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按键识别-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
单片机独立按键识别实验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开课单位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适用年级、专业 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课内实验》
主讲教师周旋
课程序号 BS1615000_03
课程代码 BS1615000 实验名称《独立按键识别》
学号 1416010516 - 17 姓名林亦鹏卢炳荣
独立按键识别实验报告
电路采用无源蜂鸣器,从P1.5口形成脉冲来驱动。
因为单片机开机初始化瞬间,其I/O口为高电平,会有误响动作。
单片机的独立键盘使用的是P1口。
当有键按下时,P1口相应位为低电平。
、查找资料说明按键抖动的原因。
、延时程序是怎么实现延时的?
定义蜂鸣器的连接端口--//。
单片机独立按钮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单片机独立按钮实训,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了解独立按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单片机中的应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后续单片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独立按钮介绍2. 独立按钮在单片机中的应用3. 独立按钮驱动程序编写4. 实验电路搭建与调试三、实训过程1. 独立按钮介绍独立按钮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开关,由一个开关和两个引脚组成。
当按钮未按下时,两个引脚处于断开状态;当按钮按下时,两个引脚导通,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
2. 独立按钮在单片机中的应用在单片机中,独立按钮常用于实现简单的输入控制,如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按键控制继电器开关等。
3. 独立按钮驱动程序编写以51单片机为例,编写独立按钮驱动程序如下:```c#include <reg51.h>#define BUTTON P1 // 定义按钮连接的端口void delay(unsigned int ms) // 延时函数{unsigned int i, j;for (i = 0; i < ms; i++)for (j = 0; j < 120; j++);}void main(){while (1){if (BUTTON == 0x00) // 检测按钮是否被按下{delay(10); // 消抖处理if (BUTTON == 0x00) // 再次检测按钮是否被按下{// 执行按钮按下后的操作// ...}}}}```4. 实验电路搭建与调试根据上述程序,搭建如下实验电路:(1)连接按钮:将按钮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P1.0引脚和地(GND)。
(2)连接LED灯:将LED灯的正极连接到单片机的P1.1引脚,负极连接到地(GND)。
(3)连接电源:将单片机的VCC引脚连接到5V电源,GND引脚连接到地(GND)。
(4)调试程序:将编译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观察LED灯是否在按钮按下时亮起。
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原理
主题: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原理目录1. 概述2. 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原理3. 实验步骤4. 结语1. 概述单片机在现代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功能。
其中,控制LED灯是单片机实验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2. 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原理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实验原理主要涉及到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及按键和LED的连接方式。
在单片机实验中,按键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相连,LED与单片机的输出端口相连。
通过按键的按下和松开来改变单片机输出端口电平,从而控制LED的亮灭。
3. 实验步骤为了完成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实验,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准备材料- 单片机板- 按键- LED灯- 连线- 电源步骤二:搭建电路- 将按键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相连- 将LED与单片机的输出端口相连- 连接电源步骤三:编写程序- 使用相应的单片机开发软件编写程序- 程序中需要包括按键状态检测和LED控制的部分步骤四:烧录程序- 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步骤五:运行实验- 按下按键,观察LED的亮灭情况- 确保按键可以正确控制LED的亮灭4. 结语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实现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功能。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希望本文对单片机实验初学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实验步骤在进行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实验过程。
