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及中医认识.
中医眩晕的鉴别诊断
中医眩晕的鉴别诊断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但它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
中医通过观察病情、问诊和切脉等方法,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线索,进行鉴别诊断。
第一步:听诊,辨别病因中医认为,大部分眩晕都与脏腑气血、经络失调有关。
通过听诊,可以判断眩晕的病因是外感还是内伤。
如果是外感引起的,听诊时可听到喉头有痰音、气喘、咳嗽等表现。
如果是内伤引起,听诊时可听到胸闷、心悸、短气、呕吐等症状。
通过听诊,中医可以进一步分析病因,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第二步:观察病情,辨别类型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观察病情,了解眩晕的类型。
中医中,眩晕可分为五种:头晕、眼花、耳鸣、头痛、癫痫。
头晕:指头部围绕眼睛或乃及整个头部旋转或倾斜的感觉。
中医认为头晕多由内伤引起,如中风、高血压、心脏病等等。
治疗方法多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等等方法。
眼花:指前面白茫茫一片,又称白翳。
中医认为眼花可以分为虚实两类,虚者多为肝肾阴虚、血不足所致,实者则多为肝火旺盛引起,常常伴有口苦、眼干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可以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耳鸣:中医认为耳鸣多由肝风内动、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
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药物外敷、针灸、中药治疗等。
其中,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
头痛: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症状,多由血脉瘀滞、血液不畅等原因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等等。
癫痫:癫痫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眩晕症状,常常伴随着痉挛和抽搐。
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等。
总之,中医鉴别诊断眩晕需要观察眩晕的类型、听诊病因、判读脏腑经络状态,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慢性的眩晕症状,中医治疗需要进行较为全面的诊断和治疗,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系统 的代偿平衡 建立 , 长期使用 还会 引起
眩晕是 患者主观空间定 向觉错误 , 能 明确叙述 自身转动 ( 自动性 ) 或环境转 动
药源性 眩晕 。在 恢复期 , 物理康 复科 的平
衡训练 同样在 治疗中 占有重要地位 。
慢 性 眩 晕 长期 的眩晕 、 走路 不稳 感 、 头 部活 动
c Hi NE sE co 酗 凇 uN| TY 00C T ORS
临床 进 展
眩 晕 的 鉴 别 诊 断 和 治 疗
张 宪 军
症( 前庭 神 经元 炎 、 R a m a s a y—H u n t 综合 征、 迷路炎 ) , 这 组 疾 病 往往 有 很 重 的 眩 晕 和呕吐 , 可 以有 前期 的感染 , 及 时 的激 素( 或联合抗 病毒 ) 治疗( 通 常 1—2周 ) 是有效 的。临床 经常使 用 的抗 眩晕 药物 如异丙 嗪和地芬尼多等药物 , 一 般提倡只 使用 3天 , 因为这些药物有可能延迟 前庭
医院大多无眩 晕症诊 疗 中心或 耳 一神 经 功 能 检查 治 疗 中心 , 眩 晕 患 者 散 落 在 不 同
科室, 由各 科 诊 治 , 难 免 有 片 面 及 互 相 推
理疗法 , 使前庭 系统逐步适应 、 改善功能 ,
如鼓励 患者沿直线走路 , 定着 固定 的 目标
诿 现象 , 尚无 深入 研究 及大 宗病 例报 道 , 故疗 效不甚满意 。眩晕 的病理生 理基础 、 分类 、 临床诊断定性 、 定位较 复杂 , 现简单 分 为急性 、 慢性 、 发作性 眩晕 , 以利于基层 医生鉴别 诊断和治疗 , 解 除眩晕患者的痛 苦 。那 么 眩 晕 的 正 确 诊 断 和 治 疗 是 什 么 ,
晕眩 中医辨证及治疗
晕眩中医辨证及治疗
晕眩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颈椎病、内耳问题、药物副作用等。
中医认为晕眩是气血失调或脏腑功能紊乱所致,因此在辨证论治方面有独特的方法和经验。
辨证
中医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症所属的证候。
对于晕眩,常用的证候包括:
1. 痰浊证:晕眩伴有头重、恶心、口苦、舌苔厚腻等症状,中医认为痰浊阻塞了脏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2. 肝阳上亢证:晕眩伴有头痛、耳鸣、面红目赤等症状,中医认为肝阳过盛导致阴阳失衡,影响了头部的正常功能。
3. 脾虚证:晕眩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脾气暴躁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了身体的营养吸收和代谢。
治疗
中医治疗晕眩主要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来达到疗效。
常用
的治疗方法包括:
1. 草药疗法:根据辨证结果,中医医师会开具相应的草药方剂。
例如,对于痰浊证,可以使用化痰祛湿的草药,如半夏、茯苓等;
对于肝阳上亢证,可以使用清肝泻火的草药,如柴胡、黄芩等。
2. 针灸疗法:中医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风池、太冲、涌泉等。
3. 食疗调理:中医认为调理饮食也对晕眩有一定疗效。
例如,
对于脾虚证,可以适量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稀饭、小
米粥等。
总之,中医对于晕眩的辨证论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来进
行个体化的治疗。
建议患者在就医时寻求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和帮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及中医认识.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
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
