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的特点
热处理中的退火工艺与优点
热处理中的退火工艺与优点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质来提高其机械性能的工艺。
而退火是热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工艺,它通过加热材料至相应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使其晶体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本文将介绍退火工艺的原理、应用以及其优点。
一、退火工艺的原理退火工艺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晶体结构和组织得以改善的热处理方法。
在退火过程中,材料首先被加热到退火温度,然后以适当速率冷却。
通过此过程,材料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其中包括晶粒的尺寸和形状、位错的浓度和类型以及相变的产生。
二、退火工艺的应用1.消除应力:在加工过程中,材料往往会出现内应力,使其变形、裂纹、疲劳和断裂现象。
通过退火工艺,可以消除这些内应力,使材料得以恢复正常状态。
2.提高塑性:在退火过程中,晶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材料的塑性得到提高。
这对于后续的加工和成形操作非常重要,因为高塑性材料更容易加工,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
3.改善硬度:有些材料在经过一系列的热处理过程后硬度会提高。
通过退火工艺,可以减少材料的硬度,使其更加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4.改变组织结构:退火过程中,材料的晶体结构会发生重组,从而改变其组织结构。
这对于材料的性能和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
三、退火工艺的优点1.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退火工艺可使材料的塑性提高,减少了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
2.消除应力,提高材料的稳定性:退火工艺能够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使其结构更加稳定,减少了变形、疲劳和断裂的风险。
3.改善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通过退火工艺,可以使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发生变化,使其更加适用于特定的使用环境和应用场景。
4.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退火过程中,材料的晶体结构和位错浓度会发生变化,调整了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使其具备更好的性能和特性。
总结:退火工艺是热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工艺,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晶体结构和组织。
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以达到所需的使用性能。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热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退火退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可塑性,以方便后续的加工过程。
同时,退火还可以消除金属材料内部的应力,提高其抗腐蚀性。
退火的过程比较长,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二、正火正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降低其可塑性,以方便后续的加工过程。
同时,正火还可以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提高其机械性能。
正火的过程比较短,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三、淬火淬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同时,淬火还可以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提高其机械性能。
淬火的过程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四、回火回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韧性和抗腐蚀性。
同时,回火还可以消除金属材料内部的应力,提高其机械性能。
回火的过程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五、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一种只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不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性能。
表面热处理的方法包括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电镀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同时不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性能。
六、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改变金属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从而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的过程。
钢的热处理
由于加热冷却速度直接影响转变温度 ,因此一般手册中的数据是以3050℃/h 的速度加热或冷却时测得的.
第二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加热是热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加热分两种:一种是在A1以下加热,不发生相变; 另一种是在临界点以上加热,目的是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称奥氏体化。
20CrMnTi钢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显微组织
根据加热、冷却方式及钢组织性能变化特点不同,将热处理工 艺分类如下:
、火焰加热、
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电接触加热等 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
共渗、渗其他元素等
控制气氛热处理
其他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
激光热处理
上贝氏体转变过程
上贝氏体转变过程观察
当转变温度较低(350- 230℃) 时,铁素体在晶界或晶内某些晶面上长成 针状,由于碳原子扩散能力低,其迁移不能逾越铁素体片的范围,碳在铁 素体的一定晶面上以断续碳化物小片的形式析出。
贝氏体转变属半扩散型转变,即只有碳原子扩散而铁原子不扩散,晶格类 型改变是通过切变实现的。
使切变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引起相 邻奥氏体随之变形,在预先抛光的表面上产 生浮凸现象。
马氏体转变 切变示意图
马氏体转变产生的表面浮凸
⑶ 降温形成 马氏体转变开始的温度称上马氏
体点,用Ms 表示.
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称下马氏体 点,用Mf 表示.
