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
产品工艺性审查制度
![产品工艺性审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af8d23f111f18583d05a2f.png)
(l)对主要结构的设想在确保新产品所需功能的基础上,按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提出科学的对策
和建议,保证重大的结构工艺性问题得以及早解决,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2)对一些有争议的工艺问题,可由技术总监召集技术部门负责人、工程师、车间技术人员和有
经验的员工共同进行分析与审查。当意见有分歧时,由技术总监裁决。
2、在保证达到性能指标及结构精度具有一定余量的前提下,争取通过改善其工艺性来提高工厂生产活动的经济利益
五、工艺审查的作用
1.及时解决和调整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的工艺性方面的问题,纠正不切实际、不必要的过高设计要求。
2.为编制科学、合理的产品工艺方案提供依据。
3.确定必需的工艺装备的数量,提高工艺文件编制的速度和质量,降低工艺准备的时间。
一十一、进行估算
1.确定新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技术经济指标。
2.估算新产品设计、工艺和生产准备的费用与时间。
3.确定与新产品进行对比的基础产品的结构工艺性的评价指标的具体数位。
第12条进行审查。
1.方案设计与技术设计阶段的审查
在新产品开始调研和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产品主管工艺师就应积极参与调查研究、编制任务书
2、工艺审查是指产品(零件、部件、整件及整机)的结构工艺性分阶段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提出建议和意见,最后进行修改并签字的过程。
3、《产品工艺性审查报告》是指在一定的试制或生产条件下,从加工制造方面对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作为产品鉴定定型依据的文件。
四、工艺性审查能性。
4.及早发现新产品投产时所缺少的关键原材料、零部件、测试仪器,以及所需工种。
六、工艺审查项目
1.根据国内外引进的产品样本、样机或专利而测绘、仿制生产的新产品。
工艺管理6.1工艺性审查
![工艺管理6.1工艺性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21190a310b4c2e3f5727630b.png)
工艺性审查1 目的在产品开发的技术过程中,工艺性审查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产品从抽象的设计到成为具体的商品,必须经过生产技术系统的变换,生产技术系统的变换过程是实现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消耗资源的过程。
产品设计工艺性越好,变换过程就越顺利,资源的消耗就越少,产品的制造质量越容易保证。
设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在确定产品结构形式、零部件的材料、形状、精度时,必然有注重结构功能性而轻视结构工艺性的倾向;由于专业分工的原因,设计人员不可能掌握深厚的工艺专业知识,对工厂技术装备状况和产品制造工艺过程了解不多。
因此,通过工艺性审查来提高、保证产品设计的工艺性,是必须的。
本文件规定了工艺性审查的对象、内容、方法、程序和考核,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科学地、有序地进行。
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技术中心对新产品和改进商品投入生产线正式生产前的工艺性审查。
3 工艺性审查的部门职责3.1研发中心是工艺性审查的管理部门,负责产品工艺性审查的组织和协调。
3.2生产技术中心是产品工艺性审查的执行部门,实施对产品进行工艺性审查。
4工艺性审查的对象和内容4.1产品工艺性审查对象是设计文件和工作图样。
4.2产品工艺性审查应包含下列内容:4.2.1结构工艺性a、审查骨架结构是否适于现有工艺手段进行加工、装配。
b、审查产品拟采用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技术要求是否。
c、审查产品各部分之间装配关系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便于装配定位;操作空间是否足够;d、审查各调整点、维修点是否便于接近,空间是否足够;须拆卸处是否便于拆卸、安装。
e、审查图样尺寸链,基准标注是否明确、合理、统一,封闭环处误差是否在结构上得到补偿。
f、审查零件形状、选材是否适于用经济的手段加工制作,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技术要求是否齐全适当。
g、审查图样是否完整,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产品图纸工艺性审查规定
![产品图纸工艺性审查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3b41248a45177232f60a2c5.png)
1工艺性审查的内容
1.1审查产品图样的完整性和配套性
1.1.1铸件图、零件图是否配套完整。
1.1.2产品图样的明细表、图纸目录单、材料清单、技术条件等是否齐全。
1.1.3重要件标记,特殊特性标记是否齐全。
1.1.4产品图样的签署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1.2审查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
1.2.1铸造的可制造性。
1.2.2零件可检测性。
1.2.3尺寸公差及相关标准选用的合理性。
1.3审查产品制造的经济性及产品材料选用的合理性。
2工艺性审查的规定及要求
2.1新产品图纸由技术质量部负责进行工艺审查,并尽可能交由车间工艺人员进行审查。
2.2经工艺性审查符合要求的产品图样,工艺审查人员在图样上签名;对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审查人员应在相应位置用铅笔做出标记,并填写《工艺性审查问题登记表》,待问题处理完毕后,再履行签字。
2.3工艺性审查中提出的问题,提请技术质量部部长处理,必要时可请技术质量副总经理处理。
二、质量记录
编号
记录名称
保存期限
AJ7.3-02-03-01
工艺性审查问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规定模板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规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ed769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8.png)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规定模板1. 介绍本规定旨在建立和规范企业对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流程和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合规性。
本规定适用于全部职能部门,包含研发、设计、质量保证等涉及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部门。
2. 审查标准2.1. 产品图样审查标准•图样完整性:确保图样包含全部必需的细节和尺寸规格。
•设计合理性:评估图样的设计是否符合产品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工艺可行性:验证图样的制造工艺性,并确保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产品安全性:审查产品图样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包含料子选择、结构强度、电气安全等。
•可追溯性:确保图样中的零部件和料子能够追溯到供应商和生产批次。
2.2. 技术文件审查标准•文件完整性:确保技术文件包含全部必需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和质检要求。