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
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
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
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
二、概念及分类:
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觉,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
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
系由神经
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
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
恢复,一般无眼颤。
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
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眩晕症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
眩晕症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30例患者急性期根据病情给予镇静、扩管、vitb族及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治疗。
结果 30例患者经2~3疗程的治疗基本痊愈。
结论部分眩晕由身体其它器官病变引起,因此眩晕的鉴别与诊断对眩晕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眩晕鉴别诊断治疗眩晕是一种主观性运动幻觉,常有旋转感或感觉摇摆、升降沉浮,倾倒等错觉,眼睛睁开时周围的景物便开始移动,因此它与晕厥症状明显不同。
常伴有眼震、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等,一般情况下运动可使眩晕加重。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眩晕症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1~68岁,平均46.2岁。
病程2d~5年。
30例患者均有眩晕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晕厥、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颈肩臂疼痛及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伴随有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神经性耳聋及脑梗塞等。
1.2眩晕的典型临床表现自身或周围物像旋转、摇摆、倾倒、上下左右转动等错觉。
眼球震颤。
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平衡不稳,共济失调。
前庭神经功能试验及眼震电图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1.3方法30例患者急性期根据病情给予镇静、扩管、vitb族及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治疗。
2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2~3疗程的治疗,28例在1周内好转,2周达痊愈25例,3周痊愈5例,其中2例症状减轻后又有反复。
3 鉴别诊断3.1晕厥晕厥是突然的、一过性的短暂意识丧失,多有诱因,如长时间站立、排尿、咳嗽等,一般不伴有眼球震颤。
3.2假性眩晕(头晕) 主诉为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等不适感,多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多为眼科、内科疾病、神经症或脑外伤引起,非前庭系统疾病所致。
3.3病毒性迷路炎病毒性迷路炎或称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眩晕和平衡失调,常有持续几天的恶心、呕吐,其后可有数周的平衡失调感和位置性眩晕。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眩晕
ZYYXH/T18一2008眩晕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
眩晕多风,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为病之本.痰、瘀、风、火为病之标。
病位在脑,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肝为主。
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诊断要点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昏仆;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虚证者可见沉细弱脉,实证者以弦滑脉多见。
1.2鉴别诊断1.2. 1 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语言窘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特征。
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然昏仆的现象,但神志清醒,且无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中年以上患者,肝阳上亢之眩晕极易化风而演变为中风。
1.2.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患者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后遗症,但特别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眩晕发作严重者.有欲仆或仆倒现象,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及不省人事的表现。
1.2.3 痫证: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门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
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然仆倒现象。
与痫证相似,但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摘等症状。
