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第十五章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十五章

西方经济学-第十五章

Rn R0 = (1 + r ) n
3、资本边际效率MEC的公式
R3 Rn R1 R2 J R= + + + ... + + 2 3 n 1 + r (1 + r ) (1 + r ) (1 + r ) n (1 + r )
其中,R-资本品的供给价格 R1,R2,R3,…,Rn-不同时期的预期收益 J-该资本品在n年年末时的报废价值 r-资本边际效率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LM曲线
一、利率的决定
1、货币需求 L=ky-hr 2、货币供给(实际供给量)m 3、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时,形成均衡利率 此时,L=m ,即ky-hr=m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的需求等于货币的供给L=m。
1、LM曲线及其推导
推导过程: 实际货币需求量L=ky-hr 实际货币供给量m
∵市场利率10%使得3年的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30000正好等 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30000 ∴该市场利率就是资本边际效率,即MEC=10%
思考:若市场利率为8%,企业是否应该选择投资? 若市场利率为12%,企业是否应该选择投资? 由上可知,资本边际效率MEC=10% • 当市场利率=8%<MEC时,三年内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为
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则根据y与r的公式可得一 条反映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即LM曲线。 LM曲线是货币市场均衡点的集合,即LM曲线上任一点都有 L=m成立。
LM曲线
补充——LM曲线的经济含义:
LM曲线描述了货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 L=m)时,总产出 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货币市场上,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利率提高 时总产出趋于增加,利率降低时总产出趋于减少。 处于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L=m,偏离LM曲线的任何一 点都表示没有实现货币市场的均衡。 如果某一点处于LM曲线右边,表示L>m,即现行的利率水平 过低,从而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如果某一点处于LM 曲线的左边,表示L<m,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 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第十五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十五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5—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5—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图15—1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E2点,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就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就越大。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捆绑销售 一种以固定比例出售产品的搭卖。 例子:
15.2.3
剧院 皇家剧院 AMC 表15-3 皇家剧院和AMC的最大租金额 每部影片的最大价格 绑定价格 《纳尼亚传奇》 《真爱星球》 800 250 1050 700 300 1000


如果迪斯尼实行完全价格歧视,收入为:
TR 800 250 700 300 2050
Y 400美元 Z
MC=AC 产量
10 20 30 40 50
70 80 90 100 110
15.1.3 二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 二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 典型例子—航空公司的二级价格歧视 航空公司通常为不同类型的票定不同的价格,对在目的 地停留一周以上的游客和在目的地只停留一天的商务游 客之间进行歧视定价。(假设条件见课本349页) a 对返程机票而言,假设航空公司计算它的边际成本为 100美元,航空公司对消费者实行二级价格歧视 航空公司生产者剩余=800+400-200=1000 消费者剩余=0 两者之和=1000 b 航空公司实行统一的定价,此时由利润最大化可知统 一定价800 航空公司生产者剩余=800-100=700
特大号汉堡价格 3.50
图15-8 b) 只提供套餐对消费者X、Y、Z的影响
油炸食品价格(美元) 3.50 C
只买油炸 食品
2.00 1.75 1.50 0.50
X
两者都买 B

Y
A
只买特大号汉堡 ZZ D D
两者都不买
特大号汉堡的价格
1.50 2.00 1.75
2.50 3.00 3.50
图15-8 c) 混合捆绑对消费者X、Y、Z的影响
A

国际经济学15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第15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经济学15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第15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十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一、关键词1.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的,本国人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国货币在其发行国有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反之,外国人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本国货币在本国有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2. 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是指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某给定商品的价格如果按照同一种货币计值,则在世界各国均相同。

3. 绝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也就是两国的物价水平之比。

4. 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必须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5.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外国商品和劳务相对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

格,可用于测试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程度。

若实际汇率用q表示,则q=S∙P∗P6. 利率平价论。

该理论从国际资本市场角度阐释汇率的形成机制,认为资本在国际流动的原因是寻求资本收益,均衡状态时,以同一货币衡量的国内外投资收益相等,均衡状态下的汇率就是利率平价。

7. 无抛补利率平价。

无抛补利率平价是指,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外国货币的预期升值(贬值)幅度。

8. 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是指,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外国货币的远期升水(贴水)率。

9. 货币模型。

该模型从货币市场角度阐释汇率的形成机制,货币模型假定本国债券与外国债券有充分的可替代性,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利率等变量对汇率的影响。

模型分作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和黏性价格货币模型。

10.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是以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的一种一般均衡分析。

