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的性别鉴定及饲养方法(最新标准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配,交配后精子可以在雌蝇的受精囊中储存一段时间,然后释放到输卵管中。所以杂交试
验中母本必须使用未交配雌蝇。
2.2.3 果蝇的雌雄鉴别
1、个体大小
2、腹部形态
3、条纹数目
4、性疏有无(sex comb)(如图 2.2)
5、外生殖器结构及颜色(如图 2.3)
2.2.4 突变性状的观察
1、麻醉培养瓶中的果蝇 2、在解剖镜下观察野生型WT(红眼、直刚毛、
蝇体体色较浅,胸部背面稍黄(如图3.2.4.1);白色、椭圆形复眼(如图3.2.4.2); 翅大致与腹部等长,翅脉黑色,分支较多(如图3.2.4.3);刚毛粗短、柔软、卷曲(如图 3.2.4.4);平衡棒末端膨大。 3.2.5其他突变体的观察 3.2.5.1亮红眼(scarlet eye, st st)
图 3.1,果蝇体型(左雄右雌) 图 3.2,果蝇腹部(左雌右雄) 图 3.3,果蝇腹背条纹(左雄右雌)
图 3.4,果蝇性梳(左雄有,右雌无)
雌性:颜色很浅
图 3.5,外生殖器结构(左雄右雌)
观察小结:因需对处女蝇收集,在收集过程中,发现因为果蝇均处于幼年期,成年雄 蝇所应具备的性梳结构均不明晰,不便作为鉴别雌雄的标志。而条纹差异均较为明显,因 此实验中大多以条纹区分雄雌。 3.2 野生型果蝇及其突变种的表型 3.2.1野生型(wild type,wt)
0.5mm,白色椭圆形,前端背Baidu Nhomakorabea有一对触丝使卵能附在
食物或瓶壁上。受精卵24小时内便孵化成幼虫,幼虫经
两次蜕皮(分别为一龄幼虫(24小时),二龄幼虫(24小
时))成为三龄幼虫,三龄幼虫体长可达4-5mm,用肉眼
观察可见其一端稍尖,上有一黑色钩状口器,幼虫生活
约4天左右开始结蛹并停止摄食,爬到相对干燥的表面, 图 2.1:果蝇的生活周期 逐渐形成菱形的蛹。从蛹中羽化出的果蝇8~12小时候即可
并用数码相机拍摄记录。 2.2.5 培养基的制备
图 2.3:果蝇外生殖器(左雌右雄)
1、计算配制所用的培养基的量及培养瓶数目
2、洗净培养瓶,并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1小时(1kg/cm2大气压,121°C)
3、配制培养基,依照配方,根据用量准备原料: (以1000ml培养基量为例)
水(800ml)、玉米粉(84g)、白砂糖(60g)、琼脂(6g)、丙酸(5ml)、酵母粉(16g)
亮红色、椭圆形复眼;体色黄,翅较身体稍长,有光泽;刚毛较密;平衡棒末端较为膨 大且较为透明。 (如图3.2.5.1) 3.2.5.2棒眼(Bar eye, BB)
暗红色、棒状复眼;体色较黄,翅不长且翅脉细黑;刚毛稍短;平衡棒末端 膨大。(如图3.2.5.2) 3.2.5.3.紫眼(purple eye, prpr)
3.3突变基因的信息及位点 (基于Flybase,http://flybase.org/) 3.3.1 白眼(w)
3.3.2 小翅(m)
3.3.3 焦刚毛(sn)
3.3.4 黑檀体(e) 3.3.5 棒眼(B) 3.3.6 紫眼(pr) 3.3.7 残翅(vg)
3.3.8 裂翅(L) 3.3.9 亮红眼(st)
母粉(市售干酵母或酵母片碾的粉)、丙酸、琼脂、自来水;电磁炉,钢精锅;玻璃棒,小 烧杯,脱脂棉 2.2 实验步骤 2.2.1 果蝇麻醉及观察的方法
选择亲蝇进行杂交或观察果蝇的性状,都要先将果蝇麻醉,使之处于不活动状态。麻醉 果蝇的操作步骤如下: 1、轻拍培养瓶壁,使果蝇震落到培养基。
2、把麻醉瓶和培养瓶的瓶盖同时拔开,迅速将培养瓶与麻醉瓶瓶口对接,轻拍培养瓶壁,
使果蝇落入麻醉瓶中,并用手盖住麻醉瓶瓶口。
3、在麻醉瓶塞子内塞上一小团脱脂棉,滴上几滴乙醚,然后将麻醉瓶盖住。观察果蝇的状
态,横着转动麻醉瓶,果蝇失去附壁能力,随着瓶子一同滚动,麻醉完成。
4、将麻醉的果蝇至于塑料板上,放在解剖镜下观察,用解剖针拨动观察各个部位的结构特
征。如果果蝇在观察期间苏醒并活动,可用培养皿罩住,将滴入乙醚的滤纸条伸进再次麻醉。
图 2.2:雄果蝇的性疏结构
长翅、灰身、有平衡棒);黑檀体EB(ebony body)
(红眼、直刚毛、长翅、黑身、有平衡棒);
残翅Vg(vestigial wing)(红眼、直刚毛、残