2 辨证论治眩晕之治法,一般须标本兼顾,或在标证缓解之时即考虑治本。
如平肝潜阳合滋养肝肾,化痰降逆合键脾益气,活血化瘀合益气养阴等,都是常用的标本兼顾之法。
治疗眩晕,还要注意治疗原发病,如因跌仆外伤、妇女崩中、漏下等致眩晕,应重点治疗失血。
2.1肝阳上亢证证候:眩晕,头部跳痛,耳鸣如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中医内科学】
第三节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感觉周围的事物在旋转或自己在旋转,伴随着头晕、恶心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阳虚型眩晕:
阳虚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脚轻、神疲乏力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
治疗上应调理阳气,同时注意饮食调理,补充养分。
二、阴虚型眩晕:
阴虚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手足心燥、口干咽燥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等。
治疗上应清热益阴,同时注意保持正常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三、湿阻型眩晕:
湿阻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口苦、口黏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湿热、湿邪困阻等。
治疗上应祛湿化痰,调理脾胃,避免暴饮暴食。
四、痰浊型眩晕:
痰浊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口苦黏腻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失调、痰湿阻络等。
治疗上应祛痰化痰,理气开窍,调理脾胃。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有关眩晕的相关病例研究报告、中医经典文献摘录等。
请参考附件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法律名词及注释:
1.阳虚:指人体阳气不足的状态,表现为体力不足、疲乏无力等症状。
2.阴虚:指人体阴液不足的状态,表现为口干、咽干等症状。
3.湿阻:指湿气积聚在体内,影响体内气血流通的情况。
4.痰浊:指体内湿气积聚形成的痰液,表现为口苦、头晕目眩等症状。
眩晕中医全解
眩晕中医全解眩晕是指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甚至昏倒等。
西医的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以及某些脑部疾患等出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时,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眩晕治疗的诊断要点感觉眼花或眼前发黑,视外界四周景物旋转动摇不定。
自觉头身动摇,如坐舟车,双足站立或步履不稳。
常兼见恶心呕吐、头鸣耳聋、心悸心慌、汗出、怠懈、肢体震颤等症状。
眩晕治疗的辨证分析眩晕一证,可由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以及痰阻中阻、瘀血阻络等原因所致。
前人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等,均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眩晕多系本虚标实,实指风、火、痰、瘀,虚则阴虚血少精亏。
其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重点,三者之中又以肝为主。
本证为临床常见之病,病情有轻有重,且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亦可相互为并见,如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血虚兼肝阳上亢,肝阳兼痰浊等证。
在临床上以虚证或本虚标实证较为多见,需详察病情,辨证治疗。
至于治法也有从本从标之异,急者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清火、化痰等法以治其标为主,缓者多偏虚,当用补养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以治其本为主。
眩晕治疗的辨证论治肝阳上亢型【证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烦劳或恼怒时加重,面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
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1.主方天麻钩藤饮(胡光慈《杂病证治新义》)加减处方:天麻10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白芍12克,黄芩10克,桑寄生20克,杜仲12克,夜交藤20克,菊花12克,牛膝15克。
水煎服。
若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可选用大定风珠(吴鞠通《温病条辨》),以育阴潜阳。
2.中成药血平片,每次3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滋阴潜阳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处方:石决明、女贞子、杜仲、熟地黄各25克,生牡蛎、桑寄生各20克,山茱萸15克,夏枯草、天麻各10克。
眩晕中医认识及辨证治疗
眩晕的中医辩证治疗中医药治疗(1)梅尼埃病属于中医“耳眩晕”一病的范围。
中医认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
再有,肝火上扰,痰湿内停也可引起眩晕。
故从治疗方法上以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的原则。
方药:菊花、白芍、天麻、决明于、丹参各lo克,蔓荆于6克。
如见有全身无力,腰酸腿软、面色苍白等虚证表现者,加党参、黄芪各10克,炙甘草6克。
有胸中胀满,头重痰多者加半夏10克、茯苓15克、白术lO克。
有心情不畅,烦恼多梦、急躁胸闷者加石决明30克(先煎)、夏枯草6克、柴胡6克、牛膝10克。
(2)眩晕发作可配合针灸治疗。
取.穴:百会、神门、内关、耳门、合谷、申脉,强刺激手法。
枯草汤治头晕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黄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钟,从火上拿下来,稍停再加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