与购买力平价理论一样,该模型也是旨在阐述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

它的基本思想是: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模型说明,货币供给、国民收入、利率等经济变量对汇率变化的影响。

11. 黏性价格货币模型。

又称汇率超调模型,有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提出,该模型认为,由于商品市场价格存在黏性,外汇市场会对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度反应从而出现汇率超调,即汇率大大超过长期均衡汇率;经过较长时间,商品市场价格上升后,市场引导汇率到长期均衡水平。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3、货币政策作用存在外部时滞
美国的货币政策滞后性为6—18个月,而我国的货币政策时间的滞后性为7—24个月。
4、资金的国际性流动影响政策效果
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总价值/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MV=PT-->费雪方程式
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V: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P:一般价格水平
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IS曲线的中国特色:
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
一:
从IS-LM曲线上可以看出的效果:IS曲线平缓,则挤出效应大;IS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小
政府投资增加,导致利率增加,使IS曲线越平缓,使d越大,导致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所以利率稍一提高,那么投资的减少就会很大,由此而得出如果挤出效应越大,那么政策效果就越小。
二:
LM曲线越平缓,则挤出效应小;LM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大。
三:两个极端:1.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最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2.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最有效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扩张的货币政策往往不明显
紧缩性货币政策较适用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不适用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货币幻觉:

经济学基础(第3版)教学课件第15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经济学基础(第3版)教学课件第15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由于大面积的粮食歉收等原因导致AS曲线向左
移动,那么E1点就表示滞胀的状态,其产量和价 格水平则表示失业和通过膨胀并存。AS曲线向左 偏离的程度越大,失业和通货膨胀就会越严重。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只要国民 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 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 就业状态。
图15-5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在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经济的短期总供 给曲线如图15-6的CC线所示。
图15-6 (线性的)常规总供给曲线
图15-3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第三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图15-4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表明厂商在现 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其含义或基本思想是: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经 济社会能按照既定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产量或 国民收入。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之所以水平,其理由有两个: (1)货币工资(W)和价格均具有刚性,也就是说 ,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 (2)凯恩斯研究的是短期的情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时间很 短,W和P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 (第3版)
第十五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主讲教师:吴汉洪
15.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量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 成。
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在短期中,宏观经济试图达到的目标是充分就 业和物价稳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同时, 物价即不上升也不下降。

国际经济学第十五章 汇率决定

国际经济学第十五章 汇率决定
24
16
图 15-2
17
第四节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分析方法
• W·Branson最早于1975年提出该理论,后来Kolly、Allen、 Kenen、 Dornbush 、费雪等人也对该理论有进一步的研究。
• 资产组合模型放松了货币模型对资产替代性的假设,认为 国内外资产之间不完全替代。
• 资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到了 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决定 。
14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主要批评
• (1)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在20世纪70年代西 方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一般是失效的,使得弹性价 格货币模型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础之上。
• (2)货币需求函数。研究显示,主要西方国家的货 币需求极不稳定,以收入和利率为基础的需求函数 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货币需求变化。
•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与资产组合平衡法都对以上的假 定进行了修正。
理论模型
两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假设如下所示:

两国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Ms Md
M
* s
M
* d
根据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到汇率水平一个新的表达形式:
e
P P*
M M
s * s
k k*
Y* Y
两国货币供应及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快慢的差异,将导致汇率 变动。货币主义认为,长期内一国经济将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因此,实际收入水平将固定不变,这样一来,从长期看,货币 相对供给水平或变化将决定汇率水平或波动。
4
(2)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根据“一价法则”,即在自由贸易和 不考虑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同一种商品在各国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价 格应该是相等的,这意味着:
PCHN ERMB/ $ PUSA

第十五章 政府经济学

第十五章  政府经济学

三、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 o 劳动者个人占有Pm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支配 劳动产品的一种经济形式。 o 它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成为独立的生产方式,总 是依附于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关系。 o 弊端:自发性、盲目性
2、私营经济
存在形式: 企业资产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关系的经济成分 特点: 具有存在的必然性,个体经济发展的结果 本质: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与社会主义相联系需要国家管理和引导。
5、多种实现形式的特点
①多样性(承包、租贷……) ②交融性(实现形式与组织形式、经营形式交融) ③延伸性(向多种经济领域拓展) △同一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不同所有制可以有相同的或相近的实现形式
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原因: 从生产力上看:公有制代表先进生产力 从生产关系上看: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需要
②表现: 满足市场需要 增加社会就业 保证经济运行方向 培育现代市场体系
③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 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不断壮大公有经济,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质 的提高,要通过改革,使公有资产的组织结构和经济布局 更加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有的地方、有的行业,可以是其他经济形式占优势。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大企业的方向是实行公司制,大力发展股份制,实行股权多 元化,重要企业国家控股,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2、原因 ①基本条件——公有制
②现实条件——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③决定条件——生产力水平
3、进步性及其不足处
①进步性——否定剥削
②不足处——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4、特点

