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材料
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资料
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资料(总2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精品文档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随着先进仪器的普及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国的检验医学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加强检验科管理是进一步提高我国检验医学水平的首要问题,全面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检验科管理的需要,也是实际的需要。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对于检验科来说,主要工作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其最终成果主要是体现在检测报告上。
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化验报告,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与认可,是检验科学建设的核心问题。
为了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报告的质量要求,仅仅靠对实验标本本身的控制是不够的。
因为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诸如,医护人员对项目的了解,标本采取过程各环节控制仪器设备、仪器设施是符合实验要求,量质溯源,样品管理,检验方法,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为了保证实验报告的质量,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控制范围应涉及标本检验的全过程,也就是以体系的概念去分析、研究上述质量形成中各项要素(包括直接的与间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接的因素)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整体优化的要求处理好各项质量活动的协调和配合。
实验室必须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规律,及时分析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注意解决在内外环境变化时体系的适应性问题,使质量体系有效的运行。
换言之,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个体系,使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使检验结果始终保持可靠。
质量体系的构成按照质量体系的概念,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四部分组成。
1、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及相互关系。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实验室职工的分工协作关系,目的是为了实现质量方针、目标、内涵是实验室职工在职、责、权方面的结构系统。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针的指导下,制定具体、可衡量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
进行实验室质量策划
识别和评估实验室的质量需求,包括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制定并实施实验室质量计划,明确实现质量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编写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
质量手册
详细描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包 括组织结构、职责、程序、标准等内容。
案例二
• 背景介绍:某企业实验室主要承担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 制任务。为了确保新产品能够顺利地投入市场并获得良好的 口碑,该实验室开始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案例二
实践经验分享
1.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从样品采集、检测方法确定、数据记录 与分析到结果评估,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质量控制流程。
管理职责
质量方针和目标
制定明确、科学的质量方针和 目标,为实验室各项工作提供
指导和方向。
质量手册
编制详细的质量手册,包括质量 管理体系的范围、程序、流程图 等,确保实验室人员对质量管理 体系有统一的理解和遵循。
责任与权限
明确实验室各部门、人员的责任与 权限,确保在质量管理体系下,各 项工作有人负责、有章可循。
要点二
纠正措施
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问 题再次发生。
预防措施的实施与改进效果的验证
预防措施
根据经验教训和风险评估,制定预防措施 并严格执行,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
改进效果验证
定期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确保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并符合预期目标。
05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常 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系统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不 仅关注单个实验或检测项目的质 量控制,还关注实验室内各项工 作的系统性协调和配合。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PPT课件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具体 的改进措施和计划,明确责任人 和完成时限。
总结经验教训
对评估和改进工作进行总结,提 炼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 参考和借鉴。
THANKS
感谢观看
国内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实验室质量控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实验 室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了对 实验室环境、设备、试剂、人员等各方面的管理和 控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外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
国外实验室在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普遍 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理念和技术手段,建立了完善 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国外实验室还注重对检测 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 术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文字表达清晰、图表规范、逻辑严谨。
审核流程的设置
建立多级审核制度,确保结果报告的质量符合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实验室质量评估与改进
Chapter
内部质量评估机制建立
设立内部质量评估小组
由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等成员组成,负责定期 开展内部质量评估工作。
制定评估标准和程序
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 和程序,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05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优化
Chapter
实验方法选择及验证
实验方法的重要性
01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方法验证的步骤
02
包括预实验、方法比对、参数优化等,确保所选方法符合实验
要求。
方法验证的评价指标
实验室ISO17025培训教材_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新增内容
增加ISO17025条款: 6.2.3 实验室应确保人员具备其负责的实验室活动的能 力,以及评估偏离影响程度的能力 6.2.5 实验室应有以下活动的程序,并保存相关记录: a) 确定能力要求; b) 人员选择; c) 人员培训; d) 人员监督; e) 人员授权; f) 人员能力监控。
3
新增内容
增加ISO17025条款: 1)4.1.2 实验室管理层应作出公正性承诺; 2)最高管理者改为管理层
260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RB/T 214
4.2.3 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 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 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质量 负责人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 得到实施和保持;应指定关键 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RB/T 214
4.3.3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 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 时或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 测结果时,应监测、控制 和记录环境条件,当环境 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 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 功
保持一致 2 6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RB/T 214
4.4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 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
4.4设备设施
RB/T 214
