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反应热练习题

合集下载

反应热练习题(打印版)

反应热练习题(打印版)

反应热练习题(打印版)
一、选择题
1. 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放热反应?
A. 水的电解
B. 氢气燃烧
C. 碳酸钙分解
D. 铝热反应
2. 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中哪一个的反应热为负值?
A. 甲烷的燃烧
B. 碳酸钙的分解
C. 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D. 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和氢气
二、填空题
1. 反应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化学反应的______和______之间的能量
变化。

2. 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热为______的反应,而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热为
______的反应。

3. 反应热的单位通常是______,也可以表示为______。

4.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ΔH = ΣnH(生成物) - ΣmH(反应物),其中H代表______,n和m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

三、计算题
1. 已知氢气和氧气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生成水的反应热为-285.8
kJ/mol。

如果1.5 mol的氢气完全反应,计算这个反应释放的热量。

2. 假设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1.0×10^-5,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1 M,生成物B的初始浓度为0.05 M,求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

四、简答题
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测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 解释为什么某些化学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而有些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自发进行。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并确保字迹清晰。

祝您答题愉快!。

高中化学《反应热》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反应热》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反应热》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D.化学变化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2.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潮汐能、煤炭、石油B.海洋能、地热能、核能C.天然气、水能、生物能D.风能、太阳能、沼气3.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反应D.将浓硫酸与水1:1混合4.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并吸收131.3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H2O(g)=CO(g)+H2(g)△H=+131.3kJ/molB.C+H2O=CO+H2△H=+131.3kJ/molC.C(s)+H2O(l)=CO(g)+H2(g)△H=-131.3kJD.C(s)+H2O(l)=CO(g)+H2(g)△H=-131.3kJ/mol5.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 .AB .BC .CD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晶体制备时,溶剂蒸发速率越快,得到的晶体颗粒就越大B .苯酚有腐蚀性,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热水冲洗C .中学实验室中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D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时,温度计测量酸溶液温度后应立即测量碱溶液的温度 7.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冶金和石油工业,可通过以下反应生产硫酸:S+O 2点燃SO 2、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3+H 2O=H 2SO 4。

反应热练习题

反应热练习题

反应热练习题一、选择题A. 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C. 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D. 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物的状态有关2. 在25℃、101kPa的条件下,1mol H2(g)与0.5mol O2(g)完全反应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A. 285.8 kJB. 571.6 kJC. 141.9 kJD. 703.9 kJA. C(s) + O2(g) → CO2(g)B. N2(g) + 3H2(g) → 2NH3(g)C. 2H2O(l) → 2H2(g) + O2(g)D. 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二、填空题1.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2. 焓变(ΔH)表示在恒压条件下,系统______的热量。

当ΔH为正值时,表示反应为______反应;当ΔH为负值时,表示反应为______反应。

3. 焓变的单位是______,表示每摩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三、计算题1. 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l)ΔH = 571.6 kJ/mol。

计算在25℃、101kPa的条件下,当4g氢气与足量氧气反应时,放出的热量。

2. 已知反应: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H2(g) + 0.5O2(g) → H2O(l) ΔH = 285.8 kJ/mol。

计算反应:C(s) + H2(g) → CH4(g) 的焓变。

四、判断题1.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物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2.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热等于焓变。

()3. 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五、简答题1. 简述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2. 为什么在实验室中测定反应热时,需要保持温度恒定?3. 请举例说明一个常见的吸热反应和一个放热反应。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第一节 反应热作业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第一节 反应热作业