只要温度达到Ms以下即发生马氏 体转变。
在Ms以下,随温度下降,转变量 增加,冷却中断,转变停止。
核率越高, 晶粒越细. ⑶合金元素:
热处理工艺
zwb39242007-06-30 09:11热处理就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的工艺。
所以热处理的过程就是按加热→保温→冷却这三阶段进行,这三个阶段可用冷却曲线来表示(如图所示)。
不管是那种热处理,都是分这三个阶段,不同的是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不同。
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不改变金属零件的外形尺寸,只改变材料内部的组织与零件的性能。
所以钢的热处理目的是消除材料的组织结构上的某些缺陷,更重要的是改善和提高钢的性能,充分发挥钢的性能潜力,这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有重要的意义。
钢的热处理种类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
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1.退火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退火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a将钢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称为完全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消除钢中不均匀组织和内应力.b,把钢加热到750度,保温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500度下,最后在空气中冷却叫球化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主要用于高碳钢.c,去应力退火又叫低温退火,把钢加热到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退火过程中组织不发生变化,主要消除金属的内应力.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
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3.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温度(45号钢淬火温度为840-860℃,碳素工具钢的淬火温度为760~780℃),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在水(油)中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一般热处理的工艺特点与应用
一般热处理的工艺特点与应用
正火主要应用如下:用于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钢工件,使得到量多且细小的珠光体组织,提高硬度,从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作为中碳钢及合金结构钢涨火前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涨火缺陷。
作为中碳钢及合金结构钢涨火前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涨火缺陷。
作为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件的最终热处理。
用于涨火返修件消除内应力和细化组织,以防重涨时产生变形和开裂。
低温回火:
降低脆性和内应力的同时,保持钢在涨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主要用于各种工具、模局具、滚动轴承以及渗碳或表面涨火的零件。
中温回火:在保持一定韧性的条件下提高弹性和屈服强度,主要用于各种弹簧、锻模、冲击工具和某些要求高强度的零件。
高温回火:可获得强度、韧性、塑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用于各种较为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在交变载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承等。
不但可以这些重要零件的最终热处理,而且可以作为某些精密零件如丝杆等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最终热处理中的变形,并为获得较好的最终性能提供组织基础。
冷处理:。
四大热处理工艺
四大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和性质来改善其性能的技术。
在热处理工艺中,有四项主要的工艺,分别是退火、淬火、回火以及表面处理。
这四种热处理工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
1. 退火工艺
退火工艺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减少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和提高硬度,改善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适用于铸造、锻造和变形加工等多种材料加工领域。
退火的最佳温度和持续时间会因材料不同而异。
2. 淬火工艺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迅速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工具等。
淬火温度、冷却速度和时间会对最终的材料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3. 回火工艺
回火工艺是在淬火后,将已经变硬的材料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减轻材料的脆性,并使其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适用于制造各种高强度零部件,如弹簧、轴承、齿轮等。
回火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也会因材料不同而异。
4. 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是将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工艺,包括氮化、硬化、镀膜等多种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硬度、抗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等,适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零部件和设备。
综上所述,四种热处理工艺在现代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材料和加工要求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工艺钢的热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步骤,改变钢材的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其使用性能。
常见的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退火是钢材的一种常见热处理工艺。
通过加热钢材至适当温度后,进行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可以消除钢材的内应力,改善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减少脆性,同时提高钢的延展性和可加工性。
正火是指将钢材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后,进行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将钢材风冷或水冷至室温。
正火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其耐磨性能。
正火过程中的冷却速度较缓慢,使得钢材晶粒长大,同时降低了内应力。
淬火是将加热至临界温度的钢材迅速冷却,使其组织转变为马氏体。
马氏体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硬度的组织。
淬火工艺中的冷却速度非常快,可以制造出高强度的硬质钢。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冷却。
回火工艺可以降低淬火后钢材的脆性,提高其韧性,增加塑性和抗热应力能力。
回火也可用于调整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除了上述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外,还有调质、表面硬化、固溶处理等多种热处理方法可用于钢材加工。
总之,钢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改变钢材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具备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需要根据钢材的成分、用途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最佳的性能结果。