1. 准备材料在进行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单片机板、按键、LED灯、连线和电源。
在选择单片机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来确定,常见的有51单片机、Arduino等,不同的单片机板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单片机板。
51单片机独立按键实验
实验5 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数码管加1我们在使用家用电器时经常需要通过按键给电器输入指令,让电器执行动作,比如电磁炉的开关,电饭煲定时时间设定等。
我们知道单片机只能识别高低电平,对51单片机来说,0V为低,5V为高。
按键就相当于一个开关,按下时候导通,按键弹开时断开。
机械式按键再按下或释放时,由于机械弹性作用的影响,通常伴随有一定时间的触点机械抖动,然后其触点才稳定下来。
其抖动过程如图1(a)所示,抖动时间的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性有关,一般为5 ~10 ms。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触点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通与断状态,可能导致判断出错。
即按键一次按下或释放被错误地认为是多次操作,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
为了克服按键触点机械抖动所致的检测误判,必须采取去抖动措施,可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予以考虑。
一般来说,在键数较少时,可采用硬件去抖,而当键数较多时,采用软件去抖。
(本学习板采用软件去抖方式)。
软件去抖的流程图如图1(b)所示。
从按键的去抖流程图我们可以知道,检测到有键按下时,应延时等待一段时间(可调用一个5ms~10ms的延迟子程序),然后再次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若此时判断按键仍被按下,则认为按键有效,若此时判断按键没有被按下,说明为按键抖动或干扰,应返回重新判断。
键盘真正被按下才可进行相应的处理程序,此时基本就算实现了按键输入,进一步的话可以判断按键是否释放。
8个独立按键电路图从图中可知独立式按键采用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I/O 口线结构。
当按下和释放按键时,输入到单片机I/O 端口的电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端口电平的变化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以及是哪一个按键按下。
按键和单片机引脚连接并加了上拉电阻,这样当没有按键按下的时候,I/O 输入的电平是高电平,当有按键按下的时候,I/O 输入的电平是低电平。
虽然独立式按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根I/O 口线,因此,在按键较多时,I/O 口线浪费较大。
51单片机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51单片机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51单片机独立按键是单片机常用的一种输入方式,其工作原理主要包
括按键输入、按键扫描和按键判断三个部分。
一、按键输入
在51单片机独立按键的输入中,按键一般都是使用电子开关实现的。
当按下按键时,电子开关会闭合,形成一条通路。
通路中的电流会使
得连接在单片机输入引脚上的电容充电,使得电容电压迅速上升。
二、按键扫描
在51单片机独立按键的输入过程中,按键的状态需要被单片机不断地
进行扫描。
为了使得扫描的速度变快,通常会将扫描的引脚定义为优
先级较高的中断引脚。
因此,当按键按下的时候,单片机会处理中断
请求,并在相应的寄存器中保存按键的状态。
三、按键判断
在51单片机独立按键输入的最后一步,就是根据按键的状态来判断其
具体的操作。
这个判断过程需要我们设置一个合适的延迟时间,以保
证扫描程序不会出现错误。
总之,51单片机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包括按键输入、按键扫描和按键
判断三个部分。
这个过程中,电子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会形成一条通路,将电容充电,引脚定义为中断引脚,优先级较高。
最后,根据按键的
状态进行相应的判断来完成各种不同的操作。
单片机实践-独立按键电路原理及代码实现
11 原理分析
那怎么样对键盘去抖动呢?
一般可以采用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两种方法消除键盘抖动。但在现代电 子产品开发过程中,一般都采用软件去抖动。
11 原理分析
软件程序消除键盘抖动措:
① 检测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② 若有则执行5~10ms的延时程序; ③ 再重新检测判断该键是否仍然按下。 同理,在检测到该键释放时,也采用先 延时再判断的方法消除抖动的影响。一 般释放键时,不需要检测和去抖动操作 。
//按键处理,开灯、关灯等 } else if(P11==0)//判断是否为P11的按键按下 {
//按键处理,开灯、关灯等 } while(P10==0||P11==0);//等待两个按键都松开 } //返回
}
THANK YOU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及代码实现
CONTENTS
原理分析
代码实现
11 原理分析
按键电路的工作原理: 按下:A为低电平,0v 松开:A为高电平,5v
独立按键电路
11 原理分析
机械式按键的开、关分别是通过机械触点的合、断来实现,由于机械触 点的弹性作用,在闭合或者断开的瞬间均有抖动现象,会出现一系列电脉冲 ,抖动时间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性、按键动作等因素有关。抖动时间一般 有5~10ms。在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开或者关,可能导致键盘识别出错。
}
N
判断键按下?
