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水溶液 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水的电离
![水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aaaaffa169dc5022aaea0064.png)
提问: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水的离子 积会受什么外界条件影响?
讨论1: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有何规律,并解释之
温 度
0℃
1.14× 10-15
20℃
6.81× 10-15
25℃
1× 10-14
50℃
5.47× 10-14
100℃
1×10-12
Kw
结论:
温度越高,Kw越大,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思考讨论 1)0.01mol/L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H2O、 c(OH-) H2O分别是多少?为什 么? 2)0.01mol/L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 的c(H+) H2O、 c(OH-) H2O分别是多少?为 什么?
课堂练习 1、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H2O= 10-12 mol/L ,则该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并求算 该溶液中 c(H+)的可能值 ?
讨论2:
对常温下的纯水进行下列操作,完成下表:
条件
水的电离平 酸碱性 衡移动方向 c(H+) c(OH-) c(H+)c(OH-)浓 度大小关系 c(H+)=c(OH-) c(H+)>c(OH-) c(H+)<c(OH-)
Kw
增大
加热
加HCl 加NaOH
中性
正向
增大
增大
酸性
碱性
逆向
逆向
增大
减小
减小
解答: c(H+) H2O= c(OH-) H2O= 10-12 mol/L
若c(H+) aq= c(H+) H2O= 10-12 mol/L 则 c(OH-) aq= 10-2 mol/L 溶液显碱性 若c(OH-) aq= c(OH-) H2O= 10-12 mol/L 则 c(H+) aq= 10-2 mol/L 溶液显酸性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350214fc4ffe473368ab6f.png)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学案:阅读课本P73~75,完成下面内容。
㈠、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方程式:。
水的电离是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电离平衡,平衡常数为。
2、K c×[H2O]=[H+][OH-],温度一定,K c与[H2O]都是常数;则在一定温度下也是一个常数,可以表示为,其中的K w称为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3、K w的值与有关,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 w将。
在25℃时[H+]=[OH-]= ,K w= ,可见水的电离程度是很小的,水主要是以分子形式存在。
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1、在稀的水溶液中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NaCl、HCl等是电解质。
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成。
2、在水溶液中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都是电解质。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以的形式存在;弱电解质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4、电解质溶于水后并不是以离子或分子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以_________或_________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离子或溶质分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作用。
三、课堂探究学案:1、水的电离的特点: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3、水的离子积对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因素[例1]计算25℃ 0.1 mol·L-1的NaOH溶液的OH-离子浓度、H+离子浓度、由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分别为多少?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H2SO4 = Ba(OH)2 =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 CH3COOH NH3•H2O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必须分步写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H2CO3(主) HCO3-(次)(3)酸式盐的电离【巩固与应用】1、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25℃)=1.0×10-14mol2•L-2,K w(35℃)=2.1×10-14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在35℃时[H+]>[OH-]C 水的离子积K w(25℃)> K w(35℃)D 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2、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6eb532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0.png)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是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概念。
本文将在“接地气”的写作风格下,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进行科普,增加一些语气词和情绪词,让化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一、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物质,它的化学性质对许多化学反应和地球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水分子在互相碰撞时,会有一些分子间的反应,使其中一部分水分子转化为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此过程即称为水的电离。
水的电离反应可以表示为:H2O = H+ + OH-,其中H+离子称为酸性离子,OH-离子称为碱性离子。
二、酸碱中和
酸和碱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
当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时,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溶液称为酸碱中和溶液。
如何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呢?这时就需要用到溶液的pH值。
pH值是刻画溶液酸碱性质的重要参数,它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 = -log[H+]。
当溶液中[H+]浓度为1×10^-7mol/L时,它的pH为7,称为中性溶液。
当溶液中[H+]浓度高于1×10^-7mol/L时,pH小于7,称为酸性溶
液,如橙汁;当[H+]浓度低于1×10^-7mol/L时,pH大于7,称为碱性
溶液,如肥皂水。
三、结论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直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通
过本文的科普,我们可以了解到水的电离反应和酸碱中和的基本概念,并学会了如何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
相信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
更加轻松深入地了解更多化学知识。
水的电离和溶液PH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PH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9188cd23186bceb19e8bbe4.png)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 知 识 回 顾】
弱电解质包括哪些物质? 弱电解质包括哪些物质?