•规范合规性:评估技术文件是否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物料清单准确性:验证技术文件中的物料清单是否准确无误。
•工艺流程可行性:审查技术文件中的工艺流程是否可行,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质检要求:确保技术文件中的质检要求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审查流程3.1. 图样审查流程1.设计师提交产品图样至职能部门负责人。
2.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图样评审小组,包含设计师、工程师、质量专员等。
3.图样评审小组依据审查标准对图样进行评估和讨论。
4.如有必需,图样评审小组可以要求设计师进行修改和调整,并重新提交图样。
5.审查通过后,职能部门负责人批准图样并将其交至相关部门,如采购、生产等。
3.2. 技术文件审查流程1.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文件并提交至职能部门负责人。
2.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技术文件评审小组,包含技术人员、工艺专员、质检人员等。
3.技术文件评审小组依据审查标准对技术文件进行评估和讨论。
4.如有必需,技术文件评审小组可以要求技术人员进行修改和调整,并重新提交技术文件。
5.审查通过后,职能部门负责人批准技术文件并将其交至相关部门,如生产、质检等。
工程管理制度2图样资料审查制度
![工程管理制度2图样资料审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0e64a37d5bbfd0a78567310.png)
安装管理制度目录
图样资料审查制度
编号:
1.工程合同签订后,由设计工艺责任工程师根据业主(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组织施工现场负责人、现场技术负责人、安装责任人、焊接、工艺、检验责任工程师(项目检验员)等有关人员进行图纸汇审,填写《图纸汇审记录》。
2.施工设计图纸汇审的内容:
2.1审查设计图纸的标准化程度及其完整性;
2.2审查设计的技术条件要求与其合理性及与公司施工工艺的符合性;
2.3审查设计选材的合理性及公司是否有与其覆盖的工艺评定;
2.4审查设计施工图纸尺寸的准确性、核实设计材料统计的准确性;
2.5汇审管道与相关专业的构架、桥架、设备及其管口方位等,位置布置是否矛盾;
3.施工设计图纸汇审后,发现的问题及疑问由设计工艺责任工程师汇集和整理。
4.由工艺责任工程师负责将图纸汇审中发现的问题、疑问,以书面的形式发送业主及原设计单位,要求设计更改并要求设计单位作出的答复。
如有设计修改,须取得相应的原设计单位同意修改的书面证明文件。
5.设计更改按“设计(图样)更改联系制度”规定的要求执行。
6.施工设计图纸作为开工审批的内容。
7.对施工图审查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修改后,报原部门审查。
8.未经批准的施工图不能作为施工依据。
9.质量记录
9.1《图纸汇审记录》
第2页。
工艺评审标准
![工艺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a111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6.png)
工艺评审标准工艺评审是指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能够得到满足。
工艺评审标准是指在进行工艺评审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艺评审的效率和准确性,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首先,工艺评审标准应包括对产品工艺流程的详细描述和规定。
工艺流程是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各个工序的操作方法、设备使用、工艺参数设置等内容。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规定,可以确保每个工序都能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其次,工艺评审标准还应包括对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要求。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些工艺参数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因此,工艺评审标准应对这些关键参数的控制范围和要求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产品能够稳定地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
另外,工艺评审标准还应包括对工艺检验和测试方法的规定。
工艺检验和测试是评价工艺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检验和测试方法的规定,可以确保评审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准确可靠,为工艺改进和优化提供有效依据。
此外,工艺评审标准还应包括对工艺改进和优化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因此,工艺评审标准应对工艺改进和优化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规定,以确保工艺能够及时跟上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
最后,工艺评审标准还应包括对工艺文件管理和变更控制的规定。
工艺文件是评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应当对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和变更等流程进行规范,以确保工艺文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工艺评审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应包括工艺流程规定、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工艺检验和测试方法、工艺改进和优化要求,以及工艺文件管理和变更控制等内容。
只有严格遵循工艺评审标准,才能够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目标。
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
![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d330e0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4.png)
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
首先,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是指对产品图样进行的一种质量审查活动。
通过
对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可以发现产品图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和改进,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其次,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标准化审查可以帮
助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其次,标准化审查可以帮助企业规范产品图样的编制和审查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缺陷率。