Y 延时去抖动
N 再判断键按下? Y 按键处理
N 等待按键松开 Y
21 代码实现
两个按键的 判断方法:
void KeyScan( )
{
if(P10==0||P11==0)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 {
独立按键识别-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 2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
实验名称独立按键识别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工)年级 2012级
学号 B2012103145 姓名冯武
指导教师杨烈君
实验日期 2015.5.27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实验步骤:
1、使用Proteus ISIS 7 Professional
应用程序,建立一个.DSN文件
2、在“库”下拉菜单中,选中“拾取元件”(快捷键P),分别选择以下元件:AT89C51、CAP、CAP-ELEC、CRYSTAL、RESPACK-8。
3、构建仿真电路
图1 按键识别1、2
图2 按键识别3
图3按一下暂停
图4归零
图5时钟调整
电路图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调整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10日内。
单片机独立按键实验报告总结
单片机独立按键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我们使用了单片机进行了独立按键实验,通过学习掌握了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独立按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总结: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独立按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独立按键的接法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通过理论学习了按键的工作原理,了解了按键在电路中的应用和接法方法,然后实际动手进行了按键电路的搭建和单片机程序的编写,最后进行了按键测试和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步骤1.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和接法原理,了解按键在电路中的应用和接法方法,掌握了按键接口的输入输出方式,并对具体实现过程和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电路搭建:根据学习到的按键接法原理和电路图,我们使用面包板和导线搭建了独立按键电路,将按键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端口上,并设置相应的电阻来保护电路和单片机芯片。
3.程序编写:通过阅读单片机说明书和参考其他资料,我们学习了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指令,编写了程序代码,实现了独立按键操作的功能。
我们实现了多种按键操作方式,包括单击、长按等方式,并添加了相应的提示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测试实验:最后,我们进行了独立按键测试实验,通过按键操作,观察测试实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结论汇总。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按键电路和程序代码都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和效果,证明了我们在实验中掌握的独立按键技巧和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三、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独立按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按键在电路中的应用和接法方法,探索了独立按键实现的多种方式和技巧,提高了我们的电路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同时,本次实验还加强了我们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报告二 独立按键识别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
1、理解机械式按键产生抖动的原因; 2、掌握软件延时消除按键抖动的原理; 3、熟练掌握延时程序的具体设计调试。
二、实验任务
1、 复习按键消抖的软硬件方法;理解掌握软件延时消除按键抖动的原理及编程方法。
2、 参考下面所示电路,编写单片机程序,要求实现如下功能:
判别按键是否按下,每按下一次,按键次数加一,4 个发光二极管按照一位十六进制 数的形式点亮。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
3、独立按键识别原理及过程
否 按键是否按下
是 软件延时 10ms
否 按键是否按下
是 按键处理程序
否 按键是否释放
是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参考电路,利用 Proteus 软件设计绘制完整的应用电路。 2、绘制程序设计流程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六--按键识别数码管显示实验
电子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题目:实验六按键识别数码管显示实验软件+硬件实验实验类别:【设计】班级:电子1313学号:26姓名:吴限评语:(1)电路连接调试:□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2)实验程序编写:□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3)数据测量分析:□准确□基本准确□不准确成绩:□A □B □C □D ,指导教师:王英赫1、实验内容或题目1)题目:按键识别数码管显示实验2)实验内容:数码管显示矩阵按键号。
2、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掌握按键识别及数码管显示的实现方法。
2)实验要求:通过XL2000 的16 位矩阵按键,在数码管上分别显示0~9,A,B,C,D,E,F。
