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促学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doc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最基本内容。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贯要求,也是以好的作风、好的学风、好的文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只有立足于用,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推动作用,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也只有通过实际应用,通过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总结、丰富和发展,真正实现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就要紧密结合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去学、去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工作实际去学、去用,紧密结合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去学、去用。
要把十八大精神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贯彻落实到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落实到扎实完成好今年工作、谋划好明年工作上来。
通过学用相长,真正把十八大精神学懂吃透,真正达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这个意义上说,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必须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上求实效,在实干兴邦中求实效。
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确保学习与实际工作不脱节,带头在自身工作中践行十八大精神,通过履行好职责、解决好问题、服务好群众、推动好发展,来体现学习的成果、贯彻的成效。
首都发展永无止境。
我们的学习,必须与其紧密结合、与时俱进。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中,我们惟有紧抓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和责任,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不懂带队伍你就自己干到死》培训心得体会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工作水平4月份以来,张总亲自主持开展了带队伍正风纪专题培训活动。
其中工段长以上员工采取观看视频教程的形式,听取实战派管理专家张子凡《不懂带队伍你就自己干到死》的精彩演讲。
张教授指出企业首先要做好的三件事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论证,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可谓字字珠玑,刀刀见血,让我们受到很深的启发教育。
现将心得体会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一、培训学习机会难得,只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现在的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人人向“钱”看。
殊不知,自身知识、技能缺乏,不注重学习提高,则欲速而不达。
有的人甚至认为,咱是“受苦人”,不需要知识,不需要文化,不需要技术,这是完全错误的。
“受苦人”身处一线,更应该懂得安全生产,更应该懂得技能技巧,更应该懂得与同事配合协作,更应该开阔眼界,提高境界,只要这样,才能在职场立足,进而改变命运,实现华丽转身,否则最终会淘汰出局。
我们平时都忙于周而复始、熟捻于心、简单和重复的工作之中,没有新意,更缺乏创新。
但是经过学习培训,再反观我们原来的工作,就会觉得不一样:心态不一样,眼界不一样,感觉不一样。
甚至可以获得启发,催生创新之举。
这些不一样,全部建立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如果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运用,那学习就成为走过场,充其量也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果公司不组织这样的培训学习,我们中间自学的恐怕寥寥无几。
我们当年失去上学深造的机会,就要倍加珍惜在职期间的学习培训,把它作为提高知识技能和完善自我的机会,尤其本次带队伍的培训和我们工作紧密相关,具有精准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既是领导的期望,也应该是我们的初衷。
二、用以促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技能,实现综合素质螺旋式上升乃至于质的飞跃。
在运用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提炼,才能形成从学习和实践的无限循环,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心得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心得学以致用,即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把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学以致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学习是人类自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
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很难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
如果没有及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那么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甚至变得毫无意义。
学以致用的关键在于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际的问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比如在购物的时候计算折扣、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等。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数学运算的熟练程度,还可以锻炼自己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以致用也需要我们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将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活动与其他人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学以致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总结。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反思是一种深入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是一种归纳总结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知识点,梳理思维逻辑,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学以致用还需要我们不断挑战自我。
只有勇于挑战自我,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学习边界,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
挑战自我不仅包括学习新知识,还包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挑战自我,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既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以提升为引领,促进学以致用——一份培训工作总结
以提升为引领,促进学以致用——一份培训工作总结2023年即将到来,这也意味着我们步入了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学习与提升必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也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提升才能促进学以致用,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回顾过去的两年,我的培训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项培训活动,以提升为引领,促进“学以致用”。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成果。
下面我将对这两年来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培训目标和内容在以提升为引领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让学员能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应用。
