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公共基础知识:中央一号文件重要知识小结
公共基础知识:中央一号文件重要知识小结常识是军转|军队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考生熟悉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常识知识及模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4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顶层设计。
由于内容,相较庞杂,在此为各位考生进行文件重要知识的梳理,已明确侧重点和备考方向。
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怎样才能称得上“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必然要求1、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3、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1、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具体内容: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3、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新”策略1、以产业兴旺是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2、以生态宜居是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3、以乡风文明是保障,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4、以治理有效是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5、以生活富裕是根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性措施1、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2、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3、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4、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5、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拾遗:细节考点小结1、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一号文件变迁
一号文件变迁作者:肖隆平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8年第04期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时代谋划乡村振兴的重要顶层设计,也是2018年开年中央送出的一份“惠农超级大礼包”,释放重磅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郑风田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一号文件作为中央“三农”工作的思路体现,从上世纪80年代5份针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具体工作的推动,到新世纪后14份文件从关注粮食生产,逐渐转到关注乡村振兴这样的“三农”整体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即是“重中之重”,中央在1982年~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此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亟需推动的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
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景新说,上世纪80年代,中央一号文件让各界充满期待。
因为人们希望一号文件能为开展“三农”工作突破更多藩篱。
1982年1月,中央首次发布“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对当时快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强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得到中央认可和推广的联产承包制产生了很大的化学效应。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中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
”在1982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就“放活农村工商业”、“疏通流通渠道,以竞争促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取消统购统销”、“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工农城乡关系”等进行工作部署,助推中国农村发展持续释放活力。
“三农”工作基本框架形成后,改革开放的突破重点转向城市。
一直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各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各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04: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一)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当前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
从2004年起,国家将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
要着力支持主产区特别是中部粮食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工程建设,强化技术集成能力,优先支持主产区推广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围绕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
(二)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
主产区要立足粮食优势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并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
充分利用主产区丰富的饲料资源,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农民和企业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增值。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扶持主产区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发展精深加工。
国家通过技改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产区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
(三)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
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复垦基金等要相对集中使用,向主产区倾斜。
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主产区。
为切实支持粮食主产区振兴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要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2004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览
【2004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览】9年9份专属三农,不论你是哪个地区的,你只要考乡镇基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这就9文件至少要好好的读上三遍,尤其是近三年的/a/201203/19088.html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日(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1年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
2004年至2012年,中央已经连续发布了9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一览: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该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30日,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解读2017中央1号文件精神(图文)
三、相关理论解读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 26.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 27.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 28.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 29.加快农村金融创新。 • 30.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31.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 32.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 • 33.统筹推进农村农业加快发展
• 17.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 18.强化农业科技推广。 • 19.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 20.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 • 2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五)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 22.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 2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 24.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25.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9.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 10.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
• 11.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 12.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三)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 13.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 14.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 15.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 • 16.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要求
• 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 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
•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 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 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协调好各方面利益。 • 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 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四)加强新型农业农村人才教育培训
14.振兴发展农业教育。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 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 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15.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 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 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16.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 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 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 高补助标准。
(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 用,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 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 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 12.引导科研机构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 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 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 13.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 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 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 产中、产后服务。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 加突出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
一、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回顾
