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经济学笔记重点

合集下载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马尔萨斯人口论: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两个级数假设: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限制原理);(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增殖原理);(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均衡原理)两种抑制:积极抑制:通过贫困、饥饿、瘟疫、罪恶、灾荒、战争等手段去妨碍人口增长;预防抑制:通过禁欲、晚婚、不生育等预防人口增加。

马尔萨斯人口论四个结论:(1)“人口法则”是永恒的绝对法则,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2)“人口法则”的作用造成失业、贫困甚至是罪恶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实施“救贫法”是错误的;(3)“人口法则”的作用是把工人的工资压到最低水平;(4)“人口法则”使任何试图通过实现财产平等等来消除失业、贫困的社会改革趋于失败。

马克思: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还有环境的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对人口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表现在马克思关于不同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的著名论点中;其次,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经济是决定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三,经济决定人口的社会构成,决定人口的各种社会规定性,如阶级、职业、部门的规定性;第四,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经济决定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

相对过剩人口:由于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例相对下降而产生的劳动力人口叫做“相对过剩人口”。

主要变现为:(1)流动的过剩人口(近代产业中的失业者,随着景气循环的局面反复出现暂时失业和暂时就业);(2)潜在的过剩人口(经常等待着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3)停滞的过剩人口(现役劳动军的最底层,劳动条件最差);(4)需要救济的贫民(失业的工人,绝对过剩人口)。

人口经济学要点

人口经济学要点

人口经济学要点人口经济学是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口变化的反馈作用。

以下是人口经济学的几个重要要点。

一、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按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进行分类和统计的方式。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口比例较高,将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老年人口比例过高,可能导致养老压力加大,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过快的人口增长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压低工资水平,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但过慢的人口增长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合理控制人口增长,保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迁移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大规模迁移,可能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的发展。

但也需要注意人口迁移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过多导致的住房、教育等资源短缺。

四、人口老龄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产生了许多挑战。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医疗保健、养老金等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带动了养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

五、人口控制政策为了维持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发展,许多国家实施了人口控制政策。

例如,中国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旨在控制人口增长,避免人口过快增长给经济带来的压力。

但是,人口控制政策也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如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短缺等。

总结起来,人口经济学的要点包括人口结构、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控制政策等。

了解这些要点对于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有益启示,帮助我们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复习材料一人口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特点P41.人口经济学是主要研究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活经济发张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

2.人口变量群与经济变量群的相互依存关系具有相互独立性3.人口变量群与经济变量群的相互依存关系具有交叉性和不可分割性4.人口变量群与经济变量群的相互依存关系具有相对长期性5.人口变量群与经济变量群的相互依存关系具有广泛性6.人口变量群与经济变量群的相互依存关系具有适应性二积极抑制指通过贫困,饥饿,瘟疫,灾荒,战争等手段去妨碍人口的增加。

