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药物制剂技术一项目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方案任务
第一章 药物制剂技术 1教案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第一次课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物制剂技术及制剂一、药物制剂技术及制剂药物制剂技术是指在药剂中药制剂技术包括中药制剂和中药调剂,它的宗旨是制备安全、高效、稳定、使用方便、经济的中药药剂,以及科学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有关技术和理论。
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直接应用于患者,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应用的形式(即药物剂型)后才能使用。
药剂学重点探讨根据药典或其他有关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适宜剂型的工艺技和理论,以及探讨按医师处方合理调配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的有关技术和理论。
因此,药剂学不仅具有工艺学的性质,即研究药物剂型的生产工艺,设备与质量控制等,而且还密切联系医疗实践,即研究制备有效、安全、稳定的药物剂型,以适应临床需要,经过临床实践所得到的信息,反馈到生产实践中,又能不断地改造和提高制剂质量。
制剂主要在药厂生产,医院制剂室也生产部分品种。
近年来,中药制剂技术在继承传统剂型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了现代制剂的新理论、新技术,如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等现代药剂学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形成了一门既具有中医药特色,又反映当代中药制剂水平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中药制剂技术的任务中药制剂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如何将中药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有效、安全、稳定的药物制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其具体任务是:1、按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将中药原料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安全、有效、稳定、经济、可控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吸收和应用现代制剂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等,加速实现中药制剂技术的现代化。
3、加强中药制剂基本理论的研究,使中药制剂从传统经验开发向现代科学技术开发过渡。
中药制剂基本理论包括制剂成型理论和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以及中药或方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精制、浓缩、干燥等内容。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药物制剂技术授课对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课程学分 5 总学时 92 课程特性 G 所属系部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设计人教务处编制一、课程定位根据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是:生物制药生产操作和生物制药检验操作。
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工艺两门课程,体现了生物制药生产操作核心能力的培养,是生物制药技三门术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之一。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内容,以制药过程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以药品制造任务为驱动,充分体现了生物制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是生物制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二、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整个课程教学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注射剂、气雾剂、新型制剂5个教学模块,涵盖了常见的药品类型。
每个教学模块选取来自中国药典的药品,以任务驱动设置若干教学单元。
每个教学单元中有若干个能力训练项目,每个能力训练项目有一个较完整的药品制备过程。
以实训作为载体,在完成每一个实训环节中帮助学生获取经验性知识,并渗透理论知识的讲授,在完成数个任务的基础上,再拓展相关技术理论知识,最后以技术理论知识指导各子模块综合项目的完成。
三、整体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常见剂型的常规操作能力。
使学生具备从事制药所必备的素质和知识,具备较强实战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作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与固体制剂制备有关的粉体知识、等量递加、成型知识、水分的测定、粒度的测定、压片理论、辅料性能、粉末流动性、颗粒流动性、胶囊容量知识。
2、掌握与液体制剂制备有关的表面活性剂、助悬剂知识。
3、掌握与注射剂、滴眼剂制备有关的渗透压、PH值与刺激性知识。
4、掌握与气雾剂制备有关的抛射剂、潜溶剂、容器、阀门、泵、粒径与吸收知识。
5、掌握与新型制剂制备有关的缓释辅料的性质、PLA、PVA、壳聚糖的性质知识。
《药物制剂技术》电子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电子教案授课班级09121、09122 授课日期2010.10.9~11 授课节次 2 教学课题第五章、液体制剂第一节:概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特点、常用分散介质的种类及要求;熟悉按照分散系统分类方法;熟悉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及作用。
能力目标:能看懂液体制剂的浓度标示,能进行浓溶液的稀释,会分析液体制剂的处方。
态度目标:按照GMP、SOP规范操作,树立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
重点难点1、按照分散系统对液体制剂进行分类。
2、浓溶液的稀释计算。
教学资源准备教材、教案教学活动流程设计旁注导入:5min新课讲授:75min第五章、液体制剂第一节、概述一、液体制剂的定义、特点与质量要求:1、液体制剂的定义:广义:所有液态形式使用的药物制剂狭义:除浸出制剂、无菌制剂外液体制剂的处方组成:药物(分散相)、分散介质(溶剂)、附加剂2、液体制剂的特点(与固体制剂相比):优点: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奏效迅速等等;缺点:稳定性比较差,贮运携带不便等。
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二、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1、低分子溶液(真溶液):质点<1nm 澄明均相2、胶体溶液:质点1~100nm 副板书板书标题和重点内容(1)高分子溶液(亲水胶体溶液):澄明粘稠均相(2)溶胶剂(疏水胶体溶液):澄明非均相3、混悬液:质点>100mn 混浊非均相4、乳浊液:质点>100mn 乳状、半透明状非均相(二)按给药途径分类1、内服液体制剂2、外用液体制剂三、溶液浓度表示方法与浓溶液的稀释计算(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浓度表示法:%(g/ml g/g)2、1→10 1ml:10mg(二)浓溶液的稀释计算计算公式:CV=C1V1 例题讲解四、液体制剂的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二甲基亚砜、聚乙二醇、液体石蜡、脂肪油等五、液体制剂的防腐、矫味、着色(一)液体制剂的防腐1、防腐目的2、防腐措施(1)防止污染(2)添加防腐剂:防腐剂概念和选用要求:常用防腐剂:品名及应用特点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山梨酸季铵盐类:新洁尔灭(苯扎溴铵)其它(二)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1、矫味剂:甜味剂、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2、着色剂:天然色素、合成色素课堂小结:5min教学后记《药物制剂技术》电子教案授课班级09121、09122 授课日期2010.10.13 授课节次 2 教学课题第五章、液体制剂第二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及各方法的应用特点,了解溶解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第二学期)一、管理信息: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旳设计能力目旳:(1) 纯熟掌握称重、量取、溶解,粉碎、筛析和混合,制粒,干燥,空气净化技术与过滤技术,灭菌与无菌技术,制药用水等药物制剂基本技术。
