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艺术设计编【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7章 戏曲舞台美术)【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7章 戏曲舞台美术)【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e8dafd1a417866fb94a8e40.png)
3.脸谱是戏剧角色图案化的脸部化妆,一般用于( )[青岛大学13年研] A.净、丑 B.生、旦 C.净、生 D.丑、生 【答案】A
4/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是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是镜框式舞台,而不是四面观戏 的舞台,清光绪年间成为戏曲改良的生力军。
A.易俗社 B.三庆会 C.警世戏社 D.上海新舞台 【答案】D 【解析】1906 年夏月珊、夏月润和潘月樵等在上海创建新舞台,它将中国传统的“三 面观”式舞台改为西洋的镜框式舞台,使用了幕布、布景和转台,同时最先实行了买票制。
二、多项选择题 1.行头是戏曲服装的统称,《扬州画舫录》将其分为( )。 A.衣箱 B.盔箱 C.杂箱 D.把箱 【答案】ABCD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7 章 戏曲舞台美术
【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点较为简单,在历年真题中尚未涉及,但作为戏曲常识,需要考生了解在戏曲 舞台中相关的人物造型、场景造人物造型指人物的装束和形貌化妆,特点为可舞性、装饰性和程式性。其构成有: (1)行头。即戏曲服装的统称。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其中杂箱包括髯口、靴 鞋、面具、乐器及部分砌末;把箱包括刀枪把子、銮驾器仗。 (2)戏衣。即戏曲服装,有蟒袍、宫衣、箭衣、马褂、褶子、茶衣、斗篷、龙套衣等。 (3)戏鞋。即传统戏曲使用的各种靴鞋,包括厚底靴、快靴、薄底靴、洒鞋、旗鞋等。 (3)面具。又称“脸子”“假面”,是指演员面部塑型化妆。 (4)脸谱。即戏曲脚色图案化的脸部化妆,一般用于净、丑两行。红色表示忠勇,黑色 表正直,白色表示奸诈等。 (5)俊扮。又称“素面”“洁面”,是指戏曲的美化化妆,略施彩墨以求美观,一般用 于生、旦两行角色。 (6)变脸。即戏曲的情绪化妆,指当场实现面部装饰的变化,发展成一种特技,方法有 抹暴眼、吹粉、扯脸等。 (7)髯口。即戏曲表演时戴的假胡须,有黑、灰、白三种色彩,区别不同年龄,常见 的有三(三髯)、满(满髯)、扎(扎髯)、丑三髯、一字髯、吊搭髯、四喜髯、五撮髯等。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25a3424d4d8d15abe234ef8.png)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填空题1.宋代词体歌曲《扬州慢》和《杏花天影》的曲作者是()。
【答案】姜夔2.“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吴道子和()的绘画风格。
【答案】曹仲达3.记录元代杂剧作家与作品的文献有()的《录鬼簿》。
【答案】钟嗣成4.青花与釉里红于()代烧制成功,开辟了彩绘装饰的新领域。
【答案】元5.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______。
【答案】《舂米舞》6.《带绿色条纹的肖像》的作者是()。
【答案】亨利•马蒂斯7.新启蒙时代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主义话剧代表作有锦云的《狗儿爷涅槃》、高行健的《车站》和刘树纲的______。
【答案】《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8.美国现代舞训练体系影响最大的是()体系,它大大提高了动作表现力,适于表现强烈的内心矛盾。
【答案】玛莎•格雷厄姆9.()是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源地,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答案】德国10.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_。
【答案】孟欣二、名词解释1.正剧答: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得多。
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它是一种同时混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
正剧的诞生是因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戏剧本身面临着变革的必然性。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
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
他把这种体裁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作“严肃喜剧”。
2.皮黄腔答:皮黄腔是我国戏曲声腔的一种,以二黄、西皮为代表。
二黄调发源于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的长江中游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活动于安庆至汉口间的广大地区。
西皮调来源于西北的秦腔,在汉水流域发展成襄阳调,到汉口一带与二黄调汇合,被当地艺人称作“西皮”。
皮黄腔在长江流域分布很广,是汉剧、湘剧、桂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
乾隆末年,徽班带二黄调进京,对后来京剧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3.郑正秋答:郑正秋(1889-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广东潮阳县成田人,导演,编剧,中国电影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家庭伦理片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艺术硕士考研艺术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
![艺术硕士考研艺术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f99da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6.png)
艺术硕士考研艺术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在艺术硕士考研中,艺术综合科目《艺术学基础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学研究的基础,它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领域,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以及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就艺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考试内容以及备考建议展开论述。
一、艺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艺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艺术硕士考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研究的基石,它有助于考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批评和分析,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
其次,艺术学基础知识能够拓宽考生的艺术视野,了解不同艺术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并从多个层面审视艺术现象。
再次,艺术学基础知识对于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因为它能够为考生提供专业的知识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创作出符合艺术规律和风格的作品。
