 想、深厚 的人道主义和对 人类的爱,这些现 代文学
史上 的重要课题,成 为生活在不同社 会历 史条 件下人们得以相 互沟通、理解、 感染 的共 同语言。也使巴 金及其创作融入 世界 文坛。
巴老的这种世界 融入性,是一种 文学 史上 的重要现象,我 们可以把它和其 他文 学或文化现象( 如电影文化、生活文化、外 国文学等) 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巴金作品的 世界 性和民族性。那么, 在世界文化不 断 向我 们进行冲击和渗 透的时代,我们 是否 需要 更多像巴金这种 作家,能用作品 超越 空间 和时间的间隔, 穿透民族和地区 、政 治和 文化的厚壁,征 服读者的灵魂, 唤起 读者情感上的升华和人性上的觉醒,以及对 强暴的反抗呢?从巴金这个个别现象看,我 们民 族的这种文化渗 透力量是薄弱的 ,还 需要更多的努力。
f oul . 晴天要防阴天/ 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 Mur de r wi l l out .
谋杀终必败露/ 纸包不住火 Fool s r us h i n wher e a ngel s f ea r
t o t r e ad. 愚者 敢闯 天使 不敢去 的地 方/ 初 生牛
犊不怕虎 One ca nnot make an omel et wi t hout
语言 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谚语同文学 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谚语是 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 喻意明显、 富于哲理的语言 特征。在一定 程度上,英 语谚语反应映英 语民族文化特 点。因此, 翻译英语谚语时 ,仅仅以语言 之间词汇的 同义性为前提, 寻求对等的表 现是不够的 。译者需较多运 用汉语的表现 手段,力求 能再现英语谚语 的语言风格和 丰富内涵。 只有多注意英语 谚语字面意外 所特有的语 言内涵色彩,才 能是译文讽喻 得当,易于 说理,又不失原 语所具有的语 言形 象。Nunber g将有 影响 的传统 语言学 家的观点概括为:(1)习语的意义是非分 解性;(2)各构成项意义之和不等于习语 的意义;(3)习语并非从其构成成分获得 意义;(4)其意义不能从结构项预测出来 词语是凝固的;(5)各部分的意义与整个 习语的意义没有关系。相对于传统观点,以 莱克夫,兰加克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大 部分习语是 人们认知结构的 产物,是在概 念引喻、概 念转喻和百科知 识三种机制的 基础上产生的。
Pr i de c omes bef or e a f a l l 骄兵必败 A mi s s i s a s good a s a mi l e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Two i s company, but t hr e e i s non
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Wal l s have ea r s 隔墙有耳
我的习惯在读书之前,探究作者来历, 从而 看他的语言风格 。当时,我知道 巴金 是四川成都人,于是喜欢在他的《家》里品 川味。由于这个偏好,我就一直认为《家》 就是 一道川菜,而且 由于巴金创作此 小说 时还 年轻,所以我尝 出了他不同于他 人的 地方 。就如同一个青 年厨师,由于火 候的 掌握 和创新的手法异 于老者,所以会 让川 菜增 色不少,也可能 会减味不少。我 想, 基于 这种情况,不同 的“食客”道出 不同 的味道,便不足为怪了。
upr i ght . 空袋立不立 Do a s you woul d be done by. 以你所期望的别人带你的方式待人 Don’t do unt o ot he r s what you
don’t wa nt ot her s do unt o you.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Go d h e l ps t ho s e wh o he l p
【关键词】巴金的世界融入性;《家》的时代贯穿性;巴金及《家》的社会启示性
提起笔想要 谈谈巴金,我踌 躇再三, 终于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且不 说巴金本人的作品已经卷帙浩繁,光是其他 读者、评者(包 括现代及当代文学 史上的 各种人)关于他 及其作品的研究和 评论著 作,也变成书山 学海,积累成文库 了。因 而,束手无策之余,只能写点自己对巴金的 肤浅认识,只能抒发一点自己对《家》的简 单感悟,算是赏析,也可以说是读后感吧。