同时,我们也注重让学员具备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每一次培训中,我们都会设立具体的目标和内容,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培训形式和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和方法,包括演讲、思维导图、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形式和方法,我们以提升为引领,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技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的欲望。
同时,我们也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场景和真实案例的应用,让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能够快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培训效果和反馈在两年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整合经验和调整培训方案,从而能够更加符合学员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我们也注重培训效果和反馈,及时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进和调整,让学员能够全面了解培训效果和效益。
通过不断跟进和调整,学员对我们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这也成为我们持续提供高质量培训的基石。
四、未来发展和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提升为引领,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
我们将根据市场和学员的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不断拓展、丰富和提高培训内容和形式,让学员能够更加轻松和快速地学习和掌握技能。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与企业和社会进行合作和交流,把握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不断培养新型的人才,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摘要:读与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能迅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写作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更加广泛地阅读,提高其阅读水平。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套读写结合训练模式——立足课本,课内吃透例子,搞好仿写;课外类比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强化训练养成博览习惯;以读促写,想好再写;读中有思,以思促读;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搞好创作,进而促进学生热爱阅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思结合以写带读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读与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读是写的基础,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能迅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写作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更加广泛地阅读,提高其阅读水平。
而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同作文训练存在着脱节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正视语文教学中读、思、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读中有思、以读促写、思写结合、以思导读,使语文教学走上螺旋式上升的良性轨道。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读促写、思写结合、以写带读的教学模式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立足课本,课内吃透例子,搞好仿写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也无非是个例子。
”所谓例子就是供人学习、模仿的例证。
由于中学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名家名篇,这无疑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因此,学习这些篇目,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脉络、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使学生学有所得,透彻地领会文章选材、组材、立意、构思的方法,以利于学生仿写。
如学习《变色龙》一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作者刻画人物时采用的对比的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专项比较阅读《好猫》,学生很容易看出此文也采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了另一“变色龙”的形象,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再让学生仿写《一个人的三副面孔》,由于前面做到了专项阅读指导,学生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技巧,仿写大都非常成功。
二、课外类比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强化训练养成博览习惯正确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作品的成功之处,应用于写作实践中,是读写结合模式非常有效的途径。
学以致用_用以促学_产出导向法_促成_环节的课堂教学尝试
1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笔者有幸得到了恩师文秋芳教授的亲自指导和敦促,在此表达深深的谢意!
10
张文娟
并在教学中力求输入与输出的对接,以改善课堂 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的同时,笔者收集和分析 了反映教学效果的定量和定性数据,初步验证了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效果。篇幅所限, 笔者在本文 中将重点介绍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课程设计和教学 流程中的核心环节 ——“ 促成 ” 环节, 教学实验 后数据的收集、 分析以及教学效果等, 笔者将另 撰文呈现。
2. 产出导向法
产 出 导 向 法 是 文 秋 芳(Wen 2015; 文 秋 芳 2008,2013,2014,2015) 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 的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 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任 务重、 课时有限的现状, 该理论主张“ 课堂上的 一切活动都要以‘ 学习发生 ’ 为最终目标 ” (文 秋芳 2014:7) ; 而要促成学习发生, 必须改变 教学实践中出现的“ 学用分离 ” 的现状, 做到 “ 学中用、 用中学, 学用结合 ” , 即输入性语言 学习和产出性语言运用紧密结合( 文秋芳 2015: 。 550) 为贯彻“ 学用结合 ” 的教学理念, 在有限的 课堂时间内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产出导向法汲 取了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如 Krashen 1985; Swain 1995; Long 1983,1996;Hanten et al. 2007; , 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 Firth & Wagner 2007 等 ) 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假设,并据此创设了 以教师中介为前提的教学流程( 文秋芳 2015) , 该流程由三个核心环节组成:一是“驱动” ,教师 呈现交际场景并向学生发起挑战,以激发学生产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示范公开课听课心得武功县实验小学王晓珍两个星期以来,我校近期外出学习的几位老师用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节高效的示范课,为我校其他教师今后的教学打开了一扇扇崭新的窗口,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语文老师听了几节语文课,我充分感受到了各位老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能力。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说明了学习则完全取决于求学者个人的智慧、机遇和意愿了。
“学以致用”是学习以后要结合工作和生活加以应用,四位老师都能将自己学习中收获的新理念进行整合,感悟,不断反思,结合学情特点设计出了新颖,灵动的语文课堂。
张敏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第一课时,张老师对课时的划分合理,内容的确定得当,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严谨,课堂中对字词的处理有重点。