翅、灰身、有平衡棒);三隐性Sm(白眼(white
eye)、焦刚毛(singed bristle)、小翅
(miniature wing)、灰身、有平衡棒)的性状
1.引言
材料和方法对于遗传学的研究来说至关重要,理想的实验材料应具备染色体基数较少; 相对性状差异明显;表型易观察;交配可控;世代周期短;交配后代多;个体小;易于管理 等特征。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 (Drosophila)昆虫。因其生活史短(在 25℃左右温度下十天左右繁殖 一代),繁殖力强(雌性可一次产下 400 个 0.5 毫米大小的卵),相对 性状明显且可遗传,易于培养,培养成本低(酵母和细菌,腐烂水果), 符合上述遗传学实验研究要求,同时因其染色体仅 4 对(如图 1), 基因组仅约 165Mb,并且基因组超过 60%的片段同人类疾病基因相 似。故已将其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大量使用在 遗传学(genetics)和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的研究。本次实 验目的在于掌握麻醉瓶的使用及收集处女蝇;识别几种果蝇性别的特 图 1:果蝇染色体组图解 征(大小、形态、条纹、性梳和外生殖器等);配制果蝇培养基;观 察果蝇几种突变性状并为果蝇杂交系列实验做准备。
果蝇的性别鉴定、性状观察及饲养方法
杨明轩(同组组员:洪启元,唐瑞琪,陈杰,张晗) 班级:生物 111 班 学号:1102040128 实验时间:2012-10-24
摘要:学习果蝇(Drosophila)作为遗传学研究模式生物的优点及遗传学发展史。掌握麻醉瓶 的使用;学习鉴定果蝇性别的特征(大小、形态、条纹、性梳和外生殖器等);学习收集处 女蝇的方法;配制果蝇培养基;观察果蝇性状(野生型WT(红眼、直刚毛、长翅、灰身、有 平衡棒);黑檀体EB(红眼、直刚毛、长翅、黑身、有平衡棒);残翅Vg(红眼、直刚毛、 残翅、灰身、有平衡棒);三隐性Sm(白眼、焦刚毛、小翅、灰身、有平衡棒)),并为果 蝇杂交系列实验做准备。
2.实验材料
2.1 实验材料 个人:解剖镜、蓝色塑料板(7cm*12cm)一张、小毛笔、解剖针、麻醉瓶、培养皿、
漏斗 小组:黑腹果蝇野生型(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及其突变体原种;麻醉剂(乙醚);
麻醉瓶;尸体盛留器 班级:生化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瓶;配制培养基用品:玉米粉、白砂糖、酵
体色为灰色偏黄(如图3.2.1.1);红色、椭圆形复眼(如图3.2.1.2);翅较长,超过 腹部,翅脉细黑(如图3.2.1.3); 刚毛细直、稀疏(如图3.2.1.4);平衡棒末端稍膨大。 3.2.2残翅(vestigial wing, vg)
体色正常,黄色稍浅(如图3.2.2.1);红色、近圆形复眼(如图3.2.2.2);翅短,蜷 缩(如图3.2.2.3);刚毛细直、稀疏(如图3.2.2.4);平衡棒较小,末端不膨大。 3.2.3黑檀体(ebony body, Eb)
图 3.2.1.1-3.2.4.4,果蝇野生型及突变体部分性状对比 排序为:3.2.1.1 3.2.2.1 3.2.3.1 3.2.4.1
3.2.1.2 3.2.2.2 3.2.3.2 3.2.4.2 3.2.1.3 3.2.2.3 3.2.3.3 3.2.4.3 3.2.1.4 3.2.2.4 3.2.3.4 3.2.4.4
4讨论
对于本次实验,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不足、注意事项和改进方法 1、因需对处女蝇收集,在收集过程中,发现因为果蝇均处于幼年期,成年雄蝇所应具 备的性梳结构均不明晰,不便作为鉴别雌雄的标志。而条纹差异均较为明显,因此实验中 大多以条纹区分雄雌。 2、鉴别处女蝇过程中很可能出现鉴别不清的时候导致产卵,此时不应扔弃。正确的解 决办法为该管继续培养,作为后续验证杂交实验的样品管,以起到节约原则。 3、处女蝇的收集需尽快完成,最好在 1~2 次收集足量的处女蝇。防止由于收集时间和 次数的增多,而导致培养基被污染,变质干缩。 