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_数学课程标准_2000_简介

合集下载

第三章美国数学课程标准简介

第三章美国数学课程标准简介

课程的协调性和综合性 : 课程中的各个部分应密切相关, 课程中的各个部分应密切相关,而不应是 互不相干的; 互不相干的; 整个课程又应在各个对立环节之间实现较 好的平衡, 好的平衡, 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本质和应用. 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本质和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共给出了十个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共给出了十个标准, 其中五个是关于数学内容的, 包括: 其中五个是关于数学内容的, 包括 “数和运算” 数和运算” 数和运算 “模式、函数和代数” 模式、函数和代数” 模式 “几何与空间感” 几何与空间感” 几何与空间感 “度量” 度量” 度量 “数据分析、统计与概率” 数据分析、统计与概率” 数据分析
内容的标准
标准3 标准3:几何与空间观念
内容的标准 应关注几何与空间观念, 应关注几何与空间观念,从而使所有学生 ◆ 分析二维和三维几何物体的特征和性质 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 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包括坐标几 何和图论 ◆ 在分析数学情形时认识变换和对称的用处 ◆ 使用想象和空间推理解决数学内外的问题
《课程标准2000》指出 课程标准 》指出: 适当的评估不仅对于改进教学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大 的好处,特别是,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承担 的好处,特别是, 起责任,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起责任,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第六, 第六,技术性原则 这就是指, 这就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利用现代 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他们进入技术 性不断增强的社会作好准备。 性不断增强的社会作好准备。
) 另外五个则是关于数学活动 (process) 包括 :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
◆ 理解物体可测量的属性、测量单位 和测量系统;
◆ 应用各种技巧、工具和公式进行测 量。
9
标准5:数据分析,统计和概率
10
数学教学纲要应关注数据分析,统计和 概率从而使学生 ◆ 提出问题并搜集,整理和表示数据来 解决提出的问题; ◆ 用数据分析方法解释数据; ◆ 形成并评价基于数据的推理,预测和 争论; ◆ 理解和应用机会和概率的基本术语。
13
标准7:推理和证明
14
数学教学纲要应当集中精力学会将推理和 证明作为理解数学的一部分,以便所有学 生- ◆ 承认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的本质和有力的 部分; ◆ 提出和考察数学猜想; ◆ 发展和评价数学争论与证明; ◆ 选择和使用各种适当的推理形式和证明 方法。
15
标准8:交流
16
数学教学纲要应该利用交流这一手段来加 强对数学的理解,以便所有的学生能够- ◆ 组织和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以便与他人 交流 ◆ 连贯而清楚地向同伴、老师及其他人表 达数学想法 ◆ 通过思考他人的想法和策略扩展他们自 己的数学知识 ◆ 将数学语言作为一种数学表达的精确方 式来加以使用
给定坐标为a,b,c,d,e,f,g,h d 点, 哪一点最接近ab?
To c ? To 1/f ? To e ?
To h ?
说明理由。
2
2
a bc
de f
g
-1
0
1
h 2
56
In Grades 9–12
Developing Flexible Problem Solvers—
• Builds and deepens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44
灵活使用比例

美国重新修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美国重新修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美国重新修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已于1998年10月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向美国国内各界人士征求意见。

这份文件以《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为题,总结了自1989年NCTM公布《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来,美国各地数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和各种反馈意见,对原标准重新进行修订,提出了面向21世纪新的课程与评价标准。

新的标准没有改变1989年制订标准的基本方向,而是在如何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有效地贯彻标准上做了改进。

从新标准的讨论稿来看,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标准把以前关于课程、数学、评价标准的三个文件(分别于1989年、1991年和1995年公布)综合为一个文件,使教师更容易掌握应当教学哪些内容、怎样教,以及如何评价。

2.新标准是以建立高质量数学教学的六条原则为开端的。

它们成为制定课程标准的基础。

这六条是公平的原则、数学课程的原则、教的原则、学的原则、评价的原则和技术的原则。

3.新标准把年级分段由三段改为四段(K~2,3~5,6~8和9~12),使教师能够更加具体明确地掌握各个阶段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4.新标准开发、阐述了学校数学教学十项标准的总观点,并将其贯穿在各个年级的标准中,通过具体的示例详细解释。

这些标准的前五项叫做内容标准,包括:(1)数与运算;(2)模式、函数与代数;(3)几何与空间观念;(4)测量;(5)数据分析、统计和概率。

后五项叫做过程标准,包括:(1)问题解决;(2)推理和证明;(3)交流;(4)联系;(5)表达。

5.新标准还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应用了新技术的力量,提供了计算机网络版。

这样,由于网络版可以是动态的,使教师能够及时地、很容易地从因特网上得到最新的标准和有关的信息咨询。

这份新标准的讨论稿经过广泛征求、收集意见后,将在1999年夏季由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的专门写作小组做进一步整理和修改。