4.3.2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 其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 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在 固定场听以外进行检验检 测或抽样时.应提出相应的 控制要求.以确保环境条件 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 术规范的要求
保持一致 2 5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3.3 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 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 或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结 果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 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不利 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 止检验检测活动。
4.2.2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定全权负责 的管理层,管理层应履行其对管理体 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1)对公正性做出承诺; 2)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 3)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4)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5)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人检验检测 的全过程; 6)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7)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顶期结果; 8)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 求; 9)提升客户满意度; 10)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1 和分
临床实验室管理技术培训PPT质量控制与风险评估
仪器设备保养
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定期 保养,包括更换易损件、 调整参数等,确保设备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试剂、耗材采购、验收和存储管理
采购管理
存储管理
建立试剂、耗材的采购管理制度,包 括供应商选择、采购计划制定、采购 订单审批等,确保采购的试剂、耗材 符合实验要求。
建立试剂、耗材的存储管理制度,包 括分类存放、标识清晰、定期盘点等 ,确保试剂、耗材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
标准化建设推进 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提高实 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 战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技术更新迅速
临床实验室技术日新月异,管理技术培训PPT内容需不断更新以 适应新技术应用。
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存在漏洞,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进而影响患者诊疗。
针对反馈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
因。
整改措施
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 的整改措施,如技术培训、设备 更新、流程优化等,确保问题得
到有效解决。
持续改进在外部质量评价中体现
跟踪整改效果
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 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根本
解决。
持续改进实施
按照改进计划的要求,逐步实 施改进措施,提高实验室的技 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
02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
常规实验操作规范与标准化流程
实验操作规范
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南,包括 实验准备、操作步骤、结果记录 等,确保实验人员能够准确、规
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标准化流程
建立实验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包括 实验前准备、实验过程监控、实验 后清理等,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可 重复性。
iso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认证准备哪些材料
ISO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认证准备哪些材料ISO/IEC 17025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实验室能力认可标准,它为实验室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要求。
实验室希望获得ISO17025认证,需要准备一系列文件和材料来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和符合性。
以下是ISO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认证所需的一些重要材料。
1.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基础文件,它描述了实验室执行工作的整体框架。
质量手册应该包含实验室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工作程序和流程等信息,以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符合ISO17025标准的要求。
2. 管理体系文件ISO17025认证要求实验室具备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文件。
这些文件包括工作程序、标准操作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保留程序、纠正措施程序、内审程序、不符合控制程序等。
这些文件将被用于指导实验室的运作,并确保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性和一致性。
3. 岗位职责描述岗位职责描述清晰地定义了实验室中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责任。
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应该与管理体系的要求相对应,并确保实验室的工作流程能够顺畅进行。
4. 样品管理文件样品管理是实验室操作中的核心环节,因此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样品管理文件。
这些文件包括样品收集、标识、存储、处理和销毁等方面的规定。
样品管理文件应确保在样品流程中不会发生混淆或损坏,并且可以对样品进行有效跟踪。
5. 校准和检验文件ISO17025认证要求实验室对其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
因此,实验室需要准备与校准和检验相关的文件,包括校准程序、检验程序、校准记录和检验报告等。
这些文件记录了校准和检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确保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6. 数据管理文件数据管理在实验室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需要准备一套数据管理文件,包括数据采集、记录、存储、分析和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文件确保实验室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测试数据,以及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7. 内部审核文件内部审核是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环节,它帮助实验室评估和改进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浅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摘要: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即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和运作中的质量体系,前者即通常所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后者才是真正对实验室管理发挥作用的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首先分析了质量体系对实验室的重要意义,而后阐述了怎样贯彻质量体系的若干措施、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以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正在按cnal / ac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把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 cnal )认可作为实验室的重要工作目标。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1.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检测实验室申请实验室认可和接受外部评审的前提条件认可是“权威机构对某一组织或个人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做出正式承认的程序”。
实验室认可是由经过授权的认可机构对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按照约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告以正式承认其能力的活动。
