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字讲义
教师基本功培训三笔字
![教师基本功培训三笔字](https://img.taocdn.com/s3/m/92e53b61a417866fb84a8ed9.png)
教师基本功培训三笔字教案巴图营乡中心小学段国廷三笔字指的是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三字一话”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因此,作为教师,三笔字这门技能课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传播审美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载体。
三笔字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开始练习会有明显提高,但提高到一定程度再想提高就有点费力了,这次培训只是给老师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帮你们练习三笔字起个头,主要的功夫还是要靠老师们下去多练习多留心。
毛笔书法的基本常识一、书写姿势坐势和立势。
坐势的基本要求是:“身正、胸舒、臂开、足安”。
立势俯写,要求头俯、身躬、臂悬、足开。
二、执笔方法五指执笔法最为普遍,五个指头的分工和作用分别是:按、压、勾、顶、抵。
按用大拇指指节前端紧贴笔管内侧,由内向外用力。
压用食指端压住笔管的外方,由上向下用力。
勾用中指一节钩住笔管的外方,由外向内用力。
顶用无名指甲根部紧顶笔管,由内向外用力。
抵小指自然靠近无名指,以辅助无名指用力。
执笔要领是:“指实、掌虚、腕平、掌竖”三、运笔要领1、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
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
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而成方,回锋而成圆。
2、提笔与顿笔。
当你写字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有提笔和顿笔交互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
“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
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连接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
3、转笔与折笔。
“转”是圆笔画的方法,“折”是画方的方法,“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
4、圆笔与方笔。
笔画的首尾及转折的地方有折线、有棱角、成方形的笔画称为方笔。
方笔画是由折锋、顿笔形成的,使笔毫的变化充分显露在外形上,凸显笔画的骨气,苍劲挺拔。
笔画的首尾及拐弯处不露棱角,而成圆形的笔画称为圆笔。
圆笔是由转锋、提笔形成的,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潇洒飘逸。
5、藏锋与露锋。
三笔字教程(课堂PPT)
![三笔字教程(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1c5f05e45c3b3567ec8bc6.png)
一、毛笔书法的书写工具及其材料
• 2. 纸: • 专指有吸水性能的书画用纸,如元书纸、毛边纸、宣纸等。平时练习,使用
普通的元书纸、毛边纸即可。如果要进行书法创作,则要使用宣纸,宣纸因 最早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现在,宣纸生产地已不囿于安徽,在浙江的龙游 、富阳,四川的夹江以及河北的迁安等地均有宣纸生产。宣纸又有生、熟之 分。生宣吸水性强,有晕化效果,利于表现行、草书等动态书体;熟宣不吸 水,对表现小楷、唐楷、小篆等静态书体有独特的效果。
9
二、钢笔书法的书写工具及其材料
• 2. 墨水: • 钢笔墨水一般使用蓝、黑两种颜色。教师用墨水除蓝、黑以外,还有红色墨
水,这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为便于和学生作业本上使用的蓝(或黑)墨水相 区别,以起到醒目、引人注意的作用而使用的。墨水是会沉淀和挥发的。所 以,平时使用时,面对新购置的墨水,要先将墨水摇匀,灌完墨水后,墨水 瓶要随手盖严。特别重要的是,灌有墨水的钢笔,平时书写完毕后,要及时 将笔套套在笔头上,以免笔头上墨水胶结而影响出水。
13
第二讲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14
一、书写姿势