用Keil编译、Proteus仿真,代码下载到单片机实验箱上验证。
3、实验仪器(1)PC微机1台(2)实验箱 1台4、实验程序流程图5、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清单作为附件放在最后)6、实验步骤1)keil 中C 语言程序实现。
2)在proteus 中完成电路图设计,并实现仿真。
开结初延显示有有判断N NY Y3)硬件实验部分:用一条8PIN 数据排线,把矩阵按键部份的JP50,接到CPU 部份的P1 口JP44;接8 位数码管的数据线。
将数码管部份的数据口JP5 接到CPU 部份的P0 口JP51;接8 位数码管的显示位线。
将数码管部份的显示位口JP8 接到CPU 部份的P2 口JP52.7、实验数据及结果8、思考题采用P3口控制矩阵按键输入,程序应该如何修改?答:本实验的程序中可以不用蜂鸣器驱动线,把以下程序的sbit BEEP = P3 ^ 7;及函数void beep()等删掉后;需要把扫描键值的函数改一下:unsigned char keyscan() {unsigned char scan1, scan2, keycode,j;P13= 0xf0;scan1 = P3;if (scan1 != 0xf0) //判键是否按下{delayms(10);scan1 = P3;if (scan1 != 0xf0) //二次判键是否按下{P1 = 0x0f;scan2 = P3;keycode = scan1 | scan2; //组合成键扫描编码for (j = 0; j < 16; j++){if (keycode == key_code[j]) //查表得键值{key = j;return (key); //返回有效键值}}}}elseP3 = 0xff;return (key = 16); //返回无效码} 即P1口换成P3口,而键编码数组是固定的,可以不变;此外主函数中的P1口也要改为P3口:void main(void) {P0 = 0xf7; //数码管初始显示"-"P2 = 0xfd;//数码管显示在第二位P3 = 0xff;while (1){keyscan();if (key < 16) //有效键值{P0 = disp_code[key]; //显示键值}}}<附件> 实验程序清单#include <reg52.h>#include <intrins.h>sbit BEEP = P3 ^ 7; //蜂鸣器驱动线unsigned char key;unsigned char code disp_code[] ={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c0,0x86,0x8e,0xc0};unsigned char code key_code[] ={0xee, 0xed, 0xeb, 0xe7, 0xde, 0xdd, 0xdb, 0xd7, 0xbe, 0xbd, 0xbb,0xb7, 0x7e, 0x7d, 0x7b, 0x77 //键编码数组};char code SST516[3] _at_ 0x003b; //保留仿真器/********************延时子函数***************/void delayms(unsigned int ms){unsigned char t;while (ms--){for (t = 0; t < 114; t++);}}/*************x*0.14MS 延时子函数****************/void delayus(unsigned char x){unsigned char i;while (x--){for (i = 0; i < 14; i++){;}}}/******************蜂鸣器驱动子函数*****************/ void beep(){unsigned char i;for (i = 0; i < 250; i++){delayus(6);BEEP = !BEEP; //BEEP取反}BEEP = 1; //关闭蜂鸣器delayms(150); //延时}/******************键盘扫描子函数*********************/ unsigned char keyscan(){unsigned char scan1, scan2, keycode, j;P1 = 0xf0;scan1 = P1;if (scan1 != 0xf0) //判键是否按下{delayms(10); //延时10msscan1 = P1;if (scan1 != 0xf0) //二次判键是否按下{P1 = 0x0f;scan2 = P1;keycode = scan1 | scan2; //组合成键扫描编码for ( j = 0; j < 16; j++){if (keycode == key_code[ j]) //查表得键值{key = j;return (key); //返回有效键值}}}}elseP1 = 0xff;return (key = 16); //返回无效码}/*************************主函数***********************/void main(void){P0 = 0xf7; //数码管初始显示"-"P2 = 0xfd;//数码管显示在第二位P1 = 0xff;while (1){keyscan();if (key < 16) //有效键值{P0 = disp_code[key]; //显示键值beep(); //蜂鸣器响一声}}}。
单片机实验五报告_单片机键盘实验
单片机实验五报告_单片机键盘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单片机键盘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技术,掌握如何通过编程实现对键盘输入的检测和响应,从而提高我们在单片机应用开发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单片机系统中,键盘通常是作为输入设备使用的。
常见的键盘有独立式键盘和矩阵式键盘两种类型。
独立式键盘是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 I/O 线,其优点是电路简单,编程容易,但缺点是占用较多的 I/O 口资源。
矩阵式键盘则是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通过行线和列线的交叉来识别按键。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省 I/O 口资源,但电路和编程相对复杂一些。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矩阵式键盘。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逐行扫描或者逐列扫描的方式,检测行线和列线的电平状态,从而确定按下的按键。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单片机开发板一块2、计算机一台3、编程软件(如 Keil C51)4、下载工具(如 STCISP)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将矩阵式键盘与单片机的 I/O 口进行连接,注意行线和列线的对应关系。