1.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迅速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在市场经济中,检测实验室是为政府机构、社团组织和贸易双方提供检测服务的技术组织一方面,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检测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成为测实验室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关于产品质量的诉讼逐步增多,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成为划分责任的重要依据,因而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室的公正性越来越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检测实验室为了保证向用户提供的检测服务具备料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并施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1.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扩大知名度、增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实验室认可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能力进行评价和正式承认的制度。
检测实验室获得认可后,可在认可的业务范围内使用“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标志”,该标志表明实验室具备了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检测服务的技术能力;同时获得了与cnal 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有机会参与国际间实验室认可双边、多边合作,从而得到更广泛的承认。
化学实验室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化学实验室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关键信息项1、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明确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界定质量管理体系所涵盖的实验活动和服务范围2、组织结构与职责实验室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分工3、人员管理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计划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4、设备与设施管理实验设备的选型、采购与验收标准设备的维护、校准和期间核查计划实验室设施的环境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5、实验方法与标准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标准的清单实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程序标准物质的管理和使用规定6、样品管理样品的采集、接收、标识、保存和处置程序样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流程7、数据与记录管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报告要求记录的格式、内容和保存期限8、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外部质量评估和能力验证的参与要求不符合项的识别、评估和纠正措施9、风险管理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方法风险应对策略和应急预案10、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审计划基于反馈和数据分析的改进措施1、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11 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化学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提高实验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和相关法规的要求,持续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111 数据准确性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措施和数据审核机制,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和偏差。
112 可靠性采用经过验证和确认的实验方法、标准物质和设备,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13 可重复性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和记录要求,使得相同的实验在不同时间和由不同人员操作时能够得到一致的结果。
12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涵盖实验室的所有化学实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常规分析、研究开发、质量检测等。
同时,包括对实验设备、试剂、样品、人员、数据和记录等方面的管理。
2、组织结构与职责21 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负有全面责任。
实验室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技术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其目的是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安全性和质量。
实验室技术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室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实验室内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试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等。
2. 实验室设备管理:规定实验室设备的购置、验收、安装、维护和保养等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实验材料和试剂管理:强调实验材料和试剂的规范采购、存储、使用和处置,防止交叉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实验室环境、安全设施、防火防爆、危险废物处理、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等,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实验室工作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质量管理体系通常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标准,如ISO 9001。
其主要内容包括:1. 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确定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实验室工作中。
2. 质量管理程序和文件:建立、实施和维护适当的质量管理程序和文件,包括实验方法的验证与确认、实验记录的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
3.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及时纠正和预防问题。
4. 外部审核和认证:申请并接受外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以证明实验室工作符合相关的国际和国家标准。
实验室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相辅相成,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保证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实验室需求,合理配置人力、物 力和财力资源,确保实验室具备必要 的检测能力。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的 职责和权限,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 进行。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文件化管理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等,确保实验室人员按照
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人员培训
记录管理
建立完善的记录管理制度,包括记 录的分类、保存、查阅和销毁等, 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人员培训与资质
培训计划
制定针对不同岗位和人员的培训计划 ,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继续教 育等。
资质要求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质要求,包括学 历、经验、技能和证书等,以确保人 员具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设备与设施管理
01
02
03
设备采购与验收
制定设备采购和验收程序, 以确保设备符合实验室的 要求和标准。
设备维护与校准
建立设备维护和校准制度, 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设施与环境控制
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 建立设施和环境控制制度, 以确保实验室的环境符合 工作要求。
检测方法与程序
检测方法选择
成熟阶段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ISO 15189等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成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02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组织结构与职责
组织结构
明确实验室的组织架构,包括各 个部门和岗位的设置,以及各部 门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职责分配
纠正与预防措施
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的 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CNASCL01培训课件
VS