2005年 10月 17日 ,101岁 的巴金 在上 海与世长辞,携 带着一个世纪的风 云变幻 和沧桑经历作别 世界人民,作别他 为之奋 斗终身的文学事业。
巴金以他非 凡的学习能力, 和面对世 界的眼光,与世界文学和读者融为了一体。 这首先在于巴金乐于,也善于学习外国著作 的营养,并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的东西。 巴金自己曾说过 :“在中国作家中 ,我可 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 的一个。”左拉 、 罗曼·罗兰、卢 梭、伏尔泰、托尔 斯泰都 曾对巴金的创作 产生过重要影响。 无论是 流着眼泪读完《复活》,还是挑灯夜读《怎 么办?》;无论是致力于翻译《伦理学》, 还是倾心于信仰 《忏悔录》。巴金 始终保 持一种世界的宏 观眼光,秉承一种 海纳百 川的精神。他不 但崇尚外国文学家 的思想 信念,也借鉴他 们的艺术手法,这 样巴金 的作品达到一种 中西结合、雅俗共 赏的境 界。这种条件下 产生的巴金作品是 具有世 界融入性的。
t he ms el ve s. 上帝 帮助那 些自 己帮 助自 己的人 / 自
助者,天助之。 有些英语谚语 常常采用对称的修 辞手
段。 使用这一修辞手 段的目的在于加 强语 势, 宜于说理,读后 有心悦诚服之感 。汉 译这 些谚语时,应适 当注意保持其修 辞色 彩,以便体现原文的表达方式。如:
You ma y t a ke a hor s e t o t he
边去 ,不能叫它饮水 。”至少是没有 充分 体现这句谚语本身所具有的强烈对比色彩。 从语 法分析的观点看 ,在这个句子里 ,情 态 动词 may 和c a n 虽 然度 表示“ 可能 ” 的,但在 含义上有所不同。这里 may表示 “事实上 的可能性”,而ca n 则表示“逻
Enough i s a s good a s a f e as t
知足常乐 有些用英 语谚语虽然在语言 习惯和文 化背景方面和其 相对的汉语谚语 之间存在 着某些差异,而 且所比喻的事物 不一样, 但他们的比喻却 相互吻合,而且 表达的方 式也很相似,汉 译这些英语谚语 时,常常 需要易其形式, 存其精神,即采 用形象近 似的汉语成语意 译。这样可使译 文即喻意 明显,有含而不 露,且可再现原 文所具有 的语言效果,容易达意。如: Two c an pl a y t he ga me 孤掌难鸣 New br oom s we eps cl ea n 新官上任三把火 Put t i ng t he ca r t be f or e t he hor se 本末倒置 The gr a s s i s gr e e ne r on t h e ot he r si de of t he hi l l 这山望见那山高 有些英语 谚语意在言外,语 言含蓄, 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 而不领会原文的 具体含义及其效 果,译文 势必平谈无味。 这样既必能表达 意思,又 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的内涵。因此, 在翻译时,应在 汉语中寻找那些 与原文喻 意相同或效果相 近的成语、谚语 、俗语来 表达,则会是译 文形象生动,准 确表达。 试比较下列各译例: Peopl e who l i ve i n gl as s house s shoul d not t hr ow s t one s. 住在玻璃 房子里的人,不应 扔石头。 / 已有过,无正人。/ 责人必先责己 I n f a i r we at he r pr epar e f or t he
辑上的可 能性。”并列连词but 使前后两 个分 句意义相反,对 比色彩强烈,在 这种 情况 下,译文也必须 力求对偶整齐, 前后 呼应,形成对照。如将此句译作“牵马河边 易, 逼它饮水难”或 “老牛不喝水, 不能 强按头”会更好些。
网络财富 2010年4月 106
文化研究 ·网络财富
Cultural Studies·Intemet fortune
而 《家》的川味, 我们可以从它的整 体语言风格,人物用语习俗(或者方言), 以及作品中描绘的文化现象(包括建筑、景 物、服饰 、饮食等)及其 特征来细致地品 尝。
英语习 语(i di oms) 从广义来讲,包 括俗语、谚 语、俚语等。习 语的翻译方法 主要有三种 :直译法、汉语 同义习语套用 法、意译法 。某些英语谚语 和汉语成语、 俗语在表现 形式和含义是一 致的或基本一 致的。汉译 这些英语时,可 借用与其寓意 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谚语及俗语直接对译。 这样不但可 以比较好地保持 原文的神韵和 形式,又使 译文易于为读者 或听着接受。 如:
