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docx
济南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2.2第3节 动物的运动》word教案 (11)
《动物的运动》目标定位本节教学内容是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是在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运动实现的探究。
同时也为后一节《动物的行为》学习打下了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对各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已有了基本了解,对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也有了初步认识,但是解释动物的运动是如何实现的还有困难。
因此,根据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将目标确定如下:知识目标1.说出不同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或器官与其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相适应。
3.通过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说明动物的运动是肌肉收缩的结果。
能力目标通过解剖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2.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方法阐释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启发诱导、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探究活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
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导入动物世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播放视频《生生不息的地球》,激发学生兴趣。
各种动物以其独特的方式运动着,使生物圈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今天,让我们一同认识动物的运动。
(板书课题)第二环节探索新知。
【过渡】结合刚才的视频以及生活经验,你能说出动物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哪些吗?(一)运动的方式学生举例说明。
动物的种类不同,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
运动对动物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看来,运动对动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你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吗?(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大家的课余生活真丰富呀!可你知道在运动时,身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吗?(教师注意板书)(二)运动的基础【过渡】这些结构都是进行运动的基础,构成了人体八大系统中的运动系统。
人包括其他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都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
其中,骨连结又分为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如人的颅骨;半活动的连结,如胸骨和肋骨之间的连结;以及活动的连结,也就是我们说的关节。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物运动方式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动物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动物运动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方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为什么需要运动。
2. 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其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并阐述动物运动的意义。
4. 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5.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动物运动的思考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运动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 准备作业题目和答案解析。
八、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2. 视频:寻找相关动物运动的视频,用于更直观地展示动物运动方式。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关于动物运动的知识和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第3-4课时: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第5-6课时:探讨动物运动的意义。
4. 第7-8课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的运动》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本章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一个基础,学习有关动物运动系统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运动的本质非常重要,同时可以巩固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2、概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能力目标:1、在探究实验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模拟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重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及相互关系,需其他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
2、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概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动物生理方面的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接受知识能力强,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时期,以人体为例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的积极性会较高,便于学生接受。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两块硬纸板(或硬塑料板)、两根皮筋、剪刀、图钉(或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情境导入讲解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表现的如:捕食、求偶、迁徙等行为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是依靠哪些身体结构,它们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带着这些问号,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三、新课教学:1、运动系统的组成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本48-49页,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并讨论完成讨论题。
学生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教师补充如下:指导观察哺乳动物家兔和人的骨骼图,重点观察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基础。
设疑: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结的?学生思考小结:骨与骨之间是通过关节来连接的,它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其适合运动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
进一步提问:人体有哪些关节?根据你已有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哪些关节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结合学生自身的体会,使他们能学以致用,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批改与反馈: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纠正错误。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的知识点。
2.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以下内容:(1)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2)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适应意义;(3)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4)动物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拓展延伸: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运动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并记录下来。要求详细描述动物的运动特点、运动器官和可能的生活环境。通过观察,分析这种运动方式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分析作业:结合课堂所学的动物运动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展示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运动的特点,如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运动方式。
3.知识点讲解:详细讲解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如骨骼、肌肉、关节等,以及它们如何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组成及适应的生活环境。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运动器官、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学习并了解不同动物运动的特点,如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运动方式。
3.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动物运动与其生活环境、生存策略之间的关系。
动物的运动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前准备:1.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
2.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的挂图、模型或标本。
3.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教学设计知识讲授:引言——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人的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运动需要多个系统配合完成――运动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能力培养:通过视频资料、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大框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观看录像,分析这些行为的类型。
学生思考,并作出推测。
做动作,观察、体会,讨论,作出回答骨骼和肌肉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合与灵视频资料:狮子奔跑、孔雀开屏、鱼的游泳、鸟的飞行等。
由此引出课题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许多在运动的动物,了解了动物有很多的运动方式,那它们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呢?引出子课题做一个屈肘的动作,想一想哪些结构参与完成了这个动作?屈肘前后胳膊的什么部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回答出课题。
教师并不急着评判学生的答案对与否。
先来看人的骨骼模型,让学生对骨骼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以膝关节为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探究活动:关节的结构和功能2、探究活动:肌肉在骨骼上的分布特点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三、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四、动物运动的重要意义活地运动。
一组肌肉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
自己评价刚才的回答是否正确。
通过观看演示模型或课件得出结论,是骨骼肌。
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学生做动作,体会伸肌和屈肌的协作配合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八年级生物教案 动物的运动9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动物的运动9篇动物的运动 1一、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和猪的关节、关节模式图及投影片。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言运动系统的组成探究实验提纲: 1、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2、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观察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
3、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模拟制作欣赏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双眼,想像动物那千姿百态、奥妙无穷的运动和行为。
观看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录像,欣赏并请学生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动物各种行为。
首先看老师给出的探究实验提纲,后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探究实验。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以后进行小组讨论:如果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不能运动?各组派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更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讨论交流。
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一起探讨、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得出下确结论。
回忆、体验自己在做屈肘和伸肘时,骨肌肉、关节之间是如何配合完成这个动作的。
在老师启发下说出运动的产生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
播放录像片段。
提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提纲,指导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
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中,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的教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的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原理,并能够理解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动物是如何运动的?为什么动物需要运动?
