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亲所好-孝方贤)概述

合集下载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欢迎查看。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

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

也就是听到父母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回答。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答?答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吗。

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干吗”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吗”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

他们纷纷地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

可见从小,小朋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有礼貌。

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中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

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

弟子规--亲所好

弟子规--亲所好

芦花衣的故事

父 母 呼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呼叫。
挞:用棍棒打。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父母不听恳 劝,我们应该找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次劝说。如果还不听,我们虽难过地痛哭流 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铸成大错。
感恩父母
一个和睦的家庭,不但需要慈爱 的父母,还需要孝顺的儿女,你 们能做到吗?
在家坚持做一件事: 饭前主动摆碗筷,跟 父母说“辛苦了”。称赞 饭菜的可口,饭后主动收 拾碗筷。
•平时,爸爸妈妈有没有什么不 好的习惯? •你要怎样帮助他们改正?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跟爸妈吵架了, 我再也不回家了,要 出去一个人生活。对 吗?你会怎么做?
爸爸妈妈没事就看手 机,我要怎么做?
爸爸妈妈在工 作,小明躺在地上 耍赖:“你们不带 我出去玩,我就不 起来!”对吗?你 会怎么做?
弟 子 规

入则孝
——亲所好


亲 所 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烧伤
溺水

父 母 呼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方:才是。
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 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 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 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 闵子骞,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 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子骞穿的衣裳却是只装 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 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 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 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 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 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 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 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 后母。 这时闵子骞 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 子单,母去三子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 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 。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 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

《弟子规》总叙及入则孝

《弟子规》总叙及入则孝
所以,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面,要通权达变,这 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冬 则 温, 夏 则 凊,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晨 则 省, 昏 则 定。
chū bì gu făn bì miàn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 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 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 受耻辱。
故事11: 董卓的恶行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来到国 都,废掉了汉少帝刘辨另立汉献帝刘协为傀 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 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百姓任意 欺凌。
还有个孩子,放学后回到家里,没有跟家长打招呼,偷偷 地一头扎在自己屋内打电脑。天色已晚,父母认为他在在学 校没回来,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老师告诉几点下课,应 该到家里了,母亲听后非常着急地到处打电话,寻找这个孩 子。最后,在老师的提醒下,到孩子的房间里一看,正在网 络天地“畅游”。孩子没有“反必面”出现了上述状况,也 许有的父母将孩子狠狠地打一顿,但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一 定要把孩子引导过来,要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性在哪里,告 诉他:“如果父母没有到你的房间里去看,就急急忙忙出去 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在路上,因为‘慌不择路’,很容 易被车撞了;也许还会把父母急出病来;还有奶奶爷爷、姥 姥姥爷如果心脏不好,会出现生命危险的,上述无论哪一种 状况出现,你将是终生的遗憾,同时你也是一个不孝子孙!” 这样给孩子讲清楚,小孩是很受教的。另外我们父母首先要 以身作则,这样孩子一定会养成“出必告,反必面”的好习 惯。
故事1:

弟子规第3课

弟子规第3课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释文: 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 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 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 一定要柔和。
第 3 课 亲所好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释文: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父母心情好 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 不听,还要哭泣恳求, 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 也毫无怨言。
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发生的一件 开心的事。
第 3 课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释文: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父 母准备 3 课 亲所好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释文: 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 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 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 父母感到丢脸。
第 3 课 亲所好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释文: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 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 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去”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 一个人,下面是古人居住洞 穴的出口。人离开洞穴外出 就是“去”,“去”本来的 意思是离开,引申为去掉, 去除。
请听故事:孙元觉劝父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说一说
如果父母错怪 了你,你会怎 么做呢?
哭闹 解释 生气

《弟子规》“亲所好”

