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
中兽医学课程第3章 经络学说
三.十二正经的名称、走向、流注顺序
1.名称: 手足三阴(
经脉
四肢 手(前肢)
阴经 阳经 (属脏,走内侧,里) (属腑,走外侧,表) 太阴(肺) 少阴(心) 厥阴(心包) 太阴(脾) 少阴(肾) 厥阴(肝) 阳明(大肠) 太阳(小肠) 少阳(三焦) 阳明(胃) 太阳(膀胱) 少阳(胆)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五.经络的作用:
1.生理方面: 经络内联脏腑各组织器官,外连四肢百骸,起 通行气血、防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营养全身, 流通气血,协调平衡,抵御外邪等。 2.病理方面: 经络内联脏腑,外连体表,无处不到。经络有 病,可传到脏腑,脏腑有病可反映到经络。所以说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播有关。
(二)特点: 1.十二正经: (1)直接联属脏腑,有表里配合关系。 ( 2 )有一定的走向规律、流注顺序,是气血运 行的主要干道 (3)走行线上有自己所属的专穴。 2.奇经八脉: (1)不直接与脏腑相连,无表里配合关系 ( 2 )有调节蓄积血液的作用,来补充十二正经 的不足。 (3)除督任二脉,其它脉无专穴,交汇于十二 正经之间,起联络作用。
二.经络的内容和特点:
(一)内容: 1.十二正经: 手足三阳经(阳明、太阳、少阳) 手足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
2.奇经八脉:从十二正经中分出的较大支脉,走 正经所 走 不到的 地 方 ,又 称 别道奇行 , 故称为 “奇经”。
八条: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1)督脉:行于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脉。 “阳脉之海” (2)任脉:行于腹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阴脉。 “阴脉之海” (3)冲脉:总领一身气血,上行头部,下至足部。 “冲为血海” 主司血的生成。 “一源三歧”
中国传统康复--经络
经
络
奇经八脉:冲、任、带、督、阴阳维脉、阴阳跷脉 十二经别:加强十二正经中相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系
十二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统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十五络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与调节
络脉
浮 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 络:细小的络脉
手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肺中
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部,脾经在中部,至内踝上8寸处交 叉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
4.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之会,称“阴脉之海”。 督脉 →行腰背正中,诸阳经之会,称“阳脉之海”。 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而上,环饶口唇,十二经脉均 来汇聚,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因冲脉与妇女月经有 关,故又称“血海” 。 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3.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
前、 中、 后 阴经(太阴、厥阴、少阴)→脏发出 阳经(阳明、少阳、太阳)→腑发出
•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经络的作用
(一)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作用包 括: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一、经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的含义。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网络脏腑肢节、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通路。
《内经》把经络的功能归纳为:行血气、营阴阳、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指导着中医各科诊断和治疗。
经络的生理功能具有以下几点: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如沟通脏腑和肢节、五官九窍、脏腑与脏腑、经络与经络之间的多途径的联系。
2、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刺激。
如针灸、刮痧刺激,并可将药物传导传输至病变部位。
4、调节人体机能平衡。
自动优化调节,使阴阳气血保持相对协调平衡。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其中包括经脉、络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经脉分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类。
正经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直接和五脏六腑相连,是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有统率、联络十二经脉和调节气血盈亏的作用,它不直接与脏腑相连。
正经如同江河一般,河水涨满,溢入湖泊,而奇经八脉就如湖泊,当河水干涸的时候,湖泊的水反汇河中,调理河道,以保持通畅、充足。
十二经脉有阴阳表里相相合的关系,而奇经八脉没有。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合称14经,是针灸、按摩、刮痧等自然疗法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12经别是从12经脉别出的经脉,可加强12经脉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并弥补12经脉和未能达到的器官之间的联系。
12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离别,再深入胸腹。
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分为15别络、浮络、孙络。
15别络是较大的主要络脉,可加强阴阳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浮络是浮现在体表的络脉。
孙络的最细小的络脉分支,遍布全身。
孙络使营卫气血通行敷布于体表,但同时也是邪气出入的通路,刮痧、拔罐、温灸主要刺激的部位即是孙络和浮络,刮痧、拔罐后出现的痧斑提示邪气已从孙络外泄。
中医传统经络学说
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中医传统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通过研究经络的运行规律以及其与人体脏腑、气血等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从而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一、经络的概念在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中,经络被视为人体的生命活动的通道,它贯穿于全身,通过经络可以实现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调节。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经脉是贯穿全身的主要通道,络脉则分布于经脉之外。
二、经络的分类与分布根据其功能和分布,经络可以分为十四经和奇经八脉。
十四经包括三阴经、三阳经和手太阴肺经、背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等,它们分布于人体的不同部位。
奇经八脉则包括任脉、督脉、冲脉等,它们负责调节周身气血的运行。
三、经络的运行规律中医传统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的运行规律是通过气血的循环实现的。
气血通过经络的流动,使得人体的脏腑组织得以营养和运动。
经络的运行规律还包括经气的升降出入、寒热虚实等因素的影响。
四、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经络是连接脏腑之间的桥梁,通过经络的流动,脏腑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协调,保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每个经络与特定的脏腑有密切的关联,如肺经与肺脏、心经与心脏等,通过经络的运行状态可以间接反映脏腑的功能状态。
五、经络与疾病中医认为,经络的畅通与脏腑功能的健康密切相关,一旦经络发生堵塞或病理变化,都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的堵塞或病理变化可能是由于外感因素、情志不畅、饮食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针灸、推拿、草药等疗法。
