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中职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柳永雨霖铃》课件ppt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李白《忆秦娥》) (杜甫《登高》)
风: 秋风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
残月:多表离愁别恨,寂寞凄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杜牧《寄扬州判官》)
•
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这一去,经年累月, 再难相见,再好良辰 美景,也应是形同虚 设,即使心中有千般 情意,又能与谁诉说 呢?
•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
• 1.实写: •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 2.虚写: •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 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 • 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 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 联想:由此及彼
——《词话丛编》
《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 体味豪 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赤壁怀古 意 象 人 事 情 感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指挥若定 谈笑却敌 壮志难酬 之恨 壮 美 豪 迈 悲 愤 雨霖铃 寒蝉烟波 杨柳残月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清秋离别 之恨 凄 美 缠 绵 凄 凉
名句赏析
• 1.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 • 赏析思路: • 手法+依据+作用 •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
•
相聚之日,每逢良辰 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 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 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 欣赏的兴致。
风: 秋风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
残月:多表离愁别恨,寂寞凄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杜牧《寄扬州判官》)
•
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这一去,经年累月, 再难相见,再好良辰 美景,也应是形同虚 设,即使心中有千般 情意,又能与谁诉说 呢?
•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
• 1.实写: •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 2.虚写: •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 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 • 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 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 联想:由此及彼
——《词话丛编》
《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 体味豪 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赤壁怀古 意 象 人 事 情 感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指挥若定 谈笑却敌 壮志难酬 之恨 壮 美 豪 迈 悲 愤 雨霖铃 寒蝉烟波 杨柳残月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清秋离别 之恨 凄 美 缠 绵 凄 凉
名句赏析
• 1.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 • 赏析思路: • 手法+依据+作用 •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
•
相聚之日,每逢良辰 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 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 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 欣赏的兴致。
中职教育语文《雨霖铃》课件
——俞文豹《吹剑录》
4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 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浅斟低唱的生 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 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 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 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 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 动人的别离情景。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 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 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 (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 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 (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 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 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情事 情态
清秋伤别 别后 良辰好景
点旨 别后生活
景物描写作用:
矛盾 对长亭晚——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 心态 骤雨初歇——必得离别,逼出“兰州催发”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哀景写哀
“良辰好景,千种风情”:孤寂、痛苦
词作思路梳理
离别环境
离别场面
此去行程
别后情景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名 句: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 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关于杨柳和月: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
关于风:
“原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曹植
柳 ——留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酒醒”之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雨 霖 铃》
4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 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浅斟低唱的生 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 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 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 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 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 动人的别离情景。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 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 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 (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 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 (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 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 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情事 情态
清秋伤别 别后 良辰好景
点旨 别后生活
景物描写作用:
矛盾 对长亭晚——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 心态 骤雨初歇——必得离别,逼出“兰州催发”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哀景写哀
“良辰好景,千种风情”:孤寂、痛苦
词作思路梳理
离别环境
离别场面
此去行程
别后情景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名 句: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 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关于杨柳和月: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
关于风:
“原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曹植
柳 ——留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酒醒”之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雨 霖 铃》
《雨霖铃》超级精品ppt课件
景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环境悲凉 — 寒蝉 长亭 骤雨
伤
难分难舍 —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惆怅伤感 —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融情入景 )
离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愁意浓浓 — 伤离别 清秋冷落
酒醒伤情 —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惨不成欢 —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别
(以情带景 )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意境与意象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环境悲凉—寒蝉 长亭 骤雨 难分难舍—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惆怅伤感—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共同感受
“自古”说明 了什么?为什么清
普遍情感 秋节更让人难以承
受离别之苦?
触景生情
黯然销魂者,惟 别而已矣。
——《别赋》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___李白《菩萨蛮 忆秦娥》
象 征
愁离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 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 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 人的愁思。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景 上阕
情
离
寒蝉 长亭 骤雨 — 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 难分难舍
别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 惆怅作感
难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下阕
思
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 — 酒醒伤情
念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
柳永雨霖铃获奖课件
合作探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 “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 “残月”凄迷。作者借景抒情,用这些意 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闷难捱旳 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虚实相生 借景抒 情
实写
词中描写旳景物
意象
意境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 凉
烟波、暮霭、楚天 沧茫落寞
虚写
上片 下片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诵读感知
1: 词人分别旳时间、地点是什么?为 何这么写? 2 :词人写了几种场面?用简洁旳语 言概括上下阕旳内容。 3 :词人分别时是怎样旳心情?渲染了 一种怎样旳气氛?
