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综合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实验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实验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及特点。
2. 学会用通用试纸进行酸碱中和实验。
3. 观察并记录不同酸碱溶液之间的反应现象。
教学准备:1. 盐酸、氢氧化钠、食盐等实验用品。
2. 通用试纸。
3. 玻璃容器、玻璃棒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引入:1. 谈论酸、碱、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提出问题:你知道酸和碱的特点吗?二、实验操作:1. 将盐酸倒入一个玻璃容器中。
2. 用通用试纸浸泡盐酸,记录试纸的颜色。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玻璃容器中。
4. 用通用试纸浸泡氢氧化钠溶液,记录试纸的颜色。
5. 将盐酸和氢氧化钠倒入同一个容器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三、实验结果分析:1. 盐酸呈酸性,通用试纸变红。
2. 氢氧化钠呈碱性,通用试纸变蓝。
3. 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
四、实验总结:1. 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在中和反应中会产生盐和水。
2. 实验中通用试纸的运用能够直观反映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
五、课堂练习:1. 以下哪个物质是酸:A. NaOH B. HCl C. KOH2. 以下哪个物质是碱:A. H2O B. H2SO4 C. NaOH六、课后作业:1. 总结酸碱盐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2. 根据实验结果,写一篇文章谈谈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酸碱盐的特性并能进行简单的中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化学酸碱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3.了解常见的酸碱盐实验现象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特性。
2.掌握常见酸碱盐实验现象和应用。
3.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子,给学生讲解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
2.实验法: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酸碱盐的实验现象。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如什么是酸、碱和盐。
然后再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一下,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有哪些。
2.讲解通过讲解的方式,给学生讲解酸、碱、盐的定义和特性。
然后再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与酸、碱、盐相关的实验现象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酸碱盐实验,如:(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让学生将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一起加入试管中,并用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2)金属与酸反应实验:让学生将钠、铁、铜等金属与稀盐酸反应,观察放出的气体,并用增重法测定反应前后金属的质量变化。
4.总结通过实验的结果,让学生自己总结酸碱盐的特性和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一下这些实验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五、课堂练习与作业1.课堂练习:设计一道选择题题目,考察学生的酸碱盐知识。
2.作业:要求学生查找一些与酸碱盐相关的实际应用,并写一份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酸碱盐酸:特性、酸性反应碱:特性、碱性反应盐:特性、盐的命名规则【板书示意图】酸特性酸性反应盐特性盐的命名规则碱特性碱性反应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酸碱盐的化学教案
初中酸碱盐的化学教案
课题:酸碱盐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酸、碱、盐的性质;
3.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4. 了解酸碱中和的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酸、碱、盐的性质;
2.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
1. 酸、碱、盐的定义和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酸、碱、盐的定义和特征,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酸、碱、盐的特性。
2. 酸、碱、盐的性质
教师讲解酸、碱、盐的性质,包括PH值、导电性等,同时给学生准备实验让他们亲自验证这些性质。
3.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教师讲解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溶液中的变化情况。
4. 酸碱中和的原理
教师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酸碱中和的过程。
四、课堂练习
1. 酸碱中和的方程式是什么?
2. PH值是如何影响酸碱的?
3.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有哪些?
4. 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酸碱盐的基本知识,了解了酸碱盐的性质和特点,对酸碱中和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课后作业
1. 写一篇小结,总结酸碱盐的知识点;
2. 找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的例子,描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3. 思考酸碱中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实验环节设计不够充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下节课需要加强实验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初中酸碱盐专题教案
初中酸碱盐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能够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3)能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3)酸碱盐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酸碱盐之间复杂反应的原理理解;(2)酸碱盐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酸碱盐的概念,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2)通过展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讲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3)讲解酸碱盐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验演示:(1)进行酸碱盐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背后的化学原理;(3)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实际问题解决:(1)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酸碱盐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2)强调酸碱盐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四、课后作业1. 复习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 复习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3. 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一、引入
1. 观察实验:老师在教室里准备三个容器,分别装有盐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
通过pH试纸测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种物质有何区别。
2. 导入问题:根据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以及如何区
分它们?为什么盐不是酸或碱?