弱酸、 弱酸、弱碱和水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 灵敏电流计 灯泡 G
精确的纯水导电实验 精确的纯水导电 现 结论:
水是 极弱 能发生 微弱
电解质 电离
1、25℃时,10L水中含有 -的物质的量为————mol, 水中含有OH 、 ℃ 水中含有 ,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含有氢离子个数为 10-6 NA个(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A) ———— 25℃时,1g水中含 +个数为 水中含H ℃ 水中含
1 ×10-6
2、 、
10-10 NA个 ———— 1.8————mol ×10-9
25℃时,Kw=1×10-14 ℃ ×
没有单位
4、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何规律,并解释之。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何规律,并解释之。
t/℃ ℃
Kw/10-14
0 0.134
10 0.292
20 0.681
25 1.01
40 2.92
50 5.47
90 38.0
100 55.0
结论
3、水的离子积: 、水的离子积:
(1)概念: )概念: 一定温度下, 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水(稀溶液)中H+与OH-浓 度的乘积为常数,用Kw表示。 度的乘积为常数, 表示。 × (2)表达式: Kw= c(H+)×c(OH—) )表达式: 实验测定:25℃时 实验测定:25℃时 )=1 C(H+)=C(OH-)=1×10-7mol/L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增大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https://img.taocdn.com/s3/m/58f46621ed630b1c59eeb529.png)
c(H+)×c(OH-) 平衡常数:K 电离= c(H2O)
结论(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 “自身”电离生成H+与OH-
(2)水的电离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 它的逆反应为中和反应
[定性讨论] 纯水的组成微粒有哪些? 作为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受哪些外 界因素影响? 温度、离子浓度(H+、OH-)等影响 在水中投入金属钠,对水的电离平衡 有无影响?
(3)易水解的盐:
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 显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但只要温度 不变, Kw不变。 (4)其他因素: 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
知识延伸: 1、c(H+)=1×10-7mol/L,溶液一定呈 中性吗? 说明:溶液或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溶液中 c(H+)=c(OH-) 2、纯水中溶液c(H +)、c(OH-)浓度的计 算方法: c(H +)=c(OH-)= Kw
思考:PH=0是何含义?
注意:pH=0 并非无H+,而是c(H+)=1mol/L,
pH=14 并非无OH -,而是c(OH -)=1mol/L
3、溶液的酸、碱性跟pH的关系 溶液的 酸碱性 中性溶 液 酸性溶液 c(H+)和 常温 c(OH-)的关 常温下:c(H+) 下: pH 系 [H+]=[OH-] 1×10-7mol/L
KW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温度升高,KW增大
如: 25℃ KW=10-14 100℃ KW=10-12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Kw 不变;
(2)升高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 过程,促进 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 大,在常温时, KW=1×10-14;在100℃ 时,KW=1×10-1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ppt课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7e08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8.png)
①溶液呈酸性: c(H+)>10-7 ,pH<7 ②溶液呈中性: c(H+)= 10-7 ,pH= 7 ③溶液呈碱性: c(H+)<10-7 ,pH>7
①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pH的范围通常是 0~14) ②当c(H+)或c(OH-)<1 mol/L时用pH表示酸碱性比较方便。 ③当c(H+)或c(OH-)≧1 mol/L时直接用它们的浓度表示酸碱性。
常温下,浓度为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和c(OH-)各是多少?
NaOH === Na+ + OH(1) c(H+) c总(H+) = c水(H+)
(2) c(OH-) c总(OH-)= c碱(OH-) + c水(OH-) ≈ c碱(OH-) = 0.01 mol·L-1
Kw的应用 总结归纳 (1)酸溶液中Kw=c酸(H+)·c水(OH-) (忽略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 (2)碱溶液中Kw=c水(H+)·c碱(OH-) (忽略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 (3)由水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OH-)一定相等。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如何判断溶液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 思考与讨论 根据常温时水的电离平衡,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作物 水稻 玉米 棉花 大豆 小麦
pH 5.5~7.0 6.5~7.5 6.0~6.8 6.5~7.5 6.2~7.5
作物 洋葱 西瓜 柑橘 茶树 水仙花
pH 6.0~7.0 6.0~7.0 5.0~7.0 5.0~5.5 6.0~6.5
PH的测试和调控的意义
4.在环保领域,酸性或碱性废水的处 理常常利用中和反应,在中和处理的 过程中可用pH自动测定仪进行监测和 控制。
3.2水的电离(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化学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2水的电离(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化学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7bf36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d.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教学设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水的电离【情境导入】海水,这个充满神秘与未知的蓝色宝库,它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渔业的重要资源,更是科学家们研究地球环境和生命起源的关键窗口。
而这个丰富而多元的世界还在不断的给我们新的惊喜。
通过探索和开发,人类已逐步发现和掌握海水的潜在利用价值,海水淡化技术更是使得它从蓝色的财富变身为拯救干枯大陆的重要武器。
这一转化不仅满足了我们日益增长的淡水资源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今天,就让我们走上探索之旅,一起学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一、水的电离探究【提出问题】纯水中有离子的存在吗?如何证明?【知识建构】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而电离出水合氢离子与氢氧根,也可简写为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
【实验探究】纯水大部分以H2O分子的形式存在,但其中也存在着极少量的离子。
【定义总结】水中没有独立存在的H+,所有的H+必须依附在H2O上,以H3O+的形式存在。
【电离方程式】【任务驱动】请大家结合前面所学在学案上写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学生书写】K电离=c(H +)×c(OH−) c(H2O)【提示】对于纯水和稀溶液,c(H2O)为常数,看作”1”K w=c(H+)·c(OH-)中的H+和OH-不一定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而是指溶液中的c(H+)和c(OH-),即不仅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实验探究】分组实验:测量常温下纯水的pH。