“良辰好景虚设”为何?
“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犹如 “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其中包括着怎样旳感情?
“千种风情”也因爱人不在而不愿与人 说。“清秋节”之实景能够随时令之推 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旳实情却是 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读完下片回味 上片,更能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包括旳深 情。这就到达了虚实相济旳效果。
• 从眼前所见写起,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半 虚半实。
名句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旳人最难过旳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 萧瑟冷落旳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抒情方式和前面不同,此处直接抒情,又引入景物, 激发情感,到达完美旳情景交融效果。又上片旳 抒情铺垫,到此处很自然旳暴发,即不落痕迹旳 转入下片,又使情感提升。
词旳分类
小令:58字以内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雨霖铃》(寒蝉凄切)PPT课件
心灵寄托
将个体情感与大自然相结合, 形成内心寄托的表达方式。
篇章段落解析
1
第一至第四首
以描绘秋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游子思
第五至第七首
2
乡之情。
游子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愿望和对世俗纷 扰的厌倦。
名家点评和影响力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中评价《雨霖铃》"情与景交融,虽无丝竹之乐,而毫无可乐而进可悲者矣。"
陈季常
《雨霖铃》(寒蝉凄 切)PPT课件
凌霄芝麓,宜其秀也。
作者简介
柳永
明代文学家,才情出众,擅 长诗词曲赋,代表作《雨霖 铃》成为千古绝唱。
生平
生于公元1574年,卒于公元 1623年,辗转于浮沉,一生 辛酸苦楚。
文学成就
柳永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雨霖铃》的背景和起源
《雨霖铃》是柳永创作于明代的一首抒发离散之思的词作,以歌咏思乡、告 别离愁的方式表达了人们游子心中的乡愁情结勾勒出七首, 每首句数五言,并且全詩行满十句。
2 风格特点
激昂豪放的情感,质朴简洁的语言,以及平 淡中流露出的深情,成为柳永作品的显著标 志。
诗意解读和主题分析
乡愁
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离 别之情。
离散之思
反映了游子失去家园的痛苦以 及对归隐山林生活的憧憬。
将《雨霖铃》列为晚唐诗歌的代表之作,并称赞其"节俭淋漓,柔婉词美,意境深远。"
影响力
《雨霖铃》作为柳永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至今仍广为流传,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 响。
结论和要点
1 《雨霖铃》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与情感,也流传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雨霖铃》课件(共27张PPT)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
细致深入、动情用心地体悟了字里行间散发的魅力,我们 被和谐的音律打动,被隽永的语言吸引,我们更惊艳于凄美的 意境,伤怀于哀婉的离情。大凡好的作品,它所带给我们的不 仅是一点知识的补充,几次能力的训练,它所馈赠给我们的更 多的是心灵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 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灵去感知绵绵文化的经纬,悠悠生命的掌 纹!
二
地点(长亭)时间(晚上)季节(秋季),提到
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
萧瑟。
萧瑟之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 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 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 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 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 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 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 着长亭。所以,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 基调:“凄切”。
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 又是送别的见证人, 如今独在旅舟上见柳, 怎不惹起满怀离思?
温庭筠《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 月天。”
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李清照“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他写的是真景物,汴河堤畔,本多垂 柳。杨柳岸三字随手拈出“本地风光”, 令人感到亲切、自然。一夜行舟,醒来 时早已置身于寥廓开阔的山驿水程中, 所以唯觉晓风清冷、唯见残月凄楚,晓 风残月四字便写出了此种扁舟晓行的真 切风光。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歌妓们在 一起的悲欢离合。
二 解题提示
词的起源
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又称“长短句”、“诗余”、 “曲子词”、“歌词”。
词的长短
创作风格
小令(58字以内)、中调
婉约派和豪放派。
二
地点(长亭)时间(晚上)季节(秋季),提到
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
萧瑟。
萧瑟之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 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 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 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 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 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 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 着长亭。所以,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 基调:“凄切”。
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 又是送别的见证人, 如今独在旅舟上见柳, 怎不惹起满怀离思?