新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将于2000年春季正式公布。

(美)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2000《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评介

(美)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2000《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评介

An Introduction to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of NCTM 作者: 王建明
作者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北京,100011
出版物刊名: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8页
摘要:正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版之际,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2000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以下简称<标准2000>)于2000年4月12日在芝加哥召开的NCTM第78次年会上正式发布(包括普通出版物、CD光盘及网络形式的电子版本),这项历时多年的庞大工程终于完成.可以预见<标准2000>必将对全美和加拿大数学教育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尽管东西方存在文化、历史及现实的差异,但我们也不难从中发现许多对我们有借鉴作用的思想,从而为我国<义务标准>的最后形成和'高中数学国家课程标准'的形成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2000新课程标准

2000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一、基本理念二、设计思路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介绍

数学课程标准介绍

一、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状况和数学课程的特点● 美国——引领着国际潮流成功之处: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强调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重视数学的交流;强调技术的使用。

● 英国——坚持自己的风格就2000年版的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一简单介绍:强调数学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性;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学业水平的灵活性;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主张课程的综合性。

主要的缺点是:过分注重数学概念和问题的背景,忽视了数学本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每一学期涉及的课题太多(被称为跳来跳去的课程),学习过程不够集中与连续;教学内容比较宽泛,深度不够(被称为一英里宽,一英寸厚的课程),知识之间缺乏逻辑联系等等。

●新加坡——受到英国的影响图一:新加坡的数学课程框架● 日本——受到美国的影响此次数学课程改革主要的特点有:1. 提倡个性教育,贯彻弹性原则。

数学问题 解决 元认知 技能 过程 态度概念监控自身的思维 对学习的自我控制 数值计算代数运算空间直觉数据分析测量使用数学工具估计 信念,兴趣欣赏,信心坚定 推理,交流和联系 思考技能和解题策略 应用和建模 数值的,代数的几何的,统计的概率的,分析的2.提倡具有愉快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

3.进一步精简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将课程内容难度较高的部分删除或放到更高年级中。

4.提倡选择性学习。

5.在数学课程中新增设综合学习(又叫做课题学习)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透过综合所有学过的数学知识,或者是综合数学与其它科的知识来解决所要研究的课题。

6.重视个别差异,尤其是针对特殊学生。

二、我国以往数学课程的特点及评析●数学课程目标:重心传授知识和技能●数学课程内容:知识面显得狭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数学教学模式●数学学习评价三、学生发展现状国际评价项目:TIMSS(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和PISA(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学生能力国际评价)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两个国际评价项目,它们分别吸引了数十个国家的参与,因而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其评价理念、评价指标和内容也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特点

美国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特点

美国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特点2006年第5期作者:● 郭淑娟从国际间比较,美国很早就开始重视数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数学学科的教育改革从未停止。

“2061”计划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致力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它代表着未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趋势,计划提出:数学、科学和技术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

1989年,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National Cor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NCTM)公布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性《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标准》1989)。

经10年的实践,人们又开始对90年代的数学教育改革进行反思。

结果认为,标准的推行使美国的数学教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美国中小学在1995年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EMSS)中的表现仍表明美国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亚洲一些国家,如新加坡和日本,还有很大差距。

信息技术在90年代的蓬勃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于是NCTM自1996年起又开始着手于对新课程标准的设计,于2000年发表了《学校数学的原则与标准》(《标准》2000),新标准的教学指导原则有:一、平等原则(Equity)良好的数学教育需要平等--为全体学生提出高期望并提供有力的支持。

标准指出,教育平等是此标准的核心要素,所有学生无论其个人特性或背景等客观因素都应有学习数学的机会和得到必要的帮助。

但平等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应接受同一模式的教学,相反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恰当的帮助,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

平等原则兼顾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二、课程原则(Curriculum)课程不仅仅是多种活动的一种集合,它必须前后连贯,注重重要教学内容,表述生动。

美国加州的数学课程(一至七年级)标准

美国加州的数学课程(一至七年级)标准

美国加州的数学课程(一至七年级)标准优质的数学课程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每位学生有条件能选择各行各业。