最后,标准化审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具体内容方面,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品图样
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查,包括产品结构、工艺流程、材料选用等方面的审查。
其次,产品图样的标准符合性审查,包括产品图样的标准符合性、尺寸精度、几何公差等方面的审查。
最后,产品图样的工艺性审查,包括产品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等方面的审查。
在实施方法方面,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应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
首先,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标准化审查制度和流程,明确审查的责任人和审查的时间节点。
其次,应加强对审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审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审查能力。
最后,应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审查标准和方法,确保审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综上所述,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
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重视产品图样的标准化审查工作,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审查制度和流程,确保产品图样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7d31b22fb4daa58da0114a16.png)
Q/LG. 8---2001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任务、内容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2引用标准Q/LG. 5—2001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Q/LG. 16—2001 工艺文件完整性3一般要求3.1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3.2对外来加工的产品图样,在首次生产前也要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4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任务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是使新设计的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符合一定的工艺性指标要求,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要便于使用和维修。
5工艺性分类及其评价形式5.1工艺性分类5.1.1生产工艺性产品结构的生产工艺性是指其制造的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5.1.2使用工艺性产品结构的使用工艺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和修理的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5.2评定产品结构工艺性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产品的种类及复杂程度b)产品的产量或生产类型c)现有的生产条件5.3工艺性的评价形式5.3.1定性评价根据经验概括地对产品结构工艺性给以评价。
5.3.2定量评价根据工艺性主要指标数值进行评价。
6产品结构工艺性的主要指标6.1产品制造劳动量。
6.2单位产品材料用量。
6.3材料利用系数(K m6.46.5产品的工艺成本。
6.6产品的维修劳动量。
6.7加工精度系数(K ac ) K ac =6.8表面粗糙度系数(Kr ) Kr=6.96.106.11 K7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为了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7.1初步设计阶段的审查7.1.1从制造观点分析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7.1.2分析结构的继承性。
7.1.3分析结构的标准化与系列化程度。
7.1.4分析产品各组成部分是否便于装配、调整和维修。
7.1.5分析主要材料选用是否合理。
产品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产品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df8b5662a45177232f60a2a9.png)
产品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产品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对产品设计进行工艺性分析和审查,指的是从工艺角度检查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可加工性,以便使所设计的产品符合本企业的制造条件,并力求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4、在本厂现有设备上能否加工制造,有没有条件采用高效率的先进工艺和先进生产组织方式;5、工艺装备系数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艺装备和标准工具。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和程序
(1)基本要求所以新设备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企业对外来产品图样,在首次生产前也需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2)产品结构工艺行审查的任务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是使新设计的产品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符合一定的工艺性指标要求,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作出来,并要便于使用和维修。
(3)工艺分类、评定产品结构工艺性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工艺性的评价形式。
(4)产品结构工艺性主要指标项目。
(5)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为了保证所设计是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在产品设备的各个阶段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6)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单
编号:审查日期:年月日。
工艺管理导则-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GBT-24737.3-2009)
![工艺管理导则-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GBT-24737.3-2009)](https://img.taocdn.com/s3/m/9f38b256011ca300a6c3904c.png)