时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 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2014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3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2年: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11年: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2004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10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当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回眸时看到,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第7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
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
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农民的心坎。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2015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主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简介
1.主要内容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 (板块)32条,具体措施80余项,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 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 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 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2.出台背景
四个如何
1
如何在经济增速 放缓背景下继续 强化农业基础地 位、促进农民持 续增收 如何在资源环境 硬约束下保障农 产品有效供给和 质量安全、提升 农业可持续发展 能力
3
2
如何在“双重挤 压”下创新农业 支持保护政策、 提高农业竞争力
4
如何在城镇化深 入发展背景下加 快新农村建设步 伐、实现城乡共 同繁荣
亮点一
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发展依然滞后,最直观的体现是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欠账多、城乡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 1、为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一号文件对农村 水电路气房网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安排。
确保如期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任务;2015年 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
财产增值潜力;通过“三权分置”,搞活土地经营权,
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通过股份合作,发展壮大集 体经济,使农民尽享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
亮点三
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
1、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坚持把农 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 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 2、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持农业补贴政策 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补贴着重向主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天花板”和“地板”双重制约,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刚刚发布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指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连续3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标志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5%,连续6年实现“两个高于”,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好的形势遮不住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突出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
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突出抓好“六大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当前要突出抓好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六项重点任务。
调结构,就是优化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合理开发各类农业资源,统筹粮经饲发展,大力发展肉蛋奶鱼、果菜菌茶等,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供给。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鲁国清)
3、为什么中央要提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新理念 ? 一是对该改种的就改种, 主要是指对土地的重金属污 染、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的 土地,优先解决重金属污染 过重的土地。
二是退耕还林,比如现
在还有很多陡坡地,超过25 度的就要退耕。
17
三、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三)文件框架和主要内容
文件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主题,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 目标,提出了8个方面、33条政策措施。文件冒段部分概述了农 业农村发展形势,明确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原则,文件 结尾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把握好农村改 革的方向和节奏、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等,提出了 明确要求。
(四)几个热点问题的解读
2、怎样理解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 现在粮价决定机制: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最低收购价和临时
收储价决定。
三个
因素
一是粮食生产的成本; 二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必须要有合理的利润; 三是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
目标价格:政府根据当年的市场供求情况进行价格提前预测, 粮食产出之后,政府再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当市场粮价 高于目标价格的时候,政府对城镇低收入消费者进行适当补贴, 当市场粮价低于政府公布的目标价格的时候,由政府对农民进行 补贴。
我国粮食生产的方针:“以我为 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 口,科技支撑。”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确 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 全。”
12
三、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四)几个热点问题的解读
1、怎样理解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的粮食,另一方面要 适度扩大粮食的进口,适度进口的度在什么位臵?
2017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
土地经营权
土地承包权
承
农
市
包
民
民
方
股权分红
终身社保
土地经营权 合 作 社
流
转权益转移
集中化经营 农事种植
热点名词解读 —— 田园综合体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 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 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 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 农户承包权不变 农民利益不受损
保 障
田园综合体
实 现
功能
循环 农业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背景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其一,因劳动力 成本、土地成本 等持续攀升等原 因,当前国内粮 价高出国际市场 30%-50%,竞争 力缺乏,小规模、 高成本的农业生 产模式难以持续。
其二,因消费结 构升级、价格机 制问题等原因, 当前部分农产品 供需结构矛盾突 出,大豆供小于 求、进口激增, 玉米供过于求、 库存高企。
跨国农 企经营
现代 畜牧业
全国农业 信贷担保
体系
农产品 期权试点
农产品精 深加工
精准脱贫
食品安 全战略
美丽乡 村建设
精准扶贫
农业保 险品种
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农 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 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 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 发展,强调社会有效供给。
2004-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保险的政策意见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的若干意见》
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的若干意见》
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 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17年《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 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2018年《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 发展 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 意见》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 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 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9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有限发展 做好“三农”工 作的若干意见》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整理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保险的政策意见
关于农业保险的政策意见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 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 一定的报废补贴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 险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各级财政要加快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可通过 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 、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政策 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保费补贴,完善 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 险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总结各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 点的经验和做法,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科学确定补贴品种 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支持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 一切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建立健全生猪、奶牛等政策性保险制度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补偿、林 权抵押、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 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 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 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和商业保 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探索出口 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出口信贷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财政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 域覆盖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鼓励各地对特 色农业、农房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健全农业再保 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积极推进林业改革。逐步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范围提高农业对外开 放水平。推动农产品出口信贷创新,探索建立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 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 费补贴试点,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 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 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 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对符合条件的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加大种 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 式和融资工具,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林权抵 押贷款规模,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 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开展农 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 点。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从10个中央“1号文件”看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演进从1982年到2008年,中央先后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