曼昆 经济学原理 第十五章 垄断

曼昆 经济学原理 第十五章 垄断

第15章垄断①垄断的成因垄断(monopoly)是普遍的,但很少企业具有绝对垄断能力成因:某产品仅有唯一卖家或该产品无相近替代物,即市场进入障碍1.关键资源仅为某一公司所有,如南非钻石公司DeBeers2.政府给予某公司独家(exclusive)生产权,如专利,版权利:对创意性的活动的激励;弊:导致垄断性定价(monopoly pricing)3.单一厂商的生产成本更低,规模经济,即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如不拥挤的桥,自来水公司随着市场的扩大,自然垄断可能变成竞争性市场②垄断商的收益由于垄断商是市场中唯一的卖家,垄断商的需求曲线即市场的需求曲线,所以垄断商的需求曲线为斜向下垄断商是价格制定者(price maker),能通过调整生产量或定价来调整产出量垄断商的平均收益也等于价格垄断商的边际收益总低于商品价格或平均收益,因为每增加一单位销量,每一产品的价格就要降低,也因此,垄断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总位于需求曲线下方垄断商的最大利益产量也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处,但该产量的售价在两者之上垄断商的收益:Pro = TR - TC = (P - ATC)*Q生产曲线反映了生产者对某一给定价格的产量,而垄断商是价格制定者,没有生产曲线③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总剩余等于商品对消费者的价值(需求曲线)减去生产该商品的成本(边际成本曲线),而社会最高效产量就在两线交点处,但垄断商的最大利益产量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交会处,所以垄断商生产的量要比社会最高效产量小从售价来看,由于垄断商的价格要高于边际成本,那些支付意愿要高于边际成本但低于售价的潜在买家会放弃购买,垄断性定价使某些原本互益的交易受阻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与税收相似,都使产量小于最佳值造成社会损失的并非垄断商的利益,因为生产者与消费者间利益的流动并不改变市场总剩余,而是那些受阻的交易垄断商可能需要额外的成本来维持垄断地位,这也会造成社会损失④应对垄断的公共政策1.通过反垄断法案来加强竞争法案:1890年Sherman,1914年Clayton措施:阻止合并,分裂垄断公司利弊:需比较共同作用(synergy)带来的利益与垄断带来的社会损失2.调节垄断商的行为对象:自然垄断,如自来水电力公司原方案:价格与边际成本相同问题1:由于自然垄断的平均总成本曲线斜向下,其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总成本,原方案使垄断商亏损解决1:补贴或允许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但两者都会引起无谓损失问题2:垄断商没有动力去降低成本解决2:允许垄断商保留部分降低成本带来的收益3.改私有为国有问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阻碍降低成本4.什么都不做⑤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前提:有一定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价格歧视:同一商品对不同消费者价格不同,即把不同支付意愿的消费者分开价格歧视能增大垄断商的利润,同时提高经济福利,因为它减少了无谓损失,完全价格歧视甚至能完全消除无谓损失某些市场力能遏制价格歧视,如套利(arbitrary,低价购入高价卖出)例子:电影票,飞机票,折扣券,高学费与财政援助,批发与零售⑥垄断与竞争的比较相同点:1.目标都是利润最大化2.都要达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处3.短期内都可以有经济利润不同点:1.市场内有多(一)家企业2.边际收益等(低)于售价3.(不)生产最大福利生产量4.长期上(不)可以进入5.长期无(有)经济利润6.无法(可以)实现价格歧视。

西方经济学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

第十五章货币政策与政策理论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供给的含义三、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四、货币政策的含义和传导机制五、货币政策工具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具有两种职能。

其一是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其二是价值贮藏。

人们宁肯牺牲持有生息资产(如债券)会取得的债息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保存在手边,称为货币的需求(Demand for Money)。

至于人们之所以宁肯持有不能生息的货币据认为是由于同其他资产比较,货币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即持有货币可以满足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所以凯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1、货币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在商品社会中,人们要用货币购买商品和劳务。