服后即能感觉头轻眼亮,没有其他副作用。
无风不作眩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
忧郁恼怒,疏泄失常,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
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耳鸣,面色红赤,血压偏高,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
治宜平肝熄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15克,桅子10克,黄芩10克,石决明3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夜交藤15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0克。
水煎2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无痰不作眩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脾胃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令人眩晕。
症见眩晕,头重不举,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
治宜化湿祛痰,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天麻10克,泽泻15克,牡蛎30克,甘草10克。
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l剂。
无虚不作眩由于思虑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化源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失濡养,发为眩晕。
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眩晕“头晕”是来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最常见主诉之一。
按照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可将“头晕”分为头昏和眩晕两大类。
头昏(Dizziness):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为主症,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感,多伴有头重、头闷、头胀、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 劳累及紧张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所至。
眩晕(vertigo):自身或周围物体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错觉, 患者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性、颠簸性、摆动性、浮沉、飘移等错觉。
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定向倾倒等体征。
空间位置觉维持有赖于前庭系统、视觉和本体感觉之间相互协调来完成。
当三者传入冲动不一致,特别是两侧前庭系统传入冲动不一致即可产生眩晕。
前庭神经的传导通路:三个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和球囊—内耳前庭神经节双极细胞—前庭神经—内听道—内耳孔入颅—脑桥—前庭神经核的上核、内侧核、外侧核、下核—发出纤维投射至小脑(绒球及小结)、皮质前庭代表区、上部颈髓前角细胞、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等。
解剖上将病变累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内耳孔以前产生的眩晕称为周围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的77%,而颅内段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约占23%。
周围性眩晕的特点:①多为旋转性眩晕;②发作时间短(数分、数小时、数天);③前庭表象: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重,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一致;④眼球震颤:短暂、细速、多为水平旋转性;⑤常伴耳鸣、耳聋。
中枢性眩晕的特点:①平衡障碍为主,眩晕相对较轻;②发作持续时间长;③前庭不协调现象:眩晕程度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不一致,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不一致;④眼球震颤:持续、粗大、垂直、斜动、分离性;⑤常伴头痛、颅神经及脑干病变等症状。
第一节眩晕病人的临床评估诊断有眩晕症状的患者最重要的步骤是采集一个好的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过敏史、药物史、饮食和吸烟史。
一.症状特点:(1)眩晕是阵发性或持续性。
中医关于“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耳鸣、耳聋、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眼球震颤等表现
3.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或跌仆损伤等病史
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检查、颅脑CT检查、MRI扫描检查、血常规检查及血液系统检查等有助于对本病病因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见四肢厥冷为特征,一般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亦可一厥不复甚至死亡。
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头眩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虽与厥证相似,但无昏迷、不省人事等症,也无四肢厥冷表现。
2.中风
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㖞僻不遂为特征。
眩晕仅以头晕目眩为主症,虽眩晕之甚者亦可见仆倒,与中风昏仆相似,但患者神志清楚或瞬间即清,且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症。