1号文件意味着高度重视,意味着不同寻常,意味着非抓不可。
下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1982-1986)的政策框架、新世纪5个1号文件(2004-2008)的政策框架以及综述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主张等三个方面,重温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脉络。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五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一) 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纠正了并在继续纠正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左”倾错误,对农村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出现了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大好形势。
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此时,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
2、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3、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4、意义:文件影响深远。
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 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10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当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回眸时看到,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第7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
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
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农民的心坎。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文件使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完善乡村治理,保持农村稳定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完善乡村治理,保持农村稳定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央政府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旨在提高农村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稳定。
这份文件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举措,旨在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指导。
首先,该文件呼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这意味着各级政府需要注重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促进农村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落实村民自治权、自治法、自治经费等制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干部队伍建设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实现村庄富裕、居民安居乐业等目标。
其次,该文件强调了农村稳定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保障农民土地权利和利益,稳定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完善健康、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打击农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
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该文件还提出了完善乡村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通过创业创新、转移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品质。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总之,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将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导,加强乡村治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村治理和维护农村稳定面临着新的挑战。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表明了中国政府在这一领域上的重视和决心,为推动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
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增加村民自治的能力和参与度。
这需要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农村公共事务的合理处理和决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需要提高基层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
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和利益,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关键之一。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也明确了加强土地管理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在这一领域中,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和交易的管理,增强土地利用效益,同时也需要加强土地执法和保护,防止违法用地和占用土地等现象的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演进探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演进探析作者:李政龚政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4年第03期摘要:中央一号文件是“三农”工作的指路明灯,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三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为分析对象,在探究中央一号文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要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比不同时期中央一号文件文本结构的差异及其主题的变化。
分析并探寻当下农村改革方向和政策核心主线。
关键词:乡村振兴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我国人口众多的情况长期并将持续存在,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确保粮食安全是一直是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重要议题,而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故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
2012年,时年粮食产量“九连增”,当时核心任务是确保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基本粮食安全,保持粮食总量的稳定乃至增长。
而从2013年开始,农业方面着力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着力促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发展开始转型。
自2014年起我国开始推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同时出现,对数量与规模的要求已经更多地转向追求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如何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2015年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
“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的思路更加明确。
由此成规模、有规划、有体系、有保障的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新思路渐渐深入人心。
在我国农村产业持续优化发展的基础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要素与发展主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十个“一号文件”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
改革开放30年,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包括10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
踏着30年改革开放的路途而来,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回顾这10个“一号文件”,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轨迹和未来走向有着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悄悄地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一角。
发轫于农村的改革,迅速以不可阻挡的磅礴之势推向全国。
30年间,神州大地的广袤乡村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9亿农民迈进了富裕文明的新时代。
时间:1982年1月1日重要意义: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1983年: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1983年的一号文件就解放多了,很明确提出联产承包不仅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可以搞,别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并不是不可以搞,同时强调,联产承包不一定都包到户,有的愿意包到组,有的愿意实行专业承包都是可以的,可以百花齐放。
到了1984年,第三个一号文件那就非常明确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在中国的最先实践。
时间:1983年1月重要意义: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1984年“一号文件”,中央开始规范家庭承包的政策,明确提出承包到户的家庭承包期可以延长到15年。
1985年“一号文件”开始研究概括总结农村改革的重要经验。
农村改革最基本的内容是确立家庭承包,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国家对生产对经营者应当进行从过去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的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等,这些基本经验其实到1984年在农村已经基本形成。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三农”一号文件回顾“中央一号文件”原指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全年工作中具有性和指导性的地位。
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2004年至2015年又连续十二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名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出台。
从理论上说明了“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商品生产等问题提出了“两个转化”、“三个一点”的新政策。
即促进农业从自给自足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党和政府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力求做到: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保证“两个转化”加快速度进行下去。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的产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允许农村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允许农民经商,发展社队企业。
此后,中国农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乡镇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2014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3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2年: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11年: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2004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