温庭筠《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 月天。”
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李清照“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他写的是真景物,汴河堤畔,本多垂 柳。杨柳岸三字随手拈出“本地风光”, 令人感到亲切、自然。一夜行舟,醒来 时早已置身于寥廓开阔的山驿水程中, 所以唯觉晓风清冷、唯见残月凄楚,晓 风残月四字便写出了此种扁舟晓行的真 切风光。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歌妓们在 一起的悲欢离合。
二 解题提示
词的起源
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又称“长短句”、“诗余”、 “曲子词”、“歌词”。
词的长短
创作风格
小令(58字以内)、中调
婉约派和豪放派。
雨霖铃柳永课件.pptx
情
第8页/共22页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愁善感的人离别时都会很伤心 更何况在这让人不能承受的冷清凄凉的秋天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这一次分开,经过的将是一年或更多年的 气、好风景,也会因无人共赏而形同虚设。
分离,我料想即使有好天
离别了恋人,丛然有万千深情蜜意,又能像谁诉说呢
第3页/共22页
词牌介绍
• 柳永创作这首词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 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 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更是 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反映了当时他的这 种复杂心情。
第4页/共22页
教学目标
• 1.体会词中情感
• 2.把握两种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3. 学习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第14页/共22页
• 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 么? 同意。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词人吧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杨柳、晓风、月影 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 孤零惆怅的心境 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 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 实写。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境,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
第7页/共22页
雨霖铃优秀ppt课件
就纵然有满腹的深情蜜意,又能同谁倾诉呢?
鉴赏宋词基本方法
1、把握信息:题目、作者、写作背景。 2、理解字面意思:注释、文言知识积累。 3、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间接抒 情(找意象,悟词意)——写了什么景?抒了 什么情?(意象、意境)。
4、风格(豪放、婉约);手法(虚实、 情景交融)
5、多读、反复读、熟读成诵。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 逢这冷落凄凉的晚秋时节,这离愁哪能经受得 今了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也许我的小船停泊在岸边, 只见习习晨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 遇到好天气、好风景,却无人共赏,也如同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残月多表离愁别恨,寂寞凄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 杜牧 《寄扬州判官》
总结
▪ 一切景语皆情语。
《雨霖铃》抓住了秋天的典型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晓风、残月渲染了 凄清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时的惆 怅和痛苦之情,可谓情景交融。上实 下虚(上阕实写惜别情景,下阕虚写 羁旅长愁 ),前呼后应,层层深入,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缠绵悱恻的离愁别 绪。
诗词鉴赏基本方法
1、把握信息:题目、作者(联系词人生 平和写作背景)
2、理解字面意思。(注释、文言知识 积累)
3、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间接 抒情(找意象,悟词意)——写了什么景?抒 了什么情?(意象、主旨句)。
4、运用了什么手法?(虚实结合、情 景交融)
5、多读、反复读、熟读成诵。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鉴赏宋词基本方法
1、把握信息:题目、作者、写作背景。 2、理解字面意思:注释、文言知识积累。 3、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间接抒 情(找意象,悟词意)——写了什么景?抒了 什么情?(意象、意境)。
4、风格(豪放、婉约);手法(虚实、 情景交融)
5、多读、反复读、熟读成诵。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 逢这冷落凄凉的晚秋时节,这离愁哪能经受得 今了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也许我的小船停泊在岸边, 只见习习晨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 遇到好天气、好风景,却无人共赏,也如同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残月多表离愁别恨,寂寞凄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 杜牧 《寄扬州判官》
总结
▪ 一切景语皆情语。
《雨霖铃》抓住了秋天的典型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晓风、残月渲染了 凄清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时的惆 怅和痛苦之情,可谓情景交融。上实 下虚(上阕实写惜别情景,下阕虚写 羁旅长愁 ),前呼后应,层层深入,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缠绵悱恻的离愁别 绪。
诗词鉴赏基本方法
1、把握信息:题目、作者(联系词人生 平和写作背景)
2、理解字面意思。(注释、文言知识 积累)
3、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间接 抒情(找意象,悟词意)——写了什么景?抒 了什么情?(意象、主旨句)。
4、运用了什么手法?(虚实结合、情 景交融)
5、多读、反复读、熟读成诵。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雨霖铃》课件(33张PPT)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4.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 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可见的景象推想酒醒后 的凄凉,将虚景实化。 ——半虚半实、虚实结合
意象
意境
融
实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凉 情
渡口 席慕蓉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地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秋后的蝉鸣,哀婉,凄凉,急促,阵雨刚刚停 歇,面对长亭,眼看夜幕已经降临。
雨 霖 铃
柳 永
耆 卿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黯
然
销
魂
——
者,
江唯 淹别
《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 寒
是景?请点出意象。
蝉 凄
切
寒蝉 长亭 骤雨
, 对
长
译文
亭
晚
,
骤
雨
初
歇
雨霖铃(优秀)ppt课件
;.
