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硅藻Bacillariophyta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济意义
1. 2.
3.
4.
鱼类饵料 地质考察的资料:在白垩纪出现的硅藻,在 上白垩纪或第三纪达到盛期,现有海相沉积 硅藻体,这些硅藻化石可以作为地质资料。 硅藻土可以做牙膏;银器磨料;绝缘材料, 它可抵1000℃以上的高温是比石棉还好的保 温材料。 可作建筑、造纸材料、橡胶、化妆品、涂料 的填充剂。
四、分类及常见种类的特点
中心硅藻纲 Centricae 壳面形态 壳上花纹 分布 羽纹硅藻纲 Pennecae
辐射对称,圆形 两侧对称或不对 称,披针、卵形 由中心向四周放 两侧对称或不对 射性排列 称排列 主要海产 淡水常见种类
1.中心硅藻纲
壳面花纹辐射状排列,点纹、孔纹、肋纹等;无 壳缝和假壳缝,不能运动;单细胞或由壳面连 成链状,壳面圆形、卵圆形、多角形;色素体 盘状、多个。此纲大多海水产,少数为淡水产。 此纲分3个目:圆筛藻目、根管藻目、金形藻 目。

有性生殖(复大孢子生殖的一种):由两个细 胞各自产生两个配子,彼此成对结合,经过减 数分裂,成为两个复大孢子,孢子萌发,形成 新个体。
3.小孢子: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8、 16、32、64、128个小孢子,每个孢子具1-4 条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子, 然后每个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 4.休眠孢子:细胞内原生质收缩,聚集于中央, 然后分泌两半壳包围,壳上常有刺状突出物 (中心硅藻纲的一种生殖方法)。
A.星杆藻属 (Asterinella): 细胞呈棒状,两端不 等大(连接的一端 大),常以一端连成 星状或螺旋状群体。 假壳缝较窄不明显; 色素体板状或小颗粒; 花纹为线纹;浮游在 湖泊水库中占优势。
B.针杆藻属 (Synedra): 壳面线形或披针形,壳 面观末端呈头状,带 面观长方形;花纹为 细线纹;具假壳缝; 中央有方形的无花纹 区;单细胞或放射状 群体。
(4)单壳缝目(Monoraphidinales):上壳 壳缝退化,只具下壳壳缝。 卵形藻属(Cocconeis): 细胞扁平,卵圆形、近圆形,壳面宽,上下两壳 外形相似,上壳无壳缝,下壳具壳缝,壳缝直 或S形,花纹为点线纹横列,边缘区点纹一般 细小。大多数种类附着生活,少数种类营浮游 生活。
卵形藻属(Cocconeis)
D、假壳缝:壳面上无壳 缝,仅有较窄的中轴区。 E、管壳缝:为1条纵走 或围绕着壳缘的管沟, 以极狭的裂缝与外界相 通,以小孔与内部相通。
F、中轴区和中心区: 中轴区:壳面中央或偏壳面一侧的纵向无纹平滑 区。 中心区:中轴区中间的无纹区(因线纹短,不能 达到中线的较大无纹区)。 **壳缝的种类和数目为分类上的依据。


布纹:布状结构的纵、横的垂直线。 龙骨:壳边缘的纵走突起。 管纹:为一条纵走或围绕壳边缘的管沟,以狭 裂缝与外界相通,管内壁具数量不等的小孔与 细胞内部相连接。 刺毛、突起:壁表面的突出物。 **花纹的种类、排列的方式、上下左右是否对 称是分类上的依据。
C、脊(壳缝、纵沟):位 于壳面中央或一侧的一条 纵走裂缝,呈S、V、直 线形,使细胞与外界相通, 由于壳内壁增厚,在脊中 部形成“中央节”,两端 内壁增厚就形成“极节”。
二、体制及体形
单细胞:大多数为单细胞 种类。 丝状体或群体:纺锤体、 弓形、舟形、线性、圆柱 形、提琴形、新月形、圆 形和椭圆形。