如果能把数学教好,那么数学就会是一门充满美与善的学科;数学本身的逻辑与严谨性,就使它深具吸引力。

它训练我们的分析能力,而分析能力正是智慧和精确思考的基础。

为了赢得全球经济发展的竞赛,现今的学生必须要深入理解数学。

长久以来,学校苦于只敢要求资优的学生在数学上有好的表现。

如今,我们需要一个崭新的期许:所有加州学生必须达到本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能被启发以超越最低的课程标准。

这些课程标准的内容是所有的加州学生都有能力做到,且必须学习的。

本课程标准与几个重视学业成就的国家课程标准可相比拟,包含日本和新加坡,这两国在第三次数学和科学调查研究(TIMSS)中有优异的表现。

数学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针对某些行业中要用到高等数学的人做准备,也要让二十一世纪中的每个公民都能在社会谋生存。

这些课程标准的前提是基于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学习严密的数学且都能学得好,还要有能力超越目前的程度。

学生对于大部分数学领域的精熟度都不是天生的,学生与生俱来的能力并无法使他们获得流畅的运思,学生应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与练习才能达成,而老师则应针对教学单元对学生施予严谨有效的指导。

当孩子学习数学时,父母及老师的支持及鼓励也是不容忽视的。

课程标准涵盖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会的内容,让学生有能力进一步去学习高等数学、科学和技术职业及其它学习领域。

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努力解题;发展抽象、分析思考的技能;学会如何从容地处理变量及方程式的问题;并能有效地利用数学符号去仿真情境。

数学教育的目标有以下几点:的问题,即使在面对非例行性的问题时,也能找出解法。

论数量、逻辑关系和未知量。

推翻假设。

课程标准明白地指出的数学内容,是所有加州公立学校各年级的学生都应该学会,而且都有能力学会。

然而,课程标准是有弹性的,可以因地制宜。

有些主题在要求学生精熟之前一至二个年级教导;至于如何教导课程标准内容,其决定权则在老师、校方和学区。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
现今,美国的数学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学校课程安排和评价也受到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当地教育机构的监管。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扩大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关键技能。

本文将阐述美国学校数学课程的内容及其应有的评价标准。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的内容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及工程导论、数学历史、应用数学、数学基础、几何学、代数学、微积分学、概率论和统计学。

每一门课程都包括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函数、表达式、概率和统计等,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来解决实践的问题。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的评价标准
美国学校的数学课程内容和考试重点主要由美国教育部和当地
级别的教育机构来设定,其评价标准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绩: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测试和课后作业,通过定期及结课测试来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学习成绩。

2.力: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定期测试,以了解学生对每一个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学生在每一次考试中的表现及充分发挥其对每一概念的把握程度,都将会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

3.能:学校会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

4.度:学校需要确保学生有积极的态度来发挥他们的数学技能,
这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美国学校数学课程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技能,并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并且,学校数学课程的评价标准主要有成绩、能力、技能以及态度四个方面。

这些标准的贯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第七讲 美国的数学课程和NCTM课程标准

第七讲 美国的数学课程和NCTM课程标准

第七讲美国的数学课程和NCTM课程标准(2000)2、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正是在这种激烈争论的气氛中,NCTM发表了2000年度新课程标准,自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总的说来,新的课程标准和1989年标准原则上没有区别,但也做了许多修改,主要有:1)先前的《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师职业标准》,以及《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合并为一,称为《中小学数学的原理和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共分幼儿园一2年级、3—5年级、6—8年级、9—12年级四个年龄段安排,不是过去通行的6—3—3制。

2)原理共有6条:●平等原理对所有学生都给予高的期望和有力支持。

●课程原理课程不仅是活动的罗列,而且是内部有机联系的集中重要数学内容的各年龄段密切结合的。

●教的原理有效的教要求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需要学什么,然后激励和支持学生学习好。

●学习原理学生必须理解地学习数学,根据他们先前的经验和知识,积极地构建他们的新知识。

●评价原理评价工作应该支持重要数学的学习,并且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

●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素,它影响所教的数学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

这6条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较之“数学教学论”、“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的三大块看法,应该说是前进了一步。

事实上,如何“面向大多数”、如何进行“数学教和学的评价”,以及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乃是新时代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不妨回顾一下,在我国的大多数数学教育著作中,这三点几乎全部被忽略了,值得深思。

3)课程标准的制定,依以下十个部分展开。

前五部分是数学内容的主线,分别是数与运算、代数、几何、度量、数据处理与概率,从小学一直贯穿到高中。

每个年龄段的相应内容及其要求都有十分详细的规定。

后五部分是数学过程(PROCESS)的要求,分别是问题解决、推理与证明、数学交流、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数学表示。