二、考试内容考生在备考《艺术学基础知识》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 艺术理论:包括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鉴赏理论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理论,包括古代艺术理论、现代艺术理论等,并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理论对艺术实践的影响。
2. 艺术史:涵盖了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艺术发展史。
考生需要熟悉各个时期的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3.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考生需要了解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艺术的塑造。
同时,还需要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和趋势,如数字艺术、媒体艺术等。
三、备考建议备考《艺术学基础知识》时,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建议:1. 宏观把握:从整体上把握艺术学基础知识的体系结构,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形成全局观。
2. 阅读经典文献:通过阅读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献,如《艺术的艺术》、《艺术创造的本质》等,提高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3. 多角度比较: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共性和差异性,培养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
艺术学复习攻略湖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指南
![艺术学复习攻略湖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f4e9a5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3.png)
艺术学复习攻略湖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指南艺术学是湖南省考研艺术类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对考生而言,掌握一套高效的复习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考生提供一份全面的湖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指南,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了解考纲首先,考生需要详细阅读并了解湖南省考研艺术学的考纲。
考纲中包含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和考试要求,这对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考生可以根据考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制定复习计划针对考试时间和个人情况,考生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可以按照章节划分,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和时间。
同时,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考虑到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综合复习和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系统学习基础知识艺术学的基础知识是考生复习的重点之一。
考生需要系统学习艺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发展历程。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的学术文章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做好笔记整理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可以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将重要的概念、理论和名词等整理成笔记。
通过整理笔记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方便后期的复习回顾。
五、多做习题和模拟题艺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增加实践的练习。
可以通过做习题和模拟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经验。
同时,做题的过程也是复习知识点的重要方式之一。
六、参加讨论和交流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是提高复习效果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参加学习小组、讨论班等形式来与他人分享经验和观点,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注意休息与调节复习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和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
适当的休息和锻炼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八、背诵重点内容艺术学复习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名词需要考生进行背诵。
可以通过编写词条卡片和背诵录音等方式进行背诵,提高对重点内容的记忆。
九、参考书籍推荐在复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籍也是很重要的。
艺术学复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美术史复习指南
![艺术学复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美术史复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c6dc8d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2.png)
艺术学复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美术史复习指南艺术学是广泛涉及艺术历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科,对于准备参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艺术学美术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提供一份复习指南,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复习艺术学美术史。
一、古代历史与艺术古代历史与艺术是艺术学美术史中的重要内容。
在复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考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艺术流派进行复习。
例如,可以从早期的古埃及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古印度艺术等开始,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此外,还需要关注古代文明中的艺术与宗教、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关系。
例如,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是其宗教信仰和君主制度的产物,而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则多是为了表现人的高尚完美。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此要重点复习。