二、探究酸碱的性质
1.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酸碱指示剂、金属反应等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酸
和碱的性质。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2. 集体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的性质,包括pH值、酸
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
三、认识盐
1. 实验前瞻:老师介绍盐的概念及制备方法,激发学生对盐的认知。
2. 实验探究:学生进行盐的制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盐的性质。
四、应用酸碱盐的知识
1. 实例分析:老师提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酸碱盐知识解决问题,如饮
用水的酸碱平衡、食物的保存等。
2. 小结与反思:通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对酸碱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 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三种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分析其原因。
2. 设计一个实验,测试自制的一种酸碱指示剂。
本节课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
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愿学生们在本节课中有所
收获!。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教案及反思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教案及反思训练者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对受训练者的身心进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阅历、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说明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力量阅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1海水晒盐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海洋是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库及海洋资源的特点,理解从海水中得到卤素资源的一般方法。
(2)理解海水提取食盐的方法,理解制盐生产中卤水密度的把握范围。
(3)知道粗盐中含有的杂质。
(4)理解粗盐提纯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表格分析制盐生产中卤水密度的把握,提高分析问题的力量。
(2)通过学校所学离子沉淀的方法,描述粗盐提纯的试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洋资源的学习,领悟海洋资源的丰富及意义。
二、学问回顾(一)粗盐提纯步骤:、、(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1、过滤和蒸发:(1)过滤是过滤时应留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依据试验要求不同,有时要对过滤出的沉淀物进行洗涤;③洗涤方法是在过滤器中加蒸馏水浸没沉淀物,待其自然过滤干为一次洗涤,直至洗净为止;④洗净的标准为取洗涤时的最终滤出液,检验其中是否含有可溶性物质。
(2)蒸发。
2、蒸馏、萃取和分液:(1)蒸馏是。
(2)萃取是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 ;② ;③ 。
(3)分液是分液时,打开上盖以使液体能顺当流下,用烧杯内壁紧贴分液漏斗下端后,再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入烧杯内,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入烧杯后,准时关闭活塞以防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要从倒入另一烧杯中。
(三)富集海水中微量元素常用的方法有、、【典型例题】【例1】某试验小组只有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含附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等,他们未能进行的试验是()A 蒸发B 萃取C 过滤D 蒸馏【答案】CD【例2】下列关于分别方法所涉及的化学原理不准确的是( )A 蒸发:利用物质颗粒的大小B 萃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C 过滤: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D 蒸馏: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例3】选择下列试验方法分别物质,将分别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萃取分液法B 加热分解法C 结晶法D 分液法E 蒸馏法 F过滤法(1) 分别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取KNO3(3) 分别水和汽油的混合物(4) 分别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混合物(两者互溶,沸点分别为76.75℃和110.6℃)(5) 从碘水溶液中提取碘【例4】对一无色、澄清的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觉,其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
初中酸碱盐教学教案
教案:初中酸碱盐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
2. 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简单的酸碱盐实验。
4. 能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
2.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实例,如食醋、酱油、食盐等,引导学生关注酸碱盐的概念和作用。
2. 提问:什么是酸碱盐?它们有什么特点?二、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10分钟)1. 讲解酸碱盐的定义:酸碱盐是由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与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结合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2. 介绍酸碱盐的组成:酸碱盐由阳离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阴离子(酸根离子)组成。
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15分钟)1. 讲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在水中溶解时,会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的酸碱盐。
2. 介绍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中有至少一个难溶物或难电离物生成,产物中至少有一个易溶物或易电离物生成。
四、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15分钟)1.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以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为例,演示复分解反应的现象。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行操作烧杯、试管等实验用具,观察实验现象。
3. 讲解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五、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举例讲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调节土壤酸碱度、治疗胃酸过多等。
2. 提问:如何利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酸碱盐的概念、组成、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人教版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3. 能够根据相关实验结果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实验判断酸碱性质。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白瓷钢针、PH试纸等。
2. 实验药品: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
3. 教学课件:包括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酸碱盐物质,引出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讲解:介绍酸碱盐的定义和常见性质,包括酸的性质、碱的性质以及酸碱的中和反应。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等。
4.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组讨论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
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详细的总结。
2. 查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物质,并记录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分组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培养了他们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是在实验环节,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化学酸碱盐初中教案
化学酸碱盐初中教案
年级:初中
科目: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酸碱盐的命名方法和性质;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内容:
1. 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
2. 酸碱盐的化学式和命名规则;
3. 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
2. 实验器材:试管、酸碱指示剂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并让学生猜测它们是酸、碱、还是盐,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特征和区别。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酸碱盐的概念和特征;
2. 展示酸碱盐的常见表现形式,并介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介绍酸碱盐的命名方法和性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教师进行酸碱盐反应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反应原理。
四、练习(10分钟)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酸碱盐命名、性质分析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酸碱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酸碱盐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其命名方法和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意识到酸碱盐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认识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初中酸碱盐的化学教案
