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标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标
一、厚度指标
(一)可采厚度
可采厚度又称“最小可采厚度”。
它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对具有开采价值的单层矿体的最小真厚度要求,其单位为m。
即达到边界品位以上的连续样品段,其真厚度达到此规定时,即可圈为矿体并参加工程平均品位计算。
(二)夹石剔除厚度
夹石剔除厚度是对夹在矿体或单工程各连续样品段之间的、低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厚度要求。
即其真厚度达此规定,就应圈作夹石予以剔除,否则应圈入矿体并参加工程平均品位或样品段平均品位的组合和储量计算。
夹石剔除厚度的单位亦为m。
(三)工业米百分值
工业米百分值(率)全称为“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在贵金属矿床中又称米克吨值,分别用m·%和m·g/t 表示。
对某些矿床,特别是工业利用价值较高的脉状矿床,它是一项兼顾矿石品位与矿体厚度的综合指标要求。
即当矿体厚度小于可采厚度,而矿石品位较高,两者乘积达到工业品位与可采厚度乘积(即米百分值)时,即可列入表内储量。
脉状矿床多采用该项指标,其它类型的矿床原则上不采用。
二、其它指标
(一)无矿地段剔除长度
无矿地段剔除长度是对沿走向矿化不连续的脉状矿体中,应予以剔除的低于边界品位的无矿部分最小长度要求,其单位为m。
(二)含矿系数。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报告yr
第三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陆坪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清水江上游。
位于黔中高原中部,区内地形以低中山为主,内部多山间小盆地和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峰丛、溶斗、暗流等分布普遍。
区域内岩层主要为岩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主要包括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1q)、中统茅口组灰岩及泥盆系望城坡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泉、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汇于当地河谷中。
碎屑岩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包括二叠系下统梁山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煤层。
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汇。
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 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1-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
区域内梁山组M1煤层上覆地层虽10-15m的页岩层,相对隔水,但厚度小,强岩溶含水层中的水直接通过顶板漏矿坑。
岩溶水、溶洞水裂隙水均为矿井的充水水源,水力联系密切。
煤层底板为一层厚约10-20m厚的泥岩,炭质泥岩为良好的隔水层,望城坡地层中的岩溶水通过隔水层进入矿井的量较小。
1、水文地质工作及矿井涌水量:据原区内老煤井近5年的抽排水统计资料,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3月,枯雨季节,矿井平均日抽水量60-100m3左右。
在每年的4月-9月,丰雨季节平均日抽水量150-200m3。
浅析矿床开采的技术条件
1矿体埋藏条件分析研究 的成本 。 埋 藏深 度 ( 覆盖 岩 层厚 度 ) 和矿 区地 形等 是 决 定 开 采 1 . 2 矿床 地下 开拓 方式 方式 的 重要 因素 。矿 床 开 采 的 方式 可 以 分 为矿 床 开 采 方 简 单地 说 , 地 下开 拓 是开 辟矿 面 的所 有综 合工 程 项 目 法、 矿床 地 下开 采 开拓 方 式和地 下 开采 方法三 大部 分。 此 矿 体 组成 。 这 使矿床 开采 过程 中提 高 了运输 , 通风, 排 水和 外, 包括 运输 、 通风 、 排水 、 供水、 供风、 供 电等 系统 , 组 成一 其 他 关键 的系统 是合 理 的。 因 此 , 必须根 据矿 床 储量 分布
个 完 整 的开 采 系 统 , 只 有 通过 这一 完 整 的生 产 系 统 , 才 能 探 索地 质 条件 , 矿 产 资 源储 量 大小 , 表 面形 貌 , 生产规模 ,
将 埋 藏于地 下 的矿 产 资源 开采 出来 为人们 所 利用 , 到 这 时 技术 和其 他 工业 用地 和 采矿 多 方案 比较 , 选 择最 好 的 方式 矿 产 资源 才具 有工业 价值 。 来 开 拓。
济 剥采 比 的原 则 是 露 天 开采 费 用 应低 于 或等 于 地 下 开 采 地 下水和 地 震力 等。
( 上接 第 1 7 2页 )
浆 量及 返浆 情况 现场确 定 停注 时机 。 3 . 6 换孔注浆 : 换孔注浆需及时 , 且 拔 注 射 枪 前 需 稍 向泵送 少许 单液 浆 中洗注 射枪 防止堵 塞枪 头 。
积 的废 石 剥离量 的比例。它是 影 响开采 技术 复杂 程度 和成 以计 算经 济利 益。 本 高低 的主要 因素。 统常 使采 用 的剥 采 比有 分层 剥采 比、 2 露天开采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研究 平 均 剥采 比、 境界 剥采 比与经 济 剥采 比。 经济 剥 采 比又称 此 项 分析 研 究 一般 是 在 地 质 勘查 期 间所 提 供 的矿 床 极 限剥采 比 ,它是衡 量 露天 开采 经济 效 益 的主 要指标 , 如 地质 构造 和 岩 性 等 资料 的基 础 上 进行 专 门 的边 坡 工 程 地
浅析矿床开采的技术条件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藏品类多样,开采条件各异,且矿山企业规模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差别。
矿床开采地质工作中的各种技术条件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矿床开采工作中的主要技术条件及需要关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采矿矿床地质1矿体埋藏条件分析研究埋藏深度(覆盖岩层厚度)和矿区地形等是决定开采方式的重要因素。
矿床开采的方式可以分为矿床开采方法、矿床地下开采开拓方式和地下开采方法三大部分。
此外,包括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风、供电等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开采系统,只有通过这一完整的生产系统,才能将埋藏于地下的矿产资源开采出来为人们所利用,到这时矿产资源才具有工业价值。
1.1矿床开采方法矿床开采方法是根据矿床地质条件(主要是矿体分布、形态、产状、埋藏条件等)和规模大小,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而确定的。
简单地说,矿体规模比较大,直接出露地表或埋藏于浅部的矿体,因为需要剥离的废石少,宜采用露天开采;反之,宜采用地下开采。
总之,这是一项很重要工作,必须认真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才能确定下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不断改进生产组织,采用露天开采方法将越来越多。
据统计,在美国和加拿大,露天开采的铁矿石占90%,英国为85.9%,前苏联为80%。
露天开采,废石剥离量(泥石流量),或剥采比系数,这是统计开采矿石单位体积的废石剥离量的比例。
