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电处理的常见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静电处理的常见方法

:要有足够的地面积,有了足够的地面积,还要注意要保证有足够小的地阻抗。

这可以从干扰的本质说起,干扰的实质是快速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归结到最好其实就是快速变化的电流引起‘地’的不稳定,当地阻抗越小,其能承受的干扰等级就越强,当地阻抗为理想的0阻抗时,就没有了干扰这个说法。

所以,这是第一注意的,一般布线规则强调地线要尽量粗点,也就基于此,当地线尽量粗,只是一种美好愿望,因为PCB都是有尺寸限制的,所以我们此时要学会计算地阻抗。

计算方法?

不需要真正的去计算,如果需要那么麻烦的去计算,就需要数学建模,这个模型还不一定准确,现在的电子产品开发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很多时候就得靠经验,经验怎么来?

这。这。。这。。。这需要你自己去总结,归纳,试验,但一般遵循以下的定理总是没有错,这个鼎鼎大名的定理就是欧姆定律,请自己思考一下地阻抗和欧姆定律的关系把……

2:在地阻抗已经是你能设计出的最小阻抗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将地阻抗再降低了,此时还有干扰怎么办?

很简单啊,两个字:距离,VCC和GND间有了距离所以安全,干扰和信号间有了距离可以平安,尽量增加可能引入干扰处的PCB到端口的距离,很多人布板的时候,喜欢铺铜,铺铜本身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不恰当的铺铜却会带来问题,例如,很多人铺铜的时候,铜层过于靠近板边缘,那么这就很危险,为什么?

请想一想:测试静电的时候,人们都习惯怎么做?

找缝隙啊,找结构上的缝隙,如果铺铜太靠近边缘,你说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

3:如果上面两点你都处理不好,怎么办?

嘿嘿,听说过防静电胶吗?好象还有什么防静电纸什么的……

4:另外也要注意以下常规的硬件处理,产品的引入引出都需要做一些特别的处理,因为很容易从这个薄弱的地方引入干扰。

5:软件抗干扰?

那当然了,但这个话题太大了,要引开这个话题,那就太浪费俺的时间了,俺说它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不说了……

请自己思考把。

给你一些静电测试的案例参考一下(气隙放电,按CE标准测试):

MICROCHIP:一般都能做到15KV以上,但即使30KV测试,最多MCU出现RST,在我的测试中未见击穿。

HOLTEK:一般能测试到8KV以上,超过15KV以后容易出现MCU被击穿的现象。

AVR:一般能也能测试到15KV以上,但不同型号间,还是有较多差异的,具体数据可参考ATMLE自己提供的一份有关接触放电的测试报告,我的PC上没有保留,可自己GOOGLE一下,超过20KV后偶尔出现击穿现象。

MOTO908系列:和PIC差不多,没见到什么区别

NEC:和AVR差不多,但不得不提的是,NEC的EFT测试比AVR要强一些(俺不喜欢日货,但希望中肯的对它评价一下)

ST:没测试过它的ESD,因为俺没用过这个厂家的MCU,但测试过一些厂家生产的样机,主观感觉,质量还可以

NXP:比AVR差点,但不是很明显,一般产品,设计得当也没什么问题

有一个4位机,相信大家可能有了解的,SINO也就是中颖,我用过69P42/43,KAO,EFT/ESD 超猛,可惜是4位的,也可能正是因为是4BIT,所以才能超猛……

关于产品的EMC性能,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对着死机或者复位的现象叹息,往往不知道如何是硬件还是软件才能解决问题,其实简单点,可以先从以下几点思考:

1:先确定是死机还是不断的复位,如果在测试中发现不断的复位,那么首先要处理的是硬件,一个系统你首先要保证你的软件能跑起来才行,所以测试中连续不断的复位只能说明硬件设计不良。

2:如果通过修改硬件可以达到在测试时不连续复位,但偶尔会死机怎么办?

基本上是软件比较差,MCU一般都很忠实的执行指令的,考虑程序结构,异常处理等等去把……

3:如果测试中出现偶尔复位,但不会死机怎么办?

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但产品能做到这一步,说明你已经有一定的设计/分析能力,这需要你自己分析了,一般情况下,这个与硬件关联多一些。

4:要说明一点:在某种等级下出现例如偶尔复位不死机不等于加强测试不出现死机,所以要多种测试等级参考着来

参考链接:/news/2008-07/7114.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