三、主要特征及其形态构造
1 细胞壁: 壁上有花纹,成分主要是硅 质。 壁的成分:外层——硅质, 内层——果胶质。 壁的构造:壳体坚硬,由上 下两个半壳套合而成,壁上 有点线纹、孔纹、肋纹等, 它们为分类上的依据。
2.原生质体: (1)色素: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还具有岩 藻黄素和硅藻黄素。 (2)颜色:黄褐色、黄绿色 (3)色素体:1——多个,盘状、板状、分枝状、 颗粒状、星状等。 中心纲——多个,盘状;羽纹纲——多个,板状、 星状。 (4)蛋白核:具有无淀粉鞘的裸出蛋白核。 (5)鞭毛:营养细胞无鞭毛 (6)贮存物质:油滴(脂肪)
(3)双壳缝目(Briaphidinals):细胞上下壳面 都有壳缝,壳缝位于壳面中央,细胞形状有舟形、 弓形、楔形、S形、新月形、披针形、提琴星等。 A.舟形藻属(Navicula): 单细胞,呈线形、纺缍形、披针形,壳环长方形, 末端头状、喙状、钝圆;壳缝直,具有中央节和 极节;花纹为孔纹、点纹和横线纹;色素体2块, 片状或带状,淡水中数量多。
2.羽纹硅藻纲 壳面花纹羽纹状排列,左右 对称或不对称,有壳缝、 假壳缝、管壳缝;形状多 种,单细胞或群体;色素 体盘状、板状、星状;花 纹为孔纹、线纹、肋纹、 龙骨;壳面线形、椭圆形、 卵形、S形、舟形、新月形 等;带面长形、梯形。
(1)无壳缝目(假壳缝目) (Araphidiales):单细胞,具假壳 缝,壳面为线形、披针形、两侧对称, 色素体小颗粒,群体呈带状、星状。
B.双菱藻属(龙骨硅藻) (Surirella): 单细胞,壳面线形、椭 圆形或卵圆形,壳环 呈长方形或楔形,具 长或短的横肋纹;壳 面边缘具龙骨,有管 壳缝4条,管壳缝内有 龙骨点。
五、繁殖
1.细胞分裂: 一般在夜间进行,核与原生质同时分裂,两核同 时分别靠近上下两壳,每一半壳各自长出一个新 的下壳,形成新个体,刚形成壳薄,以后逐渐增 厚,直至与母壳相等为止。
细胞分裂
2.复大孢子生殖 当细胞分裂到一定大小后,细胞变 小,在某种情况下,产生一种孢子, 可以恢复到原来大小,这种孢子称 复大孢子,可增强生命力。
复大孢子生殖有三种形式:



由营养细胞的两壳直接脱开,原生质裸出,继 续长大,近似球形,成为复大孢子,体积增大 到正常时停止,分泌细胞壁,形成新个体。 在环壳的侧部发生一个小的椭圆形的小孔,细 胞内容物通过小孔流出壳外形成球状,附着于 孔部,成为球块,形成一个复大孢子,然后长 出新的细胞壁。 结合的两个细胞各产生一个配子,配子结合后, 只产生一个复大孢子。


A.半壳:整个细胞由两个 半壳套合而成,故断面象一 个小盒子,大的半壳在小的 半壳上面。 壳面:有上、下壳面(或称 盖板)。 壳环(带面):半壳的侧面。 壳套:壳面与壳环的连接处 (壳面的边缘略有倾斜的部 分)。


