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3)真至圣贤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上卷《素问篇》1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译文)

《黄帝内经》上卷《素问篇》1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译文)

闻 上 古 之 人 ,春 秋 皆
dù bǎi suì
ér dòng zuò bù shuāi
度 百 岁 ,而 动 作 不 衰 ;
-1-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jīn shí zhī rén nián bàn bǎi ér dòng
今 时 之 人, 年 半 百 而 动
zuò jiē shuāi zhě shí shì yì yé
而 不 倦 ,气 从 以 顺 ,各 从
qí yù jiē dé suǒ yuàn gù měi qí
其 欲,皆 得 所 愿 。故 美 其
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 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 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
shí rèn qí fú lè qí sú gāo xià 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xī zài huáng dì
shēng ér shén
昔 在 黄 帝 ,生 而 神
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
líng ruò ér néng yán yòu ér xùn qí
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
灵 ,弱 而 能 言,幼 而 徇 齐,
zhǎng ér dūn mǐn chéng ér dēng tiān
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
长 而 敦 敏, 成 而 登 天 。 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问到:我听说上古时
nǎi wèn yú tiān shī yuē
yú 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
乃 问 于 天 师 曰 :余
wén shàng gǔ zhī rén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上古天真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上古天真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上古天真书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朝代:清作者:张志聪时间:公元1644-1911年[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上古。

谓所生之来。

天真。

天乙始生之真元也。

首四篇。

论调精神气血。

所生之来谓之精。

故首论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故次论神。

气乃精水中之生阳。

故后论气。

昔在黄帝。

生而神灵。

弱而能言。

幼而徇齐。

长而敦敏。

成而登天。

(徇音循长上声按史记、黄帝姓公孙。

名轩辕。

有熊国君少典之子。

继神农氏而有天下。

都轩辕之丘。

以土德王。

故号黄帝。

神灵、智能也。

徇顺、齐正、敦信、敏达也。

此节记圣德禀性之异。

发言之早。

方其幼也。

能顺而正。

及其长也。

既敦且敏。

故其垂拱致治。

教化大行。

广制度以利天下。

垂法象以教后世。

生知之圣人也。

后铸鼎于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

此亦寿敝天地。

无有终时之真人也。

)乃问于天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

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

人将失之耶。

(天师。

尊称岐伯也。

天者。

谓能修其天真。

师乃先知先觉者也。

言道者。

上帝之所贵。

师所以传道而设教。

故称伯曰天师。

度、越也。

度百岁者。

百二十岁也。

)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上古。

太古也。

知道。

谓知修养之道也。

法。

取法也。

阴阳。

天地四时。

五行六气也。

和。

调也。

术数者。

调养精气之法也。

盖阴阳者。

万物之终始。

死生之本。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故能取法以和调。

是谓得道。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灵枢决气篇曰。

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

饮食有节。

养其气也。

生气通天论曰。

起居如惊。

神气乃浮。

起居有常。

养其神也。

烦劳则张。

精绝。

不妄作劳。

养其精也。

夫神气去。

形独居。

人乃死。

能调养其神气。

故能与形俱存。

而尽终其天年。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酒能伤脾。

脾气伤。

则不能宣五谷味。

而生气伤矣。

以妄为常。

伤其神矣。

醉以入房。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题解】《内经》在自然观、价值观上接受了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的道德是一个退化的过程。

上古是人类道德水平最高和生活最合乎理想的时期,那时的人类完全取法于自然之道而生活,能够享尽天赋百年寿命,而当世的人们因违背了养生之道,难获天赋之年。

号召人们遵循道家自然无为的态度,合乎养生之道去生活。

养生的核心要义在于保持“形与神俱”的形神统一状态。

“天真”即天赋予人的真精真气,上古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明白保养天真的重要意义,故以《上古天真论》名篇。

本篇还依据女七、男八的自然节律论述了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以指导养生实践。

最后,论述了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等养生成就所达到的境界。

本篇名言:“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注释】①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学者认为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古代许多文献,常冠以“黄帝”字样,以示学有根本。