尤其是在本节课中语文的工具性充分得到了挖掘,课外资料与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让学生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逝世时人们的悲痛,激发了学生对鲁迅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这节课扎实,平时,朴实,但却高效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语文课应立足于返璞归真,应该扎扎实实学语文,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老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文学素养。
如丁燕飞老师执教《青蛙写诗》一课,就是将自己学到的如何教生字的方法,如,编顺口溜,做动作,通俗易懂的教给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又利用象形字,会意字的特点让孩子们也知道了中华汉字是音,行,意的结合,是我们老祖先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教孩子们阅读时,自己用充满童趣的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孩子们在宽了的氛围中畅游者,享受着,学习者,成长着。
她的低年级教学让我们看到了她为我们分享的“低语教学贴近儿童成长的地面”。
高宁丽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教材的把握独特,有见地,因此它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的东西,语文不仅仅是教语文,而是教一种情感,教一种阅读的技巧和阅读的深思。
以考促学,学以致用,促进操作技能水平提高
V OCCUPATION1772012 05职教论坛OCATIONAL EDUCATION以考促学,学以致用,促进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文/张新珍笔者从事机械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多年,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推行分层教学法技工院校生源综合素质不高,这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同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异,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起点,无法兼顾,容易造成好学生没有学好、“差”学生没有学会的局面,不但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的竞争能力。
笔者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在学习基础、思维水平和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模式,即分而教之开展教学,力求人人学有所得。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关键。
A组学生基础好,动手能力强,对该课程感兴趣,能迅速掌握教师所授知识点,快速准确地完成训练课题,并有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能力;B组学生能严格按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与教师授课进度同步,能准确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训练课题;C组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不足,勉强或需教师强化指导,方能完成布置的训练课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决定,分别进入A、B、C三个小组。
这样的分组方式使得同一层次的学生在一组,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教师可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题的难度、深度上有所区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满足基础好的学生更深层次学习的愿望,消除基础差的学生的畏惧心理,帮助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克服惰性,增强学习的信心。
分组后的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训练课题,利用教材或其他的资源,学习与探究该课题包含的主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自己编制加工零件的工艺规程,并互相评比,进行修改,互帮互学。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操作,找出操作技巧,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对C组学生辅导的力度和着力点有所不同,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有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谋生立业。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和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通常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然后将其运用到工作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然而,很多人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存在不当的关系,导致学习成果无法应用于工作中,从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作用,提高工作水平,我们应该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
学以致用是指通过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获取行为,而是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能和产生实际价值的活动。
学以致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学习和应用。
在学习阶段,我们应该注重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应用阶段,我们应该将学习的内容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工作水平。
那么,如何学以致用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动机。
只有确定了学习的目标和动机,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并将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工作中。
其次,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比如,对于理论性的知识,我们可以选择阅读书籍、参加培训等方式;对于实践性的技能,我们可以选择实地操作、模拟练习等方式。
再次,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学习和应用环境。
学习和应用的环境对于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的环境,以便集中精力学习和应用。
最后,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应用。
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
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应用,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学以致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工作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同时,学以致用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通过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减少错误和失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练促学——通过“学本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练促学——通过“学本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摘要:提到课堂实效性需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练促学,并让学生建立对各自学习的有效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能力,发挥学本教育的优越性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实效性,教学质量正文:正所谓"国之大计,教育为本。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和中国教育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变革,学本教育成为当代教育事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如何提高教学时效性,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探索教育发展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想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以学定教:学本教的实质是学而不能教,而教是为学。