• 1. 坐势:坐势要求头部端正,身体挺直,左手手臂平放桌面,右手握笔书写 ,两脚分开与两肩等距并且自然稳踏地面,胸部离桌面约一拳头距离(图1-4 、图1-5)。在坐势中容易犯的错误有两点:
• ① 身体弯斜倾侧,造成视线不正,影响临摹书写的准确性。 • ② 头部离桌面太近,这在钢笔字书写中尤其多见。头部偏低的危害是书写局
8
二、钢笔书法的书写工具及其材料
• 1. 钢笔: • 钢笔有金笔、铱金笔和普通钢笔之分。我们平时使用的钢笔大多为铱金笔。
现代,随着钢笔书法的被重视,钢笔的笔尖在制作上出现了工艺化的趋向。 将笔头压弯,使笔头在接触纸面的过程中,随着力的作用的大小而表现出粗 细较为分明的点画来。这种笔,人们称之为“美工笔”。(图1-3) • 钢笔性能的好差主要表现在笔尖上,包括笔尖出水是否均匀流畅,笔尖在运 转过程中是否刮纸,笔尖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有细微的粗细变化,等等。所以 ,购买钢笔时以检查这三个方面的性能为主,可在纸上写“0”“8”等数字 。另外,要注意选择粗细适宜的钢笔杆,还要注意吸水管与笔头的粘连度。
三笔字教程PPT课件
![三笔字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f5748183c4bb4cf6ecd10b.png)
二、钢笔书法的书写工具及其材料
• 3. 纸: • 与毛笔书法用纸相反的是,钢笔书法用纸要求不化水。所以,只要是
不化水的纸都可用来做钢笔书法练习纸。在这些纸中,复印纸、打字 纸是较高级的纸张,一般被用来做钢笔书法创作用纸。作为平时的练 习用纸,普通纸张即可。
三、粉笔书法的书写工具及其材料
• 1. 粉笔:是一种用石膏制作而成,呈圆柱形的书写工具。它主要通过 和黑板的磨擦而显出笔迹,所以粉笔与钢笔、毛笔相比,在性能上具 有特殊性:它不需要墨汁(或墨水),粉笔体随着磨擦次数的增加而 逐渐缩短,以至手指不能抓握为止。
• ② 背帖。经过多次对临,对范帖的笔法、结字、章法特征有了较为准确而熟 练的把握之后,就可以练习背临了。背临就是不看字帖,全凭记忆对范帖进 行默写。背临可强化记忆,巩固学到的技法,有利于书写能力的培养。
• ③ 意临。意临是一种遗形取神、以神写形的临摹方法,是临帖的高级阶段。 在对范本有了较深认识,对临、背临均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功底比较扎实的 基础上,临书者可以有意识地把自我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理念融入临习中,不 拘泥于点画、结构、章法与原帖的相似,而更着眼于精神风貌的契合。对范 帖的取舍,更能显示出临书者的个性及创造力。所谓“独追神采,不见字形 ”指的正是意临的境界。意临已是由临摹走向创作的过渡。
• 2. 墨水: • 钢笔墨水一般使用蓝、黑两种颜色。教师用墨水除蓝、黑以外,还有
“三笔字”入门与基础分解PPT精品课件
![“三笔字”入门与基础分解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64f519da38376baf1faedc.png)
行笔
收笔
行笔中锋,收笔同锋。
1、“起笔逆锋”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横画直落笔,竖 画横落笔。写露锋落笔的点画,也应凌空取逆势落笔,切忌顺笔平 拖,直来直去。
2、“行笔中锋”落笔后夺即将笔锋持正,“令笔心常在点画中 行”,收笔稍快稍提。但偶尔也可侧锋行笔,特别是行、草书中多 用此法,以求变化。
2021/3/1
2021/3/1
12
用笔
露锋:指下笔时笔锋外露在点画外面 的起笔方法。即下笔不逆行,一般是指起 笔而言。露锋起笔往往以侧锋为主,这种 起笔灵活而飘逸,写楷书、写行草皆可使 用。此外,收笔时笔锋暴露在外的叫“出 锋”,它也属露锋。“悬针”和“燕尾” 均属于露锋。
2021/3/1
13
用笔
藏锋:有两类,即逆锋起笔和回锋收 笔。逆锋起笔讲究“逆入”,即欲右先左、 欲下先上等,起笔或收笔处含蓄饱满,其 舰有“方”、“圆”两种,一种是因方折 而成,一种是因圆转而成。回锋收笔,指 收笔时笔锋又回到点画内,然后再离开纸 面,即锋芒不外露。古人称之为“无往不 收,无垂不缩”。一般藏锋在篆书中用得 最多,在楷、隶书中次之,行、草书中基 本不使用。
楷体基本技法
颜体《多宝塔》基本笔画分析
C挑为露锋起笔,一般用于带“三 点水”的字。运笔步骤:露锋向左下 方起笔,然后圆转向右下方(比B挑幅 度稍大),再转锋向右上方,提笔迅 速挑出。 其出锋方向应与左边第一笔 的起笔相呼应。
32
2021/3/1
楷体基本技法
颜体《多宝塔》基本笔画分析
D挑为藏锋起笔。运笔步骤:左下挑与 右下挑的起笔皆由左上方逆锋人笔, 转锋后向左下或右下出挑,挑尖不能 过长,头要饱满。
38
2021/3/1
三笔字讲义(课堂PPT)
![三笔字讲义(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90674e51e79b89690226bb.png)
2021/3/29
51
楷书的结构
