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鹤群翔空》资料:江口涣 (1)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鹤群翔空》资料:江口涣 (1)

作者介绍
江口涣,男性,生于1887年,1975年去世,东京大学英文科毕业,是日本著名的、评论家、小说家,曾经担任过《东京日日新闻》记者、《帝国文学》杂志编辑。

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中叶,江口涣一直是日本文坛上一位十分活跃的人物,曾经是日本“白桦派”的重要作家。

他还参加了日本社会主义同盟,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重要理论家。

1922年他发表了产生广泛影响的著名论文《论阶级与文学的关系》。

他还曾被选为日本无产阶级同盟中央委员长,在日本文学史上与秋田雨雀、青野季吉,并称为无产阶级文学三元老。

二战结束以后,江口涣又参与发起成立新日本文学会,与同仁一起创办了《新日本文学》杂志,开展民主主义文学运动。

江口涣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不多,创造社的张资平在20世纪20年代曾译过江口涣的一些作品,如小说《一个女人的犯罪》等。

二战结束以后,他以农民生活为创作题材,写有《新娘子和一匹马》等小说。

总的说来,江口涣是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的作家,他关注下层普通市民的生活,同情弱者,反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残暴与专横。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题1:草原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草原景色、民族风情和作者的情感。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一望无际、心旷神怡、民族风情”等。

课题2:索桥的故事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索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索桥的来历、历史和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索桥景色、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历史悠久、造型独特、为民造福”等。

第二单元:人与社会课题3:詹天佑重点内容:- 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介绍了詹天佑的生平、爱国事迹和科技创新成果。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詹天佑的事迹、品质和爱国精神。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科技创新、爱国精神、铁路建设”等。

课题4:夜莺的歌声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夜莺歌声中的爱国情怀。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一只夜莺在战争年代的歌声,传递着爱国情怀。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夜莺歌声、战争背景和爱国情怀。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战争年代、歌声、爱国情怀”等。

第三单元:人与自我课题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重点内容:- 了解鲁滨孙的冒险经历,学习他的勇敢和坚毅品质。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节选了鲁滨孙漂流记中的精彩片段,展现了他的冒险精神和坚毅品质。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鲁滨孙的漂流经历、心理活动和品质。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冒险、漂流、勇敢、坚毅”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知识点1:古文诗词
- 学习古文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 阅读并理解古文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 掌握古文诗词的背诵和朗读技巧。

- 分析古文诗词的意境和主题,体会其中的美学价值。

知识点2:现代文阅读
- 熟悉现代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 阅读并理解现代文,包括散文、小说等。

-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如快速查找关键信息、理解作者观点等。

- 分析现代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知识点3:写作技巧
- 学习写作的基本规范,包括段落结构、语言表达等。

- 练习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等。

- 提升写作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 通过修改和改进文章,提高写作的质量。

知识点4:语言表达技巧
- 学习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 掌握正确的语法和句法结构。

- 提高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

-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修养。

知识点5:阅读理解
-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快速阅读和深度理解。

- 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如找关键词、推理判断等。

- 训练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

- 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扩大知识面和阅读量。

以上是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的复习材料,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加油!。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第一单元:古诗文欣赏课文梗概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经典的古代诗文作品,包括《静夜思》、《鹅》、《登鹳雀楼》等。

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古诗文,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描绘。

重点内容1. 了解古代文人创作诗文的背景和目的2. 熟悉并背诵几篇古代诗文作品3. 分析诗文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主题4. 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复习方法1. 阅读课本中的古诗文,注意理解诗文的背景和意义。

2. 背诵重点古诗文,注意掌握诗句的韵律和意境。

3. 分析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例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4. 尝试仿写古诗文,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

5. 参加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印象。

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课文梗概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几篇记叙文作品,包括《钱钟书》、《狼牙山五壮士》等。

通过阅读这些记叙文,我们能够了解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

重点内容1. 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2. 理解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分析记叙文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4. 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实践复习方法1. 通读课本中的记叙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注意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例如描写、对话、独白等。

3. 阅读其他记叙文作品,扩展自己的阅读广度。

4. 尝试用记叙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自己的故事。

5. 参加课堂上的讨论和分析,加深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单元:修辞手法运用课文梗概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