br e aki ng eggs . 想吃煎蛋卷, 就得打鸡 蛋/ 有得 就有失
/ 不破不立 如果所要翻译 的谚语喻意清新, 形象
逼真 ,按其字面直译 其意,就能表达 出原 文的 喻意来,则可直 译。这样做既能 较完 整得 保存原文的表达 方式,且又可丰 富我 们自己的语言文化,一举两得。例如:
Mone y i wenku.baidu.com t he r oot of a l l e vi l . 金钱是万恶之源 An e mp t y s a c k c a nn ot s t a nd
那么,巴金是如何拿捏火候,《家》的 川味 又在那里呢?这 里,我们将做一 点浅 显的 探讨。巴金的烹 饪技艺就是他创 作的 艺术 技巧,首先从他 的才力和笔力上 看。
比起现代 文学史的许多作 家,巴金并非以 才力取胜 (此观点暂无资 料考究),他的 作品没有 郭沫若、老舍那 样精致而玲珑语 言和流光溢彩的文辞,他靠的是作家本身的 灵感和创作的原始动力,以及朴素的文风和 厚重的文学责 任感。而至于他的笔力 ,27 岁这个年 龄,我认为他足 以问鼎文坛了。 尽管较之 于鲁迅、矛盾, 他缺少更多的理 性分析, 有些情感激越而 思想厚度不够。 但如果不 站在更高的层次 或者更深刻的角 度去看,我想那些认为巴金“笔锋太浅近, 太笨拙了 ”,说“他给大 众的力量是薄弱 的”的观点是过于鄙陋了。
一个青年和他的川菜
——巴金及其《家》浅探及析
陈涛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4000)
【摘要】当我煞费苦心,思考着怎样写这篇文章时,已经22 岁多了,而巴金创作《家》时也才27 岁。仔细想来,尽管这里面有着历史环境、现实状况、时代不同等多种 制约因素,但要让我们在5年的时间内去酝酿一部这样的巨著,我想我们 谁也没有能力去获得巴金那种成就。的确,巴金创作《家》时,还很年轻,也正因为这种年轻, 使他在烹饪这道“川菜”时,掌握 和运用了与他的长辈和后辈都不 同的火候,或深或浅,或高或低 ……参差了众人对他的评说,也悬殊 了他与凡人的地位。众说纷纭之 下,难分胜负之间,唯一可以肯定 的是巴金尽到了一个文学家的历史 责任,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伟大 的文学艺术;也成就了一个能创作 出《家》的青年人的时代高度, 为后世之人指明了光辉的前程。
网络财富· 文化研究
Intemet fortune·Cultural Studies
英语习语翻译之探索
魏延丽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习语是英语里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整体性的特点,是经过长期使用,千锤百炼造就出 来的语言形式。因此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表达 力强,文化内涵丰富的 特点。习语在给语言增色的同时, 也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它的学习是英语词汇学习中最 难的一部分,因而研究英语习语的 教学很有 必要。本文拟从认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习语的翻译教学,提出习语是有根据的,并给出习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习语;翻译;文化
巴金作品中 渗透了美好的理 想、深厚 的人道主义和对 人类的爱,这些现 代文学
史上 的重要课题,成 为生活在不同社 会历 史条 件下人们得以相 互沟通、理解、 感染 的共 同语言。也使巴 金及其创作融入 世界 文坛。
巴老的这种世界 融入性,是一种 文学 史上 的重要现象,我 们可以把它和其 他文 学或文化现象( 如电影文化、生活文化、外 国文学等) 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巴金作品的 世界 性和民族性。那么, 在世界文化不 断 向我 们进行冲击和渗 透的时代,我们 是否 需要 更多像巴金这种 作家,能用作品 超越 空间 和时间的间隔, 穿透民族和地区 、政 治和 文化的厚壁,征 服读者的灵魂, 唤起 读者情感上的升华和人性上的觉醒,以及对 强暴的反抗呢?从巴金这个个别现象看,我 们民 族的这种文化渗 透力量是薄弱的 ,还 需要更多的努力。
f oul . 晴天要防阴天/ 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 Mur de r wi l l out .