按内容部分和过程部分设置数学课程标准是NCTM的特色。

美国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特点

美国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特点

美国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特点2006年第5期作者:● 郭淑娟从国际间比较,美国很早就开始重视数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数学学科的教育改革从未停止。

“2061”计划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致力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它代表着未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趋势,计划提出:数学、科学和技术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

1989年,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National Cor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NCTM)公布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性《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标准》1989)。

经10年的实践,人们又开始对90年代的数学教育改革进行反思。

结果认为,标准的推行使美国的数学教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美国中小学在1995年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EMSS)中的表现仍表明美国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亚洲一些国家,如新加坡和日本,还有很大差距。

信息技术在90年代的蓬勃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于是NCTM自1996年起又开始着手于对新课程标准的设计,于2000年发表了《学校数学的原则与标准》(《标准》2000),新标准的教学指导原则有:一、平等原则(Equity)良好的数学教育需要平等--为全体学生提出高期望并提供有力的支持。

标准指出,教育平等是此标准的核心要素,所有学生无论其个人特性或背景等客观因素都应有学习数学的机会和得到必要的帮助。

但平等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应接受同一模式的教学,相反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恰当的帮助,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

平等原则兼顾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二、课程原则(Curriculum)课程不仅仅是多种活动的一种集合,它必须前后连贯,注重重要教学内容,表述生动。

美国重新修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美国重新修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美国重新修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已于1998年10月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向美国国内各界人士征求意见。

这份文件以《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为题,总结了自1989年NCTM公布《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来,美国各地数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和各种反馈意见,对原标准重新进行修订,提出了面向21世纪新的课程与评价标准。

新的标准没有改变1989年制订标准的基本方向,而是在如何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有效地贯彻标准上做了改进。

从新标准的讨论稿来看,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标准把以前关于课程、数学、评价标准的三个文件(分别于1989年、1991年和1995年公布)综合为一个文件,使教师更容易掌握应当教学哪些内容、怎样教,以及如何评价。

2.新标准是以建立高质量数学教学的六条原则为开端的。

它们成为制定课程标准的基础。

这六条是公平的原则、数学课程的原则、教的原则、学的原则、评价的原则和技术的原则。

3.新标准把年级分段由三段改为四段(K~2,3~5,6~8和9~12),使教师能够更加具体明确地掌握各个阶段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4.新标准开发、阐述了学校数学教学十项标准的总观点,并将其贯穿在各个年级的标准中,通过具体的示例详细解释。

这些标准的前五项叫做内容标准,包括:(1)数与运算;(2)模式、函数与代数;(3)几何与空间观念;(4)测量;(5)数据分析、统计和概率。

后五项叫做过程标准,包括:(1)问题解决;(2)推理和证明;(3)交流;(4)联系;(5)表达。

5.新标准还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应用了新技术的力量,提供了计算机网络版。

这样,由于网络版可以是动态的,使教师能够及时地、很容易地从因特网上得到最新的标准和有关的信息咨询。

这份新标准的讨论稿经过广泛征求、收集意见后,将在1999年夏季由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的专门写作小组做进一步整理和修改。

新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将于2000年春季正式公布。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

统 计 和 概 率
数 据 析 , 分
6、问题解决
问 题 解 决
通过他们在问题上的努力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1. 通过他们在问题上的努力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养成在数学内外建立公式、表达、抽象、 2. 养成在数学内外建立公式、表达、抽象、 一般化的倾向; 一般化的倾向; 应用众多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3. 应用众多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并使各种 策略适应新的情况; 策略适应新的情况; 对在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维进行监控和反思。 4. 对在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维进行监控和反思。
9、联系
联 系
1.在不同数学概念识别和运用联系; 1.在不同数学概念识别和运用联系; 在不同数学概念识别和运用联系 2.理解数学概念是如何层层递进地建立 2.理解数学概念是如何层层递进地建立 以形成一个整体的; 以形成一个整体的; 3.识别,使用和学习数学以外的情景中的数学。 3.识别,使用和学习数学以外的情景中的数学。 识别
陈亚茹
3. 应用数学模型以及分析在实际和抽象 的背景下的数学模型变化。 的背景下的数学模型变化。
3、几何与空间观念
1.分析二维和 分析二维和 三维几何物体 的特征和性质 2. 选择 和使用不同的 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包括 坐标几何和图论
3.在分析数学情 3.在分析数学情 4. 使用想象和空间 形时认识变换 推理解决数学 和对称的用处 内外的问题
8、交流
1. 组织和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以便与他人交流
交 流
2.连贯而清楚地向同伴、 2.连贯而清楚地向同伴、老师及其他人 连贯而清楚地向同伴 表达数学想法 3.通过思考他人的想法和策略扩展他们自己 3.通过思考他人的想法和策略扩展他们自己 的数学知识 4.将数学语言作为一种数学表达的精确方式 4.将数学语言作为一种数学表达的精确方式 来加以使用