在这里,货币是作为交换媒介来使用的。

为了日常的交易而持有货币,是由于人们的收入和支出不是同时进行的。

出于交易动机而持有货币的多少一般来说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并且两者是同方向变动的。

此外,由于人们未来可能的收入和支出并不是完全确定的,为了应付日后不曾预料到的支出的增加(如生病的医疗费和有利的购买机会)或不曾预料到的收入延迟,人们需要在手边持有不能生息的货币,以备不时之需。

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的数量,同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一样,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两者同方向变化。

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用L1来表示,它是Y的函数。

即L1=L1(Y)。

2、货币的投机需求人们之所以宁肯持有不能生息的货币,还因为持有货币可以供投机性债券买卖之用,这就是货币的投机需求。

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息率的函数,并且两者反方向变化。

即利率越高,人们持有货币所牺牲的利息越多,人们越不愿意多持有货币,也就是说对货币投机的需求就越少;反之亦然。

货币的投机需求用L2来表示,它是利率的函数,表示为L2=L2(i)。

《经济学基础》第十五章 政府预算知识框架

《经济学基础》第十五章 政府预算知识框架

一、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一)含义政府预算是指具有法律规定的和制度保证的、经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最早出现在英国。

1、技术方面看1.1 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1.2 预算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2 、内容上看2.1 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反映可供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数量的多少,是按法定程序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2.2 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3、政治方面看3.1 反映政府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选择;3.2 支出上的优先权;3.3 购买具体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

4、本质方面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4.1 是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和批准才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年度立法);42 从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和决算,都需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二)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1、反映政府部门的活动1.1 反映和规定了政府在预算年度内的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1.2 一本政府预算就是一面反映政府工作的镜子,一本关于政府活动的详细记录。

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的情况政府预算是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

3、控制政府部门的支出3.1 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的一种法定授权;3.2 只有授权范围内的支出,才是合法和有效的;3.3 超出范围的支出,即便是必需的也要以预算调整案的形式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三)政府预算的原则政府预算的原则是政府选择预算形式、体系和在预算编制、审查、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重要方针。

演变:控制性--周密性--功能性包括六个原则:1、完整性原则1.1 包括所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内容,以便全面反映政府活动;1.2 所有法律准备许的政府预算需要清楚的列出,不应另设其他财政收支项目;1.3 不能脱离预算管理,非政府交易活动都必须排除在外。

微观经济学第十五章-垄断

微观经济学第十五章-垄断

第十五章垄断问题与应用1.一家出版社面临一位著名作家的下一部小说的以下需求表: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220000万美元,印刷一本书的边际成本是固定的1100美元。

A.计算总收益、总成本和每种数量时的利润。

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多少?它收取的价格是多少?答: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500 000 本。

它收取的价格是50 元每本。

表15-1 出版社的成本、收益表B.计算边际收益。

(回想一下,MR=△TR/△Q) .如何比较边际收益与价格?解释原因。

答:出版社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书的价格.因为出版社是一名垄断者,它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为了增加销售量,一个垄断企业必须降低其物品的价格.因此,为了多卖一单位产品,垄断者得到的收益必须低于前面所销售的物品的每个单位。

C.画出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需求曲线。

在哪个数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此交点表示什么?答:在500 000 本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相交,这一点表示利润最大化。

图15-3 出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需求曲线D.在你的图中,用阴影表示无谓损失。

用文字解释该阴影代表什么.答:无谓损失的产生是由于当垄断者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时,一些潜在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高于其边际成本,但低于垄断者的价格,这些消费者最后不购买物品。

由于这些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大于生产这些物品的成本,这个结果是无效率的.垄断定价使一些有益于双方的交易无法进行,产生无谓损失.E.如果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而不是200万美元,这将如何影响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解释原因.答:如果对作者写一本书支付300 万美元,出版社的总成本提高,但是它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变。

出版社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仍然应该生产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产量,并实行该产量所对应的价格。

只要原来的价格不低于现在的平均可变成本,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不变.F.假设出版社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