钢材在现代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其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得到显著提升。
这些热处理工艺能够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并调整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一种常见的钢材热处理工艺是退火。
退火是将钢材加热至高温,然后经过保温一段时间,最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过程中,钢材的晶粒会得到细化,内应力被消除,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退火也可以减少脆性,并改善加工性能和可塑性。
另一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是正火。
正火是将钢材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然后经过保温一段时间,最后通过风冷或水冷来快速冷却。
正火可以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其耐磨性能。
说明普通热处理工艺种类及工艺特点
说明普通热处理工艺种类及工艺特点普通热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方法。
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和要求,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几种。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几种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
1. 退火退火是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持一段时间,再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应力,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并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
退火工艺特点如下:(1)降低硬度:退火过程中,材料的晶粒会长大并变得均匀,从而减小了材料的硬度;(2)改善韧性:退火能够消除材料中的应力,减少脆性相的存在,提高材料的韧性;(3)调整组织结构:退火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和相的分布,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而改变材料的性能。
2. 正火正火是指将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相对于淬火来说,正火冷却速度较慢,因此产生的变形和应力较小。
正火工艺特点如下:(1)提高硬度和强度:正火能够使材料中的碳化物和相变产物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2)减小变形和应力:正火冷却速度较慢,相对于淬火来说,产生的变形和应力较小,有利于减少材料的变形和开裂。
3. 淬火淬火是指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同时也会引入较大的残余应力。
淬火工艺特点如下:(1)提高硬度和强度:淬火能够使材料中的碳化物和相变产物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2)引入残余应力:淬火过程中,由于快速冷却导致内外部温度差异,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容易导致材料开裂。
4. 回火回火是指在淬火后,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主要用于减轻淬火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回火工艺特点如下:(1)减轻残余应力:回火能够通过加热和保温的过程,减轻淬火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材料的脆性;(2)调整硬度和韧性:回火可以调整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通过控制回火温度和时间,可以在硬度和韧性之间取得平衡。
钢热处理的工艺方法特点
钢热处理的工艺方法特点
钢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钢材的组织和性能。
其工艺方法特点如下:
1. 高温处理:钢热处理通常需要进行高温处理,以达到材料的相变温度,使其组织发生改变。
高温处理可使钢材微观组织中的碳溶解度增加,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2. 速冷处理:热处理过程中的速冷处理是钢热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将钢材快速冷却至室温或低温,使钢材的组织发生相变,产生马氏体或贝氏体等具有更高硬度和强度的组织结构。
3. 淬火处理:淬火是钢热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通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钢材快速冷却到室温,使其形成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还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冷却介质和工艺参数,来控制钢材的组织和性能。
4. 回火处理:回火是将已经淬火处理的钢材再次加热至较低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再冷却至室温。
通过回火处理,可以减轻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降低钢材的脆性,并提高其韧性和塑性。
回火还可以调节钢的硬度和强度。
5. 正火处理:正火是利用加热和冷却的方法,通过控制钢材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使钢材的组织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的性能要求。
正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材的
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一定的韧性。
总体而言,钢热处理的工艺方法特点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钢材的组织和性能,从而实现对钢材硬度、强度、韧性等性能指标的控制和调节。
不同的工艺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高速钢热处理的特征
高速钢热处理的特征
高速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能的合金钢,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模具和轴承等高强度和高磨损场合。
高速钢的热处理是制备高速钢的关键步骤之一,可通过改变热处理工艺和工艺参数来控制高速钢的组织和性能。
高速钢热处理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高温淬火:高速钢的淬火温度一般在1200~1250℃,淬火介质为空气或油。
高温淬火可使高速钢中的碳化物晶粒细化、分散,提高其硬度和韧性。
2.回火处理:高速钢的回火温度一般在500~650℃,回火时间根据不同合金元素和应用情况而异。
回火可消除高温淬火的残余应力、改善高速钢的韧性和强度,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表面处理:高速钢的表面处理可采用氮化、渗碳等方法,形成硬度高、耐磨性好的表面层,提高高速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4.工艺控制:高速钢热处理的工艺控制包括加热速率、保温时间、淬火速率等,对高速钢的性能和组织均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工艺控制可保证高速钢的稳定性能和质量。
综上所述,高速钢热处理的特征主要包括高温淬火、回火处理、表面处理和工艺控制等方面,这些特征决定了高速钢的组织和性能,是制备高性能高速钢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 1 -。
40cr的热处理特点
40cr的热处理特点
40Cr是一种常用的合金结构钢,其热处理特点主要包括淬火、回火和正火三个方面。
以下将分别介绍40Cr钢的热处理特点:
1. 淬火:
淬火是将40Cr钢加热至适当温度后迅速冷却的过程,目的是使钢的组织均匀
细化,提高硬度和强度。
对于40Cr钢来说,淬火温度一般为850-870摄氏度,冷
却介质可选用油、水或盐水。
淬火后40Cr钢的硬度可达到HRC40-50,具有较好
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2. 回火:
回火是在淬火后将40Cr钢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冷却的过程,目的是降低钢
的硬度,提高韧性和韧度。
回火温度一般为500-650摄氏度,根据不同要求可分为
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适当的回火能使40Cr钢在硬度和韧性之间达到