(2) 能使用生产设备生产出合格旳固体制剂。
(3) 能评估固体制剂旳质量。
(4) 能制备并生产出合格旳液体制剂。
(5) 能评估液体制剂旳质量。
(6) 能按生产指令进行注射剂旳一般生产操作。
(7) 会对不合格品进行判断。
(8) 会对一般故障进行排除。
(9) 能使用生产设备生产出合格旳半固体制剂。
(10) 能评估半固体制剂旳质量。
(11) 可以进行简朴浸出制剂和丸剂旳制备。
(12) 会对常见浸出制剂和丸剂进行质量判断。
(13) 能初步设计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微囊,缓释、控释制剂,脂质体制剂旳工艺流程。
(14) 能制备包合物,微囊,缓释、控释制剂,脂质体制剂产品。
知识目旳:(1) 掌握药物制剂技术中旳常用术语及含义。
(2) 理解药典与药物原则、处方与非处方和药物生产管理规范(GMP)旳含义和内容。
(3) 熟悉散剂、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等固体制剂旳概念、特点。
(4) 掌握散剂、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等固体制剂旳制备措施、常用原料和辅料、成品质量评价。
(5) 熟悉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等液体制剂旳概念、特点。
(6) 熟悉糖浆剂等液体制剂旳制备措施、常用旳溶剂和附加剂、防腐与矫味及质量评价。
(7) 掌握注射剂旳概念、分类、特点和质量规定。
(8) 熟悉注射剂生产中轻易出现旳问题及处理措施。
(9) 理解注射剂旳制备设备。
(10) 熟悉软膏剂、乳膏剂、膜剂、涂膜剂等半固体制剂旳概念、特点。
(11) 掌握软膏剂、乳膏剂、膜剂、涂膜剂等半固体制剂旳制备措施、常用基质、质量评价。
(12) 熟悉浸出制剂和丸剂旳定义和特点。
(13) 理解常用浸出制剂和丸剂旳特点和用途。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新版)第一章:药物制剂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熟悉药物制剂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固体剂、液体剂、气体剂、半固体剂等。
3. 药物制剂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物制剂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可以提问和回答有关药物制剂技术的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教学目标:1. 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原理。
2. 熟悉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步骤。
3. 了解药物制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原理和分类,包括溶解、分散、乳化、压缩等。
2. 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滴眼剂等。
3. 药物制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如原料选择、设备要求、质量控制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原理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2. 实验操作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掌握药物制剂制备的技巧。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学生可以提问和回答有关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操作技巧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3. 熟悉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常用仪器和检测技术。
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2. 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指标,如含量测定、纯度分析、效价评价等。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新版)第一章:药物制剂技术概述1.1 药物制剂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药物制剂的概念介绍药物制剂的分类及特点1.2 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讲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药物制剂技术的关键因素1.3 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分享药物制剂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制备与评价2.1 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介绍药物制剂的常见制备方法讲解药物制剂制备的注意事项2.2 药物制剂的评价方法阐述药物制剂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分析药物制剂评价指标的选择2.3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保证解释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意义介绍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第三章:固体药物制剂技术3.1 片剂的制备技术讲解片剂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分析片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3.2 胶囊剂的制备技术介绍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探讨胶囊剂制备中的质量控制3.3 颗粒剂与散剂的制备技术解释颗粒剂与散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颗粒剂与散剂制备的质量控制要点第四章:液体药物制剂技术4.1 溶液剂的制备技术讲解溶液剂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性探讨溶液剂制备中的质量控制4.2 乳剂的制备技术介绍乳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乳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4.3 悬浮剂与泡沫剂的制备技术解释悬浮剂与泡沫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探讨悬浮剂与泡沫剂制备的质量控制第五章:半固体制剂技术5.1 凝胶剂的制备技术讲解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凝胶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5.2 乳膏剂的制备技术介绍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探讨乳膏剂制备中的质量控制5.3 栓剂的制备技术解释栓剂的制备方法及作用原理讲解栓剂制备中的注意事项第六章:气体制剂技术6.1 喷雾剂的制备技术讲解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分析喷雾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6.2 吸入剂的制备技术介绍吸入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探讨吸入剂制备中的质量控制6.3 气雾剂的制备技术解释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及原理讲解气雾剂制备中的注意事项第七章:缓控释制剂技术7.1 缓控释制剂的定义与分类解释缓控释制剂的概念介绍缓控释制剂的分类及特点7.2 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讲解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分析缓控释制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7.3 缓控释制剂的评价与质量控制阐述缓控释制剂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介绍缓控释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第八章:生物制剂技术8.1 重组蛋白质的制备技术讲解重组蛋白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分析重组蛋白质制备中的关键技术8.2 疫苗的制备技术介绍疫苗的制备方法及特点探讨疫苗制备中的质量控制8.3 