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的教案
《看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8a18f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1.png)
《看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 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特点。
2. 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雪》的幻灯片或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雪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景的观察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雪》。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分析课文:(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和示范。
5. 欣赏雪景:(1)学生观察雪景图片或视频,感受雪景的美丽。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观察和表达。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或绘画作品,分享对雪景的感受和想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默写或抽测,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拼写和含义掌握情况。
4. 观察表达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对雪景的观察和表达,评价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看雪》教案
![小学语文《看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2bd80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6.png)
小学语文《看雪》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短篇文学作品。
课文通过描绘雪花纷飞、银装素裹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课文的大意理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写作练习的指导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雪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课文理解: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如: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2 修辞手法分析: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解释。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结果。
第五章:写作练习5.1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雪的感受和经历,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5.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看雪的写作练习。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6.2 生字词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生字词的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看雪》语文教案
![《看雪》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8f8b5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9.png)
《看雪》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生活质量。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描绘雪景的形容词和副词的运用。
(2)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雪景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讨论的道具或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雪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雪景的观察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雪》。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
(2)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5. 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雪景和感受。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师生共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看雪》。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雪景的短文。
2. 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进行观察和欣赏。
(2)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课文《看雪》的内容,交流各自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精品6篇)
![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精品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5038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7.png)
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精品6篇)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1、认读10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看课题质疑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前鼻音。
三、认记生字1、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
2、借助偏旁认记。
四、巩固练习五、扩展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
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6、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板书设计】看橱窗、看雪花看雪、盼、堆雪人想北京、打雪仗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9个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9个字,正确书写6个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师:同学们,秋天过去,冬天到了,你们最盼望什么呢?(学生口答)师:是呀,伴随着冬天的到来,纷纷扬扬的雪花轻轻飘落,地上铺一层厚厚的雪毯,树上挂满了蓬松松、亮晶晶的雪球,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时,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看到你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老师也想分享你们的快乐,告诉老师,大雪过后,你们是怎样玩的?(学生回答)看着这样美丽的雪景,心情怎么样?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雪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1fe73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5.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看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课文,那么大家知道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来看看!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省、店”等10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强烈盼望祖国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台湾岛图片一、谜语导入,融情入境1、出谜面让学生猜谜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干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雪)2、学生猜出谜底后,让他们谈雪,老师提问①你见过雪吧?在哪里看到的?②你玩过雪吗?怎样玩?好玩吗?板书:看雪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要求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课件出示生字,看谁认得快,读的准。
三、再读课文,感悟文意1、共同读课文,注意读通顺,读连贯。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去读,看讲了什么。
3、课件出示行政图,找出台湾和北京的位置。
4、课件出示描写雪景的句子:冬天,天上飘着雪花——5、自读上面的句子,说感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组内练读。
2、小组代表读,同学评议。
同学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篇2【教材分析】《看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爱祖国”专题之第四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课文。
讲的是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做的雪,没有亲眼见看到过雪。
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兴趣。
课文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设计理念】以“激发兴趣,倾情美读,训练表达,升华情感”为主线,训练学生“以读为本,由本逐末”,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将天涯化为咫尺,师生互动,让两岸同胞共同期盼祖国统一。
《看雪》集体备课教案
![《看雪》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f1db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b.png)