设备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 采购、使用、维护和报废等,以确保设备 的正常运转和准确使用。同时,实验室应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以确保设备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方法的选择
1 2
基于检测目的选择方法
根据实验室的检测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考虑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记录保存
内审和管理评审过程中应形成相应的记录,包括审核记录、评审记录、会议记录等。记录应清晰、完整、易于 查阅。
改进措施
根据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改进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 和可验证性,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原因分析
对于不符合检测工作,实验室应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问题所在, 并提出改进措施。
纠正措施实施
实验室应针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如重 新培训人员、维修设备等,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09
内审和管理评审
内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确定内审范围和时间
根据实验室的业务需求和检测项目,制定内审计划,包括审核范 围、审核时间、审核人员等。
CNAS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 确认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条件 ;
评审结果
评审员根据评估结果,向实验 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提交申请
实验室向CNAS提交申请,包 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管理体 系文件等;
现场评审
CNAS派遣评审员对实验室进 行现场评审,评估实验室的技 术能力和管理体系;
批准认可
CNAS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 否给予实验室认可。
CNAS-CL01标准的制定和发展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资料、设备管理培训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资料、设备管理培训一、资料管理技术资料管理1、目的对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控制,以保证文件、实验数据及相关资料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和其它技术资料。
3、职责实验室负责技术文件的管理。
人事行政部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
各有关部门参与和协助文件的控制活动。
4、工作程序1)、各种技术文件和相关实验资料由实验室资料员负责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归档保管、利用。
2)、实验室资料员应严格遵守技术资料保密制度3)、随时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规范的使用期限、更新动向和执行日期,做出及时的调整,以维护实验室技术资料的有效性、权威性。
5、相关文件《技术资料管理规定》1.各种技术资料、文件由实验室资料员负责登记、归档、使用、保管。
2.实验室经理负责对试验数据进行控制,以保证试验数据及资料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 凡实验室的试验项目均应按类分别建立台帐,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的格式纸或表格,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删除。
4.试验原始记录是评定分析试验结果的重要依据,试验员要如实填写,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全部试验数据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要有两人以上参加试验,试验报告填写完毕后,试验人员在“试验人”一栏签名。
5.原始记录填写及更改要求:5.1、必须记录在经审批符合实验室规定的记录表格中,不得临时用其它纸张替代,应在检验活动中及时记录,不允许追记可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不得用铅笔填写。
5.2、原始记录允许更改,但只能由原记录者进行更改,更改时应先用删除线将被修改的内容划去(删除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划一斜杠),然后在其右上角写上完整的正确的内容,如5.32 5.25,再在斜杠上加盖个人红色印章或签名给予确认。
6.校核人必须是在本试验项目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职称的技术人员。
校核人对试验报告校核后,证实准确无误后,在“校核”一栏签字,如发现有误,应通知试验人纠正或重新试验。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准确、可靠和安全数据的关键因素。
这不仅涉及到实验室的日常运作,还关乎实验室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本文将探讨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原则、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可以降低误差,提高数据质量,为科研、临床或工业等领域提供准确依据。
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素1、人员培训和管理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运作的核心。
他们的技能、经验和培训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应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2、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的状态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保养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对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护也应进行详细记录。
3、实验材料管理实验材料的质量是实验结果的基础。
实验室应严格控制实验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实验材料的消耗和废弃也应进行详细记录。
4、实验过程控制实验过程是质量控制的核心。
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和误差。
5、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数据的存储和共享也应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
三、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1、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计划实验室应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计划,包括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材料管理、实验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质量管理计划。
QC实验室管理(上)
4
QC的人员要求
组织架构 质量控制部负责人必须由具有相应的资格和经验的人员担仸,可以根
据生产规模设立一个或几个化验室,例如微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 原辅料实验室、包材实验室等。 资质要求 负责质量检验的人员应受过适当教育,幵经与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 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质量控制实验室所有人员的职责应当书面规定。
(2)留样的包装形式应不药品市售包装形式相同,原料药的留样如 丌采用市售包装形式的,可采用模拟包装。
(3)每批药品的留样数量一般应至少能确保按照注册批准的质量标 准完成二次全检(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等除外)。
(4)如果丌影响留样的包装完整性,保存期间内应至少每年对留样 迚行一次目检观察,如有异常,应迚行彻底调查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施。
取样范围
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需要取样迚行质量检查,这里所指的取 样操作主要是以下生产阶殌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包括辅料、活性成分和包装材料) 中间产品 中间过程控制的取样 成品(包括留样的取样)
10
取样
取样的人员要求
• 选择取样人员时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 • 良好的视力和对颜色分辨、识别的能力 • 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可靠的质量判断和评估(例如检查要取样物
实验室质量管理
02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
文件和记录控制
制定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 质量管理的方向和要求。
建立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确保质量 管理体系的文件和记录完整、准确、 易于追溯。
组织结构和职责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的 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 施。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制定计划
01
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质量监督与评估计划,明确监督与评估的
对象、时间、方法等。
实施监督与评估
02
按照计划进行质量监督与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
施。
定期总结
03
实验室应定期对质量监督与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问题原因
及改进效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05