六、经络学说的现代应用中医传统经络学说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例如,经络穴位被用于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和治疗疾病。
此外,经络的研究也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疾病的发生与经络的异常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经络学说对于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关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到信息的通路系统。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经者径也,有路径的意思。
是主干。
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络脉:经脉之旁出者为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网络的意思、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的所有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一经脉:1 十二正经:前后中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径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2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是十二经脉外重要经脉,有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3 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分别起于四肢膝肘以上,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
二络脉:1 别络:有本经走别经之意,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
补充正经没有达到的部位。
2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有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3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分布全身难以计数。
有在体内“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三连属部分1 外连:1)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连缀(zhui)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2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分。
十二皮部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
2 内属:内属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所属、络者。
十二经的循行路线: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循行路线歌是: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包焦胆肝乡十二经交接规律:1 相表里的两经,交接在四肢。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与中医保健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与中医保健《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经络的概念、经络的分类、经络的功能以及经络保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通道,通过这些通道,气血得以运行,营养物质得以输送,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经络的存在和运行状态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经络的分类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经络可以分为十二经络和八脉。
十二经络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八脉则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这些经络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络系统。
三、经络的功能经络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的运行,气血得以循环,保证了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其次,经络还起到了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通过经络的调理,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此外,经络还与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维持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功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经络保健经络保健是中医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经络学说,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保持经络的畅通是中医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的经络保健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
按摩是通过按摩经络,刺激经络的运行,促进气血的循环,达到保健的效果。
针灸和艾灸则是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调节经络的运行,达到保健的效果。
此外,中医药物也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达到保健的效果。
总结起来,《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通道,通过经络的运行,气血得以运行,营养物质得以输送,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四)流注次序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三、具体循行
• (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部,向下联络于大肠,回绕 过来沿着胃上口贲门,穿过膈肌,进入胸腔,属于肺脏。从 肺系横出腋下的体表部。此处有中府、云门穴,向上外形成 弧形曲线,下循上臂屈侧,走手少阴(屈侧尺侧缘)、手厥 阴之前,亦即上臂屈侧桡侧缘,经天府、侠白穴,下行肘中 桡侧缘的尺泽穴,沿前臂屈侧桡骨边缘(孔最穴),然后进 入寸口(桡骨远端桡动脉搏动处)有经渠、太渊穴,上向大 鱼际部,沿鱼际穴,出大指末端(少商穴)。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分布规律 • (3)躯干部:
• 足三阴经分部在胸腹部 • 手三阴经,从腋下穿出 • 手三阳经循肩胛部 •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后,少阳经在体侧
• (4)腹面: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经、足阳明 经、足太阴经和足厥阴经(肾胃脾肝)。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 (天鼎、扶突穴)至面颊, 人下齿龈中,复返出来挟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 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 (人中),左脉 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 足阳明胃经相接。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手阳明大肠经
• 起于食指端——行于 上肢外侧前缘—络肺, 属大肠—止于鼻翼旁
• 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 •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 •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 • 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交接于胸腹部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走向与交接规律