《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这些学者都是没有文化,不通道之人。

黄帝并非传说,内经也并非托名,而是真人真言,就是黄帝所作。

)②神灵:聪明而智慧。

③徇齐:此指思维敏捷,理解事物迅速。

徇,通“睿”,迅疾。

齐,敏捷。

《荀子·修身》:“齐给便利,即节之以动止。

”④敦敏:敦厚,勤勉。

【译文】古代的轩辕黄帝,生来就异常聪明,小时候就善于言辞,很小的时候就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长大后,敦厚朴实而又勤勉努力,到了成年就登上了天子位。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注释】①天师:黄帝对岐伯的尊称。

②春秋:指人的年龄。

【译文】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到五十岁,动作就显得衰老了。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原文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

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

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

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1)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1)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引言《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它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章节,主要讨论了人类在上古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养生之道。

本文将对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进行详细阐述。

上古天真论的意义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类身体和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视角。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并强调了人们应该如何根据自然的规律来调养身体。

这对当代人们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现代人类正面临着许多与自然界和自然规律相背离的问题。

通过研究上古天真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与人类身体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上古天真论的内容上古天真论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人类的起源,上古生活状态,上古饮食习惯和上古养生方法。

人类的起源《黄帝内经》认为,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动植物和谐共处。

人们的生活方式简单而纯朴,他们没有受到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污染的干扰。

这种纯朴的生活状态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上古生活状态上古人们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他们以农耕为生,每天都身体力行地与大自然接触。

他们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也不会因无谓的争斗而产生压力。

相比之下,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往往忙碌而紧张,他们经常要面对大量的压力和焦虑。

通过研究上古生活状态,我们可以看到简单生活的重要性,并从中寻找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上古饮食习惯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上古人们的饮食更加健康和自然。

他们追求天然、新鲜而均衡的食物,注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和野生动物的摄入。

与之相比,现代人类往往倾向于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物,这对人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研究上古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上古养生方法上古人们在保持身心健康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他们注重调养身体,积极参与各种运动,保持身体的柔韧和灵活。

他们还注重精神的调养,通过冥想和情绪的调控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自学笔记 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自学笔记 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天真:上天赋予人的元气,生来具有的,非人造的;真对伪;昔在黃帝昔在黃帝,,生而神靈①,弱而能言②,幼而徇③齊,長而敦敏④,成而登㆝⑤。

①《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神,引申万物者。

神,引申万物者。

""靈,能与天沟通②言,立德、立言、立功;言:是条理分明、有深度的有深度的;;③疾速疾速,,引申指敏慧引申指敏慧。

徇,通"迅"。

④敦,信也信也。

敏,达也达也。

⑤黄帝后铸鼎于鼎湖山黄帝后铸鼎于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鼎成而白日升天,群群臣葬衣冠于桥山墓,今犹在臣葬衣冠于桥山墓,今犹在。

(而,连接主谓)廼①問於㆝師曰問於㆝師曰::『余聞㆖古之㆟余聞㆖古之㆟,,春秋②皆度③百嵗百嵗,,而動作不衰④,今時之㆟之㆟,,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將失之⑤耶?』①乃同迺、廼:于是,就;②春秋:指年岁;③度:度过④动作:行动和劳作;⑤之:指度百岁的方法歧伯對曰:『㆖古之㆟,其知道①者,法②於陰陽③,和於術數④。

食飲㈲節⑤,起居㈲常起居㈲常,,不妄作㈸⑥,故能形與神俱⑦,而盡終其㆝年⑧,度百嵗乃去度百嵗乃去。

①知道:懂得知道:懂得养养身的方法身的方法。

②法:法:效法,引申为向效法,引申为向效法,引申为向.........学习;学习;③阴阳阴阳:地为阴,天为阳,引申为天:地为阴,天为阳,引申为天地间的变化地间的变化;;④和:符合符合,,跟随跟随;;术是方式术是方式((占卜占卜)),数指计算数指计算;;补充补充::法于法于......,,和于和于......::按......做做,与...相一致;阴阳是大法,大道;术数是法的细节;我国古人对于天体运行、四季变换等具体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推算有其不同于现在西方科学的方法,易经、河图、洛书就是典范;四气调神大论曰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死生之本。