《看雪》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的内容;(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备课,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教学方法;(2)采用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运用多媒体展示雪景图片,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的内容;(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3)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的把握;(3)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看雪》的文本;(2)生字词表;(3)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看雪》,了解课文大意;(2)收集有关雪的图片或资料,增强对雪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收集到的雪景图片或资料;(2)提问:你们对雪有什么印象?课文《看雪》描绘了怎样的雪景?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雪》;(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探讨雪景特点:(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体会作者情感:(1)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看雪》,巩固生字词;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幅雪景画;3. 写一篇关于《看雪》的读后感,交流分享。
小学语文《看雪》教案
![小学语文《看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58d0e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5.png)
小学语文《看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雪景的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绘方法,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2)学会珍惜与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描绘方法,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
4. 朗读录音(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雪景,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景的认知和印象。
(3)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举例运用生字词,巩固记忆。
(3)学生相互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4. 想象与表达(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心目中的雪景。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互相启发。
(3)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描绘方法,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用课文中的描绘方法,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3.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篇小短文,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7ac9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0.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看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西湖美景,反复诵读课文,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热情。
3.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杭州西湖风光图片。
第一组:(春夏秋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配乐朗诵: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末清初文学家。
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齐读课文,师生互助完成朗读节奏的划分;(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对文句、内容等大胆提出质疑。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e316f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f.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老师说:“小时候,在我的故乡。
”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孩子们问。
老师说:“不算太远。
”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教案【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
收集台湾风景名胜的资料。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及音乐片段。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2、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
不过因为各种原因,直到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
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台湾人民远离祖国妈妈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3、课件出示“我会读”:台湾省、商店、橱窗、指了指、接着讲故事、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自编短文巩固识字。
在省城长途汽车站的对面,有一家新开张的金店。
金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样品。
金店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
妈妈看到玻璃柜里的一条银色的项链,便指着这条项链,问营业员多少钱。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5d8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9.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采用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课文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讨论字词含义。
4.课文理解与分析(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理解课文情感。
5.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点评各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6.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雪景,写一篇小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与分析、角色扮演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通过合作、分享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看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be584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0.png)
《看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雪景的想象和兴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内容,感受雪景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想象和描绘。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看雪》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思维导图模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雪景的美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色。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景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课文的结构。
5. 情感体验与表达:(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者对雪景的情感表达。
(2)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绘画,表达对雪景的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雪景”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雪景的图片或资料,进行比较和欣赏。
(2)邀请家人或朋友分享他们对雪景的感受和经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以及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看雪》教学设计窦桂梅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看雪》教学设计窦桂梅](https://img.taocdn.com/s3/m/f69fe0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5.png)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看雪》教学设计-窦桂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雪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的印象和经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总结。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作者是如何描述雪的?他们感受到了什么?4. 想象与创作:(1)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他们心中的雪景。
(2)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分享给大家。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
六、教学评估:1. 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创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通过学生讨论、分享和作业展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七、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