平衡,提高其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
3. 正火:
正火是40Cr钢在淬火前先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再冷却的热处理
过程。
正火温度一般为850-900摄氏度,保温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火后的
40Cr钢组织细致、均匀,硬度适中,适合用于要求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零部件制造。
综上所述,40Cr钢的热处理特点包括淬火、回火和正火三个方面,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40Cr钢获得理想的性能,满足不同工程和制造领域的需求。
淬
火可提高40Cr钢的硬度和强度,回火可提高韧性和韧度,正火则可获得均匀细致
的组织和适中的硬度。
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确保40Cr钢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20crmnmo热处理工艺及硬度
20crmnmo热处理工艺及硬度20CrMnMo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处理可塑性。
热处理工艺对于该钢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热处理工艺和硬度两个方面探讨20CrMnMo钢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
一、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控制,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对于20CrMnMo钢,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1. 退火退火是通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应力和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对于20CrMnMo钢,常用的退火工艺是将材料加热到850~880℃,保温1~2小时后,以慢速冷却至室温。
2. 正火正火是通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速度冷却,以获得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对于20CrMnMo钢,常用的正火工艺是将材料加热到850~880℃,保温1~2小时后,以水冷或油冷。
3. 淬火淬火是通过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使材料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
对于20CrMnMo钢,常用的淬火工艺是将材料加热到840~860℃,保温10~30分钟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4. 回火回火是通过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速度冷却,以获得一定硬度和韧性的平衡。
对于20CrMnMo 钢,常用的回火工艺是将材料加热到200~500℃,保温时间根据要求决定,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
二、硬度硬度是材料抵抗外力侵入的能力,是评价材料抗压、抗切削和抗磨损性能的重要指标。
对于20CrMnMo钢,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后,其硬度会有所提高。
经退火处理后的20CrMnMo钢,硬度一般在HB200左右,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适用于一些对材料韧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经正火处理后的20CrMnMo钢,硬度会有所提高,一般可达到HB250~300,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一些对材料强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经淬火处理后的20CrMnMo钢,硬度会大幅提高,一般可达到HRC50~60,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一些对材料耐磨、耐冲击和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场合。
说明普通热处理工艺种类及工艺特点
说明普通热处理工艺种类及工艺特点普通热处理工艺是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工艺方法。
常见的普通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 退火工艺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硬度,减少应力和变形;(2) 促使金属材料内部的晶粒长大,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3) 还原材料的内应力,改善材料的变形性能和加工性能。
2. 正火工艺正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2) 使材料的组织更加致密,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3) 适用于对材料进行强化处理,如奥氏体化处理。
3. 淬火工艺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使材料快速冷却,产生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组织;(2) 通过淬火介质的选择和调节,可以控制材料的硬度和组织形态;(3) 容易引起材料的变形和开裂,需要进行适当的回火处理。
4. 回火工艺回火是指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降低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2) 通过合理的回火温度和时间控制,可以得到不同硬度和强度的材料;(3) 适用于消除淬火应力和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
除了上述常见的普通热处理工艺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处理工艺:5. 等温淬火工艺等温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等温淬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通过等温保温,使材料的组织发生相变,形成具有良好组织和性能的材料;(2) 可以有效控制材料的硬度和组织形态,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3) 适用于对高合金材料进行强化处理,如马氏体化处理。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淬火回火等。
这些工艺主要通过对金属材料加热和冷却处理,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以达到所需的目标。
1.退火工艺: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一段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应力、改善金属的塑性和韧性、细化晶粒。
退火具有原子扩散和晶界迁移的特点,能够减少金属内部的位错和缺陷,使金属的晶粒尺寸和晶界的结构得到改善。
2.正火工艺:正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正火主要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快速冷却能够使金属内形成硬质和脆性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正火适用于高碳钢、合金钢等材料的处理。
3.淬火工艺: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放入冷却介质中进行冷却的工艺。
淬火能够使金属内部形成硬质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但也会导致金属变脆。
淬火的冷却速度很快,能够使金属晶粒尺寸变细,但也容易引起温度梯度过大和产生内应力等问题,需要注意冷却介质的选择和处理。
4.回火工艺: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的过程。
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和脆性,并且使金属材料的硬度和韧性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
回火可以显著改善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并且能够调节金属的硬度。
回火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品种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5.淬火回火工艺:淬火回火是将金属材料先进行淬火处理,再进行回火处理的工艺。