基因工程药物的制备技术解释基因工程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原理讲解基因工程药物制备中的注意事项第九章:纳米药物制剂技术9.1 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讲解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纳米药物制备中的关键技术9.2 纳米药物的制剂技术介绍纳米药物的制剂方法及应用探讨纳米药物制剂中的质量控制9.3 纳米药物的优势与挑战阐述纳米药物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分析纳米药物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第十章:药物制剂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智能药物制剂技术讲解智能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分享智能药物制剂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10.2 绿色药物制剂技术介绍绿色药物制剂技术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绿色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10.3 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与挑战分析药物制剂技术面临的创新机遇和挑战展望药物制剂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重点解析本文详细介绍了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类制剂的制备方法、评价与质量控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
《药品制剂技术》课程原则课程名称及代码:药品制剂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B 类学分:6计划学时:96合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方向)1前言1.1课程定位药剂制剂技术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研究药品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将药品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
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掌握药学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起到主导作用,学生通过药剂学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药品剂型和制剂的制备、生产、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为后来从事药剂的生产、销售、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药品制剂技术课程包含常见剂型的制备技术、生产工艺、控制以及有关理论、有关知识等内容,以药品制剂工作岗位需求为准则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练习以及强化训练后,达成药品制剂高级工技能等级操作水平,通过劳动部门的考核,使学生获得药品制剂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
1.2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根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药品检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本课程的任务,拟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的规定。
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根本,以项目化教学为主体的当代职教思想,按照药品制剂工的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制剂岗位的生产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学生完毕“项目”为教学过程,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并建立起工作任务与岗位技能、有关理论及职业知识的联系,在强化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在复杂工作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能作出判断并采用对的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重视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团结协作、创新精神的培养。
课程内容也要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办法和新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大纲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物制剂技术计划学时: 72计划学分: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医药营销专业开设学期:第四学期制订单位:药学系药剂教研室执笔人:许嵘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药物制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以质量优良的药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的设计及药物制剂的制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掌握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实验实训学时安排(总课时××学时)(备注:类型分为基础、验证、综合及创新等四种;)四、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
2.掌握剂型的重要性、分类方法和常用剂型。
(原料药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及其制剂才能应用临床的原因和药物剂型及其制剂处方设计的依据)3.熟悉药典的概况,中国药典的沿革概况,熟悉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4.熟悉GMP、GLP的含义。
5.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
重点与难点: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分类方法和常用剂型教学内容:一.概述1.药剂学常用术语2.药剂学的任务3.药物剂型的分类二、药剂学的发展三、药典与药品标准1.概述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其他国家药典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及地区性药品标准四、处方五、新药与新药审批办法1.新药与新药的分类2.新药审批资料与审批程序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实验规范第二章液体制剂(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
2. 掌握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3. 熟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
4.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功能结构、种类、特性及应用。
5. 熟悉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的概念和有关特点及制备方法。
6. 熟悉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的概念、性质及制备方法。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备方法。
2. 掌握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
3. 能够分析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制剂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药物制剂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药物制剂的分类:固体剂、液体剂、半固体剂和气体剂。
3. 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溶液法、悬浮法、乳化法、干燥法和渗透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药物制剂技术》等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实验室用具、药物制剂制备设备等。