第一节反应热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金属钠与水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③H2在Cl2中燃烧④水蒸气变成液态水⑤酸碱中和⑥碳酸钙热分解A.①②⑤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⑥3.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②0.5mol甲烷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为1mol③物质的量1:1的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物只有CH3Cl和HCl④1mol甲烷全部生成CCl4,最多消耗2mol氯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已知氢气和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2H2(g)+O2(g)═2H2O(l)△H1=﹣akJ•mol﹣1②H2(g)+O2(g)═H2O(g)△H2=﹣bkJ•mol﹣1③C(s)+O2(g)═CO(g)△H3=﹣ckJ•mol﹣1④C(s)+O2(g)═CO2(g)△H4=﹣dkJ•mol﹣1A.氢气的摩尔燃烧焓为﹣bkJ•mol﹣1B.碳的摩尔燃烧焓为﹣ckJ•mol﹣1C.一氧化碳的摩尔燃烧焓为(d﹣c)kJ•mol﹣1D.a>b5.下列有关燃烧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属于燃烧B.燃烧一定要有氧参加C.乙醇属于较为清洁的生物质能D.电能属于可再生的一次能源6.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

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

由此可见()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CH3COOH═CH3COONH4+CO2↑+H2O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反应物的总能最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7.太阳能是理想的能源,通过Zn和ZnO的热化学循环可以利用太阳能,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热练习题

反应热练习题

反应热练习题一、选择题1. 反应热(ΔH)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量。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反应热的类型?A. 正反应热B. 负反应热C. 恒压反应热D. 恒容反应热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热可以表示为:A. ΔH = ΔU + Δ(PV)B. ΔH = ΔU - Δ(PV)C. ΔH = ΔU + PΔVD. ΔH = ΔU - PΔV3. 以下哪个反应是放热反应?A. 碳的燃烧B. 氨的合成C. 氢气的液化D. 硝酸的分解4. 标准生成焓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物质生成时的反应热。

以下哪个物质的标准生成焓是负值?A. 氧气B. 氢气C. 碳D. 氧化铁5. 反应热的测量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离心泵B. 量热计C. 磁力搅拌器D. 电子天平二、填空题6.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ΔH = Σ_______ - Σ_______,其中前者为生成物的焓,后者为反应物的焓。

7.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反应的熵变(ΔS)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是ΔH - TΔS < _______。

8. 一个反应的焓变可以通过Hess定律计算,即ΔH(反应) =ΣΔH(_______) - ΣΔH(_______)。

9. 标准状态下,水的生成焓为 -285.8 kJ/mol,表示的是 _______反应的焓变。

10. 一个反应的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获得,也可以通过 _______ 计算得到。

三、简答题11. 解释为什么燃烧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12. 描述如何使用量热计测量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并简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3. 什么是Hess定律?它在热化学中有哪些应用?14. 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温度下,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能会有所不同。

15. 描述反应热与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四、计算题16. 已知以下反应的焓变:2H2(g) + O2(g) → 2H2O(l),ΔH = -571.6 kJ/mol。

第一章 第一节 反应热——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洞悉课后习题

第一章 第一节 反应热——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洞悉课后习题

第一章 第一节 反应热——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洞悉课后习题【教材课后习题】1.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Cu (s )与适量2O (g )反应生成CuO (s ),放出157.3 kJ 的热量。

(2)1 mol 24C H (g )与适量2O (g )反应生成2CO (g )和2H O (1),放出1411.0 kJ 的热量。

(3)1 molC (s )与适量2H O (g )反应生成CO (g )和2H (g ),吸收131.5 kJ 的热量。

2.已知:(1)1 mol 2N (g )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946 kJ 的能量。

(2)1 mol 2O (g )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98 kJ 的能量。

(3)1 molNO (g )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632 kJ 的能量。

请写出2N (g )与2O (g )反应生成NO (g )的热化学方程式。

3.适量2H (g )在1 mol 2O (g )中完全燃烧,生成2 mol 2H O (1),放出571.6 kJ 的热量。

请写出表示2H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有人说,下列两个反应的H ∆相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22CO(g)O (g)2CO (g)+=221CO(g)O (g)CO (g)2+=5.氢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有科学家预言,氢能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主要能源。

(1)为什么说氢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2)请根据附录Ⅰ所提供的燃烧热数据,计算相同质量的氢气、甲烷、乙醇在25 ℃和101 kPa 时完全燃能放出的热量,据此说明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