它是影响开采技术复杂程度和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
统常使采用的剥采比有分层剥采比、平均剥采比、境界剥采比与经济剥采比。
经济剥采比又称极限剥采比,它是衡量露天开采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如果该矿床实际计算出来的平均剥采比小于根据类似矿山所确定的经济剥采比,则认为露天开采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大于这一比值,露天开采在经济上就不合理了。
确定经济剥采比的原则是露天开采费用应低于或等于地下开采费用。
其计算公式如下:η经=a-bc式中:η经———经济剥采比;a———地下开采1m3矿石的成本(元/m3;);b———露天开采1m3矿石的成本(不包括剥离废石的费用)(元/m3;);c———露天开采1m3矿石的成本。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知识
矿床概述一、矿体的形状与产状1、层状矿床、脉状矿床、块状矿床?呈饼状、柱状、透镜状?2、按矿体的倾角:水平矿体(小于5°)、缓倾斜矿体(5-30°)、倾斜矿体(30-55°)、急倾斜矿体(55°以上)3、按矿体厚度:极薄矿体(小于0.8m)、薄矿体(0.8-5m)、中厚矿体(5-15m)、厚矿体(15-50m)、极厚矿体(50m)以上4、矿体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倒伏角、倾覆角;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还是截穿围岩)、与侵入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在岩体内部、围岩与岩体接触带上、或是距离接触带有一定距离的围岩中?)5、矿体的埋藏情况:是出露地表还是隐伏的盲矿体,埋藏深度等。
6、矿体的排列方向和规律矿石与废石、矿石的品位、矿物组合特征。
二、褶皱对矿山采掘工作的影响1、成矿前形成的褶皱对矿床的形成、矿体的分布、空间形态、产状等起控制作用,因此,褶皱的形状决定了矿体的产状和赋存条件,也直接影响着矿床的开拓和采矿方法的选择。
2、成矿后形成的褶皱,常使矿体形态复杂化,使勘探和采矿工作变得复杂。
褶皱可以使同一矿层的位置抬高或反复出露地表,易于发现。
便于开采。
当矿层受到褶曲作用后,可使矿量分布相对集中,一般在矿层鞍部或核部厚度相对变大,可以减少巷道的总长度,便于开采。
3、在背斜核部顶压一般较小,对采掘工程一般有利,但背斜核部的顶部岩石裂隙发育,比较破碎,还可能导致涌水增加,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冒顶片帮和透水等事故。
在向斜核部,顶压一般较大,也易出现冒顶片帮事故。
4、皱曲可使矿层的产状发生变化,有时可利用重力搬运,对矿内运输有利。
三、节理对矿山采掘工作的影响1、节理发育的岩石中,爆破时要注意节理的走向、发育情况及延伸情况。
并注意不要沿节理打眼,以避免卡钎,由于裂隙易漏气,使炸药能力散失,影响爆破效果。
2、在露天矿山开采时,如果节理发育,特别是受爆破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影响,往往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容易发生滑坡和坍塌事故,所以要注意边坡角的选择。
(羊场煤矿)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工作概况按照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2010年度任务书[2010]042号文件的要求:初步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裂隙含水层的性质、规模、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充填情况及其富水性;含、隔水层的组合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充水因素;大致了解延深矿区开发建设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大致了解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对勘查区内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作出初步评价。
本次勘查共完成6个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及工程地质编录,采取了主要可采煤层的瓦斯样15件,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试验样各2件,采取了卡以头及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20组,完成了2个钻孔的简易测温,调查访问地表井、泉情况,对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进行初步了解。
第二节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一)、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勘查区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南段,山脉走向近南北,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地形切割强烈,属低中山地貌,区内最高点位于裸佑箐西侧,标高2264.50m,最低点位于勘查区南部深凹子河出口处,标高1750.00m,相对高差514.50m,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
勘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矿区海拔较高,垂直气候变化明显,矿区具温带气候特征。
据宣威市气象局1958年以来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3.3℃,最高气温33.9℃(1969年5月10日),最低气温为~14.9℃(1977年2月9日)。
年降雨量708.40~1343.80mm,多年平均1065 mm,月最大降雨量是293.70 mm,降雨量多集中在6~10月,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
每年11月~次年5月中旬,主要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气温低、晴天多、光照足、蒸发大、降水少,其间降水为164.3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6.8%,为干季,故冬春多旱。
大气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年蒸发量为1971.4~2627.7mm。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工作区在区域上属于以侵蚀构造作用为主的高山覆盖区,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岭脊。
在普查区南侧有扎敦河,水量较大为永久性河流。
区域上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个类型。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区,由于节理裂隙发育的不均匀性,其富水性差异较大。
侵入岩类、板岩类以风化带网状裂隙为主,含风化网状裂隙潜水。
火山岩类构造裂隙发育,富含构造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山间沟谷洼地、坡洪积扇群及河谷平原区。
区域上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充来源,据气象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313.8mm,最大降雪量800—900mm,降雨多集中在、七月、八月,此时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期。