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动物运动的分类:动物的运动可以分为步行、奔跑、跳跃、飞行等。
2. 分析动物运动的原理:动物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配合。
三、实验环节(20分钟)
1. 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鸟类的飞行、昆虫的跳跃等动物运动方式,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动物运动的原理和方式。
四、课堂讨论(10分钟)
1. 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不同的动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何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总结:动物运动对其寻找食物、逃避捕食、繁殖等都有何帮助?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宠物或身边的动物的运动方式,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心得。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原理。
2. 强调动物运动的重要性:动物运动是其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手段。
注:教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各类群动物的运动方式有所了解,但是对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还缺少深入的探讨,本节内容在第一章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更高认知层次上深入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过屈肘伸肘运动,对各结构的配合有所认识,但这种认识毕竟还不够具体,理论知识较抽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并且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认识生物的整体性及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处于一个思维分化期,思维活跃,但由于知识的不完整,因而对一些原理不太容易理解。
他们好奇心强,但也容易受困难挫折而降低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同时对各种动作有直接的体验,如屈肘伸肘。
在学习进程中,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时起重要作用,因此,要利用亲身体验、亲自观察等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家兔骨骼标本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的能力。
(2)通过描述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整体性和生物界的多样性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关节的结构(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2、教学难点(1)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2)肌肉连结在骨上的位置(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四、教学方法本节内容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帮助学生认识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2. 动物运动的特点:快速、灵活、耐力等。
3. 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寻找食物、逃避敌害、繁殖后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特点及意义。
2. 教学难点: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运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动物运动的特点和意义的相关资料。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动物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运动的了解和印象。
二、探究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三、分析动物运动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展示动物运动的特点的相关资料,如快速、灵活、耐力等。
四、探讨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运动意义的理解和看法。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如探讨动物运动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动物运动的画册,展示他们对动物运动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特点及意义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思考和理解。
六、教学活动:探索动物运动的方式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动物运动的方式。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2、通过实验、动手活动制作模型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2、通过共同完成各项活动,培养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体验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
3、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重点: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难点:运动的实现问题导学动物运动的意义:一、运动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再举出其他的运动方式吗?_____________二、运动的基础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1)骨连结(2)关节①思考关节各部分结构有什么作用?关节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软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3)骨骼肌思考:(1)一块骨骼肌能附着在一块骨上吗?(2)只有骨和关节能运动吗?三、运动的实现(1)骨骼肌有什么特性?(2)归纳屈肘伸肘运动屈肘时:__________________收缩________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_______收缩_________________舒张(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者协调配合,在_________________的支配和其他系统和辅助下完成的。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能够描述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3. 能够理解动物的运动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2. 动物的适应环境的运动特点。
教学难点:1.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2. 动物的适应环境的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
2. 图片、视频资料。