(3)查阅资料,了解氢能在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氢能利用的发展前景。

【定点变式训练】6.已知:12222H (g)O (g)2H O(l)571.6kJ mol H -+∆=-⋅;1221CO(g)O (g)CO (g)282.9kJ mol 2H -+∆=-⋅。

第一章反应热大小比较专题习题

第一章反应热大小比较专题习题

反应热大小比较专题1.比较ΔH的大小时应注意事项比较吸、放热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Q)的多少时________符号,但比较ΔH 大小时,必须带__________比较,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ΔH越______;对吸热反应,吸热越多,ΔH越______。

2.怎样比较两个反应的ΔH大小(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A(g)+B(g)===C(g) ΔH1<0 A(g)+B(g)===C(l) ΔH2<0因为C(g)===C(l) ΔH3_____0,则ΔH3=_______________(用ΔH2 、ΔH1表示),所以ΔH2________ΔH1。

(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S(g)+O2(g)===SO2(g) ΔH1<0 S(s)+O2(g)===SO2(g) ΔH2<0S(g)=== S(s) ΔH3_______0则ΔH3=_______________(用ΔH2 、ΔH1表示),所以ΔH1________ΔH2。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C(s)+O2(g)===CO2(g) ΔH1<0C(s)+1/2O2(g)===CO(g) ΔH2<0根据常识可知CO(g)+1/2O2(g)===CO2(g) ΔH3<0则ΔH3=_______________(用ΔH2 、ΔH1表示),所以ΔH2_________ΔH1。

例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 ΔH2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③H2(g)+1/2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A.①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 ①中CO(g)+12O 2(g)===CO 2(g)放出的热量较小,故ΔH 1<ΔH 2;②固态硫转变为硫蒸气是吸热过程,故S(g)燃烧生成SO 2(g)放热多,故ΔH 3>ΔH 4;③2 mol H 2比1 mol H 2 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ΔH 5>ΔH 6;④前者是吸热反应ΔH 7>0,后者是放热反应ΔH 8<0,故ΔH 7>ΔH 8。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第1节反应热第1课时作业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第1节反应热第1课时作业

第一节反应热第1课时反应热焓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Ba(OH)2·8H2O与NH4Cl反应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3.下列反应中ΔH<0的是( )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氯化铵加热制备氨气C.碳与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D.实验室制备氢气4.已知强酸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ΔH=-57.3 kJ·mol-1,下列反应放热为57.3 kJ的是( )A.含1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B.稀盐酸与稀氨水反应生成1 mol H2O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D.稀NaOH溶液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 mol H2O5.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B.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1 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6.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A BC D图L1-1-17.在25 ℃、101 kPa下,1 mol白磷(化学式为P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4 mol红磷(化学式为P)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关系如图L1-1-2所示。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L1-1-2A.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高,白磷比红磷稳定B.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C.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高,白磷比红磷稳定D.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8.某学生用如图L1-1-3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质量相同的氢气,分别与足量的氧气点燃充分反应,在(1)生成液态水,(2)生成水蒸气两种情况下A.反应(1)放出的热量多B.反应(2)放出的热量多C.(1)、(2)放出的热量一样多D.无法比较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作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

A.反应物NH4Cl所具有的能量比较低B.反应物Ba(OH)2·8H2O所具有的能量比较低C.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3.已知:25℃、101kPa时,1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2H2(g) + O2(g) = 2H2O(l)ΔH = -142.9kJ/molB.H2(g)+12O2(g)= H2O(l)ΔH = -285.8kJ/molC.2H2(g) + O2(g) = 2H2O(g)ΔH = -571.6kJ/molD.H2(g) +12O2(g) = H2O(g)ΔH = +285.8kJ/mol4.下列有关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器,测得的℃H偏小B.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的℃H均为−57.3 kJ∙mol−1C.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0kJ·mol-1,假设1mol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中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1mol冰中15%的氢键D.若H2的燃烧热为a kJ∙mol−1,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H=−a kJ∙mol−15.盖斯定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及答案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训练案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下面给出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热效应:①、C(s) + O2(g) → CO2(g)。