连接好电源和地线,确保硬件电路正常工作。
2、软件编程打开编程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编写初始化程序,包括设置 I/O 口的工作模式、中断等。
编写键盘扫描程序,通过循环扫描行线和列线的电平状态,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
当检测到按键按下时,根据按键的编码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在数码管上显示按键值、控制 LED 灯的亮灭等。
3、编译和下载对编写好的程序进行编译,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
如果编译成功,使用下载工具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4、实验调试观察硬件电路的工作状态,看是否有异常现象。
按下不同的按键,检查程序的响应是否正确。
如果出现问题,通过调试工具(如单步调试、断点调试等)查找并解决问题。
五、实验代码以下是本次实验的部分关键代码:```cinclude <reg51h>//定义键盘的行和列define ROW_NUM 4define COL_NUM 4//定义行线和列线的端口sbit ROW1 = P1^0;sbit ROW2 = P1^1;sbit ROW3 = P1^2;sbit ROW4 = P1^3;sbit COL1 = P1^4;sbit COL2 = P1^5;sbit COL3 = P1^6;sbit COL4 = P1^7;//定义按键值的编码unsigned char code KeyCodeMapROW_NUMCOL_NUM ={{'1','2','3','A'},{'4','5','6','B'},{'7','8','9','C'},{'','0','','D'}};//键盘扫描函数void KeyScan(){unsigned char i, j, temp;unsigned char keyValue = 0;//逐行扫描for (i = 0; i < ROW_NUM; i++){//先将所有行线置高电平ROW1 = ROW2 = ROW3 = ROW4 = 1;//将当前行线置低电平switch (i){case 0: ROW1 = 0; break;case 1: ROW2 = 0; break;case 2: ROW3 = 0; break;case 3: ROW4 = 0; break;}//读取列线的电平状态temp = COL1 | COL2 | COL3 | COL4;//如果有列线为低电平,则表示有按键按下if (temp!= 0xF0){//延迟去抖动delay_ms(10);//再次读取列线的电平状态temp = COL1 | COL2 | COL3 | COL4; if (temp!= 0xF0){//确定按下的按键for (j = 0; j < COL_NUM; j++){if ((temp &(1 << j))== 0){keyValue = KeyCodeMapij;break;}}//执行相应的操作switch (keyValue){case '1'://具体操作break;case '2':break;//其他按键的操作}}}}}//主函数void main(){while (1){KeyScan();}}```六、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矩阵式键盘的输入检测,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按键执行相应的操作。
实验六、独立式键盘输入实验
实验六、独立式键盘输入实验一、实验目的1.认识独立式键盘的工作原理2.学习独立式键盘的接口设计二、实验设备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2.仿真器3.独立式键盘实验模块4.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三、实验要求要求由8个独立式键盘和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实验电路,当按下某一个键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被点亮。
四、实验原理独立式键盘中,各按键相互独立,每个按键各接一根输入线,每根输入线上的按键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其它输入线上的工作状态。
因此,通过检测输入线的电平状态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了。
独立式键盘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
但每个按键需占用一根输入线,在按键数量较多时,输入口浪费大,电路结构显得很繁杂,故此种键盘适用于按键较少或操作速度较高的场合。
下面介绍独立式按键的接口方法。
图6-1(a)为中断方式的独立式键盘工作电路,图(b)为查询方式的独立式按键工作电路,按键直接与89C51的I/O口线相接,通过读I/O口,判定各I/O口线的电平状态,即可识别出按下的按键。
(a)中断方式(b)查询方式图6-1 独立式键盘接口电路此外,也可以用扩展I/O口连接独立式键盘接口电路。
上述独立式键盘电路中,各按键开关均采用了上拉电阻,这是为了保证在按键断开时,各I/O口线有确定的高电平。
在我们的键盘模块中,已经在键盘输出端加上了上拉电阻,因此不用再额外加上。
五、实验步骤实验参考连线如图6-2所示。
(以6键、6发光管为例)图6-2 实验连线图1、按照图6-2的电路原理,用导线正确连接独立式键盘、发光二极管实验模块和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2、示例程序如下(以6键、6发光管为例):BEGIN: MOV P0,#0FFH ;熄灭二极管LOOP: MOV A,P0 ;读键盘状态ANL A,#3FH ;屏蔽高二位MOV 40H,A ;把读的键盘状态暂放在40H的地址CJNE A,#3FH,HADKEYSJMP LOOPHADKEY:ACALL DL10MS ;延时10MSMOV A,P0 ;再读键盘状态ANL A,#3FH ;屏蔽高二位CJNE A,40H,LOOP ;比较两次读键盘状态,如不同则重读MOV P2,A ;使相应的二极管发亮NOPNOPLJMP LOOPDL10MS: MOV R7,#05LOOP1: MOV R6,#0F9HLOOP2: NOPNOPDJNZ R6,LOOP2DJNZ R7,LOOP1RET将程序调入仿真器进行调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器等功能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中。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验。