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改进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挑战与问题
样品管理
建立样品管理程序,确保样品的标识 、流转、保存和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进行确认和 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设备和设施管理
建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确保设备 和设施的维护、校准和使用符合规范 要求。
人员培训和能力评估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和能力评估, 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能 够胜任各自的工作岗位。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控制样本的稳定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验证等。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可以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从而避免 因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差异而产生误判。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方法
检验科常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检验科常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在检验科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
本文将针对检验科常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进行论述,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策略。
一、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满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实验室的信誉度和客户信任度,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1. 制定质量管理政策在建设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之前,首先需要制定一份质量管理政策。
这份政策应该明确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同时规定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制定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核心文件,其中应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质量保证措施等信息。
质量手册应该与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确保清晰明了,并能够为实验室的成员提供指导和依据。
3. 编制标准操作程序标准操作程序包括实验室中各项操作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通过编制标准操作程序,可以确保实验室的操作流程标准化,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4. 进行员工培训实验室的员工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实验室应该进行系统的培训活动,包括实验室操作技能、质量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5. 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一种常见的质量管理工具,通过对实验室的各项活动进行审核,可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内部审核应该定期进行,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6. 进行外部评审外部评审是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独立评价活动,通常由认证机构或专业机构进行。
通过外部评审,可以确认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并向其他利益相关方展示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三、常见的质量管理工具和策略1. 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它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阶段。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材料范文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材料范文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原则、要求及其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内容涵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实验室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认证、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等方面。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实验室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认证、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
具体内容如下:1.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原则2.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标准3.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和管理2. 实验室管理中的质量控制1.实验室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工具2.实验室管理中的数据质量控制3.实验室管理中的实验质量控制3. 实验室内部质量认证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2.实验室内部质量认证的方法和程序3.实验室内部质量认证的评估和改进4.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1.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2.实验室环保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3.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5.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处理2.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风险与机遇评估3.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原则、要求及其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2.掌握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实验室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3.熟悉实验室内部质量认证的方法和程序,能够有效地利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改进实验室管理水平。
4.了解实验室安全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能够建立和实施实验室的安全、环保和危废管理体系。
5.掌握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实验室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课程教材本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本书: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指南》2.《环境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3.《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指南》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如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等。
生物安全培训--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
7 . 4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 . 4 . 1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7 . 4 . 1 . 1 在安全管理手册中应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安全管 理的方针应简明扼要,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实验室遵守国家以及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承诺; b )实验室遵守良好职业规范、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 c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宗旨。 7 . 4 . 1 . 2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应包括实验室的工作范围、对管理活动和 技术活动制定的安全指标,应明确、可考核。 7 . 4 . 1 . 3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并根据实验室活动的 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定期评审安全管理目标和制定监督检查计划。 7 , 4 . 2 安全管理手册 7 . 4 . 2 . 1 应对组织结构、人员岗位及职责、安全及安保要求、安全管理体 系、体系文件架构等进行规定和描述。安全要求不能低于国家和地方的相 关规定及标准的要求。 7 . 4 . 2 . 2 应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包括保证其所管人员遵守安 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贵任。