3. 教学辅助工具: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药物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引起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备方法。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药物制剂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药物制剂制备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巩固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以评估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步骤的正确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药物制剂新技术:介绍药物纳米技术、控释技术等先进的药物制剂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 药物制剂应用案例:分析药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以Vc颗粒剂制备为例
训 练 学 生 的 职 业 技 能 、 高 学 生 的 综 合 职 业 素 质 具 有 提 显 著 优 势 。本 文 以 V 颗 粒 剂 制 备 为 例 ,分 别 从 项 目 e
介 绍 、 目分 析 、 目实 施 、 目实 施 评 价 及 教 学 反 思 项 项 项
制剂 , 扬 子江药业 集 团家喻户 晓的 胃苏颗粒 。 如 《 物 制 剂 技 术 》 课 程 标 准 中 , c颗 粒 剂 是 重 要 药 V
2 %左 右 。 省 级 课 程 在 整 个 教 育 计 划 中 的 比例 应 占 0
5%一0 0 6 %,使 省 级 教 育 管 理 部 门成 为 职业 教 育 课 程 管
理 的 主体 , 仅有 课 程 调 整 权 、 筹 权 , 不 统 还具 有 较 大程 度
f1 德 海 . 学课 程 管理 的理 论 与 方 法 研 究. 2唐 大 中国学
等 五 个 方 面 介 绍 项 目教 学 设 计 的 基 本 思 路 。
程 主要 实行 台湾 “ 育 部 ” 教 和学 校 两 级课 程 管 理 体 制 。 其 中 台湾 “ 育 部 ” 订 必 修 课 程 占学 生 毕 业 最 低 学 分 总 教 部 数 的 5 %一 6 ( 中 部 订 一 般 科 目占 4 . , 业 及 实 7 6% 其 7% 专 5 习科 目约 占 9 %一 8 %)校本 课程 占 3 %一 3 笔 者 . 1. 。 4 8 3 4 %。
育 课 程 管理 政 策 应 在分 权 的基 础 上 适 当集 权 , 分 权 与 在
3 / 教育 4 江苏
剂 型 , 学 生 的 知 识 、 能 及 职 业 素 质 三 方 面 都 有 明 在 技 确 的要 求 。采 用 让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的 项 目教 学 方 式 , 可 以 更 好 地 达 到 课 程 标 准 的要 求 。 教 学 设 计 的项 目为 本
药物制剂教学工作计划
药物制剂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了解常见的药物制剂的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具备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药物的制备、配方、检验和贮藏等。
3.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药物制剂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药物品质的评价和调整制剂方法等。
4. 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能够对新的制剂技术和进展进行学习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的概念和分类:介绍药物制剂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
2. 药物制剂的基本原理:介绍药物制剂原理、方法和技术,包括药物的溶解、混合、稳定和配伍等。
3. 常见的药物制剂:介绍常见的固体、液体、半固体、气雾剂等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特点。
4. 药物制剂的检验与评价:介绍药物制剂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包括药物含量、纯度、稳定性等。
5. 药物制剂的贮藏和管理:介绍药物制剂的存储条件和管理要求,包括贮藏温度、湿度、光线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药物制剂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 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制备、检验和评价药物制剂,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研讨,让学生分析和解决药物制剂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药物制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制剂技术和趋势。
四、教学评价1. 考试:定期进行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检验学生对药物制剂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的理论和实验作业,检验学生对药物制剂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检验学生对药物制剂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权威的药物制剂教材,如《药物制剂学》、《制剂药学实验指导》等。
2. 实验设备:提供完备的制剂实验室设备和药材、药物原料,保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科研文献、学术期刊和在线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和研究。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药物制剂技术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药物制剂的主要技术和方法3. 能够分析不同药物制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PPT或幻灯片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介绍药物制剂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提问学生:他们对药物制剂有什么了解?2. 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讲解药物制剂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药物制剂的分类,如固体剂、液体剂、气体剂等3. 药物制剂的主要技术和方法(15分钟)讲解药物制剂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举例说明不同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特点4. 药物制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10分钟)分析不同药物制剂的优缺点,如口服制剂的便利性和注射制剂的速效性讨论不同药物制剂的适用范围和临床应用5. 总结和复习(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复习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三、教学评估和作业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3.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某种药物制剂的研究报告,包括制备方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四、教学延伸和拓展1. 邀请药物制剂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实践操作演示2. 组织学生参观药物制剂实验室或制药厂3. 开展相关的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制剂的制作过程五、教学反思和修改1. 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意见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对教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3. 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学资源和材料,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续)6. 固体剂型的制备与特性(10分钟)详述固体剂型的种类,如片剂、胶囊、散剂等。
探讨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分析固体剂型的优缺点及适用病症。