工艺管理导则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GB/T 24737.3-2009)1 范围GB/T 24737 的本部分规定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对象、目的、任务、内容和程序以及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评价形式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结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4737 的本部分。
工艺性审查review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其零部件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生产工艺性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n manufacture:产品结构的生产工艺性是指其制造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使用工艺性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n use:产品结构的使用工艺性是指产品的易操作性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维修和保养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3 审查对象1)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2)外来产品图样,在试生产前须进行工艺性审查。
4 审查目的使产品在满足质量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符合工艺性要求,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降低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对操作者的危害,且便于使用、维修和回收。
5 工艺性分类、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评价形式6 审查指标7 审查内容为了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8 审查方式和程序1、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性审查(或分析)一般采用会审方式进行。
对结构复杂的重要产品,主管工艺人员应从制定设计方案开始就经常参加有关研究该产品设计工作的各种会议和有关活动,以便随时对其结构工艺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产品工作图样的工艺性审查应由产品主管工艺人员和各专业工艺人员分头进行。
1)进行工艺性审查的产品图样应有设计、审核人员签字。
产品工艺性审查管理办法
![产品工艺性审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4c9c3f9b89680202d825a8.png)
第七条产品工艺性审查内容
本公司产品工艺性审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项目:
1.产品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企业相关标准。
2.设计图样及技术资料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且由相关人员签章。
3.新产品采用的设计方法是否合适。
4.新设计产品的各个零部件或配件尺寸是否与行业同类标准件一致。
3.生产主管副总负责审核与批准工艺性审查结论。
第四条工艺性审查方向
本公司产品工艺性审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结构工艺性,即所设计产品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设计工艺性,即图样设计以及相关功能设计的可实现性。
3.结构继承性,即已有工艺规程、工艺流程在新设计产品生产时能够被直接应用的程度。
第五条审查重点。
产品工艺性审查重点包括产品设计图样以及相关技术资料、产品设计说明书等文件。
第六条产品工艺性审查基本要求
1.产品设计各阶段用于生产的技术文件必须经过工艺管理人员的会签。
2.未经工艺性审查的产品不得投产。
3.工艺管理人员应尽量提参与到产品设计环节。
4.工艺性审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向工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生产新产品的设备或工艺装备是否容易购置或制造。
6.新设计产品是否容易被大批量生产。
7.新设计产品是否能够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生产线制造等。
第八条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制定、解释及修改。
第九条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生效。
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制度名称
XX公司产品工艺性审查管理办法
工艺评审标准
![工艺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0d85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e.png)
工艺评审标准工艺评审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的审核和评定,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执行和优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
1.明确评审内容和要求,工艺评审标准应明确规定评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设备要求等,确保评审全面、细致。
2.制定评审指南,对于不同的产品和工艺流程,应制定相应的评审指南,明确评审的步骤和方法,以便评审人员能够按照标准进行评审。
3.考虑实际情况,在制定工艺评审标准时,应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避免标准过于理想化,导致执行困难。
二、工艺评审标准的执行。
1.严格执行标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工艺评审制度,确保评审按照标准进行,不得随意变更或放宽要求。
2.培训评审人员,评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企业应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评审水平。
3.及时跟进整改,对于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应及时跟进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不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三、工艺评审标准的优化。
1.定期评估和修订,工艺评审标准应定期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优化,确保评审标准与生产实践相适应。
2.借鉴经验和技术,企业应积极借鉴行业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优化工艺评审标准,提高评审水平和效率。
3.持续改进,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艺评审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结,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执行和优化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审标准体系,并严格执行和不断优化,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企业竞争力。