第四章 经络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黄帝内经,又称《素问》,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其经络学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经络学说以经络系统为基础,研究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理论深邃,内涵丰富,对于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细密的通道系统,类似于河流和血管,负责运输体内的气血。
经络系统包括经络和穴位两个方面。
经络是指经脉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组成。
穴位则是经络上的特定区域,是气血运行的关键节点。
经络学说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其中包括气血运行规律、经络纵横交通、经络与脏腑关系等。
气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流动,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纵横交通,意味着经络之间相互联系,不仅在身体表面形成网状分布,还与脏腑相互联系。
经络与脏腑关系,是指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经络的状态可以判断脏腑的健康状况。
在临床应用上,经络学说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观察经络的循行特点,可推测人体的气血运行状况,进而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向。
同时,通过经络的调理,可改善气血的流动,促进气血的循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保养经络系统。
例如,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流动;按摩经络经络主导乳癌的亲密关系,促进气血的循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调节经络的功能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和保养身体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和应用经络学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经络的特点和规律,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通过正确理解和应用经络学说,可以更好地维护和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
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 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 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大多循行于较深的 部位,有一定的循行经路。络脉大多循行于较浅的 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家畜畜体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 因为经脉和络脉将机体内所有的组织器官、孔窍以 及皮肉筋骨等联结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 合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
后肢太阳与后肢少阴,前肢太阳与前肢少阴, 后肢少阳与后肢厥阴,前肢少阳与前肢厥阴, 后肢阳明与后肢太阴,前肢阳明与前肢太阴。
表里关系的两经循行特点是:
都在四肢末端交接; 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 都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的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 脏。
抗御外邪,护卫机表。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经络之所 以能够抗御外邪是因为经络中的十二皮部是一个抗御外邪的屏障, 如果经络之气(正气 卫气)不足或不利,则皮部抗邪的屏障作 用减弱,就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而发病。
经络系统
经脉:正经
十二经脉 十二经筋 十二经别 十二皮部
奇经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跷、阳跷、阴维、阳 维
络脉:别络
浮络 孙络
经络的系统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其又可 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
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及其附属部分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前肢三阳经和前肢三阴经以及后 肢三阳经和后肢三阴经,这十二条经脉是机体气 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纵行分支,有 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系统的部 分,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的部分,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中医典籍,其中包含了关于经络学说的内容。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网络系统,其中包括经络和穴位。
经络是一种无形的通道,能够使气血等生命能量在体内循环运行,起到调节和平衡人体功能的作用。
穴位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影响经络的运行和调节身体的机能。
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人体内的经络系统主要分为十二经络和八脉。
十二经络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奇经八脉。
三阳经包括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奇经八脉包括任脉、冲脉、督脉、带脉、冲脉、阴维脉、阳维脉和阴脉。
经络学说还包括了经络的分布规律和运行规律。
经络分布在全身,通过脏腑之间、肢体之间相互联通。
它们将人体内的气血运输到各个器官和组织,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平衡。
经络的运行规律包括了经气、气血和阴阳的升降出入。
经络学说认为,当经络出现阻塞或疏通不畅时,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疾病。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为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强调了人体整体的调节和平衡,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对中医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形态、分布、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代经络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由经络组成的,经络是连接器官、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道。
经络不仅在表面运行,同时也在深层组织和脏腑之中。
人体的经络系统相当于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贯穿全身,并进行信息传递、物质运输和调节功能。
按照经络学说,人体有十四条正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八奇经。
其中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包经;八奇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阳胆经。
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对应,通过经络可以传输血液、气、营养物质和信息,并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能量场,通过经络可以感知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畅通,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的堵塞和疏通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经络学说,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系统。