【教师提问】请两位同学作为代表分享一下你们组的测量结果。
【学生回答】常温下,纯水的pH约为7。
【教师讲解】1L水中只有1×107 mol水发生了电离。
可见水的电离程度极其微弱,c(H2O)可视为常数,K电离也是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故c(H+)与c(OH)二、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思考交流】水的电离平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回答】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d9c180cff00bed5b9f31d58.png)
第一节水溶液知识点1 水的电离平衡1、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可表示如下:H2O H++OH-或H2O+H2O H3O+ + OH-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酸、碱、能水解的盐等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1)升温平衡右移;(2)加酸或碱平衡左移;(3)加入能水解的盐平衡右移。
3、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K w =[H+][OH-]K w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所以在应用水的离子积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不指明,则认为25℃。
室温下,纯水中[H+]=[OH-]=10-7mol•L-1K w=1×10-14mol2•L-2知识点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1、溶液酸碱性的判断(1)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应看[H+]和[OH-]的相对大小:[H+]=[OH-]溶液呈中性;[H+]>[OH-]溶液呈酸性;[H+]<[OH-]溶液呈碱性。
(2)利用pH:常温下,pH=7 中性;pH<7 酸性;pH>7 碱性。
(3)利用pH试纸(1—14的整数):pH试纸测定的为溶液中的[H+],使用时不能润湿。
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试纸上,迅速和标准比色卡对比。
(4)利用pH计(精确到0.01)知识点3 pH的计算关键先求出溶液的[H+],再通过pH = -lg[H+]求溶液的pH。
知识点4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知识点5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1、电解质的导电电解质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以及离子所带电荷数,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少,导电能力越弱。
知识点6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1)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 OH-(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必须分步写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H2CO3H+ + HCO3-(主)HCO3-H+ + CO32-(次)(3)多元弱碱分步电离(较复杂),在中学阶段要求一步写出Fe(OH)3Fe3+ + 3OH-[习题训练]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H+]增大,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钠,平衡逆向移动,[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H+]不变3、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CO B、KOH C、Fe(OH)3 D 、HF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Ba(OH)2 Ba 2+ + 2OH -B 、 NH 3•H 2O NH 4+ + OH -C 、 CH 3COOH CH 3COO - + H +D 、 AgCl=Ag + + Cl -5、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 、难溶于水B 、溶液中存在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C 、水溶液的导电性差D 、熔融状态时不导电6、在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1×10-12 mol·L -1,则该溶液的pH 可能是(双选)( )A 、12B 、7C 、6D 、27、t ℃时,水的离子积为K w ,该温度下将a mol•L -1一元酸HA 与b mol•L -1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 、混合液的pH=7B 、混合液中c(H +)=C 、a=bD 、混合液中c(B +)=c(A -)+c(OH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溶液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B 、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C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D 、 0.1 mol·L -1NaOH 溶液比0.01mol·L -1NaOH 溶液导电性强,因此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_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水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水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4b7eaa8f90f76c661371ab8.png)
即墨市萃英中学高二化学统一导学案第3章第1节《水溶液》水的电离第一课时编写:审核:高二化学组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相关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离子积常数的认识。
2.知道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3.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对水的电离过程和Kw的含义的理解【教学方法】探究、互助【课前预习区】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电解质:指在或都能导电的。
非电解质:指在和都不能导电的。
[练习] 现有以下物质:(1)CH3COOH;(2) NH3;(3)NaHCO3;(4)BaSO4;(5)蔗糖;(6)NaOH;(7)Cu;(8)SO3;(9)H2O;(10)NaHSO4;(11)石墨;(12)NaNO3溶液;(13)盐酸。
以上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注意】①前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2.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用符号“_____”,(2)弱电解质,用符号“_____”,HNO3 HClOH2SO3 、Ba(OH)2 NH3·H2OAl(OH)3 Al2(SO4)3NaHCO3NaHSO43.溶剂化作用:_________与______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化作用。
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实际是以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形态存在。
【课堂探究区】一、水的电离【问题组1】1、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那么纯水能导电吗?2、纯水的导电能力是强还是弱呢?【小结】1、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程度,是一个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 水的电离可以达到状态。
(2)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或(3)写出该平衡的K的表达式:2.水的离子积常数[信息点击]实验测得,在室温下(25℃)纯水中的[H+]与[OH-]都是1.0×10-7mol·L-1,即1L H2O (55.6mol H2O)中含有1×10-7 mol H+和OH-【问题组2】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表达式是怎样得到的?2、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K W受哪些因素影响?【小结】2、水的离子积常数(1)表达式:Kw = Kw反映了水中和的关系。