通过学习这些修辞手法,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重点内容1. 理解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含义和运用方式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3. 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表达4. 分享自己的作品,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复习方法1. 复习课本中关于修辞手法的知识点,理解其含义和运用方式。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复习 鲁教版五四制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复习 鲁教版五四制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鲁教版五四制一、阅读《为学》,回答下列各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解释多义词(6分)自南海还()()蜀之鄙有二僧()西蜀之去南海()越明年()子何恃而往()()以告富者()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欲之南海B. 其一贫,其一富C. 以告富者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欲之南海,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下册为学1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下册为学1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②以告富者③富者有惭色④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2.语言特色
学生朗读第一段,并分析排比句的艺术效果。
(第一个设问句开篇泛论天下事之难易,关键在“为”,第二个设问句进而引申论述“人之为学”。由概括到具体,使论述的道理逐步深入,引起人们的深人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思辨力量。)
朗读第三自然段,有钱的和尚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语气有何不同?(第一次属于通常发问,第二次是以蔑视的语气出现的,在富和尚看来,穷和尚只凭一瓶一钵前往南海,是不可思议的,“我”(富和尚)尚未成功,“你”(穷)岂不是痴人说梦。)
(四)总结、扩展
蜀鄙之僧尚知“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学过本课后能有所启迪。
(五)布置作业
做伴你学
第三课时:背诵课文并检查默写
教学调整




欣赏贫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有志精神。
教学
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根据注解直译文章,教师答疑并讲析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确,巩固重点。
教学
难点
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兼点拨法。
教学
过程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课文朗读
语气词乎、哉——疑问,也、焉——判断,矣——陈述
3.把握文章主旨
提问,两个和尚同时面对着困难,“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是何道理?
(贫僧立志而行,在困难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为,而富和尚只强调客观条件,不立志而行。)
4.请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另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因为有决心而成功的,没有决心而失败的。”(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

5匆匆-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件(共29张PPT)

5匆匆-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件(共29张PPT)

在这一段里,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太阳: “他有脚,轻轻悄悄地挪移”;他从盆 边,从碗里,从眼前,从手边过去了; 他从我躺着的身上,休息的脚边跨过和 飞去;我叹息时,又从叹息里闪过。他 逝去得飞快,无影无踪。这样生动具体 的描写,让我们见到了时光的形象,他 再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灵之物,而是 有形有迹,可见可寻。
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
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
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
在叹息里闪过了。
作者回顾自己逝去了的八千 多个日子:从白天到夜晚,一日 之间,“我”尽在琐琐碎碎、平 平庸庸、毫无意义的活动之中, 而太阳却毫不留情离我而去。八 千多个日子就是这样过去的。
作者思想感情:回顾——惋惜
作者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你能仿照 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 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 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 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 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修辞
第二段:①拟人
②排比
写出时间无时不在 匆匆流逝
作者意识到了时间匆匆吗?他的表 现又如何?找出文中语句。
{为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么 “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着面叹息”
时间流逝而一事无成
品读课文
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说出自 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请你 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 好。( 除了想象作者当时的心 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 受。)
1.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 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 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 从身边一闪而过;……

鲁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复习(五四制)

鲁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复习(五四制)

1.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重点字词:①欲②得兼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重点字词:①义 3.生亦我所欲,所义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重点字词:①故 ②苟得③恶(wù) ④患 ⑤辟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重点字词:①如使 ②何不用也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重点字词:①是故:由此,因此。
2008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 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 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 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 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 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 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委而去之。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7、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8、行拂乱其所为 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人恒过,然后能改 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两小儿辩日-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件(共15张PPT)

16两小儿辩日-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件(共15张PPT)

七、特殊句式:
1.判断句: 而日中时远也。 2.省略句: 而日中时远也。(去人远)
八、重点句翻译: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远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 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 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孰为汝/多知乎?
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 的复杂性? 孔子不能决也 。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 疑问,说明了什么?
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 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5.两小儿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 的理由是什么?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盘盂
《两小儿辩日》 复习课
《列子》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 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它的基本特征是 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 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 理解与评价,或赞扬,或批评,或嘲 讽。其形式短小精悍,人物性格突出。
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 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 人物之一。《列子》本来是列 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 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 编,约在战国 后期成书。
六、片面的看待问题,是得不出结论的,也 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九、课文内容理解:
1.《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 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视觉 角度出发,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故 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 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独立思考 道理,表现了他们的 探索真理 可贵 精神。
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六年级语文下册 18《木兰诗》1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语文下册 18《木兰诗》1 鲁教版五四制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渲染家的欢乐气氛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渲染归家及回复女儿身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的喜悦,突出女儿情怀。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木兰诗
一诗歌简介 二字音 三朗读 四字词句义 互文修辞 五情节复述 六人物形象 七详略分析 八课外廷伸
一、诗歌简介
安徽 亳州 木兰像
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 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的一 首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叙 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 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河南虞城花木兰祠
网络资料:
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一部流传了千百年的北朝 民歌,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早已肯定,这首诗 内容是“真实的”。1982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 花木兰确有其人,“花”是后人加的姓,木兰本名穆兰,穆是鲜 卑人的姓,约出生在河南地,属今日的伊盟(包头人习称“河 西”,1926年曾隶属包头县)。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对阴山之 北柔然的战争。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比喻赞美 讴歌英雄
据说,兔子静卧时, 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 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 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雌兔哪个是雄兔呢?
J ī zhù tiě kèhán pèi
ānjiān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jiān yān
jīu róng shuò
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tuò戎机 朔气 金柝
zhuā红ng妆 z著huó 帖ti花ē 黄 傍bàng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 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 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 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 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 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 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木兰诗复习课 ppt课件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木兰诗复习课 ppt课件

