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戏曲简介
出名戏曲介绍

出名戏曲介绍
中国戏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戏曲类型,其中一些成为了非常出名的戏曲。
以下是一些出名戏曲的简介:
1.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之一,起源于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剧目。
京剧以唱为主,融合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特点是唱腔婉转动听、表演矫健有力、装饰艳丽繁复。
2. 黄梅戏: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地区,是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
黄梅戏以歌唱为主,歌唱方式婉转柔美,剧情较为细腻,代表作有《黑旋风李逵》、《梁山泊》等。
3. 粤剧:粤剧是广东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粤语唱腔为特点。
粤剧演唱技巧独特,表演以歌唱、曲艺、舞蹈为主,擅长表现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4. 川剧:川剧是四川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四川方言演唱。
川剧以脸谱和变脸为特色,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形象。
代表剧目有《二进宫》、《智取威虎山》等。
5. 评剧:评剧源于上海,以评书为基础,发展出了独特的表演形式。
评剧以全扮演为主,以评书、歌唱、说唱等形式演唱,剧情内容丰富多样。
以上只是其中几种著名的戏曲剧种,还有许多其他戏曲类型和
剧目,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些戏曲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也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国粹之一。
中国12种主要地方戏曲盘点介绍

中国12种主要地方戏曲介绍1京剧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 ,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十八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徽班"。
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
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
徽班本来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众多地方剧种,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行当。
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
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
比方说,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通常认为,18世纪末是京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
当时,不仅民间戏曲演出很繁盛,皇宫内戏曲演出也很多。
因为皇家贵族们都喜爱京剧,宫廷内优越的物质条件为京剧的表演、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宫廷与民间的戏曲相互影响,使京剧获得空前发展。
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最著名的是梅(梅兰芳1894-1961)、尚(尚小云1900-1975),程(程砚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别。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是皇室贵族的娱乐方式,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戏剧艺术形式。
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川剧等多种形式,每种戏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将舞蹈、音乐、唱腔、表演、戏服、装饰等各方面融为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激情澎湃、纯正朴实的表演风格和唱腔著称。
越剧是浙江地区的戏曲剧种,以其细腻婉转、柔美动人的唱腔和表演方式闻名。
评剧是山东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它的表演风格清晰明了、节奏明快,以其擅长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为特点。
黄梅戏是湖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表演技巧著称。
川剧是四川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豪放热情、戏剧性强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变脸技巧而闻名于世。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助于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护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 1 -。
中国五大戏曲剧

京剧 越剧 评剧 豫剧 黄梅戏
京剧
•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 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 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 (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 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 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 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 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 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
评剧
•
评剧,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 汉族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 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 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 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 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 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 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 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 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 《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 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 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 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 返回
越剧
• 越剧是中国汉族五大戏曲种类之一, 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 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 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 “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 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 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 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 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 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 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 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
黄梅戏
• 黄梅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旧 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 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 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 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 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 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 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 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 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 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 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豫剧
戏曲知识点总结

戏曲知识点总结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戏曲是一种由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演艺形式。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戏曲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的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逐渐形成。
1、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之一,起源于清代,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是中国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之花”,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黄梅戏:黄梅戏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由湖北省黄冈地区的地方戏发展而来。
黄梅戏以其柔和、细腻的表现方式,以及温婉典雅的唱腔而著称,被称为“江南第一声”。
3、越剧:越剧是中国戏曲的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上海地区,以其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和细腻婉转的唱腔而闻名于世。
越剧以其浓厚的地方文化风格和细腻的表演技巧,被誉为“东方曼妙之声”。
4、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明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粤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方式和独特的音乐特色而著称,被誉为“南国昆曲”。
5、豫剧: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清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豫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形式和浑厚、深沉的唱腔而著称,被誉为“中原昆曲”。
6、秦腔、沪剧、晋剧、川剧、湘剧、闽剧、滇剧等,各地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形成并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戏曲文化。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中,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演艺形式,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瑰宝。
二、戏曲的表演形式1、唱、念、做、打:唱指由主要角色演员用唱腔来表演,念指对白的念白表演,做指角色的身段动作表演,打指表演中使用的击打动作,包括武打和打击乐器。
这四种表演形式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也是戏曲艺术的核心。
2、唱段、念白、大面、小面:唱段是戏曲中由主要角色演员演唱的乐曲,念白是角色之间的对白表演,大面是全体演员演出的大型场面,小面是由少数演员演出的小型场面。
中国五大戏曲剧