《弟子规》“亲所好”

dōngzéwēn xiàzéqì ng chénzéxǐng hūnzédì ng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chūbì gào fǎnbì miàn jūyǒucháng yèwúbiàn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冬天让父母暖和,夏天让父母凉快,早 晨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父母铺好被褥。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住 的地方要稳定,工作也不要随便变动。
shì suīxiǎo wùshànwéi gǒushànwéi zǐdàokuī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事情虽然很小,也不要擅自做主,如果擅 自做主,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 也不能私藏起来,如果私藏的话,父母一定会很 伤心。
rù zé xiào 入 则 孝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母的意志
fùmǔhū yì ngwùhuǎn fùmǔmì ng xí ngwùlǎn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fùmǔjiào xūjì ngtīng fùmǔzé xūshùnchéng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叫你,应该赶快答应;父母让你做 什么事, 不要拖拉懒散;父母教导你,一定 要恭恭敬敬地听;父母责备你,一定要虚心接 受。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zǒng xù 总 叙
dì zǐguī shèngrénxùn shǒuxiàotì cì jǐnxì n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fànàizhòng érqīnrén yǒuyúlì zéxuéwén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所讲述的,是至圣先师孔 子的训导。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 次做事小心谨慎,说话诚实可信。博爱大众, 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好这些之后,还有剩余 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内容简介

一本道德风范的启蒙读物——《弟子规》该书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撰写的青少年道德启蒙读物。

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内容合乎我国古代礼仪道德和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又合辙押韵,便于诵读,虽然已经过去了300多年,流传至今,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熏陶以及现代社会人际和谐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古为今用,学者古敏对原有古文采用了现代文编译,现经本人删减摘要整理出来以利读者理解和学习。

(兴国注)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ti 替),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青少年的训示和学子处事的规范。

作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要对自己谨慎的约束,对人诚实可信,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原文:一. 入则孝在家要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 父母呼唤时,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要求做的事,应尽快去做,不要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听明白。

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冬则温,夏则清(jing静); 晨则省(xing 醒),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照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要让父母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要照料父母安眠休息。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外办事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以免父母挂念。

居住要在固定的地方,职业要稳定不能经常变化。

事虽小,勿擅(shan善)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不要因为小事情不好就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就不符合做儿女的道德。

东西虽小,不应拿的不要拿取和占用,如果你私自藏起来占用,父母知道会伤心生气。

亲所好(hao浩),力为具;亲所恶(wu 物),谨为去。

父母所喜欢的事,要努力去办好,父母所厌恶的,要小心地去回避。

身有伤,贻(yi宜)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摘要:一、弟子规的简介1.弟子规的起源2.弟子规的内容与结构二、弟子规的主要内容1.孝道2.悌道3.谨言慎行4.诚信待人5.仁爱之心6.努力学习7.敬畏天地8.生活礼仪三、弟子规的教育意义1.培养道德品质2.塑造良好行为习惯3.提升个人修养4.增进人际关系四、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价值1.传承传统文化2.提升国民素质3.促进家庭和谐4.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正文:《弟子规》全名《弟子规全八章》,是一部源自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启蒙读物。

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为人子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全文分为八个章节,从孝道、悌道、谨言慎行、诚信待人、仁爱之心、努力学习、敬畏天地到生活礼仪,全方位地教育弟子如何做好人、做好事。

弟子规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朝,由李时中所著。

这部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了家家户户教育子女的重要教材。

弟子规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传统孝道、悌道等美德的强调,也有对个人言行举止、生活礼仪的规定,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行为规范。

在孝道方面,弟子规强调敬爱父母、长辈,听从他们的教诲,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分担忧虑。

在悌道方面,弟子规教育弟子要关心兄弟姊妹,互相扶持,友爱相处。

谨言慎行则是要求弟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说损害他人的言语,不做冲动失礼的行为。

诚信待人是弟子规中关于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要求弟子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人,守信用,不说谎言。

仁爱之心是弟子规的核心理念之一,提倡弟子对万物都要抱有关怀之心,爱护生命,不伤害自然。

努力学习是弟子规对弟子的基本要求,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充实自己,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敬畏天地是弟子规对弟子对待自然的态度,要求他们尊敬天地,遵循自然规律,珍惜资源。

生活礼仪则是弟子规对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礼仪规定,如尊敬师长、待客之道等。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深远,对于培养弟子的道德品质、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修养以及增进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弟子规》原文、注释及译文解析

