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文化心理学”不是指中国的文化心理学,而是指中国文化里的心理学,即中国文化里所蕴含的心理学;广义的中国文化指中国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2、评判方法:专家评判法、特色比较法、历史考察法
3、证明中国文化里有心理学:
(1)内容相似论证法(简便易行)
弱点:它只能从中国文化里找出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类似的心理学思想,而不能找出与西方心理学思想不同的、体现中国文化自身特色的心理学思想,因内容相似论证从方法论上属于一种求同研究。所谓求同研究,指在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时,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为参照,找出中国文化里与外国的心理学思想类似的心理学思想。
求同研究的优点是较易做,并且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求同研究易让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者找到“对话”的语境或桥梁,从而使得不同研究者在研究同一主题时,尽管研究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可以彼此相互”对话“,而不是各自”独白“,这既有助于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心理学研究者彼此认识到各自研究的独特文化价值,也有助于文化心理学的健康成长。
(2)基本问题论证法(最佳)
这就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蕴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学思想留下了生存空间,也使在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贯彻求异研究原则称为可能。
4、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称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5、“做人”,实指一个生物性个体(自然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转变成一个社会性个体(社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6、社会化中中国文化有三种观点:一是习性论;二是慎染说;三是童心失说(1)习性论突出了个体心理社会化的“结果”,即“性与习成”
(2)“染不可不慎”:慎染说,指谨慎对待环境的教化对个体品行的影响的一种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然童心胡然而邃失也”:
童心失说,一个人只有保持童
心,才能做一个真人;反之,一
个人一旦失去童心,就变成假
人,说假话,做假事。
7、中国人的社会化理论
(1)它所持的是多因素论。(遗
传、环境、教育和主体性)
(2)重视环境在个体社会化中
所起的巨大作用。
(3)推崇“少成若天性,习惯
成自然”的道理。
(4)突出了双主体的作用。(充
分认识到不同环境对人的人格
影响不一样)
8、自我,又叫自我意识,指个
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
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
向。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
它指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
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它指
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
验。自我意向,它指伴随自我认
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
倾向和行为倾向。
9、“我”的称谓:
(1)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君
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显
示出中国文化强调做人要有“共
生”取向)
(2)重素质尤其是品质:寡人、
不才
(3)推崇自谦乃至自贬:小可、
奴才、老朽、在下
中国文化为了彰显社会我的的
地位与价值,不惜忽略乃至压抑
个体我的地位与价值;西方文化
则相反,为了凸显个体我的地位
与价值,很少花力气去讲社会我
的地位与价值。
10、中国人自我表现的特点
(1)重礼节,“油多不坏菜,礼
多人不怪”;重视长幼尊卑之序,
提倡在适当的“场合”做适当的
“行为”——“场依存性”
(2)怕“出格”指一个人在自
我表现时,惧怕与多数人不一样
的心态。“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
鸟”
(3)好兜圈子:
~1习惯用带有模糊或弹性空间的词语来
与人交流。“一语双关”、“锣鼓听音,听
话听声”、“这是我同学”
~2喜用间接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虽
然,但是”
~3习惯用复数代词来称自己与他人。不
用“我、你、他”,多用“我们、你们”
(4)喜含蓄
~1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与人交往里。
~2表达心情如喜悦之情的方式中。“笑
不露齿”、“会心一笑”
~3体现在审美观念和所创造的艺术品
里。中国建筑一般都用照墙、照壁或者
假山之类的装饰物,室内有屏风。
(5)表里不一。“不坐、不坐”
(6)内外有别。“圈子心理”指一个人
在与他人交往时,有意无意地产生一种
划圈子的心理习惯。
11、“真和”指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人际
关系。一是交往双方都从心底彼此尊重
并接受对方合情合理的个性特征,并相
互鼓励对方发展自己的健全人格;二是
做到“心和”,即交往双方都要从心底彼
此友爱,从心底彼此理解对方合乎道义
和法律的所作所为,在此基础上再通过
民主协商对话、互融互让或适度竞争等
方式来寻求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管仲
和鲍叔”
12、“伪和”指虚假的和谐人际关系。
(1)“面和心不和”:交往双方表面关
系和谐,但心中彼此怨恨对方,或一方
对另一方心存不满甚至怨恨。
(2)以“同”代“和”:以自我为中心,
抹杀其他人的个性,从而谋求一种无差
别的一致性人际关系。
产生原因:一、交往双方或一方没有真
正理解“和”与“同”的本质差异,误
将“同”视作“和”;二、在特定场合或
特定群体内部(军队),有时“同人心”
往往能产生巨大力量,“二人同心其利
断金”;三、管理者出于方便管理的需要,
往往喜欢以“同”代“和”;四、受中国
传统“群体优先”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
当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一些
人自愿或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