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

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

(2)表达公式与图形
y = f (N K )
y y = f( N K ) y0 -------------
-----------------------
Yf -------------------------------------------
0
N
横轴N表示劳动总业量, 纵轴y表示总产量,曲线表示 总产量时总就业量函数 当总就业量为N0时,对 应的总产量为y0。 图中曲线越来越平缓, 表示总产量随着总就业量增 加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 当N达到充分就业N*时, 相应产量为N*
的边际产品将超过实际工资,此时存在增加利润的机
会,企业可以以工资W雇佣一个工人,该工人按劳动边
际产品所给定的量生产更多的产品,企业以价格P出售 就可以从中获利,企业将不断利用该机会,直至增雇 工人的边际产品下降到和实际工资相等时为止。 (见下图)
由于劳动边际产品 随劳动投入增加而降 低,所以劳动需求函 数是实际工资减函数
(二)表达公式 y = f (N K ) y 为总产出 N 为整个社会就业水平或称就业量 K 为整个社会资本存量 (三)分类 1.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1)性质 —— 总产出随总就业量增加而增加 在技术不变和K为常数假设条件下,由于“边际报 酬递减规律”作用,随着就业量增加,总产出按照递 减比例增加
P
--------------------------------------
P1 -----------------
D1
P2 ---------------------- D2
----------------------
三、总需求曲线推导 推导过程(略) 结论:价格水平变化对 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 原因是IS曲线的变量被 假定为实际量而不是随 着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名 义量。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PPT)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PPT)

Lci=xi
(3)
其中,a是固定投入,xi是企业的产出,b是 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li是企业的劳动 (láodòng)投入,ci是每人对产品的消费。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垄断(lǒngduàn)企业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均衡
短期利润最大化:MR=MC Pi(1-1/g)=bw,即Pi/w=bg/(g-1) (4) 其中g是价格(jiàgé)弹性, g与ci成反比。
坎姆模型(móxíng)〔1964〕
根本假定:
〔1〕 2×2模型(móxíng);
〔2〕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在规模经济; 〔3〕完全竞争市场; 〔4〕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要素禀
赋、消费偏好及市场规模; 〔5〕贸易平衡; 〔6〕无运输本钱。
第十页,共六十六页。
坎姆模型 图示 (móxíng)
照相机
(1)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2)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3)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第二页,共六十六页。
规模(guīmó)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PP: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tiáojiàn)下,个人 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产品售价越高。
ZZ:个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越大,产品的价格越低。
E:每种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量。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国际贸易 的引入 (ɡuó jì mào yì)
〔1〕假定存在另一个同类经济,有相同的偏 好,资源储藏和技术,并有人口L*。
第十四页,共六十六页。
获利 分析 (huòl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体系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及公式2.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率等货币政策等工具3.货币乘数的定义、计算公式一般掌握:◆1.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一般了解:◆股票和债券的经济含义。

学会计算:◆存款乘数、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一、主要概念货币数量论是古典经济学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货币理论。

其主要观点为:货币的价值完全决定于货币和商品在交换中的数量关系。

他们认为:货币的价值与货币的数量成反方向变化,与商品的数量成同方向变化。

(参见教材P33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包括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参见教材P332)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年之内一定量的货币存量周转次数。

(参见教材P334)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参见教材P336)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参见教材P337)派生存款是指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增加额S,用D表示。

(参见教材P338)存款乘数一般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称为存款乘数。

(参见教材P338)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参见教材P338)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在吸收的存款中按规定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存款的比例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即,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

(参见教材P341)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参见教材P34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参见教材P342)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常工业发达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

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利率。

(参见教材P344)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

(参见教材P347)证券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

商品证券指提货单和购物券等,货币证券指支票和商业票据等,资本证券指股票和债券等。

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即股票和债券等。

(参见教材P350)股票是投资者(称为股东)向股份公司投入股本的证书和取得收益的凭证。

(参见教材P350)债券是发债人向投资者出具的具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债务凭证。

(参见教材P35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

具体地说,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当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地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参见教材P356)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

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

(参见教材P355)二、重难点辅导1.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数量论是古典经济学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货币理论。

货币数量论是指货币的价值完全决定于货币和商品在交换中的数量关系。

即货币的价值与货币的数量成反方向变化,与商品的数量成同方向变化。

具体地说,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的实际数量增加,货币的价值就减少;货币的实际数量减少,货币的价值就增加。

另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增加,货币的价值也增加;商品减少,货币的价值也减少。

现金交易方程:(1)对货币和商品实际交易数量的理解。

货币数量不是指货币的简单数量,而是指货币的实际数量与其流通速度的乘积。

包括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为什么要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有关,即现实经济生活中一定时间内的货币数量是货币数量与货币周转次数的乘积。

这里所说商品数量包括商品和劳务数量,也是指一定时间内商品劳务实际数量与商品劳务周转次数的乘积。

(2)费雪现金交易方程费雪方程的公式如下:CV1+DV2=P·EQ;如果令M=C+D,用V代表V1和V2,用y代表EQ,用Y代表Py,则变为:Y=MV第一,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与V成反向变化。