针灸是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推拿是通过按摩身体表面的穴位,刺激经络系统,增强气血运行;中药则是通过服用草药来调节气血的流动,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的研究对于中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可以解释中医的一些疗效,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疾病的本质和产生的机制,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中医的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
中医的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导语: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一直被视为其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经络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及针灸疗法的应用,以期对读者加深对中医学的认识。
一、经络学说1. 经络的定义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经络是物质和能量在体内传输的通道。
它们分布于全身,将生理和病理信息传递到相应的组织和器官,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2. 经络的分类和特点根据经络学说,经络可以分为主要经络和络脉。
主要经络有十二经络和八脉,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十二个主要脏腑和八个脏腑组织。
络脉则是次要的经络网络,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3. 经络的功能经络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传输能量和营养物质,还在信息层面上调节体内的生理过程。
通过经络,人体的气血运行顺畅,促进了身体健康和自愈能力。
二、针灸疗法1. 针灸的原理针灸疗法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
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的分类根据治疗方式和方法不同,针灸可以分为经络针灸、穴位刺激和灸疗。
其中,经络针灸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经络,恢复身体的平衡。
3. 针灸的应用领域针灸疗法在中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疼痛管理、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精神疾病和康复治疗等。
它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
4. 针灸的科学解释尽管针灸在科学上的解释仍存在争议,但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了针灸的一些生理和生化效应。
例如,针刺可以促进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的激活,释放内啡肽等天然止痛物质。
结语:中医的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是中医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给予我们对人体的全新认识,而针灸疗法则是将这种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以充分利用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注:本文为中医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的介绍与探讨,不构成医学建议,如需治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
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
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5种经络学说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经络学说:
1.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构成和运行。
其中包括了十二经脉、八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等。
2.阴阳经络学说:阴阳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阴阳平衡和相互调节。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分类、功能、病证等。
3.五行经络学说:五行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与五行相应,即肺经属金、大肠经属木、心经属火、肾经属水、脾经属土。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走向、病证、治疗等。
4.气血经络学说:气血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和相互关系。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气血运行、病证、治疗等。
5.经络穴位学说:经络穴位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穴位及其作用。
其中包括了经络穴位的分类、定位、病证、治疗等。
这些经络学说都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
2、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在皮肤各
区域中的联系。 (2)抗御外邪。 (3)为外治法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 十二经脉各有不同的名称,每一条经脉的
名称分别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等三 方面内容。 (一)命名根据 1.根据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情况:
《释名》:“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 “。
《辞海》“纵线,南北为经”。
2、络:络是经络系统中细密繁多,错综 联络的分支
《说文》:“络,絮也”,言其细密繁
(二)经脉与络脉的区别与联系
1.经脉与络脉的区别:经脉络脉源自位置 深而不见浅而常见
形态
粗大
细小
循行 直行(除带脉) 纵横交错
数量 主干 较少
分支 较多
入:进入体腔脏腑深部。
出:浅出体表(多在颈项部)而上头部。
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共 为 “ 六合”。(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 的经别)
(3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 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 的向心性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脏 的联系。
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2)主要功能:沟通经脉,以输达肌表。 3.孙络 (1)含义:是别络再行分支的最细者。《灵
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 (2)主要功能:溢奇邪,通营卫。
(奇邪:奇,异也,邪自皮毛而溢络者,以左 注右,以右注左,其气无常处,而不入于经 者,为奇邪。)
(三)经筋〈十二经筋〉
1、含义:是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其功能活动受十二经脉调节和其 气血的濡养,故称“十二经筋”。
2、功能:有联缀四肢百骸,
中医藏象学——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概论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经络系统的形成
腧穴的发现是针刺疗法的萌芽
针刺疗法的产生是经络形成的前提
经络感传现象是经络形成的基础
气功、导引
内景返观
十二经脉命名
二、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命名依据:手足、脏腑、阴阳
肺大胃脾心小;胱肾包三胆肝
(二)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
1.十二经脉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头面部分布
阳明经——面部、前额部
太阳经——面颊、头顶、头后部
少阳经——侧面部
厥阴经——巅顶部
2.四肢部分布
阴经分布内侧:太阴前、厥阴中、少阴后
阳经分布外侧:阳明前、少阳中、太阳后
内踝上八寸一下,肝经与脾经互换位置
足阳明胃经行于阴位
3.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
三、奇经八脉
(一)概念