马尔萨斯设想的两种行动方式,(一)与工资下降相联系的不断增加的“灾难与罪恶”(二)突发的死亡率危机使人口在一两年内大为减少。

P18预防性抑制指通过禁欲(不结婚),晚婚,不生育等手段预防人口增加,又称道德抑制。

三静态经济适度人口,是指不考虑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等因素的变化,仅仅分析最高生活水平和边际产量相一致时的最佳人口规模(图和分析)P25四动态经济适度人口,是指技术变革,经济结构变革,就业变动等条件下适度人口量所发生的变化(图和分析)P27五人口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P351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是人口变动的终极原因人口增值条件和生存条件的决定因素2 人口对经济的反作用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者,必然对经济起作用人口对经济起阻碍或促进作用人口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经济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六“人口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的理论P37这一理论既是对国际社会人口和发展经验的总结,又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在历史条件下的概括和总结1人口问题同发展问题密不可分2人口问题根源于发展3人口问题是对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4人口问题是通过发展的途径获得根本解决这一理论部仅揭示了人口问题的本质,而且指明了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正确方向七制度变迁P45诺斯认为,制度变迁“一般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组合的边际调整”影响因素:相对价格或偏好的变化(内生因素)人口增长(外生因素)八人口转变影响消费制度变迁的机制P691人口转变为经济增长带来潜在人口红利2人口转变对消费税的影响3人口与可供消费的资源之对比关系变化引发消费制度演变九投资与消费的关系P781从再生产角度看,它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一章、P1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第二章、2.1世界人口的增长(P17人口的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快速增长原因)第二节(了解)第三节(马尔萨斯人口论p26※)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两种抑制第四节(凯恩斯人口论)看一看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及其发展)p37“两种生产”原理物质资料,人类自身生产“三种生产”理论p42第三章、第一节p45孩子的成本和效用生育、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p50概念形式教育培训的需求和供给p51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第三节人口迁移的经济分析p56划去三个(刘、拉、非)第四章、第一节p62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p64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第二节适度人口论(什么是适度人口,静态经济适度人口、动态经济适度人口,静态动态要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经济分析还有p73城市化及其机制三个方面第五节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经济学(概念)第五章、第二节p90人口压力说第三节p93增长极限轮“资源耗竭”说第六章、第一节什么叫自然资源p108自然资源及其分类第二节p112矿产资源p113七地资源第三节p122人口承载量第七章、第二节p127自然资源定价相关定价理论水资源定价五个方面土地资源定价两个方面定价评价第八章、p135自然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第九章、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化管理第一节P149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P153(背)中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框架※第二节p154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客观必然性P156目标与原则(原则6个)第十章、第一节(关系)第二节p16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p163图第十一章、第一节p172环境-经济体系(四个要素)第二节产权、外部性与市场失效(正负… 问题)第三节p179公共商品(两个特性)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供给(如何实现?背过!)第十二章、环境资源的特点环境资源的价值(了解一下)第十三章、环境污染(概念)p193P200环境污染的经济控制手段(知道即可)P203排污权交易(优势及好处)第十五章、第一节p213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4个方面经济及社会背过!)第二节p217 公平的三个方面,效率三个方面(知道即可)第三节p219 价值观五个尺度第十六章、p229可持续的生产模式4个方面(看看)P230可持续的消费模式4个方面第十七章、p234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要素(5个)第十八章、(名词解释为主)P241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原则(3个)节能减排(概念)清洁生产(概念)绿色经济(概念)绿色经济基本原则低碳经济(概念)第十九章、p269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概念P270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内容(6个)。

人口笔记总结

人口笔记总结

人口笔记总结介绍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总数。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制定。

了解和研究人口情况对于社会和经济规划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人口相关的重要概念、指标和研究方法。

人口概念和指标人口概念•总人口: 一个地区的全部居民数量。

•常住人口: 一个地区的实际居住人口数量。

•流动人口: 指那些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改变了居住地的人口。

•出生人口: 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出生的人口数量。

•死亡人口: 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死亡的人口数量。

人口指标•人口增长率: 表示人口数量在特定时期内的变化速度。

计算公式为(出生人口 - 死亡人口) / 原始人口 × 100%。

•总和生育率: 平均每位妇女一生中生育的孩子数量。

这是衡量一个地区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平均预期寿命: 指在出生时,一个人在特定时间段内平均能够活多少岁。

•人口密度: 表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计算公式为总人口 / 面积。

人口变化影响因素人口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出生率•年龄结构: 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对出生率有影响。

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婚姻和生育行为。

•教育程度: 教育水平的提高通常与更低的生育率相关。

•政府政策: 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会对生育率产生影响。

死亡率•卫生水平: 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可以降低死亡率。

•疾病流行: 某种病毒或细菌的传播可能导致大量人口死亡。

迁移•内部迁移: 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增加了城市人口。

•国际迁移: 由于工作、学习或家庭团聚等原因而跨国迁移的人口数量也在增加。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 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会影响人口的流动性和迁移。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生育率的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

人口研究方法人口普查定期进行的人口普查是了解人口情况的重要途径。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获得人口的基本统计数据,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

人口样本调查人口样本调查通过随机采样的方式,对一部分人口进行调查,以获取人口的详细信息,如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就业状况等。