此外春季冰雪消融也有一定补给。
另外,本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严格受降水的控制,变化幅度一般在0.3-1.0 m之间,不同的地貌单元水位变化幅度不同,且略迟于降雨的变化。
基岩山区为地下水的被给径流区,降水入渗地下后,小部分以泉的形式常年排泄于沟谷,大部分以潜流形式补给山前、河谷阶地松散含水层。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总的是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河谷阶地为地表水的径流排泄区。
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一矿区概况四子王旗哈少忽洞金矿区,面积5.76Km2。
区域上为地下水侧向径流的排泄区,地表无水体。
矿区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地形绝对标高一般在1286-1486m,地势西高东低,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280m。
山间沟谷较有微地貌,如冲沟、洪积扇等。
河谷底部及边坡被第四系粉土及残坡积物覆盖,沟谷上部及山顶基岩裸露。
地形坡度较缓。
二地下水分布特征根据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依据富水性和水文地质单元分为三个区。
1、沟谷残坡积层水量极贫区分布于矿区丘陵的坡脚处,面积近0.8Km2,占矿区面积的14%左右。
含水层由全新统洪积粉细砂(厚度3—5米)和沟谷底部的基岩风化带组成,总厚度30—45m。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研究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研究摘要煤矿开采技术条件是指影响矿床开采的各种地质因素,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工作包括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及环境地质研究三个方面。
准确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对确保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煤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勘查工作。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煤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勘查工作,一般应与探煤、探构造等勘查工作结合进行,要充分利用所有的勘查工程,通过现场观测、采样送验及对工作区内和邻近生产矿井的调研等途径所获取的有关开采技术条件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按开采技术条件勘查工作的要求,对勘查区的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
1 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勘查煤矿开采技术条件中水文地质条件一直是重要因素之一。
矿床水文地质勘探主要要查明区域、矿区的水文特点;矿体底板含水层特点,防水层特点;岩溶和裂隙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岩溶矿区对塌陷的预测;流沙层的特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矿坑漏水的预测;大水矿床的水文地质特点等。
这些水文地质特点的查明程度,对矿山建设和开采来说,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勘查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应与地质勘查工作结合进行。
水文地质勘查根据勘查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并按不同的类型布置水文地质勘查工程。
在煤炭地质勘查时就应做好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各种勘查技术手段,对各类充水矿床一般都应进行动态观测。
在矿井水文地质勘探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矿井的有利条件,做到井上、下相结合,以增强时空优势。
例如,在矿井水文地质调查中,既可以在煤田水文地质勘探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建设生产的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单项、多项或全面的补充调查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也可以随采掘工作的进行,开展井下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从而能够适时、可靠地掌握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的时空变化,为勘探工程及试验工程的布置、设计和施工提供充分的依据。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要求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1.0.1 矿山生产规模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地质资源,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1.0.2 矿床开采应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并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1.0.3 矿体产状按其倾角和厚度分别为:1、按矿体倾角划分:缓倾斜矿体小于30°倾斜矿体30°~55°急倾斜矿体大于55°2、按矿体厚度划分:极薄矿体小于0.8米薄矿体 0.8~5米中厚矿体 5~15米厚矿体 15~20米极厚矿体大于50米1.0.4 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按允许暴露面积划分为:极不稳固顶板不允许暴露,不得无支护作业;不稳固顶板允许暴露在10米2之内,长时间暴露则需支护;不够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200米2之内;中等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200~600米2之间;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600~1000米2之间;极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1000米2以上。
第二章建筑物保护和开采移动范围2.0.1 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其重要性、用途和引起变形的后果分为三个等级,见表24-1。
表24-1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等级保护等级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Ⅰ国务院命令保护的文物和纪念性建筑物;一级火车站,发电厂主厂房,在同一跨度内有两台重型桥式吊车并三班生产的大型厂房、水泥厂回转窑、选矿厂和冶炼厂主厂房等特别重要和特别敏感的、采动后可能导致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的建筑物、构筑物;铸铁瓦斯管道干线,竖(斜)井、主平硐,提升机房,主扇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