部分中风患者以眩晕、头痛为先兆表现,应注意二者的区别及联系。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眩晕中医世家1、眩晕的定义和分类1.1 定义眩晕是指一种感觉,患者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在旋转或移动,常伴随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分类1.2.1 外感性眩晕:由感冒、中耳炎、鼻窦炎等引起的眩晕。
1.2.2 内因性眩晕:由内耳疾病、颈椎病等引起的眩晕。
1.2.3 情绪性眩晕:由情绪波动引起的眩晕。
1.2.4 高血压性眩晕:由高血压引起的眩晕。
1.2.5 药物性眩晕: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眩晕。
1.2.6 其他类型的眩晕:包括颅脑损伤、中风等引起的眩晕。
2、眩晕的病因与病机2.1 病因2.1.1 外感病邪侵袭:风热、风寒、风湿等邪气入侵体内引起眩晕。
2.1.2 内伤因素:肝肾不足、脑血供不足等内伤因素导致眩晕。
2.1.3 情绪因素:情绪波动导致眩晕。
2.1.4 高血压、颈椎病等其他病因。
2.2 病机2.2.1 风邪阻络:风邪侵袭头部经络,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眩晕。
2.2.2 脾肾阳虚:脾肾阳气不足,无法提供充足的气血供给,导致脑部功能障碍,出现眩晕。
2.2.3 情志失调:情绪波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脑部正常功能,出现眩晕。
2.2.4 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使脑部功能紊乱,出现眩晕。
3、眩晕的临床表现3.1 自觉症状3.1.1 旋转感:患者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在旋转。
3.1.2 头晕:患者感觉头部沉重、不稳。
3.1.3 恶心、呕吐:伴随眩晕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3.1.4 视物模糊: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影等症状。
3.2 查体所见3.2.1 头晕:查体时观察到患者头晕、眼球震颤等现象。
3.2.2 视力异常:检查时发现患者视力下降,瞳孔反应迟钝等异常。
3.2.3 耳聋、耳鸣:患者可能出现耳聋、耳鸣症状。
4、眩晕的诊断与治疗4.1 诊断4.1.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4.1.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头晕程度、眼球震颤等。
眩晕中医鉴别诊断
眩晕中医鉴别诊断
在中医上,对眩晕进行诊断的同时,需要同中风、癫痫、厥证等其他疾病导致的眩晕进行鉴别。
在中医上,眩晕即头晕眼花,轻者在闭目后眩晕可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见原因包括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
一、诊断:
1、肝阳上亢:长期忧郁、恼怒导致肝阴耗损、风阳内动,进而会导致患者出现肝阳上亢,除出现眩晕外,患者还会伴有头痛、面色红赤、舌红少苔等症状;
2、气血亏虚:患者长期久病或过量失血会导致气血不足,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患者除出现眩晕外,还会出现舌淡、头痛等症状;
3、肾精不足:可有先天、后天或老年性肾精不足,肾精可以生髓,如果肾精亏虚导致精髓不足,上下都虚就会引起形成眩晕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头胀痛、舌淡、苔薄等症状;
4、痰浊中阻:部分患者喜欢肥甘、厚腻的食物,过量食用则容易伤脾胃,脾虚则导致水谷不化、聚湿生痰,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会引起眩晕,还会伴有头沉、上身困重、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
二、鉴别:
1、中风:中风患者除出现眩晕外,还可以表现为两眼歪斜、语言不利、手足麻木等症状,且通过检查可以发现病灶;
2、癫痫:癫痫是突然性发作,而且患者可口发猪羊叫声,且可能伴随口吐白沫、角弓反张等症状;
3、厥证:厥证是突发的晕厥,并且患者手足冰凉,但眩晕无此表现。
此外,对于经常出现眩晕的患者,诊断明确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可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肾精不足导致的眩晕,选择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
使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
但是不建议患者自己购买药物后使用,以免用药不当。
眩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眩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
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
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
眩晕多属肝的病变,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总结出治疗眩晕很有效的八种方法,现分述如下:1 养血熄风法肝藏血,血虚不能养肝则肝阳暴亢,虚风内动。
叶天士谓:“肝为风木之脏,全赖肾水以滋之,肝血以濡之”。
今血不养肝,感阳化风,眩晕作矣。
治取养血熄风,方选当归地黄饮加减。
2 滋水涵木法肾水不足,厥阴化风,上扰清窍致眩晕。
叶天士谓:“水亏不能涵木,厥阴化风鼓动,烦劳阳升,病期发矣”。
治当滋水涵木,使风阳潜藏,自无升动之意。
常选枸菊地黄汤加减。
3 补气升阳法劳倦过度,中气下陷,清气不升,元气亏虚,眩晕乃作。
正如《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治当补中益气,升阳止眩。
常选补中益气汤化裁。
4 健脾养心法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
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眩晕发生。
治宜健脾养心,用归脾汤加味。
5 燥湿化痰法清阳不升则湿痰生,内风上冒则眩晕起,风火挟痰上扰清窍则头重目眩,朱丹溪云:“无痰不作眩。
”张璐玉谓:“无火不作痰,无痰不作眩。
”治宜燥湿化痰,健脾和胃,选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6 疏肝解郁法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可致眩晕。
治宜疏肝解郁、活血理气为法。