清早告别父母离去,傍晚宿营在黄河边上,没有听见父母 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溅溅的水流声。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 骑鸣啾啾。 (至:到。胡骑:胡人的战马。啾啾:马叫声。)
清早告别黄河离去,傍晚到了黑山的边上,没有听见父母 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的战马在啾啾鸣叫。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 兰是女郎。 (火伴:“火”同“伙”,指伍的战友。皆: 都。 十二年:非确指,指十多年。知:知道。) 走出门口看同伍的伙伴,战友们都很惊讶:同行 十多年,不知木兰是个女孩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 我是雄雌? (傍:靠近,贴近。走:跑。安:怎么。)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 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 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
⑦诗中的“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一句, 用对偶 和互文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 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⑨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⑩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课件2 ppt课件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课件2 ppt课件
(小)如盘盂
以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
沧沧凉凉(冷) 如探汤(热)
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24课
新课导入
文言文的特点
言简意赅
措辞典雅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 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红楼梦描写林黛玉的句子
两弯似蹙非蹙罥(juà n)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 情目。态生两靥(yè )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 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 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 知”,要诚实谦虚。
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 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背诵
1.初试背诵(减去文中少量字句,引导背诵) 孔子( ) ,见两小儿( ) 。问其( )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 ,而日中时( )也。” 一儿以( ) ,而日中时( ) 。 一儿曰:“日初出( ) ,及日中则( ), 此不为( )而( )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 ) ,及其日中如( ), 此不为( )而远者凉乎?” 孔子( )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 ( )乎!”
宛彼白兔,皎皎其复 耳之立兮,在左在右 其悦维何?莱菔( lá ifú )及菘( sōng) 载跃载止,乐子之无忧 ——《诗经· 白兔》
【注】①宛彼:小的样子。
②皎皎:洁白的样子。 ③复:又。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 • 汤问》。 《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期郑 国人列御寇所撰。内容多为民间 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书中保 存了不少优美的寓言故事,如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 “歧路亡羊”等,均为后世广为 传诵。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马》资料:老马识途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马》资料: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

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

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就是此地,不可前行。

”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

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

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

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

”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古文复习ppt课件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古文复习ppt课件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稍稍宾客其父:把… …当作宾客
名词活用为动词 5、父利其然也:认为… …有利可图
名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
1 .恐前后受其敌 〔“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
2 .其一犬坐于前 (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
3 .狼不敢前 (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
4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
一词多义
• 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 止:一狼得骨止 〔停止〕 止增笑耳〔只〕
• 意:意将隧入 〔想〕
意暇甚〔神情〕
• 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乃悟前狼假〔才〕 寐
几个用法特别的词
1、即书诗四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天天
名词活用为状语 3、邑人奇之:对… …感到惊奇
天下事:为之:难→→易
人之为学 学之,难→→易
不为:易→→难
不学,易→→难
(本文论点)
二、道理、举例论证
1、道理:资,材 学而不怠→→不知昏庸
屏弃不用→→无异昏庸
2、举例:鲁传圣人之道
三、比喻论证
二僧:贫者:为之→→至
富者:不为→→不至
四、总结结论:
人之立志:恃材自败
恃勤自力 必需“为〞必需“学〞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窘苫弛