7. 液体剂型的制备与特性(10分钟)介绍液体剂型的常见种类,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新版)第一章:药物制剂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药物制剂技术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药物制剂的分类和特点药物制剂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药物制剂技术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相关问题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药物制剂的分类和特点,并进行汇报第二章:药物剂型的设计2.1 教学目标了解药物剂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掌握药物剂型的选择方法和评价指标理解药物剂型设计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药物剂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药物剂型的选择方法和评价指标药物剂型设计对药物疗效的影响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药物剂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的选择方法和评价指标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药物剂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相关问题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药物剂型的选择方法和评价指标的情况第三章: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3.1 教学目标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设备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要点理解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3.2 教学内容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设备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要点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操作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设备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要点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要点的情况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相关问题第四章: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4.1 教学目标了解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掌握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流程和技巧理解药物制剂质量对临床应用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流程和技巧药物制剂质量对临床应用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流程和技巧4.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流程和技巧的情况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药物制剂质量对临床应用的重要性相关问题第五章:药物制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5.1 教学目标了解药物制剂生产的过程和规范掌握药物制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理解药物制剂生产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药物制剂生产的过程和规范药物制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药物制剂生产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药物制剂生产的过程和规范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5.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药物制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情况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药物制剂生产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相关问题第六章:固体剂型的制备与质量评价6.1 教学目标了解固体剂型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理解固体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6.2 教学内容固体剂型的分类和特点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压片法、制粒压片法等固体剂型的质量评价要点:包括含量测定、粒度分析、崩解时限等6.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操作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固体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6.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的情况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固体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相关问题第七章:液体剂型的制备与质量评价7.1 教学目标了解液体剂型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液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理解液体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7.2 教学内容液体剂型的分类和特点液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剂、悬浮剂、乳剂等液体剂型的质量评价要点:包括含量测定、均匀度检查、微生物限度等7.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操作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液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液体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7.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液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的情况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液体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相关问题第八章:半固体制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8.1 教学目标了解半固体制剂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半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理解半固体制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半固体制剂的分类和特点半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乳膏剂、凝胶剂、溶胶剂等半固体制剂的质量评价要点:包括含量测定、物理稳定性检查、微生物限度等8.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操作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半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半固体制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8.