二、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单片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
单片机的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Program Memory)和数据存储器(Data Memory)。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中间结果。
单片机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通过定时器来控制程序的执行时间。
三、单片机的应用实验1. LED闪烁实验LED闪烁实验是单片机入门实验的经典案例。
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出口,周期性地改变LED的状态,从而实现LED的闪烁效果。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初学者了解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2. 温度测量实验温度测量实验可以通过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的输入口,实时地获取环境温度,并通过数码管或LCD显示器来显示温度数值。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的使用方法,以及模拟信号的处理和显示。
3. 蜂鸣器控制实验蜂鸣器控制实验可以通过连接蜂鸣器和单片机的输出口,实现对蜂鸣器的控制。
通过编写程序,可以使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单调的蜂鸣声、警报声等。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单片机的数字输出和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
4. 电机控制实验电机控制实验可以通过连接电机和单片机的输出口,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通过编写程序,可以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速度。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单片机输出口的电流和电压特性,以及电机的控制原理。
5. 红外遥控实验红外遥控实验可以通过连接红外接收器和单片机的输入口,实现对红外遥控信号的解码和处理。
通过编写程序,可以实现对各种红外遥控器的解码和按键处理。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单片机输入口的中断处理和红外通信原理。
实验五:独立式键盘实验
实验五:独立式键盘实验4.5.1 实验目的1. 掌握单片机独立键盘接口设计方法。
2. 掌握单片机键盘扫描程序设计方法。
3. 掌握按键功能设计方法。
4. 掌握软件消除按键抖动方法。
4.5.2 实验预习1.熟悉Keil集成编译环境的使用方法。
2. 复习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3. 复习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4. 复习按键去抖动方法。
4.5.3 实验原理实验板上提供4个独立按键,与单片机接口如图4.5.1所示,每个按键单独接单片机一个I/O接口。
只要将相应端口设为1,然后判断端口状态,如果仍为1,则按键处于断开(释放)状态,如果为0,则按键处于接通(闭合)状态。
图4.5.1 独立键盘电原理图4.5.4 预作实验任务1. 用Proteus仿真软件绘制独立键盘电路图,包括如图4.5.1所示键盘接口,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数码管动态显示电路。
2. 简述按键识别过程中如何等待按键释放。
3. 简述按键抖动对单片机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简介消除按键抖动的方法。
4. 编写按键识别函数,要求正确识别4个按键的状态,如果有按键按下则返回键值,从左到右四个键值分别为1~4。
并通过仿真或实验板验证(要求用软件的方法消除按键抖动)。
5.为实验板上4个按键设定不同的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数字128,4个按键按下后分别对显示的数字做如下修改:key1:数字+1;key2:数字-1;key3:数字+10;key4:数字-10;流程图如图4.5.2所示,试设计完整程序(按键识别子程序KEYSCAN和动态显示子程序DISPLAY可直接调用这里省略)。
图4.5.2 按键功能设计流程图4.5.5 实验任务1.开机时数码管显示1002.按键key1一次数字加1,按键key2一次数字减1。
加到999时再加1归零,减到000时再减1得999。
3.按住键key3不放实现连加功能,每0.2s加1。
4.按住键key4不放实现连减功能,每0.2s减1。
4.5.6 实验步骤1.分析题意,确定算法,绘制主程序流程图。
独立按键识别-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
师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 2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
实验名称独立按键识别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工)年级 2012级
学号 B2012103145 武
指导教师烈君
实验日期 2015.5.27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实验步骤:
1、使用
Proteus ISIS 7 Professional应用程序,建立一个.DSN文件
2、在“库”下拉菜单中,选中“拾取元件”(快捷键P),分别选择以下元件:AT89C51、CAP、CAP-ELEC、CRYSTAL、RESPACK-8。
3、构建仿真电路
图1 按键识别1、2
图2 按键识别3
图3按一下暂停
图4归零
图5时钟调整
电路图
注:1、报告的项目或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调整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10日。
单片机按键实验报告
单片机按键实验报告篇一:单片机按键扫描实验报告键盘扫描一.实验目的(1)掌握矩阵键盘接口电路和键盘扫描编程方法。
(2)掌握按键值处理与显示电路设计。