淬火回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金属的硬度和韧性要求。
通过淬火回火,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又不致使金属太过脆性。
淬火回火是一种综合性的热处理工艺,适用于许多金属材料的处理。
总的来说,热处理工艺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以达到所需的强度、硬度、韧性等要求。
不同的工艺具有不同的原理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操作,以确保最佳的效果。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原理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2、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3、淬火: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4、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5、调质处理:一般习惯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机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体组织更优;它的硬度取决于高温回火温度并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关,一般在HB200—350之间;特点: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金球的热处理工艺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比较钢材与非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异同点;热处理有金属材料热处理和非金属材料热处理相同点:热处理的原理基本一样,都是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不同点:1.钢的表面热处理有两大类:一类是表面加热淬火热处理,另一类是化学热处理;非金属材料的表面热处理:喷漆、着染色、抛光、化学镀后再电镀如ABS等;2.金属材料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非金属材料热处理包括碳纤维预氧化、碳化、石墨化设备,石墨化烧结等;复合材料成形以及空间环境模拟,包括热压罐,热压机,KM系列模拟罐,用户分布于汽车、模具、工具、碳纤维加工和其他高端应用领域;。
热处理工艺特点和应用汇总表
热处理工艺特点和应用汇总表一、退火类别主要目的工艺特点应用范围扩散退火成分均匀化加热至Ac₃+(150~200)℃,长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铸钢件及具有成分偏析的锻轧件等完全退火细化组织,降低硬度加热至Ac₃+(30~50)℃,保温后缓慢冷却铸、焊件及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锻轧件等不完全退火细化组织,降低硬度加热至Ac₁+40~60℃,保温后缓慢冷却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等(组织细化程度低于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细化组织,降低硬度,防止产生白点加热至Ac₃+(30~50)℃(亚共析钢)或Ac₁+(20~4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保持一定时间,随炉冷至稍低于Ar₁进行等温转变,然后空气冷却(简称空冷)中碳合金钢和某些高合金钢的重型铸锻件及冲压件等(组织与硬度比完全退火更为均匀)球化退火碳化物球状化,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加热至Ac₁+(20~40)℃或Ac₁-(20~30)℃,保温后等温冷却或直接缓慢冷却工模具及轴承钢件,结构钢冷挤压件等再结晶退火或中间退火消除加工硬化加热至Ac₁-(50~150)℃,保温后空冷冷变形钢材和钢件去应力退火消除内应力加热至Ac₁-(100~200)℃,保温后空冷或炉冷至200~300℃,再出炉空冷铸钢件、焊接件及锻轧件二、正火工艺特点应用范围将工件加热到Ac₃或Aem以上40~6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下来,如空冷、风冷、喷雾等,得到片层间距较小的珠光体组织(有的叫正火索氏体)1.改善切削性能。
含碳量(质量分数)低于0.2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高温正火后硬度可提高到140~190HBW,有利于切削加工2.消除共析钢中的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准备3.作为中碳钢、合金钢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以减少淬火缺陷4.用于淬火返修件消除内应力和细化组织,以防重新淬火时产生变形与裂纹5.对于大型、重型及形状复杂零件或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以提高力学性能三、淬火类别工艺过程特点应用范围单液淬火工件加热到淬火温度后,浸入一种淬火介质中,直到工件冷至室温为止优点是操作简便,缺点是易使工件产生较大内应力,发生变形,甚至开裂适用于形状简单的工件,对于碳钢工件,直径大于5mm的在水中冷却,直径小于5mm的可以在油中冷却;对于合金钢工件,大都在油中冷却双液淬火加热后的工件先放入水中淬火,冷却至接近Ms点(300~200℃)时,从水中取出立即转到油中(或放在空气中)冷却利用冷却速度不同的两种介质,先快冷躲过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区间(650~550℃),至接近发生马氏体转变(钢在发生体积变化)时再缓冷,以减小内应力和变形开裂倾向主要适用于碳钢制成的中型零件和由合金钢制成的大型零件分级淬火工件加热到淬火温度,保温后,取出置于温度略高(也可稍低)于Ms点的淬火冷却剂(盐浴或碱浴)中停留一定时间,待表里温度基本一致时,再取出置于空气中冷却1.减小了表里温差,降低了热应力2.马氏体转变主要是在空气中进行,降低了组织应力,所以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倾向小3.便于热校直4.比双液淬火容易操作此法多用于形状复杂、小尺寸的碳钢和合金钢工件,如各种刀具。
简述热处理的工艺性能
简述热处理的工艺性能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
热处理的工艺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硬度和强度:热处理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使其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调质等,可以使材料变得更加坚硬和强韧。
2. 韧性: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大小和形状,从而影响其韧性。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提高其抗冲击性和断裂韧性。
3. 耐磨性: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和硬度分布,从而提高其耐磨性。
通过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方法,可以使材料表面形成硬度较高的表层,提高材料的抗磨损能力。
4. 耐腐蚀性: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提高其耐腐蚀性。
例如,通过热处理可以使不锈钢材料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增加其抗腐蚀性能。
总之,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用性。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产生不同
的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工艺的特点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热处理的发展史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
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
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
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二十世纪以来,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
一个显著的进展是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60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金属热处理的工艺的介绍热处理的工艺过程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
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这个过程可以借助陶瓷换热器来实现,陶瓷换热器的生产工艺与窑具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导热性与抗氧化性能是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