选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化裁。
7 温阳化饮法脾主后天,职司运化;肾主先天,温煦气化,共同维持水液代谢。
如素体阳虚或误用汗、吐、下、损伤阳气,以致水湿停留,饮凝不化,痰饮乃发。
饮邪上逆,清阳阻遏,则头目眩晕。
《金匮要略》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治以温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加味。
8 补肾活血法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
《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
”症见眩晕,动则尤甚。
头昏 中医辨证及治疗
头昏中医辨证及治疗头昏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常常根据不同的证候进行辨证施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方法。
头昏的辨证中医认为头昏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辨证类型:1.虚证:头昏伴有头晕、乏力、神疲等症状,脉象弱缓。
可能是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引起的。
治疗方法通常是补益气血、健脾益胃。
2.实证:头昏伴有头痛、目眩、发热等症状,脉象有力。
可能是风热、湿热等实质性病理因素引起的。
治疗方法通常是清热解毒、祛风散寒。
3.痰湿证:头昏伴有头沉重、目眩、口苦、胃脘不舒等症状,脉象滑数。
可能是痰湿阻滞引起的。
治疗方法通常是利湿化痰、健脾化湿。
4.血瘀证:头昏伴有头重、眩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脉象涩紧。
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治疗方法通常是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中医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的辨证类型,中医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治疗方法来缓解头昏症状:1.针灸: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气血的运行,改善头昏症状。
2.艾灸:使用艾叶熏热穴位,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昏症状。
3.中药内服:根据辨证类型,使用具有补益、清热、利湿、活血等功效的中药,调理身体,改善头昏症状。
4.饮食调理: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辨证类型,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注意事项在寻求中医治疗头昏症状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或医生,确保医生具有合法的执业证书。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剂量,不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治疗。
如果头昏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寻求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请注意合理的生活调理,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结论头昏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来缓解头昏症状。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可以采取针灸、艾灸、中药内服和饮食调理等治疗方法。
寻求中医治疗时,应注意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或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科普眩晕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科普眩晕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在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人们长期伏案工作、嗜食肥甘厚味、情绪外放、易激动等,导致眩晕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
通常情况下,因眩和晕同时发生,所以我们将眩晕作为整体统称,但其实眩和晕在临床有不同的症状。
眩的意思是患者看东西时模糊或有重影甚至是出现发黑情况;晕的意思是患者头昏脑涨,身边物体似在旋转同时患者有要摔倒的感觉。
眩晕症是指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空间定位障碍,从而产生一种运动性或者位置性错觉的病症,这种病症属于神经内科疾病的一种。
在神经内科中,眩晕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之一,有1/5的人群曾经出现过眩晕症状。
对于老年人而言,眩晕症状出现的更加频繁。
由于导致眩晕的因素相对比较复杂。
有研究数据显示,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可以使得人体血流在循环过程中的动力学发生变化,出现局部血流降低的情况,也是导致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在发病时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视觉出现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发病一般比较急而且易反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在古代医籍中,眩晕有多种名称。
《素问》有“头眩”、“掉眩”之称;《灵枢》称“眩冒”、“目眩”、“仆”等,《金匮要略》有“冒眩”、“癫眩”之说;《诸病源候论》称“风眩”;《圣惠方》称“头旋”;《三因方》称“眩晕”,清代以后多称“眩晕”或“头晕”。
眩晕的命名,将先眼花而致头晕者称“目眩”;先头晕而致眼花者称“巅眩”;头晕重而眼前发黑者称“眩冒”。
眩晕症多见于现代医学所说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疾病、颈椎椎体疾病等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虚证中又有阴虚阳亢、心脾血虚、中气不足及肾精亏虚之证。
