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高倍镜观察细胞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1 2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1 2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教学重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教学难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教具】显微镜,装片【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并回答讨论题,师提示。

1.提示: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播放PPT,为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细胞的显微图片,使学生从表观层面上对细胞的多样性有个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图片上不同形状的细胞具有相似之处吗?具体表现在哪个方面?”。

待学生们对所展示图片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和讨论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多种多样的细胞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学生实验)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镜柱、镜筒、镜臂、转换器、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1)镜头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2)粗(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升:逆时针旋转降:顺时针旋转(3)反光镜:分平面镜、凹面镜,调节视野的亮度(4)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探究1.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和亮度)、物像(数目和大小)有什么变化?物像视野物镜与玻片之间距离大小数目大小数目低倍镜高倍镜探究2.若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无色透明的洋葱表皮细胞时,应怎样调节视野的亮度?2.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二次备课】课堂小结: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3.注意①显微镜的使用原则:先低倍镜,后高倍镜(高倍镜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②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操作: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③显微镜成像特点:成放大、倒立的像④污物位置的判断:若移动目镜,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目镜上;若移动物镜,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物镜上;若移动装片,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装片上。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1.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对光调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遮光器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转动反光镜, 使观察到的视野为明亮的圆形。
调焦观察:
将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 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到通光孔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 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此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
四、练习观察动植物玻片标本 五、探究并讨论
1.转换高倍物镜后,你观察到的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
2.如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在目镜和物镜都不调换的 情况下,你如何判断污点的位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与物像放大有关的结构是什么? 目镜和物镜
2.光学镜头上刻有的字表示的是什么含义? 10×或40×表示放大10倍或40倍 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视野中是“P”,则实际是 “ d ”。即所观察的物像是上下左右相反的,玻片的实 际移动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思考: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将玻片标本如何移 动可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右下方
1.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
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B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2.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共8个),此
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
单目显微镜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1.2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课件(共34张ppt)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1.2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课件(共34张ppt) (共34张PPT)

自主学习反馈
2.使用高倍镜观察的顺序是( C )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 ③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自主学习反馈
3.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 容易压坏玻片。
探究新知
探究二: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探究新知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牙签, 清水,生理盐水,碘酒,洋葱鳞片,纱布
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探究新知
1.用干净的纱布把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
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以用什么染色?为什么要染色? 碘液(红墨水)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得更清楚
探究新知 讨论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
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
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探究新知 讨论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自主学习反馈
4.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增加了放大倍数
2.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 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显微镜的使用》第2课时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显微镜的使用》第2课时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
据课本P12内容深入、细心阅读、思考划出关键词,标出疑
问,脱离课本完成填空,思考问题。
(1)取镜的正确方法。
(2)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使镜臂朝
向,镜筒向前,镜座距实验台边缘左右。
(3)安装好目镜与物镜。(注意:手不要触摸到镜头!)
问题质疑,小组讨论:为什么不能用一只手拎着显微镜?(㊣提示:据显微镜相关结构思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光:(四转)
据课本P13内容深入、细心阅读、思考划出关键词,标出疑问,脱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题。
(1)首先转动,使镜筒。
(2)然后转动,使对准通光孔。
(3)再转动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
(4)左眼,右眼,转动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注意:不能用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思考,讨论:
如果目镜和物镜上的数字都看不清了,怎样区分高倍镜和低倍镜?(㊣提示:可以对实物进行观察对比总结!)
现有一部分细胞比较清晰,另一部分细胞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D.显微镜物镜被损坏
13.(2008益阳)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6分)
(1)左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
(2)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
特别说明:讲完操作后用大约一节课时间来练习显微镜的具体操作,一定让学生有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
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B.低倍物镜C.高倍物镜上D.目镜上

实验室常用 放大镜 倍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实验室常用 放大镜 倍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实验室常用放大镜倍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放大镜是实验室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通过放大物体的图像来帮助我们观察细微的结构或细节。