美国的数学课程改革

美国的数学课程改革

美国的数学课程改革NCTM数学课程标准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了《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所作的报告》,文件提出了数学课程必须做出重大的改革。

国家教学教师协会(NCTM)作为美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先后建立教学、教师、考核三个方面的标准。

NCTM的第一个标准是1989年“学校数学的大纲及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对数学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做出明确的阐述。

NCTM的第二个标准是1991年的“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它为每个数学教师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NCTM的第三个标准是1995年的“学校数学的考核标准”,它阐述了综合数学考核项目的方法,提供了判断数学考核质量的标准。

这三个标准合起来构成了美国全国数学教育的指导性的课程标准,简称NCTM标准。

其标准的主要内容有:一、教育目的NCTM 标准认为,由于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目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信息社会中,数学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社会目的:第一,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的数学素养的劳动者;第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第三,需要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机会;第四,使学生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数学素养目标《标准》认为,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出有数学素养的公民,具体提出五项目标:(1)懂得数学的价值,即懂得数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会读数学、写数学和讨论数学;(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然而,目前的数学课堂基本上是几百年以前的模式,它既不反映培养高水平思维能力的要求,也不反映数学的广泛应用性的特点。

这种状况将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三、对1-8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NCTM标准对于1-8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1)要让儿童在接触物质世界和接触其他儿童的过程中去建立、修改和发展数学概念;(2)数学教学内容必须拓广和加宽;(3)要强调数学的应用;(4)要强调数学理解,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5)要适当地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

中美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新数学课程标准比较中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1999年发表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2000)》。

以下是对中美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

1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已于新世纪第一年正式颁布。

它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到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全部进入新课程。

1.1《标准》中的总体目标简述中国《标准》首先论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时代的发展,改革需要提出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应突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全面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2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是一个开创性的成果。

1.2《标准》中的目标内容简述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标准》对各个目标领域的内涵及其四个方面目标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作了详细的阐述。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标准》明确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列为课程目标领域,并且对它们作了较为具体的说明。

这是又是《标准》的一个特色。

1.3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中国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突破:一、确定了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改变了学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的特点;四、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突破,有些方面与美国教育的相似之处。

ch06-2 美国课程标准简介

ch06-2 美国课程标准简介

55
关于技术:
在《标准和原则》所设想的数学课堂里,每 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有经验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技术去帮助数学学习…. (p. 25)
56
计算器应当在恰当的时候成为运算的工具, 特别是在问题解决遇到繁杂计算的时候 (p. 32)
57
关于计算
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是必需的…同样重要运 算的流畅性。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准确的运 算方法与培养运算的流畅性应该同步进行 (p. 32)
8
文件结构
关于学校数学的理念 学校数学的原则
学校数学的标准
四个学段的标准:K–2, 3–5,6–8, 9–12
朝着理念发展
标准与期望列表
9
特色
数学任务 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e-例
学生作业
课堂片断
研究参考
10
原则
11
原则
描述高水平数学计划的特征
公平 课程 学习 教学 评价 技术
2
2
2
39
数形结合
用文字、式子或者图表符号解释:铺设不同 长宽的游泳池,需要多少块瓷砖?
40
学生的答案
1) T = 2(L + 2) + 2W
2) 4 + 2L + 2W
3) (L + 2)(W + 2) – LW
41
动态的勾股关系
42
9–12年级
为了确保学生有广阔的就 业与教育机会,中学数学 课程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和
数与运算标准:
• 进行流畅的运算,会作合理的估计
Pre-K-2 3-5 6-8 9-12
发展针对加减法的数的组合的流畅性
发展整数四则运算的流畅性