△H1C(s) + O2(g) → CO(g)。

△H22②、S(s) + O2(g) → SO2(g)。

△H1S(g) + O2(g) → SO2(g)。

△H2③、H2(g) + O2(g) → H2O(l)。

△H122H2(g) + O2(g) → 2H2O(l)。

△H2④、CaCO3(s) → CaO(s) + CO2(g)。

△H1CaO(s) + H2O(l) → Ca(OH)2(s)。

△H2答案:D。

①、②、③三个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组成①②③,而④反应无法和其他反应组合。

2.热化学方程式比较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表示反应的热效应,下面给出几组热化学方程式:A。

CaO(s) + H2O(l) → Ca(OH)2(s)。

△H1B。

2H2(g) + O2(g) → 2H2O(g)。

△H2C。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3D。

2H2(g) + Cl2(g) → 2HCl(g)。

△H4根据XXX的大小,可以得出以下答案:A。

△H1.△H2B。

△H2 < △H3C。

△H3.△H4D。

无法比较3.热效应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没有物质的变化,不可能有能量的变化答案: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这种能量变化不一定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能表现为光、电、声等形式。

4.热效应的比较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答案:无法比较。

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

5.热效应的计算已知H2(g) + Cl2(g) → 2HCl(g)。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第1课时反应热焓变作业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第1课时反应热焓变作业

第一节反应热第1课时反应热焓变课时作业选题表基础题组1.(2022·舟山期末检测)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B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B.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D.SO2的催化氧化2.雪是冬之精灵,在雪水冰的转化中,关于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ΔH1>0,ΔH2>0B.ΔH1>0,ΔH2<0C.ΔH1<0,ΔH2<0D.ΔH1<0,ΔH2>0解析:雪→水的过程需吸收热量,故ΔH1>0,水→冰的过程需放出热量,故ΔH2<0,选项B项正确。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焓变就是反应热,其单位为kJ/mol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解析: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故A 错误。

4.已知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生成1 mol SO2(g)可放出297.2 kJ 热量。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1 mol S(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 kJB.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C.16 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 148.6 kJ的热量D.在该反应中,若O2过量,S(s)可转化成SO3使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多解析:A项,1 mol S(s)完全燃烧放热297.2 kJ,因固体气化吸热,则1 mol 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 kJ,正确;B项,硫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生成物[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反应物[1 mol S(s)+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正确;C项,1 mol S(s)完全燃烧放热297.2 kJ,则 0.5 mol S(s)(16 g)燃烧放热148.6 kJ,正确;D项,不论O2是否过量,S(s)燃烧只生成SO2,错误。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1C. 已知在120℃、101kPa下,1g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ΔH=−242kJ·mol−1D. 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KOH(aq)=K2SO4(aq)+2H2O(l)ΔH=−57.3kJ·mol−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 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1(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中和热)C. S(s)+O2(g)=SO2(g)△H=−269.8kJ·mol−1(反应热)D. 2NO2=O2+2NO△H=+116.2kJ·mol−1(反应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kJ/mol,则含0.5mol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7kJC. 可燃物的系数为1的燃烧反应的焓变即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D. 已知2C(s)+2O2(g)=2CO2(g)ΔH=akJ/mol,2C(s)+O2(g)=2CO(g)ΔH=bkJ/mol,则a>b4.C和H2在生产、生活、科技中是重要的燃料.①2C(s)+O2(g)=2CO(g)△H1=−220kJ/mol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C(s)的燃烧热110kJ/molB. 2H2(g)+O2(g)=2H2O(g)△H1=+480kJ/molC. C(s)+H2O(g)=CO(g)+H2(g)△H1=+130kJ/molD. 欲分解2 mol H2O(l),至少需要提供4×462 kJ 的热量5.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B. 甲烷的燃烧热ΔH=−890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kJ·mol−1C. 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7.3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114.6kJ·mol−1D. 已知:S(s)+O2(g)=SO2(g)ΔH1=−Q1kJ·mol−1,S(g)+O2(g)=SO2(g)ΔH2=−Q2kJ·mol−1,则Q1<Q2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 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B. 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C.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D. 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7.反应2H2(g)+O2(g)=2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ΔH1<0B. ΔH2为该反应的反应热C. ΔH1=ΔH3−ΔH2D. ΔH3为氢气的燃烧热8.已知部分共价键的键能如表。