3. 来源于不同动物的运动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对动物的运动产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知识(20分钟)1. 讲解动物的运动方式:步行、跳跃、爬行、游泳等,并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讲解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如沙漠生活的动物会有长腿适应奔跑等。
三、训练技能(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讨论一些具有特殊运动方式的动物,并总结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2. 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图片或描述,猜测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
四、展示评价(10分钟)学生通过展示自己探讨的内容,分享彼此的认识和看法。
老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物的运动与适应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出下节课的主题。
板书设计:动物的运动- 步行- 跳跃- 爬行- 游泳适应环境的运动特点课后作业:1. 思考并整理一些具有独特运动方式的动物,写下它们的运动特点和适应环境。
2. 观察家附近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运动方式与生态适应。
动物的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动物的运动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2.掌握动物的运动结构:肌肉、骨骼、关节等;3.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动物的运动原理;4.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运动方式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动物可以分为四类:游泳、爬行、跳跃和奔跑。
其中,游泳适用于水生动物,爬行适用于蛇、蜥蜴等动物,跳跃适用于蚂蚱、青蛙等动物,奔跑适用于猫、狗、狮子等动物。
2. 动物的运动结构动物的运动离不开肌肉、骨骼和关节这三个结构。
肌肉负责动力输出,需要通过骨骼和关节的配合来实现。
比如人类的手臂可以绕圆圈转动,主要是靠肱骨、桡骨和尺骨这三根骨头,以及肘关节、手腕关节等多个关节的配合。
3. 运动的原理在了解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究各种运动的原理。
比如跳跃时,青蛙先蓄力,然后通过肌肉的收缩力量,使大腿骨和小腿骨形成一个锐角,再突然收缩肌肉,迅速释放蓄势能,使身体顺势弹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动物运动方式、运动结构和运动原理,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2. 教学难点在讲解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细节时,需要配合实物或图像进行说明。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请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比如园林中的小动物、海底中的鱼类等,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动物的运动和结构特点;2.问题解决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3.群体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某类动物的运动方式,让其他组进行加以评价和讨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结构和运动原理,让学生了解了动物运动的的基本情况,并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课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培养其爱护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图像和实物辅助,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动物的运动之美。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课程标课标要求: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准解读于一定的结构。
活动建议: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运动都有一定的结构基础生命观念生命在于运动科学思维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二、教学目1.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运动的本质。
标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认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评价任1.任务一:通过动手活动和案例分析,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务定的结构。
2.任务二:通过举例分析与归纳,能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任务三:通过实例分析,能认同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四、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播放多种动物运动的视频,创设情境,激观看视频,调动学习新课发兴趣。
引出本节学习目标。
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新课(1)体验活动扳手腕。
在活动中思进行分组活动:扳手1、运动系考:有哪些器官参与完成腕,讨论概括运动系统的组成(2)通过自身体验概括出运动系统由骨、统的组成。
关节、肌肉构成。
实现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骨(1)出示家兔骨骼标本,并利用多媒体说出四肢骨名称,并展示家兔与人体骨骼。
在自己身上指出相应(2)指导学生说出四肢骨名称。
的骨。
(3)学生在自己的上肢和下肢找出相应的骨。
肌肉(1)探究实验一:小组合作观察剪去皮肤的鸡翅。
按照提纲对照教材思考:肌自主学习完成观察提肉的构成;肌肉在骨上的着生特点;纲中问题;小组合作牵引肌肉观察鸡翅的运动。
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2)教师进一步利用多媒体概括肌肉构成肌腱与肌腹,联系生活理解其特点。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中思,做中学生对照教材自主学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
习关节结构图找出各关节个结构,小组合作讨(1)探究实验二:小组合作解剖鸡的关论并总结关节的结构节,教师指导学生解剖。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鲨鱼
-袋鼠
-猎豹
-鹦鹉
将查阅的资料整理成PPT,分享给班级同学。
5.创作作业:以“动物运动会”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或漫画作品,展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要求作品富有创意,色彩鲜明。
3.实践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分析其运动方式,并尝试解释运动原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强调动物运动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培养生态意识。
3.激励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学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4.动物运动的意义:阐述动物运动在生存、繁衍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动物运动重要性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于讨论和互助。