山东省考研人口学与计划生育学复习资料人口经济学核心观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人口学与计划生育学复习资料人口经济学核心观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人口学与计划生育学复习资料人口经济学核心观点梳理山东省考研人口学与计划生育学复习资料:人口经济学核心观点梳理人口经济学是研究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将人口变动的规律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旨在为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山东省考研人口学与计划生育学的复习中,对人口经济学核心观点的梳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人口经济学核心观点进行详细讲解和总结。

一、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 人口红利理论人口红利是指当人口年龄结构合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时,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人口增长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但是,人口红利并非永久存在,一旦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开始下降,就可能出现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

2. 人口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人口增长也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当人口增长过快时,可能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加大等问题,进而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合理控制人口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1. 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指在农村户籍、以农业劳动力为主的人口,他们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问题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这包括农民工工资低、劳动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缺乏等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予以关注和解决。

2. 城乡差距问题城乡差距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差异。

人口流动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得到一定缓解,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例如,城市过度拥挤、资源短缺等。

因此,在人口流动中,需要注意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促进经济的公平发展。

三、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1. 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提高。

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都面临的挑战。

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加重了养老金、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

2.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等。

七年级下册人口经济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人口经济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人口经济知识点人口是国家的第一资源,但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会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了解人口经济知识是现代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七年级下册人口经济知识点如下: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指的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的情况。

人口分布受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同,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了解人口分布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 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人口数量较多的地区,从一个方面来说,市场潜力也很大,但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会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压力。

3.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年龄、性别和职业等方面的分布。

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上:第一,人口结构的合理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例如,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适当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第二,人口结构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不同,消费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特别是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会拉动医疗、养老等附加费用的需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第三,人口结构变化也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匹配度较高时,可有效稳定社会就业。

4.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流动。

人口迁移原因包括经济、政治、自然灾害和文化等因素。

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口迁移能够有效优化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二,人口迁移还能够促进教育、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提高当地人才结构和教育水平;第三,人口迁移可促进形成经济发展的新的重心,带动出新的发展带。

5.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指国家通过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调节人口分布、数量、结构和迁移等方面的变化态势。

人口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

在制定和实行人口政策时,需要考虑科学性、全面性、可持续发展性、民主性和社会公正性等方面的要求。

人口经济学笔记重点

人口经济学笔记重点

人口经济学读书笔记一、学科介绍人口经济学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诞生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80年代初中国才开始深入研究的一门介于经济学和人口学的边缘学科,它主要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

它是经济学科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经济的范畴。

(一研究对象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经济过程中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口经济关系。

一方面考察经济对人口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人口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通过这两方面的考察,揭示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

(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的基本理论、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迁移、转变、投资、人口与资源环境等。

主要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即人口经济规律。

(三研究方法1、调查和统计分析。

即通过调查收集大量人口经济资料,经过统计分组和综合,加以整理分析,从中找出人口经济运动的内在联系。

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这种方法既对某一时点上的人口经济关系作横向解剖,又对一定时期的人口经济关系变化作纵向刻画,既可以考察时点上人口经济发展的水平、状况和特点,也可以考察人口经济变化的速度、方向和趋势。

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前者是对人口经济关系的质的规定的分析,后者是确定人口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

前者可以揭示不同生产方式下人口经济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后者可以揭示其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

二者相辅相成,统一运用于人口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4、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前者从社会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的相互作用,后者从个人或家庭角度出发研究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全面地揭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口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和人口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人口经济学和人口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心理学、人口生态学一样,是人口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

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

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
一、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能够生产更多的食物和其他资源,从而养活更多的人口。

(2)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疾病得到治愈,人们的寿命延长,从而增加了人口数量。

(3)生育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家庭选择生育更多的孩子。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
(1)资源短缺:人口过多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

(2)环境恶化:人口过多会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导致环境恶化。

(3)社会问题:人口过多会带来就业压力、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

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
(1)劳动力短缺:人口过少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影响经济发展。

(2)老龄化问题:人口过少会导致老龄化问题加剧,社会负担加重。

二、人种
人种的定义: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不同的人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如肤色、发型、面部特征等。

人种的分布:人种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人种群体。

例如,非洲人、欧洲人、亚洲人、美洲人等。

人种的多样性:不同的人种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

这种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内涵。

人种的平等:尽管不同的人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和文化背景,但所有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促进不同人种之间的和谐共处。