考生可以了解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建筑和绘画,比如哥特式建筑和马赛克艺术的特点。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等地成为艺术的中心,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备受赞誉。
复习这一部分还需要关注各个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需要掌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圣母子像》等重要作品。
三、近现代艺术近现代艺术是艺术学美术史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知识主要包括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
对于近现代艺术的复习,考生可以从印象派的诞生开始,了解莫奈、雷诺阿、德加等艺术家的风格与作品。
随后,可以进一步学习后印象主义的画家,如凡高、塞尚等。
对于立体派、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考生需要了解各自的创始人、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并能够分析其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四、中国艺术史中国艺术史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部分,也是考研艺术学美术史的重要内容。
复习这一部分时,考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复习,包括古代艺术、宋元明清时期的艺术以及现代艺术。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舞蹈编 第2章 舞蹈的起源)【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舞蹈编 第2章 舞蹈的起源)【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254daac763231126fdb113b.png)
第2章舞蹈的起源【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系统简单,多以选择、简答题出现在考题中,要求考生牢固识记六种舞蹈起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观点即可。
【考点归纳】一、模仿论模仿论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
其理论观点有:(1)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舞蹈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
(2)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3)有些舞蹈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
(4)不同的模仿对象和媒介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
二、游戏论游戏论是18世纪德国的诗人、艺术理论家席勒依据康德“艺术像游戏一样,都是自由的活动。
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的成功”而提出的艺术起源理论。
其理论观点有:(1)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
(2)游戏是自由的人性的表现,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三、巫术论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提出者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
泰勒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灵魂,把自然界看成是万物有灵的世界,从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舞蹈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内容,有的甚至离不开舞蹈。
舞蹈是伴随这些活动产生的辅助活动。
四、表情论表情论由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提出。
其理论观点有:(1)艺术起源于表现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即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
五、性爱论性爱论是指舞蹈起源于性爱的理论。
虽然其没有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等艺术起源论那样历史久远,但却受到愈多的学者重视。
(一)性爱论的论述(1)达尔文断言:“音乐舞蹈起源于性的冲动,起源于恋爱。
”(2)蔼理斯说:“舞蹈不仅与宗教有紧密的关系,它与爱情也有同样的紧密关系”。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学习辅导书-第八编 艺术设计【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学习辅导书-第八编 艺术设计【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ad58b7f76eeaeaad1f330d1.png)
第八编艺术设计
【知识框架】
第1章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
8.1.1 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艺术设计的属性和特征,首先讲述了设计的含义和作用,进而是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
本章考点以填空、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为主。
在学习时,需要着重掌握艺术设计理念,包括设计要素、设计原则、设计思维、设计程序等等,还要将这些设计理解结合到具体的设计案例中,以便分析时作答。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艺术设计概述★★★
1.设计的含义与作用(见表8-1-1)
表8-1-1 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2.艺术设计的含义、特征与作用(见表8-1-2)
表8-1-2 艺术设计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考点二:艺术设计的理念★★★★
1.设计要素(见表8-1-3)
表8-1-3 设计要素
2.设计原则(见表8-1-4)
表8-1-4 设计原则
3.设计思维(见表8-1-5)
表8-1-5 设计思维
4.设计程序(见表8-1-6)
表8-1-6 设计程序
5.设计方法(见表8-1-7)
表8-1-7 设计方法。
2017年艺术硕士(MFA)《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复习全书-第10章 艺术创作【圣才出品】
![2017年艺术硕士(MFA)《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复习全书-第10章 艺术创作【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6d79d4dff00bed5b9f31d61.png)
第10章 艺术创作一、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一)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1.艺术家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2.艺术家应具备的才能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3.艺术生产的独特规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既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精神生产,更不同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征。
正是艺术生产这些独特的规律,使得作为艺术生产创造者的艺术家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4.艺术家的特征(1)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由于艺术生产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在艺术家这一总称下,又有许多各自不同的艺术分工。