自学笔记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自学笔记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天真:上天赋予人的元气,生来具有的,非人造的;真对伪;昔在黃帝昔在黃帝,,生而神靈①,弱而能言②,幼而徇③齊,長而敦敏④,成而登㆝⑤。

①《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神,引申万物者。

神,引申万物者。

""靈,能与天沟通②言,立德、立言、立功;言:是条理分明、有深度的有深度的;;③疾速疾速,,引申指敏慧引申指敏慧。

徇,通"迅"。

④敦,信也信也。

敏,达也达也。

⑤黄帝后铸鼎于鼎湖山黄帝后铸鼎于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鼎成而白日升天,群群臣葬衣冠于桥山墓,今犹在臣葬衣冠于桥山墓,今犹在。

(而,连接主谓)廼①問於㆝師曰問於㆝師曰::『余聞㆖古之㆟余聞㆖古之㆟,,春秋②皆度③百嵗百嵗,,而動作不衰④,今時之㆟之㆟,,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將失之⑤耶?』①乃同迺、廼:于是,就;②春秋:指年岁;③度:度过④动作:行动和劳作;⑤之:指度百岁的方法歧伯對曰:『㆖古之㆟,其知道①者,法②於陰陽③,和於術數④。

食飲㈲節⑤,起居㈲常起居㈲常,,不妄作㈸⑥,故能形與神俱⑦,而盡終其㆝年⑧,度百嵗乃去度百嵗乃去。

①知道:懂得知道:懂得养养身的方法身的方法。

②法:法:效法,引申为向效法,引申为向效法,引申为向.........学习;学习;③阴阳阴阳:地为阴,天为阳,引申为天:地为阴,天为阳,引申为天地间的变化地间的变化;;④和:符合符合,,跟随跟随;;术是方式术是方式((占卜占卜)),数指计算数指计算;;补充补充::法于法于......,,和于和于......::按......做做,与...相一致;阴阳是大法,大道;术数是法的细节;我国古人对于天体运行、四季变换等具体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推算有其不同于现在西方科学的方法,易经、河图、洛书就是典范;四气调神大论曰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死生之本。

精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③真至圣贤

精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③真至圣贤

精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③真至圣贤■原文【 XJ】上一节,岐伯向黄帝讲述了男女生理变化的不同点,即女七男八。

而在本节中,他前半段重点阐述了肾对生殖的重要性,而后半段重点讲述了上古、中古时期的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即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的养生之道。

精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③真至圣贤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弊,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肾者主水......【原文】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点评】此段话重点说明肾的重要作用。

这里提到的肾,不单独指解剖学上的肾,而是指人体的整个泌尿生殖系统。

1、肾者主水:肾,肾脏,在中医里应该泛指与泌尿生殖相关的系统;者,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

在这里特指肾;主:当动词,管理之意;水,“肾为水脏”,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肾对体内水液的潴留,分布与排泄,主要靠肾气的“开”和“阖”(所谓肾主开阖)。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一)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一)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一)上古天真论(一)来自同道读书00:0003:20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xùn)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二声)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

大家好,我是长桑君。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首先祝同道们节日快乐!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诵读学习《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由于我也是初学者,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首先我们有幸接触到白云先生的文字,有机会聚在至道学宫这个大家庭当中,一起学习圣人的教化,那么想必各位同道肯定都为自己是一个华夏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我们华夏浩如烟海的璀璨文明所折服。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华文明这棵大树经过几千年的茁壮成长,早就成为这个地球上唯一的神一样的存在!为什么我们的文明,这棵参天大树能够枝繁叶茂?其实我觉得是因为我们文明的种子一开始就根深固抵。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学习,一定要溯本求源。

《黄帝内经》呢,就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种子和根本之一,是天道在我们人身上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我们学习《内经》的意义,其实就是缘医入道,去理解和践行天道。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上讲,医乃小道,不过就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第一