•
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 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 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 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 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 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 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 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 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 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 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 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 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 返回 •
• 返回
越剧
• 越剧是中国汉族五大戏曲种类之一, 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 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 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 “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 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 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 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 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 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 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 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
••ຫໍສະໝຸດ 评剧•评剧,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 汉族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 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 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 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 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 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 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 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 1950 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 《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 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 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 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返回
黄梅戏
• 黄梅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旧 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 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 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 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 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 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 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 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 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 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 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返回
中国戏曲举例

中国戏曲举例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之一,起源于北京一带。
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豫剧: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一种戏曲,以歌唱和表演为主要手段,它讲述了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的故事,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以粤语演唱为主要特征,拥有独特的音乐和表演风格。
黄梅戏:黄梅戏是湖北地区的一种戏曲,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它以歌唱和表演为主要手段,富有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元素。
评剧:评剧流行于华北地区,尤其是天津和山东一带。
它的表演形式以唱念做打为主,声腔独特,以评话为主要表演形式,表现出幽默诙谐的特点。
越剧:越剧是浙江省的一种戏曲,以其婉转柔美的唱腔和精致的表演而著称。
它通常以女性角色为主,表达了对爱情和家庭的思考和描绘。
梆子戏:梆子戏是山东、河北等地的一种戏曲,以其独特的锣鼓音乐和高亢激昂的唱腔而著名。
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用于宣传农民阶级斗争和生活情感。
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的一种戏曲,以其豪放激情的唱腔和独特的变脸技艺而知名。
它通常以英雄豪杰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惊喜。
中国传统戏曲的介绍

中国传统戏曲的介绍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特有的古老戏剧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源远流长,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戏曲在不同地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剧种,其中著名的有京剧、粤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秦腔等。
1.京剧(Peking Opera):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北京,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结合了唱、念、做、打 (唱、白、舞、功)的表演形式,注重武打、舞蹈、唱腔和化妆。
京剧常以历史故事为题材,角色分为生、旦、净、末等行当。
2.粤剧(Cantonese Opera):粤剧是广东地区的戏曲剧种,以广州话为主要表演语言,曲调优美多变,表演形式多样。
粤剧重视歌唱,舞蹈和杂技等表演形式,以及独特的打击乐器伴奏。
3.越剧(Yu Opera):越剧是江苏地区的代表性剧种,源于苏州地区,以苏州话为表演语言。
越剧以其柔美细腻的唱腔和婉转优雅的表演风格而闻名,剧情多以浪漫爱情故事和历史传奇为主题。
4.黄梅戏(Huangmei Opera):黄梅戏主要流行于安徽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唱腔激越明快,以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舞蹈动作简练优美。
5.其他剧种:中国传统戏曲还有许多其他的剧种,如豫剧(河南地区)、评剧1/ 2(北方地区)、川剧(四川地区)、闽剧(福建地区)等,各具特色,风格各异。
传统戏曲在表演形式、音乐、服饰、化妆、表演技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貌。
虽然受到现代娱乐形式的冲击,但传统戏曲依然在文化传承、演出艺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和保护。
2/ 2。
16种戏曲及其代表作