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分层训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分层训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经典基础题]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 C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

2.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与稀盐酸反应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D.Ba(OH)2·8H2O与NH4Cl反应答案 B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答案 B解析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也不能发生,如煤的燃烧反应;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化合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如C 和CO 2的反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B .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答案 D5.已知化学反应2C(s)+O 2(g)=====点燃2CO(g),2CO(g)+O 2(g)=====点燃2CO 2(g)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2 g 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 所具有的能量B .56 g CO 和32 g 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C .12 g C 和32 g 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D .将一定质量的C 燃烧,生成CO 2比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 A解析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第一节 反应热》(同步训练)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 反应热》(同步训练)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反应热》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目】在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2H₂(g) + O₂(g) → 2H₂O(l),△H = -286 kJ/molB、N₂(g) + 3H₂(g) → 2NH₃(g),△H = +92.2 kJ/molC、CaCO₃(s) → CaO(s) + CO₂(g),△H = +178 kJ/molD、2NaCl(s) → 2Na(l) + Cl₂(l),△H = -348 kJ/mol2、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2H₂(g) + O₂(g) → 2H₂O(l) ΔH = -286 kJ/molB、C(s) + O₂(g) → CO₂(g) ΔH = -393.5 kJ/molC、NH₃(g) + HCl(g) → NH₄Cl(s) ΔH = -335.1 kJ/molD、CaCO₃(s) → CaO(s) + CO₂(g) ΔH = 178 kJ/mol3、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C、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4、某化学反应在25℃,101 kPa时放出热量Q。

将该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改变压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出的热量Q不变,因为反应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与压强无关。

B、若为气态反应,改变压强可能会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从而影响放出的热量Q。

C、若为液体或固体反应,改变压强基本不会影响放出的热量Q。

D、若为纯液体或纯固体与气体的反应,改变压强可能会改变气体的分压,从而影响反应热。

5、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氢气和1 mol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放出热量为a kJ。

如果将2 mol 氢气和2 mol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放出的热量为:A. 2a kJB. 4a kJC. a kJD. a/2 kJ6、已知在101kPa下,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第一节反应热练习题