2000新课程标准

2000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一、基本理念二、设计思路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稿□美国《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南京大学哲学系 郑毓信 日前,国内一些刊物同时刊出了《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本刊在1999年第5期刊出).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相信必然会对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积极的反响,笔者愿对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近期发表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讨论稿)(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2000)》)作一介绍,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与《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不同,美国的《课程标准(2000)》并非一个完全创新的工作.因为,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在10年前已颁布了它的第一个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以下简记为《课程标准(1989)》);另外,除去这一标准外,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曾于1991年和1995年分别发表了它的两个姐妹篇:《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和《学校数学的评估标准》,后者就构成了制订这一新的课程标准的直接基础,或者说,新的课程标准即是代表了对于《课程标准(1989)》的一种自觉“反思和再思考”.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之所以始终坚持课程标准的制订和修改,主要是为了“保证质量、指明目标、促进变化”.而且,由过去10年的实践看,尽管对《课程标准(1989)》存在多种不同的评价或看法,更有人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详可见另文《世纪之交的美国数学教育》,载《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但是,这又是各方面的一个共同意见———认为《课程标准(1989)》对于促进美国的数学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这不仅使得整个“数学教育共同体”(包括数学家、数学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数学教师)集中于数学教育的各个基本问题,而且也使数学教育成为一般民众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显然,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制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当然,由《课程标准(1989)》到《课程标准(2000)》的发展,则又表明科学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并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简单过程,而是必然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总的来看,《课程标准(2000)》应当说仍然坚持了《课程标准(1989)》的基本立场,即认为学校数学教育应使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人在数学上达到高标准.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仍然坚持了如下的5个目标,即我们应使学生:(1)学会认识数学的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具有信心;(3)具有数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地交流;(5)学会数学地推理.但是,在坚持上述基本立场的同时,《课程标准(2000)》与《课程标准(1989)》相比,无论内容或表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其首要的目的是为了对旧的课程标准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病作出纠正.例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点,即应“对基本技能和概念学习的作用作出更为明确的论述”.另外,在过去10年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新的课程标准编写者们的高度重视.例如,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曾出现了关于《课程标准(1989)》的多种不同解释,从而就使得相应的教学实践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现象,如人们把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应予淡化的论题(Topics to Receive Decreased Attention)”不适当地解释成了应把这些论题从学校数学课程中完全舍去.最后,社会的进步也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对数学课程标准作出必要的发展和改进.以下我们围绕新的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与“指导性原则”和“活动的标准”对《课程标准(2000)》作简要的介绍.一、《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特点第一,重点突出.新的课程标准在整体上是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的:(1)为了使所有的学生实现数学上的高水准,相应的教学设计应是什么样的?(2)在整个学习过程(从学前到十二年级)中,学生应当并且可能掌握哪些数学内容和能力?具体地说,新的课程标准共给出了10个标准,其中5个是关于数学内容的,包括“数和运算”,“模式、函数和代数”,“几何与空间感”,“度量”和“数据分析、统计与概率”;另外5个则是关于数学活动的(原文为process,但从上下文看,译为“活动”似较为恰当),包括“问题解决”、“推理与证明”、“交流”、“联系”和“表述”.依据各个年级组(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分为“由学前到二年级”、“由三年级到五年级”、“由六年级到八年级”和“由九年级到十二年级”这样四个年级组)对这些标准作出具体说明,即就构成了《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2000)》明确指出,文件中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论述并非包罗一切,无所遗漏;恰恰相反,其中所论及的只是若干对数学教学设计特别重要的因素.一般地说,这事实上也就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编写者们的一个主要意图,即不应过分强调标准的规范性,而应给各级数学教育工作者(教材编写者、课程设计者、学区管理人员、数学教师、考核设计者等)的创造性活动留下充分的空间或余地.如果说上述的标准构成了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那么,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原则就为所说的标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可参见图1).具体地说,《课程标准(2000)》共提出了6个原则:平等性原则、关于课程的原则、关于教学的原则、关于学习的原则、关于评估的原则和技术性原则(关于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见以下介绍).第二,高度的一致性.首先,与先前的做法不同,美国的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这次将“课程标准”、“教师标准”和“评估标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考虑到现实中评估的改革严重滞后于整个数学教育的改革,这一新的做法无疑有利于这样一种观念的养成,即评估的改革也应被看作整体性的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内容全是围绕上述的10个标准展开的,也即是就各个年级组具体地指明了所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相对于不同年级的不同重点.显然,这不仅较好地体现了整个课程的连续性,而且也清楚地表明了课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和阶段性.例如,就“推理与证明”这一标准而言,《课程标准(2000)》对各个不同的年级组提出了如下的不同要求:在学前到二年级组,我们应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具体模型对自己的结论作出说明;在三到五年级组,学生应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作出预言并对此作出论证;在九到十二年级组,学生则应掌握较为复杂的论证过程.由下表我们可看出《课程标准(2000)》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序言(第一章)指导性原则(第二章)课程标准(第三章)学前到二年级(第四章) 三到五年级(第五章)六到八年级(第六章) 九到十二年级(第七章)结论(第八章) 第三,较强的针对性.