人口经济学笔记重点

人口经济学笔记重点

人口经济学读书笔记一、学科介绍人口经济学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诞生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80年代初中国才开始深入研究的一门介于经济学和人口学的边缘学科,它主要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

它是经济学科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经济的范畴。

(一研究对象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经济过程中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口经济关系。

一方面考察经济对人口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人口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通过这两方面的考察,揭示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

(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的基本理论、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迁移、转变、投资、人口与资源环境等。

主要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即人口经济规律。

(三研究方法1、调查和统计分析。

即通过调查收集大量人口经济资料,经过统计分组和综合,加以整理分析,从中找出人口经济运动的内在联系。

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这种方法既对某一时点上的人口经济关系作横向解剖,又对一定时期的人口经济关系变化作纵向刻画,既可以考察时点上人口经济发展的水平、状况和特点,也可以考察人口经济变化的速度、方向和趋势。

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前者是对人口经济关系的质的规定的分析,后者是确定人口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

前者可以揭示不同生产方式下人口经济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后者可以揭示其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

二者相辅相成,统一运用于人口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4、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前者从社会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的相互作用,后者从个人或家庭角度出发研究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全面地揭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口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和人口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人口经济学和人口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心理学、人口生态学一样,是人口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人口学知识点整理

人口学知识点整理

人口学知识点整理
人口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人口变动的学科,它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成因和影响等方面的规律。

以下是人口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 人口数量和成长率:人口数量是指某个地域或群体中人的总数,而人口成长率则是指某段时间内人口数增加的百分比。

人口数量和成长率是人口学研究的基本指标。

-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群体或地域中相对数量和比例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的分布。

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 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指人在不同地域或群体中的迁移。

人口流动和迁移会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 生育和死亡:人口学研究中对于生育和死亡的分析很重要,因为这两个方面会对人口变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人口学中的重要指标。

- 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程度在人口学中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城市内部不同居住区域之间人口的分布等都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以上是人口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政策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习笔记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习笔记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读书笔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杨云彦教授主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国第一本包含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著作。

纵观全书,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涵盖了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全书共有17章,分为5个部分。

其中第1章为综述,第2-4章介绍人口经济学,第5-9章分析资源与经济问题,第10-14章介绍了环境经济学,最后的15-17章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贯穿全书。

第一章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体系、演变和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人口经济学观点以马尔萨斯的观点为界限,在他之前的观点主要是鼓励人口增长,认为人口是社会财富的象征。

在他的观点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和实践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范围划分方面也存在多种意见,一般认为它的研究对象至少包括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与恢复。

最后简单的介绍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和以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第二部分从人口思想的介绍开始,然后介绍了微观人口理论和宏观人口理论。

第二章的着重介绍了马尔萨斯和凯恩斯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理论的主要错误之处在于忽视了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解决人口经济问题的重要作用,而凯恩斯的观点集中在两点: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和有效需求不足是引起失业的原因。

此外,还简单介绍了威廉配第、魁奈、亚当斯密以及马克思的人口理论。

第三章微观人口理论,由于在发展经济学中已经学过,只是粗略浏览复习。

本部分的重点是宏观人口理论。

数量理论认为,人口增长的数量和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适应,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而人口质量理论认为,人口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决定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并且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质量要求必将逐渐代替人口的数量要求。

人口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表现在两方面。

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要点总结

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要点总结

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要点总结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习笔记之四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人口原理》中,其主要内容如下:(1)两个公理马尔萨斯的全部人口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两个公理: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马尔萨斯认为这两个公理所反映的食欲和情欲是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是由人类的本性所决定的。

(2)两个级数的假设从两个公理出发,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两个级数假设,即:人口会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会按照算数级数增长。

(3)三个命题根据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的假设,马尔萨斯提出了三个命题:1)没有生活资料,人口便无法增加;2)只要有生活资料,人口便会增加;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会被贫穷和罪恶所抑制,从而使现实的人口必须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以上三个命题又被称为“制约原理”、“增殖原理”、“均衡原理”,三个原理合起来被称为“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认为,三个原理可以相互作用,从而使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原有的平衡在被占优势的人口增殖力打破时,可以向新的平衡发展。