1、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白蛇传》《定军山》《借东风》《空城计》《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苏三起解》《让徐州》等。
2、越剧越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梅兰芳》等。
3、黄梅戏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省安庆市。
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罗帕记》《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4、评剧评剧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又称为“唐山落子”。
代表剧目:《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花为媒》《刘巧儿》《小女婿》。
5、豫剧豫剧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流行于河南省、流传中国各地的传统戏剧。
代表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拷红》《花打朝》《断桥》《花枪缘》《大祭桩》《秦雪梅》《宇宙锋》《桃花庵》《打金枝》等。
6、昆曲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代表剧目:《牡丹亭》《鸣凤记》《长生殿》《浣纱记》《游园惊梦》《玉簪记》《桃花扇》《南柯记》《琵琶记》《风筝误》《刀会》《西厢记》《断桥》《思凡》《清忠谱》《邯郸梦》《狮吼记》7、粤剧粤剧又称为“广东大戏”,在岭南地区非常流行。
代表剧目:《紫钗记》《帝女花》《西楼错梦》《白燕迎春》《三笑姻缘》《李后主》《昭君公主》《梦断香销四十年》《柳毅传书》《九天玄女》。
8、淮剧淮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等地。
代表剧目:《孔雀东南飞》《莲花庵》《金龙与蜉蝣》《牙痕记》《哑女告状》《三女抢板》《玉杯缘》《太阳花》《西楚霸王》《水漫泗洲》《九件衣》《马陵道》。
9、川剧川剧流行于川贵高原地区,川剧脸谱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
代表剧目:《旧正楼》《望娘滩》《秋江》《巴山秀才》《皮金滚灯》《易胆大》《刺目劝学》《乔子口》《御河桥》《肖方杀船》。
中国戏曲的地域特色

中国戏曲的地域特色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地域特色。
以下是一些中国戏曲的地域特色的简要介绍:
京剧(Peking Opera):京剧起源于北京,是中国戏曲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剧种。
它注重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方式,以唱腔婉转、动作夸张和面谱化妆闻名。
京剧剧本常常取材于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豫剧(Henan Opera):豫剧源于河南省,是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的特色在于其豪放激昂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它以幽默、夸张和抒情为主要表现手法,剧情多以爱情和家庭纠葛为主题。
越剧(Yue Opera):越剧起源于浙江省的越城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越剧以其婉转柔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而闻名。
它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角色的塑造,剧情多以爱情和宫廷斗争为主题。
川剧(Sichuan Opera):川剧源于四川省,是中国四大戏曲剧
种之一。
川剧以其豪放的唱腔和独特的变脸技艺而著名。
它的表演
风格独特,动作夸张,善于运用川剧脸谱和道具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以上只是中国戏曲地域特色的简要介绍,每个地区还有更多特
色鲜明的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反映了
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什么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戏剧形式,它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等艺术元素,以及特定的表演方式和技巧。
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传统戏曲的分类中国传统戏曲可以分为四大类:京剧、豫剧、评剧和黄梅戏。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流行于全国各地。
京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注重角色扮演和唱腔的表达。
它具有丰富的剧情和高度规范的表演风格,被誉为中国戏曲的代表。
豫剧豫剧是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南省,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
豫剧以唱为主要表演形式,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唱腔的艺术性。
它的表演风格热情奔放、富有戏剧性,深受观众喜爱。
评剧评剧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北省,流行于京津地区和周边地区。
评剧以说、唱、念、做为表演形式,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它的表演风格独特,既有悲剧的深情,又有喜剧的幽默,深受观众喜爱。
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湖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黄梅县,流行于湖北、湖南等地。
黄梅戏以唱为主要表演形式,注重唱腔的艺术性和情感的表达。
它的表演风格婉转柔美、细腻动人,被誉为江南地区的代表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中国传统戏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的表演形式:中国传统戏曲以唱、念、做、打等多种形式的表演方式,使其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手法。
2. 精湛的表演技巧:演员在中国传统戏曲中需要掌握丰富的表演技巧,包括音乐演唱、舞蹈动作、表情表演等,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3. 丰富的剧情内容:中国传统戏曲的剧情内容广泛而丰富,涵盖了历史、神话、文学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4. 独特的服装和化妆:中国传统戏曲中演员的服装和化妆非常独特,通过服饰和面部装饰来突出角色的特点和身份。
5.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传统戏曲在持续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创新与发展,使其能够与时俱进并吸引新的观众。
中国著名戏曲名称