例如,在艺术生产中存在着个体性艺术生产和集体性艺术生产的区分,因而,艺术家既包括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家、雕塑家、画家等,也包括以集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编剧、导演、演员、美工等。
在戏剧、电影、电视、舞剧、交响乐等这样一些集体创作的艺术形式中,整个作品的艺术形象是由许多艺术家们组成的创作集体来共同完成的。
(2)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生产,真正的艺术家绝不把艺术作为谋生或获取名利的手段,而是看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并为之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
例如,司马迁遭受酷刑后发愤著书,写出了将历史的科学性和文学的优美性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巨著《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曹雪芹晚年在“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钱来付酒家”的贫困清苦的生活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正如曹雪芹自己所讲:“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执着的爱,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往往转化成为强烈真挚的感情,成为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内在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讲,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呕心沥血之作。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2章 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2章 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ce33cd501f69e314232948c.png)
第2章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考生深入理解,主要阐述了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其中构思与构图、意境、风格是重点内容。
考生需要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构思与构图及二者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空间、笔触、素材与节奏的相关内容;重点掌握意境与风格的含义、构成要素与特征等内容。
【考点归纳】一、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一)美术作品的内容内容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总和,一般表现为具体可感的现象形态,通过视觉形象唤起人的想象。
作品内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通常紧密融合,不可分割。
(1)客观因素:又称“题材”,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现实生活和对象;(2)主观因素:又称“主题”,是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和对象的认识、评价、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二)美术作品的形式形式是作品的存在方式,分为:内形式,即内容诸因素的内部组织和结构;外形式,即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的组成方式。
(三)美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内容是主导,形式的选择和确定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积极、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
二、美术作品的构思和构图(一)构思构思指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取舍、创作意念的酝酿和确定、题材的选取和提炼、表现形式的选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的预想等。
艺术构思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想象活动。
(二)构图构图意为组合、构成,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
(三)构思与构图的关系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思与构图密不可分。
构图是构思基础上的具体构图;在构图过程中,构图对原先构思中的预想效果和审美形象不断予以修正,有时甚至会萌发新的构思。
2017年艺术硕士(MFA)《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复习全书-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圣才出品
![2017年艺术硕士(MFA)《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复习全书-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2031d527c1cfad6185fa795.png)
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艺术的社会功能(一)概述1.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样一个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最终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2.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以审美价值为基础,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1)含义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认知作用的两个方面①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艺术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b.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竹。
c.除文学作品以外,其他艺术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审美认知作用例如,电影、电视、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都能够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将早已逝去的古代生活或难以见到的异国生活置于人们眼前,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中外古今的社会生活的了解,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形象资料。