在实验室实验和研究中,放大镜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实验样品中的微小特征。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常用放大镜的倍数,帮助读者了解不同倍数放大镜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使用放大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确保我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放大镜进行实验和观察。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放大镜的选择和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本文的主题,阐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放大镜的种类以及实验室常用放大镜的倍数。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探讨放大镜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通过以上三部分的呈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放大镜在实验室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实验工作。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实验室常用的放大镜倍数,帮助读者了解不同倍数放大镜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在实验室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放大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放大镜的使用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正确使用放大镜,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放大镜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为实验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2.正文2.1 放大镜的种类放大镜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光学仪器,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手持式放大镜、台式放大镜和立体放大镜等几种主要种类。

1. 手持式放大镜:手持式放大镜通常较小巧轻便,适合用于观察小型样品或需要移动观察的场合。

手持式放大镜一般采用单个透镜或透镜组成像的方式,放大倍数一般较低,一般为2-10倍。

2. 台式放大镜:台式放大镜通常安装在支架上,稳定性较好,适合长时间观察或需要双手操作的情况。

台式放大镜放大倍数较高,一般为10-50倍,有些甚至能达到100倍以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1.2.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1.2.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教案设计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第一课时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步骤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训练归纳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小组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使用高倍显微镜;从观察结果比较归纳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距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倒置的虚像
物像往哪边偏,载玻片就往哪边移
3、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粗调,低倍调清晰物像移中央,换镜,细调,观察。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学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学习使用显微镜》是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章节,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科的初步实验技能训练。

内容特点在于通过实际操作显微镜,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的细胞结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维护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实验习惯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维护知识。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精细调焦和正确观察细胞结构。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生物学知识,但对显微镜的使用可能完全陌生。

他们对微观世界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

在操作显微镜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调焦不准确、操作不当等。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亲自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学习,同时强调操作中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2.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如何调节焦距才能清晰看到物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操作显微镜,互相交流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比较归纳法:对比不同类型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显微镜操作中的正确与错误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学法】:1.观察学习法: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注意细节和步骤,形成初步的操作印象。

2.实践操作法: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显微镜,在实践中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个人珍藏版】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学生笔记: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个人珍藏版】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学生笔记: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材料用具
Ⅰ、酵母菌(单细胞真菌),水绵(绿藻类低等植物),叶保卫细胞(高等植物),鱼或人红细胞(高等动物细胞)。

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碘液(将细胞核染成黄色)。

2)观察结果
Ⅰ、自然界的细胞具有多样性:植物细胞(水绵和叶保卫细胞)通常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真菌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叶绿体。

Ⅱ、绝大多数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含有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这说明了这些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注意:除实验观察的以上细胞外,自然界还存在没有成形核的细胞,如大肠杆菌。

只含有核糖体一种无膜包被的细胞器。

说明(菌):通常名称中含表形状字眼的菌为细菌,属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名称中不含表形状字眼的菌为真菌,属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等。

说明(藻):一般来说,蓝藻门更常用的称呼是蓝细菌,它们属原核生物,如蓝藻、发菜、颤藻等都属于蓝藻门。

蓝藻门以外的藻类都属于真核生物,如团藻、衣藻等。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魏尔肖等人发展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Ⅰ、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Ⅱ、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Ⅲ、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说明:新细胞主要是从老细胞中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的。

精卵结合成受精卵,或者通过现代生物科技使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等方式也可以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1《学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1《学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1《学习使用显微镜》教案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授课时间:课型:实验课课时:1核心素养生命观念: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

2.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能规范的使显微镜,并看到清晰的物象科学思维:通过显微镜和永久玻片观察微观的生物世界,并能观察细胞结构。

探究实践:通过图片,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等多种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解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态度责任:通过对显微镜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与实践,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与微观世界的好奇心。

1.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正确对光,调焦,从而观察清晰的物象.3.教学准备课件、显微镜,标本,擦净纸,显微镜的使用视频。

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创设环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课件:显微镜下的微小生物。

一滴水中有什么呢?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我们要研究细胞,首先要看到它。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看清楚就必须借助显微镜。

播放显微镜发展史介绍视频。

学生活动:自己浏览课本,了解显微镜发展史,以及常见的单目显微镜、双目显微镜、数码液晶显微镜等。

活动意图:了解显微镜发展史,及显微镜的功能及作用环节二:认识显微镜的构造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看教材P17,对照单目显微镜,从上到下辨认显微镜各部分结构。