❖ 组成一个字的几个偏旁之间的方位关系称结 构,前人对楷书的结构作了许多总结,如 《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黄自元间架结 构九十二法》等。其内容主要有排叠、避就、 顶戴、穿插、向背等。这些方法尽管很实用, 但都较冗长,难以记忆。在具体创作时,根 据字的部首组合、点画形态及点画多少,应 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恰当的安排,一般来说, 要符合以下四个要求:
42
新“八法”各笔画写法
一、点
2021/3/29
43
二、横
2021/3/29
44
三、竖
2021/3/29
45
四、撇
2021/31/3/29
47
六、提
2021/3/29
48
七、折
2021/3/29
49
八、钩
2021/3/29
50
楷书常用的笔画有数十 种,较为复杂,但每种笔画 都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 过程组成,还是有规律可循 的。
❖ 3、参差避就:就是一字中出现多个相同的笔画,应有大小、长短的
变化,不可重复雷同。笔画密的地方要将就疏的地方,难险的地方要将 就容易的地方。
❖ 4、笔势连贯:笔画间要相互照应。笔画间的连贯,有形连、意连两
种。行草书多用附钩游丝把笔画连为一体,即为形连;而楷书笔画分明, 虽无附钩游丝相连,但是内在联系紧密,其呼应连贯便在意连。起笔为 “呼”,承笔为“应”,一笔之中,应上而呼下,顾盼生情。
2021/3/29
25
三笔字之毛笔字篇
❖毛笔先于钢笔、粉笔出现,毛笔书 法也是练习钢笔字、粉笔字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毛笔书法艺 术的相关知识。
2021/3/29
三笔字讲义
![三笔字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aad6bbd5a8102d277a22f5c.png)
三笔字讲义主讲人:三笔字指的是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三字一话”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因此,作为教师,三笔字这门技能课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传播审美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载体。
“三笔字”课程本来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须选修的一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高师学生能运用钢笔、毛笔和粉笔规范、准确、快捷、美观地书写汉字,并能掌握一定的书法简史和书法审美知识,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指导学生练字做好准备。
此课程在各师范院校已开设10多年了,然而,却一直是边缘课程,未与其他技能课程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而确立其相应的学科地位。
据了解,大多数院校开设约32节课,约16周,有的更少。
非师范专业几乎不开写字课,有的院校象征性地开设约10课时的书法校选课。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人们对书写功能的认识逐渐淡薄,电脑的普及使书写的社会功能不断退化,应试教育使中小学的写字教育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并未象音乐、美术一样走进课堂,纳入正规的素质教育科目,中小学的书写水平早就下滑。
而高校的扩招,电子媒介(电脑、手机、电视等常出现大量错别字)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书写水平越来越差。
高师生的书写基础更是日趋低下,连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一些青年教师也在其行列中。
所以许多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三笔字基础较差,为弥补这一缺陷,各县教育局都进行过教师基本功培训。
临城县近几年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教文体局决定今年进行,于是,就开了这个班。
由于教师们平时教学任务比较繁忙,就利用了星期日的时间,同时还考虑到给老师们一定的休息时间,就隔一周进行一次。
三笔字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开始练习会有明显提高,但提高到一定程度再想提高就有点费力了,这次培训只是给老师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帮你们练习三笔字起个头,主要的功夫还是要靠老师们下去多练习多留心。
第一讲书法概述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三笔字书写技能讲义