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a.以电视艺术为例,专门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等,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大量观众,是因为它们充分调动了电视的先进手段与艺术手法,将上至宇宙天体、下至地理生物的广博内容,以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电视观众,使人们在欣赏电视精美画面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科学文化知识。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考点复习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考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8d47b528ea81c758f5786f.png)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点复习第一编音乐【知识框架】第1章概述1.1.1 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了音乐的特性、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音乐、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本章考点以填空、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为主,在学习时,要完整把握音乐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掌握其基本内容;同时,要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在应用时的不同情况以及同其他艺术相结合的形式与内容,以便答题时举例。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音乐的定义和特性(见表1-1-1)★★表1-1-1 音乐的定义和特性考点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1原始时代(1)发展概况音乐早在原始时代就已经产生(萌芽状态),已有相对固定的音高和或长或短的节奏。
(2)特点①实用性远大于审美性。
②因人类多种需求而产生,早期音乐具有混生性(如混合舞蹈、诗歌、美术、音乐等因素)。
2奴隶社会阶段(1)发展概况音乐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音乐中的一部分成为了等级制度(即“礼”)中的一部分。
(2)特点加强了音乐的娱乐性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提升了音乐演奏的职业化程度。
3封建时代(1)发展概况社会阶层开始细化,分工更加明确,这一时期的音乐类型和功能有了多种呈现方式。
(2)发展原因①统治者追求精神上的娱乐与消遣。
以贵族和统治阶级为中心,收集了统治区域内部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得音乐之间相互交流融合。
这是音乐发展最主要的原因。
②贸易往来频繁,使得音乐表演的场地逐渐增加,城镇从事专业音乐活动的人增多,偏远地区的民间艺人逐渐向城市迁徙,促进了音乐的繁荣与音乐体裁的多样化。
(3)特点音乐生活更为丰富,作品题材更为广泛。
宗教音乐的传入,使得寺庙和教堂开始成为传播宗教音乐的场所。
4工业文明时代(1)发展概况这一时期音乐的表现形式、乐器的制作和音乐理论的系统化研究都更加精确,在音乐的记录上更加细致完整,传播方式上更加多样化。
(2)发展原因及特征①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进而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戏曲编 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戏曲编 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f4ea25f7c1cfad6185fa74a.png)
3.戏曲的演出队伍主要包括( )等几种。 A.江湖班 B.家班 C.科班 D.坤班 E.业余班社 【答案】ABE 【解析】江湖班,宋元时期出现的以卖艺为生的戏曲表演队伍。家班,即家庭戏班,民 间戏曲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私家蓄养童伶,延师教习,专为私人家中演戏之用。家班多为昆 曲班,是明清时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业余班社,广大戏曲业余爱好者组成的队伍。
4 / 4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演出在流动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很难依靠原态模拟生活,制造真实幻觉来进行艺术创作, 只能通过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生活本质的内容。
(3)戏曲的虚拟性的心理基础是戏剧的舞台假定性。 (4)戏曲的虚拟性的两个方面 ①对舞台时间和空间的处理灵活性上 在戏剧假定性的基础上,利用舞台手段,延展空间和时间(一个圆场,十万八千里;几 声更鼓,夜尽天明)。 ②表现手段的程式性 道具、服装、化妆等舞台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已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可以认知的虚拟 环境、情绪,同时通过符号感极强的程式化表演,将情绪、叙事线索、美感等传达给观众。 (5)戏曲的虚拟性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得意(神)忘形”的创作原则 戏曲的虚拟性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得意(神)忘形”的创作原则,即捕捉描写对象的 神韵和本质,不刻意追求外形的肖似和逼真。 (6)虚拟的手法解放了戏曲舞台,为创作者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
5 / 4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Leabharlann
(3)剧场演出。从宋元时代的瓦舍勾栏,到明清时代的戏馆茶楼,到近代的都市剧场, 剧场都是戏曲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营业性的剧场演出,是戏曲艺人谋生的主要出路。
(4)广大民众的自娱演唱活动。爱好戏曲艺术的人,从封建士大夫到市井平民,都有 自娱自乐的戏曲演唱活动。群众性的戏曲演唱活动中有比较稳定的组织如曲社、票房、围鼓 堂等。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190ca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1.png)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第1章概述【考情分析】本章是美术篇的概述部分,却是考察的重点章节,需要考生重点识记,主要知识点如下:1.了解美术一词的历史。
2.重点识记掌握美术的几种起源说,重点掌握美术的社会功能。
3.了解并识记艺术门类的划分,全面了解主要的美术门类类型,对中国传统书画门类进行全面的把握。
【考点归纳】一、“美术”一词的历史(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作成可视的、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
(2)美术一词最初由德国美学家莱辛创用。
法国巴托的《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促进“美的艺术”的确立。
汉语中“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自日本引入。
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美术(一)艺术的起源1.模仿说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2.游戏说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表现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欧美现当代美学家等。
该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4.巫术说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见诸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
其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雷纳克、萨罗蒙赖纳许、吉德逊等。
5.劳动说劳动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论,19世纪广泛流传。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剧编 第1章 概述)【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剧编 第1章 概述)【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08e0d574693daef5ef73dcc.png)