48
今 宵 酒
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 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醒
何
处
?
杨
柳
岸 晓
杨柳
最 能
风
触
残
动
月
。
晓风
残月
酒醒愁思更浓
;.
49
别后的痛苦
1、无限伤感:
2、无家可归:
四
重
痛
3、无心赏景:
苦
4、无人倾诉: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39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用: • 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 • 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 从眼前所见写起,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半虚半实。
;.
40
名句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汴京城外的长亭)、 具体环境与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
写什么? 抒发什么情? 用了什么方法?
;.
19
写什么?
------理解词的大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秋后的蝉。 凄切:凄凉而急促。
句意: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 阵急雨刚停住。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帐:名词活用为动词,设帐。
无绪:古,没有心思,心情不好;今,没有头绪。
通过哪些意象体现的?
;.
26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 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 词。
22《雨霖铃》课件46张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凄凉
返18回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杜甫《暮春》
象 征
凄凉
返19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酒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3
更便应此杨今更多暮念竟执兰留都骤对寒
与纵是去柳宵那情霭去无手舟恋门雨长蝉
何有良经岸酒堪自沉去语相催处帐初亭凄
人千辰年晓醒冷古沉千凝看发 饮歇晚切
说种好 风何落伤楚里噎泪 无
风景 残处清离天烟 眼 绪
情虚 月 秋别阔波
设
节
4
更便应此杨今更多暮念竟执兰留都骤对寒
与纵是去柳宵那情霭去无手舟恋门雨长蝉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返23回
雨霖铃 宋代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24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25
把“执手”换成 “握手”或“牵手”好吗?为什么? 握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牵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
初读:疏大意,现图景
2
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 作。宋仁宗颇好词,近臣有意拔擢柳永。在一 次宫廷宴会上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作 了一首《醉蓬莱》,其中“此际宸游,凤辇何 处”一句正与御制的真宗挽词暗合,仁宗感到 不快,以此对他冷淡。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 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 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 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 ,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 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柳永《雨霖铃》公开课-PPT课件
词的分类
小令:58字以内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风格比较
豪放派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 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 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 女恋情
作者简介
柳永 (约980--约1053年), 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 行第七,世称柳七。少年时 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 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 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 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 种浪子作风。柳永因了举第 不进倍受打击,之后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 着流浪的生活。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 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
《昼夜乐》中写到: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凭地
难拼,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 也攒眉千度。
《蝶恋花》写到: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
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 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 “奉旨填词”的中国第一位专业词人,浪迹江湖的游客, 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楼妓女的铁哥,放荡不羁的 花花公子,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
人,惹怒皇帝的笨蛋,不修边幅的
小丑,敢恨敢爱的汉子,无室无妻
的光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
范仲淹 义女 可晴 谢玉英 陈师师 赵香香 晏殊
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 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 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 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 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中职教育《雨霖铃》课件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那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
伤离别。自古伤离别是常情,似乎有
自我安慰之意,接着又转入现实的痛 苦中来:递进语气强调了此时清秋离 别更让人难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 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 残月高挂梢头。越发增添了凄清、伤感 的情调。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 如果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 什么样的题目呢?
长亭别
别佳人
《雨霖铃》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景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楚天(实景)
凄 (实景)
壮
物
杨柳岸 、晓风、残月(虚 景)
美
樯橹灰飞烟灭(虚景)
美
人
物
(周瑜)谈笑 帐饮、执手相看泪眼,竟 缠
“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用:
• 1、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 • 2、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
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 3、半虚半实,从眼前所见写起,又想象行舟后
所见之景。
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离愁。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变,字耆(qí)卿。排行 第七,世称“柳七”。婉约 派重要代表词人,北宋第一 个专力写词的作家。精通音 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 的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 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 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 歌柳词”的说法。《乐章集》 传词将近两百首。
❖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 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 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 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 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 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没有
柳永《雨霖铃》ppt课件(53页)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时值深秋,暮色苍茫,你送我到长亭,骤雨刚刚 停歇,寒蝉发出凄凄悲鸣。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在都城门外设宴饯别,却因将要分别没有了情绪 ;多想再留恋一会,船夫却催着出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握着手泪眼相互凝视,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 说不出。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 抒发豪情壮志。
词3
返回词目录
返回总目录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 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 诗余等。
词4
返回词目录
返回总目录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基本特征是: 1、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 2、讲究平仄。 3、句式参差不齐。
句子中有哪些事物?组成怎样的景象?