高中化学 第3章第1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电解
![高中化学 第3章第1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电解](https://img.taocdn.com/s3/m/04d96ee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6.png)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45分钟 100分)(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H +]=2.4×10-7mol·L -1,则[OH -]为( ) A .2.4×10-7mol·L -1B .0.1×10-7 mol·L -1C.1.0×10-142.4×10-7mol·L -1 D .[OH -]无法确解析: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纯水中[H +]=[OH -]。
答案: A2.向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H +][OH -]乘积不变 B .[H +]增加C .[OH -]降低D .水电离出的[H +]增加解析: 由H 2OH ++OH -,可知向蒸馏水中加入盐酸,[H +]增大,电离平衡逆移,[OH -]减小,即H 2O 电离出的[H +]降低,但溶液中[OH -]·[H +]不变。
答案: D3.室温下,水的离子积为1×10-14,平均每m 个水分子中有一个发生电离,则m 的数值为( )A .10-14B .10-7C .5.56D .5.56×108解析: 1 L 水电离出1×10-7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也就是(1 000/18)∶(1×10-7)=m ∶1,m =5.56×108。
答案: D4.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Δ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OH -]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H +]增大,K W 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钠,平衡逆向移动,[H +]降低D .将水加热,K W 增大,[H +]不变解析: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增大OH -浓度,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A 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硫酸氢钠是强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SO 4===Na ++H ++SO 42-,[H +]增大,由于K W 只与温度有关,所以K W 不变,B项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钠,由于金属钠非常活泼,可与水电离出的H +直接发生置换反,产生H 2,故促进了水的电离,使平衡正向移动,C 项错误;将水加热,K W 增大,[H +]、[OH -]均增大,D 项错误。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1528b2d0d233d4b14e69b9.png)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第1节水溶液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加必修)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二是溶液的酸碱性及其表示方法PH值。
相比较而言,第一部分是基础,是核心,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成败可以决定学生对PH值计算的顺利与否。
教材开门见山点出了水的电离平衡,并用“精确的实验”将常温下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关系道出,很直接地给水的离子积下了定义。
而通过对水的离子积常数这一温度函数的学习,有利于对化学平衡常数这一难点的理解与掌握。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第二章化学平衡的学习,具备了讨论化学平衡移动的基础;而且,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对弱电解质的电离也作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则本课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旧知识加以运用以及升华。
二、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相关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离子积常数的认识。
(2)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教学难点:水的电离过程和Kw的含义的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3、课时安排:本节教学分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水的电离及电解质在水溶液的存在形态;第二课时为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三、教学方法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三章 第一节 水溶液(第1课时) 教案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三章 第一节 水溶液(第1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13691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f.png)
第三单元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溶液 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相关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离子积常数的生疏2.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水的电离过程中H +、OH -关系的分析,理解冲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 2O+H 2OH 3O ++OH —,也可以简写为H 2O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电离过程也是一个可逆过程,因此也存在电离常数:K 电离=2cH cOH cH O+-•,则cH cOH +-•= K 电离⨯cH 2O 。
从试验可知,在25℃时1L 纯水中只有71.010-⨯ H 2O 电离,而c (H 2O )=55.6mol/L 可视为一常数,K 电离也为一常数,所以K 电离⨯cH 2O 必定也为常数,用Kw 表示,因此有cH cOH +-•=K W 。
K 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
在25℃时,水电离的c (H +)= c (OH —)=71.010-⨯mol/L ,所以K W =cH cOH +-•=141.010-⨯。
3.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K W 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但是在室温下,可忽视温度的影响,K W 为141.010-⨯,即K W =cH cOH +-•=141.010-⨯。
『特殊提示』(1)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 +和OH —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2)K W 只与温度有关。
(3)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碱的稀溶液,且由水电离的22+-H O H O c(H ) c(OH )=,此时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在实际运算时,通常忽视算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 +,碱溶液中忽视水电离产生的O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编辑:郑余审核:马晓娟靳世鹏
【探究点一】水的电离
一、水的电离和KW
1、水经过多次纯化处理后还能导电的原因?