第二,在费雪方程中,价格P为因变量,货币数量M、货币流通速度V和商品和劳务数量y为自变量(一般y变化较小)。

P与M、V成同方向变化,P与y 成反方向变化。

从长期看,国民收入和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不大,货币需求数量的变化是最根本的,一般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即M增加过快,物价就上涨得快。

但费雪认为M的变化不影响y,是一种片面观点,实际M的变化对y有很大影响。

(3)现金余额方程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等人首先提出来的,又称为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

认为,居民为方便需要拥有货币,但拥有多少为最佳状态?考虑三个问题。

持有货币越多,越便利;持有货币购买消费品(含劳务)会带来效用,持有货币越多,所得效用越多(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持有货币进行投资可得到利益,持有货币越多,投资越多,所得收益就越多(当项目的净现值为正时)。

公式:M=KY该式表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率,国民收入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化,或者说和货币需求数量成正向变化。

从短期看,国民收入是较为稳定的。

但每年国民收入都不会相同,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供给、技术水平及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变化。

现金交易方程和现金余额说的关系M==M=KPy=K·Py上面两个公式是相同的,费雪方程中的V和剑桥方程中的K是倒数关系,K=现金交易方程和现金余额说具有相似的函数表达式,这是共同点,都属于货币数量论。

但也有区别:(1)费雪方程强调交换,重视货币的流通职能,剑桥方程强调货币的储存职能。

(2)K和V虽能互换,但考虑的角度不同。

影响V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固有的,没有主观因素;K值的确定,除客观因素外,掺入偏好和预期因素。

(3)费雪方程强调货币供给,而剑桥方程则强调货币需求。

2.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人们为了日常交易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由国民收入决定,并且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

货币的预防需求是人们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愿望,货币的预防需求也由国民收入决定,并且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西方经济学把这两类对货币的需求统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它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表示为L1 = L1(Y)= kY。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人们为把握有利的生息资本而持有货币的愿望,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并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化。

如果用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示市场利息率,则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和利息率的关系可表示为:L2 = L2(r)。

这样,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货币市场的利息率,其中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

以L表示需求货币需求,则:L = L1(Y)+ L2(r)。

凯恩斯的后继者进行了补修:第一是L1不仅仅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第二,L2也不仅仅是利率的函数,人们多样化的资产选择也会影响投机性货币需求。

3.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四类:(1)收入和财富的变化。

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财产收入),货币需求量与非人力财富关系较大。

(2)货币与其它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3)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

(4)其它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如社会支付习惯等。

4.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货币量的变动是决定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政策主张上是以主张国家干预为特点的凯恩斯主义的反对者。

特点:一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推崇市场经济,提倡自由竞争;二是强调“货币最重要”,主张一切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都要借助于货币;三是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应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

5.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年之内一定量的货币存量周转次数。

也可以说是一年之内一定量的货币存量为每年交易流量提供资金次数。

公式:V=古典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由收入和利率决定。

现代货币主义主张货币流通速度虽然不是一个常数,但与价格水平变动率和利率变动有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现代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对于价格水平、利率与货币流通速度V关系的分歧,不在于这两个因素对货币流通速度有无影响,而在于影响作用的大小。

弗里德曼认为,价格水平、利率对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作用甚微,其主要决定因素是持久收入。

由此,现代货币主义得出和古典经济学的货币数量理论相同的结论,即货币流通速度较为稳定,近于一个常数。

而现代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财政政策作用甚微,最重要的应该是货币政策。

可见,弗里德曼是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反对者。

6.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币流通总量是流量指标,它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这是广义的含义;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厂商和居民所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额。

公式:M1=M0+D d 弗里德曼主张货币的外延程度应该包括M0、D d、和D t。

M2=M1+D t托宾等人认为货币的外延程度还应该扩大,即应该包括非商业银行系统及非银行金融媒介实体的存款:M3=M2+D n还有人主张还要扩大货币的外延程度,即货币应该包括可发挥货币功能的流动性资产,如短期政府债券等:M4=M3+L但是,一般国际上称货币是指M1,即指现金和活期存款。

在货币供给中,中央银行起着重要作用,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代表国家发行货币调节经济。

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来调节经济运行的。

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M h=M0+RE7.派生存款和货币乘数在银行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功能。

这种存款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是银行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二是银行向企业或个人买进债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