中国著名戏曲名称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涵盖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
以下是中国著名的戏曲名称: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源自北京,具有鲜明的京味儿文化特色。
京剧有四大门派,被誉为“四大名旦”、“四大净”、“四大花旦”、“四小生”。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江苏昆山。
昆曲以高亢悠扬的唱腔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为特色,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
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兴起于河南省豫北地区。
豫剧的唱腔婉转悠扬,表演形式多样,寓意深刻,被誉为“中原瑰宝”。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源自浙江嵊州,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之一。
越剧以其优美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强烈的地方色彩而著称,被誉为“江南第一声”。
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广东,是中国著名的南方剧种之一。
粤剧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低调的性格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瑰宝”。
湘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源自湖南岳阳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之一。
湘剧的唱腔高亢雄浑,表演技巧精湛,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湖湘玉屏”。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四川,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之一。
川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色彩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湖北黄梅地区。
黄梅戏的唱腔婉转动听,表演鲜明夸张,极富民族色彩,被誉为“武汉之声”。
闽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福建。
闽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技巧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南方戏曲的精华”。
以上是中国著名的戏曲名称,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戏曲大全

地方戏曲大全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戏曲形式各异,风格迥异,充分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
地方戏曲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地方戏曲的形式和特点,带您领略中国地方戏曲的魅力。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中国山东地方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以其豪放激昂、刚健雄壮的唱腔和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而著称。
山东梆子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情和浓烈的地方色彩,是山东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湖北戏曲。
湖北地方戏曲是中国湖北地方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包括川剧、湘剧、豫剧、徽剧等多种戏曲形式,每种戏曲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演特点。
湖北戏曲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魅力,是湖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粤剧。
广东粤剧是中国广东地方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以其细腻婉转的唱腔和精致华丽的表演形式而著称。
广东粤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魅力,是广东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四川川剧。
四川川剧是中国四川地方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以其豪放激昂、刚健雄壮的唱腔和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而著称。
四川川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情和浓烈的地方色彩,是四川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江苏评剧。
江苏评剧是中国江苏地方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以其细腻婉转的唱腔和精致华丽的表演形式而著称。
江苏评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魅力,是江苏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结。
中国地方戏曲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
每种地方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演特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五大戏曲剧种介绍

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分别是京剧、豫剧、越剧、评剧和黄梅戏。
1. 京剧:被称为“国粹”,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首,形成于北京,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
代表作品有《宇宙锋》、《华容道》、《白门楼》等。
2.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主要流行于河南省,被誉为“最大地方剧种”。
其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主要声腔板式有二八、慢板、流水、散板四种,唱腔铿锵大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
代表作品有《花木兰》等。
3. 越剧:被称为第二国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流传于世界。
4. 评剧: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东路评剧为主,源于民间“莲花落”。
5.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以上就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介绍。
关于中国戏曲的介绍

关于中国戏曲的介绍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音乐艺术而闻名于世。
戏曲主要有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剧种。
以下是对中国戏曲的详细介绍。
一、京剧京剧,又称“国粹”,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
京剧通过戏曲演唱、舞蹈、表演和化妆等多种艺术手段,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
京剧的表演特点包括华丽的戏服、独特的唱腔和独特的身体动作。
其剧目包括《红楼梦》、《赵氏孤儿》、《霸王别姬》等。
二、豫剧豫剧起源于河南地区,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
豫剧以唱腔和表演为主要特点,通常以武术、舞蹈和表情来展现故事情节。
豫剧的剧目涵盖了中国历史、民间故事和战斗故事等各种题材,如《白蛇传》、《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
三、越剧越剧起源于浙江地区,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
越剧注重唱腔和舞蹈表演,以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著称。
越剧的剧目多是以古代文学作品或宫廷、民间故事为题材,如《梁祝》、《红楼梦》、《西施》等。
四、评剧评剧起源于北方地区,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
它以评书为基础,融合了曲艺、说唱和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通常由一个主角和一个或多个配角组成。
评剧的剧目多涉及历史题材,如《秦香莲》、《水浒传》、《红楼梦》等。
五、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湖北地区,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
黄梅戏注重唱腔和舞蹈表演,融合了湖北地方音乐和曲艺的元素,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而闻名。
黄梅戏的剧目多涉及历史、传奇和民间故事等题材,如《窦娥冤》、《孟姜女》、《红楼梦》等。
在这些剧种之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地方剧种,如川剧、粤剧、河北梆子、闽剧等,它们都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发展壮大。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和艺术形式,不仅是人们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通过传承和发扬戏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戏曲简介