因此临床上将眩晕分为6种证型,介绍如下。
一、风火上扰头晕此类患者多因平素阳盛火旺,虚阳上亢或常有恼怒郁懑,气郁化火,耗伤肝阴,以致风阳内动,风火上扰所致。
眩晕症 中医辨证及治疗
眩晕症中医辨证及治疗
眩晕症中医辨证及治疗
简介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主要特征是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眩晕症可以通过辨证施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眩晕症的中医辨证方法以及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象等信息,来确定病症的性质和原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辨别眩晕症的类型
眩晕症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类型。
内源性眩晕症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而外源性眩晕症则与外界刺激、情绪等因素有关。
辨证施治
- 内源性眩晕症治疗:中医常采用调整脏腑功能的方案,例如调理肝脾胃经络,舒肝解郁,健脾和胃等。
同时,草药中的某些成分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进一步缓解眩晕症状。
- 外源性眩晕症治疗:中医常通过改变环境、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等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具有镇定作用的中草药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根据辨证的结果,中医常采用以下治疗方案来治疗眩晕症:
- 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缓解眩晕症状。
- 中药煎剂:根据辨证结果,中医可以开出适合患者的中药煎剂,以调理脏腑功能,缓解眩晕症状。
- 针灸疗法:利用针刺和刺激穴位的方法,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缓解眩晕症状。
结论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病症,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眩晕症的常用方法。
通过针对不同的眩晕症状,进行辨别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患者在就医前咨询经验丰富的中医师。
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眩晕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第三节眩晕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
《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
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
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二、概念及分类: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觉,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
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
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
如一侧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
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网状结构→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前庭眼动通路:前庭神经核→脑干内侧纵束→各眼球运动核联系:病损时出现眼颤。
前庭小脑通路:前庭神经核→前庭小脑束→脊髓前角:出现共济失调、平衡不稳及肌张力改变。
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神经核→前庭脊髓外侧束→脊髓前角四: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1. 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2. 眼球震颤3. 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4. 平衡不稳,共济失调5. 眩晕的种类(1)真性眩晕(周围性、前庭外周性):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
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
(2)假性眩晕(中枢性、脑性):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
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五:前庭功能试验:前庭神经系统是人体进行空间定位、维持平衡的重要系统,其功能异常是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庭功能的检查及评价是诊断眩晕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1. 前庭眼动反射:临床上常用的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或视频眼震图(vedionystagmography,VNG)通过客观量化评定前庭眼反射(vestibular ocularreflect,VOR)而检查前庭功能,但其主要反映的是水平半规管功能,因此,仅通过VOR反映前庭功能有一定局限性。
2. 姿势稳定试验:包括Romberg试验、强化Romberg试验(又称Mann试验)、单足直立试验等也还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对于这些临床试验的判别标准,除判断患者有无倾倒外,还有计时方法,即记录患者在这些平衡试验中维持直立的具体时间。
(1)人体处于直立静态姿势时,尽管维持不动,但实际上身体始终围绕自己的平衡点不停地晃动,这是是自我意识无法控制的,称为生理性姿势动摇。
(2)姿势平衡的维持依赖前庭、视觉以及本体感觉系统的协同作用。
视觉系统稳定视环境;本体由肌梭、关节、肌腱等感受器提供肌肉张力和身体各部位关系的信息,保持关节位置和肌肉张力;前庭系统由球囊、椭圆囊感受头部静态位置以及直线加速度,壶腹嵴感受角加速度。