希望各企业能够重视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评审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艺评审标准
![工艺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7bbe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f.png)
工艺评审标准工艺评审是指对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定,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工艺评审标准是制定工艺评审计划和实施工艺评审的依据,下面将从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内容要点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
1.明确评审目的,工艺评审标准的制定首先要明确评审的目的,包括确认产品设计的可行性、提高工艺流程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等。
2.确定评审范围,工艺评审标准还需要确定评审的范围,包括评审的对象、评审的内容、评审的时间节点等。
3.制定评审流程,工艺评审标准还需要制定评审的具体流程,包括评审的程序、评审的环节、评审的人员等。
4.明确评审标准,工艺评审标准还需要明确评审的标准,包括对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工艺评审标准的内容要点。
1.工艺流程,工艺评审标准需要对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装配流程、检测方法等。
2.技术指标,工艺评审标准需要对产品的技术指标进行具体的规定,包括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材料强度等。
3.质量要求,工艺评审标准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包括外观质量、功能性能、可靠性等。
4.生产成本,工艺评审标准还需要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节约利用、加工工艺的优化设计、生产效率的提高等。
三、工艺评审的实施过程。
1.确定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的范围和流程,确定评审的小组成员,包括设计人员、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
2.召开评审会议,按照评审计划,召开评审会议,对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定。
3.制定评审报告,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的结果,编制评审报告,对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质量要求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4.落实改进建议,评审报告经过审核批准后,相关部门需要按照报告中的改进建议,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产品的工艺性审查
![产品的工艺性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26eefd15964bcf84b9d57bb5.png)
2 产品的工艺性审查2.1 工艺性审查的内容(1)是否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2)是否有利于减少生产劳动量(3)是否有利于施工方便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4)必须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5)是否有利于节约材料和合理使用材料该产品制造所用材料有Q235-A、Q235B等,在产品的技术要求中,工作压力要求为0.4MP,工作温度在(45~110℃),工作介质是笨和有机物,设计的容器厚度为10mm。
根据查询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上述材料的工作温度在(0~350℃),容器设计压力P≤1.0MP(Q235-A)、P≤1.6MP(Q235-B),抗拉强度为235MP,并且上述材料的焊接性良好,所以选用材料方面是可行的。
2.2 产品结构图样审查(1)绘制的焊接结构图样,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2)图样应当齐全,除焊接结构的装配图外,还应有必要的部件图和零件图;(3)由于焊接结构一般都比较大,结构复杂,所以图样应选用适当的比例,也可在同一图中采用不同的比例绘出;(4)当产品结构较简单时,可在装配图上直接把零件的尺寸标注出来;(5)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制作工艺需要,在图样上应有齐全合理的技术要求,若在图样上不能用图形、符号表示时,应有文字说明。
2.3 产品结构技术要求审查(1)分析产品的结构,了解焊接结构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2)然后必须对焊接结构的技术要求以及所执行的技术标准进行熟悉、消化理解;(3)结合具体的生产条件来考虑整个生产工艺能否适应焊接结构的技术要求,这样可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改方案,改进生产工艺,使产品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审查完毕后,无修改意见的,审查者应在“工艺”栏内签字,对有较大修改意见的,暂不签字,审查者应填写“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与图样一并交给设计部门。
设计者根据工艺性审查记录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设计,修改后工艺未签字的图样返回工艺部门复查签字。
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规定
![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baf9ee869dc5022aaea00a8.png)
工艺性分为生产工艺性、使用工艺性两类。
ii.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评定产品结构工艺性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a)产品的种类及复杂程度;
b)产品产量或生产类型;
c)现有的生产、使用、维修、回收条件。
iii.评价形式
1.定性评价
根据要指标数值进行评价。
ii.外来产品图样,在试生产前须进行工艺性审查。
d)审查目的
使产品在满足质量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符合工艺性要求,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降低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对操作者的危害,且便于使用和维修。
e)工艺性分类、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评价形式
5.审查零部件制造过程可能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或安全隐患,该影响或隐患能否避免或减小。
h)审查方式和程序
i.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性审查(或分析)一般采用会审方式进行。对结构复杂的重要产品,主管工艺人员应从制定设计方案开始就经常参加有关研究该产品设计工作的各种会议和有关活动,以便随时对其结构工艺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b)术语和定义
i.