要
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 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
性
----
设施、设备、材料进行检查、维护更新,以确
和
条 例
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重
中 的
要 性
法 规 要
• 第三十二条 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 第一责任人。
求
一
• 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
建
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
• 7 . 4 . 5 安全手册 7 . 4 . 5 . 1 应以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依据,制定实验室安全手册(快速阅读 文件);应要求所有员工阅读安全手册并在工作区随时可供使用;安全手 册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紧急电话、联系人; b )实验室平面图、紧急出口、撤离路线; c )实验室标识系统; d )生物危险; e )化学品安全; f )辐射; g )机械安全; h )电气安全; 诊低温、高热; j )消防; k )个体防护; D 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m )事件、事故处理的规定和程序; n )从工作区撤离的规定和程序。 7 . 4 . 5 . 2 安全手册应简明、易懂、易读,实验室管理层应至少每年对安全 手册评审和更新.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专题培训课件全
职责任务作用
实验室领导(包括最高领导者和领导层成员) 1战略策划
是实验室的领导核心和决策者。实验室 2实现承诺
建立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科 3营造环境
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高产品的和服务 的质量,进而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 力,取得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保证 实验室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4识别过程 5规定职责 6提供支持
目录
第一节 管理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第二节 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 第三节 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第一节 管理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一、管理体系的含义
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实验室管理体系——把影响检测/校准质量的所有要素综
合在一起,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形成 集中统一、步调一致、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使总体的作 用往往大于各分系统作用之和。
1)设置与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部门; 2)确立综合协调部门; 3)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及相应关系; 4)配备开展工作所需的资源。
由于实验室的性质、 检验对象、规模不 同,必须根据自身 的具体情况进行设 计。
2. 职责
规定实验室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岗位
责任,在管理体系和工作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责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系文件通 过试运行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全体职工应将 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如实反映给有 关部门,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c)将体系试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体系设 计不周、项目不全等进行协调、改进。
(d)加强信息管理,不仅是体系试运行本身的 需要,也是保证试运行成功的关键。所有与质 量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应按体系文件要求,做好 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反馈、处理和 归档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品检验机构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制定木认定条件。
第二条木认定条件适用于依据《食品安全法》开展食品检验活动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第三条木认定条件规定食品检验机构在组织机构.检验能力、质量管理、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等方面应当达到的要求。
第四条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机构应当能够保证检验活动的独立、诚信和公正性,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本认定条件的要求。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注册)或相对独立的检验机构,能够承担法律责任。
第六条非独立法人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由其法人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员负责并承担责任。
第七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使用正式聘用的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只能在一个食品检验机构中执业。
食品检验机构不得聘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
第八条开展动物试验的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取得省级以上实验动物管理部门颁发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书》;自产自用动物的检验机构必须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O 第三章检验能力第九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具备下列一项或多项检验能力:(一)能对某类或多类食品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包括物理.化学与全部微生物项目,也包括对食品中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的检验;(二)能对某类或多类食品添加剂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包括物理、化学与全部微生物项目;(三)能对某类或多类食品相关产品的食品安全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B 进行检验,包括物理、化学与全部微生物项目;(四)能对食品中污染物.农药残留、曽药残留等通用类食品安全标准或相关规定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五)能对食品安全事故致病因子进行鉴定;(六)能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行政许可进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七)能开展《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其他检验活动。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按照《食品检验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实施与其所开展的检验活动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一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针对所开展的检验活动,制定相应的检验责任追究制度、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预案等。
第十二条承担政府委托监督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等任务的食品检验机构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第五章人员第十三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具备与其所开展的检验活动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
第十四条检验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应当熟悉《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原理,掌握检验操作技能、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知识、计量和数据处理知识等。
检验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应当接受《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 质量管理和有关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并持有培训考核合格从事动物试验的检验人员应当取得《动物实验从业人员岗位 证书》;从事特殊检验项目(辐射、基因检测)的人员应当符合相关法 律法规的规定要求。
第十七条从事食品检验活动的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检验人员中具有中 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人员的比例应当不少于30%。
第十八条食品检验机构技术管理人员应当熟悉业务,具有相关专业的 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从事食品检验相关工作3年 以上。
第六章设施和环境 第十九条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具备固定的检验工作场所以及专用于食 品检验活动所需的冷藏和冷冻、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传输设施和设备 等工作条件。