•瞑 尻 假 寐

一般实词
实词
通假字

特别实词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虚词
词类活用
解释加红色的词
•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2、迄乎成( ) 3、屏弃而不用( ) 4、岂有常哉( ) 5、犹未能也( ) 6、人之立志,顾不如源自鄙之僧哉( )解释加红色的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第一单元:古代诗词- 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和特点- 研究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逐句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分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第二单元:现代诗歌- 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分析现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研究现代诗歌的艺术语言和形式- 听诵和欣赏现代诗歌作品第三单元:古代散文- 了解古代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阅读古代散文的经典作品- 分析古代散文的文体和修辞手法- 理解古代散文作品中的思想和意义第四单元:现代散文- 了解现代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阅读现代散文的优秀作品- 分析现代散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探究现代散文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第五单元:小说阅读- 研究小说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阅读不同类型的小说作品-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理解小说作品中的主题和价值观第六单元:古代文言文阅读- 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阅读古代文言文的经典篇章- 理解古代文言文作品中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分析古代文言文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第七单元:现代文阅读- 研究现代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阅读现代文的优秀作品- 分析现代文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探究现代文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个人体验第八单元:修辞与表达- 研究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分析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体验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效果-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第九单元:写作与表达- 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练写作不同类型的作文- 改进写作表达的逻辑和语言表达- 培养自主创作和表达的能力以上是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材料的内容概要,希望能帮助你复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祝你学业进步!。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复习《两小儿辩日》1.填空。

这篇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的作品,后人尊称他为列子,属于(道家)家学派。

《列子》今本八篇,内容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歧路亡羊等。

故事多以问答形式呈现,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在括号里翻译划线字词(1)孔子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到东方去)游(游学),见两小儿辩斗(争辩,争论),问其(代指两小孩)故(原因)。

(2)一儿曰:“我以(认为)日始初时去(距离)人近,而日中(正午)时远也。

”(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好像)车盖,及(到,到了)日中则(就)如盘盂,此(这)不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乎?”(4)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开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5)孔子不能决(分辨,判断)也。

(6)两小儿笑曰:“孰(谁)为(同“谓”,认为)汝(你)多知(同“智”,智慧)乎?”4.翻译句子: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清凉凉,到了正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5.比较句中划线字的用法有何不同(1)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是)(2)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认为)(3)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4)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为了)(5)汤汤乎若流水(水流大而急的样子)(6)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开水)6.比较加点词古今义的不同(1)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距离今义:与“来”相对,前往(2)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热水,开水今义:汁液或汁液多的菜。

7.找到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孰为汝多知乎?(为,同“谓”,认为)(2)为是其智弗若与(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吗”)8.找出句中词类的活用并解释(1)孔子东游(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到东方去)(2)锦囊玉轴(锦,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做;玉,名词用作动词,用玉做)9.用原文回答“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此”指代什么?代指前文: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10.从不同的方面概括文章的寓意(1)两小儿角度:①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独到的思考。

(2021年整理)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书下注释)

(2021年整理)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书下注释)

(完整)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书下注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书下注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书下注释)的全部内容。

六年级下册6《为学》课堂检测题选自《》,为学: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资: 逮:旦旦而学之:迄.( )乎成:吾资之聪,倍人也:屏弃: 常:鄙: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语.( )于富者: 语,之:何如:何恃.()而往: 恃, 吾一瓶一钵.()足矣:下:犹:越明年:还:以告富者: 惭色: 去:顾:哉:自败者也: 自力者也:六年级下册12《伤仲永》课堂检测题选自《》,伤: 世隶耕:隶, 尝:异焉:旁近:自为其名:收族:收,自是:立就:文理:稍稍: 宾客其父: 利其然:扳:环谒.():不能称.()前时之闻:泯.( )然众人矣:通悟:受之天:贤于材人: 材人,受于人:不至:得为众人而已耶:六年级下册24《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课堂检测题《夸父逐日》选自《》,逐日:逐走: 入日:河、渭:道渴而死:《两小儿辩日》选自《》。

辩斗:以:去人近:日中: 及: 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决:孰为汝多知乎:六年级下册30《狼》课堂检测题(小括号内注音,加点字要解释)选自《》,作者是:止.有剩骨:缀.( )行甚远:投以骨:从: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积薪:苫.( )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径去:犬.坐于前:久之: 瞑():意暇甚:意, 暇,暴:毙:洞其中:隧:尻():假寐: 黠( ):顷刻: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止增笑耳:七年级上册6《口技》课堂检测题选自《》,作者是:会:施:团坐:少顷:但闻:满坐寂然:坐,欠伸:呓语:既而:乳:絮絮: 众秒毕备:侧目:默叹:未几:齁(): 作作索索:意少.舒:中间.(): 力拉崩倒:曳( )屋许许()声:凡所应用,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不能指其一端:几.欲先走:不能名.其一处:奋袖出臂:股:战战:七年级上册12《孙权劝学》课堂检测题选自《》,作者:北宋家, 家.卿:当涂: 蒙辞.以军中多务.:治经:博士:涉猎:见.往事: 乃: 及:过.寻阳:才略:非复: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资料:列子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资料:列子

列子
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

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

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

著有《列子》。

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

《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而这些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

现在流传有的《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失,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