《弟子规》原文、注释及译文解析

《弟子规》原文、注释及译文解析一、《弟子规》概述:1、《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这部著作以孔子的教诲为中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做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

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包括总序、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学习进取。

2、《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

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

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

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

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二、《弟子规》原文:1、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2、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3、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4、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5、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6、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7、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8、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9、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10、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11、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12、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13、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14、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15、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16、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17、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18、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19、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20、长呼人,即代叫。

弟子规全文概述

弟子规全文概述

弟子规全文概述《弟子规》是一本中国古代教育经典,旨在教导儿童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全书共分为三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一条道德原则。

以下是《弟子规》的全文概述。

第一章:父母本章主要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倡导孩子应该尊敬父母,听从他们的教诲。

第二章:兄道本章讲述了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的道理,包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不争吵等内容。

第三章:友道本章介绍了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善待的原则,以及不背叛朋友的道德规范。

第四章:师道本章阐述了孩子应该尊敬师长、恭敬师长的观念,以及要遵守师长的教导。

第五章:尊长本章讲述了孩子应当尊重老人的道理,包括照顾老人、孝敬老人和不嘲笑老人等方面。

第六章:宾客本章介绍了孩子接待宾客应有的礼貌和待客之道,包括热情款待、尊重客人和懂得感恩等内容。

第七章:行止本章详细规定了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准则,包括不嬉笑打闹、不随地乱扔垃圾和不争吵等要求。

第八章:言语本章讲述了孩子在言谈举止上应该遵守的规范,包括不说脏话、不说谎话和不嘲笑他人等内容。

第九章:动静本章强调了孩子在活动和安静时的行为准则,包括不乱跑乱跳、不大声喧哗和不抢夺玩具等要求。

第十章:分别本章阐述了孩子要善于辨别是非,正确对待同学和朋友之间的琐事,培养正确的判断力。

第十一章:饮食本章规定了孩子在饮食上应该遵循的健康饮食规范,包括不挑食、不吃太多零食和不浪费食物等内容。

第十二章:起居本章讲述了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包括早睡早起、不赖床和保持个人卫生等要求。

第十三章:身体本章针对孩子的健康问题,强调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和饮食习惯,以及远离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十四章:财物本章教导孩子要珍惜财物,不浪费和不将别人的东西弄坏等内容,培养正确的物质观念和尊重他人财物的意识。

第十五章:学问本章规定了孩子在学习上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包括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偷懒和不抄袭等要求。

第十六章:问孔本章鼓励孩子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向前辈学习道德修养,提倡学习互相交流和分享。

弟子规全篇及解说

弟子规全篇及解说

弟子规古今育人德育《弟子规》《弟子规》概述《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古今育人德育《弟子规》--------------------------------------------------------------------------------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解释总叙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亲所好全文解释

弟子规亲所好全文解释

弟子规亲所好全文解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弟子规亲所好全文解释》弟子规,是古代儿童教养的经典著作,由唐代僧人觉公所撰写。

这部书以教导孩子做人做事为宗旨,内容丰富,启发深远。

其中一节是关于“亲所好”的教诲,要求子女尊敬父母,尽孝道,体察父母的心意,顺从父母的喜好。

在古代社会中,父母的地位至高无上,子女应该尊敬父母,尽心尽力地侍奉他们。

觉公在这一节中强调了孝道,认为孝顺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在这特别提到了“亲所好”的问题,即子女应该了解、尊重并尽量迎合父母的兴趣爱好。

这种行为可以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心和尊重,也是传承孝道的一种方式。

“亲所好,则老无怨”意味着孝顺父母和尊重父母的喜好,可以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减少他们的不满和怨怼。

父母年老后,身体渐弱,精力不如从前,这时子女更应该多关心照顾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愿。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也可以让子女心存片刻怀存感。

俗话说“报恩以德”,子女对父母孝顺有加,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福报。

亲所好,还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孝顺父母,尽孝道,并不仅仅是表面的礼敬,更应该是内心的真诚与关怀。