第二十条 食品检验机构的基木设施和工作环境应当满足检验方法、仪 器设备正常运转、技术档案贮存、样品制备和贮存、防止交叉污染、保 证人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第十五条 法律法规、证明。
第十六条实验区应当与非实验区分离。
对互有影响的相邻区域应当有效隔离,明示需要控制的区域范围。
第二十一条微生物实验室应当配备生物安全柜,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应当依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第二十二条开展动物实验的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有温度、湿度.通风及照明控制等环境监控设施;(二)有独立实验动物检疫室;(三)有与开展动物实验项目相适应的消毒灭菌设施;(四)有收集和卫生放a动物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的设施;(五)有用于分离饲养不同种系及不同实验项B动物、隔离患病动物等所需的独立空间;(六)开展挥发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或微生物等特殊动物实验的食品检验机构应当配备特殊动物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包括换气及排污系统),并与常规动物实验室完全分隔。
第二十三条毒理实验室应当配备符合环保要求的用于阳性对照物的贮存和处理的设施。
开展体外毒理学检验的实验室应当有足够的独立空间分别进行微生物和细胞的遗传毒性实验,且符合国家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要求。
第二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有防止原始数据记录与报告损坏、变质和丢失的措施。
如运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或自动设备系统对检测数据.信息资料进行釆集、处理、分析、记录、报告或存贮时,应当有保障其安全性.完整性的措施,并符合《食品检验工作规范》的要求。
第七章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第二十五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配备满足所开展的检验活动必需的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装置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或标准菌(毒)种等。
第二十六条食品检验机构使用仪器设备(包括软件)、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或标准菌(毒)种等有专人管理,满足溯源要求。
第八章附第二十七条本认定条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的认定条件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木认定条件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食品检验工作规范》第一条为规范食品检验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木规范适用于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有关规定开展的食品检验活动。
第三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符合《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规定通过资质认定后,在批准的检验能力范围内,按本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检验活动。
第四条食品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应当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准确,不得出具虚假或者不实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报告。
第五条食品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应当独立于食品检验活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应当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防止商业贿赂,保证检验活动的独立性、诚信和公正性。
第六条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障实验室安全。
第八条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的安排,完成相应的检验任务。
第九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和实施与检验活动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第十一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配备与食品检验能力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聘用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建立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档案。
食品检验机构不得聘用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第十二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具有与检验能力相适应的实验场所、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及环境条件。
第十三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保证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标准菌(毒)种的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标准菌(毒)种档案。
第十五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对影响检验结果的标准物质.试剂和消耗材料等供应品进行验收和记录,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列出合格供应商名单。
第十六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委托方的要求进行样品釆集、流转、处置等,并保存相关记录。
样品数量应当满足检验、复检工作的需要。
第十七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对其所使用的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验证,保存相关记录。
第十八条食品检验机构在建立和使用食品检验非标准方法时,应当制定并符合相应程序,对其可靠性负责。
第十九条接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委托建立和使用的非标准方法应当交由委托检验的部门进行确认,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提交下述材料:(-)定性检验方法的技术参数包括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选择性、检测限等。
定量检验方法的参数包括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线性.选择性、准确度、重复性.再现性.检测限、定量限、稳定性、不确定度等。
(二)突发食品安全事件调查检验时,可仅提交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度.重复性.选择性.检测限或定量限等确认数据。
第二十条原始记录应当有检验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食品检验报告应当有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标志、食品检验机构公章或经法人授权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授权签字人签名。
第二十一条食品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应当妥善保存至少五年,有特殊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中如同时有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检验项目和未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检验项目时, 应当对未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检验项a予以说明。
第二十三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对检验活动实施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有计划地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釆取纠正和预防等措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检验能力,并保存质量活动记录。
第二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公布检验的收费标准、工作流程和期限、异议处理和投诉程序。
第二十五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在所从事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和毒理学等食品检验领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第二十六条食品检验机构如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应当符合木规范附件的要求。
第二十七条食品检验机构接受食品生产经营者委托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检验,发现含有非食用物质时,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向食品检验机构所在辖区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报告,并保留书面报告的复印件、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
第二十八条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接受其主管部门和资质认定部门的监督管理。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报告工作情况,包括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