第1章概述【考情分析】本章作为戏剧篇的概述,理论性较强,容易出现在论述题中,因此需要考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戏剧的概念、特点,重点掌握戏剧的几项功能,理解戏剧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考点归纳】一、戏剧的概念(一)戏剧的含义戏剧的本质是演员扮演人物故事。
戏剧是指由古希腊人创造、在西方形成悠久传统,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由演员按照逼真的审美观念在舞台上以说话和扮演人物故事方式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话剧”的由来话剧是源于欧洲的以语言和形体动作为主要艺术手段的剧种,它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其名称来源于中国话剧家洪深。
早期话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或文明戏。
(三)戏剧的特点(1)演员与观众共处于剧场这样一个实在的物理空间(不论剧场的形式或形制如何);(2)演员以言语、表情、肢体等动作手段扮演人物的生活故事;(3)观演之间及观众与观众之间形成了活生生的情感交流关系。
(4)动作是戏剧的本质。
二、戏剧的功能(一)审美功能原始戏剧具有“娱神”的实用功能,其表演通常包括舞蹈、歌唱、吟诵、表演、对称的形式感、以故事的方式表现的神的命运、仪式感等,这些都是美感的具体外化。
后宗教功能弱化,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
(二)娱乐功能(1)中世纪前戏剧的宗教功能突出。
(2)中世纪晚期,由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兴起,娱乐性成为其重要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中充满了大量的娱乐性技巧手段,使其作品审美价值、娱乐价值和思想价值兼备。
(三)教育功能戏剧的教育功能指戏剧通过对生活、历史和人类复杂命运特性的模拟,以感动人、教育人,并给人审美快感。
戏剧成为独立艺术形式后,其教化或教育功能仍然存在。
表现为:增加观众的文史知识,塑造民众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交流功能戏剧的交流功能是指戏剧以独特的艺术形象而深刻形象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想与情感共鸣,将人们引向美好的精神世界。
三、戏剧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一)戏剧是综合艺术戏剧作为一种独特形式,同时诉诸人的视听感官,并经由这些感官刺激而引起人们更复杂的情感与思想的活动,属于综合艺术,这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单一性”。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音乐编 第1章 概述)【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音乐编 第1章 概述)【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b5ed17f6f1aff00bed51ef5.png)
(三)音乐的美育功能 音乐的美育功能是指音乐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悦,进而达到陶冶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能 力与趣味的效果。 (四)音乐的实用功能 音乐的实用功能以人的听觉感受能协调和引起人的另一种生理反应,或促使人的心理产 生变化为基础,主要应用于集体劳动、工业、商业和医疗等领域。
3.受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 )世纪出现了音乐的异化现象,一些以新技术和新 实验为特点的作曲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和人类的传统审美思维。
A.18 B.19
3/8
圣才电子书
C.20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21
【答案】C
4.( )是最重要的艺术歌曲的发源地。 A.印度 B.巴西 C.古巴 D.德奥 【答案】D 【解析】德奥是艺术歌曲的发源地。艺术歌曲随着 19 世纪中产阶级的兴起而获得广泛 传播和普及,一般是指具有较高艺术情趣,在歌词、旋律或伴奏方面不同于民歌或群体大众 的歌曲,它往往代表着较高知识阶层的审美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音乐的社会功能包括( )。 A.认识功能 B.教育功能 C.实用功能 D.运动功能 E.美育功能 【答案】ABCE
2.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 )。 A.意境 B.肌理 C.内容 D.形式 E.结构 【答案】DE 【解析】音乐是一门非描述性的艺术,不能描写生活中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感官
二、音乐的社会功能 (一)音乐的认识功能 认识作为客观存在的音响运动,听者通过联想去“认识”自然界的某种现象或某一生活 场景;认识音乐的民族特点、时代风格、体裁样式以及创作者想表现的某种情绪或情感。 (二)音乐的教育功能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4章 美术批评与鉴赏)【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4章 美术批评与鉴赏)【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508eb1f33687e21af45a99a.png)
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考情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是阐述中外主要的几种美术批判理论,需要考生掌握中国与外国历史上的几种美术批评论的相关内容,重点识记“六法论”“南北宗论”和“图像学”。
【考点归纳】一、中国(一)传神论传神论出现在公元4世纪,受到汉末魏初名家论“言意之辨”和魏晋玄学的影响。
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
其发展状况如下:(1)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描绘对象的心理特征,形神是针对画人物而提出的。
(2)唐代的传神论主要作为人物画的审美标准被运用。
(3)五代以后山水、花鸟画大盛,提出了抒情寄意的美学命题。
(6)宋代之后,写意论成为更流行的审美准则。
(二)六法论“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六法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1.内容根据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述可知,画有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钱钟书的“六法论”(1)“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骨法用笔”是指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3)“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4)“随类赋彩”是指着色;(5)“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6)“传移模写”是指临摹作品。
(三)南北宗论“南北宗论”是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1)南宗。
南派的祖师为唐代诗人王维,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
董其昌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f4eea8bbcd126fff6050b6f.png)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填空题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______。
【答案】尤金•奥尼尔2.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______。
【答案】《六代舞》3.门德尔松的《______》序曲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音乐会序曲。