正如上面所提及的,针对已有的教学实践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及由于社会进步所造成的新的局面,《课程标准(2000)》与原来的课程标准相比包括了不少必要的修正或补充.例如,在现有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倾向,即某些方案只是注意了教法的问题,而未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这种做法相对立,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关于数学活动的5项标准,这在一定程度可以看成是克服上述错误倾向的一种自觉努力;另外,更为一般地说,新的课程标准不仅明确提出了什么是学生所应达到的,而且也指明了什么是学生所能达到的,后者显然也立足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研究.再例如,技术的进步无疑为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为我们搞好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更为有效的手段,而且也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重要变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先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技术的作用,并增加了“技术性原则”这样一条指导性原则.另外,值得提及的是,新的课程标准去掉了“离散数学”这样一个论题,这不仅是因为离散数学的重要性现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而且是因为在已有的实践中我们可看到这样的现象,即人们很容易把离散数学看成是与传统教学内容完全不相干的一个新的分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离散数学的有关内容大部分就被整合到了其他的内容之中.例如,在数系、代数和几何的学习中,算法的发展、应用和分析就都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第四,必要的基础.以下几点即可说是为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一,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这就为科学地确定在各个特定水平学生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二,专家(包括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判断,包括数学上的考虑、社会的需要、公众的期望等.显然,这就为具体地确定什么是学生所应达到的标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三,已有的实践.这不仅包括反面的教训,而且包括成功的实例.这些实例的重要性就在于,与抽象的理论相比,具体的事例有着更大的说服力.显然,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新的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1989)》相比就可说是代表了一个真正的进步.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新的思考,而只是惟一地着眼于如何去纠正《课程标准(1989)》的弊病,那么,新的课程标准的制订充其量就只是一种修补性的工作.二、六项指导性原则在总体上说,所说的指导原则就是为数学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教法设计、考核设计等)提供必要的指导.第一,平等性原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促进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显然,这一原则集中地体现了上述的基本立场,即数学教育应使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人在数学上达到高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课程标准(2000)》提出,平等性是与高标准直接相关的.另外,针对美国的现实情况,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应当努力消除以下的不平等现象,即女性、少数民族和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数学教育.文中指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就在于:第一,应当改变不正确的传统观念,相信一切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第二,应对这些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第二,关于课程的原则.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突出重要的和有意义的数学,并设计出协调的和综合的数学课程.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学是重要的呢?对此《课程标准(2000)》提出了这样几条标准:第一,从数学本身看;第二,从数学在数学以外的应用看;第三,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即相关的题材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能使他们更为清楚地认识数学的意义.另外,所谓课程的协调性和综合性则分别是指,课程中的各个部分应密切相关,而不应是互不相干的;整个课程应在各个对立环节之间实现较好的平衡,即如程序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的平衡,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本质和应用,等等.第三,关于教学的原则.这主要是指数学教学设计的实施依赖于有能力的教师.作为这一原则的具体阐述,《课程标准(2000)》突出地强调了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如教师应当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决定具体的教学任务,并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堂讨论,等等.特殊地,这种关于教学活动创造性的明确肯定,显然也就与对于《课程标准(1989)》的以下批评构成了直接的对立:《课程标准(1989)》过分地强调了某些教学形式(如小组学习等),而未能给教师留下充分的自主权.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课程标准(2000)》提出,教师应善于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及已有的实践作出自觉的分析与反思;另外,有关方面也应为教师在业务上的不断提高提供更大的帮助.第四,关于学习的原则.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使学生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显然,这一原则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即数学学习是与理解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另外,就理解而言,《课程标准(2000)》提出,这既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即主要是一个整合(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继承的行为,也即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者逐步成为了数学共同体的一员.容易看出,以上的观点即是建构主义(特别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直接反映.《课程标准(2000)》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数学学习未必是一件乐事,也需要艰苦的工作,后者又以全身心的投入为必要的前提.应当指出后一观点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因为,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也是前些年的数学实践的暴露出来的一个错误倾向.《课程标准(2000)》还提出了这样的目标:数学教学应当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即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第五,关于评估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包括评估以指导、强化和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课程标准(2000)》指出,以下两点可以被看成评估工作的实际出发点:对什么进行评估?为什么要进行评估?另外,为了作好评估,我们则应注意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并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仔细的分析.因为,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存在有多种不同的评估方法,如选择性问题、建构性问题、非常规性问题、课题研究、观察、谈话和学习日记等,而且,这些方法又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另外,就所获得的信息的分析而言,我们则又应当特别注意结论的一致性.