两人一组,合作学习,认识显微镜结构。

2.教师示范:光学显微镜操作方法:①取镜和安放从镜盒中取出,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并安装目镜,强调手指不可触摸镜头。

②对光调光转动转换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大光圈对准通光孔→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目镜看到圆形明学生活动对照教材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功能。

分小组共同学习,认识显微镜,真实感受各部件的功能,如辨认目镜和物镜,调节准焦螺旋等。

观察,模仿,记忆。

耿直-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要点总结)

耿直-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要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目镜和物镜(反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2、高倍镜观察主要步骤: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问题一:低倍镜与高倍镜有何不同?问题二: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再换高倍镜观察?由于高倍镜的视野小,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问题三:转换成高倍镜后,再调节粗准焦螺旋行吗?绝对不行。

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

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碎玻片,损毁物镜镜头。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主要分类依据: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三、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罗伯特虎克第一个观察并命名细胞、列文虎克第一个看到活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魏尔肖对细胞学说作出重要补充(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同时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补充知识: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的放大倍数。

如:目镜为10X,物镜为40X,则长度和宽度均放大了400X,面积将放大160000X。

高一生物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高一生物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通过光学透镜进行二次放大
成像:倒立虚像(上下左右) 在同一平面旋转180度
2 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 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1、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2、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 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目镜与物镜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透镜




3 目镜与物镜
目镜(无螺纹)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物镜(有螺纹)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4 低倍镜到高倍镜
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明暗、物像清晰 情况依次是: 少、大、暗、低。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位置。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距载物台2cm) 2.选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三、调焦与观察
1.将玻片标本压在载物台上(材料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污点可能存在的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位置是:物镜,目 镜或装片)
•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 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 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实验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选择高倍镜,仔细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
记录观察结果
分析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得出结论。
绘制细胞的简图,标注主 要特征。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态、 大小、结构等特征。
01
03 02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观察到的细胞类型及特点来自红细胞形态近似圆形,无核,表面光滑,含有丰富的血 红蛋白,呈红色。
血小板
细胞质
细胞中充满的透明胶状物质,含有多种细胞器和 营养物质。
不同类型细胞的特点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有细胞膜、细胞质 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有细胞膜、细胞质 和细胞核。
原核细胞
无核膜,遗传物质裸露,无核 仁和染色体。
真核细胞
有核膜,遗传物质被核膜包裹 ,有核仁和染色体。
03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料和试剂
04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有些地方记录不够详 细和准确。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01
反思
02
对于焦距调节的问题,需要加强练习,提高操作熟 练度。
03
在选择细胞样本时,应更加注重细胞的活性,以保 证观察效果的真实性。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应更加注重 细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02
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通过物镜将物体放大,再通过目镜将物镜所成的像进 一步放大,从而实现观察物体的放大效果。
高倍镜的放大倍数较高,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细胞遗传物质DNA。
05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教案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教案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学生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细胞结构。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细胞,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几种常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高倍镜的调节和使用。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样本、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

2. 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图片,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节亮度、调节焦距等。

3. 示范:教师示范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样本。

5. 讨论: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讨论其功能。

6.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完成观察细胞报告,包括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

2. 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报告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1. 细胞样本的选择: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样本,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等,并解释选择这些样本的原因。

2. 染色剂的使用:介绍常用的染色剂及其作用,如碘液、苏木精-伊红染色等,并示范染色过程。

3. 观察和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细胞结构,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七、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细胞观察和记录的任务。

2.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 互动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和思考。

八、教学步骤1. 样本制备:教师演示如何制作细胞样本切片,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2. 染色: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染色剂染色,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1.2 显微镜的使用 8.30

1.2 显微镜的使用 8.30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走进实验室
实验课注意事项
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和安排,按操作规程认 真作好实验 不要乱动其他台上的器材,缺少的器材向老师要。 用完的物品要放回原处。碰碎的玻璃器皿要告知 老师,以便补充。 实验仪器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禁止擅自拆卸、 更换仪器及零部件。实验仪器如有问题报告老师。 要爱护仪器、设备,实验结束后,将水池、用过 的器皿洗刷干净;将桌面收拾干净;器材摆放整 齐;摆好凳子 实验室的一切物品(包括用过的废弃物)禁止带 出实验室。 每次实验后,安排一组学生清扫