![三笔字书写技能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d774409dd36a32d737581f4.png)
三笔字书写技能培训讲义提纲:1、写好三笔字的意义2、书写工具简介3、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姿势4、运笔的基本要点5、毛笔楷书基础笔画形态与写法6、钢笔和粉笔楷书的笔画形态与写法7、汉字书写间架结构基本规律8、钢笔行书常用偏旁行书规范写法9、书法作品格式和落款的基本常识10、常用汉字书写笔顺易错字第一课时一、写好三笔字的意义1、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修身就是修养品性,即知礼义廉耻,行孝悌忠信之事。
修身必先正其心,诚其意,心正、意诚,正是写好字的基本要求。
1、“字如其人”,字品即人品。
说明练习书法(写好字),尤其是毛笔字,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个人涵养与修为。
2、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三笔字是立业的基本技能之一。
4、作为一种爱好,可以丰富生活,释放压力,调适心理。
一个字书写成功,都会让你获得成就感,心生喜悦,爱不释手。
何乐而不为呢?二、书写工具介绍文房四宝:纸、笔、墨、砚。
1、毛笔:尖、圆、齐、健。
2、纸:宣纸、水写纸。
3、墨:清香、浓淡适中,推荐:一得阁。
4、砚:可封盖瓷杯即可。
三、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姿势1、毛笔执法:五指执笔法,按、压、钩、顶、抵,指实掌心虚。
坐姿要点: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写字时的运笔姿势:小字用枕腕法,中字用提腕法,大字用悬肘法。
2、钢笔执笔方法:三指执笔法。
两指捏笔中指垫,笔杆趟在虎口边,一二两指留小缝,食指弓起求灵便。
坐姿要点:同毛笔。
3、粉笔执笔法:三指执笔法,三指捏笔面对面,留下笔头半寸长。
(笔头露出一厘米左右)。
粉笔后段放掌下,指实掌虚,松紧适中。
姿势要点:头平、身正、臂曲(弯曲向上,以使臂、肘、腕、指的力量均衡到达笔端)、足稳(两脚平行、前后分开,踮脚、屈膝,都要以站稳为准)。
四、运笔要点都讲究轻重、快慢和按笔、提笔、顿(驻)笔及收笔。
相对而言:点快横慢,撇快捺慢,提快竖慢,钩快折慢,即起笔顿笔、转折之处相对较慢。
教师基本功培训三笔字
![教师基本功培训三笔字](https://img.taocdn.com/s3/m/92e53b61a417866fb84a8ed9.png)
教师基本功培训三笔字教案巴图营乡中心小学段国廷三笔字指的是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三字一话”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因此,作为教师,三笔字这门技能课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传播审美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载体。
三笔字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开始练习会有明显提高,但提高到一定程度再想提高就有点费力了,这次培训只是给老师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帮你们练习三笔字起个头,主要的功夫还是要靠老师们下去多练习多留心。
毛笔书法的基本常识一、书写姿势坐势和立势。
坐势的基本要求是:“身正、胸舒、臂开、足安”。
立势俯写,要求头俯、身躬、臂悬、足开。
二、执笔方法五指执笔法最为普遍,五个指头的分工和作用分别是:按、压、勾、顶、抵。
按用大拇指指节前端紧贴笔管内侧,由内向外用力。
压用食指端压住笔管的外方,由上向下用力。
勾用中指一节钩住笔管的外方,由外向内用力。
顶用无名指甲根部紧顶笔管,由内向外用力。
抵小指自然靠近无名指,以辅助无名指用力。
执笔要领是:“指实、掌虚、腕平、掌竖”三、运笔要领1、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
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
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而成方,回锋而成圆。
2、提笔与顿笔。
当你写字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有提笔和顿笔交互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
“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