最后,《课程标准(2000)》指出,适当的评估不仅对于改进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承担起责任,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第六,技术性原则.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他们进入技术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做好准备.事实上,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即可说是最为清楚地表明了社会进步的迅速性.例如,在今天,对于大多数美国学生来说,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更已出现了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这样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显然,面对这样的现实,明确地提出“数学教学应当为学生们进入技术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做好准备”不仅十分恰当,而且也是完全必要的.另外,就现代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而言,一个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不仅应当清楚地认识现代技术为数学教学所提供的新的前景,如学生能够积极地去从事数学的探索,并真正从事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分析,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领会数学的意义;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种应用所可能造成的消极后果,如若只是满足于观察和实验就可能使学生认识不到证明的必要性,对于计算器的依赖则又可能极大地削弱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课程标准(2000)》提出,我们应当区分对于现代技术“好的应用”和“坏的应用”.显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三、活动的标准如前所述,《课程标准(2000)》中给出了两类不同的标准,即所谓“内容的标准”和“活动的标准”.两者的区别可以大致描述如下:前者具体指明了什么是学生应当知道的,后者则是指明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途径,特别是,如何才能达到或加强数学的理解;另外,从更深入的层次看,这里的“活动的标准”又是与通常所说的“数学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直接相联系的.由于“内容的标准”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以下我们就着重对《课程标准(2000)》中所给出的5个“活动的标准”(标准6~标准10)作以介绍.标准6.问题解决.这是指,我们应帮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数学知识;养成表述、抽象、一般化这样的思维习惯;能应用多种解题策略解决问题;并能对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作出调节和反思.《课程标准(2000)》指出,问题解决不仅关系到了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即应努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即可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新的知识.显然,从后一角度去分析,以下就是一个不适当的看法,即认为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足够的知识”时,才可以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另外,突出数学的思维习惯,则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种认识,即我们不能满足于解答的获得,而应积极地去从事进一步的工作,如对结论加以推广,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等等.应当指出,这事实上就代表了对于“问题解决”这一始于80年代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自觉反思(可参见另文《关于大众数学的反思》,《数学教育学报》,1994年第5期).标准7.推理与证明.这是指,我们应帮助学生认识到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分;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对此进行考察;逐步学会数学论证和证明,并能对各种论证和证明的方法作出适当的选择和应用.一般地说,以下即是这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思想,即推理和证明应被看成数学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而并非是一个外加的部分,特别地,这即是达到真正理解的重要一环.因而,对于推理和证明的学习就贯穿于全部的学习过程之中.其次,我们又应看到推理与证明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其中必然包含着由简单到复杂,由非形式到形式化的发展过程;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发展这方面的才能,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在于,教师应当努力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其中,大胆表述和积极的批评能得到大力的提倡.标准8.交流.这是指,我们应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数学思想进行组织和澄清;并能清楚地、前后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能通过对其他人的思维和策略的考察扩展自己的数学知识,并能学会使用精确的数学语言.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标准事实上包括了两个方面,即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以及学会数学地交流.特殊地,对自己的数学思想进行组织和澄清即可被看成交流的第一步,而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交流对于数学学习的特殊意义,因为,组织和澄清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从而不仅会导致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会促使学生对先前的思想作出必要的修正与改进.另外,对其他人的思维和策略进行考察无疑有助于学生学会批判地思维,而且,从更深入的层次看,这更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数学是一种群体的活动.值得指出的是,《课程标准(2000)》对“数学地写”(与“数学地谈论”一样,这也是数学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标准9.联系.这是指,我们应当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数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并能对此加以应用;理解数学思想如何彼此相关从而构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并能在数学以外的情景中辨认、学习和应用数学.由此可见,所说的联系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数学内部的联系与数学与数学以外的联系.就前者而言,一个核心的思想就在于,我们应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是一个整体,而这事实上也就应当被看成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就数学的学习而言,知识的相关性则又明显地表现于以下的事实,即已有的知识为新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新的学习则不仅加深了已有的认识,并构成了已有知识的一种推广和发展.《课程标准(2000)》强调指出,我们应当善于利用数学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和解决问题.标准10.表述.这是指,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创造和应用适当的表述以对数学思想进行组织、记录和交流;逐步掌握各种表述方法,从而能有目的地、熟练地、恰当地加以应用;能利用表述对物理的、社会的和数学的现象作出模型和解释.《课程标准(2000)》指出,表述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交流和应用,特别是,就数学模型的建构而言,这不仅是“数学化”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了数学是“模式的科学”这样一个本质特性.另外,这方面的一个基本事实就在于:同一数学对象或关系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函数关系的公式表示法、图象表示法和表格表示法),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目的或场合,从而,我们就应注意帮助学生作到对各种表述方法的恰当和熟练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