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半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的情况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半固体制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相关问题第九章: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9.1 教学目标了解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原则掌握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要点理解药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原则:包括适应症选择、剂量控制、给药途径等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要点:包括不良反应监测、药效学评估等药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重要性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原则和安全性评价要点通过临床实践,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有效性评价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要点的情况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药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相关问题第十章:药物制剂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药物制剂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掌握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理解药物制剂技术在医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药物制剂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包括纳米制剂、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等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包括个性化给药、药物递送系统等药物制剂技术在医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采用文献阅读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药物制剂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思考药物制剂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10.4 教学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析:药物制剂技术是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分类对于深入学习后续章节至关重要。
药物制剂教学教案
(1)正确选用工具
(2)安全操作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
【学员活动】 现场操作。
3、质量检测-外观、水分、重量差异、装量差异、溶散时间
(1)正确选用工具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
【学员活动】 现场操作
四、评价:
1、在老师得组织下,各小组根据评价表自评、互评。
学习步骤归纳总结反思检测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从而使学生自己清楚了解问题存在得原因懂得解决问题得方法思考在今后得学习中应该如何提高自己得专业知识教学环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方15分钟讲授2课时评价15分钟导入新课丸剂得制备一丸剂得定义丸剂俗称丸药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得黏合剂或辅料制成得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2、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完成教师评价。
五、作业:
1、丸剂概念及特点
2、丸剂质量要求
3、丸剂制备工艺报告书。
讲讲授法
板板书教学法
六、微生物限度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泛制法制备水丸
工艺流程:药材粉末+辅料→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质量检查→包装
分组实施:
1、更衣、消毒
2、按要求准备好各组器具
在工作任务指导下,分小组完成工作任务:
1、任务一:认识所用设备。
【教师活动】介绍设备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学生熟悉设备操作过程。
任务咨询
明确任务:用淀粉、30%得乙醇制备水丸。
1、任务一:认识所用设备。
2、任务二:药材粉末+辅料→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质量检查→包装
3、任务五:质量检查。
关于药物制剂的课程设计
关于药物制剂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药物制剂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2. 学生能够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并了解制剂设计对这些过程的影响。
3. 学生能够掌握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剂型选择等关键概念,并能够解释它们在药物制剂开发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制剂的优缺点。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药物制剂制备技能,如溶液的配制、悬浮液的制备等。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药物制剂处方,并进行初步的制剂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药物制剂知识,培养对药物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药物使用观念,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药物制剂基本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技能和科学素养,为今后深入学习药物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药物制剂基本概念与分类- 教材章节:第二章“药物制剂概述”- 内容:介绍药物制剂的定义、分类,重点讲解固体剂、液体剂、半固体剂等常见剂型的特点及用途。
2.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与制剂设计- 教材章节:第三章“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和第四章“药物制剂的设计”- 内容: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探讨制剂设计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剂型设计以提高药物疗效。
3. 药物制剂制备与评价- 教材章节:第五章“药物制剂的制备”和第六章“药物制剂的评价”- 内容:介绍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如溶液配制、悬浮液制备、丸剂制备等;讲解药物制剂评价的指标,如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溶出度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药物制剂基本概念与分类2. 第2周: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与制剂设计3. 第3周:药物制剂制备与评价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药物制剂基本概念、分类及药物在体内的过程等理论知识的传授。
药物制剂学教学设计
液体剂型
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主要用 于内服或外用,具有吸收快、作用迅 速等特点。
半固体剂型
如软膏剂、凝胶剂等,主要用于皮肤 或黏膜给药,具有保护、润滑和局部 治疗作用。
气体剂型
如气雾剂、吸入剂等,通过呼吸道给 药,具有速效、定位准确等优点。
制剂技术原理及方法
制剂技术原理
涉及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等原理,以及药物 与辅料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
人工神经网络(ANN)
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和功能,通 过建立输入(处方因素)与输出(制剂性能)之间的非线 性映射关系,实现处方的优化。
实例分析:优秀处方设计案例
案例一
某难溶性药物片剂处方设计。通过选择 合适的辅料和制备工艺,提高了药物的 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同时保证了片剂 的稳定性和可生产性。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