2.讨论主题:给出与动物运动相关的讨论主题,如“为什么鸟会飞?”,“哪种动物的运动速度最快?”等。
3.讨论过程:学生根据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观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应设计以下练习题目:
1.判断题:设计关于动物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组成等方面的判断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选择题:设计有针对性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运动原理、动物运动意义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利用生物学科特有的实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运动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篇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非洲草原上奔跑的狮子、迁徙角马群。
在动物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孔雀开屏、仙鹤起舞。
在自然界里,我们看见大雁南飞、蜜蜂采蜜,等等,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或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而运动必须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从多媒体播放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蠕动、游泳、飞行、行走、奔跑、跳跃等。
动物的运动器官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呢?我们以哺乳动物为例来探究,也可以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骨骼(含关节)和肌肉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1)骨骼:起支撑和承力的作用。
(2)关节:改变骨的运动方向。
(3)肌肉:一组肌肉必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当它收缩时,就会带动骨围绕关节做运动。
2、讨论(1)大吊车的可活动部分相当于动物的关节,如吊车臂与车体之间部分。
(2)除哺乳动物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也都有关节。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4)人体有关节的部位很多,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踝(huai2)关节、趾关节等。
进行体育运动时,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都容易受伤。
保护措施包括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应当适当,以及佩带护腕、护膝等。
二、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1、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2、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精选3篇)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精选3篇)《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篇1第一节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依据“面对全体同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究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
提升同学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学问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同学“做中学”的乐园,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同学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育同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班级上册第五单元其次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
同学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学问,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
因此,通过本节学问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育同学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力量目标:探究试验的力量、合作学习的力量和表达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同学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看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四、学情分析初二同学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学问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肯定的规律思维力量。
这个时期的同学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究学问的乐观性非常身高,学习和运用学问的欲望也很强,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同学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育同学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方法和手段导入新课播放1.动物运动的录像片;2.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图片观看、思索。
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媒体播放观看鸡足(爪子)关节的结构设疑:假如人的肘、肩、膝等部位假如不活动,运动状况会怎样?关节的结构又是如何呢?它有哪些适于运动的特点呢?1.解剖和观看鸡足关节。
2.争论并总结关节的结构具有既坚固又敏捷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运动 --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通过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和逻辑推理能力。
5.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6.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7.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复习旧知组织学生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识,引入新课。
2.播放“动物的运动方式”
视频,引导学生说出:不同动物
的运动方式不同,不同动物的运
动器官也不同。
3.设疑:动物是怎样通过
运动器官完成各种动作的呢?
今天,我们将以哺乳动物为例,
进行探究、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动
物的运动。
(一)以哺乳动物为例,认人体自身就识运动系统的组成是好的教学准课堂教学1.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屈进行活动体验,观察、备,通过自身的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感受、观
作有哪些结构参与?如果肘关察,获得感性知
节受伤了,还能正常完成这些动识。
作吗?如果相应的部位发生骨
折或肌肉拉伤了呢?