4、使用 flybase 数据库查阅相关基因及其相关信息,可以借助此图中尤其是该基因片 段位点对后续杂交试验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有关基因实验中(如基因敲除、双交换等)提供 理论依据。 补充资料: 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 一项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 同源重组原理, 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 (即基因打靶), 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本程序 是: 用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序列, 在体外插入卡拉 霉素、四环素等受体菌原先不具有的抗性标记, 使目 的基因失活, 再将失活的目的基因构建至一环状载体 上, 用电转化、显微注射等方法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化 入受体细胞内, 以抗性标记初步筛选阳性菌或进行目 的基因功能的失活检测, 再以PCR, southern杂交等 做进一步验证。(流程如图4.4)
图4.4 基因敲除流程 F ig. 1 Flow chart o f gene knockout
选择生长良好、含有较多即将羽化的蛹的培养瓶,清除瓶中的成蝇。每隔 8~12 小时收 集一次幼蝇,麻醉后根据外生殖器判断雌雄,将雌性幼蝇存放培养瓶中。 检验:如培养 3-5 天后瓶内出现幼 虫则说明收集失败,需重新收集。
3 结果
3.1 果蝇的雌雄识别 3.1.1 大小(如图3.1) 雄性:体型较小 雌性:体型较大
5、观察过的果蝇如不要,倒入尸体盛留器中。如果蝇还需保留,将培养瓶横卧,用毛笔轻
轻将麻醉的果蝇拨入瓶侧壁上,待果蝇苏醒后,再竖起
培养瓶,防止果蝇粘在培养基上死亡。
2.2.2 果蝇的生活周期
果蝇属完全变态昆虫,其完整的生活周期科分为卵、
幼虫、蛹和成虫4个明显时期(如图2.1)。
25℃时成蝇一般在交配1~2天后开始产卵,卵长约
紫色、椭圆形复眼;体色偏浅;翅与体长大致相等,有光泽,翅脉较黑;刚毛较密;平
衡棒末端膨大。(如图3.2.5.3) 3.2.5.4裂翅(curved wing, cc)
翅宽且呈三角断裂,翅脉较细;体色偏黄,身体较为细长;红色、椭圆形复眼;刚毛较
细、较多;平衡棒不明显。(如图 3.2.5.4)
图 3.2.5.1-3.2.5.4,果蝇其他突变性状
具体配制方法:
方法1、先用水将琼脂加热溶解,再溶入糖,然后慢慢加入玉米粉,边加达搅拌,成为稀糊 状后停火,然后加入丙酸搅匀,趁热分装,待冷却后加入酵母粉及丙酸。 方法2、事先取水量的一半,加入琼脂,煮沸,使充分溶解,加糖,煮沸溶解。取另一半水 混和玉米粉,加热,调成糊状。将上述两者混和,煮沸并不断搅拌,以免沉积物烧焦。待稍 冷后加入酵母粉及丙酸,充分调匀,分装。 4、分装培养基。每瓶大致倒1.5-2cm厚的培养基,且尽可能不能粘壁。 5、干燥培养基。放置 8 小时以保证培养基固定。在室温下干燥 1-2 天,待其表面完全凝固 后使用。 2.2.6 处女蝇的收集
3.1.2 形态(如图 3.2) 雄性:腹部钝圆,相对窄小成柱 状 雌性:腹部稍尖,较宽厚呈卵圆 形 3.1.3 条纹(如图 3.3) 雄性:腹背只有三条,上部两条 较窄,最后一条宽且延伸至腹部 腹面,呈一明显黑斑。 雌性:腹部背面有宽窄相近的 5 条黑色条纹 3.1.4 性梳(sex comb)(如图 3.4) 雄性:第一对胸足跗足的第一 亚节基部有一梳状黑色鬃毛结 构,即性梳(sex comb)。 雌性:无性梳结构 3.1.5 外生殖器结构(如图 3.5) 雄性:颜色较深,结构较雌性 复杂
体色明显呈现黑色(如图3.2.3.1);红色、椭圆形复眼(如图3.2.3.2);翅较长,超 过腹部有光泽;翅脉粗黑(如图3.2.3.3);刚毛密集(如图3.2.3.4);平衡棒末端膨大, 呈黑色。 3.2.4三隐性:小翅(miniature wing, mm)、白眼(white eye, ww)、焦刚毛(signed bristle, sn3s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