各种信息经中枢系统复杂的整合机制,通过前庭脊髓外侧束支配躯干四肢肌肉,称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ospinal refl ex,VSR);而前庭脊髓内侧束下行纤维把影响迷路紧张性冲动传到颈肌,称为前庭颈反射。
最后眼位保持清晰的视觉,调节相关骨骼肌张力,保持头位及正确姿势。
姿势稳定试验是检测人体姿势控制系统的功能状态,它是三个输入,一个输出的系统。
三个感觉输入是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输出是身体的晃动。
六:眩晕的原因包括1.耳源性(耳石脱落症,Meniere,前庭神经炎等)2.眼源性3.颅内肿瘤、脑外伤、小脑病变(小脑卒中,血栓形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4.多发性硬化、颈椎疾患、颈椎挥鞭伤5.运动病(晕动病)6.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减退)7.其他等七:颈性眩晕1.定义:本文所指颈性眩晕指由颈椎病引起的、以眩晕及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是指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 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
2.机制:国内外关于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学说数量较多,包括四类A.椎动脉供血不足学说B.交感神经学说C.颈髓损伤学说D.本体感觉学说3.诊断标准:(1)与头颈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诸如头痛、头晕、视觉障碍、耳鸣,转颈试验阳性。
(2)颈部症状:颈部肌肉痉挛、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压痛,有时出现上肢麻痛,牵拉试验阳性征。
(3)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悸。
(4)严重者可出现发作性猝倒,一般在头后仰、侧屈或旋转时发生。
倒地时一般无意识丧失,因体位改变,随着颈部位置的复位而缓解。
(5)伴发症状:可同时伴有一系列脑干缺血的症状和体征。
(6)X 线表现:常见寰枢、寰齿关节两侧不对称,椎体棘突偏歪,椎体增生,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变形,韧带钙化,骨桥形成等。
八:眩晕病人的全面临床检查对眩晕病人,应详细了解病史和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应做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并适当选做脑脊液检查、头颅或颈椎X射性摄影、心电图、脑电图及颅脑CT扫描等以查出病因。
物理检查:物理检查前应着重于病史的询问。
当病史询问不清楚时, 应特别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心血管系统、耳(包括外耳、中耳或内耳) 及神经学方面的检查。
①血压应注意观察是否有直立性低血压。
②注意患者是否有过度换气或紧张性格, 过度换气通常与心因性头晕有关。
③注意患者是否有心律不齐, 颈部有无杂音。
④详细为患者做听力检查, 注意有无中耳炎, 听力是否正常。
⑤详细做神经学检查。
⑥当怀疑有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时, 可实施Dix-Hallp ick手法, 做法为:让受测者仰卧在床上, 头超过床缘, 并保持于床水平面下30°, 且向左或右转30°~4 5°, 接着让受测者坐起, 并嘱其头转向一侧, 眼睛注视施测者的前额。
施测者以两手扶受测者的头, 向后推并快速的让受测者由坐姿改变为上述提到的姿势。
在受测者有反应前有一段静止期, 有时可长达5~6 s。
若为阳性反应, 则受测者会产生头晕, 闭上眼睛, 大叫, 并试着要坐起。
此时应安抚受测者并持续保持这个姿势。
受测者同时会产生旋转性眼震(可持续2~10 s) , 眼震旋转的方向为向着较低的耳朵那一侧。
之后症状可能慢慢减轻。
但当受测者坐起时, 头晕与眼震(反方向) 也会发生。
重复检查会造成反应疲乏。
⑦长久站立后造成的头晕及头轻飘感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⑧视力检查。
实验室检查①头部影像:如果需要, 核磁共振检查要比电脑断层好。
可帮助排除患者是否有前颅窝的病灶(核磁共振对前颅窝的小病灶比较敏感) 。
②生化检查:包括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肾功能衰竭及维生素B12缺乏, 都可能是头晕的原因。
③电眼振图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前庭病变, 尤其是对一些年纪大的患者有帮助。
④颈部基底动脉系统的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对颈部眩晕有帮助, 可排除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分辨是血管还是骨关节疾病造成的颈部眩晕。
⑤心律不齐时要考虑做心电图。
⑥心血管系统问题造成的心输出量不足则可以做心脏超声波检查。
九:眩晕的治疗1、病因治疗:在明确病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这是治本,如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则应予以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因前庭内淋巴水肿引起的耳性眩晕,则应予以消除迷路水肿、抗组胺剂及对症治疗,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
2、可给予抗组胺剂,如: 乘晕宁; 敏使朗,H1受体弱激动剂,H3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药物,如65422;给予调节神经剂,如谷维素、天麻密环菌片等。
3、改善脑及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苏打液静脉滴注,口服西比灵、敏史朗、菸酸及都可喜。
4、必要时可以选用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甘露醇等,以治疗迷路水肿。
5、体育锻炼疗法:长时间反复刺激、训练可使前庭反应适应性增强,如:舞蹈演员、飞行员的训练方法可使某些眩晕病人的症状或平衡障碍得到好转。
6;如果是耳石脱落症建议早期采用手法复位,建议到耳鼻喉科专科治疗。
眩晕的中医认识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
《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
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