2、书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
根据所学书写出水电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水的离子积
水的离子积:KW=
【思考】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中,为何将水的浓度不见了?
【影响离子积的因素】
室温(25C)下水的离子积是多少?[H+]和[OH-]各是多少?
升温后,离子积是否变化?[H+]和[OH-]怎么变?
向水中加酸或碱后,温度不变离子积怎么变?水电离出的[H+]和[OH-]怎么变?
【注】(1)一定温度时,KW是个常数,K W只与有关,越高KW越。
25℃时,KW= ,100℃时,KW=10-12 mol2L-2。
(2)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所电离而生成的C(H+
)
C(OH-)。
【思考】在25℃时,稀酸、碱或盐溶液中,KW是否还等于1.0×10-14mol2L-2? 【讨论】改变下列条件水的电离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否改变?是增大还是减小?
①升高温度②加入NaCl ③加入NaOH ④加入HCl
【探究点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阅读P74<交流研讨>回答
1、四种溶液的浓度有何特点?
2、根据灯泡的亮度不同可知四种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溶液导电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3、电解质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4、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哪些?
2.溶剂化作用
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相互吸引的作用。
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实际以“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形态存在。
【探究三】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一、溶液酸碱性
1、所有的水溶液中都含H+和OH-?么?
2、H+和OH-?的浓度与溶液的酸碱性有何关系?
例:室温下测得一盐酸溶液中的[H+]为1×10-5 mol·L-1,求该酸溶液中的OH-。
+-
二、溶液的pH值
思考:当溶液中[H+]>10-7时,一定是酸性溶液吗?
2.酸碱性强弱表示方法——pH值
1)pH值:pH = - lg [H+]
规律总结:溶液的酸性越强,其PH__________;溶液的碱性越强,其PH__________。
2)pH值的范围
pH适用于[H+]或[OH-]≤1 mol/L 的溶液
pH适用范围为:0~14
[误区警示]: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关键是看溶液中[H+]与[OH-]的相对大小;
而PH与7的关系仅适用于常温25℃时的判断。
3、溶液pH的测量方法:
pH试纸的使用方法: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待30秒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粗略确定溶液的pH, pH读数只取整数。
注意:不能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中,也不能用水湿润再测定PH值。
【当堂达标】
1.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H+]=2.0×10-7 mol·L-1,则[OH-]为( )
A.2.0×10-7 mol·L-1 B.0.1×10-7mol·L-1
C.1.0×10-14/2.0×10-7mol·L-1 D.无法确定
2.在相同温度下,0.01 mol·L-1 NaOH溶液和0.01 mol·L-1的盐酸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H+]相等 B.由水电离出的[H+]都是1.0×10-12mol·L-1
C.由水电离出的[OH-]都是0.01 mol·L-1 D.两者都促进了水的电离
3.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阴、阳离子
B.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C.对同一弱电解质来说,当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D.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H3·H2O NH4++OH- B.Ba(OH)2===Ba2++2OH-
C.H2SO4===2H++SO42- D.NaHCO3===Na++H++CO32-
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H+]=[OH-]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8、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
A.溶液中[OH-]>[H+] 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色的溶液
C.溶液中[H+]=10-6 mo l·L-1 D.pH<7的溶液
水溶液第一节第一课时
【课后案】
1、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分别为:K(25℃)=1.0×10-14 mol2·L -2,K(35℃)=2.1×10-14 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H+]>[OH-]
C.水的电离程度α(25℃)>α(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在此范畴
C.在水中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D.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3、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H+][OH-],所以KW随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而化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同一个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4、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1 mol·L-1的盐酸②0.1 mol·L-1的盐酸③0.01 mol·L-1的NaOH 溶液④0.001 mol·L-1的NaOH溶液。
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之比为( )
A.1∶10∶100∶1 000 B.0∶1∶12∶11
C.14∶13∶12∶11 D.14∶13∶2∶1
5、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L-1盐酸
C.0.5 mol·L-1 CH3COOH溶液 D.0.5 mol·L-1 KCl溶液
6、现有如下各化合物:①酒精,②氯化铵,③氢氧化钡,④氨水,⑤蔗糖,⑥高氯酸,⑦氢硫酸,
⑧硫酸。
请用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属于电解质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次氯酸(2)硫酸氢钾(3)氢氧化铁(4)碳酸氢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