Ⅱ 22万伏以上超高压输电铁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桥,高频通讯干线电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吊车的工业厂房,铁路矿仓、总机修厂等较重要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办公楼、医院、剧院、学校、百货大楼、二级火车站,三层以上住宅楼;输水管干线和铸铁瓦斯管道干线;架空索道,电视台及其转播塔等。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doc
第3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1 水文地质3.1.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1)气象、水文特征①气象矿区属陇南北部暖温带湿润气候,具明显的垂直分带气候特征。
据文县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7.4℃;多年平均降水量600mm,蒸发量2122.0mm;平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16m/s;最大积雪厚度5cm,最大冻土深度9cm,冻土时间出现在12-2月间。
②水文矿区外围水系较为发育,主要有让水河、白水(龙)江,自西向东分别流经工作区南北边缘,在东部边缘汇入白龙江水利枢纽碧口水库。
让水河、白水江其支沟极为发育,多为南北向展布,强烈切割,大多形成陡峻的山坡或悬崖绝壁,基岩裸露,矿区内最大的支沟为铜沟。
白水江为常年性河流,据文县站资料,流域面积6935km2,多年平均流量86.285m3/s,历年最大流量357m3/s,历年最小流量27.6m3/s,径流量主要集中在8、9、10月份,当年11月份至翌年2月份较小;让水河是白龙江右岸一级直流,由于存在丰沛的降水,径流量年际变化不甚显著,但年内的分配极为不均匀,洪枯差异显著,5~10月为丰水期,集中了全年70%以上的径流量,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枯水期,枯水期径流补给主要靠上游林区的地下水,枯水期流量小而稳定,最小枯水期一般出现在2~3月,汛期大暴雨多形成洪水,峰形稍胖,洪水量大。
白水江、让水河均汇入白龙江,据碧口站资料,白龙江流域面积26086km2(碧口站以上),多年平均流量285.1m3/s,历年最大流量2420m3/s,历年最小流量76.43m3/s,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的67%,12月至次年的3月为枯水期,径流量较小,仅占14.7%,河水清澈透明,径流湍急,含沙量小。
矿区最大的沟谷铜沟,平水期流量仅为0.4-0.5l/s,丰水期(6-9)径流量可达20-25 l/s,特征是含砂量小,径流量变幅较大。
采矿学第六章
斜井的提升方式: 主要取决于斜井的倾角; (1)斜井倾角≥25º-30º,一般采用箕斗或 台车; (2)斜井倾角≤25º-30º, 用串车提升; (3)斜井倾角<18º, 可用钢丝绳胶带运输 机.
第五节 竖井开拓法
竖井开拓法以竖井为主要开拓巷道。它主要用来 开采急倾斜矿体(一般矿体倾角大于45º)和埋藏较 深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倾角小于15º)。这种方法 便于管理,生产能力较高,在金属矿山使用较普遍。 矿体倾角等是选择竖井开拓的重要因素,但是, 同其他方案选择一样,也受到地形的约束。由于各种 条件的不同,竖井与矿体的相对位置也会有所不同, 因而这种方法又可分为穿过矿体的竖井开拓、上盘竖 井开拓、下盘竖井开拓和侧翼竖井开拓四种开拓方案 。
第六章 矿床开拓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矿床开拓及开拓巷道 开拓方法分类 平硐开拓法 斜井开拓法 竖井开拓法 斜坡道开拓法 联合开拓法 主要开拓巷道评述
第一节 矿床开拓及开拓巷道
为了开采地下矿床,需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 通达矿体,使之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 水和动力供应等系统,称为矿床开拓。 为了开拓矿床而掘进的井巷,称为开拓巷道。 按其在矿床开采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开 拓巷道和辅助开拓巷道。 主要开拓巷道起主要开拓作用,包括主平硐、 主斜坡道、竖井和斜井。 辅助开拓巷道只起辅助开拓作用,如通风井、 溜矿井、形和矿体赋存条件,有时需用平 硐、竖井或斜井开拓法中的两种主要开拓巷 道组合起来开拓一个或几个矿体,称为联合 开拓法。 其实质是因矿床深部开采或矿体深部产 状(尤其是倾角)发生变化而采用的两种以 上单一开拓法的联合使用,即矿床上部用一 种主要开拓巷道,而深部用另一种主要开拓 巷道补充开拓,成为一个统一的开拓系统。
第六章 开采技术条件
第六章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开拓方式及煤层顶底板条件一、矿井开拓方式唐山矿采用立斜井分阶段采区前进式开拓方式。
阶段高度分别为:11水平以上各水平间距分别约为60 m;11水平至12水平间距约100 m;12水平至13水平间距约120 m;13水平至14水平间距约150 m。
矿井为单翼多水平阶段石门开采,现有生产及延伸水平为:11、12、13、14水平,矿井最深开拓深度为-950 m。
主要生产区域有:南翼11水平、12水平,北翼12水平,以及铁路煤柱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
二、煤层顶底板条件1.煤层的岩石学性质(1)5煤顶板:本煤层伪顶在老生产区厚 1.5~2 m,其它区域厚0.14~0.31 m,均为深灰色泥岩。
直接顶板为条带状灰色粉砂岩到中粒砂岩,较坚硬。
伪顶与直接顶之间有一层薄煤,致使煤层伪顶极易冒落。
而直接顶与老顶之间则无明显界面,一般为一渐变过程。
顶板有冲刷的区域,可造成老顶直接顶与煤层直接接触。
底板:5煤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厚度一般不大于1 m,坚硬,含较多的植物根化石。
其下为细、中粒砂岩作为煤层的老底,具明显的微波状层理,质地坚硬、较脆。
(2)6煤顶板:深灰色泥岩,性脆、断口边缘锐利,含黄褐色似结核浸染体或扁豆状结核体,厚度2~5 m,是井田的标志层之一。
底板:灰色-褐灰色泥岩,局部显砂质,含细长植物根化石,富滑面,垂直层面的节理较发育、易碎。
(3)8煤根据多年的资料表明,由于成煤期井田范围内的沉积环境差异,致使8、9煤出现分叉与合并现象,表现在煤层上就是,合并区为一特厚煤层,分叉区则分为独立的两个煤层,即8煤层和9煤层。
从沉积学角度看,唐山矿范围内的9煤底板,应为合区和分区的统一底板。
而8煤层的顶板,则为统一的顶板。
而分叉区内两个独立煤层之间的岩石,则是上层煤之底板,同时又为下层煤之顶板。
基于上述认识,将8煤和9煤顶、底板情况叙述如下。
顶板:岩性变化很大,即使同一区域的不同部位,其岩性亦可能不同。
关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在开采结束后,需要对破坏的生态 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以改善当地的 环境质量。
03 矿床开采的工程 条件
矿山规划与设计
矿山规模与布局
根据矿床的储量、品位、开采技术等因素,确定矿山的规模和整体 布局。
矿山生产能力与采矿方法
根据矿床的赋存条件、矿石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并 确定矿山的生产能力。
可持续性发展 跨界合作与创新
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开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开采, 提高安全性。