《看雪》教学教案分析
![《看雪》教学教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f659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0f.png)
《看雪》教学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词和短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的印象和感受。
2. 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示范。
4. 课文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
(2)教师总结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雪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有何变化?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何保持和发扬?六、教学评价:1. 课文理解测试:通过选择题或填空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口语表达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写作技能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短文,评价他们的写作技能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看雪》教学设计3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看雪》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bbb505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8.png)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看雪》教学设计2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12课《看雪》的生字新词和1、2自然段。
知道了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台湾的小朋友只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
那洁白美丽的雪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二、新课看着这么美的雪景,台湾的小朋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311自然段,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这个问题,读完以后再把台湾小朋友们说的话划下来,多读几遍。
(自由)1、小朋友们找到了吗?找到的小朋友请举手?谁来读读自己画的句子?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找了这4个句子?1/ 82、请4个小朋友来读读这4个句子,其他的小朋友想想这4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1)有疑问的句子叫什么句子?该怎样读?3、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我们把这4个句子放回课文中去,跟同桌一起再把3-11自然段读一读。
(自由)(1)读得真认真,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演台湾的孩子们,我演台湾的老师,当台湾的孩子们看到用棉花做成的假雪景时,他们问老师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师: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我这个问题的,问得好我就会对你微笑着点头。
师:微笑,读出了问话的语气,大家像他那样一起问吧。
(生齐问)(2)(点头微笑)谁接着问第二个句子?师:读得非常正确,流利。
有谁愿意告诉老师,台湾小朋友是带着怎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的?谁再来读第二个问句?---------------------------------------------------------------范文最新推荐------------------------------------------------------师:语气.表情都非常好,请你上来,读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听,大家注意看他的表情。
《看雪》教案
![《看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275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0.png)
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两岸同胞盼望团聚的心情,以及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两岸 一家亲的理念。
2023
PART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REPORTING
教学方法
学效果。
个人成长总结
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 足,思考如何提升个人教学能
力和专业素养。
2023
PART 06
教案设计思路
REPORTING
创新点
情境创设
通过多媒体手段,模拟下雪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 体验。
互动教学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跨学科整合
将语文与美术相结合,让学生描述雪景并创作相关画作,培养综合 能力。
语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 表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作业布置
抄写生词
布置抄写课文中的生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 。
朗读课文
布置朗读课文的作业,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写作练习
布置与雪相关的短文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2023
PART 05
评价与反馈
REPORTING
学生表现评价
教师具备实施该教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
3
学生适应性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该教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认知水平。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看雪》教案
汇报人:
2023-12-30
看雪教案教学设计
![看雪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4d19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c.png)
看雪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雪的美丽和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观察雪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雪的成因和特点2. 雪景的观察和描述3. 雪的运动和游戏4. 雪的文化和习俗5. 雪的环保意义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雪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雪的特点、雪景的描述、雪的运动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雪的运动和游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讲解法:讲解雪的成因、雪的文化和习俗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雪。
四、教学准备:1. 收集雪景图片和视频资料2. 准备雪的运动和游戏器材3. 准备相关文化习俗的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雪景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雪的美丽和魅力。
2. 雪的成因和特点:讲解雪的成因,引导学生了解雪的特点。
3. 雪景的观察和描述:组织学生观察雪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雪景。
4. 雪的运动和游戏:介绍雪的运动和游戏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 雪的文化和习俗:讲解雪的文化和习俗,让学生了解雪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6. 雪的环保意义:讨论雪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7.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雪的认知和体验。
8.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雪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雪地探险,让他们亲身体验雪的乐趣。
2. 邀请当地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雪对环境的影响。
3. 开展雪主题的绘画或写作活动,鼓励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雪的感受。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6篇)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2fdbe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4.png)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6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篇一课前,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了找北京和中国台湾相隔多远,并提出:“你认为从中国台湾到北京容易吗?”学生找到后,说:“是离得比较远,但是,我们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北京到中国台湾乘飞机应该是很快的。
”听了学生天真的回答,我没有否决,只是让学生带着这些想法自己去读课文。
读完之后,大家立刻议论起来了。
围绕着课前的问题,大家谈了许多,谈到了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谈到了自己的理想,谈到了祖国的统一问题。
他们仿佛各个都是大政治家,在谈论祖国的统一问题。
还有的孩子甚至谈到“办迁证”等许多在孩子们看来似乎是高深莫测的问题。
终于停止了口舌之争。
我问孩子们:“你觉得中国台湾小朋友来大陆,来北京容易吗?”(不容易。
)“他们没见过真的雪,你能找找文章中,老师是怎样告诉他们的吗?”学生迅速找到并欢快地读出在严冬中大家在雪中的嬉戏。
“谁还能给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讲讲,下了雪,你会看到什么?”大家讲了许许多多雪中的趣事,当问到他们“快乐”吗?学生一致回答“快乐!”“那,咱们就高高兴兴地来读读冬天的乐趣吧!”“然而中国台湾处在我国最南边(指地图),那里一年四季温度都比较高,大家根本见不到雪,你们说中国台湾小朋友想见真的雪吗?”“想!”“读出孩子急切的心情来。