要以学定教,就是说教育一定要从学开始,以满足于学作为教育的基本需要。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了以后才愿意去积极复习、积极参与并且吸收新学习知识,只有如此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了教学的浓郁气氛。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比较抽象的问题,老师要举例说明,拿出同学在生活中能遇到的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更容易懂,更贴近学习内容,学生的理解也越容易记牢,学习兴趣也更浓,学习的积极性也越高。
"成功的教育所要求的并非强制性学习,只是要鼓励学生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学习方式:一是摘要复习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边学边摘要找出知识关键点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
通过进行同步训练、同时跟进,更有利于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消化。
二是逻辑分析法。
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分类理解归纳,在复习阶段能够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习者了解并掌握学习知识点。
这对于知识系统化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复习途径,能有效穿针连线,把学习知识连贯起来,学以致用。
三是重复复习法。
当复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知识点和学习内容都达到一定高度,感到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的时候,再重复学一次,加深学习印象,这一次也许会获得更深的印象和更多的体会。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在深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要联系实际,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结合科学发展观,真正用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用以促学,以用促学,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进一步理解、领悟所学的理论,从而反过来促进学习的深入。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随着实践的深入,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难题,使我们党对科学发展丰富认识更多、更深刻,从而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深化。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活学活用,学和用互相推动,循环反复实践正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的过程。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实际创新思路是关键。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理论实际,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实践的新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的内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
学以致用,需要以坚强的党性、强烈的责任、坚定的勇气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去推动。
才能用出正气、用出导向、用出效益。
学以致用,还要会用善用,掌握用的方法,找准用的切入点。
思想上尤其要防止把照搬照抄视为真学真用,把一成不变当作坚决执行。
实践反复证明,再好的理论,如果不问来头、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不管时间,机械地照搬照用,盲目地贯彻执行,最终只会葬送理论、葬送事业。
只有着眼于用,边学边思、边思边干,在探索研究反复总结完善中,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最佳结合点,才能真正用得娴熟,用得自如,用出党员干部应有的新境界。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和手段,使学习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学习载体,积极创新学习方式,促进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
以用促学,学以致用——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活动
以用促学,学以致用——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活动摘要:语文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语文,学生可以在各种活动和场合中实践用语文、学语文。
语文教师重视以“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多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学”“用”互相促进,可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学语文、用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适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通过开展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并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性活动呢?首先,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生活中是随时都有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的。
教师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体验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之外,还要在日常活动中,敏锐地利用各种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生活和语文学习紧密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活动中用语文,“学”和“用”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笔者围绕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长期持续开展大量的语文实践性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以下是笔者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过的实践性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根据学情,灵活开展口语训练和运用的实践性活动。
1.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作自我介绍、打电话给长辈。
“学、导、用”分层教学模式基本原理
“学、导、用”分层教学模式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学、导、用”分层教学模式是指在生本教育思想指导下以让学生学为核心,先学后导,以学定导,以导促学,学以致用,强调差异性教学原则的一种教学基本策略。
学:指学生各种方式的“学”的活动。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分层引导下都能走向积极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同深度学习教师导学中的合作共学,以及知识能力运用中的探究学习。
导:指教师策划的多层次的导学活动。即教师依学情进行的有层次性的引、针对性地导、启发性地讲、发展性地教。它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活动策划、学习引发、学法指导、问题点拨和课堂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用:指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运用活动。即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课堂学得的知识、方法、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分析、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各自达到知识巩固内化,能力拓展升华的目的。它包括课堂的基础练习、达标检测、巩固提高、运用拓展,以及课后的作业、试验、探究等活动。
分层:指学习目标、内容、练习设置的层次性。即从学生能力、兴趣的差异性出发,按照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的方式设计教学,满足 1