将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融入开采技术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 约和社区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加强与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合作,引入新的技术和思路,推动开 采技术的创新发展。
04 矿床开采的经济 条件
矿床的经济价值评估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市场供需分析
根据矿床的地质勘探结果,对矿产资源的 储量进行估算,为后续的经济价值评估提 供基础数据。
分析矿产资源的市场供需状况,预测未来 市场趋势,为经济价值评估提供市场基础 。
采矿成本估算
价格与收益预测
根据矿床的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开采方 式等因素,估算采矿成本,包括人力、设 备、材料等方面的投入。
环境治理与恢复成本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计算采矿 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和恢复成本。
收益预测及投资回报率分析
收益预测
根据矿产资源的销售价格、数量和质量等因素,预测采矿后 的总收益。
投资回报率分析
根据总收益和总投资额,计算投资回报率,评估投资风险和 收益水平。
05 矿床开采的技术 创新与发展趋势
新型开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关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关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研究背景和意义•矿床开采技术现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难点和重点•案例分析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矿床是地球上蕴藏着大量矿产资源的重要地质体,其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对于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矿床开采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为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保证采矿作业的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技术发展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矿床形成和演变规律,完善地质工程理论,为采矿作业提供科学指导。
实际应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开采条件的矿床,研究其开采技术条件可以为采矿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率。
研究意义1研究目的23通过对特定矿床的地质、水文等条件的系统研究,揭示其开采技术条件,为采矿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揭示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结果,制定或优化开采技术方案,提高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优化开采技术方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类似矿床的开采过程中,进一步推动采矿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推广应用02矿床开采技术现状按开采方式分类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其中露天开采又可分为山坡露天开采和凹陷露天开采。
按使用设备分类可分为机械开采、水力开采、爆破开采等。
矿床开采技术分类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浅,剥离层较厚的矿床,其优点是采矿效率高,劳动消耗低,成本低。
山坡露天开采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深,剥离层较薄的矿床,其优点是采矿效率高,劳动消耗低,成本低。
凹陷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技术03水力开采适用于松散含水层,采矿效率较高,劳动消耗较低,成本较低。
地下开采技术01垂直开采适用于埋藏较浅的矿体,采矿效率高,劳动消耗低,成本低。
02倾斜开采适用于埋藏较深的矿体,采矿效率较高,劳动消耗较低,成本较低。
填充开采适用于有大量废石产生的情况,采矿效率较高,劳动消耗较低,成本较低。
第6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6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6.1 水文地质条件6.1.1 区域水文地质6.1.1.1 地形地貌紫木凼金矿区太平洞金矿位于兴仁县东部,水系归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盘江支流。
该地区处于北盘江与其一级支流麻沙河、二级支流波秧河(中游段称岔普河、上游段称绿荫河)地表分水岭地带,地势较高。
总体地势由矿区西侧的紫木凼向四周缓斜,最高点海拨高程1726.21m(姚家大坡),最低点海拨高程1353m(旧营东侧落水洞口),高差373.0m,区内切割较深,一般相对高差20m~120m,为中低剥蚀山。
区域主要地貌为剥蚀残丘或溶丘坡(洼)地。
矿区地貌形态为丘峰沟谷。
丘峰上部或顶部常由中—厚层状灰岩构成,局部有少量风化残积物,多形成陡崖、陡坎;基座则为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构成,常形成缓坡。
沟谷多为盲谷,谷中有厚1~10m不等的冲、洪积物,末端均有落水洞,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
6.1.1.2 气象矿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根据兴仁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25.2mm(其中5~8月占65.1%,5~10月占83.4%),日降水量P≥0.1mm降水日数190.7天,P≥25.0mm 日数13.8天,P≥50.0mmm 日数 3.9天,最大一日降水量207.6mm(1971年9月14日)。
多年平均气温15.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1℃。
极端最高气温33.7℃(1963年5月30日),极端最低气温-7.8℃(1968年2月14日)。
年平均日照时数1586.9h,日照百分率36%,以夏季为最多,冬季为少。
年相对湿度80%,年平均雾日数20.6天,大风日数12.9天,冰雹日数2.4天,雷暴日数77.6天,降雪日数7.6天。
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19m/s(1987年3月12日),全年以E风为多,夏季盛行S风,冬季盛行NEE风。
6.1.1.3 水文区域地表水系不发育,水文网密度小于0.1km/km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摘要矿区为乌拉山北坡,属侵蚀—剥蚀地形,侵蚀切割较强烈,其海拔高程1200m~1975m,最大相对高差750m,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乌拉山群(Ar2wl)片麻岩组及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层。