【答案】仲夏夜之梦4.()是代表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高峰的著名画家,代表作品有《圣家族》、《基督诞生》等。
【答案】埃尔•格列柯5.宋瓷中______的造型最具时代特色,它小口短颈,丰肩细腰线条流畅,挺拔劲健,充分体现了宋人崇尚典雅风度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答案】梅瓶6.二战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以______的产生和发展为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两者一脉相承,在设计风格上,都具有反装饰传统,形式简洁,注重功能,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答案】国际主义风格7.()在清初传入北京,成为北京城里势力强大的戏曲声腔,被称为“京腔”。
【答案】弋阳腔8.清代号称“诗书画三绝”的著名艺术家是()。
【答案】郑板桥9.《海盗》舞剧取材于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同名叙事长诗。
【答案】拜伦10.明清以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叫()。
【答案】传奇二、名词解释1.黄梅戏答:黄梅戏是我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
它起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原名“黄梅采茶调”,在安庆一带称为“怀调”。
辛亥革命时期,黄梅戏开始有了固定班社。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发展迅速,代表性艺术家有严凤英、王少舫,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2.《长生殿》答:清传奇。
洪升撰。
康熙二十七年完稿。
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在此剧之前,已经有自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以及白朴《梧桐雨》杂剧、吴世美《惊鸿记》等。
洪升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
《长生殿》把李隆基和杨玉环写成千古情种,又写出帝妃的特殊爱情造成中央政权的腐化,引发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祸害。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电影编 第4章 电影的类型与体裁)【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电影编 第4章 电影的类型与体裁)【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21243c70b1c59eef8c7b4e1.png)
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少,不是历年真题的考察重点,由于本章与其他章节知识点有重叠之处,因此仍需要考生识记掌握。
考生要掌握主要的电影类型划分,中外电影不同类型的划分、电影类型的代表性作品等。
【考点归纳】一、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一)电影类型(1)片种的类型,即故事片(剧情片)、纪录片、戏曲片、科教片、美术片(动画片)等相对类型的划分。
(2)内容的类型,即注重内容表现性质和题材差异的类型划分。
①喜剧、悲剧、正剧的表现内容的类型区别;②历史剧、现代剧的对象内容的区别;③农村、都市、儿童、军事等题材的区别。
(3)表现的类型,即体裁性质的类型范畴,如西部片、歌舞片、犯罪警匪片、科幻片等。
(二)中国电影类型1.喜剧(1)从通俗的意义看,喜剧是人类本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对生活需求的一种自然流露。
喜剧现象是风俗喜剧的现实基础。
从生存艰难的角度看,喜剧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抗形式,是人类对生存的不满催发的某种形式,促使批判性喜剧的产生。
(2)喜剧片是电影的较早形式。
卢米埃尔的影片《水浇园丁》中的喜剧噱头标志着最早喜剧的诞生。
(3)中国喜剧发展历程。
1922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喜剧片《掷果缘》诞生,20年代谐噱片,30年代悲喜剧与社会喜剧,40年代讽刺喜剧与风俗喜剧,50年代人民生活喜剧,60年代温婉生活喜剧,70年代幽默喜剧,80年代家庭喜剧,90年代诙谐喜剧,世纪之交贺岁喜剧。
《甲方乙方》等的出现是大众文化时代中平民化娱乐潮的成功标志。
2.悲剧(1)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导源是现实与理想的幻灭。
悲剧是人类艺术长河中长盛不衰的艺术表现类型。
(2)悲剧的类型有:产生于社会现实和生存矛盾的生活悲剧;产生于心理期求与环境的精神悲剧。
(3)中国悲剧发展历程。
20年代伦理悲剧片,30年代社会问题悲剧,抗战时期战争悲剧,40年代家庭悲剧与社会悲剧,50~60年代阶级压迫悲剧,80年代历史悲剧与文化心理悲剧。
知识点精讲省考研艺术设计学全科备考指南
![知识点精讲省考研艺术设计学全科备考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9535f4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c.png)
知识点精讲省考研艺术设计学全科备考指南在准备省考研艺术设计学全科的备考过程中,针对知识点的系统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精讲省考研艺术设计学全科的备考知识点,并给出相应的备考指南。
一、立体构成与空间关系立体构成与空间关系是艺术设计学中的重要基础,它涉及到几何形体的构成、空间的创造以及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1. 立体构成原理:理解基本的形体构成原理,包括点、线、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展开与变化。
2. 空间关系处理:熟悉不同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处理方法,比如重叠、叠加、穿插等。
3. 透视原理: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角度的透视关系及透视线的运用。
二、色彩与光影色彩与光影是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能够赋予作品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1. 色彩基础知识: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分类与搭配原则。
2. 色彩效果表现:掌握色彩效果的表现方法,包括色彩的明暗变化、对比关系以及在特定背景下的表现效果。
3. 光影处理技巧:熟悉光影的表现方法,了解光照角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效果对作品的影响。
三、材料与技法运用艺术设计作品的材料与技法运用直接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1. 材料特性与运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包括纸张、绘画材料、雕塑材料等。
2. 技法运用与表现:熟悉不同的艺术技法,比如素描、平面设计、雕塑等技法的运用方法和表现效果。
3. 材料与技法的组合:掌握将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组合运用的能力,实现艺术设计作品的创新和多样性。
四、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理论与批评是在备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们对于理解艺术设计的本质和背后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1. 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包括西方艺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艺术流派。
2. 艺术理论:熟悉不同的艺术理论,包括形式主义、象征主义、构成主义等,理解其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编
第1章概述
【考情分析】