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连接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
3、转笔与折笔。
“转”是圆笔画的方法,“折”是画方的方法,“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
4、圆笔与方笔。
笔画的首尾及转折的地方有折线、有棱角、成方形的笔画称为方笔。
方笔画是由折锋、顿笔形成的,使笔毫的变化充分显露在外形上,凸显笔画的骨气,苍劲挺拔。
笔画的首尾及拐弯处不露棱角,而成圆形的笔画称为圆笔。
圆笔是由转锋、提笔形成的,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潇洒飘逸。
5、藏锋与露锋。
(完整版)三笔字教案
![(完整版)三笔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af5dfba417866fb94a8e15.png)
1.三笔字教案课前安排:自我介绍,联系方式,进行点名,强调纪律(作业量、到课率)开始授课一.三笔字1.定义:什么是三笔字?钢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属于硬笔书法的范畴,毛笔字属于软笔字粉笔字毛笔字2.学习三笔字的意义?(P5)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
对于一名师范毕业生而言,一手好字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前提。
三笔字是人民教师的第二张脸。
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可以增强自信,并随时可以感染学生;好的板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三笔字中,最为重要并且实用的是钢笔字,只要写好了钢笔字,粉笔字便没有太大的困难;写好了钢笔字,对于字形的结构掌握也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毛笔字的效率。
3.书法与三笔字?书法的定义(P4):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中国特有的书写材料为工具,表现中国人的哲学意识、审美情感的传统的抽象的视觉艺术。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文字艺术,从甲金篆隶到楷草行等书体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学习书法也有必要了解中国的哲学,了解汉字的演变,更要了解中国的历史。
区别与联系:有人认为,三笔字就是书法,你是怎么认为的呢?其实不然,三笔字讲求的是实用价值,是在工作和学习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比如在公共场合签名;如果将来我们做了老师了,我们将会给学生批改作业,去写板书等等都需要和要求我们写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
三笔字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非常的广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三笔字是一种技巧性的东西,而书法艺术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层次,用于审美和欣赏,是一种抽象的视觉艺术。
学习三笔字是走向书法艺术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三笔字这个平台来培养我们的爱好,从而进入书法艺术的层次。
不管是三笔字,还是书法艺术,他们都是一文字为载体的。
一.汉字1.起源:P2汉字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最著名的有三种:(1)仓颉造字说。
(2)伏羲画卦说。
(3)神农结绳说。
仓颉、伏羲、神农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现在我们对这三种造字的传说做一个简单了解。
三笔字教程 PPT课件
![三笔字教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b7d6c93186bceb19e8bb97.png)
“三笔字”的学习方法
一、选帖标准
1. 立足经典,取法乎上。
一、选帖标准
