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一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r name
两种家教 两样人生
这是关于两个孩子和两个父亲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是班上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之前,他从未拿过头名。“爸爸,为什么我 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孩子一脸愁云。 父亲没有回答,而是拿来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条长长的线,说:“你有办法让这条长线变短吗?试试看!”孩 子绞尽脑汁,想了许多长线变短的办法,结果都无济于事。父亲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笔在那条长线下面画了一条 更长的直线……
⒉制度化生活
制度化生活是从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规范的生活,对学生 而言,指的是学校生活。 学校是按照成人的生活方式建立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在 学校里,儿童学会了功利地做事,学会了服从权威,学会了言行 不一,也学会了世故和圆滑。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这种制度化生活有可能使儿童丧失其天性,但 同时儿童也逐步完成着个体的社会化,为进入成人社会做好各种 准备。
⒉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是一种规范的生活。
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最大差别就是强制性:
*强制与同龄学生共同生活;
*强制遵守家庭中所没有的行为规则;
*强制把学习活动与游戏及娱乐活动截然区分; *学生不断地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各种评价。
⒊同辈体生活
同辈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类型、发展水平 等相近或相同,而自发地形成的群体。 学生同辈群体生活的主要特征是有相同的心理需要、明显的情感 色彩、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及其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
学生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可以拓宽知识面,扩大交往的空间和活动 范围,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社会文化生活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电影院、书店、图书馆 等能带来较大的积极影响,而游戏厅、卡拉 OK 厅、歌舞厅、网吧 等则容易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
(二)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
现实生活是每天面对真实的人和具体的事
“哦,爸爸,我懂了!要胜别人一筹,要超过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使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优秀。”孩 子恍然大悟。
第二个孩子是班上的小队长Biblioteka Baidu他总想着怎样尽快熬到中队长的位子,却每每事与愿违。孩子忧心重重地问父亲该怎 么办。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下起跳棋来。孩子的棋技绝不比父亲差,可最后还是败下阵来。“这里 有个诀窍,要在下棋中获胜,只想着在自己前行中搭桥还不行,还必须在关键的时刻拆别人的桥,让他举步维艰……” “哦,爸爸,我懂了,要超过别人最有效的办法不在于如何为自己搭桥尽快前行,最根本的是善于阻止别人超过自 己。”孩子茅塞顿开。 多年后,两个孩子已长大成人,走上各自的岗位。第一个孩子以父亲的“长线”理论指导自己,所到之处,单位垂 青,事业有成。第二个孩子以父亲的“拆桥”理论做航标,结果不仅没有功成名就,而且根本就没有单位接纳这种小 人。 两种家教,给孩子换来的是两样人生。
二、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最早提出的。之后,一些哲学 家先后提出了相应的概念。虽然提法不同,但含有对“ 生活世界 ” 共同的理解: *生活世界不是原始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
*生活世界不是主客体分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 世界。 *生活世界不是文本化了的符号世界,而是生动鲜活的意义世界。
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保护功能” 与 “ 发展功能 ” ,同辈群体 对于学生往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影响甚至会超过家庭与学校。 同辈群体对儿童生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正向的、积极的影响; 反向的、消极的影响。
⒋社会文化生活
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属于间接的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生活具有丰富、感官、煽情等特点,表现出广泛、灵活、 多元的特征。学校生活则偏于古板、严肃、抽象与理性。
(四)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教育
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 范等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态度、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与人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青 少年体质下降的关键原因。因此,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的指导, 倡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前教育的主题。 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能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 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和保持良好心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 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相适应的积极行为的能力。
(一)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辈群体生活及社会文化生活 ⒈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以婚姻为基础的,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 生活。
家庭生活是孩子的第一生活世界。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家长的教育力量是其他 任何教育形式都难以具备的。 家庭生活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重视,使孩子承受着期望的重压心理负荷极其沉重;父母 对孩子的溺爱,又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不利于他们个性的正常发展;父母紧 张关系往往会给孩子以感情上的打击,使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断,导致他 们个性的畸形发展;家长缺乏教育子女的能力、父母教育子女的时间精力有限、 家庭生活气氛不好、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长的不当言行等,都可能导致对孩 子成长的不利影响。
分析:很明显这个案件说明虚拟网络符号化的危害,胡某杀人后才惊醒,说 明他把人当成了电脑中虚拟的图形或者符号,已经习惯或者沉溺于杀人网络 游戏中,于现实中的人等同,以致于杀人不眨眼。网络应杜绝暴力游戏。
(三)日常生活与制度化生活 ⒈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生活的一个基础领域。
* “ 重复性 ” 的特征:对日常生活而言,人们的态度仅仅是接 受生活就是如此的事实,而不去探究“为什么” * “ 整体性 ” 的特征:由于日常生活涉及人们的方方面面,各 种因素纠缠在一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天然地融为一体, 没有被人为地分割成碎片,人是一个完整的人。 学生的日常生活既包括现实生活,也包括网络生活。
*网络生活的隐蔽性使得人们交往变得恣意和纵情,在现实生活 中被压抑的人性恶的一面可能会在虚拟生活中得到释放。
案例:今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相约”网吧里 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 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 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 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 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 牢?”
虚拟生活是以网络为中介的生活
网络生活的虚拟圣罗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二具有随时随地的便捷性;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了解世界提供了便 捷的条件; *网络的互动性满足了青少年交流的需要。
网络的消极影响:
*整天沉溺于网络,面对冰冷的屏幕,人们的思维和情感都会受 到限制;
*只有输出而没有反馈的单向交流,使得人变得僵化和冷漠; *网络里的虚拟的情感生活永远代替不了现实生活中亲情、友情 和爱情;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一节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一、生活
(一)生活的概念
生活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个体的生存状态相关。
生活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果。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始终作为生活的主体而存在着。
(二)生活的分类 按时间维度可分为:⒈当下的时间 间 按空间维度可分为:⒈公共空间生活 ⒉私人空间生活 ⒉过去的时间 ⒊将来的时
三、学生生活
学生生活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不仅包括学生与社会、与他人、 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包括学生主体对人生的理解和解释的意义世界、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世界。 学生生活按照生活环境可划分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辈群体 生活、社会文化生活 学生生活按照生活的场景可划分为:现实生活、虚拟生活
学生生活按照生活的规范性可划分为:制度化生活、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