本章是美术篇的概述部分,却是考察的重点章节,需要考生重点识记,主要知识点如下:1.了解美术一词的历史。
2.重点识记掌握美术的几种起源说,重点掌握美术的社会功能。
3.了解并识记艺术门类的划分,全面了解主要的美术门类类型,对中国传统书画门类进行全面的把握。
【考点归纳】
一、“美术”一词的历史
(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作成可视的、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
(2)美术一词最初由德国美学家莱辛创用。
法国巴托的《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促进“美的艺术”的确立。
汉语中“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自日本引入。
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美术
(一)艺术的起源
1.模仿说
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2.游戏说
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
表现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欧美现当代美学家等。
该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4.巫术说
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见诸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
其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雷纳克、萨罗蒙赖纳许、吉德逊等。
5.劳动说
劳动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论,19世纪广泛流传。
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
相对于其他学说,劳动说更具体、更科学,从根本上阐释了文学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文学起源的最根本的学说。
(二)美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认识功能
美术的认识功能是指美术作品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2.教育功能
美术的教育功能是指美术通过形象的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意活动,从
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
3.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指美术使人在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中达到培养和发展美感,形成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陶冶性情与人格的作用。
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本质而又最普遍的功能。
总之,美术的社会作用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普及教育,开拓文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人的精神素质。
三、美术门类的划分
(一)现代美术门类
1.艺术门类的划分
艺术门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具有不同的类型,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艺术门类的划分
2.美术门类类型
现代常见的美术的五个重要门类为:建筑、雕塑、油画、版画、工艺美术。
其中,油画起源于欧洲,其奠基人是15世纪初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版画最早出现在隋唐,作品为木刻版画《金刚经》。
(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
1.人物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为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和《人物驭龙》帛画。
其代表人物有陈洪绶、任伯年。
(1)类型。
①从题材类别上分:人物、道释(描写仙佛僧道者)、风俗、仕女、写真。
②从画法样式上分:工笔人物、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泼墨人物、白描人物、吴装人物。
(2)特点。
①善于选择具有认识与教育意义的题材。
②在平凡而广泛的选材中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侧重“神识风采”之美。
④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画面背景留白,计白为黑,人物位次遵循“主大从小”原则。
2.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
最早的山水画是南朝宗炳与王微继的《画山水序》和《叙画》。
北宋的郭熙父子《林泉高致》使山水画理论系统化。
王涛撰写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谱》)是古代最优秀的山水画论。
(1)类型。
山水画分为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
(2)特点。
①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实行宏观的总体的把握,更具程式化的手法。
③反对依样葫芦,主张灵活变化。
④以小观大,视点游动。
⑤重视“势”的表现与“开合起伏”。
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最早的独幅花鸟画是东汉陶仓楼的《双鸦栖树图》,第一位花鸟画家为东晋刘胤祖,代表人物有徐渭、朱耷、齐白石。
(1)类型。
①从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角度,花鸟画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②从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花鸟画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2)特点。
中国花鸟画形成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
4.书法
(1)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以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
它是中国文字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形成的特有艺术。
书法具有的实用价值和欣赏性的艺术价值。
(2)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书法艺术必须具备用笔、结构、字体、章法、墨法等艺术表现手段。
【专项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汉语的“美术”是()出现的。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解析】美术一词最初由德国美学家莱辛创用,汉语中“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自日本引入。
2.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并著有《美育书简》的德国美学家是()。
A.康德
B.叔本华
C.席勒
D.尼采
【答案】C
【解析】《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
3.已知的中国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产生于()时期。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西周
【答案】B
【解析】目前所能看到的具有中国人物画模型的是战国时代的两幅帛画。
一幅是1949年在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人物龙风帛画》,另一幅是1973年在长沙另一楚墓中出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