(4)两种抑制马儿萨斯认为必须采取一定的人口抑制措施,才能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达到平衡。

马尔萨斯的人口抑制措施分为积极抑制和预防抑制。

所谓积极抑制是指通过贫困、罪恶等手段去抑制人口增加;所谓预防抑制是指通过禁欲(不结婚)、晚婚、不生育等手段来预防人口增加,预防抑制又被称为道德抑制。

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他看到了人口过度膨胀所可能带来的危害,这对当今世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另一方面,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理论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1)否认人口规律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他片面强调人口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口的社会属性,忽然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对人口生产的制约作用。

他把人口规律完全看作是自然规律,看作是超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阶段的永恒规律。

因而是错误的。

初中地理人口与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人口与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人口与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人口与经济发展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人口的数量、分布和组成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是指居住在特定地域内的总人口数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而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产出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人口的数量、分布和组成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长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人口过剩或过少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人口的分布和组成也会影响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

其次,我们要了解人口数量的统计和分析。

人口数量的统计是指通过普查等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人口数据,以了解人口的数量和组成情况。

统计人口数量的主要指标有总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等。

总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特定时点的总人数,可以反映出人口的基本数量。

人口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程度,可以反映出人口的增长速度。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出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密度。

通过对人口数量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状况,为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然后,我们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全球人口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等)和人文因素(如经济、交通等)的影响。

自然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居住选择,例如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原因就与区域气候较好以及交通便利有关。

同时,人文因素如城市化、工业化等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

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后,我们要了解人口组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学重点

人口学重点

一、我国人口的特点1、人口基数大2、人口转变快3、育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数多、比重高4、人口素质低5、人口分布不均匀6、各地区人口状况差别大二、人口人口: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一定地域,由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结起来,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的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一)人口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二)人口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三)人口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三、人口变动人口变动:人口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生命总和。

反映人口运动的过程,叫做人口变动。

(一)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自然变动是指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和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变化的过程。

(二)人口的机械变动人口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一切移动,包括改变定居点的永久性移动和暂时性移动。

人口机械变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改变定居点的移动,叫做人口迁移;二是不改变定居点的暂时性位移,称为流动人口。

(三)人口的社会变动人口的社会变动是指人口在社会有机体中的组成状况的变化。

人口的社会变动改善人口的经济构成。

人口社会变动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三种人口变动的关系:1、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2、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会引起人口社会变动;3、人口社会变动也会制约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

归根到底,人口变动都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四、人口发展人口发展:指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人口自身各种因素的变动,其数量、质量、结构以及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合理到合理的运动过程。

(一)人口发展包含的内容人口数量日趋适度;人口质量日益提高;人口结构日臻合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最终使人口群体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人口发展与人口变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两者都是指人口的变化。

区别:人口变动没有说明变动的方向,只是对变动现象的客观描述;而人口发展则规定了变化的性质与方向,即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合理到合理的变化过程;人口发展是一个进步、上升的过程。

突破重点海南省考研人口经济学复习指南

突破重点海南省考研人口经济学复习指南

突破重点海南省考研人口经济学复习指南人口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海南省考研经济学专业的重点学科。

它研究生产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口理论、人口政策以及人口经济学的应用等方面,为海南省考研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的复习指南。

一、人口理论1.1 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

人口过少会导致劳动力不足,限制经济发展,而人口过多则可能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因此,了解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人口经济学复习的重点之一。

1.2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是指人口的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组成。

不同的人口结构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年轻人口的增加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而老龄化人口则可能加重社会负担。

因此,掌握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人口经济学复习的关键内容。

1.3 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例如,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也会带来社会问题。

因此,了解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人口经济学复习的重要内容。

二、人口政策2.1 人口政策的基本原则人口政策是国家根据人口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政策。

它旨在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提高人口素质,引导合理的人口迁移。

掌握人口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人口经济学复习的基础。

2.2 中国的人口政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人口政策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计划生育政策到现在的全面二孩政策,中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

了解中国的人口政策演变过程,掌握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海南省考研人口经济学复习的关键之一。