间生带:附加 在壳面与壳环 之间的插入连 接带,与壳面 方向平行,起 加固壳的牢固 作用。 相连带(连接 带):两壳相 重叠处。
C.脆杆藻属 (Fragilaria: 细胞连结成长带状群体, 少数呈“ ”形群体; 壳面为梭形、长披针形 或细长线形,两侧对称, 壳面两端渐细狭,末端 钝圆,壳环长方形;花 纹为细线纹或点纹。假 壳缝线形。主要分布在 水沟、池塘、缓流水的 江河、湖泊等处。
(2)短壳缝目 (Raphidinales): 短壳缝属(Eunnotia): 单细胞或壳面相连成带状群 体;细胞壳面弓形,背缘 呈拱状或波状弯曲;腹面 平直或凹入;短的壳缝从 极节斜向腹侧边缘;无中 央节,具横线纹;壳环长 方形。壳体两端大小相等, 每端有1个明显的的极节。 在软水池塘、水沟中常见, 浮游或附在其它物体上生 长。
1. 中心纲硅藻
2. 羽纹纲硅藻
A. 壳面;B. 带面;C. 切顶面 a——上壳; b——下壳; c— —上壳瓣(盖板);d——下壳瓣(底板);e——上壳环; f——下壳环; g——连接带; h——中轴区; i——中心区; j——壳缝;k——中央节;l——极节
B.壁上装饰:花纹、刺毛、突起。 上下壳面和环带有花纹,而相连带无花纹。 线纹:为细胞壁上的小孔,是细胞内侧的小凹 腔形的小点,紧密排列,镜检呈细线状。 点纹:可分辨的细小孔点,镜检为单独或成条。 孔纹:壁上粗大的空腔,常有筛膜,为穿透壁 的真孔,或不穿透壁的小凹腔。 肋纹:为壁的内凹沟形成,强大明显。为壳面 内壁两侧长由狭长横列小室,形成“U”形粗花 纹为肋纹,为壁上管状通道。
(5)管壳缝目(Aulonorphidinales):壳缝呈管 状,位于壳面的一边或两边的龙骨或翼状突起, 中央结节和端结节几乎完全消失。 A.菱形藻属(Nitzschia): 细胞梭形、舟形、线形,两端尖或钝;壳面一侧有 龙骨突起,上、下壳的龙骨突不在同一侧,而是 交叉相对;管壳缝位于龙骨突上;线纹或点纹。 色素体2个,带状,在核的上下部分。带面呈菱形。
B.羽纹藻属 (Pinnlaria): 单细胞或连成丝状体, 壳面椭圆形,两侧大 致平行,少数种类中 部膨大,中轴区宽, 可超过壳面宽的1/3, 壳面花纹为肋纹。壳 缝明显,直或弯曲。 带面长方形。
C.布纹硅藻属(双缝藻 属)(Gyrosigma): 单细胞,壳面S形,中部 向两端逐渐尖细,末 端尖或钝圆,壳环披 针形,壳缝“S”形弯 曲。壳面花纹为纵横 线十字交叉构成的布 纹。
D.桥穹(弯)藻属(新 月硅藻属) (Cymbella): 单细胞,壳面新月形两侧 不对称,背面明显突出, 腹面平直或中部略突出, 呈半月形、偏舟形;带 面长方形;壳缝偏于一 侧,直或弧状弯曲;色 素体1个,花纹为点纹、 线纹;为典型淡水种类。
E.异极(端)藻属 (Gomphonema): 单细胞,用胶质柄着生, 有时形成叉状或分枝状群 体。壳面棒状、披针形、 提琴形,上端宽,下端窄, 上下不对称,两侧对称; 带面楔形,末端截形。横 花纹由细点纹、粗点纹组 成。
第七节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学习重点

门与属的形态特征 特殊的生殖方法 生长的环境 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生态分布



该门大约有1600种。 淡海水中都有分布,为海水中的主要藻类。 分布广,喜在较低温的硬水水体中生活,营浮 游、底栖或着生,在岩石、墙、树皮上也能附 生,在干燥处以休眠状态渡过旱季,在热带的 潮湿地区与蓝藻共生。春秋两季出现高峰,在 水温60℃温泉中某些硅藻能正常生长、繁殖。
七、复习题
1.硅藻细胞的构造及其特征,在结构上 于其它藻门有什么不同? 2.熟记硅藻门的分类及常见属特征? 3.硅藻的特殊生殖方式 4.硅藻的经济意义
八、硅藻细胞壁的花纹处理
加浓硫酸量为标本的0.5-1倍。再加高锰酸钾, 呈粉红色,静止24小时,不退色加饱和草酸, 退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进行封片。
圆筛藻目:单细胞或由壳面连成链状,细胞圆
形、鼓形、圆柱形。
(1)小环藻 (Cyclotella): 单细胞,圆盘形或几个 壳面相连成丝状,带 面正方形,有向心排 列的孔纹、肋纹,有 的壳面有波状突起, 中央区无花纹或孔纹。
(2)直链藻 (Melosira): 细胞圆柱形,以壳面相 连的不分枝直或弯曲 丝状体,壳上花纹为 细点纹和孔纹,某些 丝状体两端具有棘状 突起,可以使细胞之 间互相嵌合牢固。早 春和晚秋生长旺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