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在深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要联系实际,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结合科学发展观,真正用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用以促学,以用促学,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进一步理解、领悟所学的理论,从而反过来促进学习的深入。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随着实践的深入,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难题,使我们党对科学发展丰富认识更多、更深刻,从而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深化。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活学活用,学和用互相推动,循环反复实践正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的过程。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实际创新思路是关键。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理论实际,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实践的新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的内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
学以致用,需要以坚强的党性、强烈的责任、坚定的勇气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去推动。
才能用出正气、用出导向、用出效益。
学以致用,还要会用善用,掌握用的方法,找准用的切入点。
思想上尤其要防止把照搬照抄视为真学真用,把一成不变当作坚决执行。
实践反复证明,再好的理论,如果不问来头、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不管时间,机械地照搬照用,盲目地贯彻执行,最终只会葬送理论、葬送事业。
只有着眼于用,边学边思、边思边干,在探索研究反复总结完善中,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最佳结合点,才能真正用得娴熟,用得自如,用出党员干部应有的新境界。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和手段,使学习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学习载体,积极创新学习方式,促进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2023-11-08•引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目录•学以致用与用以促学的结合•结论01引言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个人素质学习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增强沟通能力,进而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学习,个人可以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成就感和满足感。
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学习是为了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身能力和竞争力。
部分人缺乏对学习的重视和兴趣,或者对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与实践脱节有些人可能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部分人在学习中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学习与实践脱节。
03学习的现状和问题020102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知识应用通过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进一步加深理解。
实践检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方法和技能。
经验积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习或兼职等方式,接触实际工作和场景,提高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实习和兼职参与项目或竞赛,锻炼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项目和竞赛积极学习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
主动学习和思考调整改进根据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效果。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
持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适应新的变化和需求。
实践中的反馈和调整03用以促学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完成工作任务。
学习是工作的基础工作不仅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也帮助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巩固学习成果。
工作是学习的延伸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学习为工作提供知识和技能,而工作则通过实践帮助更好地学习。
相互促进学习与工作的关系03反思总结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推动学习的进步。
如何通过工作促进学习01确定学习目标根据工作需要,明确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导促学学以致用作者:夏传江禚玉文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04期[教材分析与设想]《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人物专访式的记叙文。
文章通过“客人”拜访失聪后的贝多芬,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代音乐巨人,在遭遇不幸时内心的痛苦和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意志。
文章线索清晰,语言蕴涵丰富,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仔细揣摩、品味。
肖像描写是本文的一处亮点,作者描写人物的外表特征,不仅次序井然,而且通过外貌特征,去展示人物的内在气质,达到“以形传神”的效果。
在阅读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并应用于写作。
[学习目标]1. 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2. 学习本文高超的肖像描写的技巧。
3. 学习贝多芬献身音乐,敢于抗争不幸命运的精神。
[学习重点]1. 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2. 学习肖像描写的技巧。
[学习方法]①品读法:文中深奥的语句,应反复朗读,揣摩品味。
②讲座法: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研讨。
真正做到“我思考,我解疑,我们探究”。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作者是谁?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师:你对贝多芬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所搜集的资料。
生1:他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后来,在他创作激情最旺盛的时刻,他的耳朵聋了。
这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但是,他没有倒下去,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音乐创作。
师:很好,从哪里知道的?生1:从学习资料上看的。
生2: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
生3:贝多芬长得很丑。
(见过贝多芬的画像)生4:贝多芬耳聋后脾气很暴躁。
(从一篇文章中看出来)师: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对贝多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今天我们再随着一位“客人”,一起去拜访这位音乐巨人,看看失聪后的贝多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三课,题目是:生齐:音乐巨人贝多芬(师板书课题)作者是——生齐:何为2. 简介作者:①指二生介绍作者②师出示大屏幕补充: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
历任记者、编辑,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