毛笔因性软而表现力丰富,历史上名家辈出,精品杰作很多,故取法范 围极广,选择历史上任何一件经典杰作作为取法对象,深入临摹,也会 有很大进步。而钢笔、粉笔质地坚硬,提按顿挫变化不大,无法表现出 丰富多变的笔法,因此可供直接取法的毛笔书法资源并不很多,钢笔、 粉笔取法毛笔经典以选用线条细挺瘦硬、笔画粗细对比不大的字帖为宜。 以唐代楷书为例,欧阳询的险劲、虞世南的淳雅、颜真卿的雄浑、柳公 权的严谨等,均是后世毛笔书法学习的典范,但对于注重实用、简捷的 “三笔字”练习而言,总有种难于表现的无奈。相反,同为唐代代表书 家的褚遂良,其楷书“古雅绝俗,瘦硬有余”,既谨严有法,又暗含行 书笔意、灵动多姿,最宜于作为“三笔字”的楷书入门典范。 练习“三笔字”,当探究书法本源,培养溯源辨流意识,应先从毛笔入 手,掌握传统书法的基本技法技巧,加强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加深对笔 法、结构、章法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毛笔基础,再练习表现力相对简单 的钢笔字和粉笔字,就能很快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临帖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临帖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有了摹帖的基础就可以开始临帖了。临帖的方法有三种:对到难,循序渐进的。
① 对临。把字帖摆在前面,对着字帖进行临写的方法。对临是书法练习中最为 常用的方法,对临时要将读帖、摹帖获得的关于笔法、笔画及结构关系的认识运 用到临写中,对范字进行准确临写,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乃至看一行 写一行,力争写得像。对临的准确程度往往不能一次奏效,需要不断与范帖对照, 寻找差距,纠正偏差,不断靠近原帖。 ② 背帖。经过多次对临,对范帖的笔法、结字、章法特征有了较为准确而熟练 的把握之后,就可以练习背临了。背临就是不看字帖,全凭记忆对范帖进行默写。 背临可强化记忆,巩固学到的技法,有利于书写能力的培养。 ③ 意临。意临是一种遗形取神、以神写形的临摹方法,是临帖的高级阶段。在 对范本有了较深认识,对临、背临均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功底比较扎实的基础上, 临书者可以有意识地把自我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理念融入临习中,不拘泥于点画、 结构、章法与原帖的相似,而更着眼于精神风貌的契合。对范帖的取舍,更能显 示出临书者的个性及创造力。所谓“独追神采,不见字形”指的正是意临的境界。 意临已是由临摹走向创作的过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笔
❖ 1,中锋:使笔尖常保持在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 笔画圆劲有力,楷书行笔要以中锋为主。
❖ 2,侧锋:行笔时笔尖与行笔方向的夹角在45° 之内,笔尖侧在笔画一边运行。多在调锋时运用。
❖ 3,偏锋:行笔时笔尖与笔画行笔方向的夹角在 45°至90°之间,笔尖基本上偏在一边运行, 造成笔画靠笔尖的一边光滑、靠笔肚的一边枯涩, 这种笔画缺乏笔力,被视作败笔,在楷书中要禁用。
碑帖临摹
❖ 碑和帖是有区别的。碑是石刻(包括竖在地面上的 碑碣和埋藏在墓中的志铭,或就山而凿的摩崖等), 碑文内容多是歌功颂德,纪人纪事的文字。碑上的 字多是当时优秀书法家所写。
❖ 帖,是把著名书家的字迹临摹下来,刻在木板和石 头上,再用纸和墨槌拓下来,内容多是书札诗文。
❖ 碑、帖都是供人欣赏临摹用的,所以称为法帖。学 书者当然以学墨迹为上,学碑次之,学帖再次之。
三、竖
四、撇
五、捺
六、提
七、折
八、钩
楷书常用的笔画有数十 种,较为复杂,但每种笔画 都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 过程组成,还是有规律可循 的。
楷书的结构
❖ 组成一个字的几个偏旁之间的方位关系称结 构,前人对楷书的结构作了许多总结,如 《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黄自元间架结 构九十二法》等。其内容主要有排叠、避就、 顶戴、穿插、向背等。这些方法尽管很实用, 但都较冗长,难以记忆。在具体创作时,根 据字的部首组合、点画形态及点画多少,应 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恰当的安排,一般来说, 要符合以下四个要求:
砚
❖ 砚又称砚台、砚池或墨海,并有“离石卿 侯”“润色先生”“铁面尚书”“方石 君”“寒泓”等美称。广东肇庆所产的端砚、 江西婺源所产的歙(she)砚、青海宁夏贺兰 山所产的贺兰砚,山东所产的红丝砚被称为 我国的四大名砚。
其他工具
❖如笔架、笔洗、镇纸、毛 毡等
书写姿势
❖坐势的基本要求是:头正、身直、 臂开、足安。
❖ 兼毫笔是用软毫和硬毫掺杂而成,通常为狼毫与羊毫、紫毫 与羊毫的搭配。兼毫的特点是刚柔相济、软硬适中、贮墨适 度。
❖ 按笔头由小到大可分为圭笔、小楷、中楷、大楷、联笔、屏 笔、提笔、斗笔、楂笔等。
❖ 发笔时以温水为宜,不能强行捏开。
墨