课程安排
理论授课、实验操作、课堂讨论、案 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 完成情况等)、实验报告、期末考试 等综合评价。
02 药物剂型与制剂技术
常见药物剂型介绍
固体剂型
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具有 剂量准确、稳定性好、便于携带和储 存等优点。
药物制剂学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2024-01-20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药物剂型与制剂技术 • 药物稳定性及评价方法 • 处方设计与优化方法 • 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 实验教学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药物制剂学概述
药物制剂学的定义
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稳定性评 价以及临床应用的科学。
控制储存条件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案设计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o掌握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o了解药物制剂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
2.能力目标:o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药物制剂实验,包括称量、混合、成型等基本操作。
o具备分析药物制剂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o能够根据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制剂技术和设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o激发学生对药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o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注重药品安全和患者健康。
二、教学内容-重点: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常见制剂类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难点:药物制剂设备的操作原理及实际操作技巧,制剂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制剂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药物制剂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药物制剂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药物制剂设备和工艺。
-网络教学: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拓展知识。
四、教学资源-教材:《药物制剂技术》教材及相关参考书。
-教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白板等。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混合机、压片机、胶囊填充机、注射剂制备设备等。
-多媒体资源:课件、药物制剂操作视频、在线学习平台。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鼓励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2.课堂纪律: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适当处理。
3.激励策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优秀作业展示、实验操作示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救。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重要性。
2. 掌握常见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
3. 熟悉药物制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药物与药物制剂的定义药物制剂的分类及特点2. 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固体剂型的生产工艺液体剂型的生产工艺半固体制剂的生产工艺3. 药物制剂的质量要求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指标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4. 药物制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应用药物制剂发展的趋势5. 实践操作固体剂型的制备与评价液体剂型的制备与评价半固体制剂的制备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分类、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及发展趋势。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备不同类型的药物制剂,并进行评价。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制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药物制剂技术相关教材。
2. 实验室设备:药物制剂实验室设备及仪器。
3. 教学软件:药物制剂技术相关教学软件。
4. 网络资源:药物制剂技术相关的学术论文、资讯、企业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
2. 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动手制备药物制剂的能力及产品质量评价。
3. 期末考试:药物制剂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对学生药物制剂技术能力的全面评价。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课时理论教学和16课时实践操作教学。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重要性。
第9-16课时:讲解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
第17-24课时: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备不同类型的药物制剂。
第25-32课时:讲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药物制剂技术一
(固体制剂技术)项目教学方案设计
项目一揽表(每个项目8个课时以上便要分解,模块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减,生产岗位不写GMP对人员的要求)
(以下是机械加工专业的模板仅作参考,各位老师作参考编写各
自岗位的内容)
项目四平面轮廓加工
项目描述:
平面轮廓加工是按《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中级技能考核要求编入的核心项目。
该项目含盖了圆弧直线轮廓凸台加工、型腔加工、复合轮廓加工等多个任务模块。
通过项目学习与实践,加工出合格的平面类零件。
模块三复合轮廓加工
一、模块描述:
该图纸为玩具注塑模具中的一个上模零件,其作用是利用注塑机合模使得上模配合动模板与下模板凹模形成注塑腔体,要求须按照图纸加工出零件,达到图纸上的精度要求,并将加工出的零件和其他已有的下模零件组装起来完成其零件腔体功能。
该模块是对之前技能学习的综合检验,也是对该项目的综合评价。
姓名 工件号
得分 轮廓名称 四方台 八边形凸台 内孔 弧形凸台值 程序文件名 (O1) (O2)
(O3)
(O4) 基本尺寸 008
.090- 02.045.79±
05
.00
66+φ 005
.040- 半精加工刀补量D01 理想目标尺寸L 理 实际测量值L 实
Δ修正 精加工刀补D01’ 最终测量值 是否合格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分析图纸,安排加工工艺;
2.掌握如何实现安全加工的程序编制方法;
3.能结合刀补划分粗、精加工阶段,加工出合格零件。
三、教学资源:
PPT 多媒体教学课件 摄像仪视频演示 2人一台数控铣床 每人一本课程任务书
四、教学组织:
实操前指导课分组,按任务岗位分组,每组有工艺分析员、程序员、质检员和组长组成,分5组,20人小班化教学;上岗实操,2人一台机床,1人实操,另1人安全操作流程监督,
并填写流程表,完成后,互换岗位。
通过PPT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现课程任务。
根据课程任务,小组讨论,教师引领,学生抢答的方式,完成任务书表格填写。
使用视频演示机床实际操作过程,使学生感性认识加工过程。
配备2人一台数控铣床操作平台,真实进入操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