关键词矿床;开采技术;技术条件1矿区水文地质1.1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各矿体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多为基岩裂隙水补给区,矿区内的巴勒代沟、德尔斯谷沟、苏明沟以及沃吉勒高勒沟为矿区各矿体,矿段相对应的为最低侵蚀基准面。
各矿段开采底界标高及洪水位标高。
通过第四系地质、地貌路线穿插及水点调查,民井抽水以及泉水测流、钻孔抽水,各钻孔简易水文观测、稳定水位、水工编录以及采送水样化验等工作、对矿区含水层的分布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岩性、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的渗透性能以及它的补、径、排条件做了初步了解,从而大致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 充水因素分析2.1地下水1)矿区地下基岩风化裂隙水水量贫乏,多数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附近沟谷无地表水体,矿体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弱,水文地质边界简单,基岩风化裂隙对露天矿床开采影响较小,但也是硐采的主要充水水源;2)矿区四周的苏明沟、沃吉勒高勒沟、巴勒代沟及德尔斯谷沟的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层为中等富水性的含水层,铁矿床Ⅰ—Ⅲ号矿体分布于中部的分水岭上,呈近东西向展布,距沟谷较远,高差较大,矿区构造不发育,仅有些小褶皱和小断裂,不存在导水构造,风化裂隙虽发育,但发育深度也只有8.00m~55.40m,且Ⅰ—Ⅲ号矿体离沟谷最近部位也有400多米,即使矿体开采底界低于侵蚀基准面,也不至于沟通第四系砂砾石潜水层。
所以说各沟谷的第四系砂砾石潜水层不构成矿体的充水水源,对矿井不构成威胁。
2.2地表水矿区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仅在德尔斯谷沟有一处泉水出露,是由潜水补给的下降泉,形成常年地表流水,经测流量为 6.98L/s,流经矿区范围之后流量为8.53L/s,另根据调查巴勒代沟最高洪水位2.2m。
矿山开采之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山开采之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矿山开采的概述
一、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一)确保矿床开采工作的安全及良好的劳动条件
安全生产和良好的劳动条件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重要准则之一,是进行正常生产的前提,特别是采矿企业,它是在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的,因此确保采矿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良好的劳动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是评价开采方法好坏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劳动生产率要高
由于采矿生产的复杂性和繁重性,目前生产每吨矿石的劳动消耗量较大。
采用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充分调动采矿人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显得更加重要。
(三)开采强度大
是指矿床、井田、阶段、采区的开采速度。
提高开采强度,有利于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降低巷道的维修费和生产管理费,保证满足冶金工业对矿石不断增长的需要。
同时,加快开采速度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
(四)矿石的损失和贫化要小
矿石的损失,即在开采金属矿床时,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一部分工业量未能采出,或采下的矿石未能全部运至地表而丢失。
矿石损失的原因如下:(1)由于地质构造破坏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矿体埋藏条件复杂,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难以采出而造成的;
(2)为了保护井筒或地面重要设施、河流等所留下的保安矿柱而造成的;
(3)回采过程中所造成的;。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临夏州康乐
康乐县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普查报告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二〇一八年五月康乐县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普查报告编写单位: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负责:姚振江编写人:姚振江时贵平李伟总工程师:蒙轸院长:尚晓龙报告提交单位: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报告提交时间:二○一八年五月目录第1章绪论 (1)1.1勘查目的和任务 (1)1.2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1)1.3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3)1.4以往工作评述 (3)1.5本次工作情况 (4)第2章区域地质 (6)2.1区域地质特征 (6)2.2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7)第3章矿区地质 (8)3.1地层 (8)3.2构造 (8)第4章矿体地质 (9)4.1矿体特征 (9)4.2矿石质量 (9)4.3矿石工业用途 (10)4.4矿石加工技术条件 (10)第5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1)5.1水文地质 (11)5.2工程地质 (12)5.3环境地质 (12)5.4矿山开采 (13)第6章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4)6.1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14)6.2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15)6.3地质填图工作及质量评述 (15)6.4勘探线剖面测制 (15)6.4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测深测制 (16)6.5各类样品采集及其质量评述 (20)第7章资源量估算 (21)7.1资源量估算采用的工业要求 (21)7.