❖ 因原料不同,主要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 常见的一些高级的书画专用墨汁如“一得阁 墨汁”、“曹素功墨汁”、“中华墨汁”等。 可用墨锭研磨,也可用现成的墨汁。
楷书章法及作品形式
❖ 章法:字字独立,大小匀称,纵有行,横有 列。要求上下齐平,不像行草书那样讲究错 落,追求体势的欹侧变化。在创作时可以按 作品的字数叠好格子,留出落款的位置后对 号入座。
❖ 作品形式:书法作品形式多样,一般有竖式 (中堂、条幅、对联)、横式(横幅、横披、 长卷)、正形(斗方、镜片)及扇面(折扇、 团扇扇面)等几大类。
❖ 笔法简单概括起来有落笔、提笔、按笔、顿 笔、逆笔、转笔、折笔、挫笔、抢笔、纵笔 等等。
❖ 起笔 ❖ 行笔 ❖ 收笔
运笔的三大过程
起笔
❖ 1,逆锋:笔锋先向笔画延伸的相反方向着 纸,再折回运行的起笔方法。逆锋起笔的特 点是含蓄、稳重。
❖ 2,露锋:笔尖着纸便行,多为承接上笔, 使笔画前后呼应,锋尖显露。特点是顺接上 笔,呼应灵动。
❖ 抵 :小指自然靠近无名指,以 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指执笔法要领
❖指实掌虚 ❖松紧适度 ❖高低恰当(真一行二草三)
腕法
❖ 着腕法(平腕法) ❖ 枕腕法 ❖ 提腕法 ❖ 悬肘法
运笔的基本笔法
❖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提出: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 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 熟宣不太化水,吸水性弱,适宜于作小楷或画工笔画,用笔 不到位、不精熟,缺点就会暴露无遗。
❖ 半生半熟宣性能介于生宣和熟宣之间,使用效果较佳,比较 适宜初用宣纸的人。
❖ 根据长度不同,宣纸主要有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丈二 等类型。
❖ 练习用纸大多使用价廉物美的元书纸和毛边纸,这些纸具有一定的吸水 性和表面糙而不滑的特点,比较适宜于平常书写训练
峄山刻石
小篆
大篆、小篆统称篆书
三、汉代书法
❖ 汉朝虽然仍沿用篆书,但占主要地位的却是隶 书。小篆长方,隶书扁平。隶书分为秦隶(古隶) 和汉隶。到东汉桓帝、灵帝时期隶变的经过已完成。 隶书的用笔方圆藏露兼备,提按顿挫分明,蚕头雁 尾是隶书最具特点的笔画。隶书左右笔画舒展,呈 对称的“八”字形,所以汉书也叫“八分”。汉隶 的定型和繁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一种新 书体,它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从此, 汉字告别了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Fra bibliotek怎样临摹
❖ 一、选帖: ❖ 二、读帖 ❖ 三、描红、摹帖、临帖 ❖ 四、入帖与出帖
①楷书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中楷大字本)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颜真卿 多宝塔(大)、大麻姑仙坛记 柳公权 玄秘塔(大) 魏 碑 郑文公碑、张猛龙碑 ②隶书 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孔庙碑 ③行书 王羲之 怀仁集圣教序、兰亭序 褚遂良 枯树赋 苏 轼 寒食诗 虞世南 公主墓志 黄庭坚 松风阁诗 赵孟頫 心经 ④草书 孙过庭 书谱 智 永 千字文 王羲之 十七帖 怀 素 小草千字文 张 旭 长风帖
章草
今草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
❖ 书体演变到此结束。汉代以来形成的草书、楷书、 行书到晋代已经成熟,文人书法圈内不断地完善新 体笔法,摆脱旧体影响。其中以二王(王羲之、王 献之)父子为典型代表。书法摆脱了实用的束缚, 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 魏晋时期是书法全面自觉发展时期,是书法从实用 性转向审美性的阶段。其书法显示出了一种后人不 可企及的高度,其突出特点是富有韵致,含蓄委婉, 刚柔相济,尽善尽美。南北朝书法分两大流派,南 方书风为东晋“二王”书风的延续,北方书风远承 魏时钟繇的铭石书。
五、唐代以后的书法
❖ 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书法不断推陈出新,涌 现出许多历史上的名家,如我们熟悉的颜真 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等,不胜枚举。 但是,唐代以后五体具备,自此以后,字体 就没有新的突破。
六、现代书法
❖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化繁为简, 进行了部分汉字的简化,算是一次 比较大的变化。