工艺性审查
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其零部件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ii.
生产工艺性
产品结构的生产工艺性是指其制造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2.3
使用工艺性
产品结构的使用工艺性是指产品的易操作性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维修和保养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c)审查对象
i.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4.设计者根据工艺性审查记录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设计,修改后对工艺未签字的图样再返回到工艺部门复查签字。
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
![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3845d0a8956bec0875e351.png)
审查日期:
序号
审查内容
乘客门立柱、司机窗后立柱及凯
越、凯驰左右侧前立柱等组合立柱,应 12 保持同系列统一性,固定板及其他小件
与立柱组焊位置应利于减小焊接变形。
对称单件应在图纸标题栏中表明,
13 并在技术条件内注明与 XX 件对称,不
得另出图纸。
审查记录
总成部分
同一产品系列平台化程度:同一平台
车身弧线、总高度、总宽度、窗下沿梁到
钢开口处应按照《底架开口型钢封闭方 案》要求进行封闭。
后视镜固定板,门泵固定板图纸标 5 识出固定孔位置,且预先焊点焊螺母,
减少现场攻丝工序加工。
扶手固定板、乘客门门泵固定板等
6
宽度不大于立柱截面的固定板应采用 塞焊(或直接在立柱外表面焊接)工艺,
不得采用型钢割豁焊接钢板结构。
侧仓门撑杆固定座(板)、铰链固定
总成图号:5301000/5601000
共2页 第1页
审查结论
备注
总页第页
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车型/订单:来自总成名称:前后围骨架总成
设计人:
审查人:
审查日期:
序号
审查内容
审查记录
总成部分
同一产品系列平台化程度:同一平台 车身弧线、总高度、总宽度、窗下沿梁到
1 腰梁高度、边窗高度宽度、司机窗(门)、
乘客门等关键部位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更 改,能否避免与现有车型干涉。
标准;折边工艺无法满足的,应符合《标 准制造工艺》所列现有模具加工要求。
骨架型钢及钣金制件选材应在公 3 司内现有的材料中选取,并且符合《物
资采购标准》。
如采用整体磷化,则各单件必须带
出流酸孔位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开孔位置在车身的最下部;为防止灰尘
产品工艺性审查
![产品工艺性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823e07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b.png)
原则
通过折中权衡,在满足质量和性能要求前提下,使设计
描述的产品,在最小可能成本和最短时间的优化方案
下进行生产和检验.
手段
目的
7
1.3 相应的各种标准
GB/T24737-2009 工艺管理导则 第3 部分:产品结构工艺 性审查
Q/CNG47.2-2008 工艺工作导则 第2部分:产品工艺性审 查
Q/PYL14.11-2013 工艺审查制度
判定产品是否经济、高效、批量地投入生产 及时推广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为编制合理的产品工艺总方案提供技术资料准
备 促进设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
第3部分
工艺性审查的内容
工艺性审查阶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艺性审查阶段
工艺性审查阶段
3.1 各阶段审查内容
3.1.1 方案与工程设计阶段
从制造角度分析产品及零部件结构的可行性 分析产品及零部件结构的继承性 分析主要器材需用的合理性 分析确定需要进行配方调制产品的工艺可能
工艺性:在一定的产量和生产条件下,经 综合权衡后,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短的周期制 造出来,并能符合必须的使用性能和质量要求的 那些结构特性.