中国戏曲简介中国戏曲大全简介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戏曲在一段时间更是盛行,下面看看下面的知识介绍吧!中国戏曲简介 11、昆曲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
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
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
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
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
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
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
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
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介绍一些好听的戏曲

介绍一些好听的戏曲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一些戏曲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观众喜爱。
以下是一些好听的戏曲:
1.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被誉为“国粹”。
它的唱腔优美,表演精湛,剧情丰富。
著名的京剧有《红楼梦》、《霸王别姬》、《白蛇传》等。
2.越剧:越剧是浙江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柔美、表演细腻而闻名。
越剧的代表作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
3.黄梅戏:黄梅戏是湖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清新、表演生动而受到观众喜爱。
著名的黄梅戏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4.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高亢、表演热烈而著称。
川剧的代表作有《白蛇传》、《王贵与李香香》、《狄青传》等。
5.昆曲:昆曲是江苏地区的一种古老戏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它的唱腔典雅、表演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昆曲的代表作有《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等。
6.河南豫剧:河南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激
昂、表演朴实而受到观众喜爱。
豫剧的代表作有《花木兰》、《秦香莲》、《红楼梦》等。
7.秦腔:秦腔是陕西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豪放、表演粗犷而著称。
秦腔的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樊江关》、《夜行黄粱》等。
8.湖南湘剧:湖南湘剧是湖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抒情、表演细腻而闻名。
湘剧的代表作有《拜月记》、《珍珠塔》、《红楼梦》等。
以上是一些好听的戏曲,它们各具特色,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戏剧剧种介绍

1、京剧京剧又称平剧、京戏。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
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京剧艺术与当代人的审美距离逐渐加大,观众锐减。
2、川剧川剧,俗称川剧,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市的汉族地区。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3、越剧越剧在影响遍及全国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盛誉,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4、黄梅戏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的黄梅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5、评剧评剧,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曾经被封为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
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
6、粤剧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
7、辽剧要源于辽南皮影戏,是农村祭祀娱乐的一种演出形式。
2002年1月辽南戏正式命名为辽剧。
8、臧剧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9、沪剧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由说唱形式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后由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后易名为申曲。
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
10、淮剧早期的淮剧有生活小戏《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内容简单纯朴。
中华民族的传统戏剧

中华民族的传统戏剧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
传统戏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承载了许多历史和社会的记忆。
本文将从京剧、黄梅戏和评剧三个方面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戏剧的特点和影响。
一、京剧京剧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起源于北京,形成于清代。
它以唱、念、做、打的形式展现,融合了歌唱、舞蹈、话剧和杂技等艺术形式。
京剧的剧本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和古代传说,以英雄豪杰和历史故事为题材。
京剧的表演特点独具一格:唱腔独特,分为京腔、胡腔等多个音调系统;行当丰富,演员需要学习打、唱、念、做等技巧;面谱艳丽,通过戏曲化妆来突出角色特点;动作夸张,舞台动作夸张而富有表现力。
京剧不仅是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审美观念。
二、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中国湖北黄梅地区,是汉族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黄梅戏注重唱腔的独特性和感染力,其唱腔饱含了湖北民歌和地方民乐的风格。
剧情多取材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现实题材,塑造了许多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角色形象。
黄梅戏以晋剧为基础,结合了其他地方戏剧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其中,唱腔清细婉转、具有很高的情感表达力,动作细腻而独具特色。
另外,黄梅戏还注重角色的塑造和服饰的设计,通过形态、色彩和图案来展现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黄梅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三、评剧评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河北地区。
评剧以其独特的唱词、曲调和表演方式而著称,它是一种口头表演的形式,演员通过唱、念、说、做等方式将故事完整地表达给观众。
评剧的表演形式极富特色,演员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学习,拥有声音宏亮、节奏响亮、音调抑扬顿挫的唱腔,这种唱腔别具一格。
同时,评剧还注重表演技巧,演员们通过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表达,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评剧的音调抑扬顿挫,加上舞台上精湛的表演技巧,使评剧成为了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八大剧种概述