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其中《两小儿辩日》被纳入小学语文人教版6年级下册第1篇课文。

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

这样解释某些人认为列子是后人假托的也不过分。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解题技巧与答题思路(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解题技巧与答题思路(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解题技巧与答题思路命题规律: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诗歌赏析。

其中,文言文阅读分值在10分—18分不等。

纵观近几年的试题,除了考查课内文言文外,还涉及课外文言文的阅读。

几年的考试阅卷中发现,此题失分比例较大,多表现为识记不准确,文言词语积累少,不会举一反三,课外文言文读不懂……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文言文,陷入“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的误区。

【考点透视】结合近几年真题及近年来的高频考点、考情、考生的易错点,可以预测文言文的考查方式有以下几种:1.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正确断句。

2.解释常见实词、关键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3.语句的翻译(包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

4.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中心。

5.多角度探究(简要分析写作手法,从某一角度进行探究、分析、评价文中人物或事件等,结合实际谈阅读感受、观点等。

)命题解析我们走上考场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再加上平时的积累,我们已经拥有了解答课外文言文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

另外,中考课外文言文内容上一般比较浅显,并不深奥难懂,在命题上有以下特点:第一,选文。

课外文言文的选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

且选文大多为叙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

第二,题型。

课外文言文涉及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篇章理解、主旨把握等考查。

其中,字词解释主要是实词解释,另外还有“之”、“而”、“其”、“以”、“于”、“何”六个虚词也会出现在课外文言文的考察中;句子翻译一题既有要求将文中的某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也有给4个选项,选择正确的义项;而篇章理解、主旨把握是主观简答题,通常提问重点在语段内容的理解上,这一题一般能从语段中找到解答的语句,有时也要求对短文中的人物进行性格特点的概括,或提问语段给人的启示或阅读后能从语段给人的启示或阅读后能从语段中得出什么道理。

第三,考点。

虽然课外文言文的选文来自课外,但遵循的却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
一、阅读《为学》,回答下列各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 ) (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越明年( ) 子何恃而往( )( ) 以告富者(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得一项就是( )(2分)
A吾欲之南海B、其一贫,其一富C、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欲之南海,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得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得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得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得重要性。

2、“以( )告富者”就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得内容就是。

3、选出下面加点得词解释不正确得一项。

(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瞧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得就是问号,而第二处用得就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5、对比鲜明就是本文写法上得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就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得。

二、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就是指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得字词。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自就是指物作诗立就( )
(3)日扳仲永()(4)邑人奇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对我们得教育与启发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相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语文活动课上,老师让您组织一场即兴演讲,题目就是“由方仲永所想到得”。

您就为自己设计一个简短得导入语吧!
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得典故,请写出两个。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 -13题。

(4分)
献之①尝经吴郡,闻顾辟疆②有名园。

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时辟疆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指麾③好恶,傍若无人。

辟疆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就是二者,不足齿之伦④耳。

”便驱出门,献之傲如也,不以屑意.(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献之]即王献之,官王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②[顾辟疆]人名。

③;[指麾]指点评论。

④[伦]粗野,粗俗。

12.用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得句子。

(2分)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译文:
13.对文中王献之得表现,请您给她提两点建议,使其行为得体有礼。

(2分
建议一:
建议二: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
戴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

幼有巧慧,聪悟博学。

善鼓琴,工书画。

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与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

其画古人山水极妙。

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

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

逵乃与宣画《南都赋》。

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

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④,不足动心⑤,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

②郑玄:人名。

③范宣:人名。

④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得时候。

⑤动心:打动人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得词。

(2分)
①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 ) ②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②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11、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得原因。

(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0分)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

②荆:楚国得别称。

③禨(jī):迷信鬼神与灾祥。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得词语。

(2分)
(1)孙叔敖疾.( ) (2)王数.封我矣( )
9.翻译下面得句子。

(3分)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10.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得原因就是什么?(2分)
11.“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您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初一语文文言文复习答案
《为学》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8、(6分,每空1分)回来掉转(回转) 边境目光短浅距离离开
9、(2分)C
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
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得与尚吗?
11、(4分,每空2分)
蜀鄙二僧(去南海) 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意思对即可)
12、(2分,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主观努力(或立志)
2、到过南海这件事
3、D
4、第一次表示探询语气(或表示一般疑问)第二次表示轻蔑语气(或表示不屑一顾)
5、略
1、(1)聚,团结。

(2)完成。

(3)通“攀”,牵,引,拉。

这里有强要得意思。

(4)对……感到惊奇(奇怪)。

2、(1)她得父亲认为这样就是有利可图得,于就是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得人,不让
(她)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