了解父母的喜好,尽力为他们做些事情,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促进感情的升华。

在家庭中,父母扮演着家庭的支柱和灯塔角色,他们的关爱和支持让子女受益良多。

而子女的孝顺,则是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唯有真心诚意的孝敬才是最好的回报。

在如今的社会,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亲情显得愈加珍贵。

人们忙于工作、学习,往往忽略了亲情,对父母的孝顺也没有那么重要。

亲情依旧是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港湾,孝顺父母更是一种传统美德。

弟子规中的这一节,提醒了我们子女应该尊敬父母,了解父母的喜好,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只有尊重父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家庭才能和谐美满,亲情才能经久不衰。

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做到的,而“亲所好,则老无怨”,更是对这种孝敬的一种具体要求。

弟子规亲仁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亲仁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亲仁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著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弟子规》的全文,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李毓秀所著,用于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如何培养品德和礼仪的重要著作。

全书共分五卷,囊括了孝道、友爱、敬老、尊师、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诲。

第一卷:孝道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弟子规》中的孝道内容主要包括尊敬父母、孝顺兄长、关心家庭、持家有道等。

这一部分的教诲意在培养儿童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子女对父母的尊敬。

通过《弟子规》的教导,孩子们能够明白孝顺的重要性,并将之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和为人处事之中。

第二卷:友爱友爱是培养儿童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弟子规》中的友爱内容包括友善待人、礼貌待客、团结合作等。

友爱是一种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儿童可以培养自己的与人为善的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形成和谐相处的能力,从而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卷:敬老尊敬老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弟子规》的敬老内容主要包括尊敬老师、长辈,关心帮助老年人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儿童能够明白敬老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学会听取长辈和老师的指导。

第四卷:尊师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弟子规》中的尊师内容主要包括尊敬师长、恭敬师长、虚心向老师学习等方面。

这一部分的教诲是为了培养学生尊重老师、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学会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和指导。

第五卷:待人接物待人接物是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和善、有爱心的人的重要内容。

《弟子规》中的待人接物内容包括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公正正直等。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儿童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并且培养出公正、正直的品质。

总结:《弟子规》是一本为儿童和青少年编写的教育著作,它通过一系列的教诲,培养了孩子们的品德、礼仪和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弟子规》,儿童能够明白孝道、友爱、敬老、尊师、待人接物的重要性,并将这些价值观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第一章<总序 >● 弟子规,贤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劝,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敬、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誉。

●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密有仁德的人。

假如道德培育差不多了,就能够去学习汲取经典的知识。

第二章<入则孝 >● 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命,行勿懒。

译:父亲母亲叫我们,不可以够慢悠悠的;父亲母亲交代事情,要勤劳仔细,不可以够懒散懒惰。

● 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

译:父亲母亲亲有所教育,要恭顺听取;父亲母亲有所责怪,也要肩负采取。

●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怀父亲母亲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准时的问候父亲母亲起居安好。

●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亲母亲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必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常常改换。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固然是小事情,也不行擅作主张;假如私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固然是小东西,也不行私自珍藏;假如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亲母亲亲悲伤悲伤了。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亲母亲亲所喜爱的事物,我们要全力准备稳当;父亲母亲亲不喜爱的,我们要留神防止。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假如受伤了,会让父亲母亲亲担忧;道德假如败坏了,会让父亲母亲亲蒙羞。

●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亲母亲亲喜爱我,要孝敬一点都不难;父亲母亲亲不喜爱我,我仍旧孝敬那才是真贤良。

●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亲母亲亲有过失,想方法劝谏让他们更正,可是要怡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假如父亲母亲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呜咽来求父亲母亲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牢骚。

● 亲有疾,药先尝;日夜侍,不离床。

亲憎我,孝方贤

亲憎我,孝方贤

亲憎我,孝方贤出自弟子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就是: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此句出自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弟子规》,原文节选如下: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文: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

扩展资料: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

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的必备读物。

弟子规全文【作者】李毓秀【朝代】清朝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最新版】目录1.弟子规的概述2.弟子规的八章内容概述3.弟子规的启示和影响正文《弟子规》是一本古代儒家经典著作,旨在教育人们如何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全文分为八章,每章都包含了不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导。

第一章“入则孝”,主要讲述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文中指出,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是其他道德的基石。