课堂巩固
5、在显微镜下观 察细胞质流动时, 发现细胞质的流动 是顺时针,则实际 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顺时针 是 。
规律:研究细胞质环流 方向时,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方向和实际环流方 向一致。
课堂巩固
7、大部分的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 ,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 经过处理(如将标本切成很薄的切片 )。洋葱表皮、水绵、酵母菌等材料 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是因为 (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6.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
污点不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_______________ 污点不在物镜上 转换物镜,仍可看到污点,说明______________ 旋转目镜镜头,污点不随镜头转动而转动,说明 污点不在目镜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物镜、目镜 2、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3、污点不随XX的移动而移动,说明污点不在XX上

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 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2024)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2024)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学习使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构建“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科学理念。

2.科学思维:(1)形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概念。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生物,感受微观世界的生命,从而形成保护生命的意识。

(2)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从而观察清晰的物像;学会分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生物学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在面对许多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体时,我们便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50件事!”的视频设疑“关于显微镜你了解多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PPT展示早期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胡克自制的显微镜,口述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的过程,让学生明确并认同显微镜的重要性。

接着图片展示“显微镜的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到,从发现显微镜至今,显微镜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改进。

因此接着提出“那我们在实验室常用来观察的显微镜是哪一种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它呢?”问题引入“显微镜的构造”以及“显微镜的使用”两部分内容,利用图片、视频、以及教师演示直观地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基于本节内容的特点,教师在本节课可以采取直观演示法和集体讨论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到知识,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50件事!”的视频设疑“关于显微镜你了解多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1.2.1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1.2.1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课程教学设计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2节中的实验。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识到了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此外,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很多条件有限的学校并未真正的开设显微镜实验。

所以,本次实验是对显微镜的“扫盲”,更是为以后的生物实验操作打好基础。

因此本节实验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不同点(独立操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3.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2)难点:高倍镜的使用及对细胞图像的比较归纳二、学情分析鉴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一点显微镜使用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时间间隔已久,再加上初中对生物学科的不重视,导致现阶段对显微镜的陌生。

所以,在本节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训练显微镜的使用,客服对细胞微观结构认识上的不足,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术,尤其对那些从来没有摸过显微镜的学生而言,理论知识转变为熟练的技能,极为重要。

此外,高一的学生积极能动性较高,在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三、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的内容需要从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升华到细胞结构的统一性,所以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非常重要。

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准备想要观察的动植物材料,并将它们制作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得出结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活学活用。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1.1观察细胞课件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1.1观察细胞课件
1、基本步骤:擦片、滴水、取材、盖片、染色。
2、过程 植物
动物
擦片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液 滴 清水
滴 生理盐水
取材 撕取 内表皮
漱口后,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处理 将内表皮展平
把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生理盐水中
盖片 盖上 盖玻片
染色
在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典例自测
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清水 B.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外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 C.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解析】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比外表皮薄、容易撕取。所以实验时是用 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故是错误的; 【答案】B
拓展总结
真题演练
(泰安)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 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 B.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用较大倍数的物镜C.用 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的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D.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 缓放下。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防止出现气泡 1、为什么要在载玻片的这样滴一滴清水?
2、如何盖盖玻片?为什么这样操作?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盖玻片,然后缓 缓放下。这样做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为什么要染色? 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更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一:练习使用高倍镜观察多种细胞装片
2010年9月20日高晓梅【实验目的】
1、熟悉显微镜的结构;
2、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3、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实验器材】
显微镜、永久装片、盖玻片、载玻片、镊子、牙签、烧杯
【实验步骤】
一、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
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
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
二、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取镜和安放
⑴打开镜箱,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取出显微镜。

⑵把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自己前方偏左处(便于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看着绘图),然后安放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⑴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⑶左眼看着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缓慢转动
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时为止。

3、在低倍镜下观察
⑴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⑵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应用眼睛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防止物镜碰到标本)。

⑶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在高倍镜下观察
⑴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

⑵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⑶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⑷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5、收镜
实验结束后,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转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里。

高倍镜的使用知识
1、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反则用小光圈或凸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
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5)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6)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3、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4、注意事项: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②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③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④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