初中酸碱盐的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酸、碱、盐的分类和鉴别方法;3. 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应用。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2. 酸碱盐的分类和鉴别方法;3.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碳酸钠、氯化钠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酸、碱、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特点和作用;2. 提问学生对酸、碱、盐的了解,收集学生的已有知识。
二、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酸、碱、盐的微观结构;2. 解释酸、碱、盐的电离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酸碱盐的离解现象。
三、酸碱盐的分类和鉴别方法(20分钟)1. 介绍酸碱盐的分类方法,讲解酸、碱、盐的鉴别方法,如使用指示剂、滴定等;2. 分组讨论并演示酸碱盐的鉴别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四、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应用(20分钟)1. 讲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如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2. 举例说明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应用,如制取气体、制备沉淀等;3. 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清洁剂、药品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酸碱盐的定义、分类、鉴别方法和反应应用;2. 强调酸碱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酸碱盐的定义、分类、鉴别方法和反应应用的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酸碱盐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分类、鉴别方法和反应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酸碱盐的现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征。
2. 使学生了解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2. 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征,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2. 难点: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盐的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增强学生对酸碱盐特征的认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品、药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概念及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酸、碱、盐的定义及其特征。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4. 实验演示:进行酸碱盐反应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应用实例,如洗涤剂、化肥等。
6. 练习巩固: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酸、碱、盐概念及其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课件:酸碱盐相关知识的课件。
4. 网络资源:相关酸碱盐知识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学习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
2. 第2周:学习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3. 第3周:学习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第4周:进行课堂讨论和实验演示。
5. 第5周:进行练习巩固和教学评价。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实验演示是否直观易懂,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知识。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原理;(3)学会正确书写酸碱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盐的物理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和特征;2. 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原理;3. 酸碱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1. 酸碱盐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2. 酸碱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分类知识,总结出酸、碱、盐的概念;2. 提问:同学们能举例说明酸、碱、盐的特征吗?二、实验观察(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2.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这些物质有哪些不同之处?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硫酸与氯化钡等;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反应原理;3. 提问:同学们能解释这些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吗?四、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酸碱盐的定义和特征;2. 讲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原理;3. 讲解酸碱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2. 提问: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吗?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酸碱盐的特点及相互作用;2. 提问:同学们认为本节课最有价值的学习点是什么?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回答酸碱盐的定义和特征;2. 学生能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原理;3. 学生能熟练地书写酸碱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教案
主题:酸碱盐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区分酸、碱和中性物质;
3. 掌握酸碱性质对指示剂的影响;
4. 能够简单使用PH试纸测试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内容:
1.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及其颜色变化;
3.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和酸碱性测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酸碱的基本概念;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酸碱盐吗?酸和碱有什么特点?
二、讲解与讨论(15分钟)
1. 讲解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介绍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及颜色变化规律;
3. 通过实验演示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PH试纸测试不同物质的酸碱性;
2. 让学生记录每种物质的颜色变化及PH值。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讨论实验结果,总结酸碱盐的特点;
2. 提出问题:你认为酸碱性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总结五种日常应用中酸碱性的例子,并写出酸碱的定义;
2. 下节课带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物质,进行酸碱性质的测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酸碱盐的性质,并能够简单使用PH 试纸测试酸碱性。
课后作业形式多样,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下节课的延伸实验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初中酸碱盐一体化实验教案
初中酸碱盐一体化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酸碱盐的鉴别方法。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盐反应实验,并能够解释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酸碱盐的鉴别方法。
3. 酸碱盐反应实验的操作和现象解释。
教学难点:1. 酸碱盐反应实验的操作和现象解释。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滴定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等。
2. 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硫酸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复习已学的相关知识。
2. 提问:酸碱盐有哪些性质?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哪些反应?二、实验一:酸碱盐的鉴别(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套实验室用具和试剂。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酸碱盐的鉴别实验,包括观察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3.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二:酸碱盐反应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套实验室用具和试剂。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酸碱盐反应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3.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三:酸碱盐综合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套实验室用具和试剂。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酸碱盐综合实验,包括多个酸碱盐反应的连续进行。