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22)7.3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22)7.4资源量的分类原则 (24)7.5资源量估算结果 (24)第8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25)8.1砂矿资源形势分析 (25)8.2外部建设条件 (25)8.3矿床资源储量、选冶性能 (25)8.4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 (26)8.5矿床经济技术概略评价 (26)第9章结论 (29)9.1矿区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 (29)9.2存在的主要问题 (29)9.3下一步工作建议 (29)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康乐县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地质图 1:20002 2 康乐县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资源量估算图 1:20003 3 康乐县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0、1、2号实测地质剖面图 1:1000 4 4 康乐县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A-A′勘探线剖面图 1:5005 5 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P0、1、2剖面高密度测深二维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 1:10006 6 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P0、1、2剖面高密度测深二维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切片图 1:10007 7 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ZK01柱状图 1:100第1章绪论1.1 勘查目的和任务为了适应康乐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开发利用区内普通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满足康乐县及周边大型建设项目对建筑用砂矿资源的需求,受康乐县国土资源局的委托,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对康乐县胭脂镇大庄村拉麻社红砂石料矿拟设采矿权范围内的建筑用砂矿进行普查,具体目的任务为:(1)通过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工作,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情况及与成矿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一)自然地理地形地貌:该区属低山丘陵区,标高在1613~1761.3m,相对高差约150m,地势总体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延伸,单个山体多为东西向,南高北低,最高峰为马沟山,海拔1761.3m,其南部为低缓的丘陵地形。
矿区内季节性洪流沟谷较为发育,一般规模小、流程短,最终呈散流消失于山前山间戈壁。
气候:该区处内陆腹地,属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
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温差变化大,年度最高气温35°C,最低气温-,20℃,平均气温6-8.5°C。
年最大降水量一般集中在6—9月份,且占全年的80%以上为110mm左右,最低降水量90mm左右,平均约94.9mm。
蒸发量大是本区气候的显著特点。
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4000mm左右。
其中4—9月蒸发量占全年的80%,蒸发量主要受气温控制,一般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4—6月份以西北风为主,5月份开始出现东南风及东风,最大风速27m/s,最小风速3.57m/s。
冬季日照率约71%,冻土层最大厚度约132cm。
(二)区域水文地质该区属内蒙古高原西部水文地质区,低山丘陵贫水地段。
含水岩系主要为中生界变质岩、火成岩,白垩系碎屑岩及第四系松散岩类。
依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不同将区内含水层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碎屑岩裂隙孔隙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层三大类。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分为沟谷潜水和山前山间戈壁含水组两个亚类。
<1>沟谷潜水主要为全新统冲积、洪积砂砾碎石组成,地下水分段赋存。
较大沟谷在低山丘陵区均有第四系潜水赋存。
富水性受地形、含水层厚度、汇水面积等因素控制。
沟谷上游地形坡度大,侵蚀性作用较强,第四系沉积厚度小,一般水量较小;大沟下段,汇水面积大,第四系较厚,沟宽坡小,富水性较好。
一般含水层厚度0.82-2.94m,水位埋深1.5-2.8m,单井涌水量10-30m3/d,矿化度2.6-7.4g/l,水化学类型属Cl·SO4—Na型。
<2>山前山间戈壁均为上更新统洪积砂碎石所覆盖。
山前带,一般第四系覆盖厚度小,地形坡度大,基本为透水不含水,只有一些古洼地或古沟槽内,第四系沉积厚度较大,地下水得以富集。
2、碎屑岩裂隙孔隙含水层: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下统下岩组,岩性为接触式泥、钙质胶结砂砾岩,补给条件差,水量较为贫乏或极贫乏。
主要含水段在13.38m以上,以风化裂隙含水为主,水位埋深2-3m,单井涌水量均小于5m3/d,矿化度1-4.1g/l,水化学类型属SO4·Cl— Na型。
3、基岩裂隙含水层:以华力西中期火成岩、变质岩块状硬脆岩石为主,构造、风化裂隙均较发育。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20m以上的风化带内。
含水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
主要含水段在20m以上,单井涌水量均小于5 m3/d,一般沟谷内矿化度小于2g/l,洼地内则多大于3g/l,有的甚至达7.6g/l,水化学类型属SO4·Cl—Na·Ca型。
经调查矿区外西北部约200m处的两口民用井(井1、井2),并采集简分析样2组,全分析样2组。
分析结果显示矿化度2.73 g/l(井1)—3.04 g/l(井2)。
PH值井1为7.99—8.01,井2为7.90—8.06。
水温25℃,水化学类型属SO4·Cl—Na及SO4·Cl—Ca型。
(三)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由于地形坡度不大,部分大气降水沿缓坡汇入宽沟、洼地,形成地表径流和湖泊,部分沿孔隙、裂隙垂直渗入地下,形成基岩风化带裂隙潜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
基岩裂隙潜水沿地形在水重力作用下补给沟谷第四系孔隙潜水。
消耗于蒸发和人工开采,地下水最终从南向北排出区外。
二、矿区水文地质(一)含水层划分矿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水文地质区,中部低山丘陵贫水地段,靠近局部分水岭南侧,属地下水补给区,矿区面积31.81km2。
区内最高峰标高1761.3m,位于矿区中部,最低点标高1613m,位于矿区东南部,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矿体出露标高1666.21—1708.64m。
矿区属低山丘陵区,地下潜水位埋藏较浅,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砂砾石、卵石构成,颗粒间隙大,利于地下水的运移及赋存。
其次为基岩裂隙含水层,分布较广,富水性弱,为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区内无常年性地表径流,沟谷只在雨季有暂时性水流。
依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不同将区内含水层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层两大类,分别叙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西部及南部的丘间沟谷、洼地中,出露标高为1640~1624m,面积约5.65km2,含水层由冲洪积砂砾石、碎石组成,地下水埋深1.5~6m,水位标高1598~1618m。