它的原理是把陶瓷散热器放置在烟道出口较近,温度较高的地方,不需要掺冷风及高温保护,当窑炉温度1250-1450℃时,烟道出口的温度应是1000-1300℃,陶瓷换热器回收余热可达到450-750℃,将回收到的的热空气送进窑炉与燃气形成混合气进行燃烧,这样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陶瓷换热器在金属换热器的使用局限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为它较好地解决了耐腐蚀,耐高温等课题,成为了回收高温余热的最佳换热器。
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表明陶瓷换热器效果很好。
它的主要优点是:导热性能好,高温强度高,抗氧化、抗热震性能好。
寿命长,维修量小,性能可靠稳定,操作简便。
是目前回收高温烟气余热的最佳装置。
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
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
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染。
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金属,以至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
金属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即钢铁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
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
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是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以获得高温组织。
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外温度一致,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
采用高能密度加热和表面热处理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而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往往较长。
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
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淬火的冷却速度更快。
但还因钢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钢就可以用正火一样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硬。
热处理工艺的分类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
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
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因此钢铁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获得需要的金相组织,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整体热处理工艺的手段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
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
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
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时效处理。
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称为形变热处理;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它不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脱碳,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还可以通入渗剂进行化学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
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
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
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它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
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
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
大体来说,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如耐磨、耐腐蚀等。
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
例如白口铸铁经过长时间退火处理可以获得可锻铸铁,提高塑性;齿轮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可以比不经热处理的齿轮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另外,价廉的碳钢通过渗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价昂的合金钢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热钢、不锈钢;工模具则几乎全部需要经过热处理方可使用。
整体热处理工艺的手段的补充一、退火的种类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到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随炉冷却),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退火工艺种类很多,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的退火,又称为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扩散退火等;另一类是在临界温度以下的退火,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等。
1.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一般简称为退火,这种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成分的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铸,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
一般常作为一些不重工件的最终热处理,或作为某些工件的预先热处理。
2.球化退火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的碳钢及合金工具钢(如制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钢种)。
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淬火作好准备。
3.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这种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
如果这些应力不予消除,将会引起钢件在一定时间以后,或在随后的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或裂纹。
二、淬火时,最常用的冷却介质是盐水,水和油。
盐水淬火的工件,容易得到高的硬度和光洁的表面,不容易产生淬不硬的软点,但却易使工件变形严重,甚至发生开裂。
而用油作淬火介质只适用于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比较大的一些合金钢或小尺寸的碳钢工件的淬火。
三、钢回火的目的1.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钢件淬火后存在很大内应力和脆性,如不及时回火往往会使钢件发生变形甚至开裂。
2.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工件经淬火后硬度高而脆性大,为了满足各种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可以通过适当回火的配合来调整硬度,减小脆性,得到所需要的韧性、塑性。
3.稳定工件尺寸4.对于退火难以软化的某些合金钢,在淬火(或正火)后常采用高温回火,使钢中碳化物适当聚集,将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
热处理手段的补充(1)退火: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