第一节反应热练习题

化学反应热效应练习题2009.9-3 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0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3.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4.下列对H2(g)+ Cl2(g)=2HCl(g) ΔH(298K)=-184.6kJ/mol的叙述正确的是()A.1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kJB.1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kJC.在101kPa,25o C的条件下,1mol H2(g)和1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kJD.在101kPa,25o C的条件下,1mol H2和1mol 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吸收的热量为184.6kJ 5.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g) === CO2(g) △H = -393.51kJ·mol-1C(金刚石) + O2(g) === CO2(g) △H = -395.41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C.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7.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条件C.反应物的多少D.表示反应热的单位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是很易发生的C.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是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9.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ΔH2大于零C.该反应ΔH2= -571.6kJ/mol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10.下列关于ΔH(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ΔH>0时,反应吸收热量;ΔH<0时,反应放出热量;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无关D.ΔH的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得1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0晶体和NH4Cl混合搅拌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锌放入稀硫酸中D.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12. 已知25℃、101kPa下,Al在氧气和臭氧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4Al(s) + 3O2(g) === 2Al2O3(s) △H = -2834.9kJ·mol-14Al(s) + 2O3(g) === 2Al2O3(s) △H = -3119.1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O2比O3更稳定B.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由O3变O2为吸热反应D.等质量时,O3比O2能量低13、下列酸与碱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可用:H+(aq)+OH-(aq)H2O(l);ΔH=-57.3 kJ·mol-1来表示的是( )A.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Q1 kJ·mol-1B.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ΔH=-Q2 kJ·mol-1C.HNO3(aq)+NaOH(aq)NaNO3(aq)+H2O(l);ΔH=-Q3kJ·mol-1D.1/3H3PO4(aq)+1/2Ba(OH)2(aq)= 1/6Ba3(PO4)2(s)+H2O(l);ΔH=-Q4kJ·mol-114.amolH2S(g)完全燃烧生成SO2(g)和H2O(l)时,放出Q1的热量,不完全燃烧生成S(s)和H2O(l)时,放出Q2的热量,不完全燃烧生成S(s)和H2O(g)时,放出Q3的热量,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B.Q1>Q3>Q2C.Q2>Q1>Q3D.Q3>Q2>Q115.已知:C(s)+O2(g)====CO2(g),△H=-393.51kJ/molC(s)+1/2O2(g)====CO(g),△H=-110.5kJ/mol,则反应C(s)+CO2(g)====2CO(g)△H的值为( )A.-283.0kJ/molB.172.5kJ/molC.283.0kJ/molD.504.00kJ/mol16.已知反应B→A,B→C的等压反应热分别为ΔH1和ΔH2,那么A→C的ΔH3与它们的关系是()A.ΔH3 =ΔH1+ΔH2 B.ΔH3 =ΔH1 - ΔH2C.ΔH3 =ΔH2-ΔH1 D.ΔH3 = 2ΔH1+ΔH217.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g),ΔH=-197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l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2Q2=Q1B.2Q2<Q1C.Q2<Q1<197kJ/mol D.Q2=Q1<197kJ/mol18.同温同压下,下列放热反应放出热量Q2>Q1的是()A.2H2(g)+O2(g)= 2H2O(g),△H= -Q1kJ/mol2H2(g)+O2(g)= 2H2O(l),△H= -Q2kJ/molB.S(s)+O2(g)= SO2(g),△H= -Q1kJ/molS(g)+O2(g)= SO2(g),△H= -Q2kJ/molC.C(s)+O2(g)= CO2(g),△H=-Q1kJ/molC(s)+1/2O2(g)= CO(g),△H= -Q2kJ/molD.H2(g)+Cl2(g)= 2HCl(g),△H= -Q1kJ/mol1/2H2(g)+1/2Cl2(g)= HCl(g),△H= -Q2kJ/mol19.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3.2kJ热量,下列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H= +241.6kJ·mol-1B.2H2(g)+O2(g)=2H2O(l);∆H= -483.2kJ·mol-1C.H2(g)+12O2(g)=H2O(g);∆H= +241.6kJ·mol-1D.2H2(g)+O2(g)=2H2O(g);∆H= -483.2kJ·mol-1班级姓名学号20.已知在通常情况下,1g乙烯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为50.4kJ,试写出乙烯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1.发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火箭是用肼(N2H4)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热效应练习题2009.9-3 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0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3.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4.下列对H2(g)+ Cl2(g)=2HCl(g) ΔH(298K)=-184.6kJ/mol的叙述正确的是()A.1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kJB.1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kJC.