”可是,他们的老师却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谁来学学老师。
为什么老师要深情地说。
大家一下子抓住了“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团。
从而又一次激荡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此时,让学生进一步讨论: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学生在讨论中坚定了祖国终归会统一的强烈信念,从而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案例反思:兴趣是成才的第一个阶梯,兴趣是迈入科学殿堂的向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
《看雪》的课堂教案设计
![《看雪》的课堂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450b5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a.png)
《看雪》的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特点,以及作者对雪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3)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思维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描述雪景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雪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思维训练。
2. 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雪》2. 多媒体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雪花图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雪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的感受和经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学生梳理思路。
(2)学生讨论课文中描述的雪景特点,以及作者对雪的感受。
5.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想象课文中描绘的雪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雪景”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雪花图片和播放雪的声音,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雪景的感知和体验。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e5cb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c.png)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看雪》教学设计篇一在备课《湖心亭看雪》时总想选择一个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作为综合分析的突破点,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开篇、篇末那些带强烈感情的词语,有一定深度的议论抒情的句子,与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语言点,往往是我们教学问题设置的突破点。
思虑良久还是选择了“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为教学的突破口,设置主问题:“相公痴”中“相公”指谁?何以见得其“痴”?于是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便走近了张岱,了解到张岱的“痴”行和眼中的“痴”景;“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痴似相公者”指谁?他们与张岱一样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再次走近,认识到张岱之“痴”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此时变“走近张岱”为“走进张岱”,张岱自有自己用痴情与旷达酿造的纯美境界,普通人未能及也?!水到渠成,主问题设置卓见成效。
其实,在日常教学中,在“突破点”寻寻觅觅中,在抓住“突破点”设置适度合理有效的主问题反复思量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
看雪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型:赏读课教学方法:读读,说说,议议。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冬季,最浪漫的无疑是下雪,最美丽的无疑是银妆素裹的雪世界,你心中雪景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同去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f95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3.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晶、盆”等9个生字,会写“晶、学”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雪后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雪的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谁来说说雪是什么样子的?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雪的课文——《看雪》。
二、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很好,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三、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2.学习“晶、盆”这两个字,谁来读一读?4.学习“玩、滑、堆、雪”这四个字,谁来示范读一读?四、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中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2.同学们读得很好,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那么高兴?2.课文中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了雪的美?请你画出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课文中的生字。
二、深入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中的比喻句。
2.同学们,你们知道雪为什么像白玉、像棉花吗?3.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雪的美?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雪”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用上比喻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感受到了雪的美,也学会了用比喻句来描绘雪。
2.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态度认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在写作训练环节,同学们能运用比喻句描绘雪的美,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3.不足之处:部分同学在朗读课文时,语气、节奏还需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雪》的教案 《看雪》的教案 杭州市锦园小学朱玲 教学目标 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讲、打、指、接 4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了解词句,感悟雪的趣味, 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课件,师事先板书好台湾的雪北京的雪 学生向家长了解有关台湾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台湾,感知台湾。
大屏幕投影中国地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地图。
1、师在地图上看中国,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报晓的雄鸡,指地图首 都北京是雄鸡的心脏,这两座岛屿就是雄鸡的脚爪,这是大家熟悉的海南 岛,这就是…… 生不约而同地台湾岛。
2、对北京,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那你了解台湾吗?可从风景、物 产水果来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到出示课件对台湾的了解台湾物产丰 富,这与它的气候条件有关。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非常的温暖,很舒服。
台湾这个地方是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不过这样的气候也有遗憾。
有学生喊台湾不会下雪 大屏幕展示课文第一句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4、师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5、师因为很难看到雪,台湾的小朋友们对雪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个关于雪的动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看雪。
请小朋友们拿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走进文本,字斟句酌。
1、师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是 1、把音 读准。
2、把句子读通顺。
生自由朗读。
2、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们等不及了,你们瞧,他们 来了——大屏幕出示 ①我会拼台湾省商店橱窗指着接着讲话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带拼音 的
生自由自主练习。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谁来读读词语?指名生 1 读,翘舌音不太清晰。
师点击翘舌音的生字省、橱、指、仗,出现拼音,你发现了什么?生 1 这些都是翘舌音。
师我们要把翘舌音读得清晰到位。
请生 1 再读全体学生读。
师谁还想想读读这些词语生字?指名生 2 读,银与仗前后鼻韵区别不 清晰。
师点击银、仗,出现拼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 2 银是前鼻韵母,仗是后鼻韵母。
师你再读一读。
生 2 再读全体学生读 3、去掉拼音宝宝,你们还认识他们不? ?我会读橱窗地毯惊奇银装打雪仗深情故乡洁白顺手时候商店指着铺 着披着飘着接着去掉拼音的男生读、女生读 4、词语会读了,那这些生字认识吗? ?我会认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 齐读——开小火车读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生字新词学习得这么棒!现在,老师要考考 小朋友,课文能读通顺吗?