三、人口经济学的应用3.1 人口与城市化城市化是人口持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城市化对人口经济学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城市化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引发社会问题。

掌握人口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人口经济学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人口笔记最新

第一单元人口笔记最新


力空间分布 不均的状况
迁出变迁入地 迁入变迁出地


北美、大洋 亚洲非洲 洲)
西欧
拉丁美洲
3.(2)我国人口迁移
古代:农业经济,战争和自然灾害
新中国成 立到1986 年与20世 纪80年代 中期以来 相比,我 国人口迁 移的主要 流向有什 么变化?
1949年---1986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特点 方向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C C
B A
二战前
C
A.外籍工人(营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
B.
国际难民数量增加
C.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迁移到发达国家
D.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了一些变化
3.(1)国际人口的迁移 时期 迁移方向及
特点
原因 意义
19世纪 旧大陆(亚非拉)
以前
新大陆(入:美洲 大洋洲)
以集团性、 大批的移民 为主
新大陆 发现, 新航路 开辟
开发了新大 陆,传播了 工业文明, 改变了人种 的空间分布
二战 以后
发展国 发达国 (入:西欧北美大 洋洲),短期打工 (入:西亚北非)
思考: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比较
始终是迁入地 始终是迁出地


发展中国家 流向发达国 家;定居移 民减少,短 期流动的人 口增多
经济发 调整了劳动
下降
速度降低、 保障体系
第一节人口的变化 知识结构
第二节人口空间的变化 (笔记)
1.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人口迁移
2.)。
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 游、出差、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季节性流动、拥有两 处或两处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住所间的流动等都不属 于人口迁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经济学读书笔记一、学科介绍人口经济学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诞生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80年代初中国才开始深入研究的一门介于经济学和人口学的边缘学科,它主要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

它是经济学科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经济的畴。

(一研究对象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经济过程中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口经济关系。

一方面考察经济对人口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人口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通过这两方面的考察,揭示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

(二研究容主要包括:人口的基本理论、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迁移、转变、投资、人口与资源环境等。

主要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即人口经济规律。

(三研究方法1、调查和统计分析。

即通过调查收集大量人口经济资料,经过统计分组和综合,加以整理分析,从中找出人口经济运动的在联系。

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这种方法既对某一时点上的人口经济关系作横向解剖,又对一定时期的人口经济关系变化作纵向刻画,既可以考察时点上人口经济发展的水平、状况和特点,也可以考察人口经济变化的速度、方向和趋势。

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前者是对人口经济关系的质的规定的分析,后者是确定人口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

前者可以揭示不同生产方式下人口经济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后者可以揭示其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

二者相辅相成,统一运用于人口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4、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前者从社会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的相互作用,后者从个人或家庭角度出发研究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全面地揭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的在联系。

(四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口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和人口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人口经济学和人口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心理学、人口生态学一样,是人口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由于经济是制约人口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无一不受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制约,都是在经济的影响和支配下发展的。

研究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人口现象,揭示人口过程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人口经济学是人口科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在人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与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是经济科学的组成部分。

由于人口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的生命实体,人口对经济运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口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所学书本介绍《人口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仲生著,全书共共14章,主要概述了人口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生育率和死亡率的经济理论;说明该学科研究的对象和特点以及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研究方法;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人口的数量、质量、迁移、投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中国人口经济和世界人口经济等人口经济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短期到长期,从静态到动态,从统计的实证分析到计量的经济分析等综合方法。

二、教学目的开设《人口经济学讲座》是为了引导大家学会从人口这一社会最基本要素角度上,思考我国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方式,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形成客观正确的分析和理解,在工作自觉深入探讨和正确运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容(一人口经济学的学科认识(教材第1、2章1、人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P1-4、第2章美国人口经济学家朱利安〃L〃西蒙(JulianL.Simon认为,人口经济学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科,该学科要分析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表现为人口增长对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条件对生育率的影响以及人口增长的经济决策等。

他在《人口增长经济学》中,就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详细论述。

日本人口学界的泰斗南亮三郎指出:“人口经济学理论是研究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经济学的容极其广泛,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而存在着若干差异。