1.2 工艺性相关术语
可制造性就是相对容易地生产出受设计特性和要
求规定的产品或系统,即采用可利用的生产技术经济
地制造、装配、检验和试验产品或系统;
可制造性是设计要素、特性和生产策划的综合,
对表面处理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 表面处理零件应尽量避免尖角、锐边、盲孔
和复杂内腔 零件表面处理要求与其组成部件的相接触的
其他零件材料或渡覆层要求相适应
3.2.7 切削加工工艺性
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结构的要求应经济 、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寸标注应便于骨架组焊时测量。
14
支撑件设计时,考虑焊接间隙。
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
车型/订单:总成名称:前后围骨架总成
总成图号:5301000/5601000
设计人:审查人:
审查日期:共2页 第2页
序号
审查容
审查记录
审查结论
备注
总成部分
1
同一产品系列平台化程度:同一平台
车身弧线、总高度、总宽度、窗下沿梁到 腰梁高度、边窗高度宽度、司机窗(门)、
5
后视镜固定板,门泵固定板图纸标 识出固定孔位置,且预先焊点焊螺母, 减少现场攻丝工序加工。
6
扶手固疋板、乘客门门泵固疋板等 宽度不大于立柱截面的固定板应采用 塞焊(或直接在立柱外表面焊接)工艺, 不得采用型钢割豁焊接钢板结构。
7
侧仓门撑杆固定座(板)、铰链固定 板、锁止座固定板等截面大于立柱截面 的外露固定板角部必须倒圆角;相同功 能的固疋板尺寸及规格尽可能统一。
4
带坐标点的单件图,尽可能转换为 标准弧线。
5
在设计图纸时应优先选用已有的 标准弧线,已有的标准弧线有:R2500、
R3000、R3500、R4000、R4500、R5000、
R5500、R6000、R6500、R7000、R7500、
R8000、R8500、R9000、R9500、R10000。
6
8
斜头型钢要按照斜头料标注方法 规地标注,不出单件图,斜头型钢的布 置应使斜头角度不小于25°。
9
车型曲线尽量统一,曲线标注须由 坐标点表示法转化为圆弧直线表示法。
10
下立柱、窗立柱弧线与前后立柱对 应部分保持一致。需进行封板处理的, 必须在明细表中进行标识。
11
侧仓铰链固定座结构形式尽可能 统一,固疋座固疋孔尺寸及相对位置须 统一,并符合模具加工围。
5
能够借用的单件应在。对称
件应在图纸明细表中表明,不另岀图纸。
6
斜头型钢要按照斜头料标注方法规 地标注,不出单件图,斜头型钢的布置应 使斜头角度不小于25°。
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
车型/订单:总成名称:左右侧骨架总成
总成图号:5401000/5411000
设计人:审查人:
7
后视镜固定板固定孔应符合《标准 自制件》中各孔的位置及尺寸。
8
立柱或横梁需焊固定板时,尽量采 用预埋板结构和工艺。
9
雨刷器套孔选用①33,雨刷器套采 用①32*2*55。
10
三角盘固定座孔①33,轴套①32*2。
11
电机固定板孔采用①33。
12
型钢直线料按照标注方法规标注, 不出单件图,斜头型钢的布置应使斜头 角度不小于25°。
审查日期:共2页 第1页
序号
审查容
审查记录
审查结论
备注
单件部分
1
各单件的圆弧须满足液压数控弯 管机加工的最小弯曲半径围;下立柱下 部R弧园角应满足现有的圆弧切口模具 加工围,模具有R25/R50两种(见《标 准制造工艺》)。
2
骨架型钢及钣金制件选材应在公 司现有的《物资采购标准》中选取,并 且符合客车骨架选用优化标准。
在图纸上存在角度标注的,应转换 成相关尺寸或参考标注。