常香玉
--中国· 传统文化
崔兰田
毛兰花年龄大,她戏唱得好,武功也好,常演轴 子戏《刀劈杨藩》,算科班里的主角了。崔兰田,小 名大田,山东人,有妹妹、弟弟各一人。其妹崔兰玉, 以后也是名角。崔兰田多才多艺,青衣、老生、武生 多种行当都能演。在《桃花庵》中,她能演窦氏,又 能演苏大人,在《卖苗郎》中,也是老生、青衣都能 演。还有一出戏是《抱琵琶》,即《秦香莲》。崔兰 田的戏多为苦戏,故人称“悲剧之星”。崔兰田在河 南豫剧中的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 凤)、阎(立品)五大流派中自立一派。其他十多个 “兰”在河南省内外也是独领一个剧团挂头牌。周兰 凤是周海水的女儿,演小生戏多。“十八兰”中生、 旦、净、丑俱全,各有千秋。据崔兰田回忆,“十八 兰”中还有男性,如她的师兄名叫周文学,后改名为 周兰学,唱的是黑头.
变脸是经典哦,下面欣赏几幅图吧!!!
。 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初为冀东一带的农民在农闲时演唱的“对口莲花落”, 后逐渐由农村到城市,吸收了东北的“崩崩戏”,之 后进入北京、天津,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大鼓等 因素,逐渐完善成熟。1935年经白玉霜等名演员 赴上海延长而闻名,正式称为“评剧”。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 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 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 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 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原名“黄梅调”。原是湖北黄梅县一带的 采茶歌,结合当地的花灯、高跷形成以唱 “二小戏、三小戏 ”为主的民间小戏,流 传在鄂、皖、赣三省地区。 后经过严凤英等艺术家的创新,以其优美 动人的唱腔,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国内 受欢迎的剧种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方戏曲其 中最有名的有:昆 剧、京剧、秦腔、 黄梅戏、花鼓戏、 粤剧、川剧、滇剧、 藏剧、皮影戏
其中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 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 “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 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谢谢
李难希
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 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 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 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 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 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 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 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 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 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 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 “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 以旦为主的格局。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 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 徽、江西及湖北地区。 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 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 成民间小戏,称“黄梅 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 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 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 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 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 有《天仙配》、《牛郎 织女》、《女驸马》等。
黄梅戏
中国地方戏曲
பைடு நூலகம்李莹
剧种大全(全国现有戏曲360多种) 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 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 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 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 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 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 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 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官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 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平弦 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 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 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 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 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 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 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 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崇阳提琴戏、通城花鼓戏、蒲剧、 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 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 阳剧、襄 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 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 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 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 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 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 风味感染观众。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 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 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 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 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 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 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 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 的运用。剧目有《打鸟》、 《刘海砍樵》等。
昆曲,又称“昆腔”、 “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 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 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 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 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 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 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 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 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 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 表。
昆曲
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 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 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 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 产代表作”。 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 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 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昆曲的舞台上一向以《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等老剧为主。古老艺术要推陈出新,除了复排传统剧目外, 创作昆剧新戏已成为重点。作为中国昆曲艺术保护工程重 点扶持的首个新创剧目,浙江昆剧团用十年时间创作了新 编历史剧《公孙子都》。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 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 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 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 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 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 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 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 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 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 儿》、《花为媒》、《杨三姐告 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 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 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 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