3.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酸碱盐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2. 学生可以进行酸碱盐反应的实验设计,发挥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三个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反应。
实验设计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报告的填写,学生能够巩固实验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化学酸碱盐老师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酸碱盐的常见性质和实验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二、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
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酸碱盐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的解释。
2. 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
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讲授法:讲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结果。
3. 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六、教学过程1.引入用酸碱指示剂测试几种不同的溶液,并观察颜色的变化,引出酸碱盐的定义。
2.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例如单质酸、氧化物酸、无机酸、有机酸等。
3.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介绍酸碱盐的性质,如水溶液的导电性、与金属的作用等,并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4.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酸碱度的调节、药品的生产等。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的重要性。
八、课堂练习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酸碱盐?A. HClB. NaOHC. KBrD. CH3COOH2. 酸碱中性溶液的pH值是多少?A. 7B. 0C. 14D. 23. 用酚酞指示剂测试后,发现颜色变成了粉红色,该溶液是什么性质?A. 酸性B. 碱性C. 中性九、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复习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完成课堂练习题。
十、板书设计主题:化学酸碱盐教案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十一、反思与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难点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反馓是否良好。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初中化学酸与盐与碱教案
初中化学酸与盐与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性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酸的概念及其性质2. 碱的概念及其性质3. 盐的概念及其性质4. 酸碱中和反应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讨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盐的性质。
2. 分析归纳式讲解法,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盐的性质规律。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酸、碱、盐的性质。
四、教学用具1. 仪器: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药品: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氯化钠、碳酸钠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
2. 酸的性质:(1)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硫酸和盐酸与石蕊试液、金属、碱性氧化物、盐的反应。
(2)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总结酸的性质,如:酸能与石蕊试液反应使其变红;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能与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3. 碱的性质:(1)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与酚酞试液、金属氧化物、酸的反应。
(2)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碱的性质,如:碱能与酚酞试液反应使其变红;碱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 盐的性质:(1)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氯化钠、碳酸钠与酸的反应。
(2)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盐的性质,如:盐能与酸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5. 酸碱中和反应:(1)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2)分析归纳:引导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即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盐的概念及其性质。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归纳,我们掌握了酸、碱、盐的性质规律,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化学初中酸碱盐教案
化学初中酸碱盐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及盐的溶解性规律。
3. 学会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酸碱中和反应及盐的溶解性规律。
教学难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及计算。
2. 盐的溶解性规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胃药、清洁剂等,引发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
2. 提问: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盐?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酸、碱、盐的概念:讲解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实验演示它们的特性。
2. 酸碱中和反应: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
3. 盐的溶解性规律:讲解盐的溶解性规律,通过实验演示不同盐的溶解性。
4.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药片的成分等,引导学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答疑问。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酸碱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保、医药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概念、特性及酸碱中和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酸碱盐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走进酸碱盐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定义及特征。
2. 酸、碱、盐的分类及常见例子。
3.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酸碱盐的特性。
2. 利用实验、讨论等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酸碱盐实例,引发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
2. 探究酸碱盐的定义及特征: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3. 酸碱中和反应: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
第二章:酸碱盐的分类与鉴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鉴别物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分类方法。
2. 酸碱盐的鉴别原理及方法。
3. 常见酸碱盐的鉴别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分类方法及鉴别原理。
2. 难点:酸碱盐的鉴别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分类。
2. 利用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常见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鉴别酸碱盐。
2. 酸碱盐的分类:讲解酸碱盐的分类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3. 酸碱盐的鉴别:讲解鉴别原理及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鉴别给定的酸碱盐溶液。
第三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
2.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应用。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酸碱盐的概念、性质和分类,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2.难点:酸碱盐反应条件的判断,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的概念和性质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醋、柠檬汁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酸?酸有哪些性质?2.讲解酸的概念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3.讲解酸的分类根据酸分子中电离出的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4.讲解酸的性质强酸与弱酸、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挥发性酸与非挥发性酸等。
5.酸的实验演示(1)强酸与弱酸的实验:滴加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2)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的实验:滴加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挥发性酸与非挥发性酸的实验:闻气味,观察现象。
6.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酸及其性质。
(2)讨论酸的应用,如:胃酸的作用、电池中的酸等。