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第一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昔xī在zài 黄huánɡ帝dì,生shēnɡ而ér 神shén 灵línɡ,弱ruò而ér 能nénɡ言yán ,幼yòu 而ér 徇xùn 齐qí,长zhǎnɡ而ér 敦dūn 敏mǐn ,成chénɡ而ér 登dēnɡ 天tiān 。

乃nǎi 问wèn 于yú天tiān 师shī曰yuē:余yú闻wén 上shànɡ古ɡǔ之zhī人rén ,春chūn 秋qiū皆jiē度dù百bǎi 岁suì,而ér 动dònɡ作zuò不bù衰shuāi ;今jīn 时shí之zhī人rén ,年nián 半bàn 百bǎi 而ér 动dònɡ作zuò皆jiē衰shuāi 者zhě,时shí世shì异yì耶yē?人rén 将jiānɡ失shī之zhī耶yē?译文: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

他向歧伯问到: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原文:岐qí伯bó对duì曰yuē:上shànɡ古ɡǔ之zhī人rén ,其qí知zhī道dào 者zhě,法fǎ于yú阴yīn 阳yánɡ,和hé于yú术shù数shù,食shí饮yǐn有yǒu 节jié,起qǐ居jū有yǒu 常chánɡ,不bù妄wànɡ作zuò劳láo ,故ɡù能nénɡ形xínɡ与yǔ神shén 俱jù,而ér 尽jìn 终zhōnɡ其qí天tiān 年nián ,度dù百bǎi 岁suì乃nǎi 去qù。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朗读昔在观察,省视黄帝,生而神灵神通灵明,弱出生不久而能言,幼而徇齐徇,通“迅”;齐,疾也。

敏慧也,长而敦敏敦厚聪敏,成而登天《史记·五帝本纪》此句作“成而聪明”,成谓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成年。

登天,即升天为仙。

唐代王冰作注时,改作“成而登天”,黄帝倒成了英年早逝之人,窃以为改作“老而登天”更佳。

乃问于天师古时对有道者的尊称,后世专指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

此处用本义,指岐伯曰:余闻上古较早的古代,先秦古籍中指伏羲时代之人,春秋岁数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力量减退;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指代养生之术耶?岐伯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

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人。

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懂得养生之道者,法效法于阴阳天地自然变化之规律,和通晓于术数此处指调养精气的方法,如导引(即气功)、按跷(即推拿按摩)等,食饮有节节制,起居有常规律,不妄作劳,故能形形体与神精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自然的寿命,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古时微酸的饮料,以妄此处指上文中的“妄作劳”为常,醉以作“已”,过度之意入房行房事,以欲性欲竭其精,以耗应作“好”,爱好之意散其真真元之气,不知持满保持精气的充沛,不时当作“识”,了解之意御神节省精神,务一定快放肆,纵情其心,逆违背于生乐养生之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教导百姓也,皆谓告诉之: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避之有时;恬惔同“恬淡”,恬静淡泊虚无无欲无求,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即精无妄伤,神无妄损,病安从来?是以志闲心志安闲而少欲,心安安定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真气平和调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或作“甘”其食,任觉得舒适其服本义为内衣,此处泛指衣服,乐其俗,高下指官民不相慕,其民故曰当作“自”朴朴实。

是以嗜欲不正当的嗜好不能劳干扰其目,淫邪淫乱邪说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当作“攫”,追求于物指酒色等事物,故合于道。

【中医课堂《黄帝内经》注解】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中医课堂《黄帝内经》注解】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中医课堂《黄帝内经》注解】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古时有位明君名黄帝,生而聪敏过人,出生时就能说话,幼年天资过人,长大后因敦厚诚信,故成贤明之皇帝,因具土之厚实故名黄帝。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一日,黄帝问天官歧伯:吾闻上古的人民,人人皆度百岁以上,且动作敏捷不衰。

反观今人年逾半百,但外形及动作倶退化,此因世事之变化造成的呢?还是过失在自己呢?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倶,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眞。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眞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歧伯回答,上古之人,知“天地之道”,遵循阴阳之消长,行事符合天文术数历法不背天而行。

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不使身心过劳,所以能使外形及精神皆强盛,而安享天年,历百岁方去。