潜水面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
接受大气降水及上游地下水补给,对矿坑充水意义不大。
2、基岩裂隙含水层区内中、东部大面积分布,出露标高1650~1761m,面积约10.09km2,以构造裂隙水为主,为矿床充水主要充水含水层。
构造裂隙水:构造裂隙水主要是指矿体、岩脉本身及其与地层、岩体接触带内的裂隙水,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形成的一系列断裂破碎带,构成了地下水的储存场所。
本区北西及近东西向的构造破碎带是地下水的主要控水构造。
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风化裂隙及构造破碎带补给深层地下水。
3、隔水层(带)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带以下,未经风化的完整岩石。
4、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水力联系大气降水入渗是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来源,以地下径流的方式为主,流向与地形基本吻合,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带,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沟谷第四系孔隙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接受基岩风化裂隙水的侧向补给,短途运移,大部分沿沟谷、洼地处渗出成地表径流,少量还通过地面蒸发、植物蒸腾、或经过含水层排泄区外。
三、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就矿区范围而言,虽无地表水体,但砂岩的隔水性较差,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仍具一定的透水性。
当探采工作位于矿区潜水面以下时,应进行经常性的专门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以防矿坑突水。
根据(GB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划分标准,矿区大部分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以裂隙充水为主的矿床,该矿区属二类一型,即以裂隙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
四、矿区供水水源综合评价目前矿山的用水主要以生活用水为主,日用水量约0.5m3,生活用水一般由矿区外约2km2处用车拉至矿部。
经采样分析地下水矿化度2.73 g/l—3.04 g/l,水化学类型属SO4·Cl—Na及SO4·Cl—Ca型,PH值为7.90—8.06。
水温25℃。
根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有所超标,但在缺水地区可以作为人畜饮用水。
第二节工程地质工作区处于天山构造褶皱系,地貌上属低山丘陵区,出露地层岩性简单,工程地质岩组主要有华力西中期石英闪长岩,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砂砾石。
其中华力西中期石英闪长岩分布于矿区全区;第四系冲洪积主要分布于沟谷及山间洼地中,残坡积分布于山顶及谷坡一带,岩性为砂质粘土、砂砾石。
一、矿区构造发育情况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发现6条断层,除F6断层为北西—南东向外其他几条断层均呈近东西向,由于其断距较大,因此,断裂构造对本矿区影响较大。
由于裸露岩体遭受了长期的风化作用,矿区岩体的风化裂隙发育。
使岩体的力学强度降低,风化带内整体岩石的稳固性减弱,易发生坑顶岩石崩塌,是矿床开采的主要不利因素。
二、工程地质结构区的划分及其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矿区总体工程地质条件和矿区内岩性的分布情况,将本矿区划分为两个工程地质结构区即:松散岩类区和块状结构区。
㈠松散岩类区主要分布在矿区内的沟谷和山顶及谷坡一带,岩性为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的砂土、砂质粘土及砾石,砂土厚度小于3m,具有良好的渗透性,由于矿体无松散岩类覆盖,因此对矿床开采没有影响。
㈡块状结构区为大面积分布在矿区内的基岩,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由于地形切割较为强烈,风化裂隙带深度一般为10-70m,风化裂隙使地表一定深度范围内岩石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遭受到破坏,从而降低了岩石整体力学强度,易造成井巷顶部岩石塌落,是矿床开采的主要不利因素,应注意支护。
本次工作为了解矿体及矿化体顶、底板岩石的力学性质,在矿区施工的ZK102、ZK202、ZK302矿化层顶、底板采集了力学样6组(YL-1、YL-2、YL-3、YL-4、YL-5、YL-6)。
据矿化体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能测试(表、表),可知矿化体顶板石英闪长岩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Mpa)为29.28,天然状态下抗压强度(Mpa)为42.57,内摩擦角(φ°)为25.7,凝聚力C(Mpa)为9.04;矿化体底板石英闪长岩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为26.39,天然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为38.72,内摩擦角(φ°)为29,凝聚力C(Mpa)为7.83。
因此,岩石力学强度应划分为较坚硬岩类,整体岩石力学强度高,抗压强度大,稳定性较好。
××××铜金矿岩石抗压强度检验结果表表×××××铜金矿岩石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表三、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矿体、矿化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岩石质量劣。
稳定性相对较差。
围岩均由较坚硬块状岩层所组成,力学强度高,整体岩石的稳定性强,但构造裂隙较发育。
据此,按照(GB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划分为第二类第二型,即以块状岩类为主的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型的矿区。
四、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矿区工程地质问题相对复杂,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及矿化体受断裂构造控制。
其直接顶底板岩石裂隙发育,局部岩石破碎。
开采时可能会发生一些塌壁,冒顶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浅部开采则因构造发育、岩石风化较强,工程地质问题相对更复杂一些。
加之矿体均产于破碎带内,裂隙较发育,具多期的热液脉体活动,其稳定性较差,易引起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应予以防范。
第三节环境地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对照地震基本烈度Ⅴ度,未来矿山建设,建筑按Ⅵ级设防。
另外人工爆破震动,不合理开采方式及降雨,融雪、冰劈等因素对矿体的稳定性有影响。
因此在开采时对此应高度重视。
矿区现有条件下范围内未发现大规模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将来矿山开采时剥离的废渣可就近排放于支沟内,在支沟筑尾渣坝,尾渣亦就近排放。
堆浸生产的废水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