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师指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这一环节,重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确定目标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得这一课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生1:我觉得有些句子不容易理解,需要弄明白。
生2:贝多芬耳聋了仍坚持音乐创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和3:这一课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你们说的这些问题老师也认为是学习的重点。
但是我觉得本课写作方法中有一项特别突出,看看是什么?生(齐):肖像描写。
师:对。
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三项。
(出示大屏幕,显示学习目标)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把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划出来,然后再小组交流。
[基础知识落实到位。
学生听读认真,边听边勾画,之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认真,字词积累,落到实处]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词?生:“深邃”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帮他解决?……[本课生字词不多,学生通过预习、查字典、小组交流等方式自己解决。
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不教,通过小组交流能学会的不教……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思考并概括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交流:生1:贝多芬是个生活的强者,在困难和不幸面前没有屈服,而是勇于抗争。
生2:贝多芬性格孤僻,使人不易接近。
生3:贝多芬虽然脾气暴躁,但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生4:贝多芬耳聋之后心里很苦闷。
师:嗯,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谁能把这几个同学的发言综合一下?生:孤僻而骄傲,坚强不屈,困苦而不失追求,是个热爱音乐,献身音乐的诗人。
(学生自动鼓掌)[通过听读、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贝多芬的主观看法。
学生思维活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教师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这样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他们能够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就是学生为主体的充分体现]四、研读与赏析(一)品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贝多芬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揣摩本文的一些优美的语言,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把不理解的地方或意义深刻的句子划出来,小组交流、探讨。
[学生自主学习:读、勾划、思考。
之后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
师巡视其中,适时指导。
既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又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的课改新理念]成果交流展示:生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狮子的毛。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贝多芬一向性格暴躁,不易接近的特点。
生2:“你们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这个比喻很好,用“大熔岩”比喻自己头脑中的创作激情,说明创作欲望势不可当。
生3:“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说明贝多芬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心理。
师:你说的不错,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生1:贝多芬认为人们不理解他。
生2:贝多芬认为乐队只能演奏出他在一分钟内写出的音符,却不能奏出他的心声。
师:对。
贝多芬的音乐是用心灵和生命创造的,乐队很难奏出他心里的乐章。
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句子吗?生:有。
“……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为什么贝多芬说人不如树?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释一下?生1:我认为,贝多芬的意思是:有的人思想肮脏,还不如一棵树心灵纯洁。
生2:贝多芬当时情绪低落,心里感到很苦恼。
他觉得……师:嗯,很有创意。
还有吗?……[“成果展示”替代了原来的“疑难解答”更加突出了尊重学生这一新课改理念,同时,针对学生自尊心强,表现欲强的特点,讨论后的交流,这样也更易让学生接受。
这样,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讨论有成就感,又解决了一些后进生的疑难问题。
给学生一些自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思维更活跃](二)赏析肖像描写,学习本文肖像描写的写作技巧师: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本文除了语言优美以外,肖像描写也是非常出色的。
请同学们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在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看哪一组说得好。
(学生在文中划出,默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分析。
学习气氛热烈)[有些语句学生自己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习惯]展示小组研讨成果。
生1:先写身材,再写衣着,然后写头部、脸、额头、鼻子、嘴巴、下颏。
生2:采用了从远到近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
师:写局部时是按怎样的顺序?生3:衣着:从外到内生4:脸部:从上到下师(鼓励):说得都很好。
(诱导)肖像描写不仅要有合理的顺序,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表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
看本文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生5:第6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双肩描写,表现了他的坚强不屈的性格。
生6:第7自然段的衣着描写,表现了贝多芬生活的困苦与艰难。
生7:第9自然段的……(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发言踊跃)师:同学们都总结得很好。
下面我们就把这几段的描写再读一遍,再次感受一下贝多芬的形象。
[法是入门的钥匙。
语文学习贵在让学生自己去“悟”其中的法。
本文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贝多芬的肖像,为学生学习肖像描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在这一教学环节里,教师避免了单纯的说教,而是诱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并学会自己找到规律,总结归纳。
学习主体凸显]五、巩固与应用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学到的肖像写作技巧,描写一下咱班的某位同学的肖像,看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学生自己选一位同学为模特,练习肖像描写。
(学生运用几分钟的时间,认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写作成果:(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踊跃)生1:她个子不高,身穿一件蓝天白云式的校服,里面套一件粉红色毛衣,下身穿一条牛仔裤,脚蹬一双白色运动鞋,整个显出一种男孩子似的“霸气”和韧性。
她的脸上呈现出一种欢快的、活泼的情绪,一张像男子汉一样宽阔的脸庞,一顶白色长舌帽,却压不住她那不安分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放射出灿烂的光,大而扁的鼻子下一张嘴整天合不拢,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衬着一个略微突出的下巴,真是个“假小子”。
(同学们大笑,边鼓掌边不由得大叫“夏雨”……随后由三个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运用成果。
肖像描写形象生动,课堂气氛活跃)[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我手写我心。
在阅读中学到的技巧及时在写作中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课堂小结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略)七、布置作业(略)(课堂学习在热情、快乐的气氛中结束)(责任编辑: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