现今时下之人不然,把酒当果汁暴饮无度;常心生妄想不切实际。

醉后行房以满足其欲望而竭其精,耗散其元。

不知保持精满的好处,不知精神专一的好处,只求心欲之发泄,亳无节制的作乐,生活起居无节律,故年一过五十即衰老退化。

而上古之圣人教导下民以身体空虚为邪之始生,以风气糜烂耗败人心为贼风,以此警告下民随时避之,保持身心平淡无求,则生命之源的真气必能在体内畅行无阻,神志内守则病从何生。

养生的真谛——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养生的真谛——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养生的真谛——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养生的真谛
——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刘向军
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开宗明义,精炼地概括了养生之道的真谛。

一句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一句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这两句话是《黄帝内经》全书的总纲。

而这两句话的核心又是4个字:“法于阴阳。

”核心的核心又是两个字:“阴阳。

”阴阳平衡,阴阳互补,阴阳相生,这是养生之道。

反之,独阴孤阳,阴强阳弱,阴弱阳强,阴阳双弱,这都不是养生之道。

所谓“和于术数”,就是要合乎阴阳相生的道理。

所谓“食饮有节”,就是要懂得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时候可以吃,什么时候不可以吃,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

通过食饮,滋阴温阳,促使阴阳平衡,阴阳互生。

所谓“起居有常”,就是要懂得在什么季节、什么时辰、什么场合起床和休息,如何起床和休息才有利于阴阳平衡,阴阳互生。

所谓“不妄劳作”,就是要懂得无论在生活的哪种情形下,都不要任性地、纵情地、恣意地、过分地劳动付出,否则要么伤阴,要么伤阳,要么阴阳双伤。

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说对于各类有伤元气的风邪要及时地避开它。

所谓“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就是说修炼心性,修炼情志,心气平和,减少欲望,专注内心,呵护元气。

总之,整部《黄帝内经》所阐述的养生之道就是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2022.3.10。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3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3

【原文】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妈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演,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坚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斯上已高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译文】黄帝问:人的年岁老了,就失去了生育能力,是精力不足呢,还是受自然规律限制才这样呢?岐伯回答:就一般生理过程来讲,女子到了七岁,肾气就充盛,牙齿更换,毛发茁然。

到了十四岁时,对生殖功能有促进作用的物质天癸产生,成熟并发挥作用,使任脉通畅,冲脉旺,月经按时而来,具备了生育子女能力。

到了二十一岁,肾气平和,智齿生长,身高也已经增长到极限。

到了二十八岁,筋骨坚强,毛发长到了极点,身体最强壮。

到了三十五岁,由于阳明经脉开始衰退,面部枯槁,头发变白。

到了四十九岁,任脉空虚,冲脉衰微,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再也不能生育了。

男子八岁时,肾气充实起来,表现为毛发渐盛,牙齿更换。

到了十六岁时,天癸发育成熟,表现在精气充实,体内的阴阳之气调和,从而有了生育能力。

到了二十四岁,肾气平和,表现为筋骨坚强,智齿生长,身体也长得够高了。

黄帝之问——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之问——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之问——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之问
——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刘向军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这是《黄帝内经》开篇第一句。

皇帝战蚩尤,人们历来这样说,想来黄帝历史上应该确有其人。

黄帝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帝内经》一书对他做了上述的描写。

既然是“经”,我们就姑且相信这些描写都是真的,而且,历史上那些天才的人物也确实是有的。

“生而神灵”,这是对黄帝其人的概括,他是天地精华之所凝聚,是上天派到人间的神。

中华民族应该有这样一个神圣的始祖。

他神灵的表现是什么呢?“弱而能言”,这是说皇帝的语言天赋很发达,当然他也是绝顶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神灵天赋表现得日益充分,他敏捷、聪慧而又朴实,所以他最终成了天下的王。