引导学生答出:哺乳动物的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肌肉和关
节构成的。
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以观察实
都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物、讨论、交流
配合。
的形式进行探究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学习,培养学生活动方案如下。
究活动,完成思考题。
的观察能力、合( 1)观察教材家兔骨骼图,作能力和交流能说出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力以及学习兴
组成。
小组讨论:骨在运动中起趣,提高课堂的
什么作用?有效性。
( 2)取猪的关节,用两手
握住两侧骨使关节转动,了解关
节的灵活性,然后对照教材模式
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结构。
用镊子撕开关节囊,用手指触摸
关节软骨及腔内的液体,有什么培养学生
感觉?分析关节对运动的意义。
的观察能力和交( 3)取一个完整的鸡翅(已流能力。
除去皮肤),观察肌肉,识别肌培养学生理
腹和肌腱。
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论联系实际的能
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是力。
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
着在不同的骨上?小组讨论:这
种附着方式对运动有什么意
义?观察肌肉、关节及骨三者的
位置关系。
请小组讨论并以简图
的形式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位
置关系。
3.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如
下。
(1)观察教材家兔骨骼图,
说出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组
成。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找
出人体的上肢骨和下肢骨。
展示骨连接图片,介绍骨与
骨之间的连接类型:不活动的骨
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活动的
骨连接(关节)。
看视频,进一步认识关
( 2)组织学生观看“猪的节的结构。
小组代表发言,
关节”视频,并进行实物观察,汇报观察结果。
用视频解决在了解关节的灵活性后,对照教认识人体四肢的关节,观察“关节”结材模式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根据生活常识找出容易受构的难点,用填结构。
分析概括关节对骨运动的伤的关节及相应的保护方图的形式强化认意义及关节的特点(既牢固又灵法。
识。
活)。
分析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
当于关节?汇报观察结果。
组织学生活动“找出人体四
肢的关节”,使学生明确:上肢引导学生认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识自己身上的关关节;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节,掌握关节的踝关节、趾关节。
名称。
分析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
关节容易受伤?我们应当怎样
保护关节?
(3)取一个完整的鸡翅
(已除去皮肤),观察肌肉,识
别肌腹和肌腱。
观察肌肉是怎样
附着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
是
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
着在不同的骨上?这有什么意义?
展示人体骨骼肌分布图,介
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叫骨骼肌,成人体内大约有600 多块骨骼肌,约占体重的 40% 。
展示骨骼肌的结构图,介绍
骨骼肌内还含有血管和神经,说
明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说
明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展示上臂肌肉图,引导学生
观察:骨、关节和肌肉三者在位
置上有什么关系?你能用简图的
形式表示三者的关系吗?(组织
学生将三者的关系图画在纸上,
找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图展示)4.师生共同总结“运动系
统的组成”概念图并板书。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
调配合
1.播放“骨骼肌的协作作
用”视频,说明运动的形成是由
增强保护关
节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交流
能力。
完成骨、关节和肌肉三
者的关系图并展示画图情
况。
在笔记上画概念图。
用概念图的
形式总结运动系观看视频,理解运动产统的组成,帮助生过程。
学生梳理知识。
通过多媒
骨、骨骼肌和关节共同完成的。
体验“伸肘”和“屈肘”体,及时强化认2.组织学生做屈肘和伸肘过程,理解骨骼肌之间的协识。
动作,明确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做关系。
通过亲自完
的配合关系。
成具体的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获得感性认识,三头肌舒张。
培养学生体验、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观察、叙述的能三头肌收缩。
力。
3.说明:一个动作的产生
至少是由两组肌肉协调配合完
成的。
因为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
骨,而不能推开骨。
要想让骨恢
复原位,必须要靠另一组肌肉的
收缩牵拉。
4.带领学生总结运动产生
的过程:神经刺激—肌肉收缩—培养学生观
骨绕关节运动。
察和表达的能(三)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力。
的联系思考,总结和聆听。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运动
的产生过程,思考:动物的运动观察、思考、回答,理
仅靠运动系统完成吗?(引导学解运动的产生需要多种系
生答出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统的共同参与。
和调节)
2.质疑:我们在运动时,
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这是为什
么?帮助学生理解运动过程需
要多种系统的共同参与。
课堂小结1.播放视频小结。
观看视频,及时总结,2.提示积极运动有利于提表达交流。
加深记忆。
引导高各系统的机能,鼓励学生积极学生关注运动系
参加体育锻炼。
统的健康。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组织回答、点思考、交流。
及时强化、评。
反馈。
布置课外活动请同学们在课后参考教材,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小培养学生的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其制作,体验肌肉牵动骨运动动手能力,激发
中:的过程。
学生的兴趣,巩2-3 块硬纸板――代表骨;固所学知识。
适当长度的松紧带――代
表肌肉;
几个工字钉――代表关节。
知识链接:
1.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的,骨与骨的连接方式之一是关节。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关
节更加牢固和灵活。
2.关节囊可以分泌滑液,储存在关节腔中,滑液可以减小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摩擦。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腔中有积液或积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