朱老师不是叫小朋友一小节一小节读,而是,我这儿有些句子,如果 你会读,就算读课文过关了,想不想挑战一下呢? 一句一句出示句子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指生 1 读 师你读得很美,你知道这美丽的雪景是怎么来的吗?生是用棉花做成 的。
师原来是这样。
能把两个句子连起来读吗?再指这生读出示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 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指生 2 读 师能给惊奇找个朋友吗?奇怪。
吃惊。
师对,既吃惊又奇怪就是惊奇。
对生 2 你还能惊奇地来问一问吗? 生 2 再读。
师这一回你不但读出了问的语气,还把惊奇也表现出来了,大家一起 像他那样来问一问。
生齐读。
、老师说小时侯,在我的故乡。
生3读 师谁知道,故乡是什么? 师找一找,课文中的老师的故乡在哪儿?北京。
师老师现在在哪儿?生抢着答在台湾。
师如果老师一直生活在北京,北京只是他的家乡,现在老师离开了北 京到台湾去工作、生活,北京才从家乡变成了故乡。
所以正确地说,故乡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从前生活过的地方。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 白。
生4读 师洁白的雪花跟洁白的棉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 儿呢! 生5读 师深情就是感情——感情很深。
师对生 5 请你感情很深地来读一读。
生 5 再读。
师这个句子有点长,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停顿。
示范朗读。
出示句子的停顿 生齐读。
师; 小朋友们在自己的努力下, 能学会生字, 还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三、走进雪中,动静对比。
1、师刚才好几个小朋友读了课文描写雪景的句子,真美。
老师把雪景搬进了我们的教室。
大屏幕展示商店橱窗里的雪景。
生很有兴趣地欣赏。
2、师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幅雪景的段落吗?谁来读一读? 生 1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 美丽的雪景。
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第二段 3、大屏幕配乐展示北京的雪景图片 师谁把这动人的雪景通过朗读来展示一下? 生 2 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 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师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北京的雪。
生齐读课文第九段 4、师大屏幕定格橱窗里的雪景和北京的雪景请小朋友们看看雪景, 读读课文,比较一下橱窗里的雪和北京的雪有什么不一样。
自己看,自己读,自己想。
5、 师你有什么发现, 谁先来说?根据学生的回答, 师随机板书真正、
玩、动、壮丽 6、是啊,台湾的雪和北京的雪就是不一样啊。
请小朋友再仔细读读这几句话,再看看课文插图,想想看什么是雪毯? 什么是银装?生自由读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小结雪花飘啊飘,地上的雪越积越厚,那地上厚 厚的雪就叫做——雪毯。
雪飘落在树上, 就好像给树披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 这就是——银装。
7、谁能为雪花、雪毯、银装找到合适的伙伴呢?课件出示词语搭配 8、这些词语用得多美啊!我们再读读吧。
老师引读冬天,天上地上。
、树上。
,到处一片洁白。
9、在这美丽的雪地里你最想干什么呢?出示句式在这美丽的雪地里, 我最想。
开心吗?瞧!出示小朋友在雪地里玩雪的图。
说话训练小伙伴们在雪地里玩,有的,有的,还有的,多! 10、谁能把课文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把孩子们玩雪的高兴劲读 出来。
自由练习 11、雪景美,孩子们的笑容更美,你们能读好第 9 小节,把老师也带 劲那美丽的雪世界吗?指生读——评 12、看着孩子们玩雪的劲儿,你们也心动了吧!那就让我们用心来读
课文,读出雪的美丽,雪的壮观,读出我们的心动,我们的兴奋。
生齐读第九自然段课文。
四、巧设疑问,自然结课。
师这么壮丽的雪景,真让人向往,台湾的孩子想看雪吗?台湾的老师 想看雪吗?台湾的人民想看雪吗?他们为什么不到北京来看雪呢?我们 下节课再来继续研究。
五、猜字谜游戏 1、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吧!先和我们今天学的生字宝宝再打声招 呼,然后我们来做个猜字谜游戏。
怎么样呀? 2、出示生字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 指名读——齐读 3、出示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六、扶放结合,指导写字。
1、 师大屏幕投影展示四个生字打指接, 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2、师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
3、看看,哪个字需要老师写一写?
生接。
4、师范写接,边写边讲解接字右边部分上面是个立,下面是个女, 上下一共有三横,书写时立字下面那横要缩短,女字的横长而有力。
5、学生练习书写。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先下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