二.实验任务(1)设计4*4键盘,编写各个键的特征码和对应的键值(0~F);(2)编程扫描按键,将按键对应的数字值使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三.实验电路及连线方法1.采用动态显示连线方法:电路由2 片74LS573,1 个六字一体的共阴数码管组成。
由U15 输出段选码,U16 做位选码,与单片机的采用I/O 口连接方式,短路片J22 连接P2.0,J23 连接P2.3,做输出信号锁存。
(实际电路连接是d7-d6-d5-d4-d3-d2-d1-d0?h-c-d-e-g-b-a-f)。
PW12 是电源端。
2.键盘电路连线方法:电路由16 个按键组成,用P1 口扩展4×4 行列式键盘。
J20 是键盘连接端,连接到P1 口。
J21 是行列键盘、独立键盘选择端,当J21 的短路片连接2-3脚时,构成4×4 行列式键盘;当J21 的短路片连接2-1 脚时,可形成3×4 行列式键盘,4 个独立式按键S4、S8、S12、S16,这4 个独立按键分别连接P1.4~P1.7;其他12 个键3×4 行列式键盘。
PW15 是电源端。
四.编程思路1.采用反转法识别按键的闭合。
2.采用动态显示将键值显示出来。
五.算法流程图六.资源分配1.用P1口进行查找按键2.用R3做键值指针3.用R1做动态显示为选码指针。
4.R5为延时指针。
七.程序设计KPIN:ORG MOV MOV ANL MOV 0000H P1,#0F0H A,P1 A,#0F0H B,AMOVP1,#0FHMOVA,P1ANLA,#0FHORLA,BCJNE A,#0FFH,KPIN1AJMP EXITKPIN1: MOVB,AMOVDPTR,#TABKPMOVR3,#0KPIN2: MOVA,R3MOVC A,@A+DPTRCJNE A,B,KPIN3MOVA,R3LOOP: MOVR1,#0FEH;键盘动态显示 LOOP1: MOVA,R3ANLA,#0FHMOV DPTR,#TABMOVC A,@A+DPTRCLRP2.0CLRP2.1MOVP0,ASETB P2.0NOPCLRP2.0LOOP2: MOVA,R1;位选码MOVP0,ASETB P2.1MOVR5,#250LOOP3: DJNZ R5,LOOP3CLRP2.1SJMP LOOPKPIN3: INCR3CJNE A,#0FFH,KPIN2EXIT: RETTABKP: DB0EEH,0DEH,0BEH,7EH,0EDH,0DDH,0BDH,7DH,0EBHDB 0DBH,0BBH,7BH,0E7H,0D7H,0B7H,77H,67H,0FFHTAB: DB77H,44H,3EH,6EH,4DH,6BH,7BH,46H,7FH,6FH,5FHDB 79H,33H,7CH,3BH,1BHEND八.调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1:程序正常运行,但按键显示出现乱码解决:动态显示笔形码错误,并改正。
独立按键实验总结范文
一、实验背景在单片机实验中,独立按键实验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实验项目。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够了解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硬件连接以及软件编程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单片机应用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及硬件连接方法;2. 学会编写独立按键的软件程序,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3. 熟悉单片机编程过程中的延时函数、状态判断等基本操作。
三、实验内容1.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独立按键是一种电子开关,通过内部金属片的接触与断开来控制电路的连通与断开。
在未按下按键时,内部金属片不接触,电路断开;当按下按键时,内部金属片接触,电路导通。
按键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2. 独立按键的硬件连接本实验使用了一个独立按键和一个LED灯作为实验对象。
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0口,LED灯的正极连接到单片机的P1.0口,负极连接到地。
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
3. 独立按键的软件编程(1)编写延时函数延时函数用于实现按键消抖处理。
以下是一个10ms延时的函数实现:```cvoid delay10ms(unsigned int ms){unsigned int i, j;for(i = 0; i < ms; i++)for(j = 0; j < 123; j++);}```(2)编写按键检测函数按键检测函数用于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
以下是一个按键检测函数的实现:```cunsigned char checkKey(void){if(P3_0 == 0) // 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delay10ms(500); // 延时消抖if(P3_0 == 0) // 再次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return 1; // 按键被按下}return 0; // 按键未被按下}```(3)编写主函数主函数用于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以下是一个主函数的实现:```cvoid main(void){while(1){if(checkKey()) // 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LED = !LED; // 切换LED灯状态delay10ms(500); // 延时消抖}}}```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独立按键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知识点:1.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及硬件连接方法;2. 独立按键的软件编程,包括延时函数、按键检测函数以及主函数;3. 按键消抖处理的重要性及实现方法。
按键功能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按键作为电子设备中常见的输入装置,其功能丰富,应用广泛。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系列按键功能,加深对按键工作原理的理解,并提高电子设计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按键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