谋杀终必败露/ 纸包不住火 Fool s r us h i n wher e a ngel s f ea r
t o t r e ad. 愚者 敢闯 天使 不敢去 的地 方/ 初 生牛
犊不怕虎 One ca nnot make an omel et wi t hout
语言 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谚语同文学 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谚语是 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 喻意明显、 富于哲理的语言 特征。在一定 程度上,英 语谚语反应映英 语民族文化特 点。因此, 翻译英语谚语时 ,仅仅以语言 之间词汇的 同义性为前提, 寻求对等的表 现是不够的 。译者需较多运 用汉语的表现 手段,力求 能再现英语谚语 的语言风格和 丰富内涵。 只有多注意英语 谚语字面意外 所特有的语 言内涵色彩,才 能是译文讽喻 得当,易于 说理,又不失原 语所具有的语 言形 象。Nunber g将有 影响 的传统 语言学 家的观点概括为:(1)习语的意义是非分 解性;(2)各构成项意义之和不等于习语 的意义;(3)习语并非从其构成成分获得 意义;(4)其意义不能从结构项预测出来 词语是凝固的;(5)各部分的意义与整个 习语的意义没有关系。相对于传统观点,以 莱克夫,兰加克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大 部分习语是 人们认知结构的 产物,是在概 念引喻、概 念转喻和百科知 识三种机制的 基础上产生的。
Pr i de c omes bef or e a f a l l 骄兵必败 A mi s s i s a s good a s a mi l e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Two i s company, but t hr e e i s non
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Wal l s have ea r s 隔墙有耳
我的习惯在读书之前,探究作者来历, 从而 看他的语言风格 。当时,我知道 巴金 是四川成都人,于是喜欢在他的《家》里品 川味。由于这个偏好,我就一直认为《家》 就是 一道川菜,而且 由于巴金创作此 小说 时还 年轻,所以我尝 出了他不同于他 人的 地方 。就如同一个青 年厨师,由于火 候的 掌握 和创新的手法异 于老者,所以会 让川 菜增 色不少,也可能 会减味不少。我 想, 基于 这种情况,不同 的“食客”道出 不同 的味道,便不足为怪了。
upr i ght . 空袋立不立 Do a s you woul d be done by. 以你所期望的别人带你的方式待人 Don’t do unt o ot he r s what you
don’t wa nt ot her s do unt o you.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Go d h e l ps t ho s e wh o he l p
【关键词】巴金的世界融入性;《家》的时代贯穿性;巴金及《家》的社会启示性
提起笔想要 谈谈巴金,我踌 躇再三, 终于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且不 说巴金本人的作品已经卷帙浩繁,光是其他 读者、评者(包 括现代及当代文学 史上的 各种人)关于他 及其作品的研究和 评论著 作,也变成书山 学海,积累成文库 了。因 而,束手无策之余,只能写点自己对巴金的 肤浅认识,只能抒发一点自己对《家》的简 单感悟,算是赏析,也可以说是读后感吧。
2005年 10月 17日 ,101岁 的巴金 在上 海与世长辞,携 带着一个世纪的风 云变幻 和沧桑经历作别 世界人民,作别他 为之奋 斗终身的文学事业。
巴金以他非 凡的学习能力, 和面对世 界的眼光,与世界文学和读者融为了一体。 这首先在于巴金乐于,也善于学习外国著作 的营养,并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的东西。 巴金自己曾说过 :“在中国作家中 ,我可 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 的一个。”左拉 、 罗曼·罗兰、卢 梭、伏尔泰、托尔 斯泰都 曾对巴金的创作 产生过重要影响。 无论是 流着眼泪读完《复活》,还是挑灯夜读《怎 么办?》;无论是致力于翻译《伦理学》, 还是倾心于信仰 《忏悔录》。巴金 始终保 持一种世界的宏 观眼光,秉承一种 海纳百 川的精神。他不 但崇尚外国文学家 的思想 信念,也借鉴他 们的艺术手法,这 样巴金 的作品达到一种 中西结合、雅俗共 赏的境 界。这种条件下 产生的巴金作品是 具有世 界融入性的。
t he ms el ve s. 上帝 帮助那 些自 己帮 助自 己的人 / 自
助者,天助之。 有些英语谚语 常常采用对称的修 辞手
段。 使用这一修辞手 段的目的在于加 强语 势, 宜于说理,读后 有心悦诚服之感 。汉 译这 些谚语时,应适 当注意保持其修 辞色 彩,以便体现原文的表达方式。如:
You ma y t a ke a hor s e t o t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