❖当代书法爱好者众,队伍庞大,业 内业外,积极参与。人们举起高扬 传统、张扬个性、褒扬创新、弘扬 国粹的大旗,使中国书法呈现了一 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 3、参差避就:就是一字中出现多个相同的笔画,应有大小、长短的
变化,不可重复雷同。笔画密的地方要将就疏的地方,难险的地方要将 就容易的地方。
❖ 4、笔势连贯:笔画间要相互照应。笔画间的连贯,有形连、意连两
种。行草书多用附钩游丝把笔画连为一体,即为形连;而楷书笔画分明, 虽无附钩游丝相连,但是内在联系紧密,其呼应连贯便在意连。起笔为 “呼”,承笔为“应”,一笔之中,应上而呼下,顾盼生情。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 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距今已有五六千年 的历史。而在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 屈指可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具有很深厚的韵味。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 到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 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 代又一代的人们所喜爱。
练习三笔字的重要意义
❖ 一、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笔字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国家对写字课程越加重视,新课程标准增加了书法课,体艺 “2+2” ,教师书法考级等,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自身发展的需要 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是一门艺术)。培养耐心,毅力 (需坚持不懈,耐得住寂寞)。增进健康(犹如练气功)。 工作、生活的帮助(敲门砖;人的第二张脸;胜人一筹,更 易获得好印象)。
甲骨文
甲骨文
❖ 大盂鼎
金文
❖ 散氏盘
金文
❖ 石鼓
石鼓文
简牍、帛书
甲骨文、金文、大篆等又统称为
大篆(广义的)
3、先秦书法的主要特点
❖ 先秦书法出现于人们的书法意识尚处于自然 状态的历史阶段,因此具有整齐、规范、统 一、对称、率意、天真、朴拙等审美特点。
二、秦代书法
❖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 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为 改变“文字异形”的状况, 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 建议,“罢其与秦文不合 者”,由大篆改为了小篆, 统一了文字。小篆因仅在 秦代使用,又称秦篆。又 因秦代刻文大多出自李斯 之手,所以又称“斯篆”。
一、先秦书法
❖ 1、先秦是指从远古到秦统一六国这一漫长的 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经历夏、商、周、 春秋、战国等朝代。那时人们刚脱离蛮荒时 代,民风质朴,性情自然天真。华夏先民早 期的造字和刻写行为,是因使用而存在,因 实用而发展。而他们的刻写自然规整。已流 露出美的意识。因此,可以说汉字与书法的 产生是同步的。
隶书
曹
乙
全
瑛
碑
碑
篆隶楷草行五种书体应运而生
❖ 汉代除了篆书、隶书以外,草书、行书、楷书也在 隶书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产生了草书的先声—章草 唐以后产生了今草和狂草)。章草笔画之间虽有钩 挑牵丝,但字字独立,还有隶书“雁尾”的笔意。 今草脱离了隶书的意态,字字牵连如行云流水。行 书又称“行狎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 书体,相传为东汉刘德升所创。早期的行书在体势 上保留了很强的隶意,至东晋时便成熟起来。汉末, 出现楷书(真书、正书、端楷),早期的楷书字形 微扁,时带波捺,仍带有较浓的隶意。
2、先秦书法的发展历程:
汉字起源(结绳记事说、图画说、书契说、 仓颉造字说)—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写在 龟甲、兽骨、贝壳上的文字)—金文(也 叫钟鼎文,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 文)—籀文(也叫大篆。春秋战国时期。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为十个 鼓形石头,每个镌刻着一首四言诗;简牍 帛书:写在竹片、木牍、绢帛上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