作为统领天下的黄帝,他最关心的是什么呢?他最关心的是如何长命百岁。

黄帝询问的对象是岐伯,按道理这本书应该叫做“岐伯内经”。

不过从黄帝所问的内容和黄帝的过人天资来看,黄帝显然也是一个大神医,谓之“黄帝内经”当然也是可以的。

然而,虽然这是经书,但我还是疑心:历史上的黄帝是否真的问过这些养生长寿的事情?假托黄帝之名以言医理,这恐怕是历史的真实吧。

但是,也许“生而神灵”一统天下的黄帝,果真在医学领域里也卓有建树,在关心百姓健康方面也颇为用心,这也未尝不可。

不管怎么说,因了黄帝之问,《内经》拥有了更崇高的地位,这是肯定的。

2022.3.9。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上古时代的黄帝,一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特别擅长言辞,幼年时就具备了很强的领悟能力,长大后,身体强壮,反应敏捷,成年后,就登上了天子的宝座。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们,都能年过百岁而动作却毫不衰弱;现在的人,年龄刚达到或超过五十岁,动作就显得衰老而没有力气了,产生这种区别的是因为时代变了呢?还是因为现在的人们不懂养生之道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候的人,他们懂得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能够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并加以适应、调和,以使之趋于正确。

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过度劳作,也不过度行房事,所以他们的形体和精神都很旺盛,相互协调统一,这样自然就能够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极限了,超过一百岁才寿终正寝。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把酒当成水来喝,把不正常的生活习惯当成是正常的,醉酒后还要行房事,过分放纵自己的肉欲,使得自己的阴精衰竭,真气耗散,更不懂得保持精气饱满,也不善于养护自己的精神,仅仅是为了贪图自己一时的享受,就违背生活规律来寻欢作乐,生活没有任何规律,因此,他们自然到了五十岁就开始衰老了。

《黄帝内经》中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黄帝内经》中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黄帝内经》中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黄帝内经》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内经》作为一本医学书,提出的问题是“人如何可以度百岁而去”。

这使它有别于道家的观念。

《汉书.艺文志》列举方技类书籍时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医经,第二类是方书,第三类是神仙,第四类是房中。

所以作为医经的《内经》也有别于神仙一类的书籍。

这从他对于真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在书中,他列举了四类人,排在第一位的是真人,第二位的是至人,第三位的是圣人,第四位的贤人。

前两个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属于上古和中古时期才有的。

而圣人和贤人则是现实社会中的有。

总的来说,圣人和贤人都是效法真人和至人的,叫做“将从上古”。

于是可以实现“可以百数”和“益寿而有极时”。

也就是说作为真人,真人实际是一种完美的人,一种理想化的人,是健康人效法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

这其实是在内经时代逐步形成的观念,应该算做一种进步。

提真人比较多的是道家,《庄子.刻意》提出过几种人:“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好也。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者之所好也。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内经里的“真至圣贤”四个境界

内经里的“真至圣贤”四个境界

内经里的“真至圣贤”四个境界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境界的划分见于《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其原文中说: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

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真、至、圣、贤,这四个境界自然都是极好的。

但是这几个境界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呢?细说起来当然有很多,譬如对阴阳大道的理解是否有自在的心等等。

但是我想从“精气”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几个境界的不同。

在上古天真论一篇中多次出现“精”“精气”等词,如“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甚至葬之”;“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等句。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人存活于世,最重要的是精气的盛衰。

而这种精气来源于天地之间,葬于五脏六腑之中。

人想要长寿,就要学会少浪费这种生命的精华。

言归正转,再说说真至圣贤这四个境界的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先看真人,文中说其提挈天地,指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想想这个境界,一呼一吸皆是精气,无有滞涩,天地与我融为一体,所以才能说是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与天同修”了。

然后是至人,至人者,去世离俗,积精全神也。

可以推测,这是一种懂得修行之道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做到不断积存天地精气于身,而做到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然后是圣人,文中的描述是圣人生活在社会中,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是这样的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世事纷纷扰扰都不能动其心神,故能精神不散。

每天学点《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每天学点《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每天学点《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03)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译文】黄帝说:人年老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受自然规律的限定呢?岐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