2. 熟悉按键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功能实现。
3. 培养电子设计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51单片机最小核心电路、按键、LED灯、电阻、电容、面包板等。
2. 实验内容:(1)单按键控制LED灯闪烁(2)按键控制LED灯点亮与熄灭(3)按键控制LED灯亮度调节(4)按键实现数字时钟调整(5)按键实现多功能计数器(6)按键实现密码输入与验证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图,并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2. 使用面包板搭建实验电路,包括单片机、按键、LED灯、电阻、电容等。
3. 编写程序,实现按键功能。
4. 对程序进行调试,确保按键功能正常。
5. 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按键控制LED灯闪烁实验结果:按下按键,LED灯闪烁;松开按键,LED灯停止闪烁。
分析:本实验通过单片机定时器实现LED灯的闪烁。
当按键按下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定时器达到设定时间后,LED灯点亮;定时器继续计时,当达到设定时间后,LED灯熄灭。
如此循环,实现LED灯的闪烁。
2. 按键控制LED灯点亮与熄灭实验结果:按下按键,LED灯点亮;再次按下按键,LED灯熄灭。
分析:本实验通过单片机的I/O口控制LED灯的点亮与熄灭。
当按键按下时,单片机将I/O口置为高电平,LED灯点亮;当按键再次按下时,单片机将I/O口置为低电平,LED灯熄灭。
3. 按键控制LED灯亮度调节实验结果:按下按键,LED灯亮度逐渐增加;松开按键,LED灯亮度保持不变。
分析:本实验通过单片机的PWM(脉宽调制)功能实现LED灯亮度的调节。
当按键按下时,单片机调整PWM占空比,使LED灯亮度逐渐增加;松开按键后,PWM占空比保持不变,LED灯亮度保持不变。
单片机按键扫描实验报告
单片机按键扫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单片机按键的原理和按键的扫描方法。
实验器材:
1.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
2. 按键模块
3. 面包板、杜邦线等
实验原理:
单片机按键的原理是通过按键模块接通或断开单片机的某个IO口,从而改变该IO口的电平状态,由单片机检测到电平状态的改变,从而实现对按键的检测和响应。
按键模块一般采用矩阵按键的形式,通过多个IO口设为输出,多个IO口设为输入的方式,实现对多个按键的扫描检测。
按键模块一般会采用行列扫描的方法,即将按键分为多个行和列,按下按键时,某一行和某一列之间接通,从而改变了IO口的电平状态。
实验步骤:
1. 将按键模块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的IO口上。
根据按键模块的接口定义将VCC、GND和各个行列引脚分别连接到开发板上。
2. 根据按键模块的引脚定义,编写单片机程序进行按键的扫描。
通过循环检测每个行引脚和每个列引脚之间的电平变化,来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
3. 在程序中可以通过LED等显示设备来显示按键是否被按下的状态。
4. 执行程序,观察按键是否可以正常检测和响应。
实验结果:
实验完成后,观察到按键的检测和响应正常,按下按键时,LED等显示设备可以正确显示按键被按下的状态。
经过实验,掌握了单片机按键的原理和按键的扫描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对单片机设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二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独立按键试验是为了验证按键与单片机的连接是否正常,并测试按键
功能是否正常,通过实验掌握按键接口的使用和按键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按键来实现硬件的控制。
按键的原理是:当按键关闭时,两个按键引脚之间短接,按键关闭。
当按键打开时,两个
按键引脚之间断开,按键打开。
三、实验仪器
1.单片机开发板
2.按键
3.面包板和杜邦线
4.电源线
四、实验步骤
1.将按键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上的按键接口,并接通电源。
2.编写程序,监测按键是否被按下,并通过串口输出按键的状态。
3.烧录程序到单片机,运行程序。
4.进行按键试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按下按键后,通过监测按键引脚的电平变化,可以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
根据不同的按键连接方式,可能需要使用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来连接按键。
六、实验结论
通过独立按键试验,我们验证了按键与单片机的连接是否正确,并测试了按键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按键来实现硬件的控制。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按键接口的使用方法和按键的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按键是一个常用的控制元件,有了这次实验的经验,以后在使用按键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
实验名称独立按键识别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工)年级2012级
学号B********** 姓名冯武
指导教师杨烈君
实验日期2015.5.27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实验步骤:
1、使用Proteus ISIS 7 Professional 应用程序,建立一个.DSN文件
2、在“库”下拉菜单中,选中“拾取元件”(快捷键P),分别选择以下元件:AT89C51、CAP、CAP-ELEC、CRYSTAL、RESPACK-8。
3、构建仿真电路
图1 按键识别1、2
图2 按键识别3
图3按一下暂停
图4归零
图5时钟调整
电路图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调整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10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