在101kPa,25o C的条件下,1mol H2(g)和1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kJD.在101kPa,25o C的条件下,1mol H2和1mol 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吸收的热量为184.6kJ 5.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g) === CO2(g) △H = -393.51kJ·mol-1C(金刚石) + O2(g) === CO2(g) △H = -395.41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C.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7.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条件C.反应物的多少D.表示反应热的单位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是很易发生的C.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是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9.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ΔH2大于零C.该反应ΔH2= -571.6kJ/mol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10.下列关于ΔH(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ΔH>0时,反应吸收热量;ΔH<0时,反应放出热量;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无关D.ΔH的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得1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0晶体和NH4Cl混合搅拌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锌放入稀硫酸中D.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12. 已知25℃、101kPa下,Al在氧气和臭氧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4Al(s) + 3O2(g) === 2Al2O3(s) △H = -2834.9kJ·mol-14Al(s) + 2O3(g) === 2Al2O3(s) △H = -3119.1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O2比O3更稳定B.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由O3变O2为吸热反应D.等质量时,O3比O2能量低13、下列酸与碱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可用:H+(aq)+OH-(aq)H2O(l);ΔH=-57.3 kJ·mol-1来表示的是( )A.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Q1 kJ·mol-1B.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ΔH=-Q2 kJ·mol-1C.HNO3(aq)+NaOH(aq)NaNO3(aq)+H2O(l);ΔH=-Q3kJ·mol-1D.1/3H3PO4(aq)+1/2Ba(OH)2(aq)= 1/6Ba3(PO4)2(s)+H2O(l);ΔH=-Q4kJ·mol-114.amolH2S(g)完全燃烧生成SO2(g)和H2O(l)时,放出Q1的热量,不完全燃烧生成S(s)和H2O(l)时,放出Q2的热量,不完全燃烧生成S(s)和H2O(g)时,放出Q3的热量,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B.Q1>Q3>Q2C.Q2>Q1>Q3D.Q3>Q2>Q115.已知:C(s)+O2(g)====CO2(g),△H=-393.51kJ/molC(s)+1/2O2(g)====CO(g),△H=-110.5kJ/mol,则反应C(s)+CO2(g)====2CO(g)△H的值为( )A.-283.0kJ/molB.172.5kJ/molC.283.0kJ/molD.504.00kJ/mol16.已知反应B→A,B→C的等压反应热分别为ΔH1和ΔH2,那么A→C的ΔH3与它们的关系是()A.ΔH3 =ΔH1+ΔH2 B.ΔH3 =ΔH1 - ΔH2C.ΔH3 =ΔH2-ΔH1 D.ΔH3 = 2ΔH1+ΔH217.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g),ΔH=-197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l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2Q2=Q1B.2Q2<Q1C.Q2<Q1<197kJ/mol D.Q2=Q1<197kJ/mol18.同温同压下,下列放热反应放出热量Q2>Q1的是()A.2H2(g)+O2(g)= 2H2O(g),△H= -Q1kJ/mol2H2(g)+O2(g)= 2H2O(l),△H= -Q2kJ/molB.S(s)+O2(g)= SO2(g),△H= -Q1kJ/molS(g)+O2(g)= SO2(g),△H= -Q2kJ/molC.C(s)+O2(g)= CO2(g),△H=-Q1kJ/molC(s)+1/2O2(g)= CO(g),△H= -Q2kJ/molD.H2(g)+Cl2(g)= 2HCl(g),△H= -Q1kJ/mol1/2H2(g)+1/2Cl2(g)= HCl(g),△H= -Q2kJ/mol19.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3.2kJ热量,下列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H= +241.6kJ·mol-1B.2H2(g)+O2(g)=2H2O(l);∆H= -483.2kJ·mol-1C.H2(g)+12O2(g)=H2O(g);∆H= +241.6kJ·mol-1D.2H2(g)+O2(g)=2H2O(g);∆H= -483.2kJ·mol-1班级姓名学号20.已知在通常情况下,1g乙烯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为50.4kJ,试写出乙烯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1.发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火箭是用肼(N2H4)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2(g) + 2O2(g) = 2NO2(g) △H= 67.7kJ·mol-1;N2H4(g) + O2(g) = N2(g) + 2H2O(g) △H= -534kJ·mol-1;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2.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放出热量为5×105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1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有:C4H10(g)+13/2O2(g)==== 4CO2(g)+5H2O(g),△H= kJ/mol23.已知CH4(g)+2O2(g)===2H2O(l)+CO2(g);ΔH=-890kJ/mol,现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共0.75mol,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18g液态水,并放出515kJ热量,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H2O(l);△H1=Q1 kJ/molC2H5OH(g)=C2H5OH(l);△H2=Q2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