只有孝顺父母,才能真正做到尊敬他人,善待世界。

第二章“出则弟”,主要讲述了兄弟之间的相处之道。

文中强调,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这样的家庭才能和谐,才能兴旺发达。

第三章“谨”,主要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和规矩。

文中指出,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应该谨慎,符合礼仪。

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第四章“信”,主要讲述了诚信的重要性。

文中强调,做人应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第五章“爱众”,主要讲述了如何对待他人。

文中指出,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爱护他人,乐于助人。

这样的行为,不仅能够使我们得到他人的喜爱,也能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第六章“亲仁”,主要讲述了如何选择朋友。

文中强调,我们应该亲近有仁爱之心的人,远离那些邪恶的人。

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七章“余力学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文中指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第八章“不足则学”,主要讲述了如何做到谦虚。

文中强调,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

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弟子规》的八章内容,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做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弟子规入则孝全文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全文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全文内容篇一:《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包括了许多关于礼仪和道德的教诲。

其中,“入则孝”是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以下是《弟子规》入则孝全文内容: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凋,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拓展:《弟子规》入则孝这一部分的教诲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这些教诲在现代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家庭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和不和谐。

因此,《弟子规》中的这些教诲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此外,《弟子规》中的其他部分也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成员。

篇二:《弟子规》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读物之一,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书。

其中,“入则孝”是弟子规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孝顺父母的具体行动和要求。

以下是《弟子规》“入则孝”的全文内容:弟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檫;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拓展:《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一篇,强调的是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孝顺父母不仅是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古代启蒙的书籍,讲的是什么,又是有哪些意义。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弟子规含义详解

弟子规含义详解

弟子规含义详解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亲所好

弟子规,亲所好

弟子规,亲所好摘要:1.弟子规的概述2.弟子规中的“亲所好”3.“亲所好”的现代意义和启示正文:1.弟子规的概述《弟子规》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华,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孝”、“悌”、“谨”、“信”和“爱”,每个部分都详细阐述了弟子应该遵循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2.弟子规中的“亲所好”在《弟子规》中,“亲所好”这个词出现在“孝”篇中,原文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弟子应该尽力满足父母喜好的东西,同时要谨慎避免让他们厌恶的事物。

在这里,“亲所好”是指父母喜欢的东西,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口味、生活习惯等。

3.“亲所好”的现代意义和启示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弟子规》中的“亲所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要关爱父母,尊重他们的喜好和兴趣。

作为子女,我们不仅要满足父母物质上的需求,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晚年过得愉快、幸福。

其次,“亲所好”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尊重他人的兴趣和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就能够更容易地与他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最后,“亲所好”还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自己的爱好。

一个人有了兴趣爱好,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有兴趣爱好的人往往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丰富自己的社交生活。

总之,《弟子规》中的“亲所好”既包含了对父母的孝顺,也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培养。