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

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

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

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

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

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注释】①材力:此指精力,即人的生殖功能。

②七岁、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是古人根据女性的发育过程总结出来的约数。

③天癸:即元阴,肾精,促进生殖功能的一种物质;专指女子月经。

④平均:张介宾注:“充满之谓”。

⑤真牙生而长极:智齿生出,发育健全。

真牙,即智齿。

长极,发育完全、成熟的意思。

⑥三阳脉衰于上:指太阳、阳明、少阳脉气衰减于上(头面部)。

因三阳脉皆起止于头面部,故云衰于上。

⑦地道不通:指月经停止来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③真至圣贤上一节,岐伯向黄帝讲述了男女生理变化的不同点,即女七男八。

而在本节中,他前半段重点阐述了肾对生殖的重要性,而后半段重点讲述了上古、中古时期的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即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的养生之道。

【原文】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整段翻译】肾掌管水液的开阖,接受五脏六腑之精髓并储藏,因此五脏气血才能旺盛,肾脏才能外泻精气。

【原文】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整段翻译】如今,五脏的功能都衰退了,骨肉慢慢松懈分离了,天癸已经耗尽,所以发鬓都变白了,身体沉重,走路不稳,也就无法生育子女了。

【原文】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整段翻译】黄帝问道,为什么有的人年纪已经很大了,但却能生育呢?岐伯说,那是因为此人天生精力过人,气血和经脉经常保持通畅,并且肾气足够多。

虽然年经大的人可以生育,但一般而言,男人能生育的年龄不超过64岁,而女人不超过49岁,精气便枯竭了。

【原文】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整段翻译】黄帝问道: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还能生子吗?岐伯答道: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可以抵御衰老而保持很好的形体,身体虽然年事已高,但也可以生育。

【原文】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金鸡独立
【整段翻译】黄帝说,我听说有上古时代的真人,懂得胎吸法,掌握自然变化之规律,可以呼吸天地之间的精气,常常练习气功,这样,肌肉就很结实,所以,他们的寿命就如同天地一样长久而没有终了,这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了养生之道的精髓。

(其实,黄帝这里说的上古之人能长寿,并非真的能活到天地的寿命,这里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已。


【原文】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整段翻译】中古时,有被称为至人的人,他们具有淳厚的道德思想,完全掌握了养生之道,懂得阴阳调和之道,注意根据四季变化进行调节,脱离世俗,聚精会神,在天地之间游荡,视力和听力可达很远很远(八远),
这些都是增加其寿命,增强其体魄的方法的原因,这种人,也可归属于真人的行列。

【原文】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弊,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整段翻译】第三,有被称之为圣人的人,他能与天地和谐相处,能顺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有适度的欲望,不过度的生气,行为不违背众人的准则,衣着不奢华,行为举止得当不显摆,对外不使身体被事务劳累,对内不让思想有过多的忧虑,以恬静快乐为根本,以悠然自得为目的,不损害形体,不耗散精神,也可以活到百岁。

【原文】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整段翻译】第四,有被称为贤人的人,他以天地变化为法则,观察日月运行之规律(来感悟人体的变化),分辨星辰的位置,根据阴阳和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顺从符合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

这样,也能够使寿命延长到一定的限度。

本次总结
在本次文章中,岐伯重点向黄帝阐述了上古、中古时期的四种长寿之人,即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的养生之道。

其实,不管是哪种人的养生之道,都遵循了一个真理,就是天人合一。

尤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理。

由于远古中古时期,人类文明还不发达,因此,天一黑,人就没事可干了,除了睡觉就是睡觉了。

而自从电灯发明后,人类在晚间活动的时间
越来越长,社会节奏也越来越快,尤其是电脑的出现,让一些人通宵达旦。

不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规律,不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规律,不懂得四季变化之规律(如吃不应季的水果食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食品添加剂的泛滥使用、环境污染、社会竞争加剧,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产生的慢性病,逐渐替代了营养不良产生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

人的寿命虽然延长,但生活质量却在下降。

很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靠服药来维持生命,这不叫长寿,而叫长受罪。

更有甚者,很多年青人过劳死、自杀现象频发,精神压力之大,前所未有,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到此就结束了,从下周开始,我们将开始解读《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篇。

重点介绍一年四季,如何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