第二课时:碱的概念和性质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肥皂水、碱面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碱?碱有哪些性质?2.讲解碱的概念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讲解碱的分类根据碱分子中电离出的OH-的个数,将碱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
4.讲解碱的性质强碱与弱碱、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等。
5.碱的实验演示(1)强碱与弱碱的实验:滴加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2)碱性氧化物的实验:与水反应,观察现象。
(3)酸性氧化物的实验:与碱反应,观察现象。
6.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2)讨论碱的应用,如:中和胃酸、造纸工业等。
第三课时:盐的概念和性质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盐、味精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性质?2.讲解盐的概念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酸碱中和反应知识梳理 1、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的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酸碱中和反应。
如:→+HCl NaOH + →+422)(SO H OH Ca + →+HCl OH Ca 2)( + →+42SO H NaOH + 2)中和反应的实质盐酸、硫酸等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都可以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综合反应的实质如下:上图中,HCl会电离出H+ 和Cl- ,而NaOH可以电离出Na+ 和OH- ,然后在HCl和NaOH的混合溶O,NaOH。
液中这些离子重新组合,阴离子+阳离子而得出最终产物:H23)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正常农作物生长在近中性的土壤中,酸性、碱性土壤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综合硫酸厂的污水等2)处理工厂的废水。
比如用熟石灰(Ca(OH)23)用于医药。
比如用含有Al(OH)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HCl)过多的胃疼。
32、酸碱度1)酸和酸性区别,碱和碱性的区别酸和碱表示的是一类物质,其中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所谓的酸碱性是根据PH值来定义的,PH大于7的定义为具有碱性,PH小于7的定义为具有酸性,而PH等于7的定义为中性。
除了酸具有酸性外还有一些物质也具有酸性,比如:氯化铁()、硫酸氢钠()、硫酸亚铁()等,同样,除了碱意外,具有碱性的物质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等2)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
(2)pH的范围通常是0-14之间(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上图中可以看出:pH=7,溶液呈性PH>7,溶液呈性,pH数字越小性越强。
PH<7,溶液呈性,pH数字越大性越强。
注意: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性越强,溶液中H+含量越多,pH值越小;碱性越强,溶液中OH-含量越多,pH值越大。
(4)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注意: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污染我们的溶液。
②润湿的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不准确,因为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
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
③ pH测得的数字是正数。
④通常情况下把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
数值越小,污染越大。
例题讲解例1、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B.橘子汁显碱性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萝卜显中性例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Na2CO3+2HCl== 2NaCl+H2O+CO2↑ B.2NaOH+H2SO4== Na2SO4+2H2OC.SO2+2NaOH== 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例3、如右图,在一只倒扣的大烧杯中,正放两只小烧杯。
其中A杯中盛有足量浓盐酸,B杯中盛有少量滴有酚酞的NaOH 稀溶液。
问:(1)放置一段时间后,B杯中会有怎样的现象?(2)该现象说明浓盐酸有哪些性质?(只需列举2条性质)巩固训练1、下表所列为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柑桔苹果牛奶玉米粥3.0—4.0 2.9—3.3 6.3—6.6 6.8—8.0A.柑桔B.苹果C.牛奶D.玉米粥2、有一瓶溶液的pH是4.5,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色。
如果要使试管里溶液的pH升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下列各组溶液,pH都小于7的是()A.胃酸和食醋B.食盐水和汽水C.石灰水和肥皂水D.自来水和白糖水4、已知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的pH。
试问哪一组溶液相互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等于7()A.pH=3 pH=4 B.pH=3 pH=10 C.PH=7 pH=11 D.pH=1 pH=7SO32-、S2-;Mg2+、Ba2+、Ca2+与CO32-、SO32-、PO43-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水:OH-与H+不能大量共存3、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4-(紫色)。
(2)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变红等,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变蓝或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等;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OH-的存在。
(3)能与金属反应产生H2的溶液、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H+或OH-的存在例题讲解例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浓盐酸的挥发性B.浓硫酸的腐蚀性C.浓硫酸的吸水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例2、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冒出B.盐酸和铁粉反应后溶液呈黄色C.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盐酸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质巩固训练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氯化钠2、下列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正确的是()3、盐酸是——气体的水溶液。
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会形成________,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物质本身不是酸的是()A.SO3 B.CaO C.NaOH D.Ca(OH)2三、常见的碱的性质及其应用例1、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苛性钠干燥的是()A.氧气B.氨气C.二氧化碳D.氯化氢例2、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例3、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2()(A) (B) (C) (D)巩固训练1、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已经潮湿,经充分干燥后,该固体的质量()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2、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非常广泛。
(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
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
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
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原因是。
(3)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作用了,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在三支试管里分别盛有少量的A、B、C三种无色溶液,都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A溶液呈淡色,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红色。
则A、B、C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按图示,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的现象,同时u形管中。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3、如右图,在一只倒扣的大烧杯中,正放两只小烧杯。
其中A杯中盛有足量浓盐酸,B杯中盛有少量滴有紫色石蕊试剂的稀溶液。
问:(1)放置一段时间后,B杯中会有怎样的现象?(2)该现象说明浓盐酸有哪些性质?(只需列举2条性质)4、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5、在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钠、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钙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1)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是。
(2)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酸是。
(3)实验室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碱是。
(4)俗名为烧碱的物质是。
6、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薄铁片,有气泡产生。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7、向足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锌粉,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变化情况的是()8、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下列6种实验装置。
(1)6个实验是否都能提供CO2跟NaOH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请逐一简述出现的现象。
A、。
B、。
C、。
D、。
E、。
F、。
(2)上述6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3)如果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CO2可能溶解于NaOH溶液的假设,你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