弟子规:亲憎我,孝方贤

弟子规:亲憎我,孝方贤

弟子规:亲憎我,孝方贤
导读:本文弟子规:亲憎我,孝方贤,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qīn suǒhàolìwèi jùqīn suǒwùjǐn wè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 yǒu shāngyíqīn yōudéyǒu shāngyíqīn xi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qīn ài wǒxiào hénánqīn zēng wǒxiào fāng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解释】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孝经》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题目:游泳须注意哪些事?
解答:(1)先做暖身操
(2)要有救生员在场
(3)不可在泳池边跑步
(4)穿着合适的衣服
2.题目:如何溜滑梯才安全?
解答:(1)要排队
(2)不可由斜坡下面往上爬
(3)不可推挤
(4)前一人溜完才可以再往下溜
3.题目:上下学的路上要注意些什么?
解答:(1)注意来往行车及遵照交通标志行走
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 之终也。」在古代有所谓「诛九族」的制度,一个人 如果犯了大错,所有的亲族都会连累被杀害,董卓无 德弄权,做了坏事,连累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被斩首)。
(四)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亲爱护我们,我们孝顺也是理所当然的,若 是父母亲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还能够孝顺,就更难 能可贵了,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贤人。历史上的大舜、 闵子骞,就是最好的例子。
• 亲所恶谨为去
4.我们要怎样去体贴父母,了解父母的喜好?
• 生活中注意观察,处处留心。
谁记得父母的生日?
彩衣娱亲:
老莱(lái)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他自幼便 十分孝顺,在他七十岁时,父母亲还健在。但父母亲 看见儿子日渐(jiàn)老去,便(biàn)十分忧伤,更 (gèng)有自己已经去日无多的感慨(kǎi)。老莱子见状, 便想了一个办法,他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样,蹦蹦跳 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边嘻嘻哈哈大笑,一边做出孩 童嬉戏的动作。父母亲看到儿子滑稽的动作,乐得呵 呵大笑,把烦恼都忘了﹗从此,老莱子在父母前绝不 提「老」字,而且还常常扮成孩童模样,让父母安享 快乐的晚年。
闵子骞的故事: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 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 那个后母很厌恶闵子骞,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 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子骞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 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 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 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 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 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
(二)身有伤贻亲忧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生病时,父母会担忧。 「贻」是遗留。父母亲常挂念儿女的健康,不时的提 醒儿女,出门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天气凉了要注意添 加衣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 父母亲担忧。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血肉都是父母亲给予的, 所以更要好好爱惜。
常常有同学觉得父母亲太唠叨,这都是因为大 家没有把自己的本份做好,如果同学都能把自己照顾 好,父母亲又何须挂念呢?所以要先反省自己。
曾参视体:
孔子的弟子曾参,有一次病的很厉害,连大夫都 束手无策,认为他快要死了。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伤 心,而是叫学生来检查自己的身体,看是否有所毁伤。 只有身体完整,他才能放心地死去,不用担心因为弄 伤身体,而没办法在死后向已经去世的父母交代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是对父母的尊重。在生活中,不 论遇到多么大的事情,都要记得是父母赐予我们生命, 我们要珍爱生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否则,便对不 起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2)不边走边玩
(3)不理陌生人
(4)不抄近路(尤其是小路)行走
4.题目:如何骑脚踏车(溜直排轮)才安全?
解答:(1)戴专用安全帽
(2)不单车双载
(3)注意交通灯
(4)不做危险表演动作
(三)德有伤贻亲羞
若是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我们 平常在学校里,如果对老师不礼貌,和别人打架,破 坏公物,或是偷窃东西,迷恋网络、手机、游戏等, 父母亲一定很难过,甚至会感到羞愧。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 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 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
请回答:
1.父母下班回来很累……我们应该怎么做? (倒水、拿拖鞋或自动自发的把功课写完……) 2.当家里有客人来时…… (削水果、倒茶水或陪客人聊天) 3.父母正在煮饭…… (洗米、洗菜与摆碗筷) 4.父母正在做家事时……. 5.父母休息在看电视或看报纸时……
入则孝 亲所好 力为具,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亲恶我 孝方贤
(一)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对于父母亲最喜欢的事物,我们应该怎样做?
• 亲所好力为具
2.如果父母亲的喜好会伤害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3.对于父母亲最不喜欢的事物,我们应该怎样做?
舜的故事:
古史传说中舜是大孝之人,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 时过世了,舜的父亲瞽叟据说很有音乐天才。他娶了 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 象长大后变得蛮横、无理,舜的父亲和后母喜爱象而 疏远舜。他们三个人经常陷害舜,想杀死他。有一次 想把舜推下井去淹死,或将他埋在井里。舜深知自己 的处境艰困,于是处事十分小心,提前准备了地道, 才安全地回到地面。尽管他们对舜如此无理,百般虐 待,舜对父母仍不失孝道,对象也不失兄弟的友爱之 情。所以,当舜长到二十岁时,以大孝而声名远播。
请回答: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中的哪几句?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2.我们听到了哪些故事? 彩衣娱亲、曾参视体、董卓无德、舜的故事、闵子骞的故事 小朋友,这些问题你都答对了吗?再说一遍吧!
入则孝 亲所好 亲所恶 身有伤 德有伤 亲爱我 亲恶我 力为具 谨为去 贻亲忧 贻亲羞 孝何难 孝方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