7
顶横梁过渡圆角须满足液压数控 弯管机加工的最小弯曲半径;取消折线 连接结构。
8
骨架(型钢)单件的设计弧线要圆滑 平顺,避免结构过于复杂。
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
车型/订单:总成名称:前后围骨架总成
总成图号:5301000/5601000
设计人:审查人:
审查日期:共2页 第1页
序号
审查容
审查记录
审查结论
备注
单件部分
1
各单件的圆弧须满足液压数控弯 管机加工的最小弯曲半径围;下立柱下 部R弧园角应满足现有的圆弧切口模具 加工围,模具有R25/R50两种(见《标 准制造工艺》)。
2
地板角钢、座椅固定槽钢、座椅固 定角钢及其他钣金件折边高度及长度 应在折边机加工围,符合折边工艺标 准;折边工艺无法满足的,应符合《标
乘客门等关键部位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更
改,能否避免与现有车型干涉。
2
系列化车型司机窗弧线、大小尽可能 保持一致,以便于保持胎具及样板的统 一。异形边窗尺寸标注齐全,不得标注易 于变形的尖点,应在中部取点标注。
3
前风窗框四角应有至少各有1件5.0*
50*50的三角加强板,增加四角连接强度。
4
明细表标识清楚、齐全,尺寸与图纸 标注一致;总图尺寸与单件图一致。
3
如采用整体磷化,各单件必须带出 流酸孔(情况具体分析),流酸孔直径为10mm,中心距单件两端10mm,开孔 位置在车身的最下部。
4
非整车磷化车型,型钢开口处应按 照《开口型钢封闭方案》要求进行封闭。
5
为防止灰尘进入,在通立柱的上下 开口处封板(预留硫酸孔)。
6
横梁过渡圆角满足液压数控弯管 机加工最小弯曲半径;取消折线连接。
准制造工艺》所列现有模具加工要求。
3
骨架型钢及钣金制件选材应在公 司现有的材料中选取,并且符合《物资
采购标准》。
4
如采用整体磷化,则各单件必须带 出流酸孔位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开孔位置在车身的最下部;为防止灰尘 进入,在通立柱的上下开口处封板(预 留硫酸孔)。对于非整车磷化车型,型 钢开口处应按照 《底架开口型钢封闭方 案》要求进行封闭。
总 页 第 页
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
车型/订单:总成名称:左右侧骨架总成
总成图号:5401000/5411000
设计人:审查人:
审查日期:共2页 第2页
序号
审查容
审查记录
审查结论
备注
12
乘客门立柱、司机窗后立柱及凯 越、凯驰左右侧前立柱等组合立柱,应 保持同系列统一性,固定板及其他小件 与立柱组焊位置应利于减小焊接变形。
13
对称单件应在图纸标题栏中表明, 并在技术条件注明与XX件对称,不得 另出图纸。
总成部分
1
同一产品系列平台化程度:同一平台 车身弧线、总高度、总宽度、窗下沿梁到 腰梁高度、边窗高度宽度、司机窗(门)、 乘客门等关键部位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更 改,能否避免与现有车型干涉。
2
系列化车型异形边窗弧线尽可能 保持一致,以便于保持胎具及样板的统 一。异形边窗尺寸标注齐全,不得标注 易于变形的尖点,应在中部取点标注。
图样工艺性审查标准
车型/订单:总成名称:各涉及样板总成
总成图号:0000000
设计人:审查人:
审查日期:共2页 第1页
序号
审查容
审查记录
审查结论
备注
1
能够借用的单件应在图纸中注明借用 图纸图号及借用标志,不另岀图纸。
2
对称件应在图纸明细表中注明,不另 岀图纸。
3
带弧线的单件图纸相关尺寸要标 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