奇:不正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循经诊断
分经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指导药物治疗。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引导语:《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的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
《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
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者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医学入门》也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可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
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
络,即网络之意。
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
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以经脉和络脉为主,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骨节、皮肤,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脉与络脉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有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正经与奇经的不同,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奇经主要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
其中,阴经之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而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起到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形体部位和器官,以补正经之不足。
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补充了藏象学说的不足,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人体气血运行、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
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经络的组成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脉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
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与脏腑的对应
经络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可以从十二经脉的名称看出来:肺——手太阴肺经,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胃——足阳明胃经,脾——足太阴脾经,心——手少阴心经,小肠——手太阳小肠经,膀胱——足太阳膀胱经,肾——足少阴肾经,心包——手厥阴心包经,三焦——手少阳三焦经,胆——足少阳胆经,肝——足厥阴肝经。
中医基础理论_第四章-经络学说
重要组成部分。
经与络的关系:
经—即径,经络系统的主干;有固定循行路线 络—经的分支,网络全身;无固定循行路线
二、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 概念、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 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 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章 经 络 学 说
益阳医专附属医院 中医主治医师 夏雨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命名原则 1、上为手,下为足:行于上肢者为
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2 、内为阴,外为阳:四肢内侧前中 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四肢外侧前 中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
3 、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 经属腑。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交手三阳经;
头(面)
Hale Waihona Puke 四、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经 络 络脉
十二经别 十五别络 浮络
系 统
连属
孙络 十二经筋
外连
部分
十二皮部 内属—— 五脏六腑
第二节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脉
阳明 太阴
外 (腑)
少阳
厥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
太阳
少阴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腑。 相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交接 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
奇经八脉
走向和分布无规律 与五脏六腑无属络关系 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
冲任督带
阴阳跷维
督脉
任脉
带脉 ——约束纵行诸脉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三)传导感应 (四)调节机体平衡
经络
----既熟悉又陌生的词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 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人体的活地图! 是人体的山川大河,无端水溪。
经络的本质?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 递的结果。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 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 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 传输渠道。
经络学说
----- 中医学的奇葩
起源
针刺----砭石(新石器时代) 伏羲“尝百 草而制九针” 灸法----烤火取暖治疗寒性疾病 经络----针灸、按摩、气功独特的医疗保健 腧穴----以痛为腧
针灸可治疗病症已达300多种
疗效较好的有100多种 1987年11月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 1990年 WHO宣布针灸已成为世界医学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的概念
经—原意“纵丝” 路径,直行主线 深埋在里,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网络,经脉别处的分支 浅而在表,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的组成
(内)——内脏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经络
(外)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 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 运行的主要通道。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诊断学上的应用 1、根据经络的特异联系作为诊断依据 2、根据经络循行部位作为诊断依据 3、根据经络所属穴位异常反应作为诊断 依据 (三)指导临床治疗 (四)预防保健
第三平衡系统——经络 0.1米/秒(感传) 体表内脏平衡 第四平衡系统——内分泌 以分计(作用) 全体慢平衡
经络的神奇之处
中医经络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在我们 的生活中一年分为365天,一天 分为12个 时辰 那么在我们身体内呢,全身大约有365个穴 位,代表了我们中医的365味中药,而我们 的经络在我们身体中有12条正经,对应着 我们每天的12个时辰
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电磁传导通路说 克里安照相术
循经传感现象
人体四种平衡系统的速度和作用
[1]
第一平衡系统——躯体 神经 100米/秒(传导) 快速安式平衡 第二平衡系统——植物 神经 1米/秒(传导) 内脏活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