酒
杨柳
晓风
残月
课文分析10
返回总目录
杨柳、晓风、残月组成怎样的景象?
晓风:早晨的风,深秋的早晨, 清冷的风,身冷心更冷。
残月:圆月是团圆的象征,残月喻示着离别。
将“柳、风、月”这些古人经常用来表达离情 的象征物恰到好处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相思 的画面,表达出自己悲伤的心境,此句成了柳永 婉约词风的经典名句。
课文分析7
返回总目录
除了环境描写、白描、心理描写,还有哪些描写?
侧面描写(留恋处兰舟催发)
不忍离别
不得不别
课文分析8
概括上阕内容? 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返回总目录
课文分析9
返回总目录
下阕中哪句话也运用了白描手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晚酒醒梦回,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我的小船 停泊在岸边,只见习习晨风吹拂着萧萧疏柳, 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面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思考:开头三句,有哪些作用?
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 的秋天)、地点(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 (雨后阴冷的黄昏)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的送别氛围,
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1、别前不胜凄凉———
此番离京,心情黯淡,前程迷茫;昔 日红颜知己前来相送,此番离别, 归期难 料,犹如生离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 便谱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
名句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 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抒情方式和前面不同,此处 直接抒情,又引入景物, 激发情感,达到完美的 情景交融效果。又上片的 抒情铺垫,到此处很自然的爆发, 即不落痕迹的 转入下片,又使情感提升。
2、别时伤感茫然———
画面二:“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1)意象选择的特点,与作者的感情有什 么相似之处?
烟波——千里 浩淼绵长 暮霭——沉沉 浓重压抑 楚天——阔 空阔辽远
愁思绵长 愁思浓重 愁思无际
泼墨山水,一片苍茫
画面二:“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2)除了离别之情,还有没有别的情感?
情——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矛盾
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给他 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 思,为什么?
这七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 与典型心理: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一 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 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矛盾何其尖锐。
情——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心中千言万语要 和对方说,却激 动地哽咽,什么 都说不出来了。 动作神态的细节 刻画是情感的集 中表现 ,真挚动 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慰别)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愁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景别) ?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釧;遥 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苦别)
雨 柳霖
永
铃
? 了解宋词相关的知识。 ? 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 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 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 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 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 人。
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 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 柳 词”。
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 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 情 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 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 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 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画面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意象: 寒蝉——— 蝉夏生秋死,寒蝉(秋蝉)叫声时断时续, 短促,简直是临死前哀鸣,给人凄凉之感,往往都是和 “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 长亭——— 古代人送别时在郊外临时搭的帐篷,五里一 短亭,十里一长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饮酒饯别。雨 后黄昏的长亭更给人凄迷之感。 “何处是归程?长 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 骤雨——— 秋雨增添了寒意,天凉心更凉。“秋风秋雨 愁煞人”
格。
? 体会诗歌的感情,并把握其意境。 ? 品味诗歌的语言。
词的有关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 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 即歌词, 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 即词是诗的一种, 所以又称“长 短句”、“诗余”、“曲子词”、 “歌词”等。
小令:58字以内
词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的
长调:90字以上
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 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 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 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 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 哀伤的成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该词
问题:词中哪句 话集中表现了作 者和恋人离别的 心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
骤对寒 雨长蝉 初亭凄 歇晚切
暮念 霭去 沉去 沉千 楚里 天烟 阔波
,
画面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 霭沉沉楚天阔。”
思考: 1、作者想象了什么样的景色?给我们营造 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一句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3、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一句动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 法,
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 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营造了一个迷 蒙辽阔的意境。
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 孤独寂寞 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彼此留恋挂念, 不忍离去的心情。同时,又为下片写 离别后的孤独及苦闷起到过渡作用。 上下片的过渡衔接自然。
分 类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风格比较
豪放派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 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 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 女恋情
作者简介
柳永 (约980--约1053年), 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 行第七,世称柳七。少年时 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 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 妓,经常流连于 秦楼楚馆, 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 种浪子作风。柳永因了这举 第不进倍受打击,之后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 的生活。 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 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
自古以来,分别总是痛苦的,江淹 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 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离别的诗 句词句,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古代描写离别的诗词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壮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梦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泪别)
合作探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 “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 “残月”凄迷。作者借景抒情,用这些意 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 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