”日本人口经济学家大渊宽则认为,人口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变量群和经济变量群的多元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体系。

”各变量的部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果将人口自变量作为第1次变量,将因变量作为第2次变量,这样从自变量到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所谓形式人口学(formalDemography研究的对象。

同样经济学也要研究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也可以找到从自变量到因变量之间的关联作用。

而人口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正是横跨在人口学和经济学之间,研究人口变量群与经济变量群的一种学科体系。

中国学者纯元认为:“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阐明人口经济运动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即人口经济规律。

”由于对这门学科研究的视野不同,在欧美又有经济人口学(economicsdemography 和人口经济学(populationeconomics的不同提法,有的学者认为,人口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的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口问题。

经济人口学则属于人口学的畴,是从人口学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

而古什(B.N.Ghosh则认为:“经济人口学或者人口经济学是面向人口学方向的经济学畴。

经济人口学是人口学的经济侧面或者是经济学的人口侧面的研究。

经济人口学也称为人口经济学。

”两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事实上,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本身是在经济学和人口学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

然而就其形态而言,人口经济学是站在经济学的立场,把人口学纳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的;而经济人口学则站在人口学的立场把人口学综合化之后,将经济学的纳入其理论体系中的。

前者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学科,后者则属于作为综合科学的人口学的一门分学科。

2、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1、4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经济过程中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口经济关系。

一方面考察经济对人口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人口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通过这两方面的考察,揭示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

研究容主要包括:人口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及其变化规律;人口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生态平衡;人口投资与经济投资;儿童成本收益分析等。

3、人口经济学的学科属性(P6事实上,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本身是在经济学和人口学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

然而就其形态而言,人口经济学是站在经济学的立场,把人口学纳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的;而经济人口学则站在人口学的立场把人口学综合化之后,将经济学的纳入其理论体系中的。

前者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学科,后者则属于作为综合科学的人口学的一门分学科。

基本要求:◆了解人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掌握人口经济学的学科涵和特点(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材第2章第5、6节和第5章1、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P15、85(1人口数量远远小于环境承载力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在人口稀缺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又很强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可以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可以增加社会的财富,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表现为较多的正相关关系。

事实上,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劳动的协作和分工是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密度、素质对经济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环境承载力很高,各种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边际产出是递增的,人口作为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只要人口数量增加,就一定会有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体上是按相同的方向发展的。

也就是说,在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社会里,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那么人口增长的速度和规模,也相应的加快和扩大;而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在生产条件允许的限度,又会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反之亦然。

这种属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在速度速度加快的和规模方面按照相同方向发展的情况。

(2人口数量接近于或超过其环境承载力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具有负相关关系当人口基数已经相当庞大,易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都已被开发利用,人口数目接近甚至超过环境承载力,此时的人口增长也就不再具有原来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了,人口数目的继续增加,会使得其边际产出减少甚至为负数,从而导致总产出增长速度下降。

而且世界科学技术已经获得极大发展,单靠体力劳动支持的经济已为大规模的机械所代替。

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数量上相对减少而在质量上也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和所需要的时间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

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就会按相反的方向发展。

显然,这种劳动生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已使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大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价值,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在动力。

此时,人口数量的增大只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可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与人口的环境承载力有关的,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此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一定速度的人口增长。

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特定空间相对稳定时,若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承受能力,这时经济发展就要受到人口增长的困扰。

2、人口增长的经济效应(P83——正效应:可以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形成规模经济。

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听见下,它有利于经济增长。

——负效应:可能形成对经济资源的压力,减少投资,降低劳动生产率。

在经济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它不利于经济增长。

3.经济适度人口(P19-30——早期经济适度人口论和现代经济适度人口论(P19、22适度人口论(theory of optimum population ,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

有时称为“适中人口论”、“时中人口论”或“最优人口论”。

它最初探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后扩展到探讨最适当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素质。

适度人口思想起源很早。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中国春秋时代孔子的论著中都有这方面思想的萌芽。

但作为一种独立的人口理论,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期,即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趋于下降,担心未来劳动力和兵源不足,一些人口学者感